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1
假期,我仔細閱讀了《當代教育家教育智慧》一書。書中有大家熟悉的魏書生、李希貴、李鎮西、竇桂梅、楊瑞清等名師的智慧魏書生老師的智慧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的光榮與責任。老師就是給孩子提供服務,要給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務,要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們人人有事做,讓班級事事有人做,沒有人沒事做,沒有事沒人做!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平常學習生活中,幫助管理班級,班主任可以積極地下放權力給學生。自己則牢固樹立服務的觀念。李希貴的教育智慧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也是一次心靈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他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帶來了更多的啟迪和思考。李鎮西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非常重要,他們不同的教育人生和共同的教育情懷,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財富。讀此書感慨頗深,我的讀后感言是:一本好書如同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營養大餐,讓人食欲倍增,回味無窮。
感悟之一:樹立理想。讀幾位教育家的故事,雖然他們的經歷不同,但他們對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忠誠實踐,都是令人佩服的。他們都想做最好的老師!關于做最好的`老師,李鎮西有著獨特的解釋,他以為:“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感悟之二:親近學生。魏書生老師認為他的長處是對學生的理解,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關于親近學生,李鎮西老師說得好:不是我愛學生,而是學生愛我。學生都是愛老師的,關鍵是老師能否感知學生的愛。要親近學生,要多和孩子們接觸。首先在感情上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融為一體之后就基本上站在管理的制高點上了。孩子們從心底里佩服你、接受你,這時可以說嬉笑怒罵皆文章,你不用去特意多講什么東西。而且接觸孩子一定要帶著一顆童心,以一顆童心走進童心,這里面就包含民主的內涵。不是那種表面上蹲下來說話,李老師強調:蹲下來說話,你的心沒有蹲下來,身子蹲下來那只是故作姿態而已。教育無痕,親近學生,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力量,方能體現教育的力量。
感悟之三:堅持積累。研究,就需要素材,需要有第一手實踐的事實與有關數據。素材、事實、數據都需要積累,而比較好的積累辦法之一就是寫日記。魏書生老師盡管工作繁忙,但這些年來,他一直堅持記日記。魏老師認為:寫日記還有利于研究自己、改變自己。很少有人寫日記讓自己狹隘、自私、消極、懶惰。神經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記中勸自己、鼓勵自己,要寬厚、要助人、要積極、要勤奮。這發自內心的勸說和鼓勵,同來自外界的勸說和鼓勵相比,作用更大。經常這樣勸說自己,自己就能更冷靜、更清醒,更能寬厚助人、積極勤奮,更具科學頭腦。
總而言之,《當代教育家教育智慧》給我以無數的收獲和啟發,他們嶄新的教育思想、豐富的教育理論和成功的教育教學實踐如清泉一般流淌在我的心中,滋潤著我的心田,讓我受益匪淺。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2
愛書第一步:
喜歡這本書源于它的書名——《教育智慧從哪里來》。我暗想:讀了這本書,多少將提高我的教育智慧。今后,我將利用這點小智慧、小聰明進行教育教學工作,誓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迎合了我“懶人教育”的心理,便對這本書充滿了期待。
愛書第二步:
接著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前言。閱讀這本書是從前言開始的,前言中介紹了米小七老師所著的《“阿Q案例”可休矣》。看完之后,心靈深處被它重重一擊,驚醒之余不禁為它拍手叫好。曾幾何時,我也迷茫于他人描繪的“阿Q案例”中,羨慕他們用“神來之筆”轉化一個又一個差生。于是乎,競相模仿,卻也迷茫:為何我無法像他們一樣取得徹底的成功呢?米老師和王老師給了我答案:寫一兩篇成功的案例是很簡單的,然而要真正地教育好就算是一個學生都是很難的,其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困難。但不論如何,我想我們首先要敢于面對,敢于正視,敢于承認,然后才有可能去克服、去解決。而且,真正的研究,先要擺脫“只準成功,不準失敗”的束縛。
愛書第三步:
最愛書中的100個案例,這些案例成功的也好,失敗的也罷,我們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著看著,不禁咧嘴一笑:有得意;也有自嘲。總會發現:咦!這句話我不是也說過嗎?這個方法我不是也用過嗎?這也許就是這本書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它能真正走進一線教師的心里,提出了許多我們平時常犯而不自知的錯誤及一些疑難雜癥,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可用性強。
比如,書中說道:很多老師都是這樣,把學生承認錯誤看作教育的成功,看作處理一件事的結尾,殊不知這常常連開頭都算不上。
我曾經也是這“很多老師”中的一員,學生一旦犯了錯誤,我大多是把他叫過來,請他把事情經過復述一遍,再讓他分析:在這件事情上,他哪兒做對了,又錯在哪兒?當學生能“認錯服軟”,表示以后不再犯了,便自認為教育成功。其實許多經驗告訴我們,學生犯的大多錯誤,在犯錯之前就明知道這是錯誤的。如果只承認了不對,不知原因何在,不知以后如何避免這種錯誤,認錯又有多大意義。
