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融調研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1
在我國經濟建設持續發展、碩果累累的進程中,我們農村合作銀行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經營范圍擴大,經濟效益增加。但是,我們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金融風險。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和制止,就會嚴重影響農村合作銀行的發展,影響到農村合作銀行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影響到國家生產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內控與合規、防范金融風險是我們農村合作銀行永恒的主題。下面淺談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與如何防范金融風險。
一、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1、內控文化缺失嚴重,誘發金融風險。良好的內控文化是農村合作銀行內控體系持續有效運行的前提。而在內控文化缺失的情況下,銀行經營者關心的只是規模和速度,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重視不夠,有關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束之高閣。內控文化缺失、理念缺乏、一味追求速度和規模、誘發違法違規行為,這正是很多農村合作銀行員工走向犯罪的路線圖。很多作案者最初并沒有壞的`打算,只是在其工作的過程中,看內控文化嚴重缺失,有機可乘,從而違紀違規,進而走向犯罪。
2、制度執行力不強,內控形同虛設。衡量內控體系有效與否的標準并不在于農村合作銀行制定了多少制度,關鍵是看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制度不落實、執行不到位往往使得內控體系漏洞百出,形同虛設。其效果就好比是紙糊的窗子———一捅就破,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從而為那些不理性人通過作案謀私利提供了可能。銀行內部人員騙貸成功,用的無非是偽造擔保資料作虛假擔保,或放款后私自取消擔保方的擔保責任并將貸款轉移等手段。這些都說明制度執行力不強,內控形同虛設,工作流程缺少嚴格的分工和限制,否則騙貸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得手。
3、約束基層管理人員力度不夠,造成風險高度集中。我們農村合作銀行目前的組織架構下,基層管理者往往被賦予過多的權利,包括財務管理、核算管理、授權管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從理論上講,權利過多過大,就存在一定的作案機會和可能。如果沒有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在利益誘惑、私欲膨脹的情況下,基層管理者就會輕而易舉地走上犯罪道路,這屬于典型的關鍵人員作案。為此,我們農村合作銀行必須實行關鍵崗位、人員的定期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并專門出臺稽核監督機制,約束基層管理人員權利。然而,我們農村合作銀行大多沒有達到這一要求,沒有出臺相應的規定或規定沒有落實到位,這是產生金融風險的關鍵所在。
4、稽核力量薄弱,有效約束不夠。我們農村合作銀行的稽核力量相當薄弱,集中表現在:一是有些銀行尚未設立專門的稽核監督部門;二是設有稽核部門的銀行,其稽核人員的配備不足,達不到總員工數5%的國際一般水平;三是稽核監督部門容易受到行政干預,難以獨立開展工作;四是稽核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無法滿足稽核工作要求;五是稽核制度落實中“走樣”,稽核監督的不到位,看起來稽核檢查規模宏大,樣子嚴肅,實質走形式,是“逮不住老鼠”的“貓”。稽核力量的薄弱,從某種意義上說,助推金融風險的發生。
5、考核機制不完善,忽視金融風險。我們農村合作銀行考核機制不完善,只重視經營業務,突出指標完成,忽視內控管理要求。在這種考核機制下,基層銀行不惜一切代價擴大經營規模和業務范圍,拼命追求發展速度,從而出現鉆制度空子、打擦邊球現象,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違規違法經營。至于防范金融風險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束之高閣,無人提起。
6、內控責任制缺失,造成內控管理混亂。在內控責任制無形的壓力下,各銀行相關部門才會真正肩負起應負的責任,發現內控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并予以及時的糾正和完善。目前情況下,內控責任制缺失,發生金融風險,銀行往往只處理作案當事人,而不處理那些負有相應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部門與人員,從而造成內控體系的有效性長期得不到提高,使內控管理混亂。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2
多年來,農村信用社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經營宗旨,為我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在“三農”問題倍受關注的背景下,農村信用社認真理清發展思路,緊密結合各地實際,積極創新發展模式,牢固樹立了“以農為本,服務城鄉”的經營理念,持續擴大服務范圍、加大信貸支農力度,成為當地“三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一、支持“三農”工作總結
(一)機構網點設置基本實現全覆蓋
農村信用社是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體系的主力軍。隨著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撤并縣鄉機構,農村信用社已經成為農村市場營業網點最多,客戶資源最廣,業務品種最齊全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
(二)存貸款規模不斷擴大
經過多年努力,我社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存、貸款余額逐年增加,顯示了其資金充裕、信貸規模擴張,支持我區企業、個人的生產及消費,有效保證了當地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三)不斷加大支農資金,充分體現支農主力軍地位
農村信用社作為當地支農資金的主要投入者,近年來支農力度不斷加大,農村信用社的農業貸款在全區金融機構總體農業貸款中的占比已由年的.%提高到年的.%,真正成為當地支農工作的“主力軍”。
二、農村金融服務面臨的'問題
我社在支持“三農”發展方面做出巨大貢獻,但隨著“三農”快速發展及自身經營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一)可用資金短缺
由于農村地區資金外流現象嚴重,造成我社支農資金供給不足。農村經濟主體一方面需要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又將大部分資金存入其他商業銀行,造成我社后續資金補給不足,且難以滿足當地“三農”發展的信貸需求。
(二)信貸服務機制不完善
近年來,我社支持“三農”信貸投入不斷加大,基本滿足了廣大農民的簡單生產信貸需求,但隨著當地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信貸服務機制跟不上,導致新時期下當地“三農”發展的新需求未能得到滿足。
三、完善服務機制的建議
(一)立足服務“三農”,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
我社市場定位為服務“三農”、服務縣域、服務中小企業,并把支持“三農”工作作為強社之基、固社之本,常抓不懈;積極創新服務“三農”的業務品種,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1、通過創新服務手段、豐富業務品種等措施,有效滿足農民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目前我社業務種類已達多個,如小額扶貧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抗震安居工程貸款、農村婦女自主創業和林果業、畜牧業貸款等等。并按照自治區產業結構規劃和市場需求研制開發了設施農業、個人生產經營、工資質押等貸款品種。
2、在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農戶聯保貸款等傳統精品業務時,在參考農戶資信狀況、種植面積及物化投入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最高貸款金額。
3、加強網絡電子化建設,網點電子化覆蓋率達%,銀行卡受理網點覆蓋面達100%,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服務。
4、通過為進城務工經商農民提供結算、信貸等綜合金融服務,做好涉農企業的信貸服務等工作,針對涉農企業有效擔保資產不足的情況,量體開發了農副產品收購封閉運行貸款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等。
(二)加大支持農業產業化、設施農業及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力度
1、全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主動采取“有保有壓、有進有退”的信貸政策,有效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動加大對優質、高效農業的支持力度。培植扶持農業生產基地,增強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牽引機制,通過支持“公司+基地+農戶”、“農村經濟組織+農戶”、“專業協會+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農戶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由兼業經營向專業經營轉軌,信貸優先支持優勢特色農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實現了銀企農共贏。
