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
人才是第一資源,教育需優先發展。近幾年來,我市確立“以人為本,教育為先,成才為根,創業為要”的教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教育事業初步實現了量的擴張、質的提高、結構優化和效益提高,教育發展成果惠及了百姓,改革創新經驗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認可,教育人才隊伍建設也得到了加速和加強。到20xx年底,高中、初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由20xx年的、、提高到、和。進入“十一五”,要建設教育強市、打造教育產業集聚城,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教育人才隊伍作保障,更需要優秀教育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和制度。我們將圍繞教育發展目標,全面啟動教育人才資源開發戰略,建設一支數量適當、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努力構建教育人才高地,全力加快教育產業集聚。
固本培源,打造教育人才團隊
目前我市專任教師達到48048人,這支隊伍水平多高、素質怎樣直接關系到全市教育的現在和未來,我們將實施“四大工程”,全面固本培源,積極打造教育人才團隊。
一是素質培訓工程。
當前,“回到學校”已經成為教師培訓的世界性選擇。我們將著力強化校本建設,積極落實以實踐為導向的“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師校本培訓模式,全面開展師德修養、新課程、教育科研、教學基本功等培訓,切實培養既有理論水平,更有實踐經驗的教育專家和教育名家。到“十一五”末,評選三千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和教壇新秀,全市每個鄉鎮都有名教師,努力培養一批國家級科研型教師和省級特級教師。在推進校本培訓的同時,切實加強非校本培訓,強化教育人才的專業引領。我們將充分發揮教育系統高校多、專家多、科研單位與人員多的優勢,積極開展專家學者講學、科研單位與學校共建、科研人員進校等活動,不斷引領教育人才專業發展,全面提高專業水平。“十一五”期間,實現在職教師全部輪訓一遍,其中市級培訓20000人,省級以上培訓3000人。
二是學歷提升工程。
多途徑、多方法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進修,特別是高一層次的學歷提升。積極爭取支持,利用市內外高校資源開辦在職教師本、專科學歷教育。到“十一五”末,使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達到100%,其中小學和初中45周歲以下的教師學歷分別提升到專科和本科層次;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提高到95%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4%以上;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提高到90%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2%以上。
三是對口支教工程。
建立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示范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一幫一”制度。所有城區學校的教師和教干,年齡在45周歲以下,沒有農村學校任教經歷的,都要參加一年以上的支教工作。同時,從農村學校選派一批專任教師到城區學校“學教”。在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之間選派教干掛職交流,組織名師送教,定期開展送課、送專題講座下鄉活動,開展行政管理、教育教學、教學科研、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交流,全面提高農村學校師資水平和辦學質量。
四是團隊塑造工程。
教育發展需要教育人才的團隊精神和團隊力量,我們將通過“我校的教育理念”、“我的教育信念”、“教育需要熱愛”等系列專題,全面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教育共同遠景建構,形成熱愛教育、奉獻教育、發展教育的團隊精神和勇于創新、拼搏進取、善于學習的團隊文化,積極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教育人才團隊。
招才引智,優化教育人才資源
針對我市教育發展加快,教育人才供給不足、結構還不盡合理、整體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的實際,我們將切實加大引進教師、引進學生、引進投資的“三引進”力度,擴大開放,全面出擊,招才引智。一是筑“巢”引“鳳”。積極優化我市教育發展環境,改善教育教學條件,提高全市教育辦學水平,用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發展水平吸引人才。二是待遇“引”才。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引進人才的獎勵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層次教育人才匯聚。三是擴大開放。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培訓師資,加速骨干教師成長的同時,積極聘請國內外專家到我市從事教學和培訓活動,促進我市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外”才和“外”智的引進,不斷壯大和優化全市教育人才資源,積極推進教育人才高地建設。
完善制度,發揮教育人才才智
有了人才,關鍵在用。用人對了頭,一步一層樓。在人才資源開發和建設中,關鍵要創造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和才盡其用的良好機制和制度。針對教育系統人才多和需求量大的實際,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創新,不斷激發教育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開創教育人才輩出的新局面。
一是完善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育人才中心運作體制,充分發揮教育人才服務中心職能,開展政策咨詢、轉崗培訓、教育系統人事代理、人事托管等服務工作,并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推動校際、區域、公民辦之間教師的合理流動。
二是完善用人機制。
