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實驗報告10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實驗報告1
一、課題的提出
創新時代賦予教育創新使命,綜合高考要求呼喚綜合創新能力培養。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加強綜合創新能力培養是對數干年的“應試+科舉”式的傳統教育模式的拼棄。盡管經過了現代化教育思想和理論的說孔,但仍存在部分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比較陳舊,尤其是創新意識創新實踐在教學中使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創立了不少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我們借鑒應用,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我們在運用教學方法時,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根據教材不同性質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挖掘教材中創新的教育資源,加強創新教育研究,使教學方法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二、課題的實驗目標
1、明確實現高中生物課程目標:養成實事法語是的科學態度,養成勇于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與合作精神。發展比較、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初步形成創造性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能夠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評價和解決某些實驗問題。2、確立高中生物綜合創新教育模式。
3、通過實驗研究,全組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加強學習,不斷進行知識創新,能力創新,勇于探索,能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現有實驗條件進行綜合創新,教育研究,全面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效果。
三、實驗過程
㈠實驗對象
我們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成績一般的兩個班作為實驗班級。
㈡實驗內容:
1、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誘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和求異創新的思維火花,逐步形成一套適合高中生心理和思維特點的新的教學模式。
2、開展STS教育實驗。針對高考改革的要求,聯合社會發展,熱點問題及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關心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激發創新欲望。用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及分析兩部大開發,環境污染、疾病與健康等熱點問題,提高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高二生物課將研究性學習作為教材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器材與設備,校園中生物基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合作研究的精神,使學生得到實踐鍛煉的機會和直接的創新體驗,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情感,提高創新能力。
4、高三生物復習中主要是加強綜合問題的研究,注意知識的滲透融合,是實現知識綜合化、系統化、網絡化,培養綜合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㈢實驗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采用以實驗研究為主的.方法,輔之以經驗總結法、文獻法和調查分析法,同時注意了資料的積累與分析,總結出研究報告一份,成果有論文、總結及創新教育實便資料多件。
㈣實驗步驟
1、準備階段:我們首先注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突出實驗創新內容的安排。確定試點班級與實驗教師,擬定實驗方案,形成初其數據資料。為實驗順利進行提供良好物質基礎。
2、實施階段:收集整理資料,加強理論學習,通過不同途徑指導學生創新實踐。
⑴實施實驗變量和控制無關變量。其中自變量:科學合理地指導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固變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學生、教學條件既是實驗研究的自變量和固變量,也是影響實驗效果的相關變量,在實驗中,不斷排除不列于實驗研究開展和影響實驗信度的干擾因素,由教師在實驗班中施行實驗內容,作用于實驗對象。
⑵測試。在每節實驗課里,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跟蹤測試。
①觀察:由實驗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觀察記錄、統計。主要觀察學生對教學內容是否感興趣。
②測量:包括達標測試,課前安排好內容,操作熟練者為達標。
在實施階段,教師邊實驗、邊學習、邊研究、邊小結,每兩周舉行一節觀摩課,積累典型課例,豐富創新教育素材。
3、總結階段
按實驗方案進行總結、整理資料,統計分析數據,匯編成果目錄、積累成功實踐的素材,為進一步擴大實驗研究成果,更好地開展創新實踐做好物質準備。
四、實驗成果
㈠構建了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與研究性學習自學輔導模式:
在原有的課堂教學中,一貫是教師講,學生聽,實驗課上教師講,學生做。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喪失了探索、求知的學習主動性。沒有做過的實驗學生就束手無策,研究性學習更是無從下手,不會設計。為此,我們提出在教學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時注重啟發誘導學生自我探索,自行學習,最后形成新技能這一自學輔導模式。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對生物不斷探索的強烈欲望。
教學模式可根據具體研究的內容與主題,所采取的研究手段等構建。如“酸雨對植物的影”一課采用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實地觀測數據分析反饋應用的模式;“植物對水分的吸收”一課采用確定目標提出假設實驗研究結果分析歸納總結的模式。構建教學模式必須注意以下幾個要素;
①學生主體性的體現要充分;
②教師的指導作用要明確;
③學生研究的層次要分明;
④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般操作框架如圖:
