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5-01-08 08:39:55 敏冰 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通用8篇)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通用8篇)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1

  一、調查目的: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中,對于每一位當代大學生來說,要想在未來社會中獲得成功,不得不對自己的將來做一份職業規劃書。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觀察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重視程度,職業規劃狀況,以及影響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二、調查方法:

  參考大學生職業調查規劃標準,擬定調查問卷,從哈爾濱市部分大學中選取一些調查研究對象,以發放調查問卷為主要方式,并結合訪談等形式對哈爾濱市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狀況調查。

  三、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26日——20xx年xx月2日

  四、調查結果:

  1.考察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態度

  [狀況分析]:

  (1)80%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不能適應大學的自主、自立學習生活,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階段,卻養成了松散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沒有計劃,沒有目的,自由散漫,無規律的作息時間。

  (2)適應周期:兩個星期到一年半不等,但大部分同學能在兩個月左右適應生活的各方面。適應不了的,有退學或陪讀現象。

  [合理建議]:

  (1)主動和老師和同學交流,尋找適應的建議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停止自由散漫

  (3)端正學習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考察在校大學生自我能力鍛煉狀況

  [狀況分析]:

  有80%的同學在校期間都有兼職,鍛煉其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只有34%的同學兼職針對所學專業。8%左右的同學沒有加入社團,其他同學都有加入社團并適當擔任一些職務,對自己多方面進行鍛煉。

  [合理建議]:

  (1) 適當的加入社團,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2)注重兼職側重點,目的是鍛煉還是賺錢? 3.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大學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大學規劃:75%以上的同學在邁入大學后就會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

  2.但是仍有一半的同學并沒有生活目標和將來的生活規劃,甚至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這種生活方式只注重眼前而不考慮長遠,易導致生活空虛不規律。

  [合理建議]:

  1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和理想作出正確的評價;

  2關注現實生活和環境,確保計劃的可實施性.

  3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職業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職業規劃書:制定職業規劃書的人很少,僅占10%左右,大部分同學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還有一少部分認為無需制定職業規劃書。

  (2)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性:絕大部分認為有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以確定未來方向,但其中大部分人目標模糊,并沒有制定職業規劃書,對待前景持邊走邊看的態度,已制定計劃書的人寥寥無幾,那些少部分認為沒有必要制定職業計劃書的人其將來一般都已經由家長安排妥當。

  [影響因素]:

  (1) 認清家庭狀況,結合實際,合理制定職業規劃書。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 考察在校大學生畢業去向狀況

  [狀況分析]:

  (1)畢業去向:部分隨大眾而行,考公務員,考研等,而其并沒有明確的目標范疇,有的待畢業狀況而定。

  (2)就業地點:85%以上在校大學生打算去一些較發達的城市去工作,只有少數較為實際依專業,看社會需要而定去向。

  [合理建議]:

  (1)切合實際尋找自己的恰當位置,不盲目擇業

  (2)不隨大眾走擁擠路線,做好自我認知

  6.考察在校大學生選擇就業去向的.原由

  [狀況分析]:

  83%的同學認為在較發達的大城市具有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畢業后擁擠于人才眾多的大都市。只有10%左右愿意回家鄉為家鄉盡一份力,做貢獻或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認為與其在渺小的存在于偌大的城市,不如尋找一個需要自己的地方

  [合理建議]:

  (1)大城市不一定是能找到工作的好地方。

  (2) 尋找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目的地。

  7.考察在校大學生生活目標與實際程度

  [狀況分析]:

  (1)71%的同學有符合實際的目標包括回鄉建設,考研等,但目標明確。

  (2)有一半以上同學沒有生活目標及職業規劃,對待畢業去向持邊走邊看態度,不能把目標放長遠,導致生活空虛。

  [合理建議]:

  (1)正確自我評價,培養自己的能力,注重聯系實際。

  (2)關注社會生活動態 ,確保職業規劃的實際意義。

  五、綜合分析影響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1、專業的冷熱門: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行為、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有機整體,考慮到職業生涯,大學生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專業的冷熱門。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熱門專業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不假思索便蜂擁而至,這樣往往造成該專業方向人員擁擠,供大于求,那么熱門專業也便不再熱門,由此可見,冷熱門并不穩定,是由社會需求而定,大學生們完全沒有必要擁擠到這樣一個容易熱漲的專業,而應尋找適合自己的恰當的專業。

  2、大都市與中小城鎮:

  大都市與那些中小城鎮相比,只是發展快一些,經濟發達一些,畢業人員達都愿意留在大都市之中,認為那里企業多、發展快,有較大的就業空間,但實際上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人才也一樣多,因此畢業生們應將其就業視野放寬一些,中小城鎮也一樣可以給你提供展示你才能的空間。

  3、大公司與小企業:

  大公司有良好的福利待遇、晉升、培訓制度,并且在大公司工作的經理可以為其以后的求職帶來便利,但大公司人才濟濟分工過細、過明確,長處不易被發現,其它能力也很難得到鍛煉,因此,大公司與小企業各有千秋,畢業生們不要把目光局限于大的企業,好的小企業同樣會是你的職業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4、其他因素:

  以上均為外部因素,要求同學們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能力傾向以及自身所學都加以考慮,在生活和學習中,是否真正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特點,并且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是影響畢業之后取得成就和個人生活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

  六、初步結論

  職業生涯規劃

  成功=明確目標+詳細計劃+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結合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綜合權衡考慮,自己定位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2

  一、調查對象的現狀及研究現狀

  本次調查的對象僅局限于西華大學校本部的大三、大四學生,由于大一、大二剛進入大學對于創業與就業等了解甚少,于是只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我校在校大學生有3萬多人,大三大四近一萬多人,這么多大學生在這畢業季的來臨都在考慮自己的就業問題。并且這幾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并不樂觀,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自主創業。從實際情況了解得知,還是有一批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在位創業做準備了。

  不管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隨處可見有我校的大學生在自己做生意了,校園內有各類教育機構的代理、買賣小飾品,零食的、做微商的,校外夜市賣衣服、賣小吃、賣飾品的,開店的等等,他們都在開始自己創業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桶金的來源。這些創業都是我們身邊的,他們無處不在,他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可能他們并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們開始了他們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最痛苦的一步。并且學校領導也十分的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并為全校大學生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以及開設了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有效的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申請基金,模擬經營,試點經營,如果確有成效會得到省教育廳甚至國家財政的支持。

