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讀書筆記(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讀書筆記1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消息:韓國聯合通訊報道,韓國鐘路學院對全國18所高校20xx年至20xx年考試論文的考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中國古代名著《莊子》,在這些大學的高考論文題中出現過9次。其中高麗大學和慶熙大學先后兩次在考試題目中引用《莊子》名言。那么作為一個中國人,或者說作為一名教師,一位家長,我覺得都應該去讀讀這本書。于是在假期翻閱了此書,感到受益匪淺。下面我就這本書介紹給大家,談一下自己一點膚淺的感悟。
《莊子》流傳至今共有三十三篇作品,其中“內篇”是七篇,有“外篇”十五篇,還有十一篇是“雜篇。我們都知道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
莊子有一種觀點,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應該像一面鏡子,“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意思就是水什么時候能夠照到天地萬物呢?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就是水是安靜的時候。正如人們常說的“天地之鑒之,萬物之鏡也。”這樣的心對于世間的萬物既不逢迎,也不拒絕,安安靜靜,坦坦然然地去接受,去反射,去照見而已。這就是莊子一直都提倡的人心一定要自然,不要有很多刻意的羈絆和外在的錘煉,我也很認同。
《莊子》中有一篇文章《馬蹄》,正是此觀點的詮釋,這篇文章說:“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紇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就是說馬的蹄子可以踏霜雪而飛奔,馬的皮毛可以抵御風寒。它吃草喝水,自由馳騁,蹦蹦跳跳,歡歡暢暢,這就是馬的本性。但是伯樂出現了。伯樂說:“我善治馬。”他是怎樣對待馬的'呢?書上說他要修剪馬的鬃毛,對馬蹄子要燒治,要削刻,要烙印,給這些上馬嚼子,捆上腳絆子,關進馬槽里栓住。等伯樂做完這些的時候,他的馬十有二三已經死了。但這些還沒有完,伯樂還要訓練馬。他要讓這些馬餓著,渴著,奔跑,馳騁,編隊整齊,步伐一致,前面有馬嚼子勒著,后面要有鞭子趕著,到這個時候,馬已經死傷過半了。
其實,莊子的這篇文章就是告訴我們一個與眾不同的價值判斷。也就是說伯樂雖然是一個善于發現駿馬,訓練駿馬的優秀人才,但是莊子認為,伯樂恰恰是伐害馬天性的最大殺手。在莊子看來所有這些外在的雕琢治理,實際上都違反了自然的本性之意,也就是說,每個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應該得到尊重,所以莊子說:“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就是說我所說的耳聰,不是說他能聽到世間所有的聲音,而是他自己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我所說的目明,不是說他能夠看見世間所有的事物,而是能夠看見自己。莊子認為,只要保持內心的恬淡清凈,以淡漠自然的態度去面對,你就可以保持一顆健康的,恒久的心。其實,對人,對馬,對植物,甚至對自己,我們都應該以一種靜觀之心去尊重真正的物性。
我們可能都聽過三個小金人的故事吧?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這個故事是說有個國王得到了三個進貢來的小金人,這三個小金人形態一模一樣,重量也是分毫不差。國王就問:“那這三個小金人哪個更好更貴重呢?”眾臣是鴉雀無聲,后來有一個睿智的大臣拿來一根草,把草從第一個小金人的左耳插進去,結果從右耳出來了;第二個小金人是,草從左耳朵進去,卻從嘴里出來了;第三個小金人,草也是從左耳朵插進去,結果掉到肚子里,不出來了。這個國王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第三個小金人最貴重!”
其實這就像是我們的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過于喧囂的世界里,我們聽到的言辭、消息、故事、道理太多太多了,左耳進,右耳出,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情形,根本就沒有經過大腦。第二種是進了耳朵,從嘴里出來了,聽見什么道聽途說的消息,信與不信都去傳播。而第三種人,從耳朵進去,落到肚子里,再不說話了,這是一個沉默的人,但他是一個有辨別的人。他能夠了解自己的愿望,對很多東西不熱衷,不逢迎,而以一種沉默的姿態讓自己“游心于淡,合氣于漠。”
人生的本性,就是不受到社會的雕琢,不違逆內心的本真,看清晰心中的愿望,真真實實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大學生讀書筆記2
《茶花女》的小說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話劇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劇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來已經二十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上個世紀初,甚至在中國的話劇舞臺上也公演過,二十四歲的外省青年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后,并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里,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他憑著祖傳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傭人,養了一個“小家碧玉,溫柔而多情”的情婦,同時與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種風月場所尋歡作樂。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號“茶花女”的瑪格麗特小姐,并立刻展開了對她的追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阿爾芒在當時雖然也算有幾個錢的“小資”,但正如書中另一位老揄揶他的那樣“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貼費是不夠這個女孩揮霍的,連維修她的馬車也不夠。”瑪格麗特為了維持巴黎名妓的排場,每年需要花費十多萬法郎。所以阿爾芒只能用“情”來追求瑪格麗特。果然在他付出了兩三年的時間后得嘗所愿,不但讓瑪格麗特成了他的情婦,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以出賣肉體和感情為職業,但她們也有自己不愿意出賣的愛情,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看夠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愛情。所以當瑪格麗特把阿爾芒對她的愛慕當成了真正的愛情之后,就毫不猶豫地不顧一切地獻出了她的一切。
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占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就讓猜疑占據了他的心頭,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了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聽到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瑪格麗特之后,在虛榮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來,并給瑪格麗特發出了請求寬恕的信。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阿爾芒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的分量要比對瑪格麗特的愛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說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擁有名妓的虛榮而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愛情。正如書中瑪格麗特當面怒斥阿爾芒時所說的那樣:
“你,你不愿意讓我知道你的景況,你要我保留我的虛榮心來滿足你的虛榮心,你想保持我過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們思想上的差距,你,總之,不相信我對你的無私的愛情,不相信我愿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這筆財產我們本來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寧愿把自己弄得傾家蕩產,你這種成見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為我會把虛榮當著幸福嗎?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于虛榮,但是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麗的容顏帶來的卻是無限的哀愁與悲劇。而,特別是美麗而又有才情的,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是艱苦。
比如杜十娘,情仇愛恨化作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思思、陳圓圓的命運也是令人感慨、令人無奈。而看過《茶花女》后才明白這樣的悲劇不只發生在中國。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蕩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
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亦或許,瑪格麗特并不是個完全的悲劇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愛,她的靈魂得到了凈化。貴婦人們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質的享受,卻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奇怪的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蕩的,卻又要逼良為娼。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這樣一個骯臟、虛偽、殘忍的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她就是圣母瑪利亞。可惜那樣的社會,那樣的時代,連圣母也會被玷污。而在瑪格麗特被玷污的軀殼下,頑強而又圣潔的靈魂正是讀者們暗暗哭泣的原因。
