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時間:2024-06-13 13:26:34 煒玲 報告 我要投稿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范文(精選22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督導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范文(精選22篇)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

  為繼續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一步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烏蘭哈達中心小學開展落實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2”課后服務。

  一、書包上瘦身

  合理調控

  推行“小書包”不回家政策,“小學一、二年級堅決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等硬核要求落實到底,在課后服務的時間段完成作業,讓作業不出校門。

  嚴格執行“三不”“兩禁止”:不布置大量抄寫、機械重復性作業;不留超出課標要求的超綱作業;不留懲罰性作業。

  禁止通過手機微信或QQ群等方式留作業;禁止給家長布置作業,要求家長批改、打印作業等。量上精減,形上瘦身,讓孩子輕松無作業回家。

  二、時間上減壓

  健康為本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課程要求,周一至周三,老師們精心安排了夯實基礎的知識類作業、發展興趣的游戲類作業、感知體驗的實踐類作業。周四則是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校共開設了少兒舞蹈、少兒合唱、少兒繪畫、心腦珠算、體育游戲等10個項目課程,使孩子們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課堂上深研

  提質為核

  實現輕負高效的主戰場在課堂上。我們一直秉持“讓兒童站在學校正中央”的哲學理念,著力打造“四聲”課堂,在提高課堂質量上下足功夫,保證減量不減質。

  1.調整備課時間和模式。根據課后服務時間和課程安排進行整合,以學科組為單位集中備課,開啟“無生課堂”備課模式。

  2.梯度教研傳幫帶模式。設立每周三、四教研日,安排領導,骨干教師,新入職教師梯度教研,領導示范、骨干引領、青年練兵、師傅指導協同發展模式。

  3.組建新教師入職團隊,設定新教師培訓路徑。通過“德育管理”,“教學組織和學科教學”“教師專業成長”等,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成長。

  四、作業上革命

  分層多選

  遵從“頂層設計、專業引領、協同推進”的工作思路對作業留法流量上進行了深層次的重塑,進行一場“悄悄地革命”。集中學校優勢,整合學校資源,設計A、B套餐式分層選做作業,從量上、難易程度上、興趣上自選套餐,教師適時答疑解惑,個別輔導……讓學有余力學生感興趣吃飽,需要幫助的學生減輕壓力,輕松完成。

  五、內容上多元

  課程出彩

  小學課后服務,全校學生參與率達到96.5%,全校教師參與率達到100%,并聘請三位校外專業人員入校參與課后服務,拓展服務內容。

  學校統籌配置課程“套餐”,以社團方式推進落實,讓孩子們自主選擇。學校設置了舞蹈、合唱、手工、珠心算、健體游戲、棋類、衍紙、足球、籃球等23個項目課程,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的活動中,真正實現身動、心動、腦動、情動、意動、手動的多元融合體驗。

  六、制度上健全

  加強監督

  學校把提高作業質量為一個課題加以研究,成立作業研究小組,先后出臺了《作業管理實施方案》、《作業管理制度》、《作業公示制度》、《作業布置與批改十項要求》、《作業設計十項原則》等質量提升辦法,積極實行分層作業,每周五在公示板上公示每個年組、班級的作業,使作業從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澆灌,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提升學習效率。

  七、服務上調研

  群眾滿意

  推行“5+2”課后服務以來,小學針對學校服務及“雙減”落實情況設計了問卷調查發放給家長,進行了匿名反饋調研,收回反饋記錄936份,并對結果統計分析。對課后服務滿意率達到99.1%,其他選項滿意都在95%以上,達到了預期效果,群眾滿意一直是我們服務的宗旨,我們也會繼續調整和豐富課后服務內容,讓孩子喜歡,讓家長滿意。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2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承擔和校外培訓承擔,是國家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事關青少年身心健康,事關義務教育髙質量發展,是實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生工程。推動實施“雙減”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我校深刻領會“雙減”工作的重要意義,把全面提髙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治本之策,把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作為重要措施,切實扛牢責任,著力構建良好教育生態,推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一、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治理培訓機構,在“規范”上下功夫把學生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送學陪學中解放岀來,是減輕校外負擔的重點任務。

  在校外培訓機構治理±,xx市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嚴格治理,拉網排查、掛單督戰、重拳出擊,切實減輕了校外培訓負擔及家庭經濟負擔。突出校外培訓”時間、作業、線上培訓”等管控重點,將培訓結束時間、是否留作業作為重要監管和查處內容,聚焦違法違規舉辦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與招生入學掛鉤、中小學校及在職教師組織或者參與培訓行為、校外培訓機構超前超綱培訓、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等五個方面,重點查處一批違法違規的校外培訓機構反面典型。

  (二)統籌好減負與提質。

  只有減輕大量機械重復的作業負擔,切實發揮好作業檢驗課堂教學成效的基礎作用,把學生從效率低效果弱的刷題苦海里解放出來,把家長從繁重的作業輔導或送孩子校外培訓的焦慮中解放出來,才能真正破“重智輕德”,立“以德為先”,實現“五育并舉”。必須要把作業總量控下來,中小學校要制定和完善作業管理細則,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剛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必須要把作業質量提上來,中小學要聚焦素養優化作業設計、布置、批改、分析反饋、輔導等教與學閉環管理機制,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校本研修重要內容。中小學要建立完善常規制度,明確檢查考核要求,讓教師教學、學校檢查考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將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的檢查結果與教師績效考核等掛鉤。

  (三)明確職責學校制定了“高九雙減工作方案”,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專班,作業管理領導專班,系統推進學校“雙減”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四)統籌好校內與校外要堅持向課堂“搶”效率,開展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確保課堂教學培育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課內學習效率。

  要堅持向校園“爭”時間,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除體育、勞動、綜合實踐等科目必須有課外作業外,鼓勵學科作業盡可能在校內完成,實現“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全面加強家校溝通,定期召開以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的家長會,減少家長的疑慮和擔心,增進家長對“減負”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防止學校“減負”的同時家長“增負”。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負責為成員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堅持“邊排查、邊整改”的工作思路,集中整治無證無照、安全隱患、超前超綱、違規收費、暑假集中補課等行為,迅速遏制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叢生問題。

  (五)作業評價的5種方式

  1、亮點評價。評價以激勵當先,尊重學生及其學習成果。

  2、數學課堂作業教師必須全批全改,練習冊可采用多種形式批改,錯題點明并要求學生予以糾正,糾正錯題不能在原題更正,應在老師批閱下面寫上“錯題更正”四字后再更正。教師每天至少要批改一次作業。優秀學生作業鼓勵用花朵或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批改作業“Wx”要規范。每周課堂作業不少于5次。

  3、三至六年級大、小楷由老師批改,大楷必須要求學生臨帖。練習冊可采用老師批改、組長批改等多種形式,但教師至少要批改一半以上。

  4、對話性評價。以面談方式采用情感性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指點,引起師生共鳴。

  5、作文必須詳改,對佳句和學生未發現的錯別字要用符號批示或注,錯別字要求學生更正。病句要予以糾正,眉批和總批要有針對性,指導性、激勵性。文中點評要貼切、指導性強。周記可以簡改。

  (六)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有效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嚴格監管制度。制定實施《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風險防控措施》和《校外培訓機構學費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采取信息公示、規范合同、行政執法、資金監管等x項“硬”措施,進一步加大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力度,特別是通過設立學費專用賬戶、留存最低存款余額、監管大額資金異動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學費資金規范管理。

  (七)進一步轉變教育評價觀念。

  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中小學減負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更加濃厚的輿論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廣大群眾切實轉變教育評價觀念。注重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八)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治理。

  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強化培訓內容監管,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尤其是在從業人員資質、資金監管、合同使用、課程質量等方面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維護孩子身心健康和家長合法權益。

  (九)制訂了作業批閱的幾個要求

  1、作業應該及時批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內批改完成外,其他作業一般在當天批改。

  2、通過分析、梳理學生作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知識的薄弱環節,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與教學方法策略,作為推進有效課堂教學的依據和支撐。

  3、針對性幫扶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提倡精批、面批、面改。

  4、嚴格控制作業量,各年級作業完成時間為:

  (1)一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2)二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30分鐘