所以,我們在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應多思考、多研究、多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3
這些天,我一直在讀一本書—《班主任的教育智慧》。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一些一線班主任教師好的育人方法。書中以案例和教育故事的形式向我們呈現了優秀教師樸實的教育智慧。這些案例和故事雖各不相同,卻從不同角度透露出一個愛字。正如書中所說“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星星,老師便是摯愛他們的夜空,讓他們都閃爍出最燦爛、最動人的光輝!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收獲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用心去教誨學生,用情去培養學生,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那么,近日含苞待放的花蕾,定是明日盛開的絢麗花朵。”
書中談到“身教勝于言教”。這一觀點我特別認同,并且一直在教育工作中實踐著。書中還說到“學生是人,需要尊重,更需要愛。現在的教育需要教師必須重視自己的位置。教師要成為學生群體中的一員。老師的模范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這比老師一味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事實證明,老師高高在上只能拉大與學生的距離,而轉換角色,就會使自己融入集體中,創設一種和諧平等的氛圍,使學生心服口服,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是的,小學生善于模仿,在學校里,他們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老師。班主任的一舉一動將成為學生模仿的內容。一些學生甚至把在家長面前模仿老師講課、發火等當成一種游戲。由此,我想到加里寧說過的一句話“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于最嚴格的監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種嚴格的監督。”因此,在工作中,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已心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已帶頭不做。要求學生遵守紀律,我首先遵守紀律;要求學生關愛他人,我首先關愛他人;要求學生值日時積極肯干,我就帶頭干在前面。班級中有一名學生是白血病患兒(化名冬),休學治病后轉入我班。在冬進入我班的前幾天,我專門召開了班會,向同學介紹了冬的病情,許多同學傷心地流出了眼淚,我和同學們共同規定了鐵的紀律:任何同學不準提冬生病的事,任何同學都要主動和冬交朋友并且保護他。冬初次和同學見面那天,我拉著他的手走進教師,全班同學笑容滿面的鼓掌歡迎,并向他致歡迎辭。在后來的日子里,我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發現他累了,就讓他趴在桌上休息一下;每次病假回來后,耐心地給他補課;冬做完化療在家修養時,我帶著水果和營養品到家里探望。在我的影響下,班級學生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制作精美的賀卡送給他,有的'打電話陪他聊天,有的照了一些搞笑的大頭貼送給他,讓他開心,有的和家長一起帶著禮物去冬的家里看望他等等。這件事讓我看到,老師的愛似乎是有魔力的,他能以最快的速度給學生播下愛的種子,使學生成為愛的天使和傳播者。記得一年級剛入學時,學生缺乏自理能力,經常發生一些狀況,女生頭發散了,我就給她扎上漂亮的鞭子;男生腿摔破了,我就給他擦上藥水并且安慰他;有的學生餓了,我就給他買一個面包吃;有的學生肚子疼,我就給他揉肚子。有一次,我問學生:“你們覺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孩子們有的說:“您是像媽媽一樣的老師。”有的說:“您是像朋友一樣的老師。”我覺得這是孩子們對我的最高評價,我很欣慰。每當周五放學前,我都要對學生們說:“祝同學們有一個愉快的周末!”孩子們就會張開笑臉紛紛回應“祝老師做一個好夢!”“祝老師周末愉快!”等,時間久了,孩子們已經學會了我的做法,每逢節假日放學前,我都會收到孩子們變著花樣的祝福。我覺得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并不難,關鍵在于老師的榜樣作用。我要求學生“端端正正寫中國字”,那么,我每一次板書都力求工整美觀;我要求學生物放有序,所以,我的講臺和辦公桌總是收拾的干凈、整潔。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感染著學生,他們效仿著我學會了愛。聽到我用沙啞的聲音講課,學生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藥店買含片送給我;看到我風濕病犯了還抱著胳膊堅持上課,一些孩子給我送來風濕膏,還讓自己的家長到處打聽治病的方子。
學生就像鏡子,反射出老師的影子。只有老師的言談舉止由內而外地散發著美,影子才會美。“身教勝于言教”,“身教”是最好的教材,最好的教學手段。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4
講練是一種教學方式。講和練怎樣結合呢最近我們也一直在探究這個問題。
一種是"精講多練"強調精講后要讓學生適當地練;另一種是"精講精練"強調的是精講后要讓學生有示范性代表性地練;再一種就是"講而泛練"意思指有的內容通過講述泛泛一練或不練只要明白就行了;還有一種是"精講不練"只要講得好講得精學生不練也能掌握其實質及其要領。
這四種提法來自不同教學內容歸納起來我們稱其為"精講善練講練結合"。也就是說講課無論何時都要精講一個學生學很多門課如果教師都要旁征博引必然喧賓奪主學生聽得熱鬧而收效甚微。精講有利于記憶;練習多少要看教學內容課程性質不管如何練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去實踐去思考使他們的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鍛煉他們的智力和能力。如果把"多練"理解為"練的越多越好"無限地加碼;把"精練"理解為"練得少一點"于是對習題作業不加挑選使學生無法去理解解法程序規范無法起到"解剖麻雀"的作用這都達不到練習應用的目的。