也許這就是的無奈吧。難得遇到一個動心之人,為他無怨的付出,為他無私的奉獻,為他甘愿忍受痛苦,但換來的卻是誤解。就猶如一把利劍直刺中心臟,而她只能無語凝咽。仇也罷,怨也罷,這就是瑪格麗特可歌可泣的愛情。她的愛比一座貞節牌坊更崇高,更何況牌坊有時只是標榜和束縛,而這位的愛情卻是熱情、純潔、真摯、奔放。所以看透了虛情假意、經歷了人間冷暖的,一旦動情,就要比他人更看重愛情,也更渴望愛情。
感謝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悲卻又可敬的美麗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從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時候,遠離那陰暗的墻角,能每天和陽光為伴,即使不再那么美麗,也不要重復前世的悲劇。
讀《紅與黑》是一段太過漫長的過程,因為時間已給了作家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評判,我的閱讀態度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時代交談,重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領我啃完著本書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從一紙簡單的刑事案件資料中展示出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畫面,把一個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對十九世紀初期法國資產階級社會制度,進行歷史和哲學研究的水平。小說令我看到在生硬的歷史書上無法感受的,那段法國大貴族和資產階級交替執政的關鍵時期的狀況。我從中了解到現實主義作品的另一種藝術特色——司湯達傾心的人的“靈魂辨證法”;這與以往我從《高老頭》、《歐也妮·格朗臺》中體會的巴爾扎克的“造成一個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書最耀眼也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于連處在青年的沖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會現實阻礙實現抱負時只有兩種選擇:退避或是反抗。那些當著小職員不求上進、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們或許平庸得舒適卻被社會的前進所淘汰。能不斷樹立人生目標、決定實現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連有同樣氣概的反抗者。這個時代當然不歡迎虛偽的言行作為手段,但仍然需要對生活的熱情來反抗空虛的度日。這樣,于連悲劇性的結局除了昭示“個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對當今社會更實際的意義。
寫至此,不得不引到這部小說的一個“創舉”——使于連與德·雷納爾夫人“心靈的愛情”和于連與德·拉莫爾小姐“頭腦的愛情”相映成趣。盡管這兩個貴族女性的愛情方式迥然不同,一個深沉,一個狂熱,他們在這兩個基本點上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對本階級的厭惡,對封建門閥制度的叛逆。記得當于連發現自己的愛情正蛻變成虛榮的工具時說“我把自己毀了”,可之后的細節是“一種高傲之間帶著惡意的表情很快的代替了最真摯、最強烈的愛情的表情。”這時的貴族小姐卻是擺脫了一向慢得像烏龜爬一樣的生活,用喪失尊嚴的方法博得愛情。書中兩段悲劇愛情的進展始終伴隨著新貴的若即若離和于連的自卑帶來的懷疑,直至生命將要終結時,愛情才爆發出無濟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懷。
《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覺得撲朔迷離的,或者說是最富于哲學意味的。其中如父王為惡叔所弒,王位被篡,母后與兇手而婚,王儲試圖復仇而裝瘋賣傻等情節,均可見于古老的北歐傳說,特別是丹麥歷史學家所著的《丹麥史》中。這些塵封已久的原始資料,本來只記載著一些粗略的情節和蒼白的姓名,毫無性格于動作可言,但是在莎士比亞的筆下,我們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一群鮮活的人群中間,幾乎和他們休憩相關,禍福與共。特別不可思議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幾百年來令世人嘆為觀止而有莫測高深的光輝典型。圍繞這個主人公,可以提出很多問題。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這個性格的典型意義在哪里?這些問題都不是單憑劇情就可以解決的。
實際上,哈姆雷特的尷尬在于以一個纖弱而又明達的心靈肩負著與其行為能力不相稱的重任。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我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嫩的花朵的花瓶里。”哈姆雷特,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為,不可能成為英雄的人,就是那個“花瓶”;那項他承擔不起,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但又決不可推卸的復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樹”。
一旦“橡樹”的根須膨脹開來,“花瓶”就非給擠破不可,這就是悲劇。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環境的殘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這個獨特的性格在內涵方面顯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顯得博大而深廣。正是這樣,有的專家便聲稱,哈姆雷特并不是一個客觀的過時的角色,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他提出這個問題正是哲學的基本命題。因為剛剛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事引發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諸事順逆的時候,他是不會考慮到這個問題的,那時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時的生活無疑是美好的,而現在,突如其來的這場悲劇迫使他正視生活陰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可以說,哈姆雷特對人生中陰暗的那一面還是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的。過去他對這一切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如今殘酷的現實迫使他面對這一切。他預感到,自己已經被不可避免的拖入到一個悲劇的命運中。如果他父親真是被害死的,那么為父報仇就成了他一生中不可推卸的使命。而他的敵人又是當今的國王,要想殺死他,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無論多么困難,殺父之仇是不能不報的,而他當前的任務是要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來核實他的叔父是否殺害了他的父親。陰謀,暗算與殘殺,這些是違背哈姆雷特善良純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復仇的使命所必須的。處在人生中花樣年華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復仇使命,心中整日充滿仇恨,使他內心陰暗而沉重,他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淵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在初中時已經接觸過了。只是當時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幾年之后,再次翻閱,別有一番風味。
班納特家有5個女兒均未出嫁,而班納特太太是一個神經質虛榮心十足的女人,將每個女兒嫁出去是她這一生唯一的大事卻從不費心管教女兒的舉止,而班納特先生是個顧家的老紳士,卻放任妻子和女兒的不得體行為,寧愿躲進圖書室尋求平靜。簡·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大女兒,容貌美麗、性情溫柔、沉靜;伊莉沙白·班納特是班納特家的二女兒,個性活潑大方、聰慧與美貌并俱;三女兒瑪麗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識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態度;排行第四的凱蒂個性浮華,與么妹麗迪雅最熱忠跳舞,舉止常失禮而不自知;么女兒愛慕虛榮、注重享樂、跳舞和與軍官斗鬧取樂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他們家附近的搬來了一個有錢的單身男子彬格萊·查爾斯,他是一個個性溫和、做人真誠不拘泥小節的富家青年,在一個宴會彬格萊卻戀上了班納特家的大女兒簡,與簡·班納特相互愛慕;而彬格萊的好朋友達西·費茨威廉個性拘謹嚴肅,不善言詞常給人自大傲慢的印象,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班納特家的二女兒伊莉沙白,但是因為班納特一家本身并不是得體的家族令這兩段戀情受到障礙,伊莉沙白一開始就對傲慢的達西存有偏見,主要就是描述他們這段關系的轉變過程。
傲慢與偏見,在書中是男女主角愛情上的障礙,但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人們相互之間交流的障礙,更是在正確對待自己,對待事物上的絆腳石。人的缺陷太多,首先是心靈上的陷阱。要想在一生中成一番事業,無論是知識、教養、還是愛情、事業,都需要同自己心靈的種種淺浮的陷阱或陰影做斗爭,經過各種誤解和長時間的反復的認識過程,慢慢由心靈克服各自弱點和毛病,而走向開放、灑脫、自由的必然結果。擾擾塵世,做人不易;茫茫人海,佳偶難見。然而沒有愛情不要勉強人結婚,只要人品正直,追求美德,不放松向喜之心,不茍且、貪圖一時之利欲,追求兩心之和諧、相應,運用彼此的智慧,克服心靈上的缺點,終得如愿以償。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往往就是自己內心中所潛藏的弱點或毛病,要和別人能夠更愉快的生活,就必須先了解到自己的缺點,并磨去他,其次是了解別人的內心,最后再互相深入彼此,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到社會上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此美好、光明,更進一步激發出你內心深處的感動,如果人們不再用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不再去付出自己的一臂之力,那么還有誰要去完成這個任務呢?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將自己原先所存有的毛病給除去,換上一個全新的自我,為嶄新的未來打拚吧!