2、支持設施農業力度進一步加大。設施農業不僅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也是促進全區農民增產增收的突破口,已經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我社以“積極穩妥、打造基地、規模經營、注重實效”的信貸支持思路,全方位、多層次滿足當地設施農業對信貸資金的需求,支持建設了一批設施農業示范基地。
3、支持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初見成效。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不僅對挖掘農業內部潛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對促進全區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已經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三)利用優勢,多渠道融資金
根據縣域存款業務的新特點,樹立創新觀念,把存款市場做強,把組織存款作為增強經營實力和提高效益的第一要務,擴大存款總量,積極尋找客戶,對存款大戶實行立體攻關,發揮人熟、地熟、點多面廣的優勢,多渠道融資金,最大限度的開辟市場。
(四)信用工程建設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業務上新臺階
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支持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程。近年來,我社積極開展信用工程建設,大力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業務,積極培育農村信用環境,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業務上新臺階。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3
近日,我們對具有發展畜牧業資源豐富和潛力巨大的吉林省xx市進行了專題調研。
結果顯示:區域畜牧業在市場經濟的拉動下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由于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金融部門信貸支持力度減弱,較大程度上制約了畜牧業發展步伐。
截至xx年末,全市金融機構畜牧業貸款余額3億元,占“三農”貸款比重僅為9.2%。其中xx年前畜牧業貸款2.4億元,近4年來新增畜牧業貸款只有0.6億元,遠遠低于其他行業貸款增量。
究竟難在哪里
畜牧貸款風險高,懼貸心理加重。過去,xx市轄區內農業銀行和農信社曾多次承辦畜牧業貸款,對當地畜牧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場、經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大部分畜牧業貸款出現不良,甚至形成風險。截至xx年末,全市畜牧業不良貸款余額2.2億元,占畜牧業貸款投放總量的73%,這一巨額不良貸款的形成,致使承辦貸款的金融機構產生了懼貸心理,貸款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據對xx縣農業銀行調查了解,xx年辦理一批奶牛貸款,貸款規模為xx萬元,共計63戶,購買奶牛216頭,期限為3年,于xx年到期。目前,該批貸款共計收回本金137萬元,其余1863萬元全部形成不良,不良率高達93.15%。
戶多面廣、分散經營不利于管理。
幾年來,xx市70%以上的養殖戶還處于分散經營,庭院養殖,遍布各村屯,給承辦貸款的金融機構增加了經營成本和管理難度。例如xx縣農行xx年發放的養羊貸款,共計2380萬元,養殖戶1017戶,分布10個鄉、97個村、225個自然屯,每名信貸員平均負責170 個養殖戶。距離該行最遠的'養殖戶村屯達120公里。這樣就導致信貸員到戶率低,跟蹤管理不到位,對養殖戶和養殖情況發生變化不能得到及時了解和掌握。
例如,該縣包拉溫都鄉五道營子村養殖戶王志剛貸款2.5萬元,購買羊76只,僅半年時間,由于飼養能力和越冬缺少飼養,便把羊一次性全部賣掉,賣羊款用于子女辦婚事。目前,該筆貸款已全部形成風險。缺少產業化龍頭企業,使市場與養殖戶難以形成產業鏈條。
目前,畜牧業產品市場發育并不完全成熟,全市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僅有22戶,覆蓋率低,對養殖戶經濟利益聯結不夠緊密,拉動作用小,養殖戶直接面對市場,只要市場價格或需求出現較大波動或變化,不但畜牧產品難以轉化為商品,而且養殖業主的經營理念和信心也會產生變化,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收入的不穩定性,導致對農戶經營規模,經營項目受到嚴重制約,致使畜牧業貸款存在風險隱患。
相關部門之間缺乏協調聯動機制。
無論是當地政府、牧業管理部門或金融機構,在過去項目建設中,往往表現為重扶持、輕管理;重投入、輕回收。這種項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現象,是嚴重缺少部門之間協調聯動機制的典型表現,后果是把養殖戶風險直接轉嫁給了承貸的金融機構。
以xx市農信聯社為例,xx年奶牛貸款項目啟動后,從開始申報貸款、籌建奶牛園區,到養殖戶辦理貸款,購回奶牛。項目竣工之后,畜牧部門及推介該項目的鄉鎮政府便完成使命,后續的經營管理、經濟效益、資金償還、安全隱患等全部由該聯社承擔。這種嚴重缺乏部門之間協管理的現狀,致使畜牧業項目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不僅給金融業帶來新的風險,而且嚴重影響了牧業生產的積極性和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政策措施不配套。
畜牧業貸款具有額度大、期限長、風險難以把控等特點,如果沒有相關政策的配套實施,金融業投放信貸的顧慮短期內難以消除。據
對轄內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座談反映,過去支持畜牧業發展的信貸資金由于缺少相關配套政策,以至于出現大面積不良貸款和經營風險時難以挽回,因而顧慮重重。
主要表現在:一是信貸資金出現風險時,金融內部缺少保全措施;二是地方政府推介或主導的項目,金融業貸款出現損失后缺少必要的補償政策;三是畜牧業貸款缺少保險政策的及時跟進。
對策與建議
完善配套機制,實行封閉式運行。
針對區域大多數養殖戶與市場脫節,尚未形成產業鏈條的實際問題,各級政府部門要注重培育和引進產業化龍頭企業,使當地養殖戶通過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市場的有機對接,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鏈條。即:市場—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由產業化龍頭企業首先建設養殖和加工基地,要引進養殖農戶進入基地集中飼養,并由公司統一提供防疫、疾病治療等服務,提供飼料,統一收購加工,統一銷貨,統一結算,整體運作程序完全達到封閉式運行,將市場、管理、資金流程等置于可控之內,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場風險、經營風險和資金風險。
建立多方聯動的協調管理機制。
針對目前養殖戶點多面廣、分散經營、不便管理的實際,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協調畜牧職能部門,鄉村政府,承貸金融機構建立多方聯動協調管理機制。
鄉村政府要協助承貸銀行管住戶、看住物,防止個別養殖戶中途
轉產不養、變賣等造成貸款形成風險;畜牧職能部門要對養殖戶實行檔案化管理,不但要為養殖戶提供飼養技術、防疫等服務,還要協助承辦貸款行社管理資金使用,防止挪用;對貸款購買的大牲畜實行檔案化管理,變賣時需經畜牧業部門批準;承辦行要督促分管信貸人員做到經常到戶,及時了解掌握養殖戶的經營情況和思想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控信貸風險。
政府牽頭、搭建平臺、實施集約化經營。
政府部門在扶持區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應改變過去按戶補貼、分別使用的做法,將政府扶持養殖戶的財政資金集中起來,按統一標準建造畜禽集中養殖園區,走牧業養殖專業合作化道路,建議由養殖大戶或養殖能手出任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實行種畜統一購進,統一飼養,統一配購飼料,統一防病治病,統一管理,逐步提高專業化、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水平。
盡快建立并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充分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
首先,要對大牲畜、規模養殖的家禽等實施保險政策,由地方財政統一承擔畜牧業保險費用。其次,制定實施畜牧業貸款風險和損失的補償政策,在該項貸款完成一個周期后,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畜牧、承辦行、保險公司擔保機構參加的評估小組,對被認定風險和損失的貸款及時予以補償。最后,對金融機構新增加畜牧業貸款要給予收貸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充分調動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金融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一是牢固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營銷理念,要正視區域經濟與社會環境實際,努力尋找金融助推畜牧業發展的著力點,切忌畏首畏尾,故步自封,無所作為。
二是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與管理,力求在信貸人員配備、業務流程設計、風險管控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三是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為有效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各涉農金融機構要積極向上級行爭取貸款權限,努力保持對牧業經濟發展必要的支持力度,盡量放大國家支農惠農政策效果,有效破解區域牧業發展難題,進而實現政、銀、企、農多贏局面。
