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考察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考察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藝術考察報告1
考察地點:江西省婺源縣
考察時間:從XX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考察過程:
婺源縣位于贛東北,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的文化風俗、房屋建筑、飲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縣大體相同,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它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稱典范之作。明清時代古徽州一帶的商人憑借木材、茶葉、鹽業等的壟斷經營,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統稱徽商。當時徽商經營的勢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聲望。中國人落葉歸根的特性讓殷實的徽商們最終都在家鄉大興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遷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和耕讀禮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禮教文化濃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這也是徽派建筑滲透著儒雅之韻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額財富的徽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光榮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設中,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徽派建筑昌盛的發展。
本次考察為婺源的東線景區。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區,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地。
我們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曉起村,也是我們這次寫生的住宿地點。這里的房屋多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后堂、廚房,前后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體的建筑格局著稱,若逢雨天,踩著光可鑒人的青石路,從村頭走到村尾,穿堂入戶而衣衫不濕。莊園特色極具,在環繞延村的河岸上還可以捕捉到水彩畫般輕靈、蒙朧、滋潤的畫面。思溪的古民居則以幽深的庭院風格見長,鎏金匾額,回廊護欄、天井書齋,亦莊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當年的古驛道,它們在村莊與村莊之間宛如飄帶一般蜿蜒伸向遠方。那些規模較大的村落更是有著江南風光田園詩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種國畫中的韻味。
印象頗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該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讓人貼近生活。它的人文氣氛讓人難忘。
此行考察讓我覺得特別入畫的一個地點是曉起。“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如果說,婺源是一個綠色大公園那么曉起村就是一處絕妙的景致。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別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村。
曉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商第官第無不折射出這方鐘靈毓秀的土地曾經有過的輝煌。一門四進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賢留與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曉起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境更為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在婺源,風景到處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風景,就在你不經意的途中出現。有時候車一拐彎,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墻黛瓦”的民居,隱現于古樹青山之間;有時候一回頭,遠山盡處,云霧繚繞,松竹連綿,恍若仙境。
一、婺源建筑群體格局特點。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是一定社會歷史文化的體現,它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反映著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產生徽文化的徽州,是一個古老的地理概念;罩菟闹苋荷江h繞,使徽州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當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社會,獨立的民俗單元,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俗、民情的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
。1)、和諧流暢,統一規劃的整體美
