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性學習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
一、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問題
最早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國際天文界提出,他們認為,光污染是城市戶外照明對天文觀測的負面影響。后來,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稱之為“干擾光”,而日本稱之為“光損害”。目前,國內外對光污染沒有明確的定義。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光污染一般是指影響自然環境,對人類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產生不利影響,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造成人類不適,損害人類健康的各種光。由于瞳孔的調節,人眼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適應光輻射,但當光輻射增加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稱為“光污染”。波長為10 nm至1 mm的光輻射,即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輻射,在不同條件下可能成為光污染源。
二、光污染分類
白亮污染、眩光污染、人工白晝、彩光污染、激光污染、紅紫外線污染等
白光污染:夏季,玻璃幕墻的強反射光進入附近的住宅建筑,增加室內溫度,影響正常生活。有些玻璃幕墻是半圓形的,反射光的會聚也容易引起火災。在烈日下行駛的司機會被玻璃幕墻反射的光線所震驚,眼睛會受到強烈刺激,容易引發車禍。眩光污染:
汽車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頭燈,廠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會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場所,例如火車站和機場以及自動化企業的中央控制室,過多和過分復雜的信號燈系統也會造成工作人員視覺銳度的'下降,從而影響工作效率。焊槍所產生的強光,若無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煉工、熔燒工、吹玻璃工等)也會由于強光而使眼睛受害。
三、光污染的危害
近視與環境有關。人們知道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周圍的潛在威脅——光污染,這嚴重損害了人們的眼睛。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2
課題題目
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及推廣建議
指導教師
李笑宇
課題組成員
盧婧一、閆蒲、石坤、崔暢等
主導課程
地理
相關課程
化學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1. 塑料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長久的危害。由于塑料不易被分解,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而塑料購物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2.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3.與此同時,國家也在鼓勵尋找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替代品。目前商場上最好的替代品是棉布袋和帆布袋因為他們取之于自然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其次為無紡布袋,因為它有利于重復使用,可回收再利用
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通過了解“限塑令”的`執行狀況及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大致了解目前在推廣環保購物袋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從而更好地推廣環保購物袋,宣傳環保意識。
意義:1.在研究的過程中,組員們對于環保購物袋會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環保意識
2.通過調查研究和提出建議,每一位成員都會為環保提出自己的建議,發揮主人翁的作用,為環保事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3.最后,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向同學,家人,以及市民推廣環保購物袋。
任務分工:
組長:閆蒲
組員及分工:
資料查找:
攝像,拍照:石坤
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發放:崔暢
問卷統計,分析:
采訪:
材料匯總及整理:
論文撰寫:
文字及報告編排:盧婧一
活動步驟:
1. 查找資料(環保購物袋的種類,組成,性能; 環保購物袋在世界的發展狀況; 環保購物袋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其他國家或地區在推行購物袋時的可借鑒措施;)(進行中)
1周
2. 前往附近的市場觀察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狀況,進行統計
與此同時,組員在各自所居住小區附近進行隨機調查,記錄調查結果
1周
3. 設計有關《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使用狀況》的調查表(進行中)
1周
4. 匯總調查表,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1周
5. 采訪有關部門(市場有關方面負責人,環保局負責人,環保購物袋公司)
6. 根據所有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提出有關推廣環保購物袋的建議,撰寫論文
7. 將建議轉達給有關方面
采取的調查方法:觀察法,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采訪。
預期成果:
1.調查報告,數據統計記錄
2. 論文
3. 建議(倡議)書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3
研究課題:海南的茶葉產地分布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
小組組長:
小組成員:
指導老師:
研究方法及步驟:1,分組,分工;分別進行上網查詢,查閱書籍,問地理老師等。
2,對查來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用的信息。
3,對信息進行整編,整理出一篇報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葉眾所周知,品起來更使君感覺到絲絲清爽,蕩氣回腸。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備怎樣的優越條件致使能種植出這么好的茶葉呢對此,我們對海南的茶葉產地分布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報告:
在校園全面展開的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小組5人與指導老師一齊提出了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側重點在于分析與取證,結合茶葉的生長環境,與海南主要種植茶葉的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相比較,得出結論。這個調查報告主要結構是:先介紹茶樹普遍的最適生長條件,再依次列舉海南茶葉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萬寧中的特產茶葉,及它們生長所需要的環境,透過介紹上述三地的自然條件,最終得出結論。
一,適宜茶葉生長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氣溫和熱量的基本要求:
茶樹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對溫度和熱量有必須的要求。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茶樹才能生長良好。氣溫在10-35度之間時,茶樹通常能正常生長,在20-25度時生長最快,氣溫超過35度時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穩定在8-14度時,茶樹的越冬芽開始萌發。氣溫降到15度左右時,新梢就停止生長,但根系一般在溫度低于8度時才停止活動。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茶樹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長,處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區由于冬季溫度過低還會造成凍害。除了對溫度要求外,茶樹對積溫也有必須要求。一般狀況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動積溫越多,茶樹的生長時期就越長。茶樹每萌發一輪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動積溫為760-1060度。(海南島年平均氣溫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這就為茶葉的`生長帶給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水分條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的基礎條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氣濕度太低,對茶樹生長不利。降水是茶園水分最主要來源,保證茶樹能正常生長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當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時,茶樹缺水。空氣相對濕度對茶樹生長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認為,在茶樹生長期比較適合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低于50%對茶樹生長發育不利,而且使茶葉質地粗硬,品質降低。(海南島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氣濕度較濕,茶葉水分多,味道純。)