大學生讀書筆記3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后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后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并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里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
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么還能成功呢?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愿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
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大學生讀書筆記4
在晴朗的夜空,漏下的星光就像從針孔里照進來的光線,愛,就像那漫散的星光在黑夜中游走,給人以安慰。孩子們都在酣睡,而愛德華也穿上一身用紅色的絲綢做成的漂亮衣服,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是關于一只名叫愛德華的小兔子的故事。他——是用瓷做的,集所有高貴氣質于一身,是個自命不凡的小家伙,因而在人稱代詞的選用中,從不會選擇“它”。
可是后來有一天,他被丟失在大海里,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異乎尋常的旅程。
不斷的受傷,被拋棄,被擁有,被放棄,被愛,命運多舛,始終在天國與地獄之間的愛恨情仇中苦苦徘徊。
心,一次又一次破碎,生命在破碎中繼續。年輕的心總是被殘酷的現實折磨得千瘡百孔,曾在溫室里想要以傲慢的態度盡情的享受著寵溺,把一切的愛全都當成理所當然,待到甜美的夢全都破碎后,失去以后才會懂得珍惜。融化的冰激淋擁有甜味,但卻沒有了從前的晶瑩,愛德華在旅途中被擊散成21塊碎片,雖然被玩具商復原,但由支離破碎到原先高貴面貌的恢復,又能給心帶來怎樣的旅程?只能是愛到無力,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中去。
心臟傳來深刻的跳動了,可是卻不敢再愛了。在玩具店的櫥窗上,一只已經100歲的老娃娃對愛德華說:“你必須充滿希望。你必須知道誰會愛你,你下一個會愛誰。”于是,愛德華便開始了漫無休止的等待,等待下一個愛他的,他愛的人。
生活就是因為有了期待,才會美好。
我們無法像可以愛德華一樣在破碎以后重新粘貼,然后換上一身華麗的禮服,開始新的人生,但是我們也可以勇敢的去愛,不是嗎?因為不安而沮喪,因為離別而傷感,在沉悶的空氣里保持沉默只能讓心更加受傷,在悲傷的河流里淌著淚水只能使心臟更加壓抑,我們無法左右未來,但卻可以改變現在,生活給我們一個哭的理由,我們就應該給它一百個笑的理由,微風帶著清香飄來,我們談論著野花、陽光和落葉,那么,我們的內心或許真的能夠像秋天的天空一般明朗了。
從海底深處到漁夫勞倫斯和內莉的家,愛德華變成蘇珊娜,在那里,有各種擁有甜美名的星座,還有內莉的甜美歌聲;從漁夫的家到垃圾堆的頂部,愛德華還是愛德華,在那里,有一個被世事的殘酷折磨到失去理智的歐內斯特,還有像黃油似的溫暖陽光;從垃圾堆到流浪漢的營地,愛德華變成馬隆,在那里,有布爾深沉悲傷的歌聲,還有流浪漢們對家人孩子牽掛的思緒情苦。一個個不同的身份,一段段不一樣的故事。在那里有世上最尖酸刻薄的'嘴臉,有天真孩童最無辜純潔的眼神,還有從一間潮濕黑暗的小屋中揮著翅膀升向天堂的薩拉·魯斯。
命運年輪的不斷流轉,瓷胸膛深處傳來一陣陣刻骨銘心的疼痛,經歷過生命中無數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后,他對愛有了更深刻的詮釋和領悟。
而逝去過后才想要抓緊,一切都會顯得太遲太遲。
珍惜眼前的人,珍惜所擁有的美好吧。好好愛那些愛著你的人,不要犯不懂愛的錯誤了,因為在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愛是理所當然的。心又在奏響旋律,陽光還是如從前般溫暖明亮,讓我們學會感恩每一份小小的愛,讓它點亮生命,生命就是在愛與被愛之中不斷轉換出角度然后變成一個匯聚真情的多面體,在湛藍明凈的天空之下閃耀出不同角度的光輝夢魘。
懂得愛、學會愛、感恩愛。
愛德華最后也在無限漫長的等待后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了已為人母的阿比林的懷抱。
凱特·迪卡米洛那不到10萬的篇幅打造出《愛德華的奇妙之旅》——這是溫馨動人的童話,這是打動人心的優美小詩。新奇的冒險牽動著孩童的心,而房間里的玩偶擁有了生命,帶給了童年無限的想象。它又或若甘香芳美的濃茶,隨著時光歲月慢慢沒入口齒間——正在慢慢長大,接受歷練的人,會對愛有新的詮釋,更努力的去愛——已日漸年邁的父母、無話不談的朋友、德高望重的師長、或是草野中并不起眼的花、健康的身體、能看變萬千風景的眼睛……微小就是美好,點滴就是光芒。
這是一個關于一只瓷兔子的溫暖故事——心一次又一次破碎,生命在破碎中繼續。一定要穿越那黑暗,愈益深重的黑暗,勇往直前。
大學生讀書筆記5
用了很長時間看完這本書,不是因為它太長,而是書中看似平靜的敘述隱藏的巨大的悲哀讓人無法承受。至此,我明白了我永遠不會有作家的冷靜與近乎殘酷,我寫小說時,在動筆的那一刻,就先被自己的感情淹沒了。
最幸福的時候,也是痛苦將至的時候。就像荊棘鳥撲向尖刺的時候,也是她唱得最動聽的時候。
菲奧娜是一位貴族的女兒,未婚先育,孩子弗蘭克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政客,他愛菲卻不能娶她。菲被家族遺棄,被父親安排嫁給了剪毛工人帕迪。婚后,她對帕迪與孩子極其冷漠,她把自己埋在繁重的家務之中,每天一言不發像陀螺一樣勞作著。她可以給帕迪生兒育女,可以勞累,但她不會愛他,她愛的只有弗蘭克及弗蘭克的父親,她一直都生活在對自己早年的歡樂的幻想之中。直到帕迪被大火燒死,她才突然發現自己原來如此深愛著他。而在他生前,她從沒說過,也從未知曉。
有的愛情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就像《神雕俠侶》里的郭芙,直到嫁給耶律時才明白自己愛的是楊過。她以前專門跟他作對是因為她為得不到他的愛而氣惱。我們總是自以為很透徹,卻在自己對自己的判斷的堅持中做了傻瓜。
菲的女兒梅吉在孩提無知時,雖然有痛苦的時候,如在教會學校讀書被阿加莎修女責打,被迫和小朋友特麗莎分手及弗蘭克逃走,都曾讓她深深痛苦,然那時她有真實的歡樂,就象艾格尼絲的到來、認識拉爾夫、哺育小哈爾,梅吉都感到了上帝的仁慈。只有當拉爾夫被利欲權勢,將自己賣給瑪麗死去的靈魂和天主教廷后,梅吉的生活才陷入無底的黑暗。“梅吉,我把你賣了,賣了一千五百萬銀幣。”拉爾夫說。對穿著玫瑰灰衣服的梅吉說。他痛苦的說,我愛你,梅吉,可是,我是個教士,我將只能忠誠于上帝。然而梅吉始終都愛著拉爾夫。她嫁給了有點象拉爾夫的盧克,只為了生一個象拉爾夫的孩子。失去的愛情沒有在盧克那得到絲毫彌補;習慣單身的盧克從沒有把梅吉當妻子看,充其量只是迷戀她的美貌罷了。而最讓盧克迷戀的不是梅吉的美貌,而是她的錢。這是他接近梅吉的最初的原因。兩個人在一起的理由都與愛情無關。這以后,她對生活的態度與其說是一種熱愛,毋寧說是一種無奈的面對。
結婚時,她沒有告訴拉爾夫,當拉爾夫回到德羅海達農場梅吉的家時,萬分痛苦。梅吉生產的時候(盧克的孩子,叫朱絲婷),盧克都沒來看她一眼。這時來尋找拉爾夫神父突然出現,陪梅吉度過痛苦。此時的梅吉,看著他,看似沒有愛,也沒有恨。其實梅吉還愛他,一生只愛他一個人。然而她有種極強的自尊心,就像她的'母親一樣,深深的隱藏著自己的感情。不表示愛,也不表示痛恨嚎啕大哭。
產后的梅吉在好心的安妮夫人的幫助下去了一個小島度假,在靜謐的氛圍中,她開始想以后的路該怎樣走。“跟盧克就這樣過吧,拉爾夫永遠是一個夢。”她對自己說。可是就在她決定將拉爾夫忘掉的時候,他卻來海島上找了她。她沒有告訴拉爾夫,在海島上,她有了拉爾夫的孩子——戴恩——跟拉爾夫長的一模一樣的孩子,那象是她所希翼的全部,事實上只是一種微薄的安慰。她說,拉爾夫是屬于上帝的,她得不到,但終于從上帝那里偷走了一樣東西。她對戴恩越喜歡,越襯托出她的孤單與可憐,愛的無力及失去愛人的虛空。她的母親菲說:“沒有人能從上帝那里偷走什么,偷的東西總要還回去的。有一天,你必定失去戴恩。”長大后的戴恩第一次見到拉爾夫就開始崇拜他,并最終決定當一名教士。梅吉傷痛欲絕,卻由他去了。在希臘的海邊,戴恩為救落水的幾個女人而死。在梅吉要求拉爾夫幫她找到戴恩的遺體帶他回澳大利亞時,拉爾夫才知道戴恩是他的孩子。主持完戴恩的葬禮后幾個小時,拉爾夫紅衣主教停止了呼吸。在最后一刻,他沒有想到梅吉。他痛苦與歡樂的來源,他一生只愛過一個的人。他在愛情與權力間痛苦掙扎的一生終于結束了,也解脫了。
在拉爾夫與戴恩死后,梅吉才得到真正的解放。就像帕迪死后,老去的菲才得到安寧一樣。此時歌聲最為響亮,也由于痛失所愛而分外悲傷。
同樣因戴恩的死而悲傷的還有戴恩的姐姐朱絲婷。本來她打算與戴恩一起去希臘度假的,可是為了陪雷恩,卻去了倫敦。她覺得如果自己不是那么自私為了陪自己愛的人而是陪著弟弟戴恩的話,弟弟就不會死。這個外表冷漠粗魯卻感情濃烈的女子,因此逃避雷恩。她覺得自己唯一愛的就是弟弟,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弟弟。雷恩也不能。
雷恩去了澳大利亞德羅海達找梅吉,希望梅吉能幫助他說服朱絲婷留在他身邊而不是回德羅海達。他說:“一般人是不能滿足朱絲婷的,奧尼爾太太。如果朱絲婷選擇了我,她還可以在舞臺上表演,這是德羅海達無法給她的好處。”這時,他堅定地望著她,就像望著一個敵手一樣。“我是來請求你使她務必選擇我的。說這話似乎很殘酷,但是,我對她的需要超過你可能對她的需要。”當梅吉說朱思婷留在德羅海達沒什么不好時,雷納說:“朱絲婷好奇心太盛,在德羅海達她會感到寂寞的。”他最了解朱思婷,勝過她的母親。可是當朱思婷說收到母親不同尋常的信時,他的心頭一沉。他想梅吉確實從從容容地考慮了這件事,但是,本能告訴他,這是她的行動的開端,但不是他所喜歡的那種行動。梅吉開始耍弄她的女兒弄回德羅海達,以使那個王朝傳之久遠的把戲了。他開始勸朱思婷回家。他開始懷疑,也許她的母親是對的,而自己卻錯了。他的眼睛突然之間顯得冷漠了,好像他的思想非常艱難地集中在與他說的話不同的事情上。
