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與罰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罪與罰讀書筆記(通用26篇)
當(dāng)認(rèn)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qū)懸黄x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罪與罰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罪與罰讀書筆記 1
大概斷斷續(xù)續(xù)用了三天左右的功夫看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前半部分看得人不太爽,一個是俄國人名相對的復(fù)雜和寫作背景的不夠了解,另外一個很大程度是自己很厭惡“拉斯科尼科夫”的為人,尤其是看到他對于那些關(guān)心他的人(他的好友拉祖米欣、房東的女仆)表現(xiàn)的如此冷淡以至于絕情時。是的,他本來就是如此特立獨行,更何況還由于個人的失算(他沒想到他意料中的謀殺會給他帶來這么大的煩惱)而一度精神崩潰。
然而隨著拉斯科尼科夫的母親和他妹妹“杜尼婭”的到來,隨著馬美拉多夫死后他慷慨的資助他的家人,男主角的形象漸漸在我心中得到了改觀。
在和波爾費利的對話中,我一度困惑波爾費利真的懷疑到了拉斯科尼科夫嗎?還是他的疑心,到了后面才發(fā)覺拉斯科尼科夫果然心細(xì)如麻(同樣疑心很重);而在馬美拉多夫的葬禮上他揭露盧仁為了讓杜尼婭回心轉(zhuǎn)意而對索尼婭的惡意栽贓,保護(hù)索尼婭免受侮辱(雖然,行為本身就侮辱了這純潔的姑娘);而他第一次在索尼婭房里對她說的`話同樣針針見血。應(yīng)該說,拉斯科尼科夫的聰明是無可否認(rèn)的。
相較之下,我更為佩服他的道德之崇高。雖然索尼婭為生活所迫而被逼為娼,但與那些其他人士(包括上層和下層的某些人)相比,他一丁點都不在乎她的這個身份,反而對她是無盡的同情和愛護(hù)。雖然他是殺人犯,殺了放高利息貸款的老太婆和老太婆那無辜的妹子,但直到他去自首也并不是因為殺人而帶來的負(fù)罪感。至少我理解的是,是因為他的疑心(害怕被發(fā)現(xiàn))和最后對他個人理論的懷疑
至于其他的不同,可能就是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寫的極為出眾吧。至少到了后面,我感覺自己似乎都能夠感到拉斯科尼科夫精神上的折磨了。只是電影版的找到了蘇聯(lián)版的,但是俄文字幕俄文發(fā)言就沒看了。
至于其他的感悟,以后看的時候再慢慢領(lǐng)悟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 有點味道,想接著看。
罪與罰讀書筆記 2
——“嘿,偉大的時刻來到了,每個人都露出了本相……”這句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罪與罰》中一個叫拉祖米欣的家伙說的。在小說的第二章第五節(jié)里,拉祖米欣和盧仁在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病榻前討論社會上的各種犯罪問題,下面是他們的對話——“……應(yīng)該如何解釋我們社會中的那些文明人士的道德淪喪呢?”
“如何解釋?”拉祖米欣咬住盧仁的話反問道。“因為極端缺乏務(wù)實精神,而這已經(jīng)是根深蒂固了,就是這樣解釋。”
“這是什么意思呢?”
“您的.那個講師在莫斯科受審時,問他為什么要偽造有價債券,他是這樣回答的:‘人人不擇手段撈錢,我也想盡快發(fā)財,’原話我記不清了,大意是:靠別人發(fā)財,又快又省力!大家都習(xí)慣于用別人的思想進(jìn)行思考,習(xí)慣于吃別人嚼過的東西。嘿,偉大的時刻來到了,每個人都露出了本相……”(《罪與罰》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張鐵夫譯 第157頁)
嘿,嘿,嘿——“偉大的時刻來到了,每個人都露出了本相!”今天,現(xiàn)在,此刻,在我們這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國度,在這個被稱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我們終于唱著春天的故事昂首闊步走進(jìn)了新時代,讓我們來見證這個“偉大的時刻”吧。
罪與罰讀書筆記 3
剛開始拿到這本厚厚的世界名著《罪與罰》時,心里總是抱有畏懼感,自己也想不到會對這本書如此著迷,竟會通篇看完。《罪與罰》是俄國十九世紀(jì)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說以涉世未深的大學(xué)生拉斯柯尼科夫步入罪惡與救贖為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銳的社會問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者對拉斯柯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寫,刻畫細(xì)致,十分栩栩如生,。
拉斯柯尼科夫在生活中卻歷盡艱辛,一貧如洗,因貧窮而被迫退學(xué),因交不起房租時刻躲避女房東,因衣衫襤褸而總是受人鄙視。他每日吃的是殘茶和剩面包,過的是老鼠般偷偷摸摸的日子。最終他因痛恨放老板娘阿廖娜·伊凡諾夫娜的剝削,憤而行兇,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還被迫殺了另一個無辜、受苦、可憐的麗莎維塔。然而良心的譴責(zé),使其飽受比法律懲罰更為嚴(yán)厲的良心懲罰。于是他懷著痛苦的心情來到索尼婭處,受到索尼婭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說出了犯罪的真相與動機。在索尼婭的勸說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最后索尼婭跟隨他去了條件惡劣的西伯利亞,決定陪伴他度過這段艱難的歷程。苦役與愛情終于使他體驗了內(nèi)心的平靜與安寧。
拉斯柯尼科夫在殺了人之后,就驚恐不已地回到了家,大病一場。他陷入了神經(jīng)質(zhì)的狀態(tài)中,他每時每刻都在擔(dān)心殺人的事實被揭穿,瘋狂地思考每一處細(xì)節(jié)。在收到警察局傳票后,拉斯柯尼科夫以為事情敗露,心慌至極,但當(dāng)他得知傳票是與欠款有關(guān)時,他忽然感到一陣難以形容的極端輕松。雖然這不是對拉斯柯尼科夫身體上的懲罰,但是他接受了更為嚴(yán)厲的道德上的懲罰。他每天惶惶度日,如坐針氈。所以說為惡哪怕暫時逃避了法律上的懲罰,但是在道義上、心理上,就永遠(yuǎn)會是弱者,一輩子都不會。
拉斯柯尼科夫剝奪了兩個婦女的生命,別人看來他似乎是一個十惡不赦,殺人如麻的混蛋,可事實并不是如此。當(dāng)他第一次送喝醉酒的馬美拉多夫回家的時候,對于他們一家六口的生活境遇深表同情,臨走時偷偷把在酒館找零的銅幣放
在窗臺上;當(dāng)他在大街上遇到被人灌醉酒的姑娘時,他自掏腰包付了二十戈比,雇了輛馬車送她回家;當(dāng)馬美拉多夫被馬車撞傷,家人連舉辦葬禮的錢也拿不出時,他拿出了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由此可見他是個天性善良,樂于助人的人。他之所以會墜入罪惡的深淵是因為他身處社會底層,目睹了太多不公平的對待。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每天的三餐不繼,別人的冷眼旁觀······就這樣他心里積聚了太多憤懣不平的怒火,漸漸他的思想也走向了極端,拉斯柯尼科夫把自己歸為拿破侖式的人物,也就是什么都可以去做的人。而把放老板娘阿廖娜·伊凡諾夫娜歸為壞蛋,為了讓其他人過的更好,可以把她除掉。他想要通過搶獲老太婆的財貨使自己擺脫困苦的.生活,完成大學(xué)學(xué)業(yè),找份好工作,獲得相當(dāng)?shù)纳鐣匚缓臀镔|(zhì)條件,最后來幫助更多的家庭,為更多生活在底層的人謀福祉。但是在法治社會,這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這也注定了他八年的流放生活。
拉斯柯尼科夫與索尼婭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在社會底層掙扎著,痛苦著。索尼婭為他指明了方向,喚起了人性的良知,彼此的心漸漸走進(jìn)了。他在索尼婭的幫助下正視自己的罪惡,用承受苦難的方式獲得靈魂的安寧。對于拉斯柯尼科夫而言,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平靜的心遠(yuǎn)比任何東西都來得重要。相信他們兩個人會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或許是上帝對他們兩個不幸的人的補償吧
罪與罰讀書筆記 4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罪與罰》是一部催人淚下的社會悲劇,是一部發(fā)人深省的哲理小說。與許多的俄國當(dāng)代小說一樣,作者在《罪與罰》反應(yīng)了俄國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探討了貧窮與犯罪等一些社會問題。窮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走投無路——這就是這部小說的主題。