四是基層央行要發揮協調和窗口指導的作用。主動牽頭協調政府、財政、金融機構、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建立完善投資體系,對農信社資金投放能力不足的要給予再貸款支持,努力滿足畜牧業發展資金需求。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4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依然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我區的金融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保持金融平穩運行的同時,加大金融對我區實體經濟和轉方式調結構的支持力度,為加快科學發展跨越崛起、建設民富區強市中區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區的金融工作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為全面了解我區金融業的情況,提出科學有效的參考建議,推進全區金融業繼續平穩較快發展,近日,區委辦公室研究室組織人員到區金融辦、部分金融機構,以及有關經濟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如下報告。
一、我區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和當前運行情況
近年來,我區把發展金融服務業作為都市性產業強區的重大戰略來抓,金融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特別是區第十三次把打造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作為全區發展的戰略定位,進一步強化措施,全力推進,促進了一批金融保險,證券擔保,小貸公司等金融機
構相繼在我區落地生根。目前市中區金融機構已發展到54家,其中:銀行5家、保險29家、證券期貨3家、小貸公司2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5家,金融機構對地方財力的貢獻達到5.2%。市中區連續兩年被評為濟寧市A級金融生態區,并榮獲山東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模范獎,金融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區金融業的發展呈現出穩定發展態勢。
(一)金融業繼續平穩運行,稅收穩定增長。1-7月份,金融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全區金融系統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89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28萬元,增長60.8%,占全區地方財力的7.1%,比去年同期上升1.9個百分點。
(二)各項存貸款平穩增長,存貸款穩定性進一步增強。截至7月底,全區6家銀行存款余額178.65億元,比年初增加22.67億元。貸款余額122.29億元,比年初增加11.34億元。存貸比68.50%,高于全市8.1個百分。
(三)保險業運行平穩,社會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區現有保險公司29家,其中產險10家、壽險13家、保險代理6家。到7月末全區實現保費收入23.48億元,同比增長5.13%,其中財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4.53億元,壽險公司實現收入18.95億元。保險業累計支付(給付)賠款5.83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支付1.31億元,人身險給付4.52億元。
(四)地方性金融機構發展迅速,機構總量穩居全市第一位。我區第三家小貸公司魯商小貸已于7月中旬獲省批準,目前我區小額貸款公司達到3家。截至7月底,2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9962萬元,其中“三農”貸款4782萬元,中小企業貸款4570萬元,緩解了小微企業、“三農”客戶資金短缺的問題。截至7月底,全區融資擔保機構15家,占全市融資性擔保機構數量的32%。融資擔保業務新增額5.5億元,新增擔保戶數1477戶,在保責任余額11.3億元,同比增長32.9%,在保戶數3837戶,實現業務收入1342萬元。
(五)金融機構引進步伐加快,金融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目前光大銀行在濟寧設立分支機構的報告已報銀監會待批;萊商銀行在濟寧設立分行已成定局;浙商銀行已來濟寧考察選址;青島農商行已同意在我區設立村鎮銀行;濟寧工行城區支行正在變更稅務登記手續;交通銀行濟寧分行擬在我區設立第一家支行;濟寧銀行第二家支行已選址銀監局原辦公大樓;新引進英大財險、天平汽車保險、信誠人壽保險已開業運營;永安財險已有任城遷入紅星路供水大廈,正在辦理稅務登記遷移手續;百年人壽已入駐運河城,正在進行裝修。
二、金融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區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但金融運行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我們分析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銀行潛在風險加大。受經濟增速逐步放緩、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社會資金面總體趨緊等因素影響,我區企業經營困難增加,機械加工企業生產經營持續不景氣,陷入發展的低谷;部分企業開工不足,與此相對應,銀行潛在風險加大。去年4季度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資產風險類重大事項明顯增多;小微型企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
(二)政府融資平臺還款壓力增加,后續貸款更加困難。一方面,20xx年、20xx年發放的銀行貸款集中到期,融資平臺還款壓力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控制房價之后,土地出讓金減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還款來源減少;加之銀監會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監管,以降舊控新為重點,要求借款主體拿出有效資產對存量債務提供擔保抵押等緩釋風險措施,否則不具備新增貸款資格。所有銀行將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審批權限收歸總行管理,提高了對政府城建項目的貸款要求。
(三)樓市調控政策持續不放松,房企資金鏈形勢堪憂。今年房地產進入償債高峰期,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日趨緊張,貸款到期難以歸還的`現象陸續出現。中央近期以來多次明確
表示,樓市調控政策將持續不放松。從嚴從緊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對房地產市場繼續產生影響,對房地產企業還貸和資金鏈安全產生較大壓力。
(四)民間融資風險逐漸累積,金融風險防范任務艱巨。去年以來,民間借貸異常活躍,體系外資金迅速膨脹,借貸利率高位運行,導致資金鏈斷裂的事件增多、風險快速聚集;而且由于沒有保險機制,一旦資金鏈斷裂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波及類似地區,以至于波及正規金融機構。據區法院反映進入今年以來,民間借貸案件明顯上升,我區規范民間借貸、打擊非法集資、防范金融風險的任務艱巨而繁重。
(五)金融招商載體嚴重匱乏,金融招商的政策不優。銀行、保險來市中區選址,很難找到理想的經營場所。場所少、租賃價格高,成為市中區金融招商的瓶頸。目前我區執行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是09年制定的,現在各縣市區紛紛出臺新的金融招商的優惠政策,我們的政策已跟不上形式發展,落后于其他縣市區。由于這些原因,恒豐銀行支行落戶于任城,我們跟蹤兩年的信達財險、建信人壽也離我們而去。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5
國際金融危機的寒潮來襲,使全國上下尤其是對外出口企業經歷了一次經濟寒冬,對于xx這個處于寒潮影響末端的內陸城市來說,受的波及究竟有多大?對于生存、成長、壯大都非常不容易的女企業家來說,她們的企業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她們目前面臨著哪些具體困難?為了最大化消解危機帶來的影響,她們已經或準備采取哪些措施?她們對于寒潮的耐受力、抵抗力如何?能否樂觀應對?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她們最希望政府做的事情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我們在全市45名比較有代表性的民營女企業家中開展了問卷調查。
這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份,回收有效問卷34份,涉及工業企業9家、建筑業1家、房地產業1家、批發零售業10家、住宿餐飲業7家、種養殖業2家、美容服飾等服務行業4家。
一、 金融危機對企業造成的影響、特點及表現
從調查問卷顯示的結果看,金融危機對我市女企業家的影響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緩慢波及。由于xx地處內陸,女性掌門的出口企業不多,受到的沖擊不具有迅速性、正面性和毀滅性。金融危機以慢慢滲透的方式產生影響,延遲了遭受影響的時間,削弱了損失強度。表現在:xx年,金融危機狂潮席卷全球,我國大部分對外出口企業遭重創,但我市接受調查的企業在xx年均有較好的業績,有50%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有所增加,有35%的企業業務收入與上年持平;有32%的企業利潤較上年增加,45%的企業利潤與上年持平。漢壽縣一家工業生產企業的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了29.2%,利潤較上年增長23.3%。而到了xx年,女企業家普遍感到了生產經營的壓力,有94%的女企業家普遍感覺生產困難,僅有2名女性認為生產不存在困難,僅占調查人數的6%;有91%的女性認為金融危機對企業造成了影響,認為沒有影響的僅占9%。xx年一季度業務收入下降的有29家企業,占調查總數的85%。76%的女性預測xx年營業收入和利潤將減少或持平、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將變得更壞。二是行業有別。金融危機對不同行業企業造成的影響有較大差異。調查顯示,工業企業尤其是有對外出口訂單的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xx年一季度,9家接受調查的工業企業中有8家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家企業一季度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50%以上,武陵區xx公司一季度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65.7%,澧縣xx公司一季度業務收入為零。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企業受到的沖擊次之,今年一季度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7.93%、13.3%、12.8%、8%。種養殖業受到的沖擊最小,發展態勢平穩,桃源xx農牧公司自xx年以來,業務收入穩步上升,xx年一季度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2%。
