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聽課筆記(精選16篇)
上課或者接受培訓時,記錄在筆記本或其他地方的上課的重難點、要點、提綱等,叫做聽課筆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聽課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聽課筆記 1
數學的學習:
一、學習是基于學生學習起點的。新課教學必須熟悉學生原有知識的起點,并對此進行梳理,為新課教學服務。
二、學習是學生自主探究尋找的。有時候必須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三角形面積這堂課,同桌合作,探討三角形面積與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得出之間的關系,這里吳教授提到回到面積的原點進行教學,也許是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小方格的形式,1平方厘米這樣的小方格)。
三、學習是基于多元感觀參與的.。結合心理學上的協同律,五覺。數學更應該重視視覺和觸覺。
四、學習是變式不斷呈現,去總結一個規律的過程。結合三角形的高,提供豐富的變式,高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等等。
五、學習是關注過程和方法的。
六、真正有價值的學習,學了要用的,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舉有價值的例子。如這堂課中的第二個例子,四個三角標志牌的面積。
吳老師提到小學幾何教學,對于三角形的研究是最完備,最全面,最充分的,各個要素,各個內涵和外延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到。所以我們應該正確對待三角形教學在小學幾何教學的地位。
有效教學做到:
一、有效果;
二、有效率;
三、有效益;
有效教學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于學生的“三點”:
一、學生的學習起點
1、生活經驗;
2、直覺體驗;
3、學習積累;
二、學生的學習難點(通過錯誤表現)
1、與直覺經驗的不同之處;
2、容易混淆之處;
3、負遷移之處;
三、學生的差異點
1、起點差異;
2、直覺差異;
3、思維差異;
半天的功夫,感受到吳老師的高瞻遠矚,給我們舉了不少她身邊經典例子,讓我們受益匪淺。有效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學習起點,教師的一切行為,無論是課前,課中,課后,都應該關注學生的學情,不然,有效教學無從說起,成績的提高也無從說起。
小學聽課筆記 2
推薦今天上午,聽了周老師講的《小攝影師》,心頭不由得生出了許多感慨。
說實話,如果讓我來挑選文章,我不會講《小攝影師》。除了因為它離孩子的生活太過遙遠,更重要的是課文比較零亂,對話太多,文章也太長。對于剛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周老師敢于選擇這篇文章,確實需要莫大的勇氣。也因此,讓我不由自主地進入教材,決定好好地研究一番。
《小攝影師》其實就是講一個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的前前后后,從編者的角度來看,是要告訴孩子高爾基是怎樣一個人。但是,據實際情況來看,我發現,孩子們對高爾基是怎樣一個人倒沒有多大興趣,再怎么樣渲染,他已經是一個光輝的形象,沒有任何懸念,倒是對小攝影師有著濃厚的興趣。也許,因為這個形象和自己的年齡差不多吧。如果讓我來教,我會這樣來設計:
首先,在導入部分,要引導孩子了解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師”,為什么叫“小攝影師”?
其實,我發現,這個“小攝影師”并不僅僅是對小男孩的一種稱謂,更是飽含著高爾基對孩子的尊重。從這一點來說,我認為,孩子們要從高爾基身上學到的,可能并不是像教參上說的“關心愛護下一代”那么深奧。我想,文中高爾基之所以那樣配合孩子,更重要的在于他人格的魅力,在于他對每一個人的尊重。他把孩子的拍攝當成一種職業來看待,來尊重,也許正是這兒才是孩子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如果順著這個思路下來,應該把課文最后一部分提上來,將雜志社的大攝影師和這個沒有什么攝影水平的普普通通的小攝影師進行比較,讓孩子初步認識到大小兩位攝影師的區別,了解高爾基對他們不同的態度。
所以,在導入這一部分就應該埋下伏筆,讓孩子媽心頭升起一個問號,那就是,為什么高爾基不愿意接受大攝影師的采訪,而愿意接受一個沒有技術的小攝影師的采訪?