故事發(fā)生在十九世紀(jì)六十年代彼得堡的貧民區(qū),在一座公寓的5層斗室里住著一個窮大學(xué)生拉斯科爾尼科夫。他正經(jīng)歷著一場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爭——他要確定自己屬于“不平凡的人”還是屬于“平凡的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學(xué),因交不起學(xué)費被迫退學(xué)。現(xiàn)在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據(jù)的生活費中節(jié)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已經(jīng)很久沒交房租了。這時他遇見了因失業(yè)而陷入絕境的馬爾美拉多夫,她的長女索尼婭被迫當(dāng)了街頭。拉斯科爾尼科夫不愿這樣讓人宰割,他決定用“試驗”證明自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殺死了心狠手辣的放的老太婆。事發(fā)后,他病倒了,幾天不省人事,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但內(nèi)心卻處于更痛苦的矛盾沖突中。馬爾美拉多夫遭車禍身亡,拉斯科爾尼科夫?qū)⑸磉厓H有的錢接濟(jì)孤兒寡母。律師盧仁因騙娶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妹妹未成而懷恨在心,企圖誣陷索尼婭偷他的錢來證明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行為不端----將母親的血汗錢送給壞女人。拉斯科爾尼科夫當(dāng)眾揭穿了他的無恥行為,索尼婭十分感激他。殺人事件盡管沒露痕跡,但是他卻無法擺脫內(nèi)心的恐懼,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隨之泯滅了。他懷著痛苦的心情來到索尼婭處,收到他宗教思想的感召,并在他的勸說下,向警方自首。他被判8年苦役,來到西伯利亞。不久,索尼婭來到那里與他相聚。他們決定以懺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難,獲得精神上的新生。
書本中最令人佩服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描寫。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雙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窮大學(xué)生,一個有正義感的青年,但同時他的性格陰郁、孤僻。他在公園碰見被人騷擾的年輕女子,他用他自己僅剩的幾個錢為她付車費送回家。在馬爾美拉陀夫被馬車撞傷的時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見他們連舉辦葬禮的錢也拿不出來,又拿出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要知道那些錢是來之不易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母親以養(yǎng)老金作抵押向別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錢。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人,陰郁、孤僻···他讓貧窮給壓垮了,他欠了女房東一身債,怕和她見面,甚至害怕見到任何人。總是像貓兒樣從樓梯上悄悄地過去,偷偷溜掉,讓誰也別看見他。這個年輕人心里積聚了那么多憤懣不平的怒火,他蔑視一切,所以盡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愛面子心理,有時非常注意細(xì)節(jié),可是穿著這身破爛兒外出,卻絲毫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表面上看來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作為一個救助者出現(xiàn)在馬爾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傷了的馬拉美拉多夫護(hù)送回家;在其死后又出資幫助其孤兒寡母安排葬禮;在索尼婭受到陷害時又助其洗清冤屈。卡捷琳娜甚至將其當(dāng)成家里的靠山和救星,指望著他能夠幫助她開辦女子寄宿學(xué)校,從而徹底擺脫貧窮悲慘的命運。而實際上馬爾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拯救者。當(dāng)拉斯科爾尼科夫救助重傷的馬爾梅拉多夫后,之前痛苦不堪的心靈卻因一個憐憫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覺,心中產(chǎn)生了一種生命感和力量感,覺得自己的生命并未和那個老太婆一起死去。而索尼婭正是他最終獲得拯救的“圣母”。
在小說作者的筆下,俄國窮人面前是只有三條絕路的:一是忍肌挨凍直至死亡,像絕大多數(shù)窮人一樣,本書中的馬美拉多夫一家就是這一種寫照;二是茍且偷生,像大多數(shù)反映社會的小說中總有被迫去做一些不愿也不能的事,為當(dāng)時社會所迫;三是鋌而走險,就像本書中的男主角。
《罪與罰》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是僅僅占了全書的前面兩章,而“罰”貫穿了大半。不是身體上的懲罰,而是比這更嚴(yán)厲的道德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我們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nèi)心心靈深處的譴責(zé)。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認(rèn)識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靈深處的譴責(zé)則會讓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罪與罰讀書筆記 5
陀思妥耶夫斯基將《罪與罰》的背景設(shè)置在19世紀(jì)60年代的俄羅斯圣彼得堡。19世紀(jì)60年代,正是彼得大帝一心將俄羅斯引向西方發(fā)展道路的年代。在這樣一個年代,有一批以《罪與罰》里的盧仁為典型的“60年代人”。他們崇尚自然科學(xué),在人類有限的理性和智慧中尋找精神指點,即使是對藝術(shù),他們也認(rèn)為藝術(shù)的價值在于指明人生前進(jìn)的道路。他們信仰合理的利己主義,這是他們的辯證法。將他們的“合理的利己主義”發(fā)展到極致的是車爾尼雪夫斯基。
《罪與罰》里的盧仁曾經(jīng)大言不慚,煞有費事地推介他的愛情辯證法:“科學(xué)告訴我們,你愛人,首先只要愛你自己,因為世上一切都是以個人利益為基礎(chǔ)的。你只愛自己,那你就會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你的套褂才能保持完整。經(jīng)濟(jì)學(xué)的真理補充說,社會和人的事業(yè)辦得越多,也就是所謂完整的套褂越多,那么社會的基礎(chǔ)就越鞏固,社會上的公共事業(yè)也就辦得越多。所以我個人發(fā)財,也就是為大家發(fā)財,從而使得親友得到的就會比一件破套褂更多的東西。這已經(jīng)不是個人私下的.饋贈,而是社會普遍繁榮的結(jié)果……”
在這個年代,俄羅斯社會彌漫著自由主義、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濃霧。在這層濃厚的迷霧中,仍然有著俄羅斯民族傳統(tǒng)的注重和諧、相互信任、倚重道德和集體的精神習(xí)慣。這兩種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截然對立的精神特質(zhì),構(gòu)成了《罪與罰》的時代基調(diào)。而圣彼得堡,則是彼得大帝一心學(xué)習(xí)西方,奮發(fā)圖強的標(biāo)本,連城市的命名都是西式的。
彼得大帝希望舊有的俄羅斯洗心革面,成為“新荷蘭”,以西式命名方式命名的圣彼得堡自然成了俄羅斯接納歐洲各種新思想的窗口,自然也就成了需要突出戲劇性、對抗性的《罪與罰》的標(biāo)配舞臺。
罪與罰讀書筆記 6
今年的國慶節(jié),我讀完了《罪與罰》這本書,我對這本書有著很多的想法與疑問。
這本書的作者是俄羅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19世紀(jì)俄羅斯的.著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在國際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名譽,而這本《罪與罰》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這是一本描寫一位貧困交迫的大學(xué)生的故事。主要講了他痛恨放高利貸的老板娘的盤剝,而憤怒行兇,可認(rèn)為自己是伸張正義。后來,在殺人的恐懼和良心的譴責(zé)下,在愛人、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幫助下,澄清了殺人的事實,并投案自首。這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少見的社會心理小說,作者用這種方法寫出了俄羅斯由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向現(xiàn)代文學(xué)轉(zhuǎn)變的革命。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的精彩,在描繪主人公羅佳拉斯柯尼科夫殺人后的心理活動時,讓我看了都嘆服叫絕;當(dāng)我看到羅佳在埋藏贓物時,作者對他的行動描寫也是步步到位;當(dāng)羅佳被判刑的時候,連我都為這位貧困的大學(xué)生感到可憐與惋惜。
一本好書就等同于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讓我們多和好書親近,多和作家談話吧!
