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關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表演是指幼兒通過扮演成語故事中某一角色,運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語言、動作、手勢、表情),再現該成語故事的內容(或某一片斷)的一種游戲形式。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唐朝有關成語典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唐朝有關成語典故篇一:老嫗能解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詩作。他在《白氏集后記》中說,自己的詩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詩共三千八百四十首。在唐代詩人中,他詩作的數量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白居易字樂天,青年時代家境貧寒,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八歲那年中進士,又經過一次考試,當了一名小官。后來官當得大了,可是因得罪了權貴,被貶到江州當司馬,最后,他官至刑部尚書。白居易認為詩必須便于世人理解和記憶。所以,他總是使自己的作品風格和語言深入淺出,平易通俗,讓人們樂于接受。據說,他的新詩要讓老婦人也能理解。老婦人說理解了,他才定稿抄錄出去;老婦人說不理解,他就進行修改,直到老婦人說理解了方才罷休。
一次,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講述了一個她親眼看到的一件事: 一天她上街,聽見有人在凄凄慘慘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 見一個衣著樸素的婦女抱著兩個孩子;身旁一輛馬車上,有位將軍 模佯的人緊鎖著濃眉。那將軍對家丁低聲說了幾句話后,家丁便從 婦女懷里強行奪走了孩子。那兩個孩子哭喊著媽媽,婦女肝腸寸斷 地叫喊著孩子的名字。隨著一聲鞭響,馬車帶著哭喊媽媽的兩個孩 子遠去,那婦女邊追邊喊,最后哭倒在車輪揚起的塵埃里。老保姆和幾個路上的人,趕緊上前攙扶起婦女。經過詢問才知道,馬車里是她當大將軍的丈夫,新近因破敵有功,得到朝廷賞賜的二百萬錢,于是在洛陽新娶了一個妙齡歌女,而拋棄了自己的結發 妻子;剛才是奪走了她的兩個孩子。
白居易根據這一活生生的事實,寫成著名的'詩篇《母別子》。寫完后,白居易對老保姆說:“這類詩,如果街市上的人聽不明白它的意思,那么寫了也沒有意思。我且讀給你聽聽。”說罷,他將詩緩緩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邊聽一邊點頭,竟然全聽懂了,白居易這才定稿。
唐朝有關成語典故篇二:傷風敗俗
唐憲宗時,佛教盛行,連憲宗也篤信佛教。有一次,憲宗把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一塊遺骨迎進宮內供奉。韓愈反對憲宗這一做法,特地寫了《論佛骨表》,呈交給憲宗進行諫阻。在《論佛骨表》中,韓愈說:佛教是從外國傳來的,中國古時候根本沒有。堯、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們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在位的時間長,壽命也很長。佛教是從東漢明帝時期傳人中國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齊、梁、陳和北魏后的各個朝代,對佛教無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來說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葷,還三次出家當和尚,結果還是被叛軍包圍,活活餓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卻悲慘死去。現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宮里來供奉,使王公大臣們奔走施舍,浪費大量的財富。有的百姓愚昧無知,甚至發狂地燒的自己的身體,以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這敗壞風俗的事,會被人們當作笑話四處傳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來,應當把那塊佛骨扔進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唐朝有關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典故:大材小用01-22
成語典故:窮兵黷武04-13
簡短成語典故故事大全08-23
成語故事:短兵相接-成語典故素材02-09
姍姍來遲的成語典故10-12
問鼎中原的成語典故04-21
成語典故:任人為賢01-10
關于歷史典故成語故事08-18
中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04-12
中考作文最新素材成語典故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