其次,應該引導孩子深入讀課文的前半部分,從扔紙團開始,到小男孩跑掉結束。在反復的朗讀中,運用想象的方法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指導孩子讀好人物對話。
指導朗讀怎樣進行?怎樣讓朗讀有效地進行?我也很模糊。對于這一課,我有一些初步的設想:
第一,讓孩子畫出小男孩和高爾基的對話部分,自己嘗試朗讀,朗讀的同時要琢磨一下,我究竟該怎么讀,為什么要這樣讀?
第二,同桌兩人進行分角色朗讀。教師穿插其中,結合學生的朗讀情況,隨時打斷全班同學,進行點評。這一招是學習靳家彥老師的`《陶罐與鐵罐》,我自認沒有靳老師那樣高的技巧,但目前為止,也實在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了。在打斷進行點評指導的過程中,強調孩子帶著動作讀,在反復上下打量后,在擺弄了很久很久后,在坐在地上哭泣的時候,運用想象加動作的方法,可能更加激起孩子的共鳴,朗讀會更投入。
第三,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體會高爾基對孩子的尊重,對孩子的耐心。一個鼎鼎有名的大文學家甘心情愿受一個小男孩的擺弄,因為什么?因為對孩子的喜愛,因為對孩子的尊重,因為對孩子的關心。這時,高爾基這個形象可能會更加豐滿。
最后,仍然回到剛開始的問題,高爾基為什么不讓大攝影師進來呢?大小攝影師來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這時,再給孩子提出高爾基對宣傳自己不感興趣,對關愛少年兒童成長特別熱心這一中心,可能會更好。
雜七雜八想了這么多,但仍然沒有解決朗讀中的根本問題。真應該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些什么了。
小學聽課筆記 3
科目數學
課題《角的分類》點評
聽課記錄
一、復習導入
讓學生畫兩個大小不同的角。
教師展示部分學生作品。
教師用課件出示不同大小的角,導入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學生嘗試給角分類。
(2)認識銳角、鈍角、平角、周角。
學生自學課本;并交流自學收獲。
教師邊用活動角演示邊講解周角的意義。
(3)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銳角、鈍角、平角、周角?
(4)畫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5)體驗。
a、提問:三角尺上各有什么角?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什么角?
b、折角
c、自由活動:誰能用身體動作表示銳角、直角、鈍角或平角?
(6)認識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略)
4、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什么知識?角分為哪幾類?怎樣的角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1、復習鞏固學生學過的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
2、教學上利用嘗試教學法組織教學,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新知識。
3、練習的設計有梯度,能夠考查出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情況。
小學聽課筆記 4
聽課時間:
10月29日聽課班級:六年級教師:蔡國壽
聽課內容: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找五名同學一人讀一般,其他同學認真聽、認真看,體會“伯父”是一位怎樣的人?并畫出有關句子。
(二)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1、默讀第四段,了解魯迅先生是怎樣救護、資助車夫的?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魯迅救助車夫的動詞,想想這表現了魯迅先生什么品質?魯迅先生在救助車夫以后,為什么臉上變得那么嚴肅?他在想什么?畫出描寫當時環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從這里我們已經感覺到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懷有很深厚的感情。
2、默讀第五段,體會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邊讀邊想,主要體會魯迅先生不僅沒有架子,而且體貼關心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魯迅先生是怎樣關心女傭的?從女傭的'話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什么品質?
