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通用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1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認為在每一頁中除了寫著“愛心、良知、思考、責任”以外,還充滿著智慧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標準也是除了“學識淵博、正直善良、很熱愛學生”以外,還有“很有智慧”這一條。所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做個充滿智慧的老師。
當前眾所周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而正確方式方法的選擇就要靠我們的智慧,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育,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就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還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我們才能知學生所想,理解學生所為,才能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點?但是有許多時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從李老師的教育手記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學生得學會尊重學生、表揚學生。做老師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出現的問題。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養的禾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涓涓春雨,要比電閃雷鳴傾盆暴雨更能滲入土壤。還有要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多一點人情味,大人有時也會犯錯,何況是還是孩子的學生呢。因此利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許多時候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強很多。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說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擴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說,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十幾年的教學,讓我漸漸明白,老師的行為在學生們的心里會種下怎樣的印象。以前我的兩個課代表喜歡沖著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大喊大叫,我發現之后并沒有當著大家的面批評他們,而是先讓他們停止叫喊,然后走到這名看似有錯的學生跟前輕輕地詢問緣故。之后我的`課代表意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并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反而會把矛盾激化,她們不但向我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辦法。一次日記中,他們曾這樣寫道:“長大之后我也要當一名教師,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是先去責罵他,而是先問明原因,然后虛心地教給他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知道到他們能這樣想,我很欣慰。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為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現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看看時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為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凈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后該做些什么;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現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為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境里,我們的班級才會更加團結,學校才會更加繁榮,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才不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讀完李老師的書,讓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內心的寬容,真誠的關懷,不僅僅是為了當一名好老師應該這樣做,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愛的驅使,讓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憑著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把幸福與快樂送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們會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努力做教育這趟列車上的愛心傳遞員,讓真誠、善良、友愛陪伴學生走過以后的人生旅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于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我們這一代成長于一個物質、精神都比較平淡的年代,沒有網絡,沒有游戲,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也沒有更多的誘惑。在傳統家庭的“雙目”和“書中既有黃金屋,書中又有顏如玉”世俗觀念的監管下,使我“安心”地讀了一些書。讀書時句須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沒有精彩畫面,也沒有伴奏音樂,更沒有旁白點撥,靠的是自己不斷讀、反復感、努力悟,終于成長為一名能引領他人走上閱讀之路,培養讀書習慣,豐富精神生活,使他們繼續乃至終身閱讀書籍而不斷成長的“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2
寒假,我捧起了《愛心與教育》一書,認真研讀,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真是感動人。
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的盡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的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尤其我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
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說:“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基礎教育階段的兒童處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學習時期,他們缺乏社會經驗,各方面處于形成階段,有著多方面的需求和發展,充滿生命活力和潛力。這段時期的教育影響遠遠越過該階段而擴展到終身。因此最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愛,懂得兒童時期對生命的獨特價值,并善于開發其生命潛力。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動人的靈魂,無法引起人的共鳴,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師愛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愛心和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喜歡前者。學生們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的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愛學生就讓我們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吧。