  (3)三、四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40分鐘。

  5、教師對學困生的作業進行當面批改,或者過后當面指出學生作業中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業情況的及時指導,提高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十)評價體系激發全員發展本學期學校將以“誠信銀行”為新的學生評價體系,在學校評價的總體框架下,各班制定適合的評選細則,以評促管,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誠信銀行”評價體系分為明德卡、善學卡、修身卡、玉潤卡、勤創卡。明德卡主要表彰學生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等高尚的行為,由大隊部和班主任進行評價;善學卡表彰課堂表現突出、作業完成優秀的學生,由科學、語文、數學、英語、道法老師進行評價;玉潤卡表彰積極參加區、學校的藝術活動的學生,由音樂、美術老師進行評價;修身卡主要面向體育活動,體育小達人評選中表現突出,體育達標進步巨大的學生,由體育老師進行評價;勤創卡表彰學會本年級應該掌握的勞動技能,完成勞綜老師布置的任務,由綜合實踐和班主任老師進行評價。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們將對標對表上級部門的“雙減”意見研究制定“雙減”xx方案,壓實屬地主體責任,穩妥審慎推進。減負是一項系統工程,解“表”不治本,要更多地采用中醫治“里”的療法。只要我們從堅守教育初心、牢記教育使命的髙度來認識這項工作,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的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來推進這項工作,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和滾石上山的韌勁,就一定能打好“雙減”這場硬仗!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3

  為進一步加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提高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預防控制計免相關傳染病,9月3日~13日,在衛生院的領導下,我院與鄉教育局、聯合對轄區內各民辦小學、托幼機構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工作進行督導。現將督導工作總結如下:

  一、督導工作概況

  經過幾天的督導,督導組共督導小學9家、幼兒園4家,對于部分完成情況較差的`托幼機構還進行了多次回訪督導。多數小學和托幼機構能積極配合督導組的工作,落實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建立晨檢、因病缺勤追查、消毒隔離等制度。通過督導,進一步提高了各小學和托幼機構對查驗預防接種證和傳染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達到預期效果。

  二、督導發現的主要問題

  1.查驗接種證工作落實不到位。

  全鄉民辦幼兒園、小學學,13家進行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

  2.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率不容樂觀。

  個別托幼機構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空白兒童,預防接種記錄;但這些并非完全是免疫空白兒童,大部分是因為學校、托幼機構沒有確實強調家長要提供預防接種證,家長因接種證在老家等原因沒有提供,接種情況不詳。在有查驗的兒童中,漏種的現象也很嚴重,多是因為家長對預防接種不重視,沒有堅持完成免疫規劃程序,或是忘記強化免疫時間,幼兒園、學校又沒有及時通知。

  三、今后工作建議

  1.加強健康教育工作

  針對性地開展各小校、托幼機構負責人和保健老師的預防接種和防病知識培訓,提高各單位的認識,強化責任感,做好預防接種查驗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同時,積極為各小校、托幼機構提供支持,督促各單位向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宣傳,增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接種率。

  2.加強與教育部門的協調

  通過近年來與區教育局的密切聯系,我區各小學和托幼機構的衛生防病工作明顯改善,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率明顯提高。今后要繼續加強與區教育局的溝通聯系,區教育局在對小校、托幼機構的年檢中,嚴格把關,督促小學和托幼機構做好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建議民辦小學、托幼機構保健老師應具備相關資質,保證保健老師有一定的傳染病防控能力;流動兒童參加公辦小學就學電腦派位時,可將有無預防接種證作為參與電腦派位的條件之一,以提高全體流動兒童家長對于免疫規劃的重視。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4

  進賢縣五墾學校按照縣政府、縣教體局關于“迎省檢”的精神,學校上下齊心協力,著重做好關于“江西省教育督導團對進賢縣教育工作的督導檢查”的學校工作。按照縣教體局督導室的有關要求,動員全校力量,全力以赴、精心準備,加大投入力度,在保證正常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加班加點工作,確保迎省檢工作順利通過。現將迎省檢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會精神提高認識

  我校能認真領會會議精神,根據縣教體局工作部署,切實把迎檢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校長高度重視此次迎檢工作,及時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全校大會,傳達縣教體局對此項工作的精神和具體要求。親自按照迎檢材料目錄對各主管領導進行分工。三令五申要求各主管領導高度重視,責任到人,規定期限。

  校級班子具體分工如下:周校長負責整體工作。姜書記負責教學管理及檔案建設工作,陳校長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明確的分工,保證了此次督導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條理化。

  二、著手準備全員行動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

  20xx年3月,校長召開全校迎檢動員大會,全面部署迎接工作,找來校級、相關責任人迎接培訓會議,具體分解落實迎檢任務和責任。

  第二階段:階段性任務自查階段

  學校按照省評估指標體系及相關要求,逐項進行自查自評。由于我校20xx年9月才剛建成新校區,許多材料、硬件需要補充。教師們沒有抱怨,而是積極地補充撰寫、打印并在周末時間參加到校園文化建設,為學校節省了不少開資。為了保質保量的完成材料的裝訂、整理工作及硬件的建設,周校長每天都到場親自審核。在這一階段我校整理、完善、規范了20xx年—20xx年教育工作的檔案資料及相關數據,收集迎檢的`各類資料;并在硬件建設上把我校建設成了一流學校,各功能室的布置與整理,尤其是儀器室儀器上賬、儀器歸類貼標簽和圖書室的圖書入微機、貼標簽等工作,更是耗費了教師們的大量時間與精力,清理校園校舍,美化綠化校園環境等等工作犧牲了老師們的節假日,老師們沒日沒夜的干。操場四周的文化墻,每個樓層的展板都展示了學校新的精神面貌。本階段接受了縣督導室的預檢指導。

  第三階段:重點整改階段

  根據縣教體局督導小組第一次預檢反饋意見,學校按標準進行逐項整改,按照驗收標準,開展全方位的整改落實。每一次迎檢會學校都布置明確的任務和完成的期限,學校給每一位教師布置的任務,都有詳細格式要求,教師們在不耽誤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去完成迎檢工作。規定的期限一到,各主管領導親自按照迎檢要求對每一個項目逐一進行檢查,每一個細節都按照縣教體局督導室的要求嚴格檢查,合格的相關責任人下班,不合格的相關責任人要繼續完成到班后,校級領導陪同到合格為止。尤其在“五一節”假期間,學校領導班子每日到校加班加點,沒有休息。

  第四階段:迎接檢查階段

  在5月上旬的縣教體局督導檢查工作中,學校準備工作得到了認可。但學校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學校領導認真記錄下不足之處,迎檢后及時開會反饋,又一輪的準備工作又開始了。學校領導再次查缺補漏,針對學校存在的問題,逐項整改完善,特別是環境衛生,學校各處衛生死角,墻壁的油漆等教師們親自動手,學校所有門窗教師們又都重新親自擦洗了一遍,整個學校煥然一新。校領導進一步檢查存在的問題,快速整改薄弱項目,全校教職員工不怕苦不怕累,終于以高標準接受了省有關部門全面檢查。

  通過這次迎接省督導的檢查,我校不僅完成了相關的材料、學校的美化,也完成了學校整體工作的提升,教師素質也得到了提高,使學校各方面工作更加規范,也使各項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為五墾學校的教育事業和諧、均衡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5

  我鎮教育督導工作緊緊圍繞縣教育體育局以提高“五率”、營造“五樂”為目標,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切實鞏固提高義務教育,緊緊圍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關心師生健康發展,突出課堂教學改革、師生德育與行為規范、學生才藝培養,搞好校園創建總體要求;以“素質教育貫徹于幼兒教育、義務教育之中,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提高“五率”為目標,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推動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隊伍建設為關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協調健康科學的發展。以“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創新督導評估體系,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為主線,圍繞優先發展、改革創新、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夯實教育基礎、調整資源結構、優化網點布局、提升內涵品位、提高教育質量,以“推動我鎮教育事業在新的起點上科學發展、快速發展”為指導思想。深入學習國家新頒發的《教育督導條例》,著力開展推動全縣推進素質教育、規范辦學行為和迎接省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在完善學校年度工作評估方案和評估細則的基礎上,加強了春、秋兩季開學工作和平時安全、教育教學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督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是制定了蔡莊鎮中心校年度工作評估方案,修訂了教育督導評估評估細則。為了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工作的`計劃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緊摳我鎮教育實情,進一步完善了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細則,切實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規范性。加強督學工作,把規范辦學行為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督學的重要內容,把教育督導的結果作為評價校長和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是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提高工作。為鞏固和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鎮教育督導辦結合自身實際,重點從控制和防止中小學生輟學流失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繼續強化鄉鎮級人民政府依法履行義務教育管理職責,做好對義務教育學校控輟保學的監測。要求各中小學負責上報學校基本情況、義務教育普及程度情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情況等監測數據到教育督導辦,建立監測數據庫,為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提供依據。建立嚴格的中小學生輟學流失報告制度和通報制度。在春秋開學后,中心校督查組深入到全鎮中小學校、幼兒園,采取查閱資料、聽取匯報、實地檢查等方式,重點對貫徹落實全縣有關教育工作會議情況、基礎教育“兩率”、收費管理、安全工作、校容校貌、教育教學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對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并通報全鎮。及時了解掌握各中小學學生的報到情況,對未到學校報到的學生,要求學校查明原因,及時上報鎮人民政府,做好流失生的動員返校工作。根據各中小學校上報學生入學情況,對各地輟學情況在全鎮范圍內進行通報,督促各中小學采取措施做好輟學生返校動動工作。督導辦配合鎮有關人員,對各中小學生的報到情況、輟學情況、采取的措施、勸返情況進行督查。確保控輟保學工作落實到位。并要求各中小學校規范學生學籍管理。完善學生的轉出、轉入、借讀、休學、復學手續。建立詳細規范的學生學籍檔案資料,利用現代化手段使之管理科學化。