罪與罰讀書筆記 7
《罪與罰》這本書已經(jīng)在書櫥里擺放了兩年多,這次終于可以在寒假里去細(xì)細(xì)地品味它了。
書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個俄國貴族家庭,是19世紀(jì)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一生充滿傳奇,28歲時因參與農(nóng)奴解放運動而獲刑,出獄后重返文壇繼續(xù)寫作,被人們公認(rèn)為是與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并駕齊驅(qū)的俄國文學(xué)巨匠。
每次讀完一部小說,心里都會百感交集,這部小說也一樣,結(jié)局很好,一個人靜下來仔細(xì)想一想,卻深深的被小說中的人物震撼。小說描寫了貧困交迫的大學(xué)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利的貸款的老板娘的盤剝,憤而行兇,卻自認(rèn)為是伸張正義。然而良心的.譴責(zé),使其飽受心靈煎熬,最終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幫助下,投案自首。 小說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僅僅占了全書一小部分,但“罰”卻貫穿整個文章的中心,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懲罰,還有的是比這更嚴(yán)厲的道德上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nèi)心心靈深處的譴責(zé)。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認(rèn)識到自已所犯的罪,但是心靈深處的譴責(zé)則會讓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錯誤,并為之深刻地懺悔、自責(zé)。這本優(yōu)秀的世界名著還包含了很多東西有待我們?nèi)ダ斫猓蛟S等以后我再去讀它時,又會有一番見解吧!
罪與罰讀書筆記 8
《罪與罰》,一部最具有影響力的俄國小說之一,描寫了一個貧困法律系大學(xué)生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受罰和救贖的全過程,整本書以他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譴責(zé)和道德的懲罰為主線,向讀者展示了主人公心靈上的煎熬和痛苦。
讀完此書,我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我想,他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如果我們處在那個時代,也會像他一樣的。即使是后來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獄,他都不覺得自己有罪,他說:“只要以完全獨立、全面擺脫世俗觀念的觀點來看問題,那么我的思想當(dāng)然就根本不是那么奇怪了。”可是,這只是一種最幼稚的想法。他不懂為什么自己要自責(zé),不懂為什么要憂慮,為什么沒有人理解。或許這只是成長的煩惱。小說最后,說他是因為愛情獲得了新生,而我認(rèn)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罷了。正如他所說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在我看來,拉斯柯爾尼科夫具有一顆敏感的心,聰慧而不甘平庸的頭腦,也正是他的敏銳洞察力和思考讓他陷入“罪”,他認(rèn)為現(xiàn)實社會需要一個“偉人”來創(chuàng)建一個更好的未來。在他的眼里,“偉人”擁有極大權(quán)力,可以在建設(shè)美好社會的過程中犯罪;在他的意識形態(tài)里,社會上的一些邪惡勢力,只是邪惡力量的載體。然而,拉斯科爾尼科夫卻忽略了其人體形態(tài)。他的這種思想也讓他犯下了不可彌補的過錯,從而受到了“懲罰”。
這部小說耐人尋味,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思索。如果精神上不夠強大,社會只會給你的生活給予打擊,讓你陷入迷惘和焦慮。在通往解救的道路上,人生必定會充滿許多的`糾結(jié)與掙扎,矛盾和猶豫。然而,是什么足以讓人不畏懼通往救贖道路的艱辛和苦楚呢?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關(guān)心和愛,是心中的信念,就像拉斯科爾尼科夫感受到索尼亞和妹妹杜妮亞的愛后,他勇敢的走出了心中的陰影,走向解放和光明,也因為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消除了心中的恐懼,戰(zhàn)勝了自己。
在人的一生中,人最難的就是戰(zhàn)勝自己。但是,拉斯科爾尼克夫卻做到了。這也告訴我們,要想追求美好的生活,首先是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戰(zhàn)勝自己,才有可能戰(zhàn)勝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與愿望。
罪與罰讀書筆記 9
是村上春樹把我引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何宏懷讓我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罪與罰》讓我走進(jìn)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獨特的寫作技巧,通過內(nèi)心的不斷獨白,與自省,使他成為了俄羅斯文學(xué)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文學(xué)影響了許多后輩人,并且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
一個窮困潦倒,三餐不濟(jì)的大學(xué)生,而在外人看來,他整天無所事事。但他總是說自己很忙。他整日在一個骯臟的閣樓上的一張稱之為床的破舊的沙發(fā)上思考,并且狂熱的去做它。
在他的觀點中,人分為兩種:平凡的人與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生性保守,循規(guī)蹈矩,服從是他們的義務(wù)與使命:不平凡的人,也就是有天賦的人或天才,能在社會上發(fā)表新見解,他們都會為了美好的未來而破壞現(xiàn)狀,觸犯法律。而且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們甚至必須跨過尸體和血泊。
文中的主人公大學(xué)生拉斯科爾尼科夫無疑是個有天賦的人,也能發(fā)表新見解,但他還沒想到一點,他沒有權(quán)利殺人,他不是拿破侖,而正是這一點卻足以讓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他殺死了放高利貸的房東老太婆并且無辜的莉莎微塔。如果沒有在那種機緣巧合下,他可能還不會觸犯法律吧!在殺死她們或如拉斯科爾尼科夫說的虱子的她們的那一刻,他成為了不平凡的人了?不,顯然沒有,他殺死的是他自己,他被魔鬼帶進(jìn)了深淵,不斷的受到煎熬與內(nèi)心的掙扎,當(dāng)然這種痛苦不是肉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以至某一刻有了新生的感覺而后馬上又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中,直到最后疲憊不堪。
在我們周圍,同樣不缺那種自認(rèn)“不平凡”的人,他們竭力破壞現(xiàn)狀,想要發(fā)表新見解,他們自認(rèn)為很前衛(wèi),想要人們追隨自己,崇拜自己,但在我看來,他們很可悲,把自己丑陋、低俗的一面高調(diào)的宣揚出來,自認(rèn)為很獨特見解,與眾不同。但同時也不乏真的有新見解的人,這應(yīng)該無多大的影響,有時獨到的尖端的偏見只是一個笑話而已。一個狂熱的自認(rèn)不凡的人,他們會追尋自己的理想,而極端的幻想它,但終究如天馬行空般,一切又回到現(xiàn)實,但你已經(jīng)一無所有,你錯過了你自己最好的才華。在火熱的激情中,你的天賦已燃燒殆盡,微風(fēng)拂過,一切支離破碎、灰飛湮滅。
羅季昂熱心助人,富有正義感。但同時也是一個孤僻,陰郁,甚至冷漠無情的人《罪與罰》的讀書筆記精選《罪與罰》的讀書筆記精選。他同情落魄的公務(wù)員。在他死的時候,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公務(wù)員的妻子。但他同時趕走了千里迢迢來看望他的母親和妹妹,對她們恐嚇。他整天都呆在閣樓上,身上邋遢至極,但他不在乎,他不和人交流,也厭惡和每個人說話,且不想走出那個小小的閣樓。他不信仰上帝,但自從見到善良的索妮雅之后,他變了,他變的不安起來,當(dāng)他把全部的.事情告訴了一個和他一樣同樣受盡苦難的人兒時,他一度感覺獲得了新生,也確實,索妮雅是苦難的象征,她犧牲自己,成全家人,她在苦難中散發(fā)著圣潔的光芒感染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在索妮雅的勸說下,他最終同意了去受苦來讓自己減輕心中的痛苦,索妮雅同時用自己最真摯的愛去獻(xiàn)給他,并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在兩人對視的那一刻,在羅季昂跪在地上輕吻索妮雅的腳的那一刻起,她流下了幸福的淚水。他信仰了上帝的存在,并決定了和索妮雅一起踏上新生的道路。
有時候,生活在茫茫的繁華塵世中,一切那么明了,一切又都那么讓人迷茫。明了到一切只是為了生命的延續(xù)而存在,迷茫到大千世界我將何去何從。人有智慧,而智慧賦予了我們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有了自己的信仰,情感,理想。從而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有人說:生活缺乏樂趣,太平淡了,沒激情。俗不知,生活最不缺少的就是樂趣,只是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那屬于我們被遺忘的那一部分,就像在書店的角落里找到自己找了很久的一本書一樣。社會是一個牢籠,牢牢的鎖著我們,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分子,任何人都逃不掉,任何人都別想逃,所以我們不如順應(yīng)時代,跟隨著社會的潮流。生活總是不排斥服從他的人,必然會淘汰逆著他的人。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只屬于我自己的那片天。