茶樹生長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樹對土壤條件有必須要求,一般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個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為適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種植茶樹。我國適合種茶的土壤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附:海南茶葉分布圖
二,生長在五指山地區的茶葉
五指山市年平均氣溫22.4℃,無寒冬,無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產的主要特色茶葉是苦丁茶與水滿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屬冬青科植物,適合于熱帶及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矣,”唐代名醫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標準藥性大辭典》亦載“苦丁茶味甘苦,性寒無毒,為涼肝散風要藥……”可見苦丁茶具有:降血壓,血脂,消熱消炎,防齦解酒,消帶減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理療保健功效,適于日常飲用,是理想的純天然綠色保健飲品,“取于天然,飲得自然”。海南島五指山脈,海拔1867米,常年云霧繚繞,雨水充沛氣候濕潤土質疏松肥沃,是苦丁茶最為理想的生長地區:正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獨具一格的品質。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譽海內外。
水滿茶
水滿茶也是海南綠茶中至高無上的貢品茶水滿茶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于云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茶樹植株為喬木型,大葉種,樹姿直立,分枝部位高,葉橢圓形,葉面隆起,葉齒淺稀鈍,芽葉無毛,樹高11~12米,樹幅7~8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區,產量少,適宜制作綠茶。之所以是貢品,是因為水滿茶的生長條件太獨特了,置于高山云霧之中,只有云霧繚繞,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滿足其生長條件。
三,生長在白沙縣的特色茶葉
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產于海南省五指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黎族自治縣坐落在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為東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積占41.9%,全縣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處,南部鸚歌嶺為最高峰,1812米,是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縣大小河流30條,其中流經境內的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縣屬熱帶季風性氣候,高溫多雨,光熱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區氣候特點突出。產茶區位于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那里四面群山環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云霧彌漫,氣候溫和,是屬于高山云霧區。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溫16.4~26.9℃,溫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白沙境內的國營白沙農場是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地。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云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育,實之結成,均為局部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質高產,1993年干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四,生長在萬寧的特色茶葉
萬寧市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28.5℃;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鷓鴣茶
東山嶺的鷓鴣茶有名氣,那是因為茶樹吮吸了當地土壤里酸堿適度的豐富有機物質,受益于山川靈氣,云霧,香露,茶葉長得綠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葉放進嘴里品嚼,起初有一絲苦澀味;之后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經過科學加工處理后的茶葉,色澤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學分析報告證實,鷓鴣茶葉中內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物質和17種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鈣和鎂元素含量甚高。這也應證了萬寧實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實在海南生長的特色茶葉還是十分多的,我們在那里只是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葉,所談到的資料還是屈指可數,肯定不能滿足讀者及校園的要求。以后的地理學中,我們將會學到更多的關于植物種植的環境,我們研究課題的中學生,海南茶葉協會,海南有關的學者也將繼續努力,為著力解決海南的茶葉種植,發展,銷售,前景作出貢獻。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4
在近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組織指導了初二年(7、8)班中的10位同學參與了《一次函數與生活》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使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用函數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社會生活,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決定,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在整個指導過程中,有了許多心得體會。
一、研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研究性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部分學生基礎課成績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卻是令人大為贊賞的。當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之后,他參與到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會空前地高漲,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二、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職責心。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和途徑,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更需要學生就應具備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為這不僅僅僅是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的方式,更是為學生將來開展個性化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維基礎。自從確定課題以后,研究小組同學就開始利用平時在校的空余時間去圖書館、上網查找資料;利用雙休日去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匯總。透過這樣的尋尋覓覓,查查找找,不斷修正,研究小組同學對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治學精神,使他們具備踏實嚴謹的作風,體會做學問的艱難曲折;同時進—步明白做任何一項工作都務必有必須的職責心和敬業精神。這種職責心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
三、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潛力如何,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學生一齊外出調查,一齊查閱資料,一齊總結分析,一齊解決問題。經歷了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升華了友誼,這對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協作潛力和社會交際潛力,正好填補了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好處。
研究性學習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選取權,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課題研究中涌現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學、創新的精神去學習、探索成了學生最大的樂趣。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僅僅僅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是透過改變學習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空間。因此,研究性學習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5