3、小結四、五段
伯父這樣關心窮苦人,同情窮苦人,因而必然要得到人們的愛戴。
板書:同情人民
(三)找同學讀第二段,了解魯迅先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對下一代的深切關心。
聯系上下文,說說“囫圇吞棗”和“張冠李戴”是什么意思?這說明“我”讀書怎樣?“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我”聽了伯父的話后,“羞愧”“悔恨”什么?為什么比挨罵還難受?“伯父”通過談論《水滸傳》了解了“我”讀書囫圇吞棗,指出了“我”的不足,并送給“我”兩本書。這些事情反映了魯迅先生什么品質?板書:關心學習
(四)分角色朗讀第三段,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指導同學由詞理解句子,學習魯迅先生為人民群眾的解放進行不懈斗爭的這種精神。
“碰壁”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碰壁”?“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怎么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作者“明白”的對嗎?“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為什么?指導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各角色的語氣。板書:憎恨敵人
(五)朗讀第一段
魯迅先生在世時,他為別人想得多,那么他去世后,人們是怎樣悼念、愛戴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一段,什么事使“我”驚異?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思考,作者驚異什么?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討論這個問題,從三方面來找一找原因。指導朗讀這一段,體會作者因“年紀還小”而產生的“驚異”。板書:深切懷念。
(六)齊讀全文,體會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思想品德。
小學聽課筆記 5
小學五年級第四單元教材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學習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被減數=減數+差等關系來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而新教材則是借用天平游戲使學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這個規律,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很好地揭 示方程的意義,進而學會解方程,還能使之與中學的移項解方程建立起聯系。
在教學前,盧老師為了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個等式,是一個數學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利用天平這樣的事物原形來揭示等式的性質,把抽象的解方程的過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現出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過程是一個等式的恒等變形。并能站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這一角度上,為學生創設學習此課的情境,通過直觀演示,充分給學生提供小組交流的機會。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重點突出了“等式”與“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這個規律,不斷對孩子們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促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靈活地運用此規律來解方程。從而,使盧老師很順利地就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發現學生很樂意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但同時讓聽課老師們感到了一些困惑:
1、從教材的編排上,整體難度下降,有意避開了,形如:45—X=2356÷X =8等類型的題目。把用等式解決的方法單一化了。在實際教學中,如果用等式性質來解就比較麻煩。很顯然這種方法存在著目前的局限性。對于好的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嘗試接受——解答X在后面這類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號兩邊同時加上X,再左右換位置,再兩邊減一個數,真有點麻煩了。而有的學生還很難掌握這樣方法。但是用減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答就比較簡單。
2、 內容看似少實際教得多。難度下降后,看起來教師要教的'內容變得少了,可實際上反而是多了。教師要給他們補充形如X前面是除號或減號的方程還有 X÷1.1=3這樣的方程的解法。
總之,要使孩子們愛學、樂學,教師就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充分理解教材,并要懂得為教學去創設合理情境,從新的理念、新的角度以及學生的角度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模式。靈活處理教材中的問題,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化,真正體現課改精神——“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小學聽課筆記 6
低年級語文中心組在仙林小學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活動。這次教研活動我有幸聽了幾位老師的課,收獲良多,下面就談談我聽曹老師講《花瓣飄香》這一課的體會。
《花瓣飄香》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姑娘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情真意切,宛如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詩。而曹老師的所上的這堂課也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曹老師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研讀,她讓自己被感動了,然后才能去打動孩子。在課堂上曹老師在學生與文本之間穿針引線,引領學生走近文本,走近人物心靈,通過讀、思、議、說,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特別曹老師設計的拓展練習,尤為巧妙:教師在學完課文后,設計了一次口語交際的表演練習,引導學生想象:作者買了一盆月季花送給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親的陽臺上時,她們會說些什么?作者和她們之間會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從而達到拓展延伸,深化主旨的作用。反映出曹老師扎實訓練、拓展有度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曹老師始始終緊扣文章的主線——“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把學生帶入文本重點,開展個性化閱讀。學生通過交流、感悟等一系列活動,走進文本深處,在學生充分觸摸文本的基礎上,發表各自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深入到小女孩的內心世界。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認為學生們書讀得還不夠,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老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讀中感悟課文。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可以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其次,作為一位聽者,我感到曹老師的這節課上得很不輕松,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問題的回答只集中在少數學生身上,課堂氣氛較沉悶。