這和當時徽州的社會背景和地域環境密切相關:因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論基礎——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宗法制度較他處更為森嚴而完備。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性和宗族凝聚力,預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张山ㄖ娜后w布局雖然是封建族權制約下的產物,帶著濃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其美學效果卻是雋妙無比,讓人大開眼界的;罩莸拇蟛糠止糯迓涫驱R刷刷的黑瓦白墻,飛檐翹角的屋宇隨山形地勢高低錯落,層疊有序,蔚為壯觀。站在村邊山坡上俯瞰全村,各種各樣的建筑物規劃嚴整,排序井然。讓駐足其間的游人耳目一新,肅然起敬。
。2)、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
婺源地形復雜多姿,境內層巒迭障,溪流縱橫,溫潤的亞熱帶氣候更使這里山林繁茂,綠意蔥蘢。生活在“理學文章山水幽”獨特的人文環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養深厚,構思村鎮藍圖時最善于抓住山水作文章。表現為山巒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脈,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脈——溪水及其支流的“細胞”。徽派建筑群體布局時多重視周圍環境,參考山形地脈,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境靜謐雅致如詩如畫,保持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它們或鋪展于波光瀲滟的大河之濱,或蟄伏于云遮霧繞的深山一隅,環境優雅,空氣清新,視野繽紛。典型的如休寧縣汪村鎮石屋坑村,這里群峰林立,林壑幽美,房屋呈梯式排列,錯落有致地簇擁在青杉翠竹流嵐飛瀑的懷抱里,影影綽綽,縹縹緲緲,恍如人間仙境。
。3)、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
長期以來,徽州因地勢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維艱。生活在這種艱苦環境中的徽州人深知養家創業之艱辛,養成了節衣縮食勤儉持家的良好風范,且寫進族規家訓,作為家風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傳。
徽派建筑明顯不同于中國其他的民間建筑。在堅固實用、美觀大方的基礎上尋求樸素自然清雅簡淡的美感。緣于此,徽州少有富麗堂皇的豪宅華堂是不難理解的。以當地豐富的粘土、石灰、黟縣青石、水杉為主要材料建筑的徽派民居構思精巧、造型別致、結實美觀。黑與白是徽派建筑外觀僅有的二種顏色,清一色的黑瓦白墻。盡管白色的墻面已經斑駁滄桑,與黑色對比不在強烈,加上色彩斑駁的青石門(窗)罩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遠遠望去,黑白相間在群山暗青色的背景下,愈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宛如神話一般,清淡樸素之風展現無遺。婺源建筑在形體、空間、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手法,造成了一種多樣的統一。
二、宏觀的謀址,和諧中富于變化
走進村莊,高聳的馬頭墻更讓人體會到這些百年老屋過去的榮耀。古徽州人附于平凡的白墻以馬頭墻的形狀。您可以發現墻頭上的馬頭造型與家族的建筑群連成一體,翹首晗頭,躍向廣闊天空,一瞬間,眾馬揚啼,氣勢恢弘。
從遠處看這些古民居,在外觀上是大面積空白的一片粉墻,粉墻上嵌有幾個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體與局部、面與點的對比效果,體現“道法自然”的意蘊,里外墻著重采用了馬頭墻、山墻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馬頭墻屋檐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勾畫出民居墻頭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韻律美。
走進民居里面,眼前豁然開朗。只見馬頭墻與屋檐的交接處,露出一個長方形的空白天際。這就是徽派建筑中的一種重要的建筑格式———天井。四方天井,大有用場。其一,擴大了視野。四堵高墻圍護,三面樓屋夾峙,空間非常逼窄,若下雨,簡直漆黑一團,然而繡樓之上,倚憑美人靠,透過天井的門樓凹墻,山野春可一覽無余;其二,天井不僅空氣流通而且采光特別柔和。因為天井光線是二次折射光,所以給人以靜謐舒適之感;其三,徹底地解決了排水問題。由于宅居四周有高墻圍護,所以雨水不能從前后的屋檐排出,勢必從四面匯入到天井堂前。為此,天井四周的屋檐上都裝置天溝,使雨水歸于一處,然后順著門后貼墻而置的水枧(即陶水管),乖乖地匯入天井下面的“明塘”,旋轉一圈后,再排出戶外,這也叫“四水歸堂”。其四,天井也是人們共享空間。人們可以坐在廳堂能夠晨沐朝霞,夜觀星斗。它是敞開的、明朗的,是整個建筑中最具親和力的地方。中國明清時代,徽派建筑達到了自己的鼎盛狀態,把中國古典建筑藝術的理論和造型都推向了高潮?傊,這種整體和諧統一中又富于變化的特點,正是婺源建筑精華的集中體現
三、成熟的風水理念
除了宏觀的謀址布局,關于風水理念還繼續在徽派建筑民居細節中得以體現。婺源的民居廳堂多半設計成回形。四周是回廊,中間是天井,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水代表著財富,這也是中國風水中關于“四水歸堂”的解釋,也形象反映了徽商們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該天井也是嚴格按照風水的要求修建得相對狹小。因為天井不能太闊,太闊散氣。婺源的很多人家將水聚集起來,轉向流經村中的水流,以突出以水招財的風水的意念。
建筑風格是民族和時代的特征。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都凝聚著當時當地幾乎全部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靈魂。因此,滲透進各種學說底層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鑲嵌入每個老百姓心里的“傳統風水”思想,也必然影響著建筑風格的形成與變化。
四、裝飾藝術豐富多彩
由于受封建時代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影響,盡管商人富可敵國,卻不能擁有尊貴的社會地位。按當時建筑營造的規定,商人宅第不能在臨街道開大門,只好另辟蹊徑,開偏門設小院,更著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來裝飾屋子,將自己的追求、祖輩和自己的夢融入其中,將希望寄托于后人。因此進入古宅之中,就進入了高雅清新的藝術殿堂和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