㈡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實驗班學生通過一年多的探究實踐,對實驗與研究性學習內容有了強烈的興趣,教育生活化,生活課題化,學生從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尋找研究性學習的材料。如《校園植物資源調查》、《校園生態綠化方案設計》、《家用洗衣粉與河水污染》、《酸雨的危害調查》等。在施教過程中,綜合了各學科知識,利用校園網和校內外的現有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同學生對同一課題設計方案比較分析中,優化探究方法是開發學生思維空間的好辦法,探究活動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表現空間,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必要的保障,為優化師生關系,實施創新教育落實素質教育,邁出堅實的步伐,在省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有2人獲省級獎,6人獲市級獎勵,高二生物實驗操作考試通過率100%,成績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㈢教師的業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通過實驗和總結,我們取得了一些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指導學生探究實踐的經驗和方法,實驗教師提高了業務能力豐富了教育思想,我們的教研課多次受到了市縣教研室領導及兄弟學校同仁的好評。使我校生物教學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已發表論文5篇,校級交流刊出多篇,在20xx~20xx學年度高三生物三次市統考中,我校生物均分在全縣完中分別列第二名、第二名、第一名。呈現穩步上升態勢。三位教師在市專業技能比賽中獲獎。
五、課題研究的成效與思考
1、利用現有校內外資源條件,結合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拓展學生思維空間,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對學生個性的張揚具有獨特價值;對于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是切實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2、課題的研究主要是專題性研究,為我們采用開放式,滾動式管理模式開發校本課程,開展更富有創造性的探索,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3、受人力限制,教師課時多,對于學生個別輔導,全面提高方面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有待于我們把研究成果進一步推向深入。
教育實驗報告2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我在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分院法律專業一年級《法理學》期中考查時,將“INTEL未來教育項目”和“法學診所教育”模式結合起來,以“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多媒體情景下的法學診所教育”實驗,現將實驗過程和有關體會報告如下,敬請批評指正。
一、實驗準備階段:
首先,主持教師制定單元計劃和課題單元計劃實施表
其次,主持教師分別模擬“學生”和“教師”兩種身份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進行換位思考,切身體驗學生心態;
然后,在10月中旬進行課堂調查。
調查結果:
1、在199名學員中,經常上網的大約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軟件的僅有兩人,其中一名還是從計算機專業轉入法律專業。
2、知道操作Excel軟件的為零。根據此種“診斷”,教師立即簡單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軟件和Excel軟件,要求學生課后盡快自學掌握。
二、實驗實施過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體演示文稿《課題指南》見布置課題,學生分組,每三到四人為一個小組。
11月3日到11月8日,學生開始選題和進行文獻搜索。
11月8日,在海華分院電腦教室,教師進行“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設定的搜索主題為“自由權”,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進行文獻搜索,學生和教師每人一臺電腦同步進行網絡文獻搜索,以“學生搜索到的文獻和教師搜索到的文獻是否保持一致”作為學生搜索結果是否合格的標準。實驗結果:在一個班級的80余名學員中,達到合格的學員數為零!原因為:教師鍵入的關鍵詞是“論自由”,而學生鍵入的關鍵詞都是“自由權”或者“自由”。根據此種“診斷”,教師立即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出全體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關鍵詞確定錯誤”,并講授如何思考關鍵詞和如何進行高級搜索。
11月3日到11月底,學生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評價。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根據學生要求進行具體的“診斷后的對癥教學”。例如,某小組的題目為“家長可以跟蹤孩子嗎?”學生只是簡單堆砌了案例、圖表和相關法規作為素材,并且結論和作為觀點論據的素材之間沒有邏輯關系。教師便立即“對癥下藥”,就“法律問題和法律結論之間的法學邏輯關系是什么?”向學生進行具體講解輔導,使學生很直觀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識,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強化論據和論點間的邏輯聯系,從而達到了訓練法律思維方法的教學效果。
三、實驗總結階段:
12月1日到12月5日,組際互相交換多媒體演示文稿,使用評價量規互相進行初步成績評定。
12月8日到9日,學生進行多媒體文稿演示講解,就講解部分由教師進行講評,指出問題,講授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教師對學生講演部分打分,加上學生互評成績,以確定該小組最后成績(也是每個小組成員的平時考查成績)。
四、講評階段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通過講評,發現在大學法律專業一年級新生中,存在如下比較普遍的問題:
首先,對社會現象和社會關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認識,更難以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例如,大部分同學都只是簡單的根據教師《課題指南》中列舉的具體課題設計自己的課題,而不會從生動具體的社會現實中發現具有法理學探討價值的事例。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是中學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其次,社會科學知識比較貧乏,自主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差,大部分人只能夠被動的重復教材知識和簡單抄襲他人觀點,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長期處于家長和中小學教育“包辦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決方法是加強實踐教學,閱讀與課程有關的參考書目,開拓知識視野,強化批判現實精神的灌輸和教育,解決學生知識貧乏現象的進一步加劇。