小學聽課筆記 7
《回聲》一課是用科學童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解釋了回聲這一自然現象。教學這一課,要讓學生在識字,讀文的基礎上,弄懂課文的主要內容,獲得一定的自然知識,同時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通過感情朗讀欣賞課文中精美的句段,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
王教師執教的二年級第三冊《回聲》一課的教案,具有鮮明的特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突出:
1、讀的訓練扎實有效,達到了以讀促悟的目的。
以讀為本,這是自古以來代代相傳的學習方法。新課標也特別強調閱讀教學要重視“讀”的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就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延伸,
這節課王老師在以讀為本,以讀促悟(悟情、悟理)上作文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王老師根據課文的內容,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了多種方式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如初讀時,以學生的自由讀為主,學第二段時采用教師范讀,對青蛙的兩次說話和它的回聲采用男女生分角色讀,師生分角色讀、教師的引讀來理解。學第三段時讓學生帶著動作讀,親身感悟到“撿”“扔”等詞語的用法。
由于教師重視了讀的訓練,所以學生對回聲的理解水到渠成,也能根據小青蛙對回聲的認識的變化,讀出贊美、奇怪、歡樂等不同的語氣,讀出青蛙媽媽耐心、親切的語氣,收到了較好的朗讀效果。
2、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貴有疑。在一節課當中,學生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就應點燃學生求索的火花,鼓勵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探究,主動發展。黃老師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進行質疑:看了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從學生最想解決的問題當中梳理這節課要達到教學目標,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3、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既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又是一種良好的閱讀品質,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學習方法。而現在的孩子在讀書過程中往往浮光掠影,不求甚解。所以王教師引導學生“不讀筆墨不讀書”。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讓學生在書本上圈圈劃劃,標注重點的句段和詞語。
4、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對突破難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這一課中,學生對回聲的理解是難點。現在大多數孩子對回聲的了解只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要讓學生對回聲由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王老師在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系生活經驗外,還運用圖片和聲音等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揭開回聲的奧秘。比如對青蛙媽媽投石擊水和小青蛙在橋洞下面的叫聲的演示和課堂結束時對山谷、禮堂等不同場景回聲的演示,都加深了學生對回聲的理解。
小學聽課筆記 8
一、創設運動會情境,談話導入。
二、用正方形創造測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點。
1、尋找工具測量直角。
(1)出示棍與地面成直角圖片
(2)指名指一指圖中角的頂點在哪?邊在哪?
(3)指名度量,并說一說過程?
三、優化量角工具,認識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
1、細分量角工具。
2、認識1度角。
指導寫法,說一說小圓圈寫在哪了?(預設:右上方)
(課件演示:180個1度角)
3、認識幾度角,理解量角的含義。
(找到90度角的位置,說一說從哪到哪是90度。
4、認識內外刻度線。
給量角工具標上刻度,產生簡化標數的需要。
(3)美化量角工具,課件演示長方形量角工具變成半圓量角工具的過程。
(4)量兩個開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學生產生再標一圈刻度的需求。
(5)完整介紹量角器
四、練習量角,進一步明確量角的'方法要點。
1、量兩個角的度數,教師巡視。
2、展示錯例,明確方法。
3、總結量角方法。
五、全課總結。
1、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
2、有效地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
3、通過觀察量角器及課件的演示,更好地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新知識。
4、課件的使用還不熟,現代教育技術還有待提高。
小學聽課筆記 9
一、小學科學課堂筆記的重要性
課堂筆記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對聽課進行鞏固的文字表現形式,同時也是進行復習的工具。研究表明:聽課后馬上測試,學生一般能記住10分鐘講課內容的一半,如果48小時后測試,則只能記住其中的20%。如果我們把聽課的內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記憶的課堂筆記,則恰恰可以彌補聽過容易遺忘的不足。因此,記筆記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學科學課堂筆記的現狀
課堂筆記在小學階段是不被人所重視的,主要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有關。在小學的一、二年級,學生識字少,寫字能力更是有限,所以根本不可能讓學生記課堂筆記。但到了三、四年級,學生識字量大增,會寫的字和寫字的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給在三、四年級開展簡單的記課堂筆記,提供了基礎。到了五、六年級,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更要培養學生進行課堂筆記。但是現階段,小學階段學生做筆記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據統計:小學六年級學生中,只有22%的學生能堅持記課堂筆記,54%的學生記筆記很隨意,剩余的人基本不記筆記。
三、小學科學課堂筆記的方法和內容
(一)小學科學筆記的方法
課堂筆記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對聽課進行鞏固的文字表現形式,同時也是進行復習的工具,正是課堂筆記把復習和課堂連接了起來。那么如何來做課堂筆記呢?