撰寫開題報告是課題研究的必要條件,為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可操作的程序,是課題研究的“藍圖”。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之后覺得還存在問題,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從而避免“大題小做”或“小題大做”。因此,開題報告的質量高低將直接影響課題研究能否順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一、開題報告的內容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我們為什么會想到要研究這個課題?誰是我們研究的特定對象?通過研究,我們試圖實現什么?我們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我們決定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和實施步驟,尤其是一開始準備實施的步驟。我們需要哪些工具和資料?如何得到這些工具和資料?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你的研究會帶來什么成果研究報告、實物、還是其他?導師的建議和鑒定等,其中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主要部份。研究背景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的原因。目的意義是指通過該課題研究將解決什么問題(或得到什么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么意義。有時將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成員分工應是指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職責。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時間安排等。實施計劃要詳細寫出每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地點、任務和目標、由誰負責。若外出調查,要列出調查者、調查對象、訪問的專家、調查內容、交通工具、調查工具等。如果是實驗研究,要寫出實驗內容、實驗地點、圖書資料、器材。實施計劃越具體,越容易操作。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的條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資料(如上網和設計問卷等比較基礎的方法)、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預期成果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形式來表現。
二、開題報告的格式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現,也可用其它方式表達(詳見附件:研究性學習課題“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與分析”的開題報告)。
三、撰寫開題報告的注意事項撰寫開題報告一要注意可行性,二要注意科學性,三要注意過程性。開題報告要詳細、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驟要具備可操作性。實施計劃要寫得具體、翔實,各研究階段時間安排要合理、充裕,課內時間一般用于選題、搜集資料、交流展示,而調查、實驗、材料處理、論文撰寫盡量安排在課外;若是實驗研究要考慮重復實驗,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擾。研究方法的選擇要根據課題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及教師的指導能力來確定。資料搜集和實驗盡量在校內完成。開題報告要體現出立意新穎、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等特點。提出問題和目的意義要與預期結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張冠李戴;獲得的信息資料和提出的觀點要客觀真實,經得起推敲。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在開題報告中體現出來,如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選題→開題→資料搜集→實施→結題→交流展示→研究后反思)和預期結果等等。參考文獻[1]蔣志萍等?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指導[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xx、[2]楊章宏?教育科研過程[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xx、[3]周平儒?研究性學習文檔的撰寫[j]?中國創新教育研究,20xx(2)。
附件:;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與分析>課題
開題報告課題題目:
指導教師:
課題組長:成員:班級:
簡要背景說明:為了更好地反映全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情況,我們特意以國家級貧困縣的'平昌縣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評估整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狀況。平昌縣地處大巴山西南麓,是擁有 92萬人口的貧困大縣,全縣近半數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許多外出務工者都將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學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營”。這些情況使我們在為“空巢”家庭子女的學習、生活擔心的同時,便決定對此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愿為平昌縣乃至全國貧困山區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長獻計獻策。
課題的目的意義:目前,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貧困山區的富余勞動力大量外流。這種現象必然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中又以對“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響最為突出。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勞動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們形象地稱這一特殊群體為“空巢”家庭。為了搞清楚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生存教育狀況,我們特進行了這次調查。
主導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相關課程:語文、政治、數學活動計劃:
任務分工:設計印制問卷調查表:韓簫、劉洋、張榮道;實地調查:韓簫、劉洋、張榮道;訪問專家:韓簫、劉洋、張榮道;結題報告執筆:韓簫;資料整理:劉洋、張榮道。
活動步驟:分三個階段實施前期準備: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資料,做好知識準備;調查研究:實地調查采訪,獲得實事材料;匯總成果: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事材料,形成結題報告,完成個人總結,寫出心得體會。
計劃訪問的專家:江口鎮、西興鎮、斯灘鄉地教育工作者和鄉村干部。
活動所需的條件:圖書資料:;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教育導報>等資料。
預期的成果:通過對“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分析、訪問,寫出質量較高的結題報告,采用心得體會的形式,總結已學會并掌握常見的研究方法。
一、課題基本情況
二、課題研究的背景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四、課題概念的說明與界定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七、課題研究步驟及內容
八、經費計劃與使用管理
九、主要參考文獻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6
活動背景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本課活動的教學是繼?碧螺春?一課的延伸,選題是在課堂教學的根底上生成的。?碧螺春?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繪了久負盛名的碧螺春名字的由來以及采摘、制作、品嘗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愛和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學了課文后,學生對“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整理相關茶的資料,組織學. -可修編- - -
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實行研究性學習,在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加工、處理信息的水平,在悠悠茶韻中品味書香。
活動目的
1、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茶文化的信息,拓寬茶的知識領域,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
2、通過嘗試制作茶食,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動手水平、創造水平及藝術審美水平。
3、注重課堂生成,注重學科的綜合,融語文、美術、自然、社會、勞動等各科于一體,培養學生搜集、加工、處理信息的水平和藹于交流、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動準備:
學生:
1、通過閱讀書籍、考察市場、個體采訪、上網搜索等途徑搜集整理相關茶文化信息,編輯茶韻文集,制作小報,布置展版。
2、自主合作制作茶食。
教師:
1、準備課件及茶具、茶葉、開水等實物。
2、有方案地指派一名同學擔任這次活動的總指揮,具體協調和組織大家展開好前期的調查研究。
3、為學生提供網絡平臺及相關。
活動過程
一、課前互動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聊聊好嗎?
1、這兩個星期你為今天的'活動做了哪些準備?(生:找資料、逛書店、考察市場、到超市調查、訪問他人、設計展板、制作茶食、準備茶具……)
2、通過這些途徑,你們都了解到了什么?