第三,簡單堆砌素材,不會對搜索到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和運用,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價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結論。例如,很多同學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師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表格,但是卻無法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得出結論。解決方法是加強方法論教育,訓練思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第四,只會演繹不會歸納,反向思維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同學在課件中只會被動的按照傳統的“定義——特征——法條——案例——結論”模式組織課件。這是傳統的灌輸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決方法是加強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大力開展診所式教學活動,教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社會現象和問題,再聯系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同時修正自己對知識和原理的錯誤理解。
第五、只見文字,少見圖片、表格和其他表現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維能力缺乏,同時檢索能力嚴重不足也是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原因。解決方法是強化啟發式教學方法,引進現代西方教學理念,比如詮釋式和案例式教學,組織讀書會和文學沙龍等有益開拓頭腦的課余活動。
最后,跑題現象時有發生,所演示的課件和教師要求的題目相去甚遠。例如,在《課題指南》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假如失去繼承權”為題目,探討法理學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結果幾乎所有以此為題的小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都集合了關于如何放棄繼承權的法律規定以及如何進行放棄繼承權公證等民事法律知識,使法理學課題被錯誤理解為繼承法課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學習底子薄和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對此,只能依靠端正學習態度,勤奮學習和一定的課堂紀律要求來解決。
五、我的體會:
在本次實驗中,我除每班占用大約四個教學課時進行“課堂調查”“課題指南” “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和“多媒體文稿演示講評”外,其余工作均在課余時間進行,同時也正常完成了法理學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全部教學內容,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見學生體會),更主要的是“診斷”出了法律專業大學新生在專業課學習方面的一些“病灶”,便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教學。同時,我個人也有如下幾點教學體會:
(一)此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直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培養下列能力:
1、尋找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文獻搜索和綜合運用能力;
3、主動分析和理解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團隊協作的能力;
5、計算機操作運用能力;
6、課余自學能力。將這種教學方式作為學生期中考查項目和評定平時成績的根據,是完全可行的。
(二)事先要對學生進行課堂調查,事后要進行反饋調查。
(三)培養學生文獻搜索的能力至關重要。我國法律專業大學生“動手”能力不足的首要問題是:遇到案例不會查找和搜索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本次實驗中,教師進行“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是一種創造性的新型教學方法,對于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很有價值,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進行“頭腦搭橋”的一種教學工具。
(四)要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牢固的集中在課題問題和課題結論之間,防止學生課堂注意力和興趣的轉移。
六、本報告附件:
1、課題單元計劃
2、課題指南
3、學生分組名單
4、學生體會文章
5、學生多媒體演示文稿共47組
6、多媒體文稿演示解說規則
7、課題單元計劃實施表
8、計算機使用規則
9、評價量規(成績表)
教育實驗報告3
一、《軟件技術基礎》上機實驗內容
1.順序表的建立、插入、刪除。
2.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刪除。
二、提交到個人10M硬盤空間的內容及截止時間
1.分別建立二個文件夾,取名為順序表和單鏈表。
2.在這二個文件夾中,分別存放上述二個實驗的相關文件。每個文件夾中應有三個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截止時間: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關機時為止,屆時服務器將關閉。
三、實驗報告要求及上交時間(用A4紙打印)
1.格式: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上機實驗報告
用戶名se學號姓名學院
①實驗名稱:
②實驗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圖):
④源代碼:(.C的文件)
⑤用戶屏幕(即程序運行時出現在機器上的畫面):
2.對C文件的要求:
程序應具有以下特點:A可讀性:有注釋。
B交互性:有輸入提示。
C結構化程序設計風格:分層縮進、隔行書寫。
3.上交時間:12月26日下午1點6點,工程設計中心三樓教學組。請注意:過時不候喲!
四、實驗報告內容
0.順序表的插入。
1.順序表的刪除。
2.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插入。
3.帶頭結點的單鏈表的刪除。
注意:
1.每個人只需在實驗報告中完成上述4個項目中的.一個,具體安排為:將自己的序號對4求余,得到的數即為應完成的項目的序號。
例如:序號為85的同學,85%4=1,即在實驗報告中應完成順序表的刪除。
2.實驗報告中的源代碼應是通過編譯鏈接即可運行的。
3.提交到個人空間中的內容應是上機實驗中的全部內容
教育實驗報告4
一、實驗對象
長林中學初三(6)班學生45名,關于素質教育的實驗報告。1994年9月,由沙洋區教研室組建此班,承擔素質教育實驗。
二、實驗目的
1、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合理發展個性特長。
2、發現制約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研制并實踐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對策。
三、實驗內容
(一)時間:初中三年(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
(二)內容涵5項25點。
1、學會做人。
①忠心獻給祖國;②愛心獻給社會;③關心獻給他人;④孝心獻給父母;⑤信心留給自己。
2、學會生存。
①學會自主;②學會自理;③學會自治;④學會自律;⑤學會自強。
3、學會學習。
①能夠發現;②能夠認識;③能夠檢驗;④能夠掌握;⑤能夠運用。
4、學會保健。
①注重衛生;②參加鍛煉;③經常運動;④開朗達觀;⑤適當娛樂。
5、學會合作。
①善于承受;②善于思辨;③善于競爭;④善于創造;⑤善于表現。
四、實驗方法
(一)原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運思為核心,能力為目標,育人為目的。