罪與罰讀書筆記 10
在合上書之后,任何一個人在提筆時都會有一種物無力之感吧。畢竟這部500多頁的巨作遠(yuǎn)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其探討涉及的范圍之廣之深,總會讓人有跌入汪洋大海之感,而且是波浪滔天的混沌海洋。
從翻開書沒幾頁的時候就開始覺得,作家真的不是正常人。一件件事、一個個人,在讀者眼中的千絲萬縷,可以默不作聲地在他們的筆下變成和諧的樂章。最值得驚嘆的還是作者擅長的心里描寫,主人公無數(shù)次的思想斗爭,不停地反復(fù),不停地否定,卻又不停地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深淵,種種的這些讓人不禁覺得細(xì)膩得有些太過真實。也從而可以得知,為何每每有人將文學(xué)作品搬上熒幕之后,負(fù)面的聲音總是比較多,因為聽覺視覺等直觀映像帶來的感受是遠(yuǎn)比不上文字加上想象的力量的。
回到書的內(nèi)容上。主人公是個極度矛盾的人,可以說是人格分裂了已經(jīng)。一方面他認(rèn)為自己是善的,同時他的確也有善的行為,他有文化,有愛心,但可以說按比例來講大概只占他性格的30%(本心以及良心決定了他最終迷途知返的覺悟);另一方面他迷信著一些莫名其妙的`觀念,持著所謂的類別論,世上有兩種人,一種僅僅算得上是生物,是這塵世的浮游,而另一種,當(dāng)然包括他自己,則是這世界的主宰者,享有俯視其它的權(quán)力。我認(rèn)為,這個觀念就是他罪的根本。他已經(jīng)變質(zhì)了的善良的初心在這種觀念以及對惡劣生活現(xiàn)狀的控訴與不滿,導(dǎo)致他的路越走越歪,殺放的老太婆,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非凡”,自己的與眾不同,而不是和周圍人一樣是個“虱子”。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完一本心理書《我們內(nèi)心的沖突》之后的感受:我們做很多事情,其實不是因為我們需要,而是用之來逃離其他我們無法面對的沖突。對于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對于我們自己,最大的沖突莫過于我們構(gòu)造的理想化意象與真實自我的沖突。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樣子,他想變成叱咤風(fēng)云的拿破侖,想要體面的工作,想要不勞而獲。可是世界怎么會有想的那么簡單呢?所以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他失望了,傷心了,痛苦了,絕望了,最后歇斯底里了。每每掙扎到無力,依然不肯作罷,頑固的抓住虛無的稻草自我安慰,等待恢復(fù)之后新一輪的自我折磨。我相信即使他后來終于鋃鐺入獄,這種煎熬也不會停止,從他自首前跟妹妹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他并沒有真正的悔過,他只是在尋求一種能夠讓自己好過一點的方法。真正的罰不是法院判決的八年牢獄,而是從斧頭砍下血液噴灑落地的瞬間,就已發(fā)生。
因為我自己本身很喜歡看犯罪類、心力類的電影,所以在拉斯柯尼科夫身上,我看到了許多此類電影主人公的影子。罪犯們都是有共性的。就像拉斯柯尼科夫一樣,其實大多數(shù)罪犯都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的(除開一部分喪失人性的變態(tài)),他們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奪取他人的自由,但并不是說他們就是可以原諒的。不然的話,法枉為法,人枉為人。
罪與罰讀書筆記 11
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情節(jié)不是很曲折。主要線索是主人公以一種不平凡人可以殺死平凡人的想法(精英社會),殺死了放高利的貸款的老太婆。但是當(dāng)他殺死她之后發(fā)現(xiàn)了自己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其中有很多讓人感到刺激的地方。里面的心理描寫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是主人公在警察局的時候,那種智斗,更是讓人驚嘆。
但是看完這本書想到得更多的是里面人們那種受苦的精神。我們經(jīng)常說中國人艱苦奮斗,能忍能吃苦之類的。從某一方面也許是這樣。但是和這本書里面的那種“受苦與忍受”卻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這本書里面的人,或者說俄羅斯人的忍受與受苦精神主要是來自一種道德和宗教精神。他們“渴望”受苦,因為這樣能夠讓他們心安。也許心里的安慰比來自物質(zhì)上的安慰更讓人愿意接受吧。當(dāng)然還有宗教精神所在。但是,所想到的中國人的那種忍受與受苦更多的是來自于一種生存的“智慧”。一種隱忍,一種“獨善其身”的想法,一種為了生存,可以放棄放棄很多東西,甚至自尊的“劣根性”。好比我們一直推崇韓信的胯下之辱,甚至還將其放到教科書里面。它一直在告訴我們,為了生存,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怪不得中國人的那種“拓荒”能力那么強。怪不得在全世界各地中國華人都能很好的生存著。
當(dāng)然還有一個就是“獨善其身”。個人各掃門前雪,不是我的事我就不理。以至于我們能夠圍觀落水的人而不去救援。甚至還當(dāng)做娛樂來看。無事生非,惹來一身騷又何苦呢?唯有生存才是硬道理。
罪與罰讀書筆記 12
青年拉斯科尼科夫殺了兩個人,一個是計劃內(nèi)的,一個是計劃外的。
事實上,在整個犯罪過程中充滿了計劃外因素,某種恐懼使他連大門沒關(guān)這個嚴(yán)重的事實都忽略了。
放下斧頭那一刻起他就崩潰了:“難道是我殺死了老太婆嗎?我殺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拉斯科尼科夫有一套自己的犯罪哲學(xué),他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平凡人,他們只是繁衍同類的材料,必須俯首帖耳地做奴隸;另一類是非凡的人,他們是統(tǒng)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甚至可以隨意殺人。
為了把自己和家人從貧困病苦中拯救出來,也為了實踐一下自己的那套理論,他舉起斧頭,結(jié)果了兩條人命。
殺了人之后,拉斯科尼科夫的生活便墮入一種地獄般的焦躁。
三種來自不同方向的審判緊緊擭住了他。
一是代表法律和社會力量的審判官波爾費利,一是代表上帝之愛的索尼婭,最后就是來自拉斯科尼科夫內(nèi)心的無時無刻不在進(jìn)行著的道德譴責(zé)。
這三種力量最終把拉斯科尼科夫摧毀,他選擇了自首,從而在監(jiān)獄生活中獲得解脫。
妥氏采用強大的心理分析和戲劇性的`對白把這么一個故事講述的一清二楚,并不遺余力地坦露出他對書中每位角色的同情,不堪生活重負(fù)酗酒身亡的小官吏,為了謀生出賣肉體但卻擁有高尚品格的,為愛折磨走上自殺之路的富有鰥夫,還有這位初出茅廬,未能了解到生活的全部,便向魔鬼屈服的自命不凡的主人公。
再來談?wù)勥@位主人公,妥氏在書末寫道:“雖然他對自己做了嚴(yán)格的審判,他那變得冷酷的良心并沒有從他以往的所作所為中找到特別可怕的罪惡,除了那個任何人都會碰到的簡單的失策以外。
他感到羞愧,是因為他拉斯科尼科夫,由于某種盲目的命運的判決,才如此無望無聲無息而又愚蠢地毀滅了,如果他想使自己的良心多少得到一點平靜,那就只有俯首帖耳地向這個判決的荒謬屈服。
至此,作者才終于點透對罪犯的最后審判,這位拉斯科夫尼科夫,他之所以接受懲罰并不是出于對所犯罪行的懺悔,而是大難臨頭束手無策的妥協(xié),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自己的那套犯罪哲學(xué)依然在發(fā)揮效用,“那些人成功了,因此他們是對的;而我呢,失敗了,所以我沒有權(quán)利邁出這一步。
罪與罰讀書筆記 13
該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那些為著自己的能力而驕傲、而痛苦的人讀的書。
該書的主人公認(rèn)為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能夠隨意決定其他人的生與死,天才具有通過犧牲弱者和平庸者的生命來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目標(biāo)的權(quán)利,在天才面前,他只為自己立法,而不需要聽從一切世俗的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為了能夠讓人類獲得進(jìn)步,天才即使一時傷害了普通人,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合法的.,有道理的。
正是這種思想,驅(qū)使了主人公完成了他的那次為了驗證這個思想而去實施的殺人。但最后,他自己卻無法忍受由此而來的孤獨,也無法說服自己殺人的目的,并通過與救助那些平凡人的過程中,逐漸被平凡人的感情所感化,最后通過自首、服苦役而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這本書里面,作者批評了當(dāng)時盛行于歐洲的功利主義、實證主義、科學(xué)主義、庸俗唯物主義的觀念,倡導(dǎo)了人性和情感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通過揭示那些普通人的喜樂,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以及非凡者身上平凡的地方,最終打消了自康德以來,一直在哲學(xué)界中存在著的那種理性者有權(quán)利為自己立法,因而有權(quán)利不顧普通人的感受來強加給他們意志的歧視性的做法。在陀氏的作品中,極力揭示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特別復(fù)雜的東西。如果缺少了這些關(guān)切,那么任何一個天才所要拯救世界的理想,最終也將不可避免地蛻變成為一個暴君獨裁專制的借口 他們決心相信上帝,獲取精神上的新生。