  對于他們的調查與研究我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對我們自己的創業與就業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為我們以及以后的學弟學妹們做出正確的指導。

  二、報告內容

  1、調查目的和針對問題

  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了解全校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狀況,然后對調查得到的信息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經驗,為我們之后的創業提供實際的理論支持,為學弟學妹做出正確的指導。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全校大三大四的學生,對他們的創業興趣與創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2、調查時間地點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在西華大學校本部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寢室調查以及戶外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

  3、調查經過

  20xx年5月27號 在學校臨江苑宿舍確定調查方案包括調查對象、內容、方法、以及時間等。

  20xx年5月28號至29號 在學校設計紙質調查問卷,以及網絡調查問卷。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首先針對自己所在宿舍樓進行調查,我們逐個寢室進行調查,最后的調查較為成功,收集了較多的信息,發現本棟樓有很多已經在創業的同學,有自己在學校開奶茶店的,有販賣小零食的,有做微商的等等,另外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同學也較多。在隨后的三天分別對其他宿舍的大三大四同學進行調查,并在空閑的時刻通過網絡QQ與微信了解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與個人。通過對學校創業團隊Top BMC、機器人足球、創新車隊等的調查了解,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創新車隊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從中的到了許多的經驗與思想,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眾多的參考信息。

  20xx年6月3號 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xx年6月4號 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4、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得到了如下的數據:被調查者中,76.7%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并有26.8%的學生打算今后創業,但只有14%的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夠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而談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市場營銷。多數學生希望經過1至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再開始創業。74.1%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應在經歷過1到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同時,有14.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最佳的創業時機是在大學期間,但這種觀點并未得到有社會閱歷的人們的認可。

  并且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首選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認為資金和人脈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55.0%的被調查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而把高學歷作為選擇合作伙伴標準的僅有0.6%。83.3%的被調查者認為資金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客觀因素,隨后依次是人脈關系、市場環境、社會閱歷、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很多我覺得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而已,真正考慮過,并且為之做了準備的還是比較少的。主要還是現在的大學生還是被現有的教育方式所封閉了,沒有大膽的想法,就算有也不敢去嘗試,真正去做的人寥寥無幾了。但是從調查的表征來看還是不錯的,有超過一半多的人都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可以僅僅感興趣還不夠,真正打算這么做的卻只有26.8%了。所以可見我們的膽量還不夠,這里有很多的原因存在,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等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家庭情況并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個想創業的心但是經濟情況不允許,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就起來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這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如今的社會競爭巨大,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簡直太難了,我們在競爭中并沒有優勢,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對汽車與交通學院創新車隊的調查中我們獲知了很多的信息,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方案。他們都來至汽車學院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并且有著一個自主創業的心,所以他們都聚在了一起,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新車隊在眾多優秀的隊友努力下,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為車隊甚至學校都爭光了。他們說要想創業那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吃苦”,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車隊的隊友們每一個是不能吃苦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寒暑假都在學校刻苦努力。他們付出了比我們多很多的汗水,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也是比我們多很多的。所以最后總結一句話就是:“敢闖,敢拼,不怕吃苦”。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我校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但是為自己以后想真正創業做準備的同學卻少之又少,很多同學都說怕吃苦,怕失敗等等。但是就學校的很多創業團隊來看,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這些創業團隊的成功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大膽的闖一闖,不要怕吃苦。在大學期間首先不斷的完善自己,學習知識,全面學習,廣泛交友,為以后的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最后我建議我們以及學弟學妹們,在學校時應該努力學習,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怕吃苦不怕累,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受社會、家庭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影響,大學生普遍存在就業期望值過高、追求實利、迷戀大型企業和大城市、追求熱門職業等問題,對大學生今后的自身發展造成了消極的影響。此外,更加凸顯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關鍵詞:大學生、擇業觀、調整、影響因素、創業。

  一、調查概述

  (一)調查背景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每年畢業大學生數量猛增,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些剛跨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也開始考慮就業問題。面對市場經濟的人才競爭,以及用人單位的“挑剔”,許多大學生產生了消極、焦慮、自卑、困惑的心態。無論是大學生自身,還是政府,或是社會各界都應對此高度重視,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這樣,對拓寬奮斗領域、實現自我價值、促進社會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為此,對大學生的擇業觀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很有必要。

  (二)調查的相關介紹

  1、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發現其中所存在的弊端,引起大學生自身、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2、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1日星期二

  3、調查對象: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生

  4、調查內容:對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關注就業信息的情況、對自己未來就業前景及選擇、擇業考慮的因素、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途徑等。了解大學生的基本想法,從中反映的信息知道大學生擇業觀所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5、調查范圍與地點:太原科技大學主校區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6、調查方式:主要是問卷調查,加上小組討論以及總結。

  7、調查方法:

  (1)小組討論。針對本次調查,我們成立了相關調查小組,通過網上收集信息,查閱資料,然后組內討論并達成共識,制定出相關調查方案。

  (2)問卷調查。我們根據相關方案制定出大學生擇業觀調查問卷,共14題選擇題,然后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得出調查的具體地點,組內成員各自分散分發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發出1000份,回收950份,其中有效問卷900份,回收率為95%,有效率為90%。

  (3)文案調查。我們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參考相關的文獻。

  (4)小組總結。通過討論、問卷調查及文案調查之后,我們組內成員一起整理資料和數據、分析資料和數據,得出結論。

  二、大學生與擇業觀

  我們概括出大學生擇業觀特點:追求實利、關注自我發展、趨高拒低、隨機靈活。

  誤區一:自我期望值過高。不少大學生自認為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不費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極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自然擇業困難。在目前緊張的經濟形勢下,許多同學對前來招聘的服務性行業單位(如商場、飯店、賓館等)不屑一顧,對偏遠地區單位或是非行政管理職位不予考慮,對招聘單位開出的千元左右的報酬條件仍然不太滿意,這是不理智的選擇。

  誤區二:過多的物質要求,尤其在薪酬方面的體現。

  表1數據所示12%的同學期望自己的就業底薪為1000~2000元,17.1%的同學期望底薪為2000~3000元,29.5%的同學期望3000~4000元,28.4%的同學期望4000~5000元,而5000元以上的占了3%。許多大學生過多考慮物質條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還講究住房、獎金等林林總總的物質享受,如果用人單位稍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瀟灑地“移情別戀”。