基于上述的觀點和認識我想說幾點:
1各門學科的.練習方式應該不一樣的什么都是動筆我想不是太合理。比如說英語可能應該側重一點口語。
2每一堂課練習的時間強度等應該不一樣。可能有的課時不需要太多的練習有的課時可能需要多點練習時間。
3講和練如何結合什么時候講什么時候練可能很有講究就像燒肉什么時候該文火什么時候要燜一下時機很重要。
4總的來說講和練都要精不是多就是好的。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5
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期望成為影響兒童學業成績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期望會對子女產生兩種心理影響,首先影響到子女成就動機的高低;其次,這種成就動機又會因為父母的態度和期望而得到強化或者抑制,從而影響到子女整個的學習和生活計劃。
學會尋找孩子身邊的榜樣,比如鄰居、媒體宣傳人物等,給孩子講述這些優秀榜樣的故事,讓兒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真是大有學問,和孩子的相處是一門有規則的獨特藝術,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女兒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中往往隱藏著她真實的期待、煩惱或者憂慮。對孩子的成長首先應該有合理的期望目標,其次充分認識到孩子在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成長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遵循科學的發展規律,絕不能盲目地、急功近利地對孩子進行“填鴨式”教育。
孩子不需要太聰明,關鍵在于良好習慣的培養。
我們不僅僅要成為父母,更要成為身為父母的人,一切從有利于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為她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學會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關愛,樂于給孩子善意的評價,發現、認可孩子身上的優點,寬容孩子的失敗,使孩子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體驗性、探究性得到不斷發展和提升。
父親的規則構成了他的養育方式,影響著你的日常行為、伴侶的選擇以及事業上的每一件事情。
父親最重要的角色是“制定規則者”。孩子必須從父親那里學會事情如何進行、生命自然的局限在哪里。
——斯蒂芬·波爾特:《父親的因素》
堅持快樂的育兒方法:
和諧是前提,幽默是法寶;
要威不要怒,避免大壓小;
規矩不能少,正面管教好;
表揚講技巧,懲罰也需要;
言傳很有效,身教最重要。
在日常處理孩子麻煩的問題上,可嘗試以下做法:如果孩子不想刷牙,可以對他(她)說你忘了刷牙的步驟,讓他(她)當老師示范給你看。如果孩子不講衛生,邋里邋遢,可以將計就計,讓他(她)監督大家的衛生習慣。如果孩子喜歡讀書,可以讓他(她)當家庭圖書管理員,負責整理書,保護書。如果孩子總是死纏爛打而影響你干家務,可以讓他(她)當領導,提醒你不許偷懶。如果孩子挑食,可以請他(她)當膳食專家,負責為全家人制定健康食譜。
生活是五味俱全的,各種滋味早晚都得嘗到。太在乎成功和表揚的人往往接受不了失敗。
有的時候,大人給孩子講的一些道理、做的一些示范,就像種子一樣在不經意間已被播撒在孩子的意識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在意識深處。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效果,然而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這些種子正在意識的土壤里慢慢地生根、發芽。條件一旦成熟,就會破土而出,開花、結果,最終表現為一個正確的行為習慣,伴隨孩子終身。因此,我會時常提醒自己,作為父母,對孩子講的一些道理不要期望馬上獲得反饋,不要苛求孩子馬上認同并服從,這是有違孩子好動、叛逆的天性的。任何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時甚至還適得其反。因此,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天性,因勢利導,將正確的觀點傳遞給孩子,并且時常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來強化這些觀點對他的影響,等到一定時候,孩子就會用他的實際行動給你一個積極的反饋。
美國育兒方面的臨床醫學家戴維·安德雷格教授將育兒焦慮的源頭更多歸結于新手的無知:“育兒焦慮的高發群體存在于只有一個孩子,或者第一次做父母的人的身上。更多孩子的出生,會削減父母的憂慮。和多子多孫的前輩人相比,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的父母會更長久地沉溺于育兒焦慮中。”
未來的人生道路,孩子可以在成長中選擇,在選擇中成長。
剛生出來的孩子好比一塊干干靜靜的海綿,你給她吸的是墨水,她吐出來的肯定是墨水;你給她吸的是污水,她吐出來的肯定也是污水了。
當孩子遇到困難,向我們求助時,我們家長不要急于直接代替孩子解決,而是應該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那才是真正地幫助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學習和成長。
真正愛孩子,就該試著松開你的手,別再為他做那么多。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6
教育從生產開始,就在教育過程與教育目的的辯證統一下邏輯演進。近代社會科學在科學主義的支配下,片面的、盲目的追求教育效率,學生逐漸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和歡樂。直到存在主義和進步主義學派的興起,那種追求終極目的教育思維方式才開始得到逐步的根本的改變。人們的關注逐漸從教育目的轉向教育目的和教育過程的有機整合,但我國的教育還在教育終極目的的教育思維方式中彷徨不定,躊躇不前。世界是物的集合體,也是過程的集合體。人類即過程。教育即過程。那到教學方面,教學更是一個動態的、積累知識的和智慧發展的過程,他的目標是多元的而非單一的,智慧的教育應該力求多元目標的均衡達成。教育是發展的生命、生存、生活的進行式。