這本小說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dāng)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為自己辯護(hù),你的良心并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決心悔改。當(dāng)人決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負(fù)擔(dān)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rèn)罪。 看了這本書,我突然想起偷我家錢的小偷,想告訴他:如果你是實在沒錢花了,我允許你偷,不過,你要用自己勞動的雙手再把錢還給我
罪與罰讀書筆記 14
《罪與罰》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極其窮困的大學(xué)生,因痛恨當(dāng)鋪老板娘的盤剝,憤而行兇——殺了老板娘,卻自以為是伸張正義。但以后的日子里,他飽受殺人的恐懼,良心的譴責(zé)。最后,他醒悟了。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投案自首。
其實那位大學(xué)生有正義感是好事,可我認(rèn)為他用了一種最極端的方式去伸張正義,結(jié)果事得其反。變成了殺人兇手。有時候,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想清楚這些事該怎么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更完美。而那位大學(xué)生正是因為太恨老板娘,頭腦發(fā)熱,才殺人行兇的。
但主人公畢竟是受過教育,有良知的.一個人。他在殺人后十分不安,就怕自己被抓。這時,我想他已經(jīng)明白,自己即使逃脫了,也會不安地度過一生。于是,大學(xué)生首先把殺人的事實告訴了自己的愛人、親人、朋友。并最后告訴了警官。這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二個道理:在你犯錯后,一定要勇于去承擔(dān)責(zé)任,而并不是去逃避。因為這樣,你的一生都會充滿恐懼。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大腦思考后才能做事。哪怕做錯了,也要敢于承認(rèn)事實。這也就是《罪與罰》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罪與罰讀書筆記 15
今天讀陀思妥耶夫斯基讀《罪與罰》讀到了書中讀男主角拉斯科爾尼科夫終于實施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為了得到金錢殺死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和她善良無辜的妹妹。
終于有一點點體會到了之前許子?xùn)|老師所說的:“抽時間讀幾本名著,讀過之后你的人生都不會亂了”。讀過了拉斯科爾尼科夫辦案之后的精神狀態(tài),內(nèi)心的譴責(zé)。我想自己這輩子到什么情況下也不能去做這種事,你逃不掉自己內(nèi)心的懲罰。
罪犯本人,而且?guī)缀蹙褪敲恳粋罪犯,罪犯罪到時候都會陷入某種意志衰退、理智減弱到狀態(tài),正是罪需要最高都理智和謹(jǐn)慎行事到時刻,幼稚和罕見到輕率反倒取而代之。
思想到各種斷章殘片在他的腦海里七零八亂地飄來飛去;盡管他竭盡全力,但卻無法捕獲其中但任何一個,也無法把思想集中到任何一點上......
他相信,他到一切,甚至記憶力,甚至正常到思考力,都已離他而去了,這種想法開始難以忍受地折磨他。“怎么,難道已經(jīng)開始,難道懲罰這就已經(jīng)降臨了?是的,是的',就是這樣!”
他突然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心里滋長著一種陰郁的情緒,痛苦地感到自己孤獨到了極點,完全無依無靠。
突然他止步不前;一個完全出乎意料、極其簡單到新問題猝然使他暈頭轉(zhuǎn)向,并且痛苦到愕然:“假如這件事情始終真是理性地進(jìn)行的,而非愚蠢的蠻干,假如你果真有明確如一而又堅定不移的目標(biāo),那你為何知道目前對那個錢袋甚至都未曾看過一眼,你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弄到了什么東西,更不明白為何含辛茹苦,并且自覺地去干這種卑鄙,下流,丑惡的事情?要知道,你剛才還想把它,那個錢袋子,以及那些同樣未曾看過一眼的東西,全部扔進(jìn)水里進(jìn)去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覺得,此刻他仿佛已用一把剪刀剪斷了自己和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的聯(lián)系。
罪與罰讀書筆記 16
天道好輪回,人皆有宿命。也許,在某些世界的角落,有人背負(fù)著罪與罰,在塵世苦苦地掙扎。
剛開始接觸到《罪與罰》時,我為它的長而感慨。但看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它的故事并不冗長:一位原本是大學(xué)生的落魄青年拉斯科利尼科夫,罹患了精神病,在生活的重壓和諸事不順下,他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憤慨——他殺死了一位七等文官的老太太。后來,他因現(xiàn)實的原因,選擇去自首。乍一聽,這個故事可能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最后應(yīng)該是經(jīng)歷了什么感人肺腑的事情,讓主角幡然醒悟,決定通過自首來贖罪。可羅佳(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愛稱),并沒有認(rèn)為自己有罪。他只是認(rèn)為,自己成不了如同拿破侖一般的英雄,所以才去自首,其中并不摻雜任何贖罪的想法。
為何會如此呢?這得追溯到剛開始他發(fā)表在雜志上的第一篇文章《犯罪》,此文在結(jié)尾時曾暗喻:一些有著豐功偉績的人物,即使殺掉一些人,那也是微不足道的。此外,在這篇文章中,他將人類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循規(guī)蹈矩的普通人,他們用來繁殖;另一種是智商超群的人,他們有著反抗精神,被允許打破社會規(guī)律。而羅佳正是因為不甘心做第一種人,所以走上了第二種人的追求道路。
他原本是個大學(xué)生,雖然家里貧窮,但有著深愛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后來也找到了教書的工作。他原本只要用盡全力,執(zhí)著地去掙脫命運的枷鎖,便可以打開那一扇美妙生活的大門。但是他只是拘泥于自己所租賃的那間只有沙發(fā)的房屋,每日每夜精神恍惚,絲毫不信教,只愿與人隔絕。他傲慢,自尊,為何能允許自己手沾鮮血?因為他其實非常討厭自己,討厭自己不能變成拿破侖,但因為傲慢和自尊,他不允許自己自殺,所以他就開啟了“投射”機制,殺了一位老太太。而在他看來,他不過是殺死了一只虱子。
那么,羅佳真的是一個極端主義者嗎?《罪與罰》中,對羅佳的心理描寫十分真實:他不是一個變態(tài)殺人狂,也不是冷血動物。他只是人,只是一個病態(tài)又偏執(zhí)的人。他親手結(jié)束了一個人的生命,他也會恐懼,也會厭惡,也會在內(nèi)心中在道德和行為上做一番爭執(zhí)。他害怕他要永遠(yuǎn)背負(fù)上罪惡,害怕被制裁,所以他開始疑心周圍的一切,以至于出現(xiàn)了幻象。其實,羅佳只是個無助的青年,過早地蹚了渾水,一步步地被自己的深淵裹挾而不自知。他惘然若失,卻忘卻了躲閃。
那么,直接促成他自殺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因為他遇見了所愛之人愛索尼婭,至使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信仰。其次,是因為他所認(rèn)識的地主斯維德里蓋洛夫。斯維德里蓋洛夫也是一個傲慢而病態(tài)的人。他和他的`妻子法爾瑪結(jié)合后,喜歡上了羅佳的妹妹,并對她展開了追求攻勢。后來法爾瑪死后不久,他就來到了彼得堡,與羅佳相識。在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指代,但憑著他如此傲慢的性格,想必也是他殺死了法爾瑪。在此之前,他就殺死了一位少女,進(jìn)了監(jiān)獄后,是法爾瑪將他贖了出來。這樣一個手染鮮血,不知感恩的人,最后卻因為羅佳妹妹對他戀情的拒絕,他便走到了瞭望臺,當(dāng)著士兵的面用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正是他的自殺,讓羅佳內(nèi)心起了波瀾。在他看來,斯維德里蓋洛夫的死是一種英雄般的解脫。他面對著涅瓦河,卻無法直接跳下去,他覺得天地間都冰冷刺骨。他不想死,他還不想像《圣經(jīng)》中的拉撒路一般復(fù)活。
他選擇活著,那么就應(yīng)該承受命運的審判。上帝為他關(guān)閉了一扇門,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他身邊還有深愛他,又用一生去救贖他的索尼婭。遇見索尼婭之后,他的心如同堅冰遇見暖陽一般開始消融,露出年輕人應(yīng)該有的一面。雖然不夠熱情洋溢,但他也在一步一步的走出深淵,擺脫桎梏。
這時,想起尼采的箴言:當(dāng)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我們也應(yīng)該避免踏入深淵,背負(fù)上罪與罰。
罪與罰讀書筆記 17
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
開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點像論文,而不是小說。不過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節(jié)就陸續(xù)出來了,開始顯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完一半的話,不要因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為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殺了一個放的老太婆,行兇以后,被她的妹妹發(fā)現(xiàn)了,所以他連著她妹妹也殺了。之后,兇手陷于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斷地為自己辯護(hù),認(rèn)為他殺了那個老太婆是為了行俠仗義,是合理的,也是公義的。