(生:茶葉的種類、茶具的品種、相關茶的詩詞對聯、茶的藥用價值……)
【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準備情況,檢驗學生的知識儲藏,以便使下面的活動有的放矢展開,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形成愉悅的學習心理,使學生愿學、樂學。】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7
研究小組成員:×××、×××、××、×××
指導教師:×××
課題題目: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
簡要背景說明:
一、必要性和急迫性
農村中學同樣肩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同樣要為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服務,農村的孩子同樣需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樣會面臨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所以,農村中學同樣要認識到研究性學習開設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相對城市中學來講農村中學,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要模糊一些,實施起來要困難一些農村中學實質上是應試教育的重災區。在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可以打破以學科分類作為課程基本形態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從封閉的課堂中解脫出來,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生活化及實踐性,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知識更有價值。所以,研究性學習是農村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農村中學同城市中學相比畢業后留在當地的學生要多,這批學生回到農村第一線后,直接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他們是否具有科學素養,是否具有創新精神,將直接影響中國農村的發展進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意義尤為重大,形勢也更為迫切。
二、劣勢及優勢
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首先會遇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軟件建設”問題,即老師的教育觀念及指導水平問題,一般農村中學較重視學科教學,老師擅長書本知識的傳授,自身對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了解很少,所掌握的知識都局限在本專業范圍內,這將會削弱課題研究中老師的指導;農村中學信息又相對閉塞,對新事物了解甚少,這些都會影響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的成效。
二是“硬件建設”問題,即學習資源建設,主要指農村中學在信息技術、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等方面的建設較薄弱,學生很難通過網絡進行外源學習,憑借實驗室進行物理性、化學性實驗也受到制約,純理論性研究也相對困難。
當然農村中學進行研究性學習也有著城市中學所沒有的優勢,這些優勢表現在:
第一,地域優勢,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隱含著豐富的資源,產業結構形式多樣,自然物種豐富,民俗風情各異。這些都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豐富、生動的內容。
第二,農村學生較純樸、能吃苦耐勞,對學習執著,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也較強,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科學的精神。
三、省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的現狀:
在省外,乃至全國同類課題的研究很多,大致從研究性學習的原則、方法、途徑等方面作了一些理論研究。而結合農村高中現狀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方面做的研究很少。我們認為本課題從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取向,實施取向和追求的境界三方面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對探索農村高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適應教育發展形勢需要的優秀人才具有重大意義。
基本內容:
一、當課程改革越來越成為教育關注的中心時,新型的課程形態和學習方式便應運而生,研究性學習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趨勢,也切合我們當前整個教育改革的發展宗旨,即培養具有良好個性的全面發展的人。為此,本課題研究基本內容如下;
(1)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取向--生命體驗
目前的研究性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盧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自己的研究性學習目標體系。同時,開發另外兩個功能,一是發展教師和學生對現象過程或信息的個性化的解讀能力;二是培養教師和學生信息處理的能力。這兩方面正是學習生命回歸體驗的本義,即在于挖掘人的這兩方面潛質。終身學習的旗幟永遠引導他們去提升自我生命的價值,解讀和體驗生命的存在,從中汲取智慧,以應付知識和信息的“爆炸”,提升教師和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意志。
(2)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取向--學習化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要求:學生是參與的主體,教師是參與、指導和幫助者;實施方式:靈活選題、開放時空,以學生自主研究為主;選擇內容:強調學生能力所及的范圍;實施程序:準備--實施--結論--報告,具體實施方案由學生各自需要設定。因此,研究性課程的實施取向應該是一個學習化、實踐化及不斷反復提升的的過程。我們在研究上述內容時,還要重點研究,研究性學習課程一般方法與學科課程具體方法的協調問題,以求得方法論上的突破。
(3)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
研究性學習課程追求境界--學習自由主要有五方面內涵:
①研究性課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整合為基礎,強調以學生切身的現實生活和實踐領域為內容,以促進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達到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習慣的形成并力爭與實踐相結合的習慣形成為目的。
②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主要開發者、探索和創造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
③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的定位要具有一定的難度。
④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色就是打破傳統的整齊劃一的課程內容,給學生的特長的個性的良性發展開辟空間和時間。
⑤研究性學習課程具有最大的開放性。
二、課程實施方案
1.成立,遼中一高中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
由學校行政、備課組長、班主任和部分教師組成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管理小組,負責對課程進行業務指導,組織實施、調控督促。
2.學習動員,樹立課程意識