  誤區三:迷戀大型企業和大城市。體現在就業單位的選擇與就業的去向。就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很多大學生都希望能在前景好的大企業里就業,尤其是在東部一些較發達的城市,經濟發展快,待遇高,這更是成為廣大畢業生最為理想的目標,于是便出現迷戀大型企業和大城市的一種趨勢。我們結合下表2,表3來分析:表二就業單位,表三就業方向。

  選擇國企的同學占26.3%,外企25.6%,政府部門15.9%,自主創業16.5%,其他5.7%,從數據上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只有到大型企業去干,才能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他們的理由咄咄逼人:大型企業具備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機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而小企業只有幾十或幾百人,資金不雄厚,談不上什么發展前途。往往“大材小用”,而小企業卻多“小材大用”。盡管在小企業里,只要有真才實學,腳踏實地,同樣能干出一番事業來。在表3中,選擇在家鄉就業的同學占25.6%,東部36.9%,西部13.2%,其他14.3%,可以看出,廣大大學生還是呈“東部熱”的就職趨勢,這是一個誤區,隨著國家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開發力度地加大,國家對大學生到農村和偏遠地區就業的政策支持和經濟補貼力度會更大,廣大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一樣會“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誤區四:追求熱門職業。行政、人事是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可畢竟僧多粥少。用人單位只好“百里挑一”,落選者甚多。而一些冷門職業盡管急需大批人才,但問津者寥寥無幾。這樣,在人才市場就出現了“熱門難進,冷門更冷”的怪現象。大學生就業難,用人單位招人難的兩難之境,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誤區,是在社會、個人雙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實,大學畢業生此時應該多一點“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豁達,不要過分計較一時的順逆,從“零”做起,從基層做起,從工作經驗著眼,最終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影響大學生擇業觀的因素

  大學生的擇業觀受到各方面不同的影響,主要集中為社會、家庭、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影響。

  (一)社會

  大學生的擇業觀是社會價值的體現,在不同時期體現不同的特點。而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大學生的擇業已經越來越務實,越來越功利。

  個人的擇業觀念大多來源于其所生活的社會,是社會環境、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社會輿論等等因素影響和滲透的結果。青年人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愈發看重自身價值的實現,目前社會自身價值的實現多以物質收入為標準。一個人擁有驕人的財富或者在職業中出人頭地,即被看作是成功的標志。目前這種社會價值觀對大學生擇業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家庭

  表4中來自父母的影響占23.1%,可以看出家庭對大學生的擇業觀產生深刻的影響。在中上層階級家庭中,由于父母、兄弟及至親戚受過高等教育者相對較多,使得他們的子女對大學有一種并不遙遠的感覺,升學動機比較強,未來展望

  和心理準備也相對好些。而在下層階級家庭中,由于親屬受高等教育者相對少些,使得他們的子女覺得大學與自己緣分不大,升學動機不強,未來展望和心理準備相對較弱。

  一些處于社會中下階層的家庭有意識地培養子女讀書,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子女的命運,使之能夠向上流動。家長期望子女在高學歷取得之后可以脫離原有階層向上流動,這也導致了大批的畢業生寧可在城市漂泊等待機會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原籍去。

  (三)個人價值觀

  大學生總體價值觀是積極進取的,但是也出現了一些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現象。一種表現是極端個體化,一種表現是追求物欲,還有一種表現是價值迷失。表4中,有27.2%的大學生擇業主要是自己的意愿。大學生作為比較敏感、比較前衛的群體更易產生困惑和無所適從,對諸多社會現象是非曲直認識不清,理想與奮斗目標模糊、意志消沉懈怠,行為消極盲從。

  四、大學生創業就業

  (一)創業難及其問題分析

  大學生創業難主要是,第一,整個社會創業能力低,導致新興產業少,進而難以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加上自古以來的就業型教育觀念,消融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第二,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于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第三,急于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更由于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第四,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第五,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于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而對于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

  大學生有創業熱情,但由于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明顯偏低。對此,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以下硬件:經驗、資金、技術、能力。

  (二)就業難及其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就業前景態度分析

  面對激烈的競爭,就業難的嚴峻形勢,然后經過我們的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仍令人擔憂,大部分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持著較為樂觀的態度。

  有22.3%的大學生對自己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有31.2%樂觀,而也有13.2%持不樂觀態度,23.3%則持不清楚態度。對就業前景持積極樂觀態度固然是好,卻只有10.83%的同學感受到就業的壓力,形勢嚴峻,由此可見,缺乏危機感是大部分同學的一個突出問題,更有甚者,23.3%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不清楚,更是令人擔憂。

  2、就業難原因分析

  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經過調查表6中顯示,有4.3%的大學生認為是政府就業政策少,有12.2%的大學生認為是畢業生要求過高,有21.3%認為是市場飽和,而有52.2%則認為是競爭激烈。

  (1)政府就業政策少。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事實上,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許多就業政策,如: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對困難畢業生的就業援助。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大力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踐,確保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都能參加實習實踐活動。這一系列政策為畢業生們的就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畢業生要求過高。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表現在畢業生對自己估計過高,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學而優則仕”非要去當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3)市場飽和。現在大學畢業生工作不好找,原因是供過于求,政府近年高校擴招的規模太大,而就業市場卻提供不了相應的職位。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就有可能出現蘿卜白菜的價格。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

  (4)競爭激烈。據我們統計,有52.2%的同學認為就業難最主要是競爭激烈。目前,對應屆畢業生而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面是國家不斷擴招,畢業生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下,企業很多采用少招聘、不招聘甚至裁員的方式來減少企業開支。社會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正在逐漸減小,而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是逐漸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勢遠遠大于減小之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人員分流,國有企業深化體制改革、精兵簡政,雖然私有企業不斷增加,但就業崗位少,不能從更本上解決問題。再過兩、三年,我們的畢業生人數將成倍地增加,加上待業畢業生,這個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據,給就業帶來嚴峻的考驗。

  五、創業和就業資源

  盡管競爭激烈,但是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還是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可以加以利用,進而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其一是政府的就業政策,其二是大學生自身的資源。下面做簡要分析:

  (一)政府現存政策

  1、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的政策措施。

  2、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政策。

  3、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

  4、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

  5、對困難畢業生的就業援助措施。

  6、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大力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踐,確保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都能參加實習實踐活動。