他想辦法逃脫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卻無法得到平安。他寫了論文說明他是屬于那類改變世界的,不服從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索尼雅懺悔過。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告訴了她一切。
隨著案情的發(fā)展,他逐漸逃離了警方的調(diào)查。證據(jù)都顯得對他的逃脫有利。但是,他最后決定自首,去服苦役。因為他坦白承認(rèn),又因為他犯罪以前表現(xiàn)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過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間,他開始并沒有悔改,還是認(rèn)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不應(yīng)該自首。索尼雅在這段時間里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后,他發(fā)現(xiàn)他愛上索尼雅了。從此以后,他開始了正確的.反思,比起之后永遠(yuǎn)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沒什么了。在監(jiān)獄里,他開始閱讀索尼雅給他的那本福音書。
整本小說里面還卷入了很多人和事。有愛他的母親和純潔善良的妹妹,也有陰險的彼得比特羅維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這本小說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dāng)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為自己辯護(hù),你的良心并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謙卑下來,決心悔改。當(dāng)人決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負(fù)擔(dān)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rèn)罪。
罪與罰讀書筆記 18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偽、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xué)的法律系大學(xué)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nèi),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據(jù)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jīng)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yīng)。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tài)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rèn)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虱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zhǔn)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并不是一個習(xí)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臟,卑劣,可惡。可是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著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xiàn)是個意外,他并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xiàn)在了一個不恰當(dāng)?shù)臅r間。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為善,她的死不斷拷問著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為民除害,仿佛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為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nèi)心始終都無法回避善良的麗莎維塔。盡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斗智斗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復(fù)雜心里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并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xiàn)狀,并沒有實現(xiàn)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fēng)格非常銳利,特別對人物復(fù)雜的心里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nèi)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著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偽,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于美好了。
罪與罰讀書筆記 19
對于《罪與罰》,一直想理一理來著,那么恢弘的一個故事,那么酣暢淋漓的閱讀感受——在幾個星期之后,那感受依然在我腦子里團(tuán)狀團(tuán)狀的涌出,我知道,它傳達(dá)不了這本巨著冰山一角的精華,我也試圖照舊摘出一些妙不可言的句段,但面對我整篇整篇的標(biāo)記,以及這本書豐富的故事型哲理表達(dá),摘抄根本連它的皮毛都無法再現(xiàn)。且略微整理一番我的感受吧。
一個理想主義者如何面對貧窮呢?一個因付不起學(xué)費的大學(xué)生拉斯柯爾尼科夫躺在棺材般狹窄的房間里,無止境的幻想,區(qū)別人和人價值的等級,粗劣的飲食、寒酸的衣著,絲毫不會讓他在意。大家眼中他孤僻、自閉,莫名其妙的自負(fù)實則都是他自覺自己與他人不凡的區(qū)別,他嘲笑那些只會暢想的凡夫俗子,他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侖一類偉大的人,敢于把毫無價值的虱子一般吸血的人,代替審判者判處死刑,他敢于踏過他們的尸首,做“全人類的恩人”!于是,他有預(yù)謀的將一個自私邪惡的放高利貸的老太太用斧頭劈死,連同突然出現(xiàn)的老太太的妹妹。
他收到了母親的信頓時怒不可遏,他不能接受妹妹為了自己而嫁給一個從信里就看得出來道貌岸然、內(nèi)心猥瑣的男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貧窮,于是殺人計劃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覬覦老太太的錢財,也要證明自己的英雄精神,但他并沒有如計劃一般那么無所畏懼,他怕了,驚恐的把贓物放在別處,一邊堅信自己并無罪過,一邊在各類調(diào)查中恍惚躲閃,被疑心病折磨的心智混亂。
他的母親和妹妹來了,他們之間那么濃厚的親情,為對方考慮、溫柔地說話,讓人相信,貧窮和高雅并不沖突。拉斯柯爾尼科夫是智慧的.,他完全清楚妹妹的未婚夫是什么品格,他就是要利用別人來彰顯自己,無論是談?wù)撘患隆⑦是追求一個未婚妻。他讓這樁原本喜聞樂見的婚事泡湯了,他打算再也不給他的母親和妹妹負(fù)擔(dān)了,他說要和她們斷離關(guān)系,但他托付他的朋友拉祖米欣照顧她們。
對面越來越多顯露的證據(jù),拉斯柯爾尼科夫從不對自己的行為懊悔,雖然他內(nèi)心忌憚無比,但他和警察玩起了斗智斗勇,甚至認(rèn)為這樣精彩的辯論博弈也在論證自己的不平凡。可是他是痛苦的,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思考的人如何躲得過!而真正的懲罰只有在他清晰的認(rèn)識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過,只有從那一刻開始,懲罰才是懲罰,而這份漫長的自省都是因為一個叫索尼婭的妓女。
索尼婭,因為對人生絕望,一味沉溺在痛苦中酗酒的父親、驕傲落魄的繼母、三個無血緣關(guān)系的弟弟妹妹窘迫的難以生計,便做了妓女,她無私的愛著她的親人,向他們奉獻(xiàn)自己的全部。苦難和貧窮,還有世人尖銳的諷刺,都不能讓她真正墜落,她虔誠的向上帝懺悔自己的不潔,她不仇恨、不反抗、她對更弱小的生命充滿憐愛。就是這樣一個姑娘,才讓拉斯柯爾尼科夫開始了悔恨和救贖之道。
他所幻想的理想人生,為全人類解惑指點的非凡人生終于破滅了。他自首了,被流放西伯利亞。在這8年流放中,索尼婭一直陪著,起初,破滅的理想讓他心無所依,他真正感受到了所謂的懲罰,在流放的隊伍中,此時的孤僻再也無法自命不凡,他知道那是被人嫌惡和不屑。而當(dāng)他終于用收獲的笑臉擁抱了索菲亞,這漫長的罪與罰便結(jié)束了。
拉祖米欣是一個可愛的男人,從他見了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妹妹第一眼開始就喜歡上她了。他熱愛眼前的生活,不論是努力翻譯掙錢還是和舅舅一起辦聚會,他對杜尼婭的愛熱情、謹(jǐn)慎又無微不至。或許可以從男人對女人的態(tài)度上就能看得出來,他們擁有的本性——誰是虛偽自私的利己主義,誰是擁有對人真誠的奉獻(xiàn)主義。
書里揭露妹妹未婚夫的篇章,實在過癮!讓一個體面的、代表上流社會的紳士一點點顯露自己的粗鄙、惡俗、毫無論點,驚慌的如同潑婦一樣撕咬,真是太暢快!所以,要小心生活里這類“救了你”、“會對你好”的人。
還有一個人,思維德里蓋洛夫!坦蕩蕩的小人,一生癲狂張揚,真正無所畏懼,他也愛杜尼婭,和拉祖米欣相比,他的愛禁忌、背德,不顧一切。但傳統(tǒng)的杜尼婭決不允許自己愛上這樣狂妄的人,若他需要救贖,她倒是能真心的幫他。他自殺了,如他所言,他和拉斯柯爾尼科夫很像。只不過支撐兩個人殺人、和對庸俗世界態(tài)度的理念不同,本質(zhì)上嘛,都自詡非凡!