調查顯示,在金融危機下,企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有:一是極度短缺的'資金。表現為資金流轉緩慢、流動資金短缺、資金回籠困難。越是與外界關聯度大的企業,資金流轉緩慢的問題表現得越明顯。如漢壽縣一加工企業目前有近百萬貨款無法收回,導致不能滿負荷生產;桃源縣一種養殖企業目前有200萬流動資金缺口。由于資金流轉緩慢,融資難的問題更加凸顯,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97%
的調查對象表示,民營企業融資非常困難,津市市一家企業產品有市場、經營有效益,但因資金嚴重短缺而導致規模無法進一步擴大。二是居高不下的成本。稅收、行政部門收費等政策性費用,宣傳費,利息、工資、福利、原材料等生產成本費用,每一塊支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這些費用不降反升,極大地擠占了利潤空間,使有限的利潤不足以支持擴大再生產。三是霧里看花的前景。近45%的女企業家表示對市場前景把握不準,認為前景很不明朗或是不夠樂觀,她們對金融風暴到底要持續多久、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有著深深的擔憂。四是良莠不齊的隊伍。表現在企業尤其是縣域企業缺乏大量高素質的營銷人才、技術人才。人才引不來,引來了沒法留。限制了企業向高端轉型發展。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員工信心不足,人心思變、生產效率不夠高。五是起點不一的競爭。部分企業主對公務員經商提出了質疑聲,她們認為公務員把本應用于公務服務的行政公權力資源用到經商辦廠中,為自身攫取利益,對其他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家形成了很大沖擊,加劇了不公平競爭。此外,無證無牌作坊由于門檻低、生產成本低,價格低廉,對正規廠家也形成了一定沖擊。
以上瓶頸由來已久,它們形成的制約力量在金融危機到來時呈幾何級數增長,被放大若干倍,與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一道,使企業市場萎縮、訂單減少,最終可能裹足不前。
二、企業應對危機的設想和打算
面對危機,女企業家均表現出超強的耐受力和抗壓性。在這次危機前,大部分女性均把加大管理力度、降低生產成本、保證員工工資、
增強內部凝聚力作為應對危機的首策,沒有人提出減薪或裁員,充分體現出女性更重感情的特質。她們具體設想有:一是穩中求進。有近45%的女企業家認為,在寒潮的沖擊下,首先要站穩腳跟,存活下來,再擇機發展。82%的女企業家有2年內擴大投資的意向。二是挖潛降耗。100%的受訪者表示,將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節能降耗、減少非生產性開支等方式降低生產成本。三是苦練內功。增強員工服務意識,品質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和職業道德修養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所有受訪者均表示寧可壓縮利潤空間,堅決不減薪、不裁員,以打造團隊的凝聚力、強化員工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四是提升實力。把這次危機作為一個契機和起點,改進技術、調整產品結構,創立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實力。此外,還有部分企業家表示將加大融資力度(民間融資),爭取產業扶助;部分企業表示將搞好信息調查,在國內拉動內需時擴大市場;部分對外出口企業表示將把市場重心轉移到國內,面向城市發展的企業表示將會把重心轉移到農村。
看起來,金融危機對企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從另一方面看,金融危機增強了女企業家們的危機意識,促使她們自我反省、自我革新從而實現自我進步。在金融危機的大潮中,勇立潮頭者、積極應對者、搶得先機者,總是會最終勝出,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擇優淘劣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也不乏一定的積極意義。
三、對市委市政府克服困難應對危機的建議
調查顯示,女企業家對國家推出的減負、減稅、減息的實質性政策表示高度認同,同時,她們也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議:一是
搭建民營女企業家融資平臺。政府要出面搭建面向女性民營企業家的融資平臺,如設立巾幗低息貸款等,降低民營企業融資的門檻;金融部門要進一步降低貸款利息、簡化貸款程序。二是減輕民營企業負擔。部分女企業家感覺,較往年相比,今年的負擔不降反升,建議不折不扣落實上級優惠政策,減少行政性收費,減免相關稅收。在新型產品推出時,要給予切實優惠的稅收政策,促進新產品的研發。三是切實關心民營女企業家的生存狀況。建議市委市政府定期對民營女企業家的生存狀況進行詳細的調研和分析,組織座談,加強溝通與交流,出臺具體的扶助措施。相關職能部門和研究機構要及時定期向她們提供經濟走向的信息,使她們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加有的放矢。四是強化群眾眾消費信心。為待業、下崗、返鄉群眾開展技能培訓,鼓勵他們大力創業;解決好就業問題,穩定群眾收入,增強消費信心,刺激消費。
女企業家還表示,應對危機,關鍵靠自己。盡管經濟寒潮逼人,但她們大多數心態良好,她們認為,困難只是前進中的插曲,61%的女企業家對生產前景持很樂觀和比較樂觀的態度。我們期待著,這些會思考、能發現、有準備的優秀的女性能夠在經濟寒潮中化危為機、成功轉型,很快地迎來經濟的暖春。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6
全球經濟危機來勢洶涌,不僅撼動了美國華爾街金融體系、重創了全球金融市場,更使商品流通市場嚴重失血,中國實體經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出口下滑,需求不足,工業增長明顯放緩,經濟增長開始失速,形勢不容樂觀。身處偏遠的**也不會獨善其身, 經濟危機對**經濟也產生了影響,進而對稅收增長影響較大,給地稅部門組織稅收收入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一、 我縣地稅稅收收入現狀。
我縣共有納稅戶9610戶,其中:制造業1140戶,建筑業74戶,房地產40戶。直接影響我縣與稅收直接相關的宏觀經濟指標如工業增加值、企業利潤、外貿出口、商品房銷售面積、房地產業和建筑安裝業營業收入等的增速有不同程度加落;經濟危機對我縣地稅收入的影響主要有制造業、房地產行業、建筑業。
1、企業利潤減少:工業企業如華泰化學、華源公司,因經濟危機影響,國內國際市場出現變化,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滑,產品利潤顯著下降,企業增長乏力。受到金融風暴影響的還有農副產品加工業,由于市場需求不旺,食用植物油、飼料等農副產品銷售不暢。盡管目前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下行將促使PPI從高位回落,但生產資料價格下滑對行業成本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行業的盈利空間縮小。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僅此企業所得稅減少約300萬,隨征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約減少200萬。20xx年一季度稅收入庫2530萬,降幅10%。其中:企業所得稅下降21%,
2、房地產行業銷售下降:房地產業對稅收總額的比重上升很快,地稅收入增長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性過大(見表一)。由于近幾年來房地產業投資、房價的不斷攀升、房地產銷售額的持續走高,有力地帶動了房地產業稅收的迅猛增長。20xx年房地產、建筑業稅收占到我局總稅收收入36%,對稅收的增長貢獻過大(表二)。20xx年我縣開發面積未全部銷售,加上20xx年房市低迷對我縣居民潛在的影響較大,觀望氣氛濃厚,造成持幣觀望者較多。房產價格將在20xx年均價的上下進行調整,不會有大漲的情況出現,所有普通住宅的售價都將呈現下降或緩慢增長的`勢頭。這對于消費者是好事,對于稅收卻不是利好。
同時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開始顯現作用,投機炒房的行為受到壓制,銀行的貸款政策收緊,房產企業的資金鏈條吃緊,造成開發企業對樓盤的開發量和銷售收入預期保持謹慎態度,樓盤的開發面積將會縮小。到目前為止,大部分企業20xx年的銷售價格都保持在20xx年的基礎上,甚至有企業預期20xx年的銷售均價低于20xx年,這些因素將使得房地產這個高速發展行業在本年的稅收收入上出現穩中有降的可能性很大。再者建筑業是依賴房產業的發展而增長,**的建筑企業除了外地的工程項目之外,在本地的工程基本上要靠房地產開發樓盤來支撐,今年**縣各房產企業開發的樓盤開工不足,當年開發面積銳減,建筑企業的產值將會減少,進而影響了稅收增長。根據深入房地產建安企業了解測算,20xx年房地產和建筑業營業稅將減少約20xx萬。其中房地產營業稅少500萬,建筑業營業稅減少500萬,高速營業稅1000萬。20xx年一季度營業稅下降14%,其中房地產業下降79%,建筑業下降28%。
二、影響的主要稅種
(1)企業所得稅:主要原因是經濟危機導致企業經營困難,企業利潤減少。對20xx年入庫的稅收收入的影響不是很大,將會在20xx年入庫的稅收收入中全面顯現,
(2)營業稅:房市低迷,建安、房地產行業深受到影響,營業稅必然減少;企業經營困難必將減少其自籌資金類的基建項目投資,從而減少建筑業營業稅。
(3)城建稅:主要原因是企業的銷售收入減少,形成隨主稅增值稅附征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減少;營業稅減少,同時也減少了隨征的城建稅。
(4)土地增值稅:受房市影響較大。房屋銷售收入,銷售價格直接影響了土地增值稅。
三、對社會保險費征收的影響
1、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對收入的影響