按照“教師不調配,進市場;校長不任命,搞競爭”的思路,全面推行和完善以“科學設崗、以崗定酬、競爭上崗、合同管理、人事代理、人事仲裁”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形成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要求的中小學師資和人事管理新模式。進一步完善教干選拔任用制度,校長和中層干部實行競爭上崗、公推直選、平等競爭、擇優聘任。通過平等競爭,擇優聘用,讓能者上崗,弱者離崗。
三完善激勵制度。
以評激勵。健全和完善特級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的評選和考核工作,讓教師有成就感、成功感。以待遇激勵。改革分配機制,實行結構工資制和特級教師、名校長、名教師特殊津貼制,全面落實多勞多得、優教優酬的分配制度。以情激勵。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大力實施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審計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審計在經濟監督,維護國家的經濟穩定,保護國有資產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國審計人才的培養起步晚,高校在承擔審計人才培養與發展方面存在粗放式、理論與實際嚴重脫軌、師資不強等一序列問題。筆者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進行探討。
(一)審計人才培養教學目標不明確、內容單一化。
目前我國高校盲目擴招,高校教學質量出現滑坡,以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追求下,教學目標不明確,界限不明晰,內容不豐富,僅限于傳授財務會計知識,學生缺乏應該具備的會計、審計、管理、金融、法律、風險控制、經濟、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同時缺少擁有工作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發展所需要的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很多高校對于教學人才的陪養定位不準確,導致專業特色不突出,缺乏競爭優勢。
(二)師資隊伍實踐能力不足,對審計實務、政策把握不準。
當前,我國高校師資人才的培養模式僅限于從學校到學校的一貫式的培養方式,缺乏社會閱歷以及豐富的審計實踐經驗,甚至有部分審計專業教師在大學或研究生階段并非審計專業畢業,未全面系統學習過審計專業,對審計實務和審計政策缺乏實踐經驗,使審計實踐性教學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上崗時對審計實踐,從新開始。
(三)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忽視社會需求。
目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僅停留于課堂上的教學,僅限學習書本上有限制知識,沒有大膽地走出教室,到實踐當中去教學,審計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專業,職業性要求高,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感受審計實務,才能更好地促進理論教學的發展。關注社會需求才能更好的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實現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教學方法授課方式枯燥單一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方式只是老師的照本宣科,學生只是一味的傾聽,老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使得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失去興趣,專業不精,甚至不通。
(一)明確教學目標,豐富審計教學內容
有目標才能有方向,高校人才培養也是如此。我國財經高校對于審計人才培養上應當制定中期人才培養計劃,把人才培養劃分為應用型、研究性分階段,有計劃的培養具有特色的高素質審計人才。同時學校還應當豐富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觀。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審計師資隊伍的建設,強化審計實務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在教師引進方面要打破傳統模式,具要有學歷又要有豐富的雙人才教師隊伍。聘請具有豐富審計實踐的人才作為學校教學顧問,鼓勵教師開展審計實踐交流活動,培養教學的創新思維。鼓勵支持教師繼續深造,支持教師參加社會審計實踐,適當給予教師資金支持。
(三)重視社會需求,促進審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理論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其生命力。審計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具有專業性和實踐性強。高校要做好社會調研工作,深入審計機關、事務所、企業認真了解情況。在有條件的地方為學生設立審計實習基地,鼓勵學生到審計機關、事務所、企業進行實習。同時聘請審計機構、事務所、企業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開展審計講座,加深學生對審計的認識。培養學生對審計的興趣,嚴謹的工作態度。
(四)創新教學模式,打造精品審計課程
高校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就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加強對學生的互動,擯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在審計課程方面要注重自身特色,打造一批品牌課程,培養一批能夠適應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的人才隊伍,積極開拓適應社會發展的多領域審計課程,努力走在審計發展前沿。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3
一、調研背景
由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近幾年來,學校發展較快。在專業建設方面體現了辦學特色,特別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xx年被確定為市級精品專業,20xx年成功的申創為湖南省精品專業建設項目。為了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人才市場對該專業人才培養和就業條件要求。我們于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之間走訪了多家用人單位,并通過往屆畢業生了解相關信息。根據調研材料分析論證,初步掌握了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情況。