  三是配合縣教研室開展教學管理專項督查。為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貫徹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規范全縣中小學校教學管理,以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教育督導深入到全鎮學校開展教學管理督查。通過與學校領導、教師座談,參與學科組的課前討論、課后反思,進入課堂觀課等方式,就教學常規管理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開展好校本教研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和指導,為更好地監督、檢查、評估、指導好各中小學校的教學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會同縣督導股督促各中小學、幼兒園制定安全制度和辦法,加強學校、幼兒園人防、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學校、幼兒園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預案,有效開展安全教育和演練。不定期的對學校、幼兒園校門保衛、重點部位監控系統和報警設備安裝、重點時段安全監控和保衛、校內巡邏和安全檢查、外出人員登記、學生和幼兒接交、校車管理等措施落實情況,以及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督查。接送學生車輛的安全防范情況進行督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意見并限期整改。

  五是下發了“關于在全鎮中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專項督導的通知”,要求各校成立相應的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制定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結合各自實際繼續實施并完善“一校一品”(一所學校一個品牌)、“一校一特(一個學校一個特色)”及“四大課堂(高效課堂、網絡課堂、校本課堂、特色課題)、“四個一”(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書法、一門好才藝、一項好運動)、“四隊”建設(規范中隊、活力中隊、快樂中隊、愛心中隊)。

  六是按照年初修訂的學校年度考核方案和評估細則,組織了中心校校長為組長的評估組,對全鎮15所中小學和10所幼兒園工作進行了評估,對獲得年度教育工作“綜合先進單位”的學校和單項工作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進行了表彰和獎勵,并將評估結果通報全鎮,有力的推動了全鎮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各中小學的辦學品味,豐富了學校辦學特色和文化內涵。

  二、其它工作

  1、積極參與縣招辦、電教站組織的中考體育加試和中考實驗操作考試工作。

  2、積極配合縣招辦和教研室做好中招、畢業班期末考試等監考工作和中招、非畢業班期末考試的閱卷及質量分析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督導理論的學習與實踐以及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

  2、督導隊伍不夠充實,教育督導的水平、質量和效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3、“督政”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制度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6

  本學期,在省教育廳、聯院有關教育教學工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校長室統一領導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規范制度,強化管理,嚴格按照督導室工作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積極主動地對全校的教育、教學、行政、安全、衛生、后勤、績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全覆蓋”式動態檢查、督促、評價和指導,尤其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有力地督導,有效地促進了全校整體工作的有序進行。督導室及時、準確收集、整理、匯總、反饋各項督導信息和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將督導信息反饋給校長室及相關部門,為學校領導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督導室協助校長室、各部門為廣大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做好了對教學一線教師的服務工作。作為學校上下溝通的橋梁,督導室起到了促進校園和諧穩定的作用。

  一、教學工作督導

  1、開學初,對教務處的開學準備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督導檢查,對各教研組教師的教案進行了抽檢,對相關教師提出了要求。

  2、開學初,召開了專業部教學督導工作會議,就教學督導事宜與各專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3、通過走動巡視,對兩個校區的教師教學情況及學生課堂秩序的遵守情況進行了多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并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及領導。

  4、對電藝專業部、形象設計專業辦、服裝專業部、電商專業部分別進行了教學督導,對相關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案、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并提出意見。對個別教師課堂教學的不規范行為給予指正。

  5、對電藝專業部、形象設計專業辦、服裝專業部、電商專業部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分別進行了檢查,并向部門領導反饋了意見。

  6、對部分專業教師的授課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并提出了意見。

  7、對期中、期末的考務工作進行了檢查,并對考場紀律進行了巡視督導。

  8、每月對中層干部走進課堂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通過中層干部走進課堂,督促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進。

  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督導

  1、采取走動式督導檢查方式,每月對學生的上課情況、早晚自習、按時進班情況、禁煙遵守情況、住宿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后首先是現場處理,然后及時將問題提交班主任或相關部門,協助各部門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必要時通過短信直接將對學生教育管理的注意事項告知相關教師。

  2、本學期強化了“醒示臺”的督導作用,通過6期12篇內容,將學生違規、違紀具體事件進行曝光,對相關部門、相關教師查找問題原因,加強學生管理起到了積極的協助作用。

  三、各部門行政工作督導

  1、對教務處、學工處、總務處等部門的開學準備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督促各部門確保新學期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對各部門月工作安排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督促各部門查漏補缺,提高工作質量。

  3、對各部門處務會會議情況進行了檢查,對例會制度遵守不嚴格的部門給予了指正。

  4、對行政辦的月考核獎發放工作進行了督導。

  5、對教務處關于“電子教案”的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多次督導。

  6、對實訓處實習生在崗穩定性情況、實習生學費的上交情況進行了督導。

  7、對教務處外聘教師的上課質量進行了督導。

  8、對學工處月工作計劃執行情況、新生穩定性情況進行了檢查。

  9、對培訓部月工作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

  10、對總務處常規工作如空調、廁所、危墻等的維修進行了督導。

  11、對信息處數字資源庫建設情況進行了督導。

  12、對信息處計算機室維護保潔責任落實進行了督導。

  13、對教務處、學工處學期結束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

  14、對將軍山校區的教學、衛生、宿管、食堂、安全、行政進行了兩次全面的督導。

  15、就教職員工對部門服務滿意情況建立了“工作執行力和滿意度記錄機制”。

  16、常規性反饋教職員工針對各部門的意見、建議,并督促各部門解決問題。

  四、安全工作督導

  1、常規走動式巡查學校安全隱患,對校園、教學樓、教室、實訓室、辦公室的建筑、設備、水電等進行檢查,將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通知相關部門排除。

  2、對學生宿舍多次進行重點檢查,將發現的水電安全問題及宿舍管理問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解決;對吸煙的住宿生進行教育。

  3、對兩個校區的食堂、小賣部的衛生、安全工作進行常規化安全檢查,督促食堂、小賣部搞好衛生、安全工作。

  4、配合總務處,對校園用電安全進行了檢查。

  5、完成了開學初、寒假前的校園安全設施督查。

  6、督促各部門上交安全責任書。

  五、后勤工作督導

  1、就食堂的經營管理問題分別在兩個校區多次與食堂經營方座談、溝通。

  2、每月常規性檢查食堂管理、伙食、衛生、安全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確保食堂管理為教學做好后勤保障。

  3、本學期除常規日常檢查食堂外,分別對安德門校區進行過4次、對將軍山校進行了3次專項檢查。

  4、就伙食管理問題分別向安德門校區師生做過2次、向將軍山校區師生做過1次調研,將意見及時反饋給學校及食堂經營方。

  5、配合食堂經營,對師生就餐秩序進行了督導。

  6、定期對兩個校區的小超市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7、經常性地巡視檢查辦公室環境、教室環境、教學設施的配備,深入教師之中,聽取教師對后勤服務的意見、建議。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教師的合理化建議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解決,以期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學習后勤保證。

  六、做好群眾與領導溝通的橋梁

  1、通過“督導室發現日”。聽取、收集干部、教師對學校建設發展中的意見、建議。隨時將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及時上報校長室及相關部門,協助校長室及相關部門為廣大師生及各部門解決實際問題。