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用愛去贏得愛,用愛去化解許多的矛盾。愛我們身邊的人,無疑是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也懂得去愛護和關心別人,尤其是當老師的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成長,性格還沒有定型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是愛的滋潤,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心也一定會影響到日后他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曾幾何時,看到書上有幾句話:“不會對別人寬容的人,對自己也不會寬容的;不會愛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愛你的!”總相信你負出的愛越多,你也會獲得越多的愛。
1、家庭方面的原因
名師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教育是滲透到生活中的。歷史也總是不斷重復,教育像一日三餐那樣循環往復。教育是復雜的,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作為一名青椒,借鑒成功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實踐中反思并總結自己經驗,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靈。
首先,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中。每當說起教師角色,就想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辛苦的園丁”,教師是犧牲自己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給教師貼的標簽是“犧牲”“奉獻”,讓人覺得教師是一個悲涼的角色。這是自我犧牲式的教師,個人并不提倡。教師在培養學生,自己同樣在進步。義務教育不只是讓學生學習知識,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中,教會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紀要教他們學習真、善、美,也要告訴他們要有一個寬容的心,包容這個不完美的世界。還要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面對困難,也要迎難而上;在逆境求生存,在順境求發展。在日常的小事中培養優良品德,在小事中,發現感動,留住感動。傾聽學生的心聲,塑造學生健康的靈魂。其實教師可以在課下與學生像小伙伴一樣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生也樂意與學生交流。其次,增加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班里的管理干部能鍛煉學生,作為教師,要理解學生,讓每個學生在班級里有自己的標簽,每個學生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教師要盡量照顧到更多的學生。目前,在班級管理中,班干部實行“終身制”,其他同學就沒有機會體驗當班干部的感受,也導致班干部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這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是不利的,對其他學生也是不公平的。在班級強調奉獻精神,建設和諧團結的班級。
最后,教育的對象是人(兒童和青少年)。各種教育理論的最終落腳點都是對人的教育,而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與習慣,我們學習理論與借鑒經驗,都要結合自己的學生。另一方面,在素質教育的外衣下,有應試教育的靈魂,就算是應試教育,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經驗與能力。首先把學生當成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把學生培養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如預想的一樣,著名的教師做出了職責范圍之外的事,這樣的行為是偉大的,與學生亦師亦友,教師成了學生的朋友,僅僅是因為李鎮西老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既簡單又復雜,因為愛,把學生當親人;因為愛,對復雜的教育問題處理得具有針對性。新的課程改革情調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軟實力,是能力的培養。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定,終究還是為了讓學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有愛心,從心理上理解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信學生和教師都會有有所收獲。
2、學校方面的原因
①教師的歧視,冷落,疏遠。
②教學的失誤。這主要表現在教師教學上的“一刀切”。
③多次嘗試失敗。面對他們第一次“失敗”,教育者并未予以應有的心靈撫慰和學習幫助,以至于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敗的前奏。
3、個人方面的原因
①教育方法不當:要么是溺愛,;要么是粗暴,;要么就是放任,養成了懶惰也養成了散漫。
②家長行為不正:工作懶散、趣味低級、生活平庸、……如此等等都是在對孩子進行著負面的“啟蒙教育”。
③家庭離異:夫妻經常打架、吵架、無疑會在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陰影,扭曲他們的道德是非觀念。由父母離異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應有的家庭溫暖和教育,使不少孩子漸漸成為學校中的“后進學生”。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3
拜讀了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后,李老師對教育事業和對學生的執著的愛深深打動了我。
李老師曾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李老師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多么樸素,多么和諧的情誼呀!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西教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也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心貼心。讓我們的愛心化甘露,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間生根發芽,直至愛滿人間。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中也說過“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在讀過之后,我的體會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為一顆愛心才使我快快樂樂守在學生身邊,也是我具備了一顆童心,隨時隨地在學生身邊體會幸福與快樂;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離的接近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靈中寫下美妙的詩行,互相傳遞愛心,傳遞幸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奉獻我們的愛心。上課要面面俱到,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下課后多與學生交流,細心觀察學生,給學生以指導,鼓勵與關心。讓學生感到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愛。
當然,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這就涉及到李老師教育思想的另一個方面——民主教育,懂得互相尊重,寬容學生,我們才能獲得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抓住教育契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取得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聲音,為學生創造民主自由的課堂,而不是只有老師是權威的一言堂。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同學們的理解是多種思路的,要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總之,在愛的呵護下,創設自由民主的課堂,是我讀完《愛心與教育》之后最大的收獲。我決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讓智慧點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孩子;做學生愛戴的師長和真誠的朋友;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4
《愛心與教育》一書是李鎮西老師以教育手記的方式來呈現的,大量的手記紀實被收入書中,沒有吹噓,也沒有講大道理,而是記述了大量的教育事實,用事實來說話,用事實來呈現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教學的特色,所以讀完這本書之后自己收益良多。