二、市場分析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逐步拉近了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距離,對外經貿業務也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中國企業全面參與國際競爭,滲透海外市場,特別是20xx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貿法”,允許個人經營進出口貿易,我國外貿業面臨了全新、多變的發展機遇。為了爭取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開創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新局面,20xx年我國外貿企業就逾40萬家。新老外貿企業對中等專業人才的需求在逐年擴大,無疑將使國際經貿類人才缺額驟增。且不論原有外貿企業為擴大業務而增招人才,僅以每家新建企業需5~7名商務英語人員來計算,全國就需200萬人左右。
近幾年湖南的對外貿易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20xx年湖南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xx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60。05億美元,隨著產值的增加,人才需求量勢必增加。
由此可見,全國市場的需求和湖南經濟發展人才的本土化,使得商務英語專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社會對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的廣泛性以及商務英語人才素質的專業性、復合性,使得商務英語專業招生、就業形勢看好,商務英語專業已成為學生的熱門專業。開設商務英語專業適應了這一新形勢,新變化,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調查分析
中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參與和從事各類商務活動的應用型人才。職高商務英語有許多獨特的語言現象,包括詞匯、用語、結構、文體風格等,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能掌握。教學介于非語言學科與通用語言學科之間,強調語言能力、實用商務知識和技能的有機結合。人才培養過程必須堅持語言與商務、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體現實際、實踐、實用的特點。
為了了解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根據我們所調查結果分析,既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又擁有一定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綜合性“實用”人才是有很大市場需求的,排在所有專業的前五位,其中既懂經貿理論知識又懂外語的專業人才需求形勢明顯走俏。
為了進一步了解省內用人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要求,我們利用教學業余時間和寒暑假與英語組相關老師對長沙和株洲地區商務英語人員的就業狀況和往屆畢業生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單位涉及省內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和政府機關,調查主題是“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素質要求和就業前景”,調查單位共8家。
四、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人才市場對商務英語專業人員的具體要求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4
農村實用人才一般是指在農村經濟活動中,掌握一技之長,具有一定經濟頭腦和經營創新能力,能不斷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在農村經濟實踐活動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村勞動者。他們活躍在廣大農村,扎根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是學習、接納、應用、傳播先進實用技術的重要力量。就如何發揮好農村使用人才在農村產業化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我縣農村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問題,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一、我縣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現狀
據調查統計,我縣現有農村實用人才5106人,占全縣總人口的,從人才類別來看,主要集中在種植、養殖業、農產品加工、礦產資源開采、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手工業、人畜醫療、外出務工及其他,其中種植業172人,養殖業362人,加工業239人,商飲服務、營銷人員1169人,人醫、獸醫人員441人,個體私營企業67人,能工巧匠1675人,其他行業941人。這些人被當地群眾公認的農村實用人才或者被稱為“土專家”、“田秀才”。
總的來說:
一是數量多,分布廣。數量多達5106人,分布在全縣各地經濟條件較好的牛寨、興隆、落雁和區位優勢較強的鹽井、普洱、柿子等的實用人才相對較多。
二是拔尖、關鍵人才少。就目前的縣情決定了人們發展經濟選擇的空間小,種植業覆蓋全縣,從事第一產業的較多,而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營銷的緊缺、關鍵人才極少。
三是沒有機構和制度去有序管理。
四是文化素質相對較低。高中文化的占20%,初中文化的占55%,小學或沒有文化的'占25%。
二、農村實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農村實用人才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縣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由于農村實用人才長期活躍在市場與生產者之間,能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因此他們的經營范圍和提供的信息,往往成為生產者無形的訂單,成為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指揮棒。