  2、本學期就學校整體工作、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建議分別向廣大教師進行過兩次專項調研,采訪教師68人次,為學校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3、認真領會上級部門、校長室及行政辦公會議的精神、決議,就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促使學校工作順利進行。在領導與群眾之間起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作用。

  七、部門配合

  1、配合學工處,多次對全校衛生、宿舍進行檢查。

  2、配合行政辦,對中層管理人員進行月績效考核,對有關部門的績效核補工作進行了督導。

  3、配合教務處、教科室的聽課活動,對相關教學人員的教學準備、作業批改等情況進行了檢查。

  4、配合學校教學視導迎查準備工作,對全校教學秩序、學生校規遵守,衛生、安全、食堂經營等方面進行了督導。

  5、配合學工處,圓滿完成了優秀畢業生匯報會。

  6、配合學工處,參與青年教師演講比賽評比。

  7、配合教科室,參與五課教研活力課堂說課比賽評比。

  8、配合實訓處,多次與美的世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溝通。

  9、配合學工處,多次對曠課、吸煙、損壞公物等違紀學生進行了教育。

  10、配合總務處,對校園用電安全進行了檢查

  11、配合校長室,完成了校園哲學文化建設策劃方案

  12、配合黨支部,黨盟聯合舉辦了迎十八大主題活動。

  13、配合總務處,對全校進行了安全檢查。

  八、其它工作

  1、完成了督導室工作職責調整、成員任務分工。

  2、認真記錄了督導工作臺帳。

  3、為鼓勵先進,弘揚正氣,在教職工中形成比、學、趕、超的積極工作氛圍,本學期對九位老師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宣傳報道。

  4、通過“醒示臺”,對全校教育、教學、衛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提示。

  5、完成了《華飛》校刊的征稿任務。

  6、組織了行政服務崗位滿意度測評。

  7、匯總統計了各部門上交的行政資料。

  九、不足

  本學期,督導工作全面、順暢的'開展,對學校建設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但工作中還存在著某些不足。如,由于人手不足,教學督導的力度不夠,無法按照聯院的要求嚴格完成教學督導任務。未能找到得當的方法使一部分中層干部、個別部門材料的上交做到按時、按要求完成,從而不能全面檢查部門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對某些工作的督導雖有過程,卻無能力解決發現的問題。對各部門、各專業部的業務工作了解不深,督導難以細化。對老師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雖積極反映,協助解決,卻因客觀原因不能讓老師們如愿。由于人手有限,督導面廣,要做的事多,不能盡善盡美地為老師們服務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督導室成員一定不斷加強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更好地與校領導、各部門、廣大師生交流溝通,最大限度地發揮督導室應有的職能,有效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的有序開展!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7

  一、學習理論,指導工作。

  為了適應新的工作崗位,我認真閱讀了《教育督導工作讀本》,了解了教育督導常識,明確了教育督導任務,掌握了教育督導方法。另外還學習了《湖南省教育督導條例》和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等相關書籍。為教育督導工作的開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工作中,我結合學校實際,積極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

  二、做好本職工作,參加督導活動。

  在做好辦公室的工作和學籍管理工作的同時,為迎接縣開學督導工作檢查,我積極整理了學校的各種迎檢材料。在片督導組開展督查活動時,我積極參與。走訪了桂陽五中、青蘭、雷坪等學校。所到之處都認真聽取了當地校長的匯報,查看了教室、寢室、食堂等校容校貌,進行了隨堂聽課,翻閱了資料,展開了一系列的督查工作。學習了各校先進的管理經驗,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見,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三、督查本校教育教學管理。

  每周星期天下午,首先督查教師簽到工作,然后參加學校校級領導會議,做好會議記錄,提出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每周星期一早上,督查教師升旗簽到情況;下午,參加學校中層領導會議并做記錄;晚上,參加全體教師會議,考查教師到會情況。

  在日常管理中,督促教務、政務、后勤完成該做的工作。值日時,對全校的衛生、課堂、寢室等進行動態管理,特別強調安全、紀律、學習等方面的養成教育。

  每逢學校舉行活動時,我都做好攝影工作,并且盡可能地做好文字報道,分別給郴州教育信息網、縣教育局辦公室和縣教育督導室發送郵件。

  在村小管理方面,我主要協助主管村小的副校長督查教師到校情況,常規執行情況,傳達上級文件精神,發送會議通知,期末考試監考閱卷安排等等工作。

  在幼兒教育方面,我主要是匯總填寫各種報表,傳達上級文件精神,督促各幼兒園貫徹落實。

  總之,縣教育局辦公室、督導室、人事股、基教股、職成股等股室布置的工作任務我都必須按要求完成。作為督導員確實是“無所不督,無所不查。”能力有限,事務繁雜,希望今后潛心鉆研教育督導工作,為學校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8

  依據學校總體工作思路,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本學期認真落實學校關于新學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對照省督導評估標準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逐步推行職業素養進課堂、興趣互動進課堂,5S管理進實訓車間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新思路。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以技能實訓規范為推手,強化過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學效率。通過卓有成效的講座、公開課等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學業務水平,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在新形勢下上檔次,上臺階。

  一、將省督導評估融進日常教學,以迎檢促教學管理提高。

  學校的工作重點是抓教學,教學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規范教學的每個環節,才能保證教學工作的穩步發展。為此,教務處本學期為了抓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是為了迎接省政府的督導檢查,嚴格教學管理秩序,狠抓管理制度的落實。并借省檢查組巡視督導學校的東風,進一步強化內功。

  檔案準備是一項繁復、細致的大工程。在任校長的指揮下,教務處帶領學校各處室根據評估體系共完成45盒150余卷的檔案整理工作。面對條目眾多、科室交叉、資料瑣碎等問題,各處室老師進行合理安排分工,周密協調,克服時間和工作上的各種困難因素,確保日常正常工作與迎檢檔案工作兩不誤。統一設計封面、統一目錄要求,統一裝訂并放置檔案盒內,一百多卷材料,記錄著學校的.發展,濃縮著檔案整理老師的辛苦和汗水,從檔案材料中彰顯出學校管理的精細化。

  為順利通過督導檢查,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負責校史展覽、櫥窗文化、教師系列、圖書閱覽等展牌設計,從小樣的起草到定稿,從每塊展牌的設計到安裝,無不滲透著設計者的理念,建設者的辛勤。校史展覽、櫥窗文化、樓道展牌,處處皆景觀,點點展文化。一塊塊櫥窗、展牌,包涵技藝立身、名師榜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勵志成才等系列主題,內容豐富、內涵深刻,每一塊展牌都是智慧的結晶,展現出精心的設計和制作技藝。凸顯職校宗旨、蘊含職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已經基本形成。

  二、將職業素養融進教育教學,創新實訓課堂新模式。

  本學期,全面展開將職業素養融進教育教學教改活動,加強教師對專業素養的研究,使實訓教師將職業素養與技能訓練融為一體,實訓中逐步貫徹5S管理。實訓教師備課中從勞動紀律、工作態度、團結協作精神、誠實守信、安全文明生產、責任意識、質量經濟意識等基本素質入手,創新教案的書寫。在實訓課中進行基本的職業素養培育訓導,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在小處嚴格要求自己,逐步讓制度規范學生的行動,讓良好的習慣形成學生的職業素質。

  同時,各部依托專業骨干教師,積極進行專業環境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專業依據本專業特點,構建符合5S管理體系的實訓模式。將職業素養教育——5S管理過程融入到各部實訓管理中,如實訓課中,老師將入門教育、現場講解、示范與學生操作指導、項目評價、現場管理、小結講評等均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機電部實訓中注意從小事上嚴格要求學生,加強考勤紀律、嚴格穿戴要求、強化現場工作秩序管理、實施5S現場管理。通過學生有意識的改進、提高逐步做到規范作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將學生工作態度、工作作風記錄在過程評價中,在成績總評中占適當比例。

  在教師自學基礎上,由我校省級骨干教師周建軍做了《通過5S管理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專題講座,從理論層面加深對5S管理內涵的認識,同時結合學校實訓課實際,具體、深入闡述如何在實訓課堂進行五步(第一步整理;第二步整頓;第三步清掃;第四步清潔;第五步素養)工作步驟的實施。使老師們從理論到實踐對職業素養有了清楚的了解,對5S管理的推行有了明確的方向。

