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
有一次帆帆和文文一起下棋,前面兩個回合,總是帆帆贏,這下文文急了,在第三回合時,移動了一粒已經走好的棋子,硬說自己贏了。帆帆不服,兩人爭了起來。過了一會,帆帆生氣地跑到我面前向我告狀,“老師,文文他賴皮,他的棋子明明放那里的,結果他移到別的地方去了,他想贏。”我就問他:“你們剛才在玩之前有沒有說好下好的棋子不能動?”他搖搖頭,又連忙說:“上次晗晗說的,下好的棋不能再動了。”我又問:“那是晗晗在你們下棋前就說好的,對嗎?”帆帆點點頭,我就走到他們玩的區域,找文文:“如果帆帆下好的棋也動來動去,你同意嗎?”文文想了想搖搖頭,“那怎么辦呢?”我問他們。他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帆帆說:“那我們說好,誰也不能動,怎么樣?”文文點頭答應:“好的。”兩人又高興地下起棋來,邊走邊說:“剛才那次不算,我們重新來……”
《綱要》中指出:“兒童通過交往,逐步認識自我并接納他人,初步了解社會生活必須的基本行為規范。”不要覺得爭吵讓老師頭疼,其實幼兒在爭吵中不斷的學習,學會保護自己,學會收斂自己,學會與人交往的必要經驗。當孩子在爭吵中無法說服對方,往往會找老師來解決,因為他們覺得老師很有“權威”,希望通過老師的話語,幫助自己反敗為勝,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如果老師經常參與,充當幼兒的靠山,那就阻礙了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影響幼兒學習交往的過程,同時孩子今后碰到類似的問題,他們又會以“爭斗—失敗—找靠山”的方式來解決,這不利于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一、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
幼兒喜歡競賽性的游戲,所以每次我們的棋類區總是爆滿。但在孩子游戲初期,往往會忽視游戲規則的建立,從而在游戲過程中產生了矛盾,引起爭吵。當看到幼兒發生爭吵時,作為教師,最好作個旁觀者,不要注重爭吵的“勝”與“敗”的結果,而應該注意解決爭吵的過程,幫助幼兒分析爭吵中的是與非,對與錯,同時幫幼兒制定合適的游戲規則,要求幼兒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這樣既可以使游戲順利進行,又可避免“戰爭”的發生,讓幼兒體驗“和平共處”的'愉快。
二、樹立自信,友好交往
面對跑來告狀的孩子,老師應該鼓勵他,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已,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當告狀孩子的靠山,幫他解決問題,要讓孩子明白不是靠爭吵、不是靠武力去解決問題,去占有,去取勝,而是讓幼兒去尋找更好的方式進行交往,讓他們通過實踐去發現:不用爭吵也能解決許多問題。老師可針對孩子的爭吵現象,和集體幼兒討論,總結出如何與人交往的技巧,讓幼兒對同伴要學會謙讓,學會寬容,教幼兒學習處理糾紛的方式方法,讓幼兒用協商的方法來解決糾紛等,使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作為教師,應多為幼兒創造一些交往的條件,讓幼兒去交往、去實踐、去鍛煉,別在乎幼兒的 “輸”和“贏”,重在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2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有耐心,還需要善于觀察孩子所出現的一系列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
最近我在我們班發現了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垃圾桶里總是會莫名其妙的出現被遺棄的飯菜。在我的定點蹲守下,我終于發現垃圾桶里的'剩飯剩菜出自于誰手。 是我們班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小姑娘,叫李錦銘。
我問錦銘為什么把飯菜倒到垃圾桶里,孩子告訴我說,因為她吃飯吃的慢,別的小朋友都吃完出去玩了,她不想自己在教室吃飯。聽到孩子這么說,我有些自責。因為這問題我居然沒發現,我告訴錦銘,讓她以后快點吃,我等著她。