二是創新了農業經營體制。一些農村實用人才通過組織成立專業協會,運用產業化的經營形式,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延長產業鏈條,實現了對傳統農業經營體制和方式的創新,增強了農戶抵御風險能力和競爭能力。目前,我縣各類經營、生產性質的協會已有14個,擁有會員300余人,社員467人。有的已達到一定規模,發展勢頭良好。
三是搞活了農產品流通。在農產品賣難問題突出的情況下,農村實用人對幫助農民及時將農產品推向市場,為農民提供生產和技術信息,解決農民的盲目種養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帶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一些農村實用人才在學了一技之長后,主動到城市和外地找市場,帶動本地農民外出務工,較好地實現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20xx年,我縣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達到萬人,實現勞務收入億元,其中有較大部分外出務工者屬于能人帶動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結構的調整,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斬頭露角,他們常年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摸爬滾打,帶領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是推動我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從我縣農村實用人才的現狀看,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是管理難度大。農村實用人才分布不平衡,現有村級農村實用人才結構不盡合理,普通農民多,居住分散,管理力度大。加上目前沒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來進行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內容與農村對人才需求的脫節,存在著學非所用的現象。一方面造成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對實用人才、實用技術、技能的短缺現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才資源的浪費。
二是中高技能人才相對不足。我縣大多數農村實用人才都是自然成長起來的“土專家”、“田秀才”,靠的是經驗積累,掌握一定專業技能的絕大多數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甚至部分是文盲,大多數年齡偏大。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培訓。
三是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多數農村實用人才小農經濟意識、保守思想重,加之沒有激勵機制,導致農村實用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另外,在農村實用人才的使用和培養上,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
四是結構不盡合理。從事種養業的多,而從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及流通的人才少,尤其是外向型、開拓型農村經營管理人才極其短缺。有一技之長的人才較多,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特別是創業型人才嚴重缺乏。
五是資金投入不足。六是規模小,帶動性不強。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培訓,提升農村實用人才素質。
一是在培訓對象上,要實行多層次培養。對象選擇上按工種和行業特點,對種養大戶進行重點培訓,技術人才強化培訓,緊缺人才抓緊培訓。要打破傳統觀念,拓展培訓對象。從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本著“不拘一格,但求實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打破傳統的農村實用人才觀,充分認識到外出打工返鄉優秀青年、農村外來的各類經紀人隊伍、優秀的部隊轉業軍人等都是農村新型人才,明確了只要是對推動農村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有一定貢獻、起到積極示范帶動作用的一律納入培養范圍。
二是在培訓內容上,要實行多樣化培養。要緊密結合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突出重點,把握實際,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制定重點培養內容及規劃,同時明確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的類別和數量。
三是在培訓方式上,要實行多渠道培養。利用“高校”培訓,要爭取與農業大學聯合,組織種養大戶及致富能人等參加學習,并充分利用好農大畢業的待業青年,發揮他們的才智,鼓勵他們創業。要利用“活動載體”培訓,充分利用“三下鄉”、“科普宣傳”等形式開展科普知識培訓。利用“基地”、“示范點”進行現場感官性培訓,利用科技示范點、種養大戶現場培訓的方式,通過講解和現場參觀,更加直觀地對大批農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要注重“走出去”考察學習的方式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
(二)建立市場開發機制。
建立市場化的農村實用人才開發機制。結合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以優勢產業帶動或以示范基地建設帶動農村實用人才開發。要充分發揮現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采用“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市場、農戶”等的形式,由公司、協會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培訓,將技術、人才、市場結合起來開,發農村實用人才。
(三)加強管理服務,引導農村實用人才自我開發。