根據我縣《關于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意見》規定,養老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可以緩繳6個月。據目前掌握的材料,華源紡織公司自元月份就開始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每月緩繳社會保險費45萬元;華泰化學工業公司自2月份開始申請緩繳,每月緩繳社會保險費24萬元,信發齒輪公司等,現也陸續申請緩繳。據初步測算,僅緩繳一項就影響社會保險費收入將超過700萬元以上。另外困難企業欠費初步統計超過1800萬元,將實行掛賬處理,20xx年清欠收入將大幅減少。
2、破產、關閉企業欠費被核銷對收入的影響
根據《關于困難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問題的處理意見》的規定,妥善解決困難企業養老保險費歷史欠費問題,對破產、關閉企業欠費進行核銷,據初步測算,申請核銷的養老保險費超過1800萬元。
3、降低社會保險費費率對收入的影響
根據我縣《關于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意見》規定,適當降低參保企業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率。如按照意見規定,生育保險費率按照37.5%下調,預計減收28萬元;工傷保險費率下調后,預計減收30萬元。合項減收合計58萬元。
4、社會保險費征繳擴面困難對收入的影響
雖然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抵御經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但政策的效應需要一個過程,企業經營困難還將持續很長時間,一些企業保生存、保人員工資成為主要經營目標。面對這樣局勢,社會保險費征繳擴面時必須考慮到減輕企業負擔和穩定就業的問題,今年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擴面將會異常艱難。不進行征繳擴面,不能提供社會保險費新的費源,社會保險費收入也不會有新的增量。
四、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思路
組織收入是稅務部門的基本職責和中心工作,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全力以赴抓好組織收入工作是當前地稅部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第一要務。要進一步動員地稅干部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頑強拼搏,克難攻堅,采取一切措施,挖掘一切潛力,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實踐科學發展觀,打好收入攻堅戰,圓滿完成全年地稅收入任務,更好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發展的杠桿作用,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
1、抓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程的稅源監控和分析,確保收入及時足額入庫。
2、對小稅種和零散稅源開展攔網式清理,做到應收盡收,彌補主體稅源收入的不足。
3、列出欠稅企業名單,逐戶進行清理。 緊緊依靠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及時匯報,采取應對措施,確保組織收入工作順利進行。
4、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從上至下層層動員,引導干部職工正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明確稅收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把全體干部的思想統一到促進縣域經濟平穩發展上來,堅持“依法治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確保稅收收入及時、真實、足額入庫,切實維護稅法尊嚴,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良好的治稅環境。地稅工作離不開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納稅人的理解與支持,努力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營造良好的稅收工作氛圍,更好地為納稅人服務。
五、幾點建議
1、積極爭取國家項目,以項目投資拉動內需。隨著金融危機在全球的蔓延,國務院采取措施擴大內需,出臺了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在20xx年底將投資4萬億資金來拉動內需。**應搶抓這次機會,利用國家出臺政策積極拉動內需的時機,通過項目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步伐,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我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2、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為中小企業發展注資,搭建平臺。國家將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可以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應對金融危機對我縣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積極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促進我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7
一、主題簡介
為了解當地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和農戶對農村金融機構創新服務的要求,掌握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存在問題及發展方向,并準確地預測信貸投量,把準信貸投向,促進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提升“三農”服務水平,從而更好服務于當地經濟。通過對延川縣農村金融服務機構采用問卷、座談、走訪等形式的調研,就延川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普及和服務能力、服務方式進行全面掌握,并對今后發展提出對策。
二、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5日-20xx年12月1日
三、調研情況
1、調研目的
通過本次調研,了解延川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發展的現狀以及創新發展的模式,分析延川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當前問題,然后通過剖析當前問題,以及借鑒國內先進縣市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發展的模式和經驗,提出促進現階段延川縣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發展的一些對策和建議。
2、調研方法
主要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和進行問卷調查、座談調研調(調查問卷見附件2)以及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3、基本現狀和存在問題
由于延川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剛剛起步,存在的問題還很多。部分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資金緊張,存款的增長速度和貸款增長速度嚴重不匹配。以延川縣農村信用社為例,因為農村信用社一直扎根農村,情系農民,立足農村經濟發展,長時期服務“三農”, 同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農村主要的金融服務機構,截至20xx年10月,延川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 63237萬元,各項貸款9584萬元,其中涉農貸款 4996萬元。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初步在農村開始設立,時間較短,所以存在有很多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
(1) 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尚待普及,經營模式還不成熟
農村金融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服務機構,需要在摸索中不斷發展。農村金融服務水平不能滿足需求。這些年來,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務水平雖有一定提高,但還不能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客戶群體看,農村金融服務對象廣泛,客戶群 金融頻道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體個體差別較大,服務需求差異化,部分發展較快的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從涉農貸款操作和管理上看,農村客戶群體對信用社貸款程序多、手續繁瑣一直頗有微詞,復雜的貸款環節,使一些借款者望而卻步,同時,信貸產品單一,未能滿足客戶多
樣化需求;從基礎服務設施上看,農村信用社硬件服務設施還有待加強,服務網點的改造、人力資源配置仍需進一步完善。
(2)支農資金不足,抵御風險能力還很弱
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立足縣域,主要吸收當地存款資金,存款規模受地方經濟影響較大,特別是山區農業縣,經濟規模制約農信社支農資金更加明顯。縣域范圍內存款市場份額的競爭日趨激烈,民間融資行為更加活躍,存款搬家的現象比較突出,支農資金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信社支農功能的發揮。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農業作為高風險低受益的行業,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影響巨大,而目前農業保險覆蓋率不高,且手續復雜,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借款人就可能不按時履行還貸責任。即使有抵押,但由于抵押品大多數是農民住房、宅地或農機等,這些抵押品一般都很難變現,所以農村金融機構還要承擔不良貸款損失。