但是有個小要求,就是她以后不可以再偷偷地把飯菜倒掉了,錦銘很爽快的答應了。還和我拉了勾,看著她大大的笑臉,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對孩子,不止要耐心,還要用心,畢竟我們面對的是祖國的小花朵兒啊!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3
成人往往總覺得孩子還小,能力差,正是需要教育、需要管束的時候,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或許要待他們長大成人的那一天吧。
閱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許多感觸,印象較深的,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小A的.故事讓我深有體會。
小A病了一周沒有來上幼兒園,今天他終于來了。很快我就發現他顯得嫩生起來,說話的聲音也小了,操也不敢做了,連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小A的媽媽早晨對我說,他病了之后,整個狀態還沒有恢復過來。我心里怪難受的。中午餐后,我決定請小A為大家分發面巾紙。小家伙樂顛顛地行動起來。有孩子說里面有兩張呢,要節約用紙。我想兩個人發或許會更快些,于是請劉滋一起幫忙發。根據小A以前的個性,凡事都要占先的,今天有個人與他一起做事,也不知結果怎樣。我沒有提醒他們該怎樣分工合作,暗暗擔心倆小孩因為分工不明確可能會起爭執。事情出人意料,他們做得倒也井井有條。小A將整張面巾紙遞給劉滋,劉滋再將緊貼的兩張分開,依次分到兩位小朋友手中。原以為小A會亟不可待地自個分,事實并非如此,他與劉滋配合默契,一個拿,一個分,合作愉快。小家伙端著面巾紙盒,沒有了常見的急性子,總是等劉滋分完兩張,再遞給新的。站在一旁,我不覺感慨,看來我小看他們了。他們已經能自主地將一件事情細化成幾個部分,再分工合作完成了。如果我們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合作機會,孩子的能力也許會更加超乎我們的想像吧。
生活中,我們是否為了孩子能力的增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呢?抑或是因為不信任他們而剝奪了許多次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不放心孩子做這個,不放心孩子做那個,也許是導致孩子能力較弱的直接原因吧。就像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不會與人相處,事實是沒有讓他到人群中,他又怎能與人相處呢?
如果今天倆孩子因為完成任務時意見不統一而發生了爭執,會成為一個我向他們提出分工合作的教育契機。然而我看見他們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倒覺得自己的觀念要更新了。
孩子正在悄悄成長著。成人之所以會訝異,缺乏的不僅僅是觀察和聆聽,缺乏最多的或許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吧。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4
戶外活動時候,孩子們唱著、跳著、跑著...幼兒園操場上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可是有一個小A小朋友始終待在一邊不吭聲!
小A是這一學期剛剛轉來我們班級的,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郁,在集體中顯得郁郁寡歡。小朋友在參與活動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叫她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她也總是搖搖頭。所以我經常在課余時間陪她聊聊天,在她不愿意參與的活動中,拉起她的手陪她一起來玩。經常在她取得一點成功的時候,給她鼓勵!一直到今天,有孩子跑來告訴我:“老師,小A她自己把小螃蟹做好了!”真讓人高興啊,于是我當著全體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她,“小A,你真棒,希望你能夠繼續努力襖”這時候的她含羞的點了點頭!