(二)措施:
1、人格教育與養成教育結合,挫折教育與成功教育結合,系列教育與主題教育結合,客觀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
2、區別一般知識和特殊知識,明確形式知識和內容知識,利用計劃知識(何時何地學習以及怎樣靈活運用知識的知識)和策略知識(如何學習的知識),鞏固單項知識和系統知識。
3、情感認知補充原則理念,第二課堂補充第一課堂,隱性課程補充顯性課程,間接教學補充直接教學。
4、著眼教學資源,煥發教學活力;著眼動標,弘揚理想奮斗;著眼人際交流,強化群體意識;著眼民主管理,形成優良班風,老師筆記《關于素質教育的實驗報告》。
五、實驗過程中的反饋與矯正
1、作為班集體文明建設的'輿論陣地,班級日報務必褒優貶劣,揚長抑短;同時把日記作為個人的道德體操,每日“三省吾身”。
2、按學號輪流做“一日班主任”,使全員參與班級管理,值日班干部每日報告班委會工作;放學前的“天天小結”旨在及時處理班務;在“每日話題”中暢所欲言,發表建設性意見。
3、成果迅速展出,通過擴大影響促進良性互動。
六、實驗效果
1、全班學生各學期操行評定均合格,優良率達98%,無劣跡生;團員數和星級學生數均占95%;受市、區、校表彰的三好生、優秀學生干部以及各類積極分子79人次。
2、學科考試成績常居年紀之冠,各科優良率均過80%;作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競賽獲區級以上獎164人次,其中全國獎28人次;體、音、美諸項或校以上獎66人次,其中區級4人次;學生發表作品31篇;同時有85%的學生顯現特長。
3、全體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班務、家務勞動技能,住校生全部自我照顧,良好的生活習慣均已初步養成。
4、演講演唱等匯報節目獲獎32人次。
5、98%的學生體育畢業達標,體育中考優秀率26%。絕大多數學生處世積極,為人方正,心胸開闊,樂于進取。
七、實驗心得
1、只有改革了教育思想才能落實素質教育;
2、只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提高學生素質;
3、只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才能加深認識并發展素質教育。
教育實驗報告5
教育實驗報告對某種教育現象實驗后,要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全面總結,提出一個客觀的、概括的、能反映全過程及其結果的書面材料,即謂教育實驗報告。教育實驗報告可分為三部分:①前言。②實驗過程和結果。③討論及結論。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
(1)題目。應以簡練、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教育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使讀者一目了然,判斷出有無閱讀價值。
(2)單位、作者。應寫明研究者的工作單位,或寫明某某課題實驗者或牽頭人、組長、撰稿人,其他人員可寫在報告的結尾處。以示對實驗報告的負責,并便于讀者與之聯系。
(3)課題部分。是實驗研究工作的出發點和實驗報告的核心。課題的表述要具體、清楚,明確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說明課題來源、背景、針對性及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的價值。
(4)實驗方法。這是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結果是在什么條件下和情況中通過什么方法,根據什么事實得來的,從而判定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進行重復驗證。關于實驗方法主要應交代:
①怎樣選擇被試,被試的條件、數量、取樣方式,實驗時間及研究結果的適應范圍。
②實驗的組織類型(方法)及采取這種組織類型的依據。即:單組實驗、等組實驗還是輪組實驗;采取這種實驗類型的依據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試成績及評分標準;基礎測定及測定內容等。
③實驗的具體步驟;對實驗班進行實驗處理的情況。
④因果共變關系的驗證(要注意原因變量一定要出現在結果變量之前,或兩者同時出現,但不能產生于結果變量之后,否則先果后因,實驗就不成立了)。這里,要對兩個變量進行測定。測定方法也應交代清楚:是口頭測定,書面測定還是操作測定;是個別測定還是集體測定;有無后效測定的時間等。因此,在實驗前,就應對與效果變量測定內容相關的原因變量進行測定,以便與效果變量對比。只有經過這樣的'對比,才能發現共變關系。
⑤對無關因子的控制情況。只有嚴格控制無關因子的作用,才可運用統計檢驗來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5)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核實,要注意圖表的正確格式。用統計檢驗來描述實驗因子與實驗結果之間的關系;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6)分析與討論。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討論和分析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其主要內容有:
①由實驗結果來回答篇首提出來的問題;
②對實驗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論證;
③把實驗結果與同類研究結果相比較,找出得失優差;
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問題及本實驗存在的問題,使以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確,少走彎路。
(7)結論。它是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它直接來自實驗的結果,并回答實驗提出的問題。下結論語言要準確簡明;推理要有嚴密的邏輯性。結論適用的范圍應同取樣的范圍一致。
(8)附錄和參考文獻。附錄是指內容太多、篇幅太長而不便于寫入研究報告但又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如測試題、評分標準、原始數據、研究記錄、統計檢驗等內容;參考文獻是指在實驗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注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及出版時間。如引用未經編譯的外文資料,最好用原文注解,以資查證。
教育實驗報告6
一、實驗目的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淀。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淀)。
2.蛋白質的鑒定原理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A)和質量濃度為0.01g/mL(B)的硫酸銅溶液。在堿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于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3.脂肪的鑒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三、實驗過程(見書P18)
四、實驗用品(見書P18)
1.關于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并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于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2.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3.蛋白質的鑒定中先加雙縮脲A,再加雙縮脲B
五、討論
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根據是什么?