她義地反顧地執行著自己離開英國的計劃。在一片混亂之中,某個有這種力量的人打電話來了,只不過不是勸說她改變主意的;雷恩甚至還不知道她要走呢。他僅僅是來請她在他將于萊恩公園他的房子里舉行的一次宴會上當女主人。“好姑娘,求求你!不要哭!來作我的女主人吧!”他說。最后,朱思婷還是說:“我告訴你我要永遠回德羅海達老家去了嗎?”他從煙盒里取了一支煙;那雙大手既沒有猶豫,也沒有發抖,反而運用靈活。“你很清楚你沒有告訴我。”他說道。
她要走,他絕不會攔。他還沒有想清楚,到底怎樣對朱思婷才是最好的。
朱思婷走的時候,她的一生中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要讓他高興。
他似乎并沒有仔細看;至少他沒有說到她精神疲乏或可能有病,甚至連行李都沒提到。這一點兒也不像他。過了一會兒,她開始體驗到世界末日即到來的感覺。他和他平時的那樣子大不一樣。
能幫助她把這頓飯吃好,使它成為那種可以在旅行中緬懷往事的時候感到愉快、有趣的事情。只要她使自己相信他是為她的離去而感到煩惱,也許事情就好辦了。但是,她做不到。他也沒有那種情緒,相反,他顯得這樣冷淡,使她覺得自己似乎和一個紙人坐在一起,薄薄的,真讓人擔心會讓一陣清風吹走,以前她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
他再也不管她叫好姑娘了;最近以來,她已經注意到這個詞的使用頻率下降了,今天晚上他一次也沒用這個舊日的昵稱。
朱思婷回到房間時,收到了母親的信,梅吉勸她回到雷那身邊,她終于明白了朱思婷怎樣才會幸福。此時雷納已經派人來接朱思婷。“其實我自己不了解我自己,不得不需要某種幫助。”朱思婷對雷納說。
“不是你想的那種方式。我知道你愛我,我可以等待。我總是相信,一個有耐性的男人最終會勝利的。”
雷納比朱思婷成熟很多。有雷納,朱思婷才會得到照顧。
故事的結尾,朱思婷嫁給了雷納。
這是《荊棘鳥》中,最稱得上完整的愛情。
“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每一個人,都在艱辛地愛著。不管結果。
大學生讀書筆記6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比較研究》一書,是全國高校輔導員培訓與研修教材之一,適用于輔導員骨干培訓進修,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技術能力。作為一名剛度過輔導員職業生涯初期的菜鳥,于此時閱讀該書,也是比較適宜的。
該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共七章,主要論述中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比較;下篇共六章,主要闡述中外大學生組織管理的比1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涉及概念、理論、內容、目標、主體、方式、體制等七個方面;在管理方面,涉及理論與原則、教學與實踐、社會與政治活動、社團與文體活動、組織與自律活動、事務與危機事件等六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二合為一,形成一個綜合體。本書在縱向上,從古至今的教育思想均有涉及,個別重點闡述;在橫向上,與歐美及亞洲各國的教育進行比較,涉及國家有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基本上代表了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教育國度,其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方式,大體有許多值得借鑒及反思之處。
讀罷整本書,從心底里認為該書也是一個整體,無法將之割裂作碎片化的研究,姑且在此做一個整體的剖析。中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基本上是以直接的課堂教學及相關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其體制為集中式民主,帶有灌輸性質。而外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主要分散于各門課程的學習,以及各種活動的實踐中,帶有隱蔽性、滲透性,但二者的最終目的和效果一致。歸根結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培養合格的人才,為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服務。
在教育與管理模式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自身的特色,如亞洲的韓國、新加坡等,儒學色彩濃厚,注重東方傳統倫理道德的熏陶和教育;歐美等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意識。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體制正逐步發展完善,而歐美、亞洲各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基本上已經處于成熟階段,因此在管理方式、理念等方面,均有許多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
在現代大學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存在于課堂教學中,更是融入了管理、實踐等諸多環節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這需要依賴政府的主導,學校的管理,以及師生的共同參與,在多元化的社會中,緊緊抓住主流,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方能達到良好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
在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中,不可否認存在一些弊病,例如學生過于被動接受、灌輸論嚴重等;在借鑒各國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不同的形式、內容創新,達到教育人才的目標。在主流思想的發展及本土化上,既可以回歸傳統,利用國學復興的契機,重塑倫理道德教育;又可以借鑒西方的先進管理方式,倡導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等,使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受到教育,真正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形成科學化的管理體系。
此書架構完整,內容詳實,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有一個清晰的闡述和剖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相關書籍,可以逐步深入探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規律,為更好地管理和服務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借鑒,對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也有了明確的指引方向。
通過閱讀此書,有利于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往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道路前進。感謝當初曾偉朝部長推薦此書,人生得一良師,猶如千里馬遇上伯樂,幸也。
大學生讀書筆記7
在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經過對其認真仔細的閱讀,不免讓我有種醍醐灌頂,受益匪淺的感覺。雖然我的理解僅限于一些很淺層的認識,但已足以讓我學到很多以前不曾涉及的方面。在導言部分,恩格斯經過分階段的方法,帶領我們回顧人類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艱辛歷程,讓我們認識到現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輝煌的研究不一樣,因為它唯一地到達了科學的、系統的和全面的發展。從中我一知半解的了解到了許多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發展歷程,以及自然辯證法在科學技術與哲學中的作用。經過這次閱讀導言,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我的閱讀與理解都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將是多么的艱難,但他仍舊孜孜不倦的為人類事業奮斗終生。我相信這對我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忙,他的精神將帶領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對于自然的研究,從哲學思想的淵源上說,它是依據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唯心主義辯證法進行了唯物主義的改造,是一種科學的、系統的、全面的發展。恩格斯的觀點和思想都是值得我們這些年輕人學習的。他在這本導言里,很好的解釋了自然科學從產生到當時的發展過程,并預言了未來科學發展的方向。恩格斯認為,事情不在于把辯證法的規律從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從自然界中找出這些規律并從自然界里加以闡發。當前我們要推動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必須深入研究科技發展的內在規律,就必須將科學技術置于整個社會大系統中。我們在學習中也要有這種孜孜不倦,循環加以運用的學習態度。