  三、開展創新課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不斷提高師資的整體水平。按照教務處計劃,11月至12月期間,在全校開展了課堂、實訓教學現場授課形式的公開課活動,各系部重點推薦了課堂教學中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學生互動較多,教改成果顯著的教師,機電部為嚴濤、馬小寧老師,機制部為張春梅、付會老師,服務藝術部為史春琦、吳冬妹老師。老師們準備了精美的教學課件及相關視頻材料,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進行展示,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課堂容量,收到了極佳的教學效果。在實訓課中,老師們把5S管理融入課堂,滲透到每一步實訓任務,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本次課堂、實訓公開課活動中,在教務處的統一組織下,各系部召集教研組長、青年教師積極聽課達到97人次。此次活動還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唐書記等校極領導也參與到聽課隊伍中,并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使這次活動的開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四、在教研比賽中提升教師技藝,彰顯教師魅力。

  針對職校專業特點,教務處帶領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教研比賽,引領教師在大賽中探索職業教育的規律和方法,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以教學研究和探索,促進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改革的深化,推動專業教學改革的發展。組織教師參賽,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教學手段上大力推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和網絡信息技術,積極探討微課制作運用,提高教學效果,成果頗豐。本學期,在全國、省、市教師業務大賽中我校教師頻頻獲獎,我校張春梅老師參加全國職業學校教師說課大賽,獲得二等獎;在河北省教師教學設計和說課比賽中,我校張春梅、鐘雪蘭、姜立巖獲得一、二等獎;孟慶鳳老師在河北省德育教師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他們在說課過程中表現突出,教學設計巧妙,分析準確,條理清晰,語言精練,從設計意圖、目標定位、教材分析、活動準備、活動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活動流程、活動延伸幾方面以輕松自如的教態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了生動地演示解說,流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展示了自己掌握理論、技能的水平,駕馭教材和科學設計的能力,得到了評委的高度評價,通過大賽有效地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朝著更加健康、優質的方向發展。

  五、豐富學生活動,提高技能水平。

  技能比賽工作是教學工作的重點,教務處每學期選拔優秀學生和優秀教師,組成專業技能競賽集訓隊,有計劃、有目標、有組織、有考核地開展技能訓練,堅持“貴在平時,重在集訓,橫向拓寬,縱向提升”的原則,提高技能比賽成績。積極備戰市級技能比武,力爭有新的突破,為學校的專業建設積累條件。在唐山市中職學生大賽中,電工、烹飪、焊工、平面等專業獲團體二、三等獎,張偉業、陳鋒等同學獲高級工,殷增光等19位同學獲中級工。陳淑敏等教師獲市級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六、發揮骨干引領作用,新老攜手同發展。

  為了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教務處為老師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實施領頭雁工程。聽課、評課的經常化,教研活動的制度化,在比較中找差距,在對照中找亮點,在平凡中找偉大。比學習、比業務、比干勁、比奉獻在教師中已蔚然成風,國家獎項,名師、骨干,一個個時代典型在教師隊伍中涌現。骨干教師徐曉娟、王春光、王海棠、周建軍進行講座,引領教師們走進了信息化課堂,貫徹5S管理。新老攜手,骨干團隊在教改探索中不僅提高自己的水平,更打造出張春梅、孟慶鳳、姜立巖等國家、省級課堂新秀,在國賽、省賽上初展風采。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教育教學是一項常教常新,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必須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盡職盡責的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把握學校發展機遇,才能為學校不斷發展再創佳績。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9

  1、制訂規章制度。

  為使督導組工作有序開展,督導組自成立起就擬訂《重慶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教學督導工作條例(征求意見稿)》和《重慶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20xx—20xx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督導工作計劃》,對督導組的工作性質、工作理念和工作職責加以明確,同時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了安排。柯佳敏院長和杜斗恒副院長就《重慶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教學督導工作條例(征求意見稿)和《重慶師范大學政治與社會學院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督導工作計劃》提出了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正式成文并開始試行。

  2、調研。

  本期開學之初,督導組向廣大教職工發放了征求意見表,聽取全院教師對教學督導工作的意見。同時,還聽取了不少教師口頭所表達的相關意見和建議。老師們建議督導組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幫助;請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介紹教學經驗;舉行教學觀摩活動;督導組多與教師交流;督導工作要參加對課堂教學、教育實習的全程監控等等,這些意見和建議十分中肯,有利于督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我院教師整體教學水準的提升,督導組在本學期的工作中主要按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地改進工作。同時,督導組還通過分別召開各年級學生座談會、與學生的個別談話等方式,了解和征求我院學生對我院教師課堂教學及教學質量的意見和建議。

  3、聽課。

  本學期每位督導組成員都開展了聽課工作。平均聽課達三十多學時。主要聽了全院所有教師的技能培訓課,并積極參與集體評課;配合學校督導組成員一道聽了本院所有的新開課、開新課;聽了本院大部分教師的專業課和專業選修課、公共政治理論課;部分外聘教師的公共政治理論課,并在課間和課后與任課教師交流了意見,同時填寫了意見交流表和聽課表,對老師課堂教學的優點給予肯定,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教師們對于教學督導聽課活動都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都能支持和配合教學督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4、教師評學。

  教師評學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狀況、問題及發展方向的教學評價形式之一,其目的是為了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效果,從而到達整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了加強學生學習環節上教學質量的監控,在院、系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院老師的積極配合下,院教學督導組于本學期第11周開展了教師評學活動。

  在教師評學活動中,院教學督導組要求任課教師在了解所任教班級每個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并就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本專業所存在的問題及障礙等進行評析。教師評學活動結束后,院教學督導組邀請輔導員和部分任課教師向學生介紹評學情況和意見,并與學生一起探討了提高學習質量的途徑和方法。

  5、學生評教。

  學生評教是實現我院教學質量自己監控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了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獲得教學質量“反饋”,院教學督導組在本學期第12周、13周和14周分別對大二三年級、大一和大四年級開展了學生評教活動。

  在評教活動中,督導組老師組織廣大同學積極參評和認真評價。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要求參評學生采取無記名民意測驗的方式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備課充分,授課認真;每堂課信息量豐滿;認真組織答疑、輔導;認真批改作業)、教學水平(講授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準確透徹;精選并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內容熟練、新穎;深度、廣度適宜;條理清楚,概念準確;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并講清難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適當提問,促進思維;深入淺出,啟發誘導;選例典型、講練結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重視能力的培養)、表達能力、為人師表(執行規章制度嚴格;對學生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衣帽整潔,儀表端莊;言談、舉止、行為做表率;教書育人)等進行評價,并給每一項內容打上相應的等級評價。以下是對學生評教情況的整體統計(略)

  評教活動結束后,院教學督導組將把學生評教的.結果以存檔及個別談話的方式向任課老師反饋。在廣大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評教活動對師的教學工作起到激勵的作用,促使教師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6、教學觀摩。

  開展教學觀摩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示范,為本院教師提供一個探討和交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平臺。同時,教師在聽課過程中互相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基于這種認識,我院第一屆教學觀摩活動在院黨政領導的有力支持下,在各系的大力配合下,于本學期第13周正式進行。由政治系推薦的田方林老師和由社會工作系推薦的侯玲老師進行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在觀摩課上展示了風采,顯示了實力,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為了組織好這次教學觀摩課活動,院督導組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教學觀摩活動的時間、形式、教室安排、聽課要求以及授課教師等有關事項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如明確了本學期第13周正式進行教學觀摩活動;觀摩課隨堂進行,統一安排教室;要求各系部專、兼職教師在當天無課的情況下須參加聽課活動,尤其是聽本系教師的觀摩課,并認真填寫《聽課記錄表》等。據統計,我院當天無課的大多數專、兼職教師都積極地參加了這次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廣大專、兼職認真聽課并填寫了《聽課記錄本》。每節課后,各位專、兼職教師在聽課的基礎上對觀摩課教師的`授課各抒己見,在贊揚優點的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總之,教學觀摩活動鍛煉了教師隊伍,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我們還會在以后進一步開展這樣的活動。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0