婺源民居的特點是四合院、淺天井、二層屋、有門樓、白壁外墻、馬頭墻,多為天井式格局。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小。這里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所以民居布局多重視防曬通風,也很注意防火。民居的基本單元都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就起了拔風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以看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風水學說中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封火山墻,因其形狀好像馬頭又稱馬頭墻,馬頭墻利于防止火勢蔓延。馬頭墻也是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墻頭都高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墻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采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通常三價、四價更常見。封火山墻的磚墻墻面以白灰粉刷,墻頭覆以青瓦兩坡墻檐,白墻黛瓦,明朗而雅素。古村落里,有的人家,屋前建有鎮宅井。
走在婺源村落里,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棟棟粉墻黛瓦的百年老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婺源寧靜優美的大地上。它沒有皇家建筑那樣的金碧輝煌,而呈現在人們面前卻是另一番的儒雅古樸氣息。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那些老屋的興衰榮辱,商海沉浮。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極為鮮明,尤其是作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觀載體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的見證;张晒琶窬拥倪x址布局深受徽州風水理論影響,尤其注重水口營造;张晒琶窬拥膬炔拷Y構格局生動體現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觀念形態;丈獭吧潭媸,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內部裝飾與陳設的獨特藝術魅力。
通過對婺源謀址的環境、空間的格局、裝飾的特點等方面的考察,使我對徽派建筑又有了新的認識。啟發了我們在設計上的靈感,也擴大我們的眼界,培養我們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非常喜愛這塊土地。
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讓人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藝術考察報告2
這個學期我們終于有機會外出藝術考察了,我們要到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江西婺源?斓侥康牡貢r,我就被那山里的風景給迷住了,茂盛的樹木,婉轉的溪流,都讓我心曠神怡,那“小橋流水”的意境更讓我陶醉。
這一次藝術考察收獲豐富,一方面加深了對古建筑的感性認識,積累了傳統的建筑知識,地理知識、風水學知識、規劃知識、古代環保知識及各種其它人文知識,了解了中國先賢的智慧與能巧;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許多資料和圖片,為藝術創作與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結合本專業,對那些本人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東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被旅游書籍冠以“中國最美麗的鄉村”。與浙江、安徽為鄰,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她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為代表,而自然風光更是如詩如畫: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婺源不僅有江南層巒疊翠的山林,碧綠綢絹般的小河,還有蜿蜒的石板路連著一個個依山傍水的村落,更為突出的是這里的徽派建筑,其風格體現在“粉墻黛瓦”,即雪白的墻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濃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別具的獨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樸的徽派建筑相結合,是其他油菜花開的地方不能比的。他們相互融合,構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諧的圖畫。行駛在婺源的林間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畫中走。
贛中古建筑的每棟建筑都有明顯突出徽派風格的風火山墻、高聳的垂脊和起翹,還有家具、木椅的設計風格,都是精雕細刻的經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間行走,感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講究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境的和諧結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蔥蔥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彎彎繞過幢幢明清古宅,穿過小橋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壩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嘩嘩的水聲。在村邊遇到一幫正在寫生的美術院校師生,他們迷戀于這兒古代人文建筑與自然生態的和諧融合:穿村而過的溪流、村邊小山嶺上的古道、蒼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園農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錯落有致,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生態園林,尤其從山崗上望下去,幾乎每個角度都能入畫。