古代東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學,同自然科學的萌芽狀態相適應,其中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法思想具有樸素的、直觀的性質。恩格斯經過很多的事實告訴我們,人類社會對自然的認識歷程并非一帆風順。這正順應了我們人類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經過研究自然科學的發展歷史,恩格斯總結出了自然界是運動的、變化的、能量不滅等科學的觀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經過對自然科學的歷史考察,闡述了自然科學發展的規律;同時,恩格斯還以很多的科學史實為依據,說明由于自然科學本身的發展,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代替形而上學自然觀已成為歷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帶領我們回顧人類社會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歷程,讓我們認識到現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輝煌的研究不一樣,它唯一到達了科學的、系統的和全面的發展。
自然辯證法能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供給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幫忙和促進我們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實踐,進而改造自然,造福人類。文中提到:“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必須要滅亡”。而此刻面臨的生態危機恰恰加速了這個發展過程。我們人類對自然無限的索取,征服,人類妄自尊大,最終卻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種種事實說明,人類應當改變以自我為中心,要從戰勝大自然,轉變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人類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一場綠色革命。人類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將其看作是人類存在的根基,看作人類自我的身體一樣去愛護。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來指導實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最終造福人類,造福子孫。
正如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辯證法所研究和揭示的資料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規律,即自然界的辯證法;人類經過科學技術實踐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律,即科學技術研究的辯證法;作為一種認識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科學技術發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科學技術發展的辯證法。總之,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辯證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自然辯證法能夠使我們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提高整體素質,更加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我們創新意識的樹立和本事的培養,并指導我們的科學研究工作。另外,我們要發展經濟推動社會提高,深入研究科技發展的內在規律,也必須以科學的辯證法來指導。學習辯證法,也是我們探索自然界奧秘,以指導我們更好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所以我們應當博覽群書,不斷充實自我的頭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同樣要意識到自然辯證法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知識所供給的科學的方法訓練、本事培養以及視野的開闊,因為所有的學科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學習中除了專業課的學習,哲學,歷史,文學都有我們能夠汲取的營養。關鍵是我們要從這些專門知識中提取出對我們認識自然,
進行科學研究有益的觀點。沒有學術上的縱貫和橫通,沒有廣泛的積累,人就不能充分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從而使我明白自然辯證法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要促進科學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和發展,就必須要正確、科學、全面的去學習認識大自然。
經過學習自然辨證法這門課程,更是讓我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和發現精神豎然起敬,他們為人類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遠遠所不及,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有理由繼續沿著這條路勇敢的走下去,雖然我們是工科的學生,可是萬物都是相通的,在教師的講解下,我也徹底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其實一個人不可能孤立的學習,我們需要廣泛的涉及與學習,文科專業中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并靈活加以運用的地方,僅有我們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我們才有可能在自我的學術生涯中越走越遠,在自我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寬。
大學生讀書筆記8
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而物流滲透到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之中,所以物流是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大熱點。通過閱讀《物流系統工程》, 重點分析了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現代物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制造、運輸、銷售等市場各環節統一起來,以信息管理為基礎融合生產商、中間商、消費者三方為一體,通過合理的采購、倉儲、包裝、運輸、銷售、配送等功能活動,平衡物資供需之間存在的時間、空間、數量、品種、價格等方面的矛盾,高效運作社會生產的各環節,提高物資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現代物流學最為重要的觀點之一就是認為上述現代物流的各環節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是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這個有機整體就是物流系統。因而,系統性是現代物流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統的規劃、管理和決策過程中,各子系統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效益悖反現象,只有充分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尋求物流系統總體效益的最佳化。這正是物流系統工程的基本思想。 本書的內容知識系統、完整,作為操作性課程的教材,主要側重了對物流系統工程中系統評價分析、系統模型、系統仿真及優化技術、系統決策等應用性知識的分析和闡述;各章中均明確提出“學習目標”、“關鍵
概念”和“分析思考”,章節中結合模型列舉了相應的算例,以幫助學習物流的同學 強化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通過閱讀,我感覺以物流成本控制及意義和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作為重點。