所以我們說教育即是過程,教育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人的一種生活過程。傳統的教育知識論把教育過程看成是一種單純知識傳授的過程,不僅忽略人的智慧開發與挖掘,而且忽視人的道德的培育與養成。應試教育把學生作為純粹客體和知識存儲器,獲取的是狹隘的目標結果,并非智慧的過程。世界是物質的,是在不斷運動和變化發展的。世界更是過程的.集合體。教育是人與人的對話、溝通和理解的過程。教育活動不過是始終圍繞人的生命活動、生存活動和生活活動的進行式而已。所有的教育都分為浪漫階段、精確階段、和綜合階段。教育無非是自然教育、價值教育、智慧教育、超越教育四位一體、相輔相成、運動發展的過程。自然教育表達的是每一個人的普遍性教育。智慧教育表達的是每一個人的理想教育。超越教育史針對每一個受教育者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教育。教育史人類促進自身發展的自覺的社會活動過程。學校教育活動沒有終極目標,只有階段成果,階段成果是由教育過程決定的。學校是傳遞人間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愛的種子的地方。而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也可以說是“解題教育”,讓我們的孩子生在在愛的荒漠中,因此也就只能培養出缺乏同情心、缺乏愛心的下一代。
我認為,學校不僅是增長智慧的地方,更應該是培養能夠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有愛心的愛國者的地方。應從現實出發、珍視過程、注重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的過程,關注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教師的發展過程,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教育活動既是智慧生成的過程、事業創新的過程,更是豐富多彩的、完整的生活過程。而以前的應試教育往往把受教育者作為教育的純粹客體。這樣的導致的結果是受教育者成為知識的奴隸,考分的驕子,成為智慧的工具,而不是智慧本身。只知道發現問題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一次考試成績判定學生的素質,評價學校的質量,由高考狀元來誘導受教育者走進思維的死胡同,這種狹隘的教育理念將受教育者異化為工具,而不是掌握工具的主人。應試教育不但成為經濟的工具、文化的工具,還淪為光宗耀祖的工具、謀生吃飯的工具。狹隘的目標教育,往往把目標設置的非常偉大、非常高尚,卻嚴重背離了生活現實和教育現實,游離于人的生命、生存很生活過程之外,這樣的目標教育就像水中月、鏡中花一般虛幻不真、名實背離。學生往往成為理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甚至成為口是心非的社會“陰陽人”。它完全背離了教育應該使人成為“人”,使人成為智慧的人、有價值的人、使人成為幸福的人的社會活動過程的教育價值觀。
教育即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做起,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給孩子提供保證生長和充分的生活條件。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生活,即孩子的生長,教育的過程是完全的生活過程。學生實踐生活過程,實際上也是教育內化過程,受教育者主體活在當下,珍視當下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最終確立、踐行“真、善、美”的生活觀,追求實現社會個體、群體、家庭、民族、國家以及人類終極幸福生活的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發展,以促進生活水平提高為目的,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生活,以“育人”作為核心內涵的生活。教育者以培養社會與生活中的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受教育者在教育生活中成長。倘若教育不能表現為一種生活,教育離開了生活,那么就是失去其本源所在,就會處于一種無垠狀態。因此,我認為,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一種特殊生活經歷,點點滴滴的教育生活情境都將影響著人的成長與發展。把教育視為生活,把教育與生活緊密的內在的結合在一起,是教育的本然,也是教育應該的樣子。教育史生活的必需,教育是生活的過程。在最廣泛的意義上,教育乃是社會生活的延續的工具。生活無時不變,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7
第一個預防法:禁于未發之謂“豫”。這一條最重要,它是根本。這是說要在孩子的情欲未生發之前,就要禁止他,讓他不發,這個方法叫做“豫”。為什么“大學之法”第一是這個?青少年男的十五歲前,女的十二歲半前,“情欲未發”能夠用意專一,學業易入。教學之道,應當逆著孩子生發情欲的趨勢,預防使之不發,在未發前教之圣賢的學問。祖先太有智慧了,我們胎生的人類,情欲這個欲望最強,這欲望一生,很難教他了。“百善孝為先”下一句“萬惡淫為首”,古人傳下來的做人道理最重要之事,一定要認真對待。現在我們學校教育對這一條沒有擺放位置,所以孩子不出問題才怪。所以古人智慧,從前都是男女分校。如今我們還在催發,到處都是裸露廣告,從小就看那些愛情電視劇,吃激素食物……這一條擺在“大學之法”第一條啊,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根本。
第二個及時法:當其可之謂“時”。這是說到適當時,及時教應該教的.,時機很重要。
第三個順才法: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這是說他是怎樣的根器我們就教他什么。教人的方法應當隨他的年才,若年長而聰明要教以大事,多教;若年幼又頑鈍,就教他做小事,教得少。這就是順其年才,因材施教。
第四個觀摩法:相觀而善之謂“摩”。這是指大家互相學習,同學間互相切磋觀摩后了解所學內容。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8
一本好書即使隨便看一看,也會偶有所得。我覺得看《教育的智慧》這本書,使我就有這樣的感覺。下面斷章取意地談幾點體會,不知說的對與否?請同志們斧正!