(1)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體會新課程計劃和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對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對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重要作用。使教師切實感受到新課程計劃和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與緊迫性。
(2)學校采取送出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分批組織教師到外地學習參觀。
(3)收集、印發有關“研究性學習”的專著、理論文章、經驗交流資料等,并組織學習或分組討論,使教師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目的、目標,開展方法和操作步驟。 (4)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了一系列的講座,向學生介紹“研究性學習”,作好學生的動員工作,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對學習、成長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進行研究性學習、怎樣進行課題研究等。并在2002年6月下旬,學校指導學生自由組成課題組,開始進行研究,并要求學生利用雙休日、暑假進行調查研究,為下一期的繼續實施打下基礎。
3.確定課程教育目標,制定整體計劃,編制進度計劃。
4.課程實施管理:
(1)教師培訓,建立教師對課程的管理體系。
(2)重視對學生的課題活動的指導,教師及時了解課題活動的進展情況,協調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3)課題研究期間,舉行與“研究性學習”相關的各種學習以及實踐考察,以達到開闊視野,理順思路的目的。
(4)領導小組、管理小組成員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應保持經常性的聯系,舉行多種形式的座談會,增進了解,促進課題研究健康發展。
(5)在課題開展過程中發現、培養課程骨干教師,給他們提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使之能承擔起課題研究導師的重擔。
三、教師如何適應研究性學習:
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走出對研究性學的認識誤區,不少教師認為,中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其主要任務是學好各門文化課,搞研究性學習應放在課外,不應作為必修課;搞研究性學習,農村中這的教學條件還不足、執行有困難,很難搞出名堂來;搞研究性學習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降低升學率 顯然,這是受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所產生的顧慮,教師應加強對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和實施方法的認識,消除上述顧慮,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學會了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把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這不僅使學生看到了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價值,提高學習積極性,還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充分認識研究性學習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和重要意義。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與教師一樣能通過互聯網,各種媒體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其次要注意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研究性學習是一門全新的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探索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對習慣于純學科課程教學的廣大教師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教師必須加強學習,要重視自身科研素質的提高。要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方法,懂得如何做課題,研究性學習中課題實施的一般過程是:選題立題─→成立小組、制訂方案─→課題實施─→課題結題─→成果展示。選題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1)從學科學習的疑難中找課題,如“濃硫酸氧化性的實驗研究”、“水中含氧量的測定”;(2)從學生身邊找課題,如“對人體無害的修正液”、“空調滴水問題的解決”;(3)從各種媒體上找課題,如“長江三角洲7000年來岸線演變和未來預測”等。成立小組、制訂方案,主要是選聘好指導教師,確定課題組長、寫好課題開題報告,開課報告應包括課題背景、研究的目的意義、人員分工、研究步驟、所需條件、成果表示形式等。課題實施主要為文獻閱讀─→網上查找─→實地考察─→專家走訪─→資料整理─→實驗論證,課題成果可以是課題報告、論文、作品、產品或設計方案、建議等,課題報告主要有課題名稱、指導教師、課題組成員、執筆人,正文包括引言、論點、論據、結果等。要學習本學科甚至跨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重視相關資料的積累、逐步豐富適合本地本校實際、受歡迎的研究課題的綜合性資料儲備。
再后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面對學生提出來的一連串問題,教師不可能也不需要“全知全能”、事事都懂,所要做的是指點學生在遇到困難時通過哪些途徑去尋找答案。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檢索查閱書刊雜志、上網、談訪、問卷等形式獲取資料的方法,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研究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得出相應的結論;指導學生運用各種通訊手段──信、電話、email等向專家請教,使他們學會學習。教師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巳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使他們學會思考。教師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課題的目的與意義:
目的:目前的研究型課程,基本目標關注的焦點主要是學生的能力、情感和知識三方面。我們要通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研究,以布魯姆目標體系基本理論為基礎,重點研究以上三方面同時,形成符合農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體系。
理論意義:
中國農村人口多,農村地域遼闊,農村中小學人數多,比例大,農村教育環境、教育資源相對滯后(也必然會有些優勢),科教興國,發展教育,首先要研究農村中小學教育,所以結合農村實際來研究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如何開展,構建符合農村高中教育的理論與模式,合理開發教育資源,以此來推動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同時,本課題的研究,也從理論方面填補了農村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空白,釋放農村的智力資源,有一定的開拓精神和創新價值。
實踐意義:
①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符合農村高中特點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理論模式,從而進行農村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實踐,以此推動農村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為培養富于團隊精神的有競爭能力的合格四化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②從國情和農村實際出發,利用農村教育資源發展農村高中教育,服務農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課題的目標:適應新一輪教學改革的需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為新世紀培養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