在學校,我們大都在室內畫著靜物。這次寫生,增長了我們的見識,讓我們走出了課堂,融入了自然,使我們的心靈放飛在山水,老屋,人間。我們懂得了光線與構圖的關系,明白了建筑與文化的“血源”。在寫生中,我們更深切地體味到:美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善于發現。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有感受到了那淳樸的鄉村鄉情,在考察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的那份友誼,老師在我們畫畫和生活上的幫助,這一切將永遠珍藏于心。
學校給了我們這次“江西婺源寫生之旅”的機會,讓我們來到這么優美的地方寫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深化了我們對藝術深層次的了解,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自然與人文之美,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然而,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驚艷之余,也情不自禁地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通過考察使我們由一個對婺源一無所知的“外行”變成了一個熟練徽派建筑的“內行”。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酷愛這塊土地。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在專業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也在紀律、團隊協作、艱苦樸素等方面經受了鍛煉和考驗。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記憶。
藝術考察報告3
書法是漢的書寫藝術。漢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藝術考察是實地觀察、考證藝術形式、存在及其動態,從而獲取關于藝術各方面的資料,并對它進行總結和辯證的一種研究藝術文化的方法。(純屬個人言論,有待共議)通過實地考察中國的書法遺跡和人文景觀,將課堂和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達到拓寬視野、提高識見、提升素養的目的。
今秋九月,六日至二十一日,書法班師生近三十人,游東岳泰山、焦山碑廊、龍門石窟、石門棧道,觀三孔廟宇石碑、焦山摩崖石刻、西安碑林、千唐志齋等等,博覽中國書法文化藝術之經典。這次考察的范圍除歷史名家名帖、名碑外還涉及與書法相關的古代石器、陶器、銅器,及其人文環境、地域環境、歷史背景,讓人領略和體會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無上妙諦。收集素材,體驗創作,提高了文化藝術素養。下面從摩崖、碑刻、墨跡三個方面介紹這次考察:
一、摩崖石刻
泰山《紀泰山銘》大唐開元十四年歲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戍建。刻石,又稱唐摩崖,刻于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書24行,滿行,現存,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書”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大45×56厘米,書法遒勁婉潤,端嚴雄渾,明代王世貞評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鳳舞于煙云之表,為之色飛”。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親手撰書,相傳由燕許修其辭,韓史潤其筆,文詞典雅,對研究唐代歷史、書法、鐫刻藝術均有重要價值。
《紀泰山銘》刻石形制端莊,氣勢雄奇。據史書載,“舊填金泥,元時錯落。每當晴朗時,自南數十步望之,里行間光彩照灼”,說明唐摩崖早在元代以前就已貼金。刻石下部由于捶拓者冬季在其下篝火,剝蝕嚴重,明人葉彬補刻。因長期遭受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銘文現已殘,不可辨認的。建國后,碑下設置護攔,每當風和日麗時,貼金大在陽光下金光閃爍,蔚為壯觀。
焦山《瘞鶴銘》焦山碑林在書法史上從六朝至今一直延續,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共500余方,有楷,草,隸,篆各種書體,琳瑯滿目,為書法珍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碑林"。按碑刻的內容可分為三類,即藝術類,文苑類和敘事類,其中書法藝術類《瘞鶴銘》最為著稱,她為摩崖,正書刻石,原刻在焦山之陰崖石上,其書者前人眾說紛紜,晉王羲之,梁朝陶弘景等等。據《瘞鶴銘》記載此石高8尺,寬7尺4寸,文共12行,行約23至不等。原文就崖書石,故其行之疏密,之多寡,大小俱不整齊,現在我們只能看見5石,一石存2行,不足;二石存3行,計20余;三石存3行,計10余;四石存6行,計20余;五石存3行,計10余;總計。其結錯落有致,筆畫雄健靈動,變化豐富,故學者給于好評。這是對《瘞鶴銘》的一些了解。
漢中《石門頌》清張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沈府君》、《楊孟文》,隸中之草也”。這里的《楊孟文》就是《石門頌》,所謂“隸中之草”就是評價《石門頌》豪放率真,乃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
《石門頌》立于東漢建和二年(148),原刻在陜西褒城斜道的摩崖上,此處是橫穿秦嶺、連接八百里秦川和漢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古稱褒斜棧道。此處由于形勢險峻、開鑿困難,故歷代文人歌詠、題刻者甚多。有人整理出其書法尤著者十三品,此刻石及《石門銘》即其中影響最大的作品。七十年代初期。因修水庫,此刻石和其他刻石一起被鑿刻下來,保存于漢中市博物館。《石門頌》 s縱261厘米,橫205厘米,全計六百余,是漢中太守為司隸校尉楊孟文數次奏請朝廷修復褒斜棧道有功而撰寫的一篇頌詞。通篇看來,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灑脫自如,意趣橫生,可以想象當時的書寫者持著一種豪放不羈、無拘無束的書寫態度。