通過了這一件事情讓我感覺到,鼓勵、表揚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多一點點的愛,多一點點的溫暖,一切都會變的那么美好!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5
如今的孩子由于受家庭的溺愛,經常會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他們“霸道”地認為:“我想怎樣就得怎樣。”“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顯然不會受集體的歡迎,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
戶外活動時我發現晨晨總是不讓別的小朋友拉我的手,好像這是他晨晨的專利。就算別人已經拉好我的手了,他硬是要把別人的手扯掉,讓他自己拉,這時他的臉上才會露出滿意的笑容。我還發現江豐宇小朋友玩桌面游戲時玩耍時,經常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到我身邊來告狀,我開始以為是別的小朋友欺負他呢。問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們告訴我說:“江豐宇搶玩具,他不給我們玩,東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們大家都玩不到了。”淇淇還說:“老師,我都說要告訴老師了,他還是不給我玩。”聽了孩子這么一說,我明白了,原來是他把玩具都攬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分享積木。
我讓孩子們收好玩具,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晨晨和江豐宇的這件事,把他們倆請到我的故事中,我利用故事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讓孩子知道會分享的孩子,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會得到大家的排斥。還運用了《找朋友》這首歌,讓小朋友知道周圍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愛心。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時主動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們主動地交換玩具玩,這樣對培養他們分享玩具時,有很大的好處。從那以后,晨晨和江豐宇都不再霸道,學會了與別人分享。
現在,孩子們搶玩具、搶拉手等等的行為已經很少見了,小朋友能夠知道謙讓,能夠學會說“對不起!”也學會了大度地說“沒關系!” 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師要做幼兒心理保健的有心人,抓住一切盡可能的機會,促進和維護孩子的健康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6
分解組合是大班數學課程學習重點之一,基本框架應是,孩子獨立操作(將一定數量的實物分成兩部分),并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然后教師和孩子一起總結操作結果,并引導孩子根據整理好的結果動手分一分、試一試,最后完整寫出這個數的所有分解組合式。
考慮到我班孩子年齡偏小,我就自以為是的認為,記錄操作結果這一項肯定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完成,所以我自作主張的從來不給孩子動手記錄的機會,這就導致我班孩子學的很吃力,我教的很費力。直到有一天主任來聽我的課,我剛好上8的分解組合,課后主任和我交談說:“為什么不讓孩子動手記錄一下呢,這樣你提問的時候,孩子就可以看著自己的記錄結果,很快的回答出來了,就不會站在那支吾半天不知所云了。”我辯解道:“我班孩子年齡太小,我害怕他們不會記錄。”“你們班孩子年齡是偏小了點,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把標準降低啊,孩子的潛能是無限大的,只要你去引導了,孩子就一定能做到。”
第二天上課,我有意的先給孩子講解了記錄方法,確定孩子都聽明白后,給孩子發放了操作物品及紙和筆,在孩子操作的過程中,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不停地提醒他們怎樣做好記錄,結果,在我環視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孩子記錄的'都很好,寫的很清晰,還很有序,真的讓我有些意外,接下來我再提問問題時,孩子們看著自己的記錄單回答的又快又正確,整個一節課都上的很輕松,孩子們學的也很開心。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真的小瞧了這幫孩子,他們以前是多么的受壓制啊。
有了這次教訓,我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都會試著放開手,讓孩子大膽地去做,現在我班孩子不論是自理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讓我感到很欣慰。
孩子是一副潔白的畫,我們給予的太多,畫兒就越單調,所以,請放開孩子的手,讓他們自己去繪制五彩的明天吧!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7
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叫鵬鵬,鵬鵬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有時缺乏自信,有時還會把“善意”誤認為是“敵意”。所以在平時和他對話時,要對他格外進行關注。
有一次戶外活活動時,我事先提了要求:“玩滑梯時要注意安全只能從上往下滑,不能從下往上爬”等基本游戲規則。說完孩子們開始自由活動。過了一會,我發現鵬鵬在往上爬滑梯。于是我告訴他:“鵬鵬下來。”但是任憑我怎么說,鵬鵬都不肯下來。我走過去把他抱了下來,但鵬鵬卻在我懷里哭鬧不止。于是我決定退一步:“我把你抱回原處,你自己滑下來好嗎?”鵬鵬頓時安靜下來。我把他抱回了原來的位置,他乖乖的滑了下來。“鵬鵬,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把你把你抱下來嗎?”“因為我不該往上爬。”“為什么不能往上爬?”“因為……”鵬鵬半天也沒說出原因。“你從下往上爬是很危險的知道嗎?”鵬鵬用力的點了點頭。
這件小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拿出老師那份權威,退一步與孩子進行對話,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8
戶外活動時,幾個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躍躍欲試,但試了幾次都未成功。我正想著是否給予幫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現了一個靈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來:“樂樂,小心點!”樂樂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無所適從。而后他緩緩地垂下頭,身體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恐慌:“老師,我錯了。” 樂樂的聲音怯怯的。“你哪兒錯了?” 博文的緊張讓我有點莫名其妙。樂樂不敢直視我:“我不該上攀登架,我不該,我……” 樂樂受驚的樣子讓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當偉偉興高采烈地嘗試新發明的游戲時,我總是替他捏一把汗:“偉偉別玩危險游戲!”當楓楓登梯爬高時,我總是一臉的緊張:“楓楓,不許!”當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體的沉浮時,我總是對他說:“小心,休息一會兒。”……為了孩子的安全.我總是“好意”地限制他們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動作。今天,我的.“好意”顯然阻礙了樂樂的嘗試,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
我的“好意”是在保護孩子的安全,還是在限制孩子的發展?