首先:物流成本控制及意義。
物流成本控制是指運用預算的方法,設定成本費用標準,將實際物流成本(費用)與預算標準做比較,發現并糾正不利差異,提高經濟效益。物流成本控制在企業物流成本管理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利于考核各部門業績,鞏固經濟責任制。建立物流責任成本控制制度,把企業的物流運營過程劃分為若干個責任單位,把物流成本控制的指標與業績考核緊密聯系,促使各責任中心盡其職責,共同為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費用水平而努力。其次,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物流活動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通過物流成本控制,找出產生不利差異的因素,并消除這些因素,這樣可以節約大量不增值的資源,用于其他增值活動。第三,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整個市場競爭中呈現出明顯的國際化和一體化,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物流成本直接影響產品成本,良好的物流成本控制會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其次: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許多問題:
(一)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完善的統一物流核算標準,也沒有科學合理的綜合管理框架。企業不同,物流成本的計算標準也不同,各企業所計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對比的基礎;企業內部計算物流成本的標準時常改變,缺乏統一明確的會計成本核算標準和整理方法,因此,對物流成本的計算是不完全的,進而影響了物流合理化的發展。 (二)物流成本管理還沒有超出財務會計的范圍。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中,按職能為基礎的成本核算體系將物流系統諸環節隔離分解,沒有單獨核算物流成本的會計科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導致一些物流費用無法計量與控制,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從而形成“經濟的黑色大陸”和“物流冰山”。
(三)企業對物流成本管理重視不夠。長期以來,我國許多廠商把經營重點都放在生產和銷售環節上,對物流管理比較粗放。為了尋求更多的效益,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視降低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想方設法從這兩個環節中找利潤,卻往往對物流中潛在的利潤視而不見。企業也沒有設置和配備正規的負責物流會計的機構和人員,有的.公司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專業人員或銷售、生產部門)
(四)力量分散。許多企業很難同時在生產、采購、運輸、倉儲上達到規模經濟,也沒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統,沒有注意到機構之間的壁壘。如支店之間的壁壘已成為降低成本的障礙,同時造成資源閑置。
最后: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一)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
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入手,從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樹立現代物流觀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
(二)優化內部作業流程,降低短駁儲存費用
由于產品出廠流程設置的原因,公司有大量的固體產品出廠前需要中轉儲存,減少短駁總量和控制二次短駁是銷供公司和事業部的共同目標。在減少短駁總量方面,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相關產品擴大了自有倉庫的存儲量,或者利用閑置的設備倉庫加以儲存,大大減少了產品短駁量。在控制二次短駁方面,一是嚴格按流向安排儲存倉位,如走鐵路的,一律安排在鐵路倉庫,走水路的安排在內河倉庫。二是能夠直駁的一律直駁,如內河運輸的產品,按慣例需
先短駁入庫再裝船,現都改為直接短駁裝船。
(三)合理布庫減少原料周轉倒運次數,提高庫存保管效率 結合生產工藝流程布局,合理安排各工序消耗原燃料的存儲庫,選擇最優布庫方案,減少原燃料周轉倒運次數,嚴禁非特殊原因的二次、三次倒運。在保證物資供應及時性前提下減少設備備件等輔材的庫存點,推行庫存管理abc分類管理法,搞好庫存物品種類的重點管理和庫房安排,提高保管效率。
(四)加強企業內部信息溝通,合理組織生產
確定物流管理組織內各單位職責范圍,明確物流組織中采購、倉儲、運輸、計劃、生產相互間的分工協作關系,通過每日生產早調會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合理組織生產。目前八鋼所屬礦山資源不能滿足產能需要,需外購原料,而外購原料品位、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遇原料漲價、資源匱乏原供應地供量不足時,會新增原料來源地。制造管理部作為公司生產、技術組織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原料來源,了解各方來料情況,積極做好前期實驗,為指導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并根據實驗效果做出決策,制定下一步采購運輸計劃,防止采購大量質次價高原料入庫,減少損失浪費。
(五)加強采購入庫物資的計量、質量管理
原燃料的使用并不是簡單地采購就能直接投入到企業的生產,而必須經過長途運輸、必要存儲后才能到達生產一線。為保證原燃料在整個流動過程中數量、質量穩定,企業非常重視計量及質量檢化驗管理,增加了相關的計量、質檢管理手段,制定獎懲制度,對弄虛作假者予以嚴懲,對檢化驗指標違反合同的堅決予以拒付,以確保企業不受損失。篇三:大學生3000字讀書筆記
大學生讀書筆記9
這幾天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這篇課文,這是我第二次研讀此文,感觸也更加不一樣。此文是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說名篇之一。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于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于勒變成窮于勒的時候的不一樣表現和心理,經過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不一樣態度,揭示并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故事不長,卻耐人尋味。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文中的菲利普夫婦就是這樣的人。他們身上體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小人物的悲哀,無奈,掙扎和企盼。他們從沒試著去改變命運,而是把一切的期望寄托在一個不切實際的于勒身上,或許,他們只能如此,這也是他們最大的悲哀-------平靜的理解命運的安排。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像菲利普夫婦那樣的.人卻也不少見。
在食品里添加各種色素,添加劑,甚至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工業原料,為了謀取私利,不惜一切手段,“金錢至上”的觀念支配著他們的一切行為。這是一種精神的缺失,一種關注內心的缺失,急功近利的物質主義者。
我想,無論我們身處何時何地,我們更該關注我們的內心世界,以清麗的雙眼凝眸世界,用愛與職責鑄造生命的意義,譜寫新世紀的輝煌。因為,金錢并不是萬能的,正如著名作家龍應臺所說:“錢能夠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錢能夠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錢能夠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錢能夠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能夠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由此可見,擁有親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最幸福的。
大學生讀書筆記10
大二下學期,我們開了心理健康這門課程.原來的我一直認為心理有問題的人才會去看心理書或去看心理醫生,現在才知道這是不正確的.我想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通過這幾周心理課程的學習使我對心理學有了新的認識,的確,現在我們學生除了體質差,心理不健康的越來越多,包括我發現我身邊也有存在心理問題嚴重的人,心理不健康比身體不健康更可怕!