  學前教育豎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如何因地制宜辦好學前教育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民生課題。為搞清本地學前教育現狀,找準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秦皇島市撫寧區人常會教科文衛工組織部分常會員和人代表,就全區學前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撫寧區現有學前教育機構102所,其中公辦幼兒園84所,民辦幼兒園18所。共有3-5周適齡幼兒x人,在園幼兒x人,總入園率x%。幼兒教職工總數x人,專任教師x人。近年來,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以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為抓手,力改造提升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規范辦園行為,著力構建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格局,學前三年入園率逐年提升,保教質量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一)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辦園條件不斷改善。按照“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安排,總投入x萬元,全部完成一二期新建、改擴建任務,新增建筑面積x平方米,新增幼兒學位x個。其中新建幼兒園4所,利用原有教育場地設施改擴建幼兒園41所。在此基礎上為公辦幼兒園配置了室外娛樂設施、辦公設施、食堂設備等專用設施設備3萬余件(套),為33所一類以上幼兒園配備了觸控電視電腦一體機,實現了“班班通”,投入x萬元為10所民辦幼兒園添置了256件(套)保教設備。此外,學前三期目標計劃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完成改擴建幼兒園11所,設備裝備累計投入x萬元。

  (二)著力加強幼教隊伍建設,保教水平逐步提升。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共招錄x名幼兒專業教師充實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同時鼓勵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和幼教特長的小學教師通過培訓轉崗到幼兒園任教。截至目前,全區具有幼兒教師資格證的教師有445人,幼兒教師專業化率達到74.54%。此外,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培訓活動,全面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養。隨著幼兒教師隊伍走向專業化和年輕化,全區學前教育質量明顯提升。

  (三)切實加強園所管理,辦園行為日益規范。教育主管部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因地制宜、分類打造規范化幼兒園。截至目前,全區擁有省級示范園1所,市級示范園6所,一類幼兒園31所,二類幼兒園42所,三類幼兒園12所,另有2所民辦園跨入市級一類幼兒園行列。與此同時,從抓日常管理入手,從抓內涵發展著眼,通過規范收費管理、嚴格落實安全責任、推行科學保教理念等舉措,不斷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目前在規范化幼兒園就讀幼兒6569人,規范化教育率達到了89%。

  二、存在問題

  (一)城區學前教育資源依然不足。現有幼兒園班額偏,特別是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里不斷遷移,加上二胎政策放開等因素,適齡幼兒增長速度加快,城區幼兒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日益凸顯,短期內仍會面臨“入園難”問題。

  (二)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總體來說,農村公辦幼兒園辦園標準不高,辦園條件不均衡,管理依然薄弱,特別是師資專業化比率不高,保教質量有待提升。此外,受交通不便、經濟條件差、家長觀念守舊等因素影響,偏遠山區農村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偏低,普及工作還有待深入。

  (三)民辦幼兒園監管難度較。部分民辦幼兒園,特別是一些無證幼兒園場地較小,條件簡陋,且無專業教師,科學保教和禁止“小學化”傾向難度較。但因其便利性和實用性,迎合了部分家長的心理需求,客觀上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間,僅憑教育部門一家之力難以監管到位。

  (四)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盡管區政府每年都在招錄幼兒教師,但師資力量依然薄弱。現有編制嚴重不足,按照“兩教一保”標準要求,全區幼兒教師數量存有較缺口。同時,一些民辦幼兒園和農村公辦幼兒園的`部分教師沒有受過正規培訓,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不高,教育方法單調,不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此外,北部山區幼兒園難以留住人,教師流動性較,不利于山區學前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幾點建議

  (一)認真調研、科學規劃,確保學前教育布局合理。要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未來相結合,在解決現有矛盾的同時,也為長遠發展留足空間。要認清人口流動的趨勢,掌握人口分布規律,用發展的思維做好規劃布局。為此,要認真搞好調查摸底,聯合衛計部門摸清農村和城區各個片區現有和潛在的學前兒童數量,做到進退有據,以免布局失理,浪費資源。同時要做好學前教育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銜接,在開發住宅小區時,按照配套標準,置留出幼兒園建設用地。

  (二)多措并舉、統籌資源,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在前期做好規劃布局的基礎上,加落實和推進力度,將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各個項目順利實施。一是加快推進驪城學區第一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項目,啟動實施原教師進修學校校址新建公立幼兒園項目,切實解決城區“入園難”、班額問題。二是繼續鼓勵民資進入學前教育領域,支持發展連鎖式民辦幼兒園,力扶持民辦園向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彌補公立資源的不足。三是向農村傾斜資源,統籌推進農村幼兒園建設,以打造規范化日托園為突破口,逐步解決農村幼兒園標準不高、管理欠規范、入園率不高等問題。

  (三)招管并舉、抓好培訓,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整體素質。要想方設法解決編制問題,根據區情實際,每年定期招聘一定數量的幼兒專業教師,充實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同時出臺切實可行的政策,完善管理辦法,穩定山區幼兒教師隊伍,有計劃、分步驟提高幼兒教師專業化率。此外,狠抓幼兒教師素質提高,通過以賽促練、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特別是對沒有取得資格證書人員,每年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提高保教水平,以適應學前教育發展需要。

  (四)強化管理、提升內涵,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底線思維,監督和指導幼兒園做好安全防護、食品衛生、消防、傳染病防治和園舍周邊環境整治等工作。切實加強對民辦園的管理,促其規范化。針對無證園,區政府要統籌協調,建立教育主管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各司其職的合力監管機制,對安全隱患、保教質量差的家庭作坊式幼兒園堅決予以取締。要注重內涵發展,創新適宜的教育模式,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突出素質和啟蒙教育,注重幼兒體育鍛煉、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確保每個幼兒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地成長。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1

  農村教育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中國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DD農村教師,身上擔負著任重而道遠的職責。

  基于對農村教育的關心,我們最近對兗州市各農村鄉鎮的學校的領導、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走訪。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調查組先后走訪了16所學校、27個村小,與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100余人進行了交流座談,帶回了很多的資料和調查筆記。

  一、基本情景

  1、調查對象: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的兗州市各農村鄉鎮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年齡從幾歲到60歲不等。

  2、調查方式: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為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為輔的方式,使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真實性。

  3、調查資料:教師的思想情景、教師的身體狀況、教師的工作狀況、硬件設施投入“留守兒童”現象教師遷移變化的動機、農村教師的現狀、社會各界對教師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農村教育現狀的調查結果分析

  1、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工作量大。

  有些鄉鎮年齡老齡化嚴重。比如新驛鎮,除中心小學外,其他小學80%的教師年齡在45歲以上。調查中,很多的小學的領導表示,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環節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近幾年來青年教師的補充跟不上,代課教師仍然存在。

  在我們對小學情景的問卷調查表中,一周有20節以上的課的教師占70%,10節以下的幾乎沒有,剩下的就在10到20節之間。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80%以上的教師一般上的是2門到3門課。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更多的班務工作需要處理,上課前得寫教案,上完課后得批改作業、研究學生、家訪等。繁重的工作不僅僅體此刻上課時間上,并且其它方面也體現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多還要搞很多的機械作業、家庭作業,教師都得認真檢查批改;除作業外,還要對付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考試好像成了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方法。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考、看卷、分析……著實忙!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復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是不言而喻。

  我們看看xx小學的李教師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飯

  6:30――――――――7:00

  吃飯,邊吃邊看當天上課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帶領學生打掃清潔衛生

  7:40――――――――8:20

  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輔導學生早讀

  8:30――――――――11:10

  上午有三節課要上,兩節語文、一節數學

  11:00――――――1:00

  回家做飯,動作快的話還能夠休息一會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學生睡午覺,并守午覺

  2:40――――――――4:40

  午時一節語文、一節數學

  4:40――――――――5:20

  批改當天的作業,并且準備第二天的教學用品

  5:30――――――――6:30

  學校開會,會上強調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飯,盡量安排時間家訪

  7:40―――――――刻試卷,為學生出習題,做完后休息

  李教師還是在中心小學任教,她一個人上一年級的語文和數學課,并擔任班主任,學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經讓她疲于奔命了。李教師只是我們很多教師中的一個。

  并且,除了這些外,教師還得管理和揣摩學生的心理。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給農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而這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在教師全天候的工作之外無形中延續著,這是其它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城區學校,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工作,好的教師都流向了城區學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師資的流失、師資力量的`薄弱……構成了長期的惡性循環,農村教師的負荷也就不斷增加!