帶著反省和內疚。我緊緊地抱住了樂樂:“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老師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膽大還要心細,不要緊張,去玩吧!”輕柔的話語消去了樂樂僵硬的表情,緊緊的擁抱消除了他的膽怯與戒心。“加油!加油!”孩子們在我的帶動下為博文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勵聲中,樂樂十分敏捷,穩穩當當地到達攀登架頂部,他自豪地向我們揮手,臉上洋溢著自信。
樂樂快樂的神情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小心點”“別這樣”去表達自己的“好意”,否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壓力,影響孩子的自主發展。比較合適的做法是教師既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又暗中關注,適時支持,讓孩子體會到自主探索、成長的快樂。認可。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9
我班的孩子們都對幽默而又有趣的動畫片《熊出沒》非常的喜愛、入迷。常常不自覺的談論著,凡是與熊有關的,他們總免不了會叫上幾句“臭狗熊”,方才罷口,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熊”當然也很受他們的歡迎,一下子投入到了今天的學習中,我向他們介紹著這是“熊叔叔”,然后打開繪本的第一頁,帶領孩子們開始逐頁閱讀起來。
繪本故事《熊叔叔的生日派對》充滿懸疑,在熊叔叔的反復開門、關門、找不到人之間,讓孩子們發現熊叔叔來來回回地做著相反的動作,并嘗試著做一做,就這樣在熊叔叔豐富的表情,動作間,讓幼兒積累相反的動詞詞匯,使幼兒學的輕松又快樂。
當故事中熊叔叔三次開門、關門后還是沒發現人時,我啟發孩子們猜測著可能會是誰摁的門鈴,如果你是熊叔叔,你會怎么做?怎么說?我先引導孩子們以熊叔叔的角色說一說熊叔叔可能會說的話,會做的動作,孩子們說出了“討厭、真煩人”等心情差的字句,并做出了跺腳、手叉腰的生氣的樣,接著帶領孩子們學一學故事中的熊叔叔的樣,從它的動作、表情、話語,讓孩子們更深入的.理解故事,體驗故事角色的心情。并提問“門鈴響了這么多次,到底會有人來嗎?”孩子們都說:“有的”,最后一次的門鈴響了,出現了孩子們盼望已久的一個大紙箱,請幼兒猜測里邊會有什么?孩子們隨著故事情節的層層深入,紛紛大膽猜測:有說“玩具,好玩的玩具”;有說“氣球”;有說“很多小動物”;有說“生日蛋糕,因為今天是熊叔叔的生日……”孩子開動了他們的小腦瓜,大膽想象,因此答案的內容豐富而又精彩。我并沒有肯定或否定孩子們的答案,而是讓他們暢所欲言,讓他們自己從繪本中去尋找,當我把小動物出來給熊叔叔慶祝生日的畫面這一頁內容揭示出來時,活動達到了高潮,他們紛紛為自己喝彩,很開心的竊竊私語,說到:“哇,我說對了”,最后我帶領孩子們感受他們最喜歡的生日派對,豐富他們關于生日派對的經驗。故事出人意料又溫馨的結局滿足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最后又讓孩子們進行了一遍完整的故事欣賞,豐富了孩子們的閱讀體驗。
繪本教學注重欣賞與感受,為幼兒創設一個樂說、想說、敢說的學習環境,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在無形中得以發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繪本教學更具魅力。也只有不斷實踐,不斷摸索,不斷反思,才能提升自我,達到理想境界。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隨筆11-26
大班教養筆記05-17
大班教養筆記06-28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10-09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03-27
幼兒園小班幼兒教養筆記隨筆11-21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短篇12-31
大班教養筆記【推薦】07-18
幼兒園大班教養筆記14篇04-01
大班教養筆記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