  7、強化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求職補貼。

  (二)大學生自身資源

  1、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對事物較有領悟力,有些東西一點即通。

  2、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

  3、接受新鮮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領者。

  4、思維普遍活躍,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

  5、運用IT技術能力強,能夠在互聯網絡上搜尋到許多信息。

  六、建議

  (一)社會各界

  現今社會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部門在招聘時常常會要求應聘大學生有“工作經驗”,沒有工作經驗是就業的最大障礙。大學生剛畢業哪來工作經驗?誰又能為在校學生提供工作經驗積累的機會?顯然這是一個矛盾。于是大學生便利用假期到企業打工甚至免費實習,來增加自己的經驗積累,有的還耽誤了自己學業的時間,到頭來還是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

  因此,企業要給大學畢業生機會,不要因為“工作經驗”把廣大畢業生拒之門外。所以,社會應為畢業生的發展提供相對廣闊的平臺。

  (二)政府方面

  政府部門要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保障制度:

  1、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2、提供公共財政資金支持。

  3、完善相關配套扶持政策。

  (三)高校方面

  1、高等學校要改革培養模式,加強學生實際工作能力鍛煉。

  2、高等學校要建立健全就業指導機構,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3、高等學校要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一建立就業信息庫,提高信息的準確度和規范性,讓更多的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掌握對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

  二是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使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加強針對性、做到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三是擇業技巧指導,幫助畢業生掌握資料準備、推銷自己、文明禮貌、語言交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畢業生的競爭能力。

  4、高等學校要多渠道開發就業市場,主動開發未來市場。

  (四)大學生自身方面

  在當前新形勢下,大學生應當樹立以下幾個方面的擇業新觀念:

  1、勇于面對競爭的觀念:

  2、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

  3、樹立自主創業和終身學習的觀念。

  4、樹立到基層、農村去的觀念。

  5、樹立發揮專業所長,但也注重綜合素質的觀念。

  6、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7、增進人際交往能力。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4

  一、調查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心情、就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的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的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5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為80%,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由于在抽樣調查中,充分考慮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當前2010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采用選擇題形式。為了讓我們的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的選擇上針對不同學歷的人都選了30%左右的人。在我們的調查中有60%的人是來自農村,剩下4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的調查者認為“,就業比較難”形勢嚴峻,分別有8%的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了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2、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表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占58%,20%的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0%的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12%的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對此的解釋可能有兩種,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準備,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加大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的高峰期,對求職的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的高峰期的逐漸到來,迷茫的同學的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了解他們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3、關于就業的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40%的調查者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大,有4%的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的影響,還有5%的調查者比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占51%。可見,現在的畢業生在做選擇時還是比較慎重的。

  4、關于就業地點的選擇

  調查表明,68%的調查者選擇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較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盡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于集中,勢必導致人才的閑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的難度。10的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的省會城市去工作。而對于西部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有22%的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就業和參加志愿服務的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的積極性仍顯不足。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奉獻意識與鍛煉意識不強。學校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奉獻意識的培養,對畢業生的擇業中的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畢業生的期望值一般。其中40%的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2000元這一檔上,30%的調查者選擇2000--3000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30%;這表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的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并渴望獲得舒適的生活條件,因此希望能獲得較高的薪酬。

  6、關于對口與心中的期望值

  據調查,14%的調查者認為會“接受,并準備跳槽”,23%的人會“努力適應工作”,61%的.調查者“工作時或工作后會考慮繼續深造。2%的調查者還沒考慮好。看來,興趣與期望值對于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的調查者會在現在的崗位上工作。64%的調查者會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只有9%的調查者表示不愿意,19%的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干,再考慮轉行”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的選擇是小心而慎重的,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擇工作時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9%的調查者認為無所謂。

  7、求職信息

  在就業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調查者會認證考慮自己今后的就業。其中66%認真考慮過,29%的調查者“偶爾會想想”這類人可能還沒體會到就業的艱辛,有3%的調查者很少再考慮,還有2%的調查者想“到時候再考慮”。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紹和招聘信息,15%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關薪資及福利的信息,19%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關于面試和演示的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煉。有16%的調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員工的現身說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關于就業目的

  此次調查表明,有大約80%以上的調查者就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計的需要”只有18%的少數調查者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為社會做貢獻。剩下的2%的調查者認為就業是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礎。可見,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人們還是迫以生計的。這也說明學生就業觀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師的大力指導。

  9、關于最關心的問題

  無論在什么時候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怎樣和企業的雙向選擇。調查者在這方面的選擇還是很明確的。有54%的調查者預計在擇業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這給學生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4%的調查者預計是“缺乏社會關系”;7%的調查者預計“信息嚴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選擇,15%的調查者預計是其他的原因在擇業過程中的阻力最大。沒調查者選擇“性別歧視”說明大家還是比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單位最關心的是求職者的能力包括“所學的專業能力”、“所畢業的學校”、“社會經驗”以及“潛力”,占總調查的87%,“技能、特長、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3%的調查者認為用人單位最關心求職者的性別。

  當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市場供大于求,屬于買方市場”、“畢業生的思想不夠端正,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社會上一些‘憑關系,走后門’的現象比較嚴重”占總人數的78%,認為“學校、政府、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了解不夠”的占12%,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薄弱”、“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畢業生的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擇業行為比較多”的調查者占10%。

  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我校大學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傾向,擇業意向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重視經濟利益。畢業生中出現的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斗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眼下的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后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針對以上出現的不良擇業心態。

  本人的建議是:

  一、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飽和,現在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于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信息和強硬的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銹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在當今社會,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

  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廣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助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在選擇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五、要敢于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了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可以說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煉各方面能力,不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5

  一、緒論

  我校為了創建一個和諧的社會,一個富強的國家、唯有全民教育,其教育理念,在于貢獻社會,只有付出自己,才能為自己留下屬于自己的成績、其貢獻自己的最本質征途是就業,但在這之前,牽扯到如何更好的找到屬于自己的就業崗位,如何確定自己的就業觀、大學生就業問題歷年來是社會議論的焦點、所以為了更好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更好的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我小組就本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從中發現了一些值得討論和借鑒的問題與經驗、為了更好的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本小組先從當代大學生的擇業為況進行了以下的調查、希望本報告,能為面臨就業和擇業的同學有所幫助、

