有關如火如荼的成語解釋
成語如火如荼出處: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國語·吳語》。
如火如荼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國語·吳語》。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便想進一步在北方各國中逞強。他不聽伍子胥的勸告,出兵伐齊。得勝以后,接著又率領大軍,來到黃池,同魯、宋、晉等國的國君相會,準備仗勢威脅,壓服晉國,在會上取得霸主的地位。這就是所潸“黃池之會”。
不料越王勾踐卻趁此機會,襲*吳國,并且很快就攻破r吳都。吳王夫差得到這個緊急報告,大吃一驚,當即集合隨行的大夫,研究對策。夫差提出兩個辦法:一是黃池之會中止進行,立刻把軍隊撤回去;』是黃池之會按原定計劃進行,但是改推晉定公為簕主,然后趕快回去D
大夫王孫雒說:‘‘這兩個辦法都不好。黃池之會不能中止進行,霸主的地位也必須在這一次爭取到。要不然,如果我們慌慌忙忙地撤回去,不一定能打勝仗,反而使越軍增長氣焰,使百姓失去信心。而且,我們回去經過齊、宋各國時,沿途必將遭到趁火打劫。如杲推晉國為簕主,那就更便于他們聯合對付我們,我們的處境就將更不利了。”
大家同意王孫雒的意見,并且商定了辦法。當天傍晚,吳王夫差就命令全軍作戰斗準備:人人吃飽,把馬也喂足。半夜里,又下令一律穿好鎧甲,拿起兵器,不準人馬喧嘩,不許燃火點燈,只把灶火扒出來照亮道路。接著,就悄悄編列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以一百行即一萬人,列成一個方陣,中、左、右三軍共三萬人,分列為三個方陣。中軍—律白衣裳、白旗幟、白鎧甲、白箭翎,遠遠望去,好象整整齊齊的一片白花;左軍一律紅衣裳、紅旗幟、紅鎧甲、紅箭翎,望去好象一片通紅的火光;右軍一律黑衣裳、黑旗幟、黑鎧甲、黑箭翎,望去只見一片烏黑。雞鳴時,威風凍凜的陣勢,就這樣擺開了。等到天色微明,夫差升帳,親自在中軍擂起妓來,一時三軍吶喊,聲震天地。晉軍距離吳軍,只有一里地,見吳軍這樣整肅的`軍容,這樣雄壯的軍威,嚇得連忙派人同吳軍聯系,表示愿意尊夫差為簕主。黃池之會,總算取得了成功。
{國語·吳語》記載了這段歷史。它在描寫吳軍的三軍陣容時說:中軍“皆白裳、白旃、素甲、白羽之雉,望之如荼c……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雉,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雉,望之如墨。“
成語“如火如荼”,就是從這段記載中“望之如火”和“望之如荼”兩句而來。“荼”,茅、蘆之類的白花。這個成語,原比喻軍容之盛,現在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