研究課程:各學科
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2)活動步驟:分階段實施
(3)活動所需的條件:圖書資料、實驗設備、電腦上網社會調查與訪問、實地參觀考察與測量等
(4)交通工具:自行車、出租車等
(5)其它:各科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或方式,但不違背教育規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為宗旨,以學生接受能力為限。
(6)預期的成果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8
課題名稱
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之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將“衣”擺在首位。可見,“衣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交際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絢麗多彩的服飾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更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載體,不同的服飾打扮還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從遠古時代的人類用樹葉獸皮遮羞保暖,到當今社會講究時尚、潮流、個性的流行服飾,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們將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追尋我國服飾文化史,領略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與博大。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制訂出一個可行方案,宣傳服飾文化,讓服飾文化引起更多當代中學生的關注,使他們對穿著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認識與品味,讓他們的穿著打扮展現出當代中學生動人的風采。
預期成果
體驗、調查分析報告、論文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雜志、互聯網、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基礎知識、能力,收集有關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活動
計劃
任務分工:由于人數有限,所以全組全過程參與。
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第3周):參加課題研究培訓,開好開題會,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第4—10周):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搜集中國古今服飾文化的有關資料,并整理分析資料。
第三階段(第11周):對我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穿著打扮追求與認識的問卷調查,整理分析調查數據。
第四階段(第12—13周):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和修改課題研究報告。準備相關驗收材料,完成有關結題驗收的準備工作,申請課題鑒定、驗收。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9
XXX:
第六大隊第九組
組長:xxx
組員:xxx
指導老師:xxx
一、明確目的:研究xx村產業結構變化,為優化產業結構提供建議。
二、研究方法:座談訪問
三、正文:
既然是調查產業結構,那么我們要先清楚產業結構到底是什么。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筑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簡而言之,就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而一般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為:
(1)需求結構;
(2)資源供給結構;
(3)科學技術因素;
(4)國際經濟關系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我們調查的主要是沿溪鎮xx村的產業結構變化。
xx村以第一產業的蔬菜種植為龍頭。而形成如此優越的發展條件在于:
地理環境:土質肥沃;水質、空氣均達到國家無公害蔬菜種植標準;而xx村北鄰瀏東公路,南靠瀏陽河使得交通無比便利;(如圖)
市場需要: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對健康綠色食品的需求,與此——綠色農業應運而生,滿足市場需求;
思想普及:由于建設新農村政策及村委會的宣傳領導,使農民也普遍形成一種概念;
物質條件:因為免收農業稅政策,機械、肥料有提供和補貼,所以大大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帶動發展。
由于以上如此之多、各個方面的優勢條件存在,使得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迅速發展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模范村。以下是一張xx村蔬菜種植面積的發展條形圖。
備注:含復種面積
據了解,20xx年xx村成為全國農業示范村,新農村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無公害蔬菜種植成為xx村的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20xx年人均收入為2800元,到20xx年人均收入達到7900元,同年,蔬菜總產值達到840萬元,到08年達到1560元,發展尤為迅猛。
同時我們還從村干部口中得知了xx村最新的動態:建立xx高科技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在我們的追問之下,了解到關于此模式的一系列資料,其優點在于:
1、提供新的種苗、農藥、肥料。由普通種苗改良為優質種苗;由化學農藥升級為更加健康的`生物農藥;由無機肥進化為有機肥,這一系列的措施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2、提供機械。目前xx村的勞動力輸出情況分為3大塊:外出務工,一般為18——40歲;在鄉鎮企業打工,一般為初高中畢業,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留家種田,大多是40——65歲的勞動力。顯然大齡勞動力并不符合如此大規模大做功的農業活動,而提供機械有效的解決了這個矛盾,提高單位勞動力生產效率。
3、引進先進技術。如與湖南農大、農科院建立教科實習合作,在冰災后引進恒溫技術。
同時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管理模式,改變了原來散戶型生產模式生產、產品不成規模、缺乏品牌效應的缺點,集中了勞動力、機械等,解決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規范了種子、肥料、農藥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價值。努力實現高效、科技、現代農業,開始具有樹立品牌意識。
其次xx村在第二產業方面以花炮、化工(高新技術為其他產業服務)、食品、塑料、農產品加工為主。第二產業產值達1.5億,占總產值3/4。平均增長值高于沿溪鎮(36%)。
在走訪了一些工廠之后,我們得到以下數據。
百年食品加工廠:
工人數:12人(初始8人)
大多為女工
純工人(少數幾天回家務農)
年產值:07年50萬
08年100萬
人均收入:8000元/人
瀏陽三星煙花股份有限公司:20——100多人
純工人
年產值:1億左右
年收入:2萬4左右
xx竹制頂板生產廠:
年產值:06年200萬
08年500萬
人均收入:1萬2
工人數:06年60人
08年180人
(半農半工)
xx塑料生產廠:
年產值:06年115萬
08年472萬
人均收入:6000元(計件
半農半工)
從以上數據綜合可以看出,xx村的第二產業創造的產值大大超越了第一產業的產值,甚至更有前景。那么我們發出疑問了——為什么還要以無公害蔬菜為主的農業產業為主?