  二、就本校學生的調查及問卷情況

  本次調查以問卷形勢進行調查,然后從回收問卷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次調查在20xx年12月份進行,問卷共發出100份、發放對象為文山學院大學所有的學生、基本上做出了隨機發放、

  三、調查內容

  數據資料統計和分析:

  1、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主要原因在于荒廢學業、本次調查中將“就業嚴峻”問題歸因于高校擴建招生僅占20%、6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是原因導致就業困難,其中,因大學生活荒淡、缺乏持能占40%左右,擇業觀念不對的占5%、通過本次調查得知,大學生就業難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是因為社會本身發展有一定限度、

  第二是某些專業行業有人才相對飽和、

  第三是大學生本身缺乏就業的技能,在用人單位不得不謹慎考慮、

  在地域選擇上選擇沿海地區的學生占總數的44%、有意愿去的占20%、現在大學生只想舒適安定、不想體驗吃苦,是很難做出成績的、

  2、目前大學生對“錢途”成興趣、在接授的月收入水平中90%的人選擇在3000以上、10%在3000元、在就業中更注重60%的個人發展空間、30%是新籌高低、說明大學生錢是重要的,其次是個性是否得到發展、對就業形勢認為好與不好僅占24%、大部分人認為是機遇又是挑戰占36%、說明,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形勢有客觀認識、同時在自主創業上68%考慮過自主創業,90%以上選擇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發展趨勢、選擇其他的很少,這表明大學生對用人單位有所了解、86%以上選擇先就業后擇業、部分人選擇繼續深造、學習是因一個人能力,適應社會、鼓勵大家多學文化知識、多參與實踐活動、

  3、經過調查,女生人數占67%,從而可知,我們學校男女比率失衡,而對是否清楚自己合適什么樣的`工作,不清楚的人數占53%,然而同學們會為自己所期望的工作去考相關證書的人數為94%,認為自己就業最重要的是個人能力發展,就業單位性質更是傾向于國家事業單位,最后大多數學生的就業觀念都是先就業后擇業!

  四、大學生的擇業觀念對就業帶來的問題

  大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是我國不斷進步的源泉和動力、但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表現的種種觀念告訴我們這是一種錯誤、百手莫回的資本主義意識觀、近年來,由于人口的過快增長,各大高校的擴招、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競爭更加激烈、而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夠完善,大學生畢業后無法找到工作、一有好的工作一擁而上、一般的工作不屑一顧,就業人數集中過多,就業困難也更大、

  五、經過調查本小組總結了幾點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時代觀念,個性的一代、

  當代大學生特講究個性、其性格、氣質是個性當中的穩定因素、性格如何,氣質怎樣?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和職業成功起持續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中起重要作用、社會學研究表明,自主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符的工作者,其勞動生產力比不符合的要高、興趣產生的內在驅動力形成了不斷進取的工作精神、不知不覺中推動他們排除種種困難、這就說明、個性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良好的性格能讓你走向成功、

  2、要有實力,發展、

  唯有技術對每個大學生來說,能夠考入大學校門,這已經證明他們具有了一般能力,即在基本活動中表現的能力,如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同時,大學生經過多年的基礎學習和專業學習,在職業選擇中,能力因素起到定位器作用,不善駕駑文字的大學生不會首先考慮文職工作的,而具備的,會選擇繼深造、

  3、個人價值觀念

  價值取向是價值觀具體化和方向化、價值觀是一個人對各類事務的一般態度、這種態度表現在明確而單一的趨向和情感,便成了價值取向、隨著價值觀的基本定型,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也基本定型,具體到職業認識領域,大學生對某種價值的追求與排斥,對某種事物的偏好與厭惡,并且價值觀直接影響大學生擇業觀,從而影響就業觀、

  六、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及建議由于造成大學生教就業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第一努力提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

  第二加強社會實踐、

  第三正確就業定位、

  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

  第五先就業后擇業、

  第六完善有關人才及勞動法規,使大學畢業生得到有效法律保證,確保大學生正確擇業、就業、

  其次要想讓自己能夠立足于社會,不被淘汰、貢獻于社會、就要搞好自己與全臺群體的利益關系、端正擇業觀念,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價值,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學生就業不在是問題、將來的中國更加燦爛輝煌、大學生擇業問問卷樣卷分析、

  這次的調查問卷共100份,用于調查發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達到100%、問卷采用隨機選擇寢室發放的方式,問卷收回后多次統計、復查,保證了調查結果的客觀性、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能否就業關系著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的調查問卷共計10個選擇題,2個大題,涉及大學生就業目的,理想就業單位等多個問題,其中針對幾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比如目前大學生對就業形勢的看法、其中28%的學生認為十分嚴峻,56%的學生認為有點嚴峻,但比其他較低學歷人群要容易,只有10%的學生認為有點嚴峻,但所有人對目前的就業形勢都有所了解、還有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其中20%的人選擇了政府機關,30%的人選擇了外資企業,10%的人選擇了私營民營企業,26%的人選擇了國有單位,等等、

  總的來說通過這次調查讓我們了解了當今大學生對就業的想法、了解了大學生對社會的需求、為以后我們進入社會這個龐大的集體做很好的鋪墊、

  七、《問卷調查心得體會》

  本次調查表的制訂發放和統計到調查報告的擬寫和修改,小組成員體會和學習到了很多、在調查題目選定時,小組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因為才剛剛成為大一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有很多的規劃和設想,設計了大學生擇業問題調查問卷,旨在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世界的認識,反思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思考作為大學生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和義務,為我們的大學生活指引方向、

  我們制作調查問卷的時候,設計了對于大學生擇業和有關精神生活重要性的題目、隨后的發放問卷確實給了我們一些挑戰,所發的問卷要全部回收作為統計資料,在三個人小組中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過,我們還是以分配調查任務的方式完成了,回收率達到了100%、在發放問卷的同時也學會了與人相處,心平氣和,作為剛剛進入大學的我們,在實踐中學到了社交的知識,也結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小組成員一起統計調查數據,討論調查結果、從調查結果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大學是自由的,我們的大學生活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就業擇業價值觀作為引導、

  然而我們面對一大堆的數據,面對從來沒有寫過的論文,社會實踐調查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它是我們進入大學的第一課,從中我學會了許多沒有學到的東西和知識,也為以后的就業擇業打下了基礎、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6