教育實驗報告7
賞能教育法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目前還處于實驗階段。它誕生于南京,創始人是我國杰出的教育專家王立宏老師。賞能教育的理念是“唯賞識可出才能 以亮點帶動全面”,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今年二月,我首次在互聯網上看到賞能教育法。在賞能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南京市竹山小學8歲兒童王珮璐已完成了5萬多字的系列長篇小說《天使歷險記1》、《天使歷險記2》、《天使歷險記3》,目前正在創作《天使歷險記4》,《天使歷險記4》預計超10萬字,已經完成了2萬多字。同為竹山小學學生的吳子溪也在8歲時為我國著名作家曹文軒教授的《青銅葵花》寫出了續集,并親手交到曹文軒教授手中,受到曹教授的好評,吳子溪目前已完成了近5萬字的作品,正創作中的《<鳳凰鳥>前傳》計劃篇幅也在10萬字以上,目前已完成2萬字。進行長篇文學創作的遠遠不止這兩個孩子,南京江寧有一批這樣的小學生,這些孩子現在已經完成了70萬字的創作量,江蘇教育電視臺、江寧電視臺、《現代快報》、《東方衛報》、中國教育網、網易教育頻道等眾多媒體做了多次報道,這在國內實屬罕見。為了探索出一條效果明顯且易于家長和老師操作實踐的少兒教育方法,小珮璐的父親王立宏老師竟然放棄了常人眼羨的大學學生處長的職務,自費研究賞能教育法,并在一兩年內取得驚人的研究成果,這不能不令人咋舌。賞能教育法在國內乃至國外都屬首創。
據報道: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南京市竹山小學的賞能教育校外輔導員王立宏老師輔導六名小學生完成8萬字的童話創作,輯錄為《快樂小天使》一書。(江蘇教育電視臺、《現代快報》、南京江寧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20xx年暑假,參與賞能教育法實驗的十幾名小學生完成了15萬字的原創童話作品,輯錄七篇優秀者共12萬字成《夢幻小天使》一書。
20xx年9月,南京市竹山小學正式將賞能教育作為學校的教育特色與理念,全面踐行賞能教育,在學校選擇了一個整建制班作為賞能教育寫作實驗班,另選擇八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分別以賞能教育思想引導30多名學生進行文學創作。目前已完成了賞能寫作實驗班中期研究報告。同時,學校開始在“校園賞能專欄”連載本校參與賞能試驗志愿者的原創的20萬字的長篇童話故事。
今年3月,賞能教育又在全國范圍內招聘實驗老師,我懷著試一試的態度,悄悄地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試驗起來。幾經周折,竟然發現了幾個好“苗子”,真可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于是,我在語文教學中便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現在,我將這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記下來,希望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有一點幫助。
一、學校和學生現狀
西鄉四中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地處碧波蕩漾的牧馬河畔,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校舍新穎,西鄉四中是我縣城南經濟試驗區一處最靚麗的風景。
20xx年,我校“災后重建項目”和“標準化初中建設項目”同時啟動,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占地面積 89 畝,校舍建筑面積20329平方米。新建教學大樓3棟、教師辦公大樓1棟,新增教室48個;圖書館一棟,藏書60000余萬冊;大型階梯教室一個,可容納320人;大型餐廳一棟,可同時容納1000人就餐。學校還建有:遠程教育系統、閉路雙控系統和教師電子備課系統。學校部室齊全,微機室、語音室達到一人一機,建有體育室、美術室、音樂器材室、衛生室和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實驗儀器室、準備室,實驗儀器、桌凳、藥品及水電等配套設施符合標準。學校各功能區布局合理,主體建筑新穎別致,各種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寬敞明亮的多媒體教室,衛生整潔的'學生食堂,溫馨舒適的學生公寓,為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營造了一個優越的環境。
目前,全校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6人,教職工53人,專任教師41人,教師隊伍業務精,素質高,學歷達標率100%。具有高級職稱9人,骨干教師3人,名師2人。省級標準化初中建成后,預計教師將達160人,學生將達2400人,班級增至48個。
近年來,在新任校長楊功彥的英明領導下,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勵精圖治;學校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學校管理,實行量化考核,細化工作職責,明確目標責任,深化校本教研,搭建我校與漢中四中的合作平臺,繼續保持與西鄉三中的名師交流。教師勤懇敬業,積極探索,賞能教育實驗已初見成效。學生文明守紀,努力拼搏,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以極濃郁的人文精神,鮮明的時代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個性化教育,培優轉差,良好的班風校風正在形成。
學校擁有一支充滿人文關懷、深諳管理藝術、富有育人智慧的班主任隊伍,落實“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措施,構建學科滲透,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體系。教師確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重視師德修養,言傳身教,身體力行。
課堂教學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與素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拓寬了學生視野,陶冶了學生情操,激發了學生進取的熱情。享受學習,健康成長,愉快生活是四中學子的真實寫照。
教育實驗報告8
一、開題背景: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綱要》為我們創辦書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決定從學校的寫字教學入手,爭創特色,全面落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學校在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所規定課程外,開設了寫字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們認識到寫好漢字不僅是書法家的事,也是每個中國人的事。書寫對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優秀品格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從多個層面分析,說明加強寫字教學對搞好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及發展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格素質的重大意義。 <