通過資料的分析與實踐得出的感受,我們哦們得到如下答案:
1、xx村優越的地理環境適宜發展農業;
2、堅持可持續發展觀,無公害蔬菜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與可持續性;
3、農業往加工儲藏方向發展,需要工業的發展來幫助實現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業。
所以,xx村的工業發展僅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和作用條件,不能代替處于重要位置的農業。
而xx村發展的第三產業更是為了農業發展提供條件。
為提高農民自身素質,村里堅持貫徹建設新農村的20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具體措施表現在:建設農民新村,改造了2個小區;實行“三改”(水、廁、渠);建立環保學校。
這為無公害蔬菜提供配套設施,宣傳環保理念與思想,穩定農民堅定的發展這條道路。
xx村雖然在第三產業發展方面已有基礎,但目前還并不完善。比如:有網頁,但緊缺網絡人才;大型蔬菜基地也缺少蔬菜檢測人員;蔬菜包裝會增加產品成本……而村領導也已意識到發展第三產業的重要性,做出了相應的舉措。如將招聘網絡人才作為了今年工作的一項重點。
四、總結:
沿溪鎮xx村以蔬菜種植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第一產業服務,第三產業的加強是第一產業形成品牌與優勢的關鍵。
五、建議:
不能僅僅停留在第一產業上,應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步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開辟一條信息化的道路,建立將無公害蔬菜的路子做大、做寬,建立農機合作社及流通隊伍,形成品牌。優化產業結構,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將無公害蔬菜為主的第一產業作為特色龍頭產業,穩步發展以花炮為主的第二產業,積極加快第三產業的步伐,以帶動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將產業結構健康穩定地發展。
XXX
20xx年X月XX日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0
開題報告課題題目:
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與分析、
指導教師:
周平儒
課題組長:
韓簫成員:劉洋張榮道班級:初XX級9班
簡要背景說明:
了更好地反映全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情況,我們特意以國家級貧困縣的平昌縣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并以此粗略地評估整個貧困山區“空巢”家庭子女的生存教育狀況。平昌縣地處大巴山西南麓,是擁有92萬人口的貧困大縣,全縣近半數勞動力常年外出務工,許多外出務工者都將子女留在了家中,中小學就成了“空巢”家庭子女聚集的“大本營”。這些情況使我們在為“空巢”家庭子女的學習、生活擔心的同時,便決定對此進行調查分析,得出結論,愿為平昌縣乃至全國貧困山區的“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成長獻計獻策。
課題的目的意義:
目前,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不一,造成了貧困山區的富余勞動力大量外流。這種現象必然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中又以對“空巢”家庭子女生存和教育的影響最為突出。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勞動力流失,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我們形象地稱這一特殊群體為“空巢”家庭。為了搞清楚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生存教育狀況,我們特進行了這次調查。
主導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相關課程:語文、政治、數學活動計劃:
任務分工:
設計印制問卷調查表:韓簫、劉洋、張榮道;實地調查:韓簫、劉洋、張榮道;訪問專家:韓簫、劉洋、張榮道;結題報告執筆:韓簫;資料整理:劉洋、張榮道。
活動步驟:
分三個階段實施前期準備:形成研究方案,查找資料,做好知識準備;調查研究:實地調查采訪,獲得實事材料;匯總成果: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事材料,形成結題報告,完成個人總結,寫出心得體會。
計劃訪問的專家:
江口鎮、西興鎮、斯灘鄉地教育工作者和鄉村干部。
活動所需的條件:
圖書資料: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教育導報》等資料。
預期的成果:
通過對“空巢”家庭子女教育生存狀況調查、分析、訪問,寫出質量較高的結題報告,采用心得體會的形式,總結已學會并掌握常見的研究方法。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1
一、分析結題條件
研究性學習的結題條件主要包括:
(1)活動課題的目的要求是不是全部達到;
(2)活動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各方面的工作、活動是否全部落實;
(3)活動課題研究的成果質量,水平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4)活動課題研究的各項資料是否齊全。
二、結題組成員的組成和作用
結題組由以下成員組成:結題組組長,指導教師,專業教師,學生等。結題組成員的作用是聽取結題匯報,審閱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性成果材料,審閱學生的結題報告,并針對該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如對選題的意義、研究的方法、實施方案、可能的結論等提出問題),最后點評,得出該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指導意見。
三、結題的程序及實施過程
(1)學生根據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撰寫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結題報告的寫作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含有研究背景、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主要結論(或作品),并有引文注釋;
②概述課題研究價值、課題創新點及先進性、課題研究不足及改進思路;
③概述課題研究收獲、感悟、反思;
④列示課題(參考文獻)。
(2)申請結題。結題現場要求參與本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全體成員或大多數成員參加。
(3)在結題會上,活動課題負責人向結題組匯報結題報告(還可以進行成果展示)。
(4)結題組成員聽取匯報,審閱過程性成果材料和結題報告,并進行提問,由活動負責人或成員答辯,形成結題組成員與參與活動成員問答互動,相互交流溝通。
(5)結題組成員點評,得出該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指導意見。
四、結題成果的表達方式
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外,還可以采取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方式向全班發表,或通過指導教師主持答辯。旨在反映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和結果,并最終通過結題報告形式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可以一方面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概括、推理和論述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展示自己的成果,總結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性學習水平。
五、在研究性學習結題中的指導策略
1、科研方法的指導
結題階段和課題實施階段所用的科研方法有著一定的差異,課題實施中學生需要運用觀察、實驗、調查、文獻檢索等方法全面收集信息,而結題中更多地要用數據處理、統計分析、邏輯分析等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給予學生這方面的指導。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結題中的分析論證一定要遵循實事求是的科學原則,如果論證所得到的結論與課題研究的假設不一致,或社會調查所得的分析結果與課題研究預設的觀點相沖突,那么不能為了印證自己的假設或觀點而隨意修改原始材料。
2、思維方法的指導
(1)由表及里,尋根探底。即從具體生動的內容中找出其中本質性的東西,以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