對農村實用人才實行優惠政策,在開展農業科技示范項目推廣,科技服務,申報科技獎勵等方面,提供輔助資金和農資資料。在教育、考察、學習、培訓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保護農村實用人才的技術成果、知識產權以及取得的合法權益,把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采取農民自籌、政府資助、社會力量支持的辦法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一是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對農村實用人才在開發農業產業上,出臺優惠政策,提供信貸、用地、品種、技術、信息等的支持。
二是在政治待遇上給予肯定。對年紀輕、文化素質高、技能技術過硬的農村實用人才,進行重點培養,符合條件的及時吸收加入黨組織并選拔到村干部隊伍中,加強鍛煉,帶領村民致富。
三是榮譽上激勵。積極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創先爭優”、“農村十佳優秀實用人才”等創評活動,樹立典型,加強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擴大其知名度和影響力,并開展每年一次的獎勵表彰大會,授予榮譽證書,增強其榮譽感。
(五)成立機構,強化管理。
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積極把農村實用人才吸收到黨團組織及村組領導崗位上來。縣鄉要成立領導機構,做到有機構、有人管。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
一、調查方法與對象
(一)調查方法
在調查進行前我們進行分工合作,一個同學去企業招聘人員及應聘人員處進行詢問,另外兩個同學去統計數據。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都是招聘的“文秘方面”的人員,比如說公關員和接線員等,但我們也都將其歸入到文秘人員中。而且不同企業對于同種問題的回答也是不同的,這樣不便于我們分析結果。調查后我們對數據和問題進行了分類和匯總。
(二)調查對象
我組首先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題,預定調查時間,然后于xx月xx日群眾對招聘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行調研。調查狀況如下:
據統計,本次招聘會共有招聘企業200多個,來自各地,還有北京、河南、江蘇等省外地區的用人單位到會招聘畢業生,其中,泰安、濟南、濟寧、臨沂等地市的企業占了招聘企業的大多數。其中招聘文秘人員的企業大約有86家。
二、考察結果與分析
(一)就業前景
(二)工作資料
經我們調查,一部分企業直接說明招文秘人員的,而另一部分則是“文秘方面”的工作,其實就是將文秘大類的主要工作資料分清楚了。其主要有客戶接待員、電話接線員、公關員等等。在我看來,這些工作分清楚后,對文秘的專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能很多人覺得只從事某一方面的工作很簡單,但是從企業的初衷來看,之所以這么細的招聘文秘人員,必定是對文秘人員的某些特定方面要求較高。經詢問,普通文秘的工作主要是寫公文、整理辦公室、打印文件、傳達上級的命令給下級等等,平時工作不是太多,但是一旦上級有要求,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很忙。
(三)工作狀況
從工資待遇來看,企業對文秘專業帶給的工資待遇普遍較差,大部分在1000—1500之間。雖然不少企業表示這是因為應聘者剛進入企業,因而才不會給較高的工資。但是那些經濟類及計算機等專業性強的專業確是高起點高薪水的。因此從這方面來看,文秘完全不占優勢。從就業后的升職狀況來看,大部分招聘企業表示,企業的文秘完全有升職的機會,前提是這個人又潛力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水平。由于應屆大學畢業生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大部分企業都不會讓應屆畢業生從事管理類的工作。而文秘工作不僅僅能夠從基層做起等待升職的機會,還能夠觀察管理人員是如何從事管理工作的。所以文秘人員極有可能會升到薪水和等級更高的工作的。
(四)地域選取
參加本次招聘會的企業大部分是泰安本地的企業,而根據我們周圍真實應聘的畢業生的反應來看,他們中的大部分還是對自己家鄉的企業比較關注。正因為他們對故鄉的感情如此濃厚,那些數量不多的外地企業成為了招聘市場的熱門。
三、討論與對策
(一)調查結論
其實,調查和總結了那么多,無非就還是那句話,企業看的是個人潛力。對于一個文科專業來說,寫公文這些工作非中文專業人士大部分也能勝任。那我們又靠什么來與他們競爭呢主要是我們大學里所學的良好的專業素養與在寒暑假的實踐中所得出來的實踐經驗,只有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才能向招聘單位或者實習單位展示我們的優勢。
(二)應對措施
過去,我國無獨立的秘書學科,往往把秘書學作為中文系的一個分支專業。而我校的文秘教育專業開設時間也不是太長,且我校是處于本科文秘專業的開拓時期,國內可借鑒的文秘專業經驗較少,且其他開設本科文秘專業的校園有一些是借鑒的我校的培養方案。因此我校的文秘專業怎樣培養文秘人才便變得極為重要。
此次調查,我主要有以下幾條推薦:
1、務必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硬筆字、普通話、儀態等。這些主要是靠學生的自覺練習。
2、在當前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下,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應進一步加強。
3、適當增加在校生的實習時間,并加強實習管理,設立一套實習制度,讓未實踐過的學生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不偷懶不逾矩。
4、對重點就業地區或重點就業單位的畢業生進行就業跟蹤服務,對用人單位進行回訪。
四、考察體會
“實踐出真知”。經過此次的調查,不僅僅讓我切身體會到文秘專業的就業現狀,也讓我明白了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出客觀、真實的數據,同時我也體會到自身的問題所在,為將來的學習及就業有了更明朗的方向,而這些都是在課本里找不到的。
由于缺乏實踐調查經驗,此次我們也看到了自身進行實踐調查活動的不足之處。進行調查的時候,我們沒有記熟本來準備好的問題,所以在招聘人員面前出現了想不起來問什么問題的狀況,造成了比較尷尬的場面。同時由于當時招聘現場人比較多,一些企業的招聘狀況無法看到,因此我們統計的數據與真實的就應還有一些不小的偏差。
本次參加畢業生需求市場社會實踐調查,讓我對自己的潛力有了一次很好的考驗。在這次社會調查中,我從有一些膽怯到鼓起勇氣,從不知所措到計劃周詳,從中我發現原先企業招聘人員也并不是高不可及,他們也不是電視上演的那樣專門挖苦應聘者,只是我們的方法妥當,語言得體,儀表公整,能給人以強大的親和力,這樣我們就能水到渠成,問我們想問的問題,辦好我們所想辦的事。
這次調查也是一次實踐,它鍛煉了我們的膽量、頭腦和口才,我很高興能順利完成這次任務,期望能通過這種有好處的社會實踐多多鍛煉自己,使自己的潛力能夠不斷的提高。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6