“健康”作為人生快樂之本,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對于每個人而言更是必須的,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等于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再加上良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只有健康才能為自已創造未來。自從開通了這門課程以后,讓我更加地了解自己,為我們在校大學生學習心理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傾吐心聲、釋放壓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及時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使其正確對待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挫折,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我覺得這都應該歸功于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個良好的心理.為此,我覺得認真學習好心理健康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網上我也有看到過很多心理咨詢網站,讓我驚訝的是求醫者有很多,普遍都是一些消極對待生活的人,原來現實生活中有那么多需要向醫生求救的人,也讓我發現自己是多么的幸運,沒有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其實我想,可能這是因為他們消積的心理世界,與本身性格自閉,平時沒人訴說,自己壓抑而造成的吧.心理問題有很多,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比如有什么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類的,像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最多的恐怕是人際關系問題,不健康的就業心理,挫折心理,從眾心理,嫉妒心理,依賴心理等,學習了心理健康知識,看了這方面的書籍之后,我發現我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比如依靠心理,從小嬌生慣養的我,大學是第一次離家生活,剛來學校的時候我連洗衣粉都不知道要放多少,幫著做飯也不知道該放多少米和水,慶幸的是我適應能力很強,性格開朗,室友們相處比較和諧,生活樂觀積極向上.雖然和室友朋友們相處愉快,但我也發現我依靠心理很嚴重,缺乏獨立意識,還有就是馬上面臨就業,感到就業恐慌,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誠實面對現實,調整好我自己的心態,進行理性化的抉擇,好好規化一下自己的未來,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以上是我學習心理健康的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我也將加強自己對心理學的認識,保持良好樂觀向上的態度去對待生活!
大學生讀書筆記11
剛看完一本書《大學生的墳》,劉興奇老師寫的。感謝涂鵬學長,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借閱了這本書。看完后感觸良多。
轉眼間大二了,卻一直很迷茫,找不到方向。回首一年半的大學生活,卻似乎什么也沒有學到。如同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值得我們反思,“當代大學生,是我們上大學,還是大學上了我們。”我們90后,無疑是幸福的一代,電腦網絡,手機,交通的發達,讓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卻也被深深的腐蝕了。
我們離不開電腦,離不開網絡游戲,離不開網購,電視,手機。我們整天對著電腦聊著QQ,微信。玩著電腦游戲,放肆的揮霍著我們的青春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失去了我們的大學成了無數青年人愛好、理想與能力的墳場。”qq個簽我們的大學成了無數 青年人愛好、理想與能力的墳場。”
夢想,失去的信念,失去了對生活的激情熱忱。我們的大學成了無數大學生們愛好、理想與能力的墳場。雨后春筍造句
劉老師(大學生的墳作者)有句話說的很現實,對于大學生畢業后尋找工作,企業已經不再看文憑了,而是看一個人的能力,書里提到了一個名詞,軟實力。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種,硬實力是指大學文憑、技能證書等可以證明的能力,而軟實力是指暫時沒法用證書考核的能力,比如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領導力、分析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性格品質等。硬實力,大部分人不缺乏,而軟實力,卻恰恰是我們所缺乏的。
大學里面有兩種人群,一種人整天宅于宿舍玩著電腦游戲,或者聊著QQ微信,看著電影,韓劇,美劇。沉醉于網絡游戲或者公主夢里。可以三五天不出門不上課,每個月心安理得的花著爸媽寄來的生活費,血汗錢。我便是這類人其中的一員;
還有一種人群,便是一心想著學習,讀書謀出路的人員。她們每天按時的上著課程,課余時間便是讀書,考證,自習。考了三級考三級,六級,考研。他們的社交圈局限于班級,甚至只是宿舍。他們害怕與人交流,或者是不懂與人交流。堅信著知識改變命運,為著幾千塊錢獎學金努力的奮斗著。卻荒廢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等等,也就是軟實力。畢業應聘時,卻連一句自我介紹都說不出。劉老師自身就是一家公司的`總裁,我想他對于畢業大學生的看法是有所依據的。
很多的人喜歡窩在教室或者宅在寢室,而不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也不喜歡聽各種講座,不管校內校外,不管收費免費。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為某一次服裝打折而眉開眼笑,為某一次水果漲價而絮絮叨叨,為食堂的飯菜難吃而怨聲載道,為某次游戲的輸贏而捶胸頓足。部分人進入大學就抱著一種想法,高中那么辛苦。那么大學自然是用來玩的。
部分人高考前對于異性的渴望壓抑太久,一上大學,體內的荷爾蒙就控制不住,逮一個就是一個,死不撒手。眼里除了對方還是對方,心里除了愛情還是愛情,不食人間煙火。一旦花心就醋意大發,一旦分開就疑神疑鬼,一旦出軌就砍瓜切菜,一旦失戀就尋死覓活。這類人屬于沒見過世面的那種,饑餓太久,吃到青菜蘿卜就覺得是山珍海味了;寂寞太深,月下散步就以為勝卻人間無數了。
對于大學戀愛,我是持謹慎態度的。或者是家庭原因,前一段戀愛的影響,再或者是人庸無才。大學一年半,并未戀愛過。我理想中的戀愛狀態,是雙方能互相激勵,能在對方身上學到東西,獲得成長的。而不是無聊填補寂寞,或者滿足虛榮心罷了。若孤獨,便享受孤獨。
大學生讀書筆記12
其實,筆者真正的在對哲學有概念上正確的認知,已經是很晚的時候了。并且相信我身邊的很多同齡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哲學就和宗教一般“虛無縹緲”和“不知所云”,雖然事實并非如此。在初次意識到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之于當今自然科學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的時候,我決定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做進一步了解,所以我找到了恩格斯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所攥寫的《自然辯證法》,打開這本書后,我閱讀了其中的第一篇論文,也是整本《自然辯證法》的導言。這篇文章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涵蓋眾多學科,其資料涉及領域浩繁廣闊。同時,也令我從新認識了這位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德國大思想家——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
總體而言,《自然辯證法》是想要揭示自然界的內在規律和聯系,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畢竟,這本書中的資料是建立在百年間無數自然科學家對自然界的觀察,探索,研究和實驗過后所得出的一系列結論之上的。正如恩格斯在書中寫到,“自然界本身的辯證法是經過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日益被揭示出來的,兩個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聯,不可分割的”,這在“導言”里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博學的恩格斯給讀者展示了眾多學科領域的巨大發現,涉及了天文學、生物學、地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以及一些宗教文化領域;星云假說,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也有被稱之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的細胞理論、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就是在這樣繁雜的學科發現成果里,恩格斯用聯系與發展的眼光將之整合為一個整體,建立了一套自然哲學理論體系。經過自然辯證法理論中的對立與統一,一般與特殊,聯系與發展等關系,指導科學工作者們地橫向思考問題,將自然哲學當作從“自然科學”通向“大自然”之間的燈塔航標。