(2)由此及彼,類比推理。即通過分析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揭示不同事物間的共性和差異。
(3)聯系實際,巧設情境。教師要巧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去撥動學生的思維弦脈。
3、學習形式的指導
首先要求每個學生先對材料進行獨立分析、推理、判斷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強化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合作水平,充分發揮團體合作精神。
這既是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又是研究性學習的需要。不僅課題組成員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跨課題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以求從他人那里借鑒較好的科研方法。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2
年級:20xx班級:17
課題題目
酸雨與人體健康
指導教師
溫秀清
課題組成員
孫xx、王xx、姜x、張xx、王xx、李xx、姜xx、姜xx、韓x、欒xx、劉xx
相關課程
化學
研究方法
調查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某天在看天氣預報時候,播音員善意提醒:明天有酸雨,注意保護皮膚。于是,我們決定研究一下酸雨對人體的危害具體怎樣
研究課題的意義和價值:
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酸雨的化學成分,對人體的危害是什么,是怎樣危害人體的。盡自己的力量阻止酸雨的形成和防止酸雨對人體的.危害。
任務分工:
孫Xx、王xx、姜x負責上網,去圖書室查閱資料。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張可慧、王力濤負責采訪老師。李xx、姜xx、姜xx負責到工廠實地考察。韓xx、欒xx、劉xx負責實驗室研究。孫xx負責分析資料,撰寫報告。
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6月1日到8日,上網,去圖書館查找資料
第二階段6月10日到14日,訪問化學老師,了解酸雨對人體的危害
第三階段7月1日到10日,到附近的化工廠進行調查
第四階段7月15日,對酸雨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研究
第五階段,7月25日,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報告
研究內容:酸雨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
可行性分析:
圖書資料、相關書籍、報刊,實驗室設備,網絡
預期成果:調查報告
呈現形式:文字、圖片、動畫
指導老師意見:
目的性很強,可操作性強。在實驗室做實驗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簽名:溫秀清
9月3日
可能存在的問題:
對化工廠的調查可能不是很順利。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3
研究課題:
傳統與外來節日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組長、班級和指導教師:
研究背景:
世界文化豐富多彩,在節日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強,機遇與挑戰并存,借鑒與競爭并在。在中學生當中,很多學生熱衷于過“洋”節日,被冷落一旁。因此,我們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尋找中學生熱衷“洋”節日的原因,冷淡傳統節日的原因。
正確認識“洋”節日,對待傳統節日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尋找傳統節日創新的途徑,使傳統節日在新世紀世紀時期發揮應有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真正實現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共同進步。
第一組:研究內容:傳統節日,“洋節日”有哪些?中學生喜歡過的節日是哪些?為什么?
全組調查問卷的內容,制作調查問卷(張小鳳曾維萍)
調查、分析問卷結果(連靜君邢月萍)
查閱、收集相關資料(曾慶梓)
全組成員共同討論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撰寫報告(組長)
第二組:研究內容: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表現出什么樣的狀況,在節日方面有哪些表現,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的側重點和方式
了解目前國際的大背景,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沖突與競爭(陳潔琳王桂婷)
側重節日方面的交流,查閱典型的例子,說明中西節日的特色以及差異(吳玉馨林夏妃)
整理前幾個成員的資料(高靖張勇陳森源)
全組就整理資料進行討論,商議,形成最終結論
撰寫報告(李海燕)
第三組:研究內容:傳統文化在新世紀是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待“洋”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如何體現它的價值,就傳統文化的創新你能不能提出幾條可行性的建議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內容的關鍵點和方式
傳統文化在今天的表現,尋找事例(何深欣關云舒魏琳雅)
整理尤其在節日方面的新穎之處(莊全雄陳俊杰劉丹蕓)
歸納出這些傳統文化傳新的途徑,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全組成員)
撰寫報告(組長)
結合三組的研究結果,由六位組長進行最后的總結并寫出作中的報告。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4
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15
課題題目 :我們身邊的水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而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
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我們身邊的水,讓同學們了解水對于我們的`重要性, 明白在我們身邊,浪費水資源,水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需要我們從身邊做起,采取措施保護水資源。明白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 發展的首要條件,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圣的天職。
預期成果:調查附近河流水質,城區水量是否緊張,是否存在嚴重的浪費水資源的情況,并研究制作表格,反映給有關部門。
研究方法:實地考察和進行調查問卷。
活動計劃:
一、任務分工:分為三個小組
1、余崇文和康培培負責制定調查問卷和活動計劃并進行實地考察。
2、張藝、邱夢媛、李琛發放問卷以及整理和收集資料。
3、徐亞維打印文件及整理最終檔案。
二、活動步驟
1、全體組員進行討論、確定課題、出動全體組員收集有關資料。
2、全體組員對主要河流、水庫、自來水廠進行實地考察、發放調查問卷給小區居民并收回問卷。
3、對回收問卷和所收資料進行整理。
4、上網將活動細則及成果打印出來,便于寫論文報告和總結。
三、可行性分析:
新縣縣城主要分布在小潢河兩岸,取其水質調查相對簡單,香山水庫是居民飲用水來源,水資源是現在人們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會得到大力支持。
總結: 通過這次研究性課題我了解了新縣水資源及水污染的一些狀況,水資源相對豐富,不存在缺水狀況,但普通民眾的節水意識不強,浪費水資源時有發生。一些大型企業排出廢水也污染了小河水資源。
教師評價:課題是當今社會的研究熱點、實踐意義強、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科學思維以及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研究性 學習活動非常有意義!
【研究性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報告06-19
研究性學習報告06-19
研究性學習報告03-18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6-17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7-26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7-14
研究性學習報告范文09-29
初中研究性學習報告02-25
關于研究性學習報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