讀完本書后,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明白了作為教師要保有愛心與童心,要時刻準備著與孩子們“斗智斗勇”,并在斗智斗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成長。在手記里,李老師說:“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愛的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李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礎上的,是真正平等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愛。
整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是手記四——回答心靈的呼喚。這一章節主要是講李鎮西老師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如何去排解學生的心里憂傷,引導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讀完這一章節使我明白了,教師要盡力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學會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
《傳習錄》有云:“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要如何洞悉學生的心理,啟發學生的心智?能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呢?看了李老師的方法后,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創設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能在班級中感受到輕松愉悅,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作為教師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學生觀。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年齡雖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獨特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師生關系不是上屬與下屬的關系,不是警察與小偷的關系,也不是醫生與病人的關系,而是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關系。作為教師也應學會理解并尊重學生的`一些獨特的、奇妙的想法。最后就是要教育全班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我想作為教師,努力的做好這些工作的話,那班級學生的心理問題肯定會大大減少。當然,學生心理的教育與輔導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在遇到有問題的學生時,我們老師也要學會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健康成長。
靜靜想來,李鎮西老師杰出的教育智慧與他長期的理論學習是分不開的,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葉圣陶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給了李老師深遠的影響,李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視為他生活的全部內容。看了李老師在引言中寫的他的教育思想歷程,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么多時間去讀書,其實他早已養成“手不釋卷”的習慣。回想自己,真是慚愧。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讓我領悟到了做教師的不易與幸福,更讓我學會了正視自己的不足,《愛心與教育》鞭策著我一路前行。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5
有幸拜讀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一書,通過閱讀該書,感觸非常深。記得有這樣的一種描述,“教育仿佛是行駛的列車,老師就好像是乘務員,不同的時段迎來不同的乘客,這一批乘客我們還沒等充分了解,也許在下一站他們就要離開這列火車,同時上來另一批乘客。這些乘客也許來自同一個省份,也許來自全國各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搭乘這列火車到達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風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氣有多劣,將這批乘客安全送達,將是我們最基本的責任。珍惜上來的每一批乘客,關心每一位乘客,為他們送上最貼心的服務,最真誠的問候,最美好的祝愿,讓每一位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都得到心靈的'享受,這樣的旅途才算愉快。”教育作為一個服務行業,需要我們在崗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帶著我們真摯的愛去發現并扶正每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
書中有這么幾句我很喜歡,“有時候,教育是一種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滿信心的期待。當孩子們與教師產生了朋友般的依戀之情后,點燃學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便是教師實施教育的關鍵。”“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所以教育,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我們的大多數老師都是有愛心的,對于后進生,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會想到用愛心感化他,可面對一些后進生的屢教不改時,我們又有多少老師能有耐心反復地對其進行教育呢?大多人想到的都是放棄或憤怒。教育更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不能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上學期我們班的成績一直很不理想,剛開始聽到的聲音是說我們班班風太差了,我的潛意識就覺得是我太溺愛我們班學生了,就開始嚴加管理。我們班很多學生都開始怕我了,怕我罰他們,不給他們面子。有一次王孟杰的檢討上寫道:每次作業不完成老師總是第一次讓我站起來,第一個收拾我,明明他們也有人沒寫完。我的媽媽一直在鄭州打工,沒時間回來看我,我爸從來都沒回過家,也沒給過我零花錢。我不是不想寫作業,我是因為太想媽媽了,我上課總是聽不進去。那一刻我意識到了我的問題,我不該對他們過于嚴厲,有時候多跟他們談談話,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給他們做心理輔導會比我們施加暴力效果要更好。
這個學期來學校,我們班學生對五二班的學生說,我們班主任這學期對我們特別好,我們現在特別想上她的課。其實嚴慈相濟,合適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它啟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像李鎮西老師那樣,用我們的真心、愛心、責任心和耐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傾注了畢生的愛心,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將奉獻出我的愛心,讓愛心揚起教育風帆,讓學生們都能在我的引導和教育下,開始幸福快樂的人生!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6
平日里由于工作比較忙,很少靜下心來看書,但是聽說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化》一書特殊好,尤其值得一看,所以我利用課余時間仔細地拜讀了這本書。書中所描述的李老師和學生間的許多故事充分體現了他對學生滿滿的愛,真的是受益匪淺!李老師的許多言行都讓我由衷地佩服、敬重!比如在課間常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中的優生、中等生、差生堅持按號輪番家訪等等,這肯定是一般老師很難做到的……都說老師的愛是博愛,當然的確也應如此,但是要將這份愛達到平衡的標準,對我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從學生角度看,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無論老師怎么對待,在他們心中都會有著各種不平衡,即便是我自己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感覺。比如對于優生而言,老師的觀賞和器重是理所應當的,而對后進生的指責和漠視也不足為奇,這在我們的教化中的確是特別普遍的現象。有時候我也常仔細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工作,好像無論我怎樣努力擺正師愛的天平,似乎恒久都是搖擺的,面對優生的時候表揚和期望是我的正常情感,而面對差生時,對他們搗亂課堂,不仔細完成作業等做法總是特別生氣,怒其不爭的同時,進行數次教化,無果之后便是無可奈何的放棄。因此,要對全部學生做到一樣的“愛”,的確特別不簡單,這須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然而李鎮西老師做到了!