在做課堂筆記的方法上,我們應該因人而異。從縱向看,我們各年級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三、四年級,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還較差,所以課堂筆記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即教師多提示學生該記錄哪些東西,該怎么記;五、六年級的學生動手筆記的能力已比較強,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在已記錄的課堂重點之外,自主去選擇自己該記錄些什么東西。從橫向來看,各個班級中,每位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發展情況也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更加的'復雜了,需要我們教師能耐心地觀察,并且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具體可以讓學生統一使用的方法上,可以有以下幾條:
(1)不要記得太緊太密,每頁右邊留下約1/3的空白處,以便日后補充、修改;
(2)用詞用語要簡潔濃縮,常用詞語可用代號;
(3)注意聽課與看書結合,有些內容可直接在書上批注。
(4)用不同的顏色的筆,比如你用藍色和紅色,一般的用藍色筆寫,重要的內容如概念,用紅色筆寫,這樣便于以后復習只需看一下提綱然后進行聯想。
(二)小學科學筆記的內容
1.記板書:在科學課上,教師的板書一般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2.記問題: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于課后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3.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后,便于課后與老師商榷。
4.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后總結,這對于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基本概念,尋找存在的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四、小學科學課堂筆記的使用
記筆記并不是為記而記,而是為了使用才記的。有的人記了筆記后就擱在一邊,從來不用,這樣筆記就沒多大用途了。
(一)課后要結合課后復習做好筆記整理工作。補充筆記中的省略部分,將簡化符號復原,對重點部分要核實,未聽懂部分弄懂,使筆記進一步條理化、系統化。
(二)每天抽出一段時間對著筆記本在腦海中回憶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課內容,包括每一個細節,實在想不起來再看課堂筆記。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減緩對知識的遺忘。
小學聽課筆記 10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從小就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看完《論語》后這句話又引起了我的感慨。很簡單,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學習,就只能停滯不前。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實體會到這兩句話所包含的玄機呢?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2個字,就將學習方法的真諦明明白白地總結了出來。
一個人,只是讀書,學習,而不去思考自己為什么讀書,為什么學習,不深究讀了書,學了習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讀懂書,而不能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作者所要傳遞的信息。那么,他也就會因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個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讀什么樣的書,要怎樣讀書,怎么才能取得書中的真經,等到真的面對書時卻懶得去讀,去學習。這樣的人,也只能永遠停在原地。就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話本身作為例子來說吧。有多少人能解釋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實際學習的時候真正想到要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經意識到,在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按照這樣的方法。這就是學而不思。學了這句話,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時候卻想不到去運用。這就是因為在學習這句話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這句話還會有用處。更沒有想過應該用在哪里,怎么去用。而實際上,這12個字,確確實實概括了學習的最最正確的法則。
孔子的確是圣人,雖然他所主張的某些東西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但也有些東西,是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群體中都正確的真理。更重要的,他能用最最簡潔樸實的語言來概括這些道理,讓任何人都能弄懂它們。但悲哀的是,正因為這些東西太樸實了,反而讓人們不太重視。可只要你仔細去想一想,這是圣人的話啊!肯定是因為它有著足夠的`重要性和正確性,圣人才會說出來。宋朝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現在看來,孔子短短12個字就可以解決天下人的學習方法問題,那半部論語就能治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假設,如果讓學生能按照老夫子的方法去學習,效果是不是會更好些呢?但很明顯,有些人還沒有體會到這12個字的真正偉大價值,不會運用它們啊。《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篇名與其中的各章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關系,僅可當作頁碼看待。《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后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小學聽課筆記 11
授課教師:xxx
年級(班):四(1)班課時:
科目:數學
課題:《角的度量》聽課記錄
一、創設運動會情境,談話導入。
二、用正方形創造測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點。
1、尋找工具測量直角。
(1)出示棍與地面成直角圖片
(2)指名指一指圖中角的頂點在哪?邊在哪?