  2、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件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的,而在硬件設施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多媒體設備的學校也不必須每個教師會使用,全校僅有一部,形同虛設。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教師最辛苦的當數上音樂課。

  如有的小學,目前的音樂課設備就僅有一架破舊的電子琴,又重又破,幾個音樂教師上課都沒用它。姜教師上音樂課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老朋友二胡給拿上,其他大部分教師上課都是用嗓子吼。

  這種情景不僅僅僅出此刻一所小學。

  在我們的調查中,80%的學校音樂課設備都還基本沒有,情景好的學校至多也就是幾臺錄音機,或者風琴。有鋼琴的學校,只是個別。

  小學里體育課,也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相當于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大部分學校就是幾個乒乓臺和籃球架。并且,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藝體科目沒有專職的教師,都是由其他教師上。上課的教師有時候都是讓學生自習、做作業、看書。素質教育在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體現。

  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當然,也在不斷改善。

  3、“留守兒童”現象突出。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所以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了解,目前我國進城的農民工1.5億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已達2290萬人,并且這個數字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呈較大規模的上升趨勢。農村教育的對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在我們對兗州市農村學校的調查中,80%的學校反應留守兒童現象嚴重。調查顯示,有69.8%的監護人表示“很少與孩子談心”,僅有11.3%的留守兒童表示“有煩惱的時候”和照顧我的人說說。在教育態度方面,有70.8%的隔代親人及73.1%的親戚表示只照顧“吃穿睡覺”,別的很少管。“這說明‘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圍,委托監護人難以盡到對孩子的全面教育職責。”應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的教師有著無以言狀的苦楚。

  某中學的王小平教師不久前曾遇見過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事。學校為了便于管理,安排遠的學生都住校,王教師是三年級的班主任,每一天晚上都會到寢室查夜,那天晚上,班上的一個女生不在寢室,王教師找遍了學校,也打電話問了不少的人,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又急忙到她家里去問,卻發現那女孩子偷偷的回家了,可是家里的大人卻沒想過教師會很焦急的尋找孩子。可見,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本質的沖突。

  父母不在身邊,一些“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撐,也容易出現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機。調查證明,不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自閉,有的內向、孤獨、柔弱無助,有的甚至對父母充滿怨恨和逆反心理,還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監護而變得膽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兒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傷害。“20xx年公安部有個調查,顯示了兩個‘大多數’,即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存在的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個不容忽視的新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措施予以逐步解決。”

  4、教師精神壓力大。

  經過我們的問卷調查,78%的教師覺得精神壓力大。走訪中我們也了解到,有近10%的教師因為精神壓力而導致身體的不健康,其中46%的教師有慢性咽炎。教師精神上的壓力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生方面。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個體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工作。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和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現象讓我們的教師不明白如何去把握寬和嚴的尺度標準,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鬧離家出走,一不順心就不讀書。僅僅因為和教師言語上的沖突,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于不顧,從樓上跳了下去。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教育領域層出不窮,特別是最近幾年,電視上沒少見到。學生家長打教師現象也沒少出現。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對待學生,輕不得重不得,怎樣會沒有壓力呢!

  二是家長方面。

  教育是一項社會性事業,這項事業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去共同實現。農村學校校網分散,學生分布廣,學校規模小,辦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需要加強校網撤并,充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可是很多農村的家長對此認識不到位,既要求優質教育,又要求就近入學,對于學校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不僅僅不予以配合,還千方百計加以阻攔,導致教師工作開展不順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而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長要求很高,認為成績好一切都好,成績不好教師難辭其咎。特別是農村的家長,根本不會管你什么素質教育,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素質教育這么多年,從某種角度上講,教師是沒有目標的,怎樣做不清楚,評價體系不到位,這與家長的態度也是有關系的。

  三是學校和上級部門方面。

  作為教師,來自于學校和上級部門的壓力是很大的。看看此刻上大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升大學的比率越來越大,可是基礎教育的壓力卻不減反增,升學數、升學率牽扯著教師、校長、基層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每一根神經。特別是一線教師,在擁有各種“質量指標”的“量化管理”系統里面,連氣都來不及喘,大家一門心思地備課、上課、改作業、為學生訂正錯誤、為“放松”了自身要求的學生做“上大學的好處”等人生“完美”愿景的教育……沒日沒夜,周而復始。教師們苦不苦當然苦!教師們怨不怨當然怨!可是能怎樣整個教育都這樣,教學期間這樣那樣的檢查,名目繁多,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每個節日的慶祝活動、會議記錄、讀書筆記、安全問題、學習問題、生源問題等等,讓教師覺得精神上吃不消。而當假期臨近,我們教師卻沒有將要解脫的簡便歡樂,因為眼前的通知早已把我們的假日瓜分了――職務、職稱、崗位、學歷等各種名目的假期培訓進修要用去十幾或幾十天。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78%的教師覺得精神緊張,擔心學生成績不好,很多的教師長期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

  四是社會方面。

  自古以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圣而偉大的,在教育事業中是“辛勤的園丁”,就是無私奉獻的那種人,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的那種人,是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的那種人。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特別是現今社會對教師職業更是有著多重的要求,既是學生群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導管理學生的權威,他們又在必須時間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還是學生的朋友,需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還要協調與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關系。這種多元化的不一樣性質的主角,很容易造成教師精神勞累和思想沖突。公眾卻認為教師不應當索取物質和一個平常人應有的精神回報……這樣下去何時是頭啊!這樣,農村教師更迷茫了。教師這職業(那里只探討從事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師)到底好不好如果讓一個非教師來回答,答案肯定是這樣:當然不錯!你看,一年工資沒少拿,卻有寒、暑假近三個月的假期,哪行哪業有這種待遇我相信,說這話的人都是真誠的,并且,在他們夸贊教師這行當的兩個理由中,“工資不少”是次,是客套和敷衍,因為這實際上并不太客觀,有許許多多行業的工資也不少,甚至更不少,“有兩個長假”則是主,因為從表面上看這很客觀,是事實。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實際上,我們業內人士都明白,這些年來,我們的教師沒幾個能過上完整的寒暑假。為什么呢大家明白,每逢假期臨近,我們教師并沒有將要解脫的簡便歡樂。因為要競爭職稱,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學習,要適應社會對教師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僅有利用假期進行充電學習。看似簡便好玩的假期實際上卻比平時上班還要辛苦,這些都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

  5、家長對孩子受教育情景的認識不夠,不會配合學校教育。

  如xx學校在招收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個家長非要把自己不到5歲的孫女送到班上讀一年級,不管教師怎樣跟他做解釋工作,到最終還是想方設法把學生弄到教室里坐上了。一個月下來,孩子吃不消了,哭著不進教室,這時候的家長就完全把職責推到了教師的身上,認為是教師非要讓他的孩子讀一年級的,并且認為是學校的教育有問題,要不孩子怎樣會不進教室呢農村中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職責就在學校了。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

  說到那里,我就不明白該為我們的教育感到悲哀還是為我們的孩子覺得無奈。

  三、思考與對策

  如何改變農村教育現狀,已經成為社會關注和重視的一大課題。我們提議從下頭幾個方面入手,切實改變農村教育相對薄弱的狀況:

  1、從源頭上拓寬教師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現有不稱職教師,建立合理的教師交流、輪崗機制,真正做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要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落實“科教興市”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培養高水平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建設一支貼合新世紀發展的合格的農村教師隊伍。從選拔、培養、保障、管理、激勵等方面,建立一套確保師資隊伍建設順利推進的工作機制。

  2、我們呼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真正從制度上使這一領域的投入得到切實的保障。

  近幾年來,雖然我市教育經費向農村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有所傾斜,各級政府也開始重視農村教育,相繼出臺傾斜農村教育政策措施,如:提高農村教師福利的農村教師津貼;減免學雜費等等。這些都為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供給了強有力的保障。可是農村學校起點低,底子薄,發展起來十分緩慢。特別在經濟薄弱的鄉鎮,財政困難,學校的硬件建設還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從社會層面研究。我們提議政府多渠道,全方位地向社會宣傳農村教育的重要性,讓全社會都了解農村教育的現狀和困難,爭取社會廣泛力量的支持和幫忙。為此,我們提議:

  一是政府能夠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放寬農村教育的社會辦學條件,讓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農村教育的領域,從而彌補政府投入的不足;

  二是設立農村教育捐贈基金,鼓勵社會優勢群體對農村教育的捐贈。

  3、農村勞動力轉移還將不斷加大,留守兒童和流動子女教育問題將更加凸顯,必須從制度上整體地把它納入到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總目標中加以解決,才能夠標本兼治。

  一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鄉差距,使流入城市的農民享有與城市人口平等的權利和社會權益,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間的有序流動,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根本所在。