還有索尼婭的繼母、思維德里蓋洛夫的妻子、斯柯爾尼科夫的母親、索尼婭一家人辦喪事請來的賓客、酒館里賣唱的女子、聰明的警察、愚蠢得警察局長……就是這些人,就是這個故事。就簡單理一理罷。關(guān)于平凡和生命、愛情和陰謀、懲罰和救贖,善良和作惡——就是這些人告訴我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讀書筆記 20
一部大部頭的書,看了一些書評,關(guān)于犯罪心理學(xué),對俄羅斯貧富不均的丑陋社會的無情揭露等等等等。下面我寫一下我的看法,不是科班出生,勿噴。
在看小說后半段的過程中,讓我最糾結(jié)的莫過于這個老太婆該不該殺。一方面,正如主人公所說,他是一個虱子,殺了她還可以造福無數(shù)人。但另一方面,她作為一個普通人,即使再卑鄙齷齪,我們似乎也沒有權(quán)利去結(jié)束她。但是,假如一個人真的能夠成為拿破侖,那么,這樣的糾結(jié)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xù)存在下去。好在小說在結(jié)尾給了我們答案,無論這個答案是否符合每個人的觀點看法,這畢竟是作者最終在人性的罪與罰間作出抉擇。
小說最吸引我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拉斯科尼福本人,他本人就是一個極為復(fù)雜的人。心懷理想,但這種理想符不符合實際我們又不得而知。志向遠(yuǎn)大,但我們也不知道這種志向是不是年輕人的年少輕狂。他既是一個善良的人,又是一個自私的人,即使一個自尊的人,又是一個虛榮的人。但這似乎才是一個現(xiàn)實的人,不是小說的人。吸引我的第二個方面便是小說緊張的節(jié)奏和人物雙方之間步步為營的對話。尤其是拉斯科尼福與波爾菲力之間的幾次對話,真的.是讓人緊張到了極點。像這樣的節(jié)奏,小說中比比皆是。
我一直認(rèn)為一部小說或是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你永遠(yuǎn)也不會知道下一步會是什么,而最讓人欲罷不能的地方則在于,你永遠(yuǎn)無法知道她的結(jié)局會是什么。
這部小說中,會有一切你喜歡的人物,各種性格的,而且,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非常喜歡大團(tuán)圓形式的結(jié)局的。
罪與罰讀書筆記 21
毛姆在讀書隨筆里評論陀氏不是一個天才小說家,他講故事的能力只算一般。當(dāng)然是這樣,因為陀氏把十之八九的筆墨都用于心理獨白。所以尼采才說“我從他那里獲得了最有價值的心理學(xué)資料”。不過這本書,陀氏把整個劇情安排的還是比較緊湊,劇情+劇情之間精彩的內(nèi)心獨白,讓可讀性比卡馬拉佐夫兄弟強了很多。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是“斯維里加洛夫”—杜尼婭的雇主。這是怎樣一個人物啊!矛盾在他身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他服從于自己的妻子若干年卻最終害死了她,他好色意圖杜尼婭卻在對杜尼婭的愛面前卑微懦弱,他“隨時都可以做出一份迷人的樣子”欺騙大家但最終用無限的慷慨幫助了杜尼婭,索菲亞和自己的未婚妻,他可以背地里無恥的攻擊拉祖米欣卻很放心將杜尼婭以及未婚妻的'錢財托付于他。
每一個自然人都是一個矛盾體,當(dāng)愛一個人的時候或許僅僅因為害羞而同時恨他,當(dāng)無私給予人幫助的時候或許又深切渴望對方的感激與認(rèn)可。
只是,能把一個矛盾的人用一本書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陀氏的確是天才的。
罪與罰讀書筆記 22
黑夜已深。窗外交錯的樹影如同鬼魅一般,搖曳不定。
開燈,昏黃的燈光照映在翻開的書頁上。書頁上行行的鉛字在我的眼中漸漸模糊了。我開始尋找腦海中些許殘存的記憶碎片。
一個孤獨的靈魂在黑暗的深淵里拼命掙扎,但在黑色的迷霧中,他無法尋到出口的方向……我一點一點走近陀思委耶夫斯基的罪與罰,走進(jìn)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世界。
這兒的彼得堡只有灰藍(lán)的天空,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干草廣場上聚集著眼睛被打得發(fā)青的女人,污濁的河水中掙扎著自盡的女工,喧鬧的街頭橫躺著被馬車軋得渾身鮮血的小官員……發(fā)瘋的女人帶著孩子沿街乞討,老馬被主人抽打得哀哀慘叫,最后斷了氣。在拐角的別墅里還有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正瞪大貪婪、兇狠的雙眼,渴望榨干窮人的最后一滴血汗……
拉斯科爾尼科夫生活在這種社會背景中,他為了擺脫痛苦與折磨,追求光明與美好而踏入了一個可怕的夢魘。
在那昏暗的月夜,那孤獨的黑影,進(jìn)入了老太婆的家里。在清冷的月光下,他用那雙干凈、顫抖的手舉起了一把晃著寒光的利斧,向放高利貸的老太婆的腦后狠狠地掄去。那時,他也許不僅是對老太婆,更是對社會無邊的黑暗砍去。他渴望能撕破黑暗與痛苦的幕布,使人們能看到光明與希望的展臺!
可當(dāng)黑影看到倒下的老太婆汩汩流出的鮮血,看到被紅色液體浸染的尸體,看到自己被血跡濺到的褲腳時,他行兇成功的驕傲消失怠盡,只剩下滿心的懊悔、驚恐和手足無措。
他意識到自己干了一件最卑鄙、惡毒的事——奪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把自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淵。他的手再也無力握住那沉重的斧,只得任斧落下,發(fā)出刺耳的悶響……
拉斯科爾尼科夫本為著追求美好,本為著自我的救贖,但現(xiàn)在卻被自己所折磨,一步一步走向毀滅。靈魂深處的孤獨和罪惡感壓迫著他,正義和良知無情鞭打著他,他覺得自己就像兒時見過的那匹垂死的馬,承受了所有的奴役,還要遭受孤獨與痛苦的嘲笑。他脆弱的精神崩潰了,他陷入了一種神經(jīng)質(zhì)的、敏感的病態(tài)中。但即使這樣,當(dāng)他看到悲慘的馬美梅拉多夫一家時,他仍傾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只因本性的仁愛和善良。
讀到這兒,我為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糊涂與無知而流淚,為他的善良與博愛而感動,為社會的丑惡與骯臟而憤怒。因為黑暗而動蕩的社會扭曲了他本性的`美好,使他變成一個集中了理性與非理性的,罪惡與善良的,性格孤僻、陰暗而暴躁的,卻又渴望與人傾訴,向往光明、平靜生活的矛盾人格者。他在對立的世界中掙扎徘徊,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力量。但這矛盾者在心中愛和信念的感召下,終于自首贖罪,重獲新生。看到這兒,我含淚地笑了。
我領(lǐng)悟到,人類以肉體犯罪,受到上帝最嚴(yán)厲的懲罰的卻是他的心靈。孤獨、痛苦和惶恐時刻包圍著他,折磨著他,甚至將其吞沒。這種心靈的拷打是人救贖的必然,而人類靈魂深處善與愛的激起才最終使人獲得新生。
是的,正是人類自身的信念、希望以及仁愛與善良的存在,才讓我們的存在變得合理,使人成為不可磨滅、征服抑或是戰(zhàn)勝的生物,因為肉體永遠(yuǎn)不可能超越人性和理性的閃光點……
合上書,我停止了我的隨想。
罪與罰讀書筆記 23
當(dāng)看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后,心中不時感到震撼與感動。在《罪與罰》中,男主角拉斯科納夫以其聰明絕頂、卻與世隔絕的頭腦,建構(gòu)出一個學(xué)說:超凡偉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為他需要建構(gòu)新制度,這種建構(gòu)勢必帶來毀壞;也因此,偉人的犯罪是合理的。他不僅建構(gòu)這個學(xué)說,并且身體力行。他相信自己也可以成為拿破侖,但是他跟當(dāng)年的拿破侖一樣,因身世貧困沒有機會,拿破侖努力爭取機會,甚至因此流人血;而他,也需要機會。因此他殺了早讓人議論紛紛的刻薄老婦,搶其錢財。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被迫還殺了另一個無辜、受苦、可憐的老婦。拉斯科納夫內(nèi)心深處的理想抱負(fù)絕非自私自利,反倒是博愛的。但是,為達(dá)到理想而有的手段,卻導(dǎo)致一場轟動社會的謀殺案。所有的檢調(diào)人員,全從牟利角度解釋這謀殺案,直到一個也酷愛研究思想的檢察官出現(xiàn),他立即將調(diào)查方向轉(zhuǎn)向,通過拉斯科納夫的`論文,找到行兇的動機。
拉斯科納夫自承他相信“偉人的福音”,當(dāng)他說出這觀點時,連他的朋友都覺得太激進(jìn),因為當(dāng)時社會上普遍的信念是“社會福音”,也就是只要社會制度完善,人都將安居樂業(yè)不再犯罪。想想我們不也正是處在這樣的信念下的嗎?杜斯托也夫斯基通過《罪與罰》中的對話,先知卓見的提出他的質(zhì)疑:罪惡真的只是社會問題引發(fā)的嗎?還是在人性深處尚有其他邪惡,是導(dǎo)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會體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號相關(guān)?拉斯科納夫顯然不相信改善社會制度之路,他認(rèn)為這世界就是需要偉人,偉人配擁有權(quán)力,偉人也夠資格在破而立的過程中犯罪。這些問題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呢?而這本書另一個讓我引發(fā)深思的地方是,社會中的弱者,精神中有無私奉獻(xiàn)與愛的人卻在引導(dǎo)著救贖之路。
《罪與罰》中,這個人物就是梭娜。有幾段拉斯科納夫與梭娜的對話精彩萬分:男主角拉斯科納夫再有痛苦,都絕不泄漏一絲一豪情感,但是他卻在最緊要關(guān)頭,找到梭娜坦承是他犯案,梭娜盡管為自己的好友之死哀傷不已,卻溫柔的凝視拉斯科納夫,然后圍抱他的頸項,緊抱住他。
拉斯科納夫問梭娜:“你為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梭娜命中拉斯科納夫內(nèi)心深處要害的回答:“因為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而這時,拉斯科納夫心一軟,兩顆眼淚蘊藏在他的眼眶中,就要掉下了。當(dāng)拉斯科納夫問她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么?梭娜僅只是念完新約圣經(jīng)中拉撒路死里復(fù)活的故事。
在邪惡世代中辨識良善!