為了解衛生系統人才隊伍的結構、分布情況,進一步搞好衛生系統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調動本系統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以推動我縣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滿足我縣人民群眾的健康、醫療需求,我們對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進行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整理歸納如下:
一、基本現狀
(一)人員基本情況。xx縣衛生局有下屬縣直醫療衛生單位7個,鄉鎮衛生院14個(包括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系統共有在編職工858人(鄉鎮衛生院281人),其中黨員247人;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45人;主治醫師職稱143人;初級衛生技術人員383人。縣衛生局機關現有在編職工13人。
(二)人才需求情況。缺乏公共衛生、臨床醫學骨干,臨床醫學中普遍缺乏內科、婦科、外科、兒科醫師,部分單位缺乏護士、檢驗師、影像師、中西藥師、麻醉師等。
二、存在問題
(一)人才隊伍結構、分布不合理。
1、年齡結構不合理:退休人員比例太高(部分單位已超過50%);在職衛生技術人員45歲以上比例偏高,35歲以下衛生技術人員比例較低,部分醫療機構僅占10%左右;衛生系統大部分機構人才引進工作進展緩慢。
2、素質結構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所調查的專業技術人才中,通過系統學習、正規院校畢業的人才缺乏,有相當部分是吸納以前本地鄉村醫生或本單位職工子女,其知識結構單一、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不高;中堅技術骨干缺乏,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僅占,而初級甚至無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達;高學歷人才缺乏,本科生才占,且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在職教育取得學歷。而那些中專及中專以下的人員,占,甚至有無學歷人員49人(部隊轉業、職工家屬、后勤),他們大多為90年代引進,知識結構老化,又缺乏進取精神;
3、專業結構不合理:兩站普遍缺乏公衛醫師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兩院及鄉鎮衛生院突出表現為缺乏臨床、影像醫師及護士。
(二)對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短期內難以出效益、出政績,以至過去一些基層單位對人才培養缺乏足夠的認識,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不足,更缺乏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諸如:部分單位雖然每年選送了一部分人員進修,但因系統性、針對性不強,進修回來后開展不了工作;人員的內部培訓學習也因缺乏系統性、長期性、針對性而效果不明顯。
(三)政府投入不足,難以保障人才隊伍建設。醫療衛生事業本質是公益性事業,但政府每年有限的下撥經費尚不能保證現有人員的工資和機構運行的需要,更談不止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四)人才引進環境不優越。由于大專院校畢業生實施自主擇業后,編制、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制約了人才引進,即使進來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有很多人才僅僅把醫院當成了他們在取得“資格證”前的一個實習基地,或者說邁向一個更高平臺的跳板。
(五)人才激勵競爭機制不健全。由于醫療衛生體制的原因,醫療衛生機構缺乏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制度和措施,分配機制上,仍停留在平均主義――做好做壞一個樣;職稱方面,論資排輩、按部就班、重資質輕能力和業績。
(六)人才分流導致儲備不足。人才分流主要表現在,一部分經驗豐富的名老醫師退休;二醫療衛生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行業,部分年輕的優秀人才被其它部門挖走;三醫療衛生行業是專業性強的行業,部分具有闖勁的人才外出高就或自主創業,而導致醫療衛生機構現有人才不足。
三、思考與對策
(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隊伍素質。根據現有人才隊伍情況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及具體實施方案,有目的、有計劃培養人才,培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梯隊,保障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后勁。針對結構不合理和人才斷層等問題,經過3~5年,完成現有人員的調整,通過對年輕人才的培養和外引優秀人才努力,解決人才斷層問題。具體模式可采取“外培內訓”的方式,一方面選派職業道德優秀、技術素質良好的人員參加醫科大學舉辦學習培訓班或送往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爭取上級對口單位的技術指導(如來院講學,坐診,指導業務開展等)。另一方面,以醫學會為龍頭,各醫療機構為載體,定期自行組織業務學習,制定詳細、周密的培訓計劃,全面加強醫務人員的“三基”訓練(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制定可行性政策(即適當報銷部分學費及特許安排學習時間)鼓勵衛生技人才加強在職學歷教育,鼓勵醫務人員通過各種學歷教育方式提高學歷層次,以逐步提高醫療衛技人員的整體素質。
(二)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優化人才隊伍結構。一是要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引進工作如技術骨干或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協調人事、編辦、財政、衛生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解決優秀人才引進所涉及到的編制、待遇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每年可以考慮打破編制、身分的束縛,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部分有專業技術特長的急需專業骨干,充實到縣直兩院工作。二是要逐年分批引進一批大專以上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到我衛生系統工作,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確保優秀畢業生愿意到我縣工作,對自愿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醫學大專畢業生,解決編制問題,工資待遇從優;三是從民營醫療機構、企屬醫療衛生機構,甚至村衛生室引進具有資質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以充實鄉鎮衛生院隊伍。