從星云假說到能量守恒,再到生物進化論,恩格斯看到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有力佐證。文中反復提到的太陽系和所謂的“宇宙島”——也就是今日我們所說的恒星系,其產生與消亡的始終,也讓恩格斯更進一步理解了什么是永恒的運動。
從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中了解人類與猿的區別,即直立行走、有準確音節的語言、手的特定分化和工具使用與制造等等,闡明了人對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即道出了生產的終極意義;并且指出了僅有人類能夠利用自我的大腦與雙手在自然界打下自我的印記。這一切其實都揭露了一個問題,事物的普遍聯系,自然科學的發展雖然是在不斷的往精細化的方向進發,可是其相互間的固有聯系是永遠也抹殺不了的。這一辯證的思維正是指導一切自然科學研究的法寶。正如恩格斯在“導言”中說到的,“用思想的`徹底性去補救有缺陷的知識”。
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后,自然科學領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得益于人類所制造的工具在不斷地革新改善,而結果就是,人類所獲得的知識也是呈現爆炸式增長。而一個個驚人的發現與理論成果正不斷地檢驗著自然辯證法,證明著后者的科學性。
也許我們現今的普通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都遠超兩個世紀前的科學家們,可是因為我們所欠缺的是擁有站在哲學高度的辯證統一的思維,所以科學發現的靈光總與我們失之交臂。而一些諸如諾貝爾獎得主一樣的科學家,他們往往也是優秀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擁有著卓越的思辨本事,以及運用自然辯證法理論來審視整個自然界的普遍聯系,能夠把握永恒運動的真諦所在。
人類社會因分工得以提高繁榮,自然科學也因不斷分支細化的深入研究而高速發展,然而當一切走向瓶頸的時候,我們應當在此時停下埋頭摸索的腳步,直起腰桿,抬起頭展望一下整個大自然,領略感悟她的偉大與非凡,跳出自我熟悉的小領域,撥云見日,一覽眾山小!也許就會閃現出柳暗花明的感悟。這就是自然哲學的價值所在,就是哲學的魅力!
大學生讀書筆記13
安妮·莎莉文老師在岸邊淺水中捉到了一只很奇特的家伙,那是一只馬蹄蟹,海倫一下子對它產生了興趣,因為之前她從未見過這種動物。突然她心生一念,想要把這只馬蹄蟹拖回家喂養。她用手抓著它的甲殼拖在地上走。它很重,海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了一英里路。一回到家她馬上把馬蹄蟹放在井邊的水槽里,可是第二天早晨她到水槽一看,馬蹄蟹竟然不見了!她頓時又氣又惱。后來又覺得不該強迫它待在這里,這是不理智的行為,海倫又高興起來。也許它已經回到大海里去了,但愿它在那里會過的開心。”其實,我有時也常常做些類似的`事情,從故事中我明白了讓小動物們在它喜歡的環境里生活是最好的。讀書使我學到了許多的道理,感受到了無窮的快樂,把我帶進了一個無盡美好的夢幻世界。
大學生讀書筆記14
讀一本好書,能夠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全書無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述,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感情觀,令我感受頗深。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蕩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感情的執著。她所擁有的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感情瘋狂的執著。可是出于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我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鐘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年般瘋狂地愛著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鐘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感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為連理枝,他們的感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轉移。”當他們的感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為了表現對愛的執著,他們僅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感情觀中,感情與婚姻是能夠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我的幸福,她并未將感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他的感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
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為愛所迷惑的`。因為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直到最終她才發現,原先她一向鐘愛的艾希禮并不愛他,也不曾像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并不是艾希禮,而是自我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
從思佳麗的三次婚姻中我們能夠看出,人就是不珍惜眼前得到的,總是想追求更好的,喜歡追求虛無縹緲的感情,最終的一切都會隨風而逝。最終的結局是,得不到還會失去心中本保留的完美。
大學生讀書筆記15
大學生是個即將從校園學習步入到社會工作的一個群體.在大學四年或三年里要完成從學生階層到工薪階層的轉變,不僅要認識自我,而且還要完善自我.認識自我可以認清自己善長什么,不善長什么.這樣才可以制定相應的職業目標,才不至于在即將進入職場的大門時,感到茫然無措.而完善自我則是以認識自我為前提的,只有認清了自己各方面的情況,才能像醫生一樣對癥下藥來完善自我,使自己得到一個較大的提升,更好的適應自己所定職業目標的要求.
而現實中,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卻不知困擾了多少大學生.有人只有一腔熱情,他們為自己制定宏偉的目標,樹立了遠大的人生理想.然而卻沒有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到頭來只能是烏拖邦而已.另外有些人在認識道路上走了很多,也作了很多的自我解剖.然而卻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勇氣,在通向完善自我道路的路口止步不前,也只有在多年之后,感嘆人生易逝,自己卻無一番作為.
但是認識自我看似簡單,其實也有不少人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走了許多的彎路甚至走錯了.有些學生在認識自我時,總時拿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去比,因而產生了自卑與逆反心里.他們感到失望與悲觀,尤其是大一新生,剛入學不久,一些曾在高中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在競選學生會干部失利或者由于環境的變化導致學習吃不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我,那么極易產生不良情緒.調查表明:由這種情況產生心里問題的案例占了相大的比重.而與此相反的一些人,則是喜歡拿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比較,從而產生了自己是"人中龍鳳"不正常的優越感.這種情況也是極其危險的,也是容易產生心里問題的根源.當他"目空一切",他不僅會引起周圍同學的反感與孤立,而且他們自身的缺點會被忽略.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了,就更談不上完善自我了.
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夠讓我們找到自己人生奮斗的準確方向;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能夠使我們把自己準確的定位;認識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夠讓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
“吾日三省吾身”,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話語。那么我還得加上一句,不能僅僅只是“省吾身”,還得下功夫去把找出的毛病解決,把不完善的地方去完善。那么我們的人生將會發生質的變化,誰不想我們的人生不更加美好呢?那么,還等什么呢?還不行動!
【大學生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大學生讀書筆記02-24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09-20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08-07
大學生讀書筆記范文02-07
大學生假期的讀書筆記09-20
大學生讀書筆記推薦09-20
大學生暑假讀書筆記06-21
關于大學生讀書筆記11-25
大學生的情書讀書筆記10-13
大學生的飄讀書筆記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