說到老師有這么幾句話:首先說老師“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再有“對于您教誨的苦心,我無比感激,并將銘記于心”,還有“老師,感謝您傾盡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們人生的旅途”。這幾句話說得我感到老師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不知是實干,還是苦干,反正說得老師快沒了。即使不沒也快累死了。《教育的智慧》從書名詞義理解告訴我們:教育要講究智慧。讀一下這本書又知道了教育是技術加藝術的工種。好!我們得與時俱進——實實在在干工作的時候,也應考慮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因為教育也是一門藝術。只會干苦力,不是好老師!
看《教育的智慧》又進一步理解了一個詞,理解了一個更深層的道理。
我們學校可能很多老師都罵孫奇峰(也包括我)。春節期間巧遇孫奇峰,當時他竟然很陽光地對我說:老師好!我當時驚訝地沒敢相信,真的沒想到他能對我說這樣的話。原來我認為他不是學生,不會說人話,不會辦人事,但事就是這么個事,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通過學習《教育的智慧》看到了一個詞,理解了這個詞,又更深層的理解了一個道理,這個詞就是:教育的個體發展觀。原來這里也有樂趣,真的孩子就是孩子!
所以說讀書好,讀書能讓我明理,能辯證地看問題,也就是書上說的“要多層次多視角地看問題看學生想問題”周三下午本是工會活動,非整什么讀書活動,原來有抵觸情緒,通過學習感到這是展示的機會,交流的機會,這應該是快樂的。正應了這句話:讀書是進步的階梯。
原來平凡的工作中還是有很多樂趣的!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9
在《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的自序題為《用一生寫三本書》,也就是《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教育的藝術與趣味》三卷本教育隨筆系列。實際上,肖川老師后來還寫了《教育的使命與責任》,形成了四卷本的系列。《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一書是第二冊,這本書對我觸動依然很大,讀這樣的書總是有一種愉悅感,讀肖川的隨筆總會有一種親切感。
這本談教育的智慧與真情的書,讀來完全沒有已往教育類書籍教條式的說教,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對面,將他對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來,既讓我沉浸在對教育理論的沉思中,又讓我對他獨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開朗;既像一個導師一樣給我指明教育的方向,又像一個知心朋友一樣向我傾訴他對教育的感悟,讓我不斷地激起對教育的熱愛和追求。在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的活潑中更深地去感悟我們的教育,使我對教育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本書,很想一下看完,又想慢慢回味一段段精妙縝密的美文,是越看越愛不釋手,絲毫沒有一點倦怠。看完后感覺進入了一個智慧氧吧,使人心曠神怡,心靈得到真誠的洗禮,思想得到樸實的升華,眼界得到至善的開闊。在優美的文字和廣博的知識中,我閱讀和寫作的欲望得到最大的激發。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思考能力的,但是我們通過智者的思考來更好地認識教育。
在中國教育界,肖川的美文可謂幾乎“家喻戶曉”,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數十萬中國一線教師的閱讀習慣(劉鐵芳語),魅力何在?劉鐵芳認為肖川的教育隨筆對傳統教育學社論體話語模式的突破讓人耳目一新,還對傳統教育寫話語框架的突破拓寬了教育學的視野,積極回應社會問題和時代問題。最重要的是,肖川對教育生活,對教師,對教育中的生命個體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深情眷顧。來看看書中的兩個話題。
一、教育的方向由誰決定?
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談“教育的方向與方法”,肖川說“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決定的,也不是課程標準決定的,更不是由教科書和學生決定的,而是由教師決定的。”這句話讓我很震驚,也不禁產生了質疑:教師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嗎?我們能嗎?我馬上想到了這么多年來在考試這根指揮棒的指導下,我們教師使出渾身解數,往指揮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擠、沖、拼,盡最大的力讓學生考出最高分。作為老師,我們最終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出高材生嗎?然而,用分數衡量太唯一,一個優秀的學生,其優秀之處除了學習,還有性格,更重要的還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講: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老師。”正因為他有了這一觀點,才敢斷言教師決定教育的方向。可我們的老師,難道不知德育為首這一道理嗎?可為什么面對分數,還是如此地放不下呢?最關心的還是自己任教課程的成績,可能認為對學生的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負責,(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了這一觀念,不但可以讓他把教育的責任分得清楚一點,少惹點麻煩,也可以讓他有了向別人炫耀的資本,甚至為了更高的獎學金。在評優評先中、在年度考核中、在職稱晉升材料中,我們都常以“任教的班級成績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來證明自己的業績。可曾有過,我們為自己能把學生培養成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的人,具有積極,樂觀,正直,光明的心態的人,對人友善,寬容和積極介入社會合作的人,而作為自己的主要成績考核自己呢?我們總是懷疑自己的力量,我們總是哀嘆身不由己,其實我們可以做到目中有人的',如果我們的眼界放開了,方向也會對了。
二、誰來解放教師?