  本次調查內容主要是大學生就業傾向,為提高效率并節省時間,將調查對象定為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在校學生。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大學生的各種擇業傾向并發現了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同時,總結出大學生擇業前的慣性思維及其做法,并且指出了哪些是可行的做法,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做法。為大學生實現充分就業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率已經成為考驗我國教育事業是一個指標。大學畢業后,能否找到一個好工作,合適的工作,不但是畢業生面臨的問題,也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主要考慮的事情。就業形勢嚴峻有很多的影響因素,比如說中國大學的盲目擴張,專業設置的不合理,大學生自身的不足等等,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只做了此次的調查問卷,以便我們的就業形式有個清晰的認識。

  一.調查概況

  本次調查問卷的對象主要是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在校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擇業的途徑,求職中最關心的問題等就行調查。本次調查問卷共發出問卷60份,實際收回的問卷有39份,其中有效問卷有39份,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本次調查的學生主要是檢驗、管理的學生,他們分別代表了理科和文科的學生,也是考慮到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所選比例的均衡性。為了方便學生答題,節約時間,問卷主要采用了選擇題的形式。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的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分別有7.7%的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了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3%。可見,絕大多數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學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表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占56.4%,20.5%的學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4.1%的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的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比較樂觀占有較大比例的原因,我認為由于被調查者有一部分還是在校生,所以對求職的艱辛認識還不夠。隨著他們畢業時間的臨近,他們就會更加準確的認識到自身的情況。這就需要他們深入了解自身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及時調整好心態。

  2、關于求職前的準備

  調查結果顯示,17.5%選擇大一就開始,46.6%選擇大二開始的,35.9%為大三開始。這說明我校大學生整體開始考慮求職就業問題比較早,一半以上的學生在上大二就開始考慮自己的求職就業問題,說明求職就業意識較強,從他們關注考慮就業問題比較早可以看出他們對求職就業方面的信息的需求也比較大。

  3、關于升學和工作的選擇

  在升學和工作的選擇上,70.5%的調查者選擇工作,13.5%的人選擇升學,而2.6%的調查者選擇考公務員,還有13.4%的調查者選擇了回家創業。根據在調查中和他們的交談中,了解到選擇回家創業的學生,主要由于其家庭是做生意或企業的。所以說,在工作的選擇上,大部分學生還是先從在企業鍛煉為起點。這就需要我國對于大學生應該多提供一些就業渠道,并且給出相應的優惠政策。

  4、關于就業過程中的尋求幫助的途徑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的調查者向父母咨詢意見,有3.8%的調查者表示會問老師,還有25.1%的調查者和自己的朋友商量,“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占31.3%。可見,家庭的幫助對學生的影響最大,而老師的幫助比較不足。這說明在大學里好多老師都是下了課直接走人,和學生的感情不深,以至于學生主要還是依靠家庭和朋友,或者是自己。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不但是講授課本的知識,更主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人生的正確建議。

  5、關于就業地點的選擇

  調查表明,66.7%的調查者選擇就業地點時,主要是在省會城市武漢,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有10.3%的調查者選擇了去我國的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23%的學生選擇了回到家鄉,這個可能是因為家鄉有自己的親人,不管是就業還是生活都有一定的便利性。可以看出,發達地區還是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涌進,但是我們也應該告訴學生在擁擠的大城市發展的弊端,使他們正確看待就業的地點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并且鼓勵學生去西北比較偏遠的地方,帶動那里的經濟發展。

  6、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大學生們的期望值一般。22.8%的調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其中41.8%的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2000—3000元這一檔上,有35.4%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這表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的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并渴望獲得舒適的生活條件,因此希望能獲得較高的薪酬。

  7、關于工作是否對口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的調查者會在現在的崗位上工作。64.1%的調查者會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只有9%的調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干,再考慮轉行”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的選擇是小心而慎重的,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擇工作時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調查者認為無所謂。這說明調查者主要是保證有份工作,先擇業再就業。

  8、關于招聘信息的途徑

  得到招聘信息的途徑,50%的學生是從網上尋找的,30%的學生選擇了從學校了解到,也就是說學校公布或者組織招聘會時,他們才得到招聘的信息,20%的學生選擇了家人介紹或者朋友介紹。這說明畢業生所在地的人才市場不是很活躍,很多學生的信息相對來說比較閉塞。

  9、關于最關注的信息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紹和招聘信息,15.6%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關薪資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關于面試和演示的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煉。有15.2%的調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員工的現身說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三、總結

  20xx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為899萬,這么一個強大的隊伍涌入社會,那么他們能夠安定的正常工作,對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生中出現的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斗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會影響到在校大學生眼下的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后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針對以上出現的不良擇業心態,我們的建議是:

  1、大學生走出校門后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飽和,現在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于就業。

  2、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信息和強硬的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銹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在當今社會,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

  3、要搞好人際關系,廣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助對你來說很重要。

  4、在選擇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5、要敢于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了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可以說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煉各方面能力,不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問卷調查心得

  大學是一座橋,連接著現實與理想。有的人走過這座橋時,將理想的種子牢牢守護,帶入了現實并使之入土生根,真正實現了理想到現實的轉變,現實于是如此可愛;有的人走過這座橋時,將理想的種子遺落一地,以至于到達現實這端時發現,自己竟是兩手空空,最終在現實里庸庸碌碌,自己的理想也從此變得遙不可及,現實于是如此殘酷。

  通過這次調查,我有幸得以見到現實的殘酷。

  如今的我們已經大二,大學這座橋已然走過一半。而曾經認為就業離我們是那么遙遠的想法也應已不復存在,就業離我們真的很近了!我們真的該好好考慮就業問題了,只有未雨綢繆,于將來才不至于被就業打個措手不及。

  今年,大學生畢業人數為699萬,達到高校畢業人數的歷史之最,而由于一系列的因素相互作用,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很不樂觀。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的分工也精細起來,對于招收員工的要求也逐漸高了,所以造成了現在社會人才市場競爭場面變得熱火朝天起來,每到就業季度,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就業者、擇業者,這足以證明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和緊張。所以作為快要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將面臨著很繁重的壓力,而在我們認識了這一嚴峻的課題,我們就得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只有正確地認知就業形式,分析就來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為自己邁出第一步鋪下平磚,只有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更好地不斷訓練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實自己,為自己在迎接挑戰前做好武裝,只有正確地認識就業形式,我們才能趨利避害,排除我們前進的障礙,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因此,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認識,對于我們每個在校大學生來說是尤為重要!大學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這里說的知識又分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之所以每個大學生都有自己所讀的專業,正是要實現未來人才專業化水平高的目標。