《石門頌》是著名的漢代“三頌”之一,其時代已經是隸書的成熟時期。《郙閣頌》和《西狹頌》屬于方筆隸書,在用筆上大膽使用方筆和大捺腳,然而《石門頌》卻把方筆與圓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綜合成一種特殊的篆隸筆法,通篇多用圓筆,起筆時以毫端逆鋒,含蓄精蘊,中間運筆遒勁沉著,肅穆敦厚,收筆時復以回峰,圓潤流暢,故筆畫古厚含蓄而富有彈性。正是由于書寫者追求的是一種淳古的藝術風格,而使隸書方圓兼備,在處理漢分的雁尾波法時運用一些雖稱不上肥大但已稍粗的波筆,形成一道道稍向上彎的圓渾的筆順,而且點畫的轉折之處多以方折來表現,正是有了這種“巧中寓拙”、“巧多于拙”的書法特點,才被后人視為不朽的藝術珍品。楊守敬《平碑記》稱《石門頌》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派,皆從此出”。
二、碑刻
曲阜漢魏碑刻館碑刻是歷史留給曲阜的珍貴文化遺產,這些碑刻,充分展現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書法藝術精湛卓越的成就和絢麗多姿的風采,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史、思想史、經濟史、孔廟建筑史難得的實物資料,在中國碑刻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98年恢復孔廟西倉,特辟建當漢魏碑刻陳列館,集中存放,以時代為順序排列,永久陳列展出。并將隋唐以來部分代表的碑刻一并附列于館內,以展現歷代書法之全貌,兼呈真、草、隸、篆之多采,滿足人們對各種書法藝術的審美要求,F存西漢碑刻6塊,東漢18塊,魏及北朝5塊,為全國之冠,代表著那個時期漢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北陛石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之一,乙瑛碑、禮器碑、孔宙碑、史晨碑是漢代隸書的楷模,張猛龍碑是魏體的杰作。
龍門造像題記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太和年間,中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庸、五代、宋諸朝,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模雕造累計長達150年,石窟中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魏洞、藥方洞、火燒洞等。唐代造像幾乎占三分之二,大部分在西山,武則天時移至東山。最有代表性窟龕有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極南洞和東山看經寺及大萬佛洞等。
古陽洞位于西山南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邇仍煜耦}記稱該窟為“石窟寺”,現在名由洞內西北角明清刻所定。洞進深13.5米,寬6.9米高11米。
窟內造像題記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方,被稱為龍門二十品,即《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造像記》,《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司馬解伯達造像記》,《云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新城縣功曹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三十二人等造像記》,《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三十四人為皇帝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記》,《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陸渾縣功曹魏靈藏造像記》,《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齊郡王元祜造像記》,《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二十品的名目最早見于清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的《校碑隨筆》,此后被社會所公認,、被視作魏碑書體的法帖范本,不僅國內珍視,而且享譽海外。龍門二十晶的書法藝術,端正大方,質樸厚重,剛健有力,峻蕩奇偉。其行次規整,排列整齊,大小勻稱;結體和用筆則在隸、楷之間,表現出其成熟性,也顯現出其過渡性的承隸啟楷風格,除龍門石窟的造像題記外,洛陽出土大量的北魏墓志,其中們匕魏元懷墓志》、《北魏元懌墓志》、《北魏高猛墓志》、《北魏元肥墓志》等都是魏碑書法精晶。此外,洛陽出土的北齊時代的《北齊姜纂造像題記》等也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品。
千唐志齋千唐志齋位于新安縣城西的鐵門鎮,距洛陽市區約45公里,是我國收藏墓志最多的博物館,也是唐代墓志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內存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一十三件,其中唐志一千一百八十五件,所存墓志從唐代第一個年號武德到最后一個年號天佑,幾乎每個年號都有,這些志石記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武則天改元,安史之亂等。另有西晉、北魏、隋、五代、宋、元、明清、民國等各代墓志二百二十八件;還有墓志蓋以及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等石刻藝術品。該館為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將軍(新安鐵門人)收集民間散落的志石,在其營建的園林"蟄廬"內,修建十五孔拱式建筑,將志石鑲嵌于壁而成,保存至今。