當社會各界呼吁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時,可誰曾呼吁也為負擔過重,勞動強度過大的教師也減輕一下負擔?
肖教授在《教師的解放》一節中,就教師負擔過重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大概有:
1、教師的編制過緊,
2、社會對教育的期望過高,
3、一些職能部門經常對學校指手畫腳,吆三喝四,各種接待,檢查,考評,應接不暇,簡直把學校當成濫施淫威的場所。
4、學校人際關系不夠單純,一些“扶持一小攝,打擊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師之間產生了惡性競爭,產生了不應有的內耗,耗費了教師的精氣神,毒化了人際關系。
5、教師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對學生要求過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
6、學校生活缺乏挑戰性和活力。
7、教師的教育素養和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看后同感頗深,肖教授只是列舉具有代表性的幾點,或許造成中小學教師過重負擔的還有其它很多很多的原因。很佩服肖教授仗義執言,也能說出老師們長期憋壓在心中無法言表的郁悶,讓我們獲得一種傾訴后的快感。由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我們無法改變這一社會現實時,我們只能改變自己。還是文中說得好: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當我們以光明、正直、昂揚、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我們就會生活在光明、正直、昂揚、樂觀的生活中,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生”。
我們多少老師被繁重的教學事務壓著,只有工作而沒有了個人的生活,年輕老師都忙得沒時間找朋友,中年教師沒時間照顧家人。我們一定要過得如此狼狽不堪嗎?
解放教師,首先要有自我的意識和力量。面對種種的負擔,只有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個“偷懶”的方法,巧干,在無法拉牛上樹的情況下何不讓牛在樹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后,何不讓疲憊的身心在音樂中得到舒緩?抑或在書海中忘卻?在競爭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種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非得地名利面前爭個頭破血流?還是那句話說得好:當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時候,只能改變自己。但愿肖教授的話十分靈驗,能使這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馬上得到解決。我也相信,教師的解放指日可待。
書中的良言佳句非常多,分享我劃出的幾句,感受肖川隨筆的魅力:
1、所謂民主的性格,就是樂于分享、善于溝通、服膺真理、勤于反思、用于承擔、敢于創新的性格。
2、受過教育的人,是這樣一個人:他(她)嚴正而又寬容,深邃而又單純;執著而又瀟灑,真誠而又練達;他(她)勤勉而又從容,剛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實而又不斷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
3、正因為人只能由人來建樹,心靈只能由心靈來感召,所以,教師將是一個永恒的職業。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10
合上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書中的一些話語仍在我腦海中回蕩,“發展學生的智力與潛力,就應從培養思維品質入手”“教師參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家庭教育的重點務必放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上”……這些資料給了我很多啟示,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傳播知識的同時靈活的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潛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從學生的長遠發展著想,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思維是智力與智能的核心,他強調要重視各種邏輯思維的發展,既要發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又要發展他們的形象邏輯思維和動作邏輯思維。在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對于某一道題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種,教師就要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構成求異思維;對于一些定理的歸納,要讓學生自己學會總結,構成求同思維。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大膽的在課堂上提出有疑問的知識點進行全班討論交流。
一個學生的成才,不僅僅依靠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在他主持的全國26省市、自治區各實驗點的一個共同的突出的措施是抓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條主要措施,即發展興趣、顧及氣質、鍛煉性格、養成習慣。從興趣入手,能培養師生感情,提高教學水平。的確是的,在課堂上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相當重要。程頤說過:“教人未見其趣,心不樂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透過故事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透過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實驗中個性重視“勤奮”,并要求實驗班抓住“勤奮”學習的良好性格特征,養成勤奮的學習習慣。
林崇德在第八章也談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方法。作為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實際狀況,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構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群眾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師要及時糾正以往的某些錯誤認識,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學治班,明白合理科學的管理對整個教學活動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僅僅僅是老師約束學生,而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約束。
總之,讀過這本書之后,讓我領會到了教育也是一種享受、一種智慧,使我從中學到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當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師的感慨和智慧時,有些地方讓我與實際的狀況相聯系,也引發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給我更多的是心靈的凈化和啟迪。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11