罪與罰讀書筆記 24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積極困難的。執(zhí)著的思想烙印狠狠地唬住了主人公羅佳這個有抱負(fù)、有學(xué)識的前大學(xué)生,同時發(fā)燒、長期的營養(yǎng)缺失讓魔鬼更容易慫恿他干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從而模糊了良知的邊界,他殺害了一個他視為社會的“虱子”,于是他墮入了深淵,“你在凝望著深淵,深淵也在凝望著你”。他一開始認(rèn)為自己殺害的只是一個對社會無益的、微不足道的虱子罷了,懸而未決的命案開展的逐步調(diào)查,成為了他的夢魘,恐懼、自我懷疑充斥了他的內(nèi)心。懲罰主要來自于內(nèi)心,為了踐行自己的獨特理論而將自己獻(xiàn)給撒旦,留給自己的是無盡的痛苦。除開這個,他內(nèi)心又是多么善良、多么體諒他人啊,眼睛又是多少雪亮啊,多么愛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啊,“自以為是”地瘋狂遠(yuǎn)離她們從而不讓自己所做的事玷污她們,而故意惡意中傷身邊的人,但是愛永遠(yuǎn)沒有遠(yuǎn)離他,最近也是這無限包容的愛將他拯救,只要他還活著,愛就永遠(yuǎn)不會消失。
“難道我殺死的是那個老太婆嗎?我殺死的是我自己啊”,可見羅佳是多么痛苦啊,但他仍頂著痛苦的軀殼和有害于他妹妹的幸福做抗?fàn)帲瑸樗髂釈I一家的不幸而付出幾乎所有。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會是一個殺人犯呢,書中有人想要受苦而愿意成為案件的替罪羊,因為苦難使人成長。羅佳最后把鎧甲、防備統(tǒng)統(tǒng)卸下,把自己的傷疤給周圍的人看,但不多說一句話。真誠的拉祖米欣、偉大的母親和妹妹,還有善良的索尼婭,這些人沉甸甸的愛、關(guān)心,無限包容,讓他最后拔開云霧見得紅日,重新有了信仰,有了生活的方向。來日再看,羅佳終成光芒。
書中的地主拉斯科尼科夫是一個小人,為所欲為,貪圖私欲,但最后選擇了做了一件好事,將自己的錢財留給有需要的人,而最后病態(tài)地、懦弱地自殺。
罪與罰讀書筆記 25
某天午夜,我讀了《罪與罰》,這本書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說描寫了窮大學(xué)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從小就認(rèn)為自己是個無所不能的人,可以為所欲為。為生計所迫,他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房東跟她無辜的妹妹,這起兇殺案震驚全俄。在他經(jīng)歷了場場內(nèi)心痛苦的掙扎后,他最終在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規(guī)勸下,進(jìn)行了靈魂的懺悔,并且最終投案自首,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的故事。
就是這樣一個殘酷血腥的殺人事件,緊緊纏繞著罪與罰的主題。讀起來真讓人不寒而栗,仿佛我們就置身于其中,仿佛我們就是公拉斯科爾尼科夫。殺人的元兇就是我們自己。如果貼近拉斯科爾尼科夫狂熱的信念,燥郁交加的心理和患病的`身體,那么在他殺人之后,那種巨大的恐懼的陰影就一直頑固地籠罩在我們的世界里,使我們感同身受,就像我們也殺了人,仿佛我們的罪也一直在等待審判。本書就我的理解而言,主人公的主要思想就是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他不考慮殺人后所要承當(dāng)?shù)淖锕绻谒麤Q定殺人之前考慮考慮我想他也就不會陷入無限的恐懼和罪惡中了。
但他那驕傲自大的性格也注定了他將犯下罪惡,讓他從新認(rèn)識自己的渺小,認(rèn)識自己的性格缺點,從而升華自己的精神層次。
《罪與罰》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社會心理小說,讀完這本《罪與罰》的時候,我的心已經(jīng)久久不能平靜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已經(jīng)讓我開始對人生的真理從新認(rèn)識。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功有獎,有罪就有罰,就像《罪與罰》里表現(xiàn)出對于完全違反人和人道的生活的罪惡進(jìn)行無情揭露和批判。他揭示的城市里貧困人民生活的艱辛,對盧仁的冷酷卑鄙和極端利己主義,地主斯維里加洛夫的荒淫無恥的批判。
《罪與罰》對于我們當(dāng)今的社會的啟示也是巨大的,當(dāng)今社會中,人與社會及組織之間同樣存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只有正確的處理人與人的關(guān)系,才能夠從精神上找尋到無限的輕松跟快樂。
罪與罰讀書筆記 26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就大概知道了情節(jié)內(nèi)容,大大影響了閱讀體驗。所一對于一些沒看過的名著,最好不要去看簡介解析之類的,那樣會影響自己對于一些東西的思考。
這是我第一次看這種,主角算不上是好人的書吧。甚至是壞人,但也并不是那么的壞。讀者在閱讀小說時或傳記之類時,會下意識地喜歡主人公,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問題,覺得一切都是那么合理。這是好是壞呢?
情節(jié)非常緊湊,似乎是陀氏的特點。讓人看上了癮,只花了一周不到就看完了。也確實沒有什么環(huán)境描寫之類的。陀氏一直在描寫人,而且不著重于外貌,而是心理。對于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心理描寫甚至讓人覺得陀氏真的殺過人。
我不太懂得這種書該怎么寫書評。只能簡要地寫寫我對小說中的人物的`理解。羅季昂·羅曼諾維奇·拉斯柯爾尼科夫(羅佳),本書的主人公。于痛苦中思考出關(guān)于偉大的人與平凡的人的區(qū)別:平凡的人循規(guī)蹈矩、受人支配、犯法需要受到嚴(yán)厲的制裁;偉大的人則不受一切法律的約束,他們是權(quán)力的擁有者,是支配者,為了某一偉大的目的,可以犧牲那些平凡的人。
【罪與罰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罪與罰讀書筆記08-31
罪與罰中的經(jīng)典語錄08-12
《罪與罰》的讀后感書評 罪與罰讀后感知乎03-01
陀斯綏耶夫斯基與《罪與罰》散文09-24
罪與罰讀書心得03-20
《罪與罰》讀后感03-28
罪與罰讀后感寫作11-08
罪與罰的讀后感模板02-28
《罪與罰》讀后感(精選7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