千唐志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從唐代的第一個年號武德到最后一個年號天佑,幾乎每個年號的墓志都有,這些志石記載許多重大事件,如武則天改元,安史之亂等,具有證史、糾史、補史作用;千唐志齋集書法名家的作品于一室,象唐代的顏、柳、歐、褚,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趙孟俯,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鐸,還有世人鮮見的唐代詩人王昌齡,政治家狄仁杰的書跡和鄭板橋詩竹等。
西安碑林位于西安城內三學街15號的西安碑林博物館院內。它是我國歷史上保存文物較早的地方,以碑石精華薈萃而聞名中外。其建置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乃至唐末五代,是從保存唐代所刻《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開始的。這兩種石經原來都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內。唐昭宗天祐元年(904),佑國軍節度使韓建縮建長安城時,移集《石臺孝經》等一批重要碑石于唐皇城尚書省西隅(今西安市社會路一帶)以防散失。其后,五代朱梁時劉鄩守長安,又將《開成石經》遷移到同一地點。至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漕運使呂大忠等倡議將全部石經及其它重要碑石移至府學街北面(即今碑林)并修建了保護碑石的房屋、廊、亭等建筑,排列了陳列次序,使碑林得到妥善保護,為碑林奠定了初步基礎,遂有“碑洞”之稱。此后,歷朝均對碑林作過修葺并有碑石歸藏。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次,是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81)陜西巡撫畢沅對碑林的修葺,增置和整理。“碑林”的名稱,也從清代中葉以后逐漸確定下來。至民國時期,于1938年成立了“碑林管理委員會”,1944年改為“陜西省歷史博物館”。1949年以后,國家對碑林進行了多次整修和增建,增加了許多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碑石、墓志,并在原西安碑林的基礎上,利用孔廟舊址建立了陜西省博物館。1991年,在建成陜西歷史博物館后,又改稱西安碑林博物館。
現在的西安碑林,共有6座大型展室、7座游廊和1個碑亭。其中收藏、展出漢、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墓志等2300余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石臺孝經》現立在碑林的碑亭之內,系唐玄宗親筆隸書,由4塊高5米、寬3米的青石拼成,碑額上雕有飛云蟠龍,碑座鐫刻番蓮舞獅,是碑林中刻工精美、碑身最高大的石刻;《開成石經》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是唐代繼承漢魏刻石校經傳統,在太學刻石作為供人校勘的標準本。它是碑林中保留下來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經籍石刻,內容包括《周易》 、《尚書》、《詩經》、《禮記》等12部經籍,共114石,兩面刻共計228面,65萬余,儼然一座石質書庫。清代又補刻《孟子》后,合稱十三經。除了作為重要文獻資料的大量石經外,在碑林所藏各類碑石中,反映古代中西交通史的,還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用中國和敘利亞兩國文記載了基督教中景教一派由中亞傳入我國的情況;唐《中尼合文之陀羅尼經幢》是我國唐代和尼泊爾人民友好往來的實證;《唐廣智三藏碑》記載一個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國的經歷和密宗傳入日本的師承關系;用中文和巴利維文合刻的唐《蘇諒妻馬氏墓志》,則是中國古代人民與波斯人民友好相處的產物。其他宋代以后有關記載修建、紀功、賦稅、糧收及農民起義的碑刻,如《明德受紀碑》、《荒歲歌》、《興學碑》、《修城記》、《修廟碑》及《平利教案碑》等都為研究陜西省地方史、民俗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
從藝術價值來說,碑林的不少碑刻在書法藝術上是負有盛名的。篆書,有秦代李斯的《嶧山碑》(宋代翻刻)和唐代被譽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李陽冰所寫的《三墳記碑》、《棲先塋記》等;隸書,有漢合陽令《曹全碑》、《熹平石經》殘石及晉代《司馬芳殘碑》等,都是碑林中的瑰寶;草書,則以唐代智永、張旭、懷素等寫的《千文》最為著名;楷書,有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宋翻刻)、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和《多寶塔碑》等,都是負有盛名的書法佳作。此外,還有宋徽宗趙佶寫的《大觀圣作之碑》(瘦金體)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閣帖》,也都是舉世稀有的珍品。
三、墨跡
朱復戡藝術館朱復戡藝術研究會于11月9日在山東濟寧成立,朱復戡藝術館設在濟寧市博物館。先生博覽群籍,學識淵博,上至商周秦漢、魏晉隋唐,下至宋元明清,無論金石書畫、詩古文詞、青銅古玉、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凡老一輩名家對他藝術無不推崇備至。誠如著名書畫篆刻大家馬公愚對他的藝術評價云:“朱君不單是篆刻家,也是一位金石學家,他對商甲周銅、秦石漢碑,研究精博,因而他的篆刻古厚渾穆,非一般名家能望其項背。對書法也是取法乎上,無體不精。
藝術館內展示著朱先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早中晚期篆書、行草書、篆刻、國畫精品,既有擬甲骨文、金文,擬《石鼓文》,也有擬秦刻石、秦詔版小篆,既忠于原作又高于原作,風格各具,氣勢奪人。國畫尤其獨辟溪徑,以大小篆功力的線條作人物、山水、花鳥、走獸、高古雄麗,冠絕前人。
匆匆考察,橫走歷史幾千年,縱覽藝術精華,與年輪相伴,和古人對談。觀石刻書法遺跡,體會古人用筆之神妙,刻工之精細。實地考察,收獲知識,增長見識,提高自己對書法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深刻體會到與傳統藝術接軌的重要性。
【藝術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藝術專業的考察報告09-04
藝術系考察報告01-30
藝術專業學生考察報告范文08-29
招商考察報告_考察報告08-28
南方教育考察報告 考察報告02-17
學?疾靾蟾4篇-考察報告02-24
幼兒園考察報告范文,考察報告08-16
赴臺灣學習考察報告范文-考察報告02-24
學習考察報告范文4篇-考察報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