德國著名詩人、思想家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閱讀了《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一好書,使我更深刻地領悟到這句話的真正內涵。這本書是王曉春老師所著,全書分五個部分,分別就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教師與家長關系、管理問題等,當前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熱門的教育案例進行點評和剖析,深入淺出,入情入理,發人深省。本書節選了100個發生在小學的典型的教育案例,以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使我受益匪淺,深受啟發。讀完全書,可以說處處讓我感動,處處令我深思。我想:教師不僅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友愛每一位學生,而且要依靠每一位學生,保護每一位學生。它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以案例研究為突破口,推動經驗積累,我想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讀了此書,讓我真正體會到,教育是真情和愛的事業。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根本的意義是,教師心中要時刻裝著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考慮、決定一切。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厚此薄彼。教師的真情付出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的舉止言行,無一不對學生產生情感觸動,觸及學生心靈。“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對于喜愛的老師,往往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其執教的學科中,愛學,樂學,甚至為博取老師的表揚而努力,而老師也受到學生愛戴和尊敬,而更加傾心于教育工作。我深信:教師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那么,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曾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道:“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那么,你對學生的鼓勵,哪怕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并能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讀了此書,讓我從我書上得到的啟示有很多:
一、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位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余時間補,學生在校內跌傷了,老師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系。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們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這并不陌生,卻又那么陌生。
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學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學生,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多彩的心靈世界,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學生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學生也是如此。
二、批評不是解決學生問題的唯一方式批評只是一種帶有情緒性的管理方式,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緒化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的最大障礙。
往往在沒弄清楚學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動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確地批評學生,而且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當你理解了學生,批評學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夠接受,不掩蓋問題,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學生,才能正確地實施挫折教育與批評。這是我從這本書上得到的啟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門藝術教育是一門學問很深的藝術,蘊藏著許多智慧。
一直以來,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好多就發生在我身邊,也曾經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經讓我憂心忡忡,也曾讓我牢騷滿腹,而我機械地做著、忙著、拼搏著。尤其,讀到“水彩筆的故事”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時也經常的遇到此類問題,但很少去動腦筋思考和觀察學生的表現,而是“無研究的教育”,這種簡單的教育,沒有從根本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而對教師的能力也沒有絲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維習慣是,遇到事情總想問個為什么,猜猜有幾種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驗證,有時不妨多轉個彎想一想。
面對教育中頻頻出現的各種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首先慌了手腳,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各種各樣的原因左右著他們的行為,我們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們要有大將風度,不要用我們的急躁表情和過激言語讓孩子害怕、叛逆、壓抑,而要尋找到合適的“點”,讓孩子自我成長。教育智慧從哪里來呢?教育智慧從日常善于捕捉的點滴小事中來,從科學的思維方式中來,從概括反思中來,從良好的心態中來……
只要我們以研究的心態來看待問題,向研究型教師努力,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明了化,你可以發現:原來教育可以如此輕松又愉悅!讀了《教育智慧從哪里來》一書,我發現了真正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用愛心啟迪學生的智慧,用智慧開啟學生的潛質。當然,我知道僅僅看完這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正確運用該書中的正確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反思和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效率和質量,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12
讀這本書時我給我自己的卷首語是“只有先學會做家長,才能更好的做老師”,這里面有一點換位思考的意思。讀了一段以后真是感慨萬千,一個教育家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個案,闡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這里記錄的不僅僅是他和女兒一起成長的本身,而是提供給我們教師的一本必要的參照和范本。
他在書中提到往往有這樣的家長,第一天領著孩子入學,便對老師說“我這孩子交給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錯要打要罵隨你,我決不袒護!”家長在說這些話時,表情絕對是真誠的。還有的家長,常常到學校向老師告孩子的狀,“控訴”孩子在家的種種“罪行”,末了往往加上一句:您幫幫我吧,我的孩子就聽老師的話!”
我想我們當老師的在平時的工作中這樣的情況也見的很多,也許你會被他們的真誠信任而感動,但李老師卻說他感到不安,為什么呢?因為他認為如果家長僅僅用“托付”與“告狀”與我“配合”,我的教育能成功嗎?他不懷疑這些家長對老師對學校教育的厚望,但這種“厚望”背后隱藏著一種令人憂慮的東西。這就是——同樣作為教育者的家長的失職。
因為,家長也是教育者!