二、課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具有現實的針對性,是學生自身之需,是基礎教育之需,是社會發展之需。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更新寫字教育觀念,促進教師形成“學寫字即學做人”的教育意識,讓學生成為寫字主體,成為學習實踐、創造發展的主體;更新寫字教育目標,讓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學會了寫字,而是要教會學生學會求知,使之成為發現問題的探索者,知識信息的反饋者,學習目標的實現者和成功者;更新寫字教育方法,即根據寫字教材特點,尋找有利于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優化寫字教育資源,力求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實現學生寫字的自主化,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教育教學的民主化,達到寫字教育個性化、特色化,從而為培養學生寫字素質服務,為學校寫字特色建設服務。
(二)本課題研究的實踐價值
從教育論角度看,教育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國內不少專家研究表明,漢字的書寫有利于人的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寫字教育要努力喚起學生積極的需要,創造各種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獲得多種心理上的體驗,進而提高其寫字素質。寫字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素質教育活動。要找到合理的寫字教育途徑,運用恰當的寫字教育手段,以漸變為指導,從傳統中捕捉精神,在創新中融進自我,急躁不得,虛偽不得。它要求學生不僅要練手、練眼,更要練心,需要學生巨量的實踐和閃光靈感,以透悟藝術規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諸多修養,凈化心靈品格。進而才能培養學生具有漢字書寫所需的多種寫字素質(如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思想素質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素質(主要是經過有選擇后提取的有關技法論述),達到健身怡情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既為學生在日后的書法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又使一些將要從事其他研究與工作的學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與陶冶。同時,也能夠豐富寫字教育資源,提高寫字教育質量。讓我們在孩子們的心里根植一顆“寫工工整整中國字,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中國心吧!
三、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創設良好的寫字教育環境,大力促進教師書法水平的.提高。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寫字的實際現狀進行寫字教育。培養學生把字寫得準確、工整、整潔、美觀,提高運用漢字這一交際工具的準確性和效率。在寫字教育中,要發揮生活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寫字素質、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健全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同時,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寫字教育中的作用,由點到面地完成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任務。并且讓學生熱愛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并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心,讓他們挺起胸膛做人,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和審美水平。(二)本課題的主要內容
1、開創科學教育體系,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寫字技能,提升寫字教育質量。
2、開辟多種教育渠道,激發學生寫好字的興趣,形成“提筆就是練字時”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
3、開發寫字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書法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4、開展多種教育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道德情操,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
5、開辦各種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寫字水平及教育素質,形成良好的寫字教育氛圍,促進學校寫字特色的建設。
四、課題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
(一)本課題的實施過程設計
1、準備階段
明確目標,進入研究。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并實施。同時按照一定的方法,了解小學生寫字素質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學習理論經驗文章,在理論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寫字教學,總結自己的得與失。撰寫相關論文。
2、實施階段
有了理論指導,有了案例分析,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以經驗形式提煉出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所遇見的成功的做法。尤其注意學生個案的搜集和整理。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成立學校“云筆”書法班,制定各項制度和章程。在校內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寫字教育體系,發現學生中優秀的小小書法家,組織這些學生進行書法創造,提高學生的寫字素質,并向報紙雜志投稿,以厚實研究成果。
3、總結階段
總結課題運作情況,查漏補缺,收集、整理資料,撰寫課題終端研究報告。
(1)做好實驗驗證,總結,撰寫有關經驗論文及實驗報告。
(2)收集,完善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
(3)學校對課題進行自查。
(4)準備驗收、評價。
(5)推廣實驗成果,對課題實驗進行反思和總結。
(二)本課題的主要措施
在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字素質教育中,我們突出強調了課內與課外訓練相結合,寫字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的相配合。
1、激發興趣,引導寫欲。如創設想象、課件展示、實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動表演、兒歌誦讀等。
2、多種途徑,科學練習。如執筆運筆新認識、先練長體字新方法、整體觀察漢字特點等。
3、興趣入手,培養美感。如觀察對比,辨別漢字書寫的美與丑;靜中求動,體會漢字結體的穩與險等。