(3)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業務單一,創新不足
農村金融機構的設立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發展的資金困難,所以要在經營管理、業務發展和產品服務創新上有所突破。但是,當前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利潤來源和結構單一,嚴重缺乏創新動力,服務機構開辦的中間業務也僅有代理企業產險和代理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等幾項,還不能辦理代扣代繳稅金等中間業務,無法留住企業基本結算賬戶,吸收企業存款難度較大。
4、解決對策及辦法
(1)立足社區、服務“三農”。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找準市場定位,主要服務于縣域經濟,信貸資金絕大部分用于支持本地農戶、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2)通過強化監管措施,切實防范可能帶來的各種風險。各級監管機構在積極爭取試點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強監管與控制,要始終把防范風險放在第一位,優化產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強化資本約束,把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辦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村金融市場。
(3)通過合理規劃,設置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實現公平競爭,服務周到,高效務實的農村金融市場。鼓勵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投資來源多元化和股權結構分散化,為農村金融機構良性運作奠定良好的資本來源結構。
(4)改進服務方式,開發多種服務產品。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推行“陽光信貸”,適當簡化貸款手續和審批程序:一是公開信貸品種、辦貸流程、信貸服務人員服務片區、辦貸監督機構,承諾辦貸時限;二是簡化貸款辦貸手續;三是適當放寬基層網點的貸款審批權限。農業和農戶小額貸款具有其特殊性,既受其生產經營項目的制約,也與農村地區經濟交易方式相關,對額度較小的農戶貸款在監管上適度放寬,以比較簡化的手續規范管理。。
(5)加強培訓與教育,盡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村金融服務工作人員隊伍。 一是要強化工作人員的遵紀守法、行業自律意識和崗位業務技能培訓,培育出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精良的工作隊伍。二是要加快人才引入步伐。高薪從外地引進高素質人才,亦可通過協商從當地金融機構中吸納一批富有從業經驗的現有從業人員,切實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
五、總結
通過實踐調查,全面掌握了延川農村金融服務的狀況,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知識,結合實踐情況,對延川農村金融服務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自己的這些建議能為延川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有所幫助。本次實踐調查給了我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使我所學習到的金融知識在實踐中的一次有機結合,提高了我的實踐應用能力。
附件1:
參考書籍和資料
1.延川農村金融服務發展規劃
2.延川縣農村信用聯社發展規劃
3.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問題及對策淺析 《中國縣域經濟報》
金融調研報告范文 篇8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金及其服務是經濟發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農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顯,農村金融服務落后,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強化“三農”金融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破解的難題。
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健康、完整的金融體系對于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投入是資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現有金融體系在為農村服務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農村金融機構退位,服務功能弱化。由于農村經濟貨幣程度較低,農村金融賴以生存的微觀經濟基礎脆弱,正規金融因農村的比較弱勢而選擇“自我糾正”,國有商業銀行大量退出農村市場,導致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下降,農村金融出現“空洞化”和邊緣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對農業發展銀行實行“獨立核算、自主保本經營、企業化管理”與其承擔的農村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存在一定的矛盾。農發行為我國目前唯一的政策性農業金融機構,業務范圍太窄,主要負責糧棉油收購、儲運等環節的資金提供,農業發展急需的其他貸款業務基本沒有涉足,在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將面臨業務嚴重萎縮的問題,沒有真正起到支持農業開發的作用。其次,農業銀行支農功能“邊緣化”。隨著農行商業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經營原則與農業生產的“高風險性、分散性、波動性、長期性”向背離,農業銀行將農業資金從以農業為主轉為以工商業并舉,競爭視角從農村轉向城市,使得貸款業務逐漸離“農”。再次,農村信用社支農有限。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中占主導地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村、農業、農民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較好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但由于受自身經營規模和經營體制所限,其資金供給總量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存在“農信難為農”的嚴重問題。
2、信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農民很難取得貸款。為防范貸款風險,面對農村貸款規定較為苛刻的條件。大部分農民貸款因提供不出相應的質押、抵押及不動產等擔保而與農貸失之交臂;另外,由于農村貸款期限、結構、金額等方面設計與農村資金需求特點不相適應。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漸深入,農業走向產業化、現代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周期長,而現實的貸款產品金額偏小,期限一般為1年,與農村經濟發展需求信息不對稱;此外,浮動貸款利率制度使農民承受能力嚴重受挫。實行浮動利率制度后,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處于壟斷地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貸款一律實行上浮,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農戶的利息負擔。
3、農村金融服務環境較差,金融生態斷裂。由于社會信用環境差,借款人信用觀念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制約了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入;農村信用體系尚不完善,金融機構考察其財務狀況和信貸條件較為困難,同時貸款需求總體缺少有效的擔保、抵押,使農業地區需求量大、亟須支持的大額農戶、個體公商戶貸款、民營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貸款、水利建設貸款等難以形成需求。另外,農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尚未建立,農戶信用信息處于零散分布狀況。
4、民間借貸缺乏規范,金融風險加大。民間借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但良莠不齊,同時,也加大了農民的負擔和農村金融風險。由于對民間借貸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和正確引導,其風險、隱患日益凸現,由此引發的經濟糾紛呈上升態勢,間接殃及社會穩定;另外,民間借貸不規范,無借據、合同,缺乏擔保,隱蔽性強,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坑蒙拐騙在所難免,甚至引發刑事案件;民間借貸利率一般高于同檔次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風險集中,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響金融宏觀調控。民間借貸活動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誘發大量資金以現金形式流出金融機構,加大現金“體外循環”,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擾央行對社會信貸總量的監測。民間借貸投向具有一定的趨利性、盲目性,資金流向與國家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不能配套,使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效果不佳。
