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成語詮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少成語都是從文言文中提煉出來,被大家在生活、工作、學習中使用。但不知道大家對成語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知不覺成語詮釋,希望大家喜歡!
【成語】: 不知不覺
【拼音】: bù zhī bù jué
【解釋】: 知:知道;覺:覺察。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注意。
【出處】: 明·趙弼《兩教辨》:“遂使昏愚之徒,聽其妖誕,舍正從邪,醉生夢死,不知不覺。堯舜三代以前,未聞有此教。”
【舉例造句】: 他的殘忍和狠毒,時而不知不覺地在老人面前顯露出來。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近義詞】: 神不知,鬼不覺
【反義詞】: 驚天動地
【歇后語】: 螞蟻爬山;瞎子打瞌睡
【造句】
1、而被治療的人毫無感覺,因為全部醫療過程是在他們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2、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因為很少有人注意自己在思考的時候所用的詞匯及想法,同時他們讓外部環境和情境主宰了他們的思考。
3、當你的意識拒絕接收信息的時候,它將會不知不覺地開始注意你想要得到它的方法。
4、逢到和舊友談話,就不知不覺地把話題轉到事上去,這是我的習慣,我這上面無意識地會感到一種溫暖的慰藉。
5、單個的生命和種群都起到一定作用就像你身體里的紅細胞它們自己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卻不知不覺的維持你的生命。
6、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九點半了。
7、實際上幾乎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利用它們,以應付生活中所遭遇到的挫折與緊張。
8、隨后的調查發現經營者——東京電力——不知不覺的把設施直接建在了一條地震斷裂帶的上面。
9、真正友誼的形成,并非由于雙方有意的拉攏,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
10、警察,或者說萬圣節,把這份恐懼放到了父母身上,不知不覺的就轉移到小孩的身上了。
【不知不覺的.近義詞】不識不知、無聲無息、悄無聲息、悄然無聲
1、不識不知
意思是:沒有多少知識。舊喻民風淳樸。
出自:《列子·仲尼》:“堯乃微服游于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釋義:他就在康衢微服私訪,聽到小孩唱童謠: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的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機不取巧,順從皇帝制定的規則。
2、無聲無息
意思是: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聲,不被人知道。
出自:《魯迅書信集·1047·至胡風》:“一到里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釋義:一到里面去,就是在無聊的糾紛中,不被人知道。
3、悄無聲息
意思是: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聲音。悄:靜。指非常寂靜。
出自:曾樸《孽海花》第34回:“此時再聽,就悄無聲息了。”
釋義:這個時候再聽,就沒有聲音了。
4、悄然無聲
意思是: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
出自: 唐·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釋義:東面和西面的畫舫和游船都靜悄悄的,只看見江中心映著的秋月泛著白光。
【不知不覺的反義詞】驚天動地、先知先覺
1、驚天動地
意思是: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出自: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釋義: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寫過驚天動地的文。
2、先知先覺
意思是:指對事物發展的認識早于一般人;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
出自:先秦·孟軻《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
釋義:上天生育這些民眾,使先明理的人啟發后明理的人,使先覺悟的人啟發后覺悟的人。
【不知不覺成語詮釋】相關文章:
詮釋成語06-17
成語詮釋06-18
棄文就武成語詮釋06-17
撩蜂吃螫成語詮釋06-17
椎天搶地成語詮釋06-19
恨如頭醋成語詮釋06-18
安步當車成語詮釋06-16
郢書燕說成語詮釋06-15
彩鳳隨鴉成語詮釋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