4、構建機制,培養自悟能力。如自評、互評、點評等。
教育實驗報告9
“多媒體情景下的法學診所教育”實驗報告 中文摘要:本文在實驗的基礎上,對使用電腦多媒體手段進行法律診所教育的意義和方法進行了探索,指出了我國法律專業大學生在思維和能力訓練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尤其是指出了法律專業學生“‘文獻檢索能力嚴重缺乏’是法律實踐能力不足的關鍵”的觀點,對于法學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關鍵詞:法律診所教育 實驗報告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我在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分院法律專業一年級《法理學》期中考查時,將“INTEL未來教育項目”和 “法學診所教育”模式結合起來, 以“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多媒體情景下的法學診所教育”實驗,現將實驗過程和有關體會報告如下,敬請批評指正。
一、實驗準備階段:
首先,主持教師制定單元計劃(見附件1)和課題單元計劃實施表(見附件2)
其次,主持教師分別模擬“學生”和“教師”兩種身份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見教師演示文稿)進行換位思考,切身體驗學生心態;
然后,在10月中旬進行課堂調查。調查結果:1、在199名學員中,經常上網的大約80%以上,知道操作PowerPoint軟件的僅有兩人,其中一名還是從計算機專業轉入法律專業。2、知道操作Excel軟件的為零。 根據此種“診斷”,教師立即簡單的演示如何使用PowerPoint軟件和Excel軟件,要求學生課后盡快自學掌握。
二、實驗實施過程:
11月2日到3日,使用多媒體演示文稿《課題指南》見(附件3)布置課題,學生分組,每三到四人為一個小組。
11月3日到11月8日,學生開始選題和進行文獻搜索。
11月8日,在海華分院電腦教室,教師進行“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設定的搜索主題為“自由權”,要求使用Google搜索引擎進行文獻搜索,學生和教師每人一臺電腦同步進行網絡文獻搜索,以“學生搜索到的文獻和教師搜索到的文獻是否保持一致”作為學生搜索結果是否合格的標準。實驗結果:在一個班級的80余名學員中,達到合格的學員數為零!原因為:教師鍵入的關鍵詞是“論自由”,而學生鍵入的關鍵詞都是“自由權”或者“自由”。根據此種“診斷”,教師立即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出全體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關鍵詞確定錯誤”,并講授如何思考關鍵詞和如何進行高級搜索。
11月3日到11月底,學生制作多媒體演示文稿,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評價。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根據學生要求進行具體的“診斷后的對癥教學”。例如,某小組的題目為“家長可以跟蹤孩子嗎?”學生只是簡單堆砌了案例、圖表和相關法規作為素材,并且結論和作為觀點論據的素材之間沒有邏輯關系。教師便立即“對癥下藥”,就“法律問題和法律結論之間的法學邏輯關系是什么?”向學生進行具體講解輔導,使學生很直觀的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識,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強化論據和論點間的邏輯聯系,從而達到了訓練法律思維方法的教學效果。
三、實驗總結階段:
12月1日到12月5日,組際互相交換多媒體演示文稿,使用評價量規(成績表)互相進行初步成績評定。
12月8日到9日,學生進行多媒體文稿演示講解,就講解部分由教師進行講評,指出問題,講授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后,教師對學生講演部分打分,加上學生互評成績,以確定該小組最后成績(也是每個小組成員的平時考查成績)。
四、講評階段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通過講評,發現在大學法律專業一年級新生中,存在如下比較普遍的問題:
首先,對社會現象和社會關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認識,更難以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例如,大部分同學都只是簡單的根據教師《課題指南》中列舉的具體課題設計自己的課題,而不會從生動具體的社會現實中發現具有法理學探討價值的事例。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是中學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其次,社會科學知識比較貧乏,自主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差,大部分人只能夠被動的重復教材知識和簡單抄襲他人觀點,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長期處于家長和中小學教育“包辦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決方法是加強實踐教學,閱讀與課程有關的參考書目,開拓知識視野,強化批判現實精神的灌輸和教育,解決學生知識貧乏現象的進一步加劇。
第三,簡單堆砌素材,不會對搜索到的材料進行綜合分析和運用,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價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結論。例如,很多同學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師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表格,但是卻無法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得出結論。解決方法是加強方法論教育,訓練思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第四,只會演繹不會歸納,反向思維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同學在課件中只會被動的按照傳統的“定義——特征——法條——案例
——結論”模式組織課件。這是傳統的灌輸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決方法是加強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大力開展診所式教學活動,教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社會現象和問題,再聯系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同時修正自己對知識和原理的錯誤理解。
第五、只見文字,少見圖片、表格和其他表現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維能力缺乏,同時檢索能力嚴重不足也是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原因。解決方法是強化啟發式教學方法,引進現代西方教學理念,比如詮釋式和案例式教學,組織讀書會和文學沙龍等有益開拓頭腦的課余活動。