所以每次在家長會上李老師總要給他們朗讀教育家馬卡連柯給家長的一句話:“你們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教育著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都會影響你的孩子。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的一舉一動的檢點,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就現在的教育者身上存在的浮躁,我不以為然,有的老師就愛標榜自己的卓越成就,實際上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對于學生來講,他的真正成才,教師或者說學校教育的功勞最多占三分之一,還有兩個三分之一是家長的教育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天資以及勤奮。在我看來,一個孩子以后成就了一番事業,這首先要歸功于他的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伴隨其終身的老師。
用李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子女的過程也是家長自身成長的過程,成功的家庭教育總是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再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年輕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就交給了自己的父母,高興了回來看看逗逗玩,在發現孩子在性格中出現問題了,就只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太嬌慣,從沒想過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應該承擔的是什么,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真可憐,他沒有一對可以和他一起成長,分享成長中快樂和痛苦的父母,雖然物質很富足,但精神卻空虛。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老師都會覺得現在孩子難教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學校的角度看,家長的教育者的身份也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呼吁所有的家長一定要做個懂教育的教育者,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13
翻開林崇德老師的《教育的智慧》這本書,我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作者從他接過老師手中的教鞭開始,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心得,娓娓道來。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高深的理論,用他樸實無華的語言,用他一生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和自己的認真思考,用他嚴密的邏輯思維告訴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正確認識處理教育、教師、學生之間的關系;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成長為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第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像是在聽課,聽一名資深教師在談教師的方向、責任、上進、專業、智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中那些樸實但深刻的語言,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來,令我耳目一新。第二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是在考試,邊讀邊用書中的觀點來檢查、考量自己,不斷反思和內省,十幾年從教,漫漫求索,猶如同智者談心,談理想,他在幫你答疑解惑,教你辦法和技巧;第三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自己有了一種莫名的沖動,就像一個整裝待發的戰士,急于奔赴沙場,去領略“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的豪情。
當我讀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這一章時,激發了我深切的共鳴。作為一名農民工學校的教師,很多教師都在抱怨學生生源差,學習習慣不好,工作壓力大,我教過很多遍了可學生還是不會。面對這些問題,我掩卷沉思:我們是否真正的靜下心來思考教師自己本身的問題呢?我們是否清晰地了解了學生——“了解學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我們是否“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將靈活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我們的首要目標”?當我們教師自己感到無奈的同時,是否也真正感受到了學生的無奈與不滿呢?林崇德老師《教育的智慧》給出了我們清晰的答案:“教師教學要從三個實際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便于因材施教;從教材實際出發,便于因“教材”制宜;教師還要聯系社會發展的實際。”
細細品味林崇德老師的這些話,我覺得一名智慧的教師會首先認真了解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情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教學。他指出:當學習者把教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由于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造成備課、教學中的針對性不強,導致上了一堂無效的課,這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浪費。同時這也是一個德育的的過程,一個真正愛學生的教師,他的教學一定是緊緊的圍繞“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而展開,“愛生教師”的課堂一定是學生喜歡的課堂,一定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一定是有效地教與學的課堂,當我們的課堂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不是學生痛苦的枷鎖、而是成為學生愉悅的體驗,快樂生活的場所,這才是愛的體現,這才是智慧教師的體現。
而這樣的課堂哪里來?來自于我們的教師精心的準備,投入的激情的課堂表現,更來自于教師深刻的反思與研究。
在備課時,我們在備好學生的基礎上,我們教師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教材的實質和各項知識內容”。因此教師研究教材、研究知識的本質、研究學科素養的意識都是我們的必備的武裝。教師是否具有教學的高觀點、大視野,教學內容的核心內容及它承載的功能是否弄清了,這會對培養學生的能力產生最終的影響。
上課時教師要重視講授知識所體現出來的本質,注重知識之間內在的聯系。而在我們的.一些課堂中,很多時候教師由于擔心課時的問題,不會花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去不斷地、深入地理解知識背后的東西,往往是得出或者是給出計算公式之后,就馬上進入練習、應用階段了。這樣學生成為了運算的機器,而不是具有思維的人。同時我們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學中我們抓住教學內容的主旨,提出最關鍵的,有意義的,能調動學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答案。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催化劑。美國的著名學者波斯納有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當一個人一邊工作一邊思考,有一邊思考一邊工作,思想才能作為一種鉆研精神、求知欲、想要知道和認識的有機的精神需要而進入個人的精神生活”。——蘇霍姆林斯基。自我反思——給自己尋找一面“鏡子”。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么目標?用了什么教學策略?設置哪些教學情境?用了哪些評價方法?哪些是成功的?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等問題?這樣的反思也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使自己從經驗型教師逐漸轉變為反思型教師逐漸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
于是我給自己列出一張任務清單,看著這長長的任務清單,我自己嚇了一跳,原來我還有這么多的事情要做呀!當我想到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師時,便有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豪氣,也就有了超越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于是當別人在操場打球時,我在和學生談心;當別人沉迷電腦游戲時,我在書海遨游;當別人在音樂中享受時,我在一遍一遍觀摩優秀課光盤、寫教學隨筆……
讀林崇德老師的《教育的智慧》這本書,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繚繞。要點亮孩子的智慧人生,點亮每一個孩子希望的燈,讓所有的夢,從此不再懵懂;我們需要用書籍的力量,點亮我們的智慧人生,點亮每一位教師智慧的燈,點亮幸福,生活從此不同……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03-10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精選15篇)08-20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讀書筆記(精選5篇)01-21
《班主任的教育智慧》讀書筆記01-21
論文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文化03-30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5篇)07-26
教育的智慧散文04-25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09-13
智慧背囊讀書筆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