  二是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切實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與管理。三是建立農村社區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能夠研究由基層學區和共青團牽頭,聯合婦聯、工會、村委會、學校,共同構建農村少年兒童健康發展的教育和監護體系。四是在學校教育中增設相關課程,加強精神、心理、生理、行為方面的指導教育,幫忙兒童健康、和諧發展。

  4、要減輕教師的精神壓力能夠廢除“管、卡、壓”管理模式,實行教職工民主管理。

  在學校內部營造一種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寬松和諧的干群關系和師生關系,使教師置身其中能有一種人際安全感,從而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大有好處。加強對教師的職業夢想教育,提高他們的需要層次。搭建職業生涯發展的舞臺,幫忙青年教師走向成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師應對挫折的本事。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休閑活動,幫忙教師緩解壓力。

  5、要切實加強家長學校建設。

  建立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經常培訓家長學校教師,組織教師備課,開展教研活動,還要重視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幫忙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幫忙家長加強自身修養、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庭禮貌建設和青少年健康成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于什么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看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心心相印的教育,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我想只要農村教育在各方面都受到關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問題,定會有一個完美的明天!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的人口80%是農民,這使我們農村的教育尤其重要。農民的素質整體提高了,國民的素養也就增強了。我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十多年了,每學期都要到學生家家訪,因為農村中學的學生流失率很大。今年我帶著后備干部培訓班布置的作業,通過調查問卷、走訪和詢問的方式,針對農村中學的教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并進行總結。

  一、主要問題:

  1、生源問題

  我校地處龍潭區金珠鄉,周邊三十多個村屯的學生都在我校學區內,4月末,我與部分教師到學校東部的村屯進行走訪,招生的同時進行家訪,與家長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家庭對教育的看法決定著他們孩子未來的命運。不同的家長對子女讀書的看法不盡相同: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孩子送到市內較好的學校讀書;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是讀書的料,在哪個學校念都一樣,就選擇了我校;也有極個別的學生因為家庭困難就輟學了;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念書的態度不夠明朗,讓孩子自己拿主意;也有一部分家長則直接表示孩子讀書沒有出路,即使考上大學也得自己找工作,對孩子的讀書情況不聞不問。這就使得學生流失率居高不下,比如7年級入學200人左右,到9年級畢業時也就90人左右,一多半的學生流失了,保證不了人人受到九年義務教育。

  2、學校的辦學條件

  目前,地處鄉鎮的農村的中學教學條件普遍不好,多年的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學校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從校舍看,大部分都是平房,冬天要靠火爐取暖,學校沒有宿舍,家遠的學生只能暫住在校外的農戶家,存在安全隱患,時有事故發生,并且有些學校還存在著危房無力維修。教學配套設施也相對滯后,不少學校沒有語音教室,沒有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設備,圖書室的圖書無法完成更新換代,幾乎是擺設,也難得對學生開放。理化生實驗室由于長年沒有填置實驗備品,教學器材種類不全,數量少,現有器材完好率不高,無錢維修,造成教學實驗開出率不高,學生操作實驗開出率不達標。

  3、學校的師資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長期困擾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一些問題依然存在,有些情況甚至進一步惡化。其主要表現在:一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方法落后,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目前,對農村教師片面強調學歷教育,忽視非學歷教育。規定中學教師必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90%以上的教師達到了標準。可學生還是說老師“沒水平”,許多被指責者甚至是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教師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即使教育局組織大家進行網絡學習、培訓,可真正學習的沒有幾人,都只是留于形式,強迫命令,不得不學。二是優秀教師流失較多,特別是年青的'骨干教師,培養一個走一個,只我校到目前為止,已走7名教師,其中英語學科2人、數學1、語文1人、歷史1人、物理1人、生物1人,都是市級骨干教師。總之,教師隊伍老齡化,教師總量偏高,但真正能勝任教學工作的人數太少,師資使用效益不高。

  二、解決辦法

  1、控輟、控流,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

  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我看后很受感動,一個農村代課教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保證學生一個不少的回到課堂上,條件相對來說較優越的我們,已沒有理由讓學生的流失率總是居高不下。我們可以根據學生流失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

  (1)如果是經濟原因,可以實行教師包保制度,一對一幫扶救助,每年教師捐款,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同時學校聯系上級部門,爭取捐助者對他們進行捐助。

  (2)如果是學困、厭學的原因,那么找出相應的對策來解決。

  人先天的智力因素是不同的,有些學生確實想學,就是學不會,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要細心教、認真導,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對于厭學的學生,就要和家長常聯系,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不放棄,另外,結合本校實際,開一些校本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開設《水稻栽培》、《葡萄種植》、《養鹿》等課程,教給學生將來畢業后的農業技能。再者,也可將《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教給學生禮儀,學會與人相處,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2、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政府要增加對學校辦學的財政投入力度,改善校舍,增加教學輔助設施的配備,強化多媒體的網絡教學的運用。

  3、制定合理標準,任用優秀教師人才。

  根據農村中學教育現狀,制定嚴格的考試考核辦法,吸引農村中具備中學教師資格的人員受聘,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師,組織學習,單獨培訓,限期提高,最后實在不行者予以堅決清除,以打開被擠占的編制空間,增加政策導向,使更多的優秀人才流向基層,為農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近幾年,我校的骨干教師向外“遷移”的比較多,多次向教育局要人,沒給,因為編制夠了,怎么辦?教學不能等,學生不能等,自己想辦法。我校現在非常缺少數學、英語、歷史教師。53歲的數學女教師身體不好,還在上課;英語課時安排得看英語教師教幾個年級,我們就從學校內部挑選有素質的、有進取心的年輕教師,由老教師幫、帶著培養,手把手的教,三年一個循環之后就是“成手了”。今年我們中小學面臨合校,對中學來說是個好事,我們可以從小學聘一些教師進入中學來,為我們中學的教學增添活力。

  三、 小結

  通過走訪、調查,目前農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很重視的,他們對學校辦學水平的要求很高,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建設的財政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設施,為優秀教師提供實現自身價值,展示自己的平臺,留住優秀教師不外移,引入優秀人才進農村,到那時,何愁金窩里飛不出金鳳凰!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3

  教育是一個國家不斷發展趨勢的重要。在我國那樣一個發達國家特別是在應增加對文化教育的資金投入和項目投資。在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有8.8億人,相對應的鄉村教育更應提升。為能夠更好地掌握鄉村教育現況,我還在暑假根據走訪調查和了解,對廣州地區的鄉村教育狀況開展調研,發覺鄉村教育發生如文化教育經費緊張和院校債務比較嚴重等難題。這種難題不但危害農村孩子接納文化教育,并且使農戶對新專業知識的消化吸收及民主化與法制的落實推行導致阻礙。這并不可是難題并且將是鄉村教育的困境。

  一、農村院校債務纏身

  因為鄉村學員的培訓費難搜集,而老師的辦公室經費預算又不夠,許多農村學校只能向私人借款保持院校的一切正常運行。有的院校為做到"普九規范"向私人借貸建造設備,直到新學期逐漸就從學費中獲取一部分付款負債。有一些地區負責人教育局不管不顧鄉村的現況而規定一些中小學、初中一定要做到"普九規范",這一樣是在讓院校承受厚重的負債。更有一些院校為適應上級領導的各種各樣查驗,耗費高額的接待費。造成鄉村教育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愈來愈艱辛,有很多鄉村青少年兒童沒法獲得公平公正的受文化教育機遇,導致許多鄉村青少年兒童"望學興嘆",以至迫不得已離去院校。農村學校的債務纏身將比較嚴重阻攔鄉村教育的發展趨勢。

  二、附加費和書費

  讓家長承受不住在調研中掌握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趨勢較落伍,農戶相對性較貧苦。政府部門在財政收支告急,教師工資待遇無法派發的狀況下,就根據提升學費,從這當中獲取一部分派發給老師,以填補財政局虧損。有的院校為取得出版社出版的采購回扣,把出版社出版的一些"輔導資料"強制要學員選購;一些九年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如工藝美術、歌曲、手工制作等因沒有師資力量和標準進行課堂教學好似虛置,但這種書還得學員選購,這種書除開提升她們的壓力有沒有什么用?而鄉村也有一種怪現狀便是攤派多,擴路筑橋建戲樓等,都需要她們掏錢,農戶靠種多畝地怎樣能適應那么厚重的壓力?

  三、師資隊伍匱乏

  老師難題多多的農村院校執教的教師大多數是民辦教師,她們的文憑一般全是中學到普通高中水準,并且沒有歷經靠譜的高等職業教育。依據要求要