  現今招騁市場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學生,首先應當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高水平的專業與他人競爭。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再者,綜合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素質包括綜合知識水平及人的自身道德修養、心理健康素質及專業外的其他技能。

  綜合素質,也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質。在就業大軍沉甸甸的形勢之下,許多高校大學生承受不住就業壓力,表現出自卑、自棄,甚至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等等悲劇道路。一個真正優秀的高校大學生,應該是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應該能迎接困難的挑戰,而非在挫折之下一蹶不振的。因此,在此嚴峻就業形勢之下,提高自己心理素質,也是重要的一點。在此就業形勢之下,除提升自己,還有另外幾條路可以選擇。一是考研,暫時避開就業大軍,開始深造,獲得更高水平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二是自主創業。在這自主創業方面,各地區政府有不同的扶持政策,自己給自己提供就業崗位,也不失為一條好道路。總的來說,作為當代大學生,認識到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當認清自己的方向,堅定信心不動搖,以自信、自強、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戰,在金融危機之下的就業大軍中脫穎而出、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做出實質性貢獻。與此同時,牢牢地守護自己的理想,并將之變為現實!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7

  在本次調查后推出了《2006年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富有針對性地重點對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和就業壓力等內在動因進行了考察。其中主要發現包括:

  1、中國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三因素模型

  發展因素、保健因素和聲望地位因素三大要素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其中屬于發展因素的“個人發展與晉升空間大”成為大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要標準。中華英才網總 裁、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張建國表示,大學畢業生正處于在初次就業時期,未來發展、物質 利益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時支配著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對于促成大學生與企業匹配的機構, 需要從多層面解釋和把握大學生的擇業價值觀。

  2 、大學生就業預期偏高

  大學生就業預期普遍偏高,體現在期望薪金上尤其突出。調查反應出,大學生期望薪金主要集中2000-3000元,碩士、MBA和博士則主要集中在5000以上的薪金檔位,同時,他們愿意接受的最低月薪中位數為1800元。而對照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去年12月發布的《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的數據,專科畢業生起薪為1333元,本科畢業生為1549元,碩士、博士分別為2674元和2917元。顯然,大學生薪酬愿景仍實際情況存在相當的差距。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專家指出,這種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史密斯.霍爾伯特(Smith Herbert)的論斷:由于大多數大學生都認為自己的資質高于平均水平,從而導致整體收入預期水平的偏高。張建國談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大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尚未能對自身收入形成一種理性的'預期。”

  另一方面,張建國還認為,大學生每年接受大學教育的直接方面的直接成本(包括學費 、食宿費用等)約10000元,四年就達40000元。這樣,大學生只有尋找到高收入工作,才能彌補這高昂的大學成本以保持凈預期收益不變。因此,大學教育成本高昂也是大學生就業期望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兩大因素造成大學生就業壓力

  本次調查研究分析了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客 觀實際的問題,如求職競爭激烈、家庭需要、愛情與好工作難以兼顧等,張建國認為,這 些問題通過訓練或者咨詢是難以解決的。但針對另一類由主觀原因引起的壓力,如自我認 識不清、缺乏求職技巧和經驗、認為自己專業不對口不利于就業等,張建國則表示,這些 問題能夠通過專業的訓練或者深入的分析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49.3%)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對 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在報告中指出,“從治本的角度來說,或者我們應該反 思當前的教育制度。而如果從治標的角度來看,學校和院系的相關部門應該更多的與大學 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弄清楚未來工作的方向。”

  4、實習鍛煉有助于就業

  報告顯示,近八成大學生畢業之際選擇就業;而招聘網站是大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第一 渠道。但是否有過兼職、實習經驗,對大學生的就業有著不小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在校期間沒有兼職經歷或兼職時間短的學生對自身的認識相對更模糊,更缺乏求 職技巧和經驗;而有過一定兼職或者實習經歷的大學生的獲取渠道相對更為豐富,就業壓力 相對較小。

  張建國認為,這個結論體現出大學生在求職上的積極性以及準備的充分性,也為改善大學生就業壓力提供了借鑒依據——兼職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為未來工作的先期準備,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的工作經驗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正式求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 8

  目前,大學生就業是一件是人們都很關心的事,上到國家領導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在關注著大學生就業,尤其是在現在金融危機的嚴重的打擊,世界整體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就更加讓人擔心,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成為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這個問題我們對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大學生就業意向進行了調查,從就業單位、就業地點、工薪福利等方面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意向。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調查情況的陳述;第二部分是分析總結調查結果,第三部分是針對現狀提出的對策建議。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大學生就業問題,既是一項民生問題,又是一項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問題。隨著高校擴招步伐的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眾化的新時期,高校畢業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特別是20xx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和難點,引起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大學生就業想方設法做好服務與推介工作已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生對于就業會不會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對此,我們對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查報告。

  一、調查研究的實施

  (一)調查的對象與范圍。本次調查覆蓋了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等三個學院大三年級與大四年級的學生。我們按照各個學院總人數的比例從其中隨意抽取同比例的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方法。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小組同學共同設計問卷、發放問卷、回收問卷、統計并整理調查數據、分析歸納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內容與問卷設計。本次調查內容主要從“畢業后的選擇”、“職業準備”、“就業心態”、“就業去向”、“就業因素”、“就業薪酬期望值”、“就業政策”等七個方面展開,設計了15個選擇題。

  (四)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本次調查問卷發放與回收工作從2020年4月19日至2020年4月22日進行。從最后調查問卷的回收情況來看,回收率達到85%以上,沒有無效問卷,故本次調查結果真實可信,調查分析以調查結果為基礎進行分析。

  二、調查統計與分析

  (一)畢業后的選擇。

  根據本次調查,有17%的同學在畢業后選擇直接就業,58%的大學生選擇參加研究生考試,部分大學生選擇考公務員,另外還有較少數的大學生選擇出國深造、自主創業。由此可見,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在畢業后會繼續學業,所以,對于選擇直接就業的大學生來說會減少一部分競爭對手。對于各就業單位來說,可供選擇的應屆大學生人數也減少了。