(三)優化人才使用環境,營造“拴心留人”氛圍。人才的流動往往受利益機制的驅動和工作、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盡力創造“拴心留人”的環境,采取措施改善現有衛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落實好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資福利待遇,盡可能地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傾注個人情感、提供發展平臺,真正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適當待遇留人,使其感到優越,看到希望,有所留戀,避免本區現有優秀衛生人才的外流。傾注情感,返聘離退休人才,對于那些確有專長和較高資質且身體健康的退休老同志我們可以把他們留下或者聘請進來繼續工作。另外對長期在鄉鎮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享受衛生一線科技人員的工資待遇,進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時,在堅持以業績、能力為主的評價原則下適當給予傾斜,以穩定鄉鎮衛生院隊伍。
(四)創新人才使用機制,提高人才整體效能。既要努力擴大衛生人才的擁有量,也要注重發揮人才的作用。引進競爭機制和聘用機制,對于表現突出的后備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堅決打破論資排輩,做到評聘分開。以工作能力、業績及專業技術水平為主要依據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公開競聘上崗,使專業技術人員能上能下,易崗易薪,薪隨崗走。同時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做好落聘人員的培訓、轉崗等后續社會保障工作。在兩院之間、鄉鎮衛生院之間打破編制、身分的限制實施“橫向交流,競聘上崗”加大人才內部交流使用力度。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
近年來,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筑業得到迅速發展,建筑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及人才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建筑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已有很大提高,體現在各類從業人員中工程技術人員所占比例逐年增長,說明建筑業人員的職業結構更趨合理,建筑業正逐步向技術密集型和管理型發展。
盡管建筑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比例在逐步增加,建筑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但如果把大量的流動農民工計算在內,建筑業仍然是一支勞動密集型的隊伍。在管理人員中,既無學歷又無職稱的人員仍占較大比例,專門人才年齡斷層、老化的現象也依然存在。與其他行業相比,建筑業隊伍素質依然很低,科研規劃、勘察設計及房地產行業隊伍素質明顯高于建筑業。
作為著名的建筑之鄉,我們肥城市陸續提出了做大做強建筑業的發展思路,隨著新業從業人員將出現重大結構調整。建筑業人才教育培訓將擔負著為整個行業發展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建筑業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新情況,都意味著建筑提供人才保障的艱巨使命。10月22日至10月29日,我們培訓中心組織了專業教師先后對本市的五家建筑施工企業、租賃公司進行了建筑行業人才隊伍工作調研,通過工作座談,向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技術人員了解具體情況并征詢意見,現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我市建筑業人才隊伍現狀
目前,肥城市共有總承包、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496家,成建制勞務分包企業269家,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建筑業從業人員近12萬人。全市建筑業從業人員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建筑企業負責人及高層管理人員素質亟待提升。我市建筑企業大多是鎮辦或村辦建筑隊伍發展而來,雖然經過主管部門的鼓勵與扶持,大多經過了改制,但企業負責人及管理人員學歷普遍不高,未經過專業教育培訓,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能力不強,發展創新動力不足。檢查中發現,全市持證上崗的企業經理123人,持證上崗率僅為29%。
二是建造師考取人數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缺口。我市目前注冊一級建造師159人,注冊二級建造師2394人。已注冊的建造師中,還有相當比例分布在房地產、勘察設計、監理、園林綠化、水利、公路等企業中。隨著項目經理向建造師過渡期限的臨近,與我們估算建筑企業共需4500名建造師的目標仍存在較大缺口。
三是關鍵崗位教育培訓取得顯著成績。顧名思義,關鍵崗位人員是工程建設的關鍵點,他們的從業素質及技術能力水平對工程的安全、質量至關重要。多年來,我們牢牢把握“培訓是基礎、證書是手段、準入是目的、驗證是保證”這四大環節,認真扎實地開展關鍵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工作。全市目前關鍵崗位持證人員15854人,其中施工員4605人,質檢員2586人,預算員1490人,安全員2270人,材料員2301人,機管員1423人,其他1179人,持證上崗率達81%。
四是技術工人的持證上崗率相對較低。肥城市地處內陸地區,本地人員中從事建筑業務工的人員較多,但目前各建筑業企業使用的務工人員多為外來務工人員,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存在很多證書在,人員已經離崗多年的情況,導致建筑業企業進行技術工人培訓和考試的積極性不高。經統計,在各類建筑業崗位人員中,我市技術工人持有職業資格證書人數13000人,比例僅為28%。