5、農業保障體系存在許多障礙。農業保險機構運行障礙主要表現有:保險基金規模較小,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商業性保險項目界定模糊,農業險種劃分及其保費標準正在探索中,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滯后,貼農、為農保險制度不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組織規模偏小,經營行為不規范;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關系不順,行業自律以及監管不到位,風險及補賠機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要求下,現行農村金融體系需要積極地進行變革和創新,適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農戶、鄉村企業多樣化、多層次金融需求特點,積極構建以合作金融為主體,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和非正規金融有機結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監管有力、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形成有效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金融合力。
1、構筑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金融生態環境。
要建立起政府主導、橫向聯動和金融服務“三位一體”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機制,并構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評價和監測,對農村金融生態環境進行量化考核,并不斷健全金融生態環境法律基礎,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的外部生存環境。
首先,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是一種無形資產,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融資成本,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政府和金融機構應健全信用文化,廣泛開展誠信宣傳,強化農戶誠信教育,培育農戶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農戶的信用素質。政府采用補助的`形式開展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培訓,強化新型農民整體素質。另外,深化農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系,完善內部治理制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真正成為合格的農村市場主體。盡快建設和健全企業和個人的誠信系統,加快誠信立法,實現銀行、政府、執法部門間的社會信用信息數據互連互通,提高社會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運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經濟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規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估等誠信機構,提升其公信力。建立農村信用的激勵和懲戒機制,完善企業市場競爭和退出的公平環境,創造農村金融生態良性發展的誠信環境。
其次,轉換地方政府職能。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政府要加強對創建金融生態環境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指定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整體規劃、目標、任務以及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切實轉換服務理念,強化農村服務意識,嚴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務質量和效率。結合當地農村經濟金融狀況,加快支農金融相關的制度建設,并保證規章制度的完善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護農村投資者、存款者的合法權利。
再次,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與支持力度。財政是農村金融生態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支撐。構筑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金融生態環境需要以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農業產業環境,投資環境和農村經濟的運行質量。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滿足農村金融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農村金融生態比城市金融生態相對脆弱,因此,需要加強國家財政與政策性金融對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項目支持力度。同時,需要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促進新農村經濟發展的可行途徑與制度設計。
2、加快法律制定,為農村金融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
農村金融立法應循序漸進,平穩推進。應重點制定農業投資法、農村合作金融法和農業保險法等專門法律,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運行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使之有能力和動力進行金融制度創新。首先,制定農業投資法。制定農業投資法,使國家對農業的投入法律化,通過立法規定中央、地方、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對農業的投資比例及相應的責任。
另外,農業投資法在法律上要規定對農業貸款實行優惠利率,中央銀行對農業銀行的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應低于城市的商業銀行,以調整其級差收益。同時,建立農業信貸國家財政補貼制,以補償因低息貸款而造成的損失,走農村金融“以農養農,國家保護”的路子。此外,農業銀行在完成上交存款準備金后,多存可以多貸,但必須明確年度農業信貸的結構比例和投入時期。其次,制定農村合作金融法。盡快制定農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規,給農村合作金融以應有的法律保護。在農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對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產權組織形式、融資渠道、經營機制、管理模式、運營規則、職能作用等做出明確規定。根據農村發展的實際,在資金、利率、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農村合作金融組織以優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規范。在立法中應對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性質、經營目標、經營業務、權利義務、與政府的關系等內容做出規定。
這樣既可以為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法律的依據、規范和保障,又可以規范農村合作金融市場,為農村合作金融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再次,制定農業保險法。加快農業保險的立法,從法律上明確政府、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從政策和財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確保農業持續發展和農村長期穩定的保障機制。在農業保險法中,要明確農業保險的實施范圍和實施方式。擴大農業保險的實施范圍,農業保險應包括農作物的耕種、收獲后儲藏、加工及其運輸的保險,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財產的保險,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身保險及各種手工藝和家庭產品的保險等。另外,要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中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保費補貼,根據農業保險發展的需要和我國財力,規定保費補貼的參考比率;進行費用補貼,借鑒發達國家發展農業保險的成功經驗,由政府對農業保險的經營費用進行補貼。實行xx些優惠政策,對農業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免稅,對其經營的商業保險業務則降低稅率,對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也實行免稅;對農業保險的投保人提供貸款擔保或對向投保者提供低息農業貸款的金融機構給予利息補貼。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組織制度體系。根據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實際需要,農業保險的組織形式應多樣化,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地方性農業保險公司、商業性保險公司、農業保險合作組織等。
3、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