(3)指名度量,并說一說過程?
三、優化量角工具,認識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
1、細分量角工具。
2、認識1度角。
指導寫法,說一說小圓圈寫在哪了?(預設:右上方)(演示:180個1度角)
3、認識幾度角,理解量角的含義。
(找到90度角的位置,說一說從哪到哪是90度。
4、認識內外刻度線。
(1)給量角工具標上刻度,產生簡化標數的需要。
(2)美化量角工具,演示長方形量角工具轉成半圓量角工具的過程。
(3)量兩個開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學生產生再標一圈刻度的需求。
(4)完整介紹量角器
四、練習量角,進一步明確量角的方法要點。
1、量兩個角的度數,教師巡視。
2、展示錯例,明確方法。
3、總結量角方法。
五、全課總結。
1、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
2、有效地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
3、通過觀察量角器及的演示,更好地幫忙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新知識。
小學聽課筆記 12
授課教師:xxx
年級(班):六(2)班
課時:
科目:數學
課題:《圓的周長》聽課記錄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認識圓的周長。
(2)揭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展開新課測量圓的周長
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的.周長。
2.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3.教師甩動繩系小球,構成一個圓。
4.小結。
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啟發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2.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
3.認識圓周率。
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指導閱讀第63頁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
4.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完成第65頁第1的第1題。
2.完成第64頁下面的“做一做”。
3.看書質疑。
四、照應啟思,總結新課
1、讓學生動手操作去驗證,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
2、老師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識,更能啟發學生的思維。
3、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把德育教育和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值得我學習。
4、把所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并運用于生活之中,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有興趣。
小學聽課筆記 13
授課教師:xxx
課時:第二課時
科目:語文
課題:北大荒的秋天
聽課記錄
一、設置情景,導入
1、板書“秋天,”讀詞,談話引入氛圍。
2、板書“北大荒”,讀詞,簡介北大荒,設疑,那里的秋天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3、齊讀課題,出示北大荒秋景圖,學生欣賞。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
2、出示生字詞,識讀。
3、再讀課文,問: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北大荒的秋天?小組交流討論。
4、生自讀描述天空一段,勾畫出描述流云色彩的詞,匯報。認識書中描述的色彩,并模仿說幾個,指導朗讀。
5、出示小河,讓學生在欣賞中感悟理解小河之美,指導朗讀。
6、自學描述原野一段,找出描述的景物,并畫出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指名回答原野的特點是什么?指導朗讀。學生練習模仿原野一段,圍繞中心寫幾句話。
三、教師總結
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板書: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見底美
原野熱鬧非凡
1、教師談話設疑激趣,利用展示北大荒秋景,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師很好的利用了圖畫,讓學生直觀的`認知理解,比講解更有效。
3、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掌握方法。練習仿寫,鍛煉了學生的學以致用。
4、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能很好的利用,讓學生在理解和感悟上變得直觀而形象,
小學聽課筆記 14
科目:xx
聽課時間:xx課時
聽課課題:xx
聽課地點:xx班級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生回憶《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學習生字:
(1)畫出生字詞,經過拼音認讀,自讀----指讀----齊讀
(2)指導寫字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抽生讀,教師、學生評價
4、這首詩反反復復讀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這首詩你的感受?(李白和王倫的情誼深)
5、再帶著這種感覺讀
6、抽生讀、齊讀
7、學生匯報此刻讓教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三、體會意境深情誦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拿出練習紙把此時李白、汪倫最想說的,或是我最想說的把它寫出來。
聽課評析
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是這堂課的難點。