李鎮西老師說:“老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因為弱勢群體是不幸的,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很難擁有健康、歡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假如我們能還他們健康、歡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么好的教化!”是啊,只有愛才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也只有愛才能換來學生的真心和信任,成為真正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作為老師,我真的把愛傳遞給學生了嗎?自省過后,我發覺自己做得的確不夠。作為一名初中生物老師,由于同時帶七八兩個年級,總共6個班,同時兼任801的班主任等,所以平均與每班孩子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常常是上課進教室,下課出教室,很少有時間和學生坐下來談心,所以學生對我也并不是特殊親近和了解。其實我也是愛他們的,我會由衷地為他們的進步而興奮,為他們的失敗而難受,真的!但作為老師,我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化的對象,可能太過追求在學生面前的威歷了。其實師生在人格上應是同等的,老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籌,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而是平易近人才對……李鎮西老師的教化方法是獨特的,教化成效是卓越的!他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礎之上,是真正同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其實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也發覺:擁有一顆愛心,真心地付出,孩子們也同樣會對你真心喜愛。愛心還表現在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敬重孩子的勝利,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美,慢慢地你會發覺他們臉頰上那甜甜的微笑讓人沉醉,這種莫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化了他們要接著努力爭取更好成果;犯了過錯,要細心教育,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育他們的,這種愛不須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他們就會留意不犯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更加努力,你會發覺這樣的教化更有意義,也讓人更簡單接受!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須要有顆愛人的心,更重要的是有顆才智的愛心!就這樣,我沉醉著、感嘆著進入了一種絕佳的閱讀境界,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索去讀……時時反省自我,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近二十年,隨著歲月的消逝已變得毫無棱角,經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勸慰自己。直到拜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化》,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所謂的平淡其實就是平凡,是無為,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師,對我而言真的是革命尚未勝利,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7
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愛能創造新的奇跡!愛能創造教育的輝煌!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托爾斯泰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常被別人關心,愛護,就能學會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愛護別人","我們應該擴大內心的愛"。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愛打折,在學生最需要關心愛護的時候充分體現自己的愛心和善舉,"投桃報李"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嗎?相信學生也會用同樣的愛心和善舉來回報這個世界的。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布道,而是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著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著華美,流暢中滲透著憂慮,峻急中深藏著思考,舒展中流動著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枝頭上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么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里選兩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一、萬同勾起的回憶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后進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一路閱讀中,我在問自己:如果萬同是我的學生,我會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也會如李鎮西老師一樣耐心細致地對待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反復嗎?我想不會,我會傷心,會憤恨,會覺得萬同是不可教育的學生,我自己已經盡了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
二、寧小燕:永遠的遺產
如果說萬同勾起的,是我心中永遠的自責與痛,那么寧小燕,則給了我一份沉重的思考。寧小燕的故事讓我流淚。為什么?我們的教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樣的慘劇?在我眼里,寧小燕是一把刀子,劃開了我們的教育,特別是德育的"偽善"面孔!寧小燕以偽為真,活在一個虛幻的純凈的世界里,而這個世界注定要破滅的,這是寧小燕的悲劇,更是對教育的控訴。我們的教育,從來不乏善,不乏美,而唯獨缺少的是一份真!我們的德育不是教育人的,而只是負責對萬千現實進行議論,解釋,樹立無數無人瞅一眼的石像。而在今天,寧小燕們越來越少了!因為一個孩子,當他小學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輕易相信什么了。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劇,比寧小燕更讓人感覺到悲哀。當正直被嘲笑,當美好被毀滅,當真誠被欺騙,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子?武漢大學生賣淫案,藝校學生夜總會實習事件,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偽善的教育,如何導致道德的大規模塌方!讀李鎮鎮西老師的文章,讓人震撼也讓人憂慮!教育,不僅僅要從善開始,更要從真開始。
三、教育,僅有愛心是不夠的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了解了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了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李鎮西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而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愛有所不同。我看到過不同的老師表達過對學生的愛。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這當然也沒錯,但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李老師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整部書中我最以為然的結論!所以李老師的愛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獲!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么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獲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一點,李老師多年以前就意識到了。所以,在愛心的背后,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甚至有對學生必要的懲罰。而李老師廣博的知識,深厚的修養,更使得李老師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師,而進入到了對教育本質,特別是德育本質的思考,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西老師出發,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8
——淺談新時期如何做個好老師
我很慶幸在我最浮躁最沒有方向的時候讀到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尤其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的時候,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
學校如同軍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當老師的一生教過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我們經常會聽到退伍的老兵懷念和感謝自己在軍營里度過的歲月,因為那是他們最受益匪淺的時光,毅力、勇氣、忠誠、友情等等等等都會在當兵的時候得到。那么我們的學生呢?我們的學生在若干年后還會懷念甚至感謝他們在學校里、在我們的班級里所度過的歲月嗎?肯定有,但是苦澀、后悔甚至怨恨的人也大有人在。這是為什么?我相信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該根據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捫心自問:我有讓每一個從我手中走出的學生都幸福地過一生嗎?或者退一步,至少要問問:我有沒有可能讓每一個從我手中走出的學生都幸福地過一生呢?