最后,跑題現象時有發生,所演示的課件和教師要求的題目相去甚遠。例如,在《課題指南》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假如失去繼承權”為題目,探討法理學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結果幾乎所有以此為題的小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都集合了關于如何放棄繼承權的法律規定以及如何進行放棄繼承權公證等民事法律知識,使法理學課題被錯誤理解為繼承法課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學習底子薄和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對此,只能依靠端正學習態度,勤奮學習和一定的課堂紀律要求來解決。
五、我的體會:
在本次實驗中,我除每班占用大約四個教學課時進行“課堂調查”“課題指南” “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和“多媒體文稿演示講評”外,其余工作均在課余時間進行,同時也正常完成了法理學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全部教學內容,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見學生體會),更主要的是“診斷”出了法律專業大學新生在專業課學習方面的一些“病灶”,便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教學。同時,我個人也有如下幾點教學體會:
(一),此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直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培養下列能力:1、尋找和發現問題的能力;2、文獻搜索和綜合運用能力;3、主動分析和理解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4、團隊協作的能力;5、計算機操作運用能力;6、課余自學能力。將這種教學方式作為學生期中考查項目和評定平時成績的根據,是完全可行的。
(二)、事先要對學生進行課堂調查,事后要進行反饋調查。
(三)、培養學生文獻搜索的能力至關重要。我國法律專業大學生“動手”能力不足的首要問題是:遇到案例不會查找和搜索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本次實驗中,教師進行“網絡文獻搜索實驗演示”是一種創造性的新型教學方法,對于法律專業的大學生很有價值,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強化在理論和實踐之間進行“頭腦搭橋”的一種教學工具。
(四)、要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牢固的集中在課題問題和課題結論之間,防止學生課堂注意力和興趣的轉移。
六、本報告附件:
1、 課題單元計劃 7、課題單元計劃實施表
2、 課題指南 8、 計算機使用規則
3、 學生分組名單 9、 評價量規(成績表)
4、 學生體會文章
5、 學生多媒體演示文稿共47組
6、 多媒體文稿演示解說規則
教育實驗報告10
一、實驗目的:
掌握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測密度的特點。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物體的密度,為物體質量,為物體體積。通常情況下,測量物體密度有以下三種方法:
1、對于形狀規則物體
根據,可通過物理天平直接測量出來,可用長度測量儀器測量相關長度,然后計算出體積。再將、帶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對于形狀不規則的物體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密度。
測固體(銅環)密度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要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為。如果將固體(銅環)分別放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稱衡,得到的質量分別為、,則
物理實驗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生物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格式實驗報告模板
②測液體(鹽水)的密度
將物體(銅環)分別放在空氣、水和待測液體(鹽水)中,測出其質量分別為、和,同理可得
③測石蠟的密度
石蠟密度
石蠟在空氣中的質量
石蠟和銅環都放在水中時稱得的二者質量
石蠟在空氣中,銅環放在水中時稱得二者質量
3、用比重瓶法測定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小顆粒的密度
①測液體的密度
空比重瓶的質量
盛滿待測液體時比重瓶的質量
盛滿與待測液體同溫度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量
.固體顆粒的密度為。
待測細小固體的質量
盛滿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質量
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量
三、實驗用具:
TW05型物理天平、純水、吸水紙、細繩、塑料杯、比重瓶
待測物體:銅環和鹽水、石蠟
四、實驗步驟:
調整天平
⑴調水平旋轉底腳螺絲,使水平儀的氣泡位于中心。
⑵調空載平衡空載時,調節橫梁兩端的調節螺母,啟動制動旋鈕,使天平橫梁抬起后,天平指針指中間或擺動格數相等。
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量銅環和鹽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體用細線掛在天平左邊的秤鉤上,用天平稱出銅環在空氣中質量。
⑵然后在左邊的托盤上放上盛有純水的塑料杯。將銅環放入純水中,稱得銅環在水中的質量。
⑶將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換上鹽水重復上一步,稱出銅環在鹽水中的質量。
⑷將測得數據代入公式計算。
測石蠟的密度
測量石蠟單獨在空氣中的質量,石蠟和銅環全部浸入水中對應的質量,石蠟吊入空中,銅環浸入水中時的質量。代入公式計算。
4、用比重瓶法測定鹽水和不溶于液體的細小鉛條的密度
⑴測空比重瓶的質量。
⑵測盛滿與待測鹽水同溫度的純水的比重瓶的質量。
⑶測盛滿鹽水時比重瓶的質量。
⑷測待測細小鉛條的質量。
⑸測比重瓶、水及待測固體的總質量。
5、記錄水溫、濕度及大氣壓強。
五、數據及數據處理:
(一)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銅環、鹽水和石蠟的密度
水溫水的密度濕度
大氣壓強
136.32120.55119.7649.24118.74170.25
銅塊密度
鹽水密度
石蠟密度
(二)用比重瓶法測密度
測定鹽水的密度
水溫水的密度濕度
大氣壓強
26.5574.5776.270.05
待測鹽水的密度
測定細小鉛條的密度
水溫水的密度濕度
大氣壓強
32.3674.57104.200.05
待測鉛條的密度
六、總結:
通過實驗掌握了用流體靜力稱衡法測定固體、液體密度的方法。
掌握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掌握了采用比重瓶測密度的方法。但讓液流沿著瓶壁慢慢地流進瓶中,避免在瓶壁產生氣泡較難。
通過處理數據,進一步熟悉了有效數字、不確定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并掌握了其計算方法
【教育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實驗報告05-01
教育實驗報告10-10
精選教育實驗報告10-10
教育實驗報告的范文10-08
教育實驗報告格式10-10
教育實驗報告范文10-10
教育實驗報告(6篇)11-09
教育實驗報告6篇11-09
教育實驗報告優秀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