二、加大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和措施
在市場競爭中,人才是企業戰略資源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因素。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前途,關系到我市建筑業的未來。同時,人才的培養,不僅包括“高學歷、高技術”崗位,也包括一些基礎性的崗位,在勞動密集型的建筑企業尤其如此。建筑業的發展既需要會技術,懂經營,擅管理的高層次人才,也需要技術精練、業務突出的技工隊伍。要逐步建立高層次管理人員為龍頭,建造師、關鍵崗位人員為骨干,高素質技能工人為主體的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
(一)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應對專業技術人才分流問題。肥城市房地產業發展迅猛,大量工民建專業技術人才轉投房地產開發公司,再加上一些建筑業企業經理經營思想陳舊,對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重視不夠,且建筑業從業環境苦、臟、累,能提供的待遇也不高。導致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不愿意進入建筑業企業成為普遍問題,建筑企業發展存在人才斷檔現象。我們重點引導建筑業企業樹立“以人為本、人才興業的觀念,實施人才開發戰略。在引進人才能夠做到重金引才、重視育才、重在留才。要深入企業了解情況,宣傳、發動,提高企業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貼近企業就近培訓,降低企業的費用支出。全面提高培訓質量、保證學員學以致用,作為開展崗位培訓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以培訓對象為著眼點,選準培訓內容,強化培訓考核,有的放矢的開展培訓。
(二)以山東魯泰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培訓基地為依托,重點開展技能工人培訓與鑒定,魯泰建工集團投資興建了安全培訓教育基地。現已全部交付山東魯泰安全技術培訓中心管理與使用。目前已經建成1300平方米的教學樓,有各種規格的教室10間。其中大講堂可容納200多人,普通教室50人。可滿足8個工種的同時教學,同時還配備了多媒體室、圖書室等教室供學員使用。設置有砌筑工、木工、抹灰工、鑲貼工、鋼筋工、架子工、電焊工、管道工等多個工種的實訓場地,每個工種能容納40~50人的工位,同時能滿足1000多人的技能訓練和鑒定,設施、設備、材料齊全完備。已建成的標準化學員公寓可以同時容納300人食宿,并配有洗浴、娛樂室、醫務室等后勤保障設施。
良好的硬件設施為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和職業培訓的鑒定工作提供了優良的條件。提高建設勞動者的素質,科學合理配置建設勞動力資源,是社會、企業、職工三者共同利益之所在,是企業、職工在市場競爭中的需要,是把建筑業做強做大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需要。不加大從業人員的培訓,肥城的建筑業在國內外的建設市場競爭中將難以立。基于此,我們要進一步崗位技能鑒定工作,成立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建立建筑職業技能崗位鑒定指導委員會,形成一個上下聯動、環環相扣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體系和責任體系,保證職工教育持續穩定的發展,作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逐步提高教師和考評人員素質。教師是培訓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其思想道德狀況和技術水平對培訓工作影響很大。要充分利用威建集團公司內部專業技術力量強的優勢,從魯泰建工集團內部及省內外各大院校聘用一大批責任心強、專業技術水平高的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同時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技能考評隊伍,對業務素質、年度工作實績等任職條件進行定期考核,要求教師不斷進修加強學習,及時掌握行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提高綜合教學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教學水平高、敬業精神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與考評員隊伍。為今后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順利進行,提供可靠保證。
(四)轉變培訓及鑒定形式,使培訓鑒定更適應行業特點。建筑業是一支外向型隊伍,職工流動性大,難以集中培訓,針對這一特點,教育培訓工作在發揮各類建筑學校培訓基地作用的同時,更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過去大家對函授培訓、業余學習持懷疑態度,拘泥于按照常規辦學,要通過不斷實踐,經驗積累,摸索適合我市建筑業特點的培訓形式。重點實現“三個靈活”,一是培訓方式上靈活。采用函授與面授、脫產與業余、集中與分散、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多種培訓形式,在函授培訓、業余學習中,注重加強檢查,要求學員自覺地、獨立地完成學習任務。在鑒定工作中,針對具體情況使用分別采取“專設工位鑒定”和“現場工位鑒定”兩種方式。二是培訓時間上靈活。利用冬訓、下雨天或晚上的時間,或者利用工程的檔期培訓,努力解決工學矛盾。主要利用春節前后近兩個月的時間較為系統的進行理論培訓,然后根據各地的工程進度,分期開展鑒定。三是辦班地點上靈活。采取“后方學校培訓和前方現場培訓相結合”的辦法,靈活機動地舉辦各類培訓班。
【商務人才建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人才調研報告06-09
基層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11-18
人才管理調研報告01-14
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現狀調研報告11-27
鄉鎮基層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12-31
農村人才工作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7-22
關于人才工作調研報告11-16
人才調研報告14篇06-10
人才現狀調研報告最新12-13
農村人才調研報告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