要實現讓每個學生幸福的教學目標,做一個好老師,我覺得教師迫切要做的就是自我認識與反省。
一、教師要有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世界觀。
要讓學生感覺到幸福,就要給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老師自己都是不知所以,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只為拿點工資打發時間的話,又怎么談得上教育別人呢。作為老師,我們也要經常給自己充電,多看有益的書籍,多做有益的事情,多思多想,讓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的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同時老師也要有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不要僅僅局限在物質方面,可以更多地去考慮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有的理想,淡泊名利,活得開心充實就行。并且老師也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并奮斗著,言傳身教,給學生們樹立榜樣,促動孩子們為自己的目標奮斗。
二、要有成為一個好老師的決心和信心。
作為老師,我們要不僅僅會紙上談兵,叫學生積極向上,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我們自己也要切實地實踐起來,爭取做個“品教兼優”的`好老師。在工作方面,我們應該本著為學生負責,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的基本原則,認真備好、教好我們的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爭取在成績方面讓班級的學生處在同齡兒童的前列。正如我們教育學生“也許你不是天生資質聰慧,但是你一定要盡力”一樣,雖然我們老師也不是每一個都能把自己的班級教到名列前茅,但作為老師我們就要盡力,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即使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再怎么不理想,都不要輕言放棄,因為一旦放棄,可能就改變了某些孩子一生的命運。同時我們也不要吝嗇自己的優點,不僅要讓學生看到我們作為老師的優點,也要讓孩子們看到我們作為大人表現出來的成熟、穩重等優點。總之,要讓學生從你的課堂上學到東西,也要讓孩子從你這個人身上學到東西。
三、要為自己是個老師而自豪。
如今社會“利”字當頭,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就代表著地位和權力。教師的工資和待遇不算很高,雖然現在國家出臺政策不斷在上調教師工資,
但是一些中小城市教師的工資基數本身就小,上調的幅度相對物價飛漲的生活來說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們老師如何自處,是個很重要的問題。90年代流行下海,現在很多老師又蠢蠢欲動,看到周圍的人都發達了,也想搞點副業。心不大的做做家教,搞搞補習班,心大的利用課余時間自己也開個店。另外一些老師自己不會去做,但是看周圍的人發財了,不禁開始抱怨學校,抱怨政府,教學的積極性也慢慢減退。更有甚者發展成為“混日子”的。這些都只能證明我們有些老師思想認識不深刻,不明理。從公了講,教師教學,根本目的在育人,商人經商,根本目的在盈利,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老師和其他人的目的不一樣,沒有可比性,要想發財,干脆學前人下海經商,不要做著教師,學著商人,兩頭誤,自己誤了不說,最重要誤了學生;從私了講,商人接觸的環境使得商人有機會贏取更多的利潤,老師呢?老師周圍的書香之氣也是旁人無法企及的,我們老師也可以利用這個優勢繼續讀書深造,我們可以在職讀研,可以深造,往一線城市去發展,待遇也會相應提高,又何必怨天尤人!老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當我們桃李滿天下的時候,那種快樂應該比金錢帶給我們的快樂更持久更有意義。
老師,是一個多么神圣的稱謂,它之所以神圣,不僅僅是因為別人在歌頌它,而是因為別人在看著這個稱謂下的一群人,看著他們默默付出,看著他們始終守著那片凈土,耕耘,播種,施肥,開花結果!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9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關心、關注、關愛,在我們的校園里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的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關愛。可是由于老師繁忙的工作很難保證給與每一位孩子這樣的“待遇”。然而,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特級老師李鎮西在他的成名作《愛心與教育》中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他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李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老師愛的回報,讓我深為震撼和自省,書中的很多處讓我不由得落淚。尤其在書中讀到他從不忘記學生的生日,還在學生生日時給學生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在課間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在課余時間和假期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大自然;對班級的優等生、中等生、差生按號輪流家訪等等。李老師在教育崗位上處處閃耀著愛的火花。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為人師的道理。
一、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感興趣的是什么他們有哪些快樂與痛苦。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僅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二、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面向為數不少的后進生。教育者對后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三、做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世界觀的教師