新學期即將到來。為了讓下學期的學業成績進步,各科成績優異,不偏科,我新學期的計劃如下:
第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所有科目的第一步,所以預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大致閱讀教材,找出本節與哪些舊知識相關,并復習這些知識;
2、寫出這一部分的摘要;
3、找出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4、找出課堂上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二,聽課。學好每一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好好聽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1、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2、特別注意聽課理解。
第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和家庭作業有好處。上課記筆記應該是:
1、筆記要簡潔;
2、上課記筆記后,也要學會課后及時整理筆記。
第四,做作業。
1、做作業前,一定要認真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了解其確切含義,明確適用條件,明確運用它解決問題的步驟;
2、認真審題,明確設題條件和做題要求;
3、理清解題思路,確定解題步驟;
4、做題認真仔細,不搞馬虎工作,做完后認真檢查;
5、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
6、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急著問老師,更不要抄別人的作業。在復習功課的基礎上,一定要層層剖析,循序漸進,多方聯系,理清線索,下定決心獨立完成作業。
7、像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這些需要記憶的,在做之前都要背下來。
第五、課后復習。
1、及時復習;
2、計劃評審;
3、課本、筆記、教材一起使用;
4、提高復習質量。
做好以上五點并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但我決心為了更好的未來去做。
小學聽課筆記 15
授課教師:xxx
年級(班):一(2)班
課時:
科目:數學
課題:《認識整時》
聽課記錄
一、情境導入。
師:這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你們猜猜他是誰?對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孫悟空,孫悟空小時候淘氣頑皮,上學總是遲到,每一天早上,別人都去上學了,他還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于是師傅送給他一份禮物,大家猜一猜,師傅買了什么東西給悟空?
生:鬧鐘。
師:孩子們真聰明,孫悟空高興極了,但是他不會看時間,他想請同學們和他一起認識鐘表,你們愿意嗎?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整時。
板書:《認識整時》
二、探究新課
1、認識鐘面
2、認識整時。
①、出示第64頁主題圖。
②、出示8時、3時、6時,學生認讀。
③、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④、小結整時的讀法。
三、課堂活動
1、撥鐘練習
①師撥鐘,小組搶答。
②學生挑戰撥鐘。
2、出示“小明的一天”學生獨立填上這些時刻。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孩子們,時間是寶貴的',老師期望同學們都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1、利用學生十分喜愛的動畫人物出現導入課堂,能一下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中注意對學生滲透“珍惜時間、愛惜時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3、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了游戲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
4、教學環節銜接不好,教師對使用不熟練。教學中出現了必須的失誤,今后還將有待提高。
小學聽課筆記 16
授課教師:xxx
年級(班):四(2)班
課時:
科目:數學
課題:《角的分類》聽課記錄
一、復習導入
讓學生畫兩個大小不同的角。教師展示部分學生作品。
教師用出示不同大小的角,導入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學生嘗試給角分類
(2)認識銳角、鈍角、平角、周角學生自學課本;并交流自學收獲。教師邊用活動角演示邊講解周角的好處。
(3)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銳角、鈍角、平角、周角?
(4)畫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5)體驗
A.提問:三角尺上各有什么角?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什么角?
B.折角
c.自由活動:誰能用身體動作表示銳角、直角、鈍角或平角?
(6)認識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略)
這節課,我們學習什么知識?角分為哪幾類?怎樣的'角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1、復習鞏固學生學過的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
2、教學上利用嘗試教學法組織教學,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新知識。
3、練習的設計有梯度,能夠考查出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狀況。
【小學聽課筆記】相關文章:
小學聽課筆記06-30
小學聽課筆記范文06-30
小學數學聽課筆記08-30
小學數學的聽課筆記09-05
小學聽課筆記【推薦】08-21
小學數學聽課筆記范文09-21
聽課筆記07-21
【優】聽課筆記07-31
【集合】聽課筆記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