  (二)就業準備。

  從本次調查來看,有90%的大學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經開始關注就業了,其中從大一開始關注就業資訊的占26%,從大二開始關注的占28%,從大三開始關注的占37%。可見,在就業準備上大部分學生具有主動意識。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場,校園招聘會,網上投簡歷,父母朋友的介紹。其中,人才招聘市場與校園招聘會是大學生獲取就業機會的最主要的方式。這表明學生能開拓多種渠道求職,另網上求職的方式也開始為學生所接受。在調查中有的學生提出應提高校園招聘會的針對性,只有專業對口率較高的招聘會才能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另外我們對找工作時同學愿意為就業知識準備和技能準備所做的金錢投資也進行了調查,其中愿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占總人數的45%。有13%的人不愿意為其投入過多的資金,17%的人愿意投入500元以下,還有25%的人愿意花費1000元以上為找工作做準備。這表明大部分同學愿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裝自己,這樣做會給同學增加成功的機會。

  (三)就業心態。

  在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認識上,有52%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感到迷茫沒有信心,另外還有8%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無信心,5%的同學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這說明,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雖然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但是過半的大學生還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對未來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學也是不能忽視的。在專業與工作性質的問題上,66%的大學生愿意選擇一份與專業有關聯性但不一定對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學生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另外還有14%的大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工作,有7%的同學也愿意選擇工作性質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其中,選擇專業與工作性質有關的比例最高,說明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學以致用”的工作認識。

  (四)就業去向。

  關于就業單位的意向,除學校、科研設計單位只有少數人(不到10%)愿意考慮外,其它就業單位都被大學生所接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或私人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均有超過17%的大學生愿意選擇。可見,學生基本能夠結合自身實際進行選擇,就業行業意向相對分散,已明顯呈多元化趨勢,這也相對拓寬了大學生就業的路子,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學生愿意選擇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有21%的大學生選擇在北京就業,有將近30%的大學生選擇在上大學的地方即太原就業,另外還有34%的大學生選擇在其他大眾城市就業。由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會避開競爭壓力過大的經濟發達地區轉而選擇中等水平的城市,還有部分大學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學期間建立的人脈關系而選擇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業因素。

  在選擇工作時大學生考慮最多的兩個因素是經濟收入與個人發展機會,它們分別占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學生考慮的因素還有工作地點(占15%的比例)、工作單位性質(占9%的比例)。但是考慮專業對口的人數不到5%。由此可見,個人的收入與利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對工作的.選擇,另外大學生在應聘時最看重企業的是企業的發展前景(占40%),有37%的大學生看中個人的發展空間,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視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氣。這說明大學生看待企業已經不僅僅是看企業的外在而更加注重企業的內在發展了。

  (六)就業薪酬期望值。

  對于將來就業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占4%,2000~3000元的占56%,3000~4000元的占26%,4000元以上的占14%。而且大學生對薪酬標準的考慮是主要是根據以下三個因素確定的:

  第一,對自身價值的評價(占45%);

  第二,用人單位的實力(占29%);

  第三,人才市場的行情(占26%)。這個調查結果說明,學生對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這與太原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是比較相符的,而且大學生對薪酬也可以依據企業狀況市場行情等因素綜合考慮。說明大部分學生的薪金要求已趨于理性化,能開始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以提高應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業政策。

  關于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著有不到4%的大學生非常了解,24%的大學生比較了解,57%的大學生不太了解,6%的大學生不了解,這就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對于國家級政府的就業政策不關心,而且學校等對這些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不夠,以至于這些政策對大學生就業沒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總結與建議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山西財經大學經濟類專業大學生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自我定位較準確,就業態度務實,就業選擇趨于理性,但也發現少部分學生存在對就業形勢過分悲觀,就業態度相對被動,或者就業準備不足等問題。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大學生自身觀念的轉變。

  其一,從資源稀缺性角度考慮,大學生應樹立起正確的就業觀。我們知道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而我們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從我們對未來無限的欲望來看,再多的就業機會也是稀缺的,而且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大學教育由精英化逐漸向一般化轉變,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所以大學生應該建立正確的積極的就業觀,擺正心態,正式現實,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優柔寡斷,面對稀缺的就業資源,善于抓住機會,自己做出選擇。

  其二,對于就業目標的選擇,大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資源的稀缺性意味著每個人必須做出的選擇,而且我們都會努力達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資源達到最優配置。這就需要我們正確深入地認識自己,選擇自己認為可以達到效用最大的就業單位。

  其三,大學生應該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用邊際分析法考慮,只有當大學生到社會最需要的崗位上去的時候,社會所收獲的利益才能達到最大化。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從短期來說,自身的效用可能沒有達到最大,但是從長期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自身潛力不斷開發,邊際效用也會不斷增加,實現學以致用,發揮自身特長,實現自身價值。

  (二)完善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與指導。

  第一,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應該與時俱進。各個高校都應及時了解市場動向,獲取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育,如果高校脫離社會,不管市場變化而只顧埋頭教書,最終會造成供求結構矛盾,畢業生不符合市場需求,最終會使學生就不了業。

  第二,加強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不能只停留在為學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講解簡單求職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結合學校實際對學生進行深入的針對性強的指導。同時,高校還應增加就業指導的內容,如:

  ①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講授就業形勢與擇業觀點、就業政策與擇業程序、就業市場求職向導、擇業方法與求職技巧;

  ②邀請專家、校友等舉辦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題系列講座;

  ③廣泛邀請用人單位,舉辦校內供需洽談會和招聘會。

  洽談會和招聘會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學生參加,而且能夠有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成功率,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等。通過這種形式的就業指導,及時準確地把當前最新的就業信息傳達到大學生那里,使學生能在第一時間里掌握就業動向與國家政府的就業政策。

  (三)政府部門應加強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職責。

  首先,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制定政策法規等方法來規范大學生就業市場,取消那些不合理社會壁壘,如:性別歧視,戶籍檔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級政府應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大學生就業納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軌道。

  其次,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場經濟中,政府不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只看得見的手。政府可以掌握全部市場信息,了解市場需求,從而通過宏觀調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輔助,實現人才資源的最優組合。

  第三,政府也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培訓。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失業是人力資源的浪費。

【大學生擇業觀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擇業觀調查報告07-10

關于90后大學生擇業觀調查報告范文05-24

大學生調查報告06-15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06-26

大學生調查報告10-12

大學生調查報告10-20

大學生上網調查報告02-20

大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3-05

大學生創業的調查報告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