要讓學生感受到幸福,就要給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老師自己都是不知所以,整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只為拿點工資打發時間的,那又怎么談得上教育別人呢?作為教師我們也要經常給自己充電,多看有益的書籍,多做有益的事,多思多想,讓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的生活也豐多彩起來。同時老師也要有自己理想,這種理想不要僅僅局限在物質方面,可以更多地多考慮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有的理想,淡泊名利,活得開心充實就行,并且老師也要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奮斗著,言傳身教,給學生做榜樣,促動學生們為自己的目標奮斗。
在這本書里,我體會到了李老師慈母般對孩子們那種無私奉獻的師愛,將自己教育的歷程付諸于筆端,活靈活現的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精彩的教育故事。同為教育人,我的心亦等同于李老師的心,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學生前行的明燈,去照亮他們成長的歷程。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 10
在這個加長版的假期里,我細細品讀了教育專家李鎮西老師的作品《愛心與教育》。似乎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沉浸下來,安安靜靜地讀一本紙質書了……
整本書中,李老師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將自己的教育故事溫情講述,娓娓道來,真實樸質的文字讓人流連忘返。我被李老師的教育情懷深深折服,這是何等不凡的教育情懷啊!相比較于年輕時候的李老師與現在的自己,真是慚愧不已。步入教育行業已有18個年頭,卻仍未想清楚自己為何走上教育之路。讀到李老師這句“只有童心能夠喚醒童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時,像是突然之間明白了什么……因此,我想先借用李老師幾句話拋磚引玉。
童心與愛心——“童心是師愛之源。只有童心才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才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充滿了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我被李鎮西老師的愛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就如李老師在書中所說的“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并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選擇教育,只是眾多行業里的一種選擇而已。而在選擇教育之后,沒有愛心,教育就如同沒有靈魂。李老師面對每一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能傾其所有,把他們當成朋友來對待,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內心,讓學生信任,感激,實屬不易。反觀自己的教學,沒有一點個性與獨創。每次上課也是面對一大班學生,上課,下課,改作業。對于步入教育行業18年的我來說,早已對這樣的流程感到疲倦。幸好,讀到了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他的教育情懷和課堂把控能力,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領悟到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運用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也會因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換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書中記錄了李老師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后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對“班干部”的選舉培養,對“青春期”教育的重視,對“民族教育”的宣揚,難得可貴的是書中披露了他曾經失敗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他認為愛的教育不是一種教育,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常態的生活;愛的教育要從細節處入手————如學生生日親自送上一本書,一張賀卡等等。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成長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領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回想以前,面對個別學生的頑劣、松散和不聽話,我總是忍不住會煩躁,會發怒。可每當發過脾氣,總會有一點自責: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會找借口親切地同他們聊聊天,似乎這樣心里才有一點平衡。現在想起來,孩子們曾經給過我多少尊嚴和寬容啊!和他們的愛比起來,我們這些老師甚至是大人的愛附加了太多的東西,顯得那么單薄!
“在愛的呵護下,創設自由民主的課堂,讓同學因我的而感到幸福”這是我讀完《愛心與教育》之后最大的收獲。對學生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我愿把我的一生都獻給孩子們,用愛去點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孩子;做學生愛戴的師長和真摯的朋友,通過日復一日平凡的工作,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心與教育》】相關文章: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愛的教育》01-24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11-02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摘抄03-17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摘抄01-27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6-09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2-20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5-17
愛心與教育教師讀書筆記9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