首先,創新管理體制。強化內控制度,完善農村信用社經營機制。樹立以改革和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管理價值觀,構建起涵蓋農村信用社各部門、各崗位以及每個員工的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完善目標考核、真正使經營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增強其經營管理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同時要確保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進一步改革產權制度。強化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機制的轉換。強化內部約束和激勵機制,有效地轉換經營機制,加大責任追究力度,提高內控執行效果;強化增資擴股工作,確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合規合法性,逐步優化股權結構。
再次,完善治理結構。在治理結構選擇上,要堅持所有者控制原則及效率管理和監督原則。要做到入股農民是農村信用社的所用者和控制者,形成信用社和入股農民的命運和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制度和體制安排,創造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運行機制。在組織內部結構機制安排上,既要相互統一,又要相互制衡。根據現代企業治理結構的要求,農村信用社必須堅持所有者的利益主體和他的風險主體是一致的,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應由他們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
最后,加強風險防范。努力擴充資本金。資本充足率提高了,農村信用社抵御風險的能力自然就增強了。同時,農村信用社應抓住改革的機遇,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改善自身經營,增強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傳力度,樹立良好形象,做好服務,強化信用社與社員的聯系,使入股社員得到實惠,提高人們的入股積極性。努力實施多元化戰略。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業務應該多樣化,資金的投放領域和投放對象應該廣泛化。提高信貸質量。農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貸人員的素質,增強其風險意識;嚴格信貸審查,加強信貸管理,及時催收貸款。
4、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體系,培育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機制。
應構建一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間金融相結合的競爭性農村金融市場。首先,拓寬政策性金融的業務范圍。作為目前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應逐步向綜合型政策性銀行轉變,滿足不能通過競爭性金融活動而獲得滿足的農村金融需求。農業發展銀行應當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務功能,繼續支持國家糧油儲備體系建設,履行為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等政策性業務。
在業務拓展上,農發行在目前基礎上調整充實業務范圍,積極開辦糧油產業化經營貸款、重新對農業發展銀行進行市場定位,進一步調整農業發展銀行信貸結構,逐步將支持重點由農產品流通領域轉向農業生產領域,使其成為支持農村發展的綜合型政策性銀行。同時要拓寬業務覆蓋面。通過增設基層網點、接收部分基層國有商業銀行網點或接收部分基層國有商業銀行網點作為自己的分支機構,增強服務農業的能力。
另外,逐步開辦扶貧開發項目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農村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貸款業務;通過發行農業金融債券和建立農業發展基金,拓寬籌資渠道。此外,建立農村政策性保險業務,鑒于商業農業保險尚缺乏市場基礎,建議在政策推動下爭取成立地方性的,以政策為依托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建議建立國家和省兩級農業保險發展基金,在財政補貼之外,支付農民的保費補貼和農業保險部門的超額賠款補貼,通過政府補貼或委托代理的方式,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進入農業保險市場,為農業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
其次,大力發展面向廣大農戶的合作金融組織。合作金融機構因自身制度設計的特點,使得為社員服務方面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內在優勢,在農村金融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應大力發展面向廣大農戶的合作金融組織。如由農戶自愿發起的資金互助組織,這種資金互助組織應是真正意義的合作制組織,社員之間互相監督,社員代表參與合作社決策,建立社員大會控制下的法人治理機構,有效建立其自我約束和自擔風險的經營機制。再次,逐步規范和引導民間金融。民間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低、利率彈性大、服務態度好等優點,適度、健康的發展對于活躍民間投資,促進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要通過經濟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來解決民間金融所存在的問題,并逐步使之規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傳統的信用資源來培育和發展民間金融主體,使金融產業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場化。國家應盡快制定民間金融相關的法規和管理辦法,加強政策引導,規范民間金融行為,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使之合法化、公開化。同時,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小額信貸組織和互助合作金融組織。根據市場化的原則,發展以不吸收公眾存款的私營、股份、合作制的小額信貸組織和互助合作金融組織,條件成熟時可由監管部門實行備案制管理,設立民營銀行,提高民間金融的組織化、規范化水平,更好為“三農”服務。
5、建立有效的農村資金回流機制。
首先,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和調整縣級金融服務功能。國有商業銀行要合理設置縣域機構,取消單純吸儲的銀行營業網點。商業銀行可以適度調低系統內上存資金的比例和利率,以減少和解決農村資金流向城市、農業資金流向非農業、經濟落后地區資金流向經濟發達地區這個資金盈缺布局不均衡、兩極分化越拉越大的問題。
同時,也可以適度“放權”,給予或擴大對基層行的資金授權授信額度和新增貸款的審批權限。其次,調整、完善農村郵政儲蓄的功能,以改變郵政儲蓄造成農村資金外流的局面。國家應制訂相應的政策,政儲蓄資金管理辦法,必須對現有郵政儲蓄制度進行改革。將縣以下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通過人民銀行全額用于增加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并將此作為一項制度穩定下來。另外,降低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中央銀行利率。此外,按照機構企業化方向改革郵政儲蓄機構,推進郵政儲蓄銀行網絡的建立,并設立專門的農村金融服務部門,面向“三農”開展業務;通過與農村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合作,進一步加大郵儲資金支農力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滿足度。再次,對支農再貸款要進行財政貼息,引導資金進入農村。不論在地方一級還是在國家一級,財政支農資金和信貸資金都缺乏銜接和配合,國家和地方財政可將支農資金給予財政貼息,以引導信用社和農業銀行加大農業投入,降低農民的貸款成本。
6、建立和完善風險分散和補償機制。
首先,建立農村信貸保險制度。積極開發農業貸款損失補償保險品種,對商業性保險公司按照農業保險的業務比重給予相應的保費補貼及免交涉農業保險營業稅等優惠政策。
其次,加快農業保險制度建設,把農業保險納入農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考慮組建政策農業保險機構,或者委托政策性銀行開辦農業保險業務,政府可以對參加保險的農戶實行保費補貼,引導農民參保意識;也可以鼓勵商業性保險機構開辦業務,鼓勵農村金融機構代理農業保險業務。也可以通過財政、稅收、金融、再保險等經濟手段支持和促進農業保險發展。
再次,建立信用擔保補償機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擔保補償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補充當年基金并牽頭組建符合農村需求的評估擔保機構,設立由財政、企業、農村金融機構出資的信用擔保基金,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建立區域性信用再擔保機構,以分散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
最后,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險機制。消除政府承擔隱性擔保的責任,有利于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為穩定金融體系提供事后補救措施,也有助于農村金融機構防范金融風險。
【金融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金融機構調研報告02-16
金融機構調研報告02-16
金融運行形勢分析調研報告10-21
金融鄉村振興調研報告(精選5篇)04-19
金融服務調研報告(通用9篇)03-25
個體商貿客戶金融需求調研報告01-26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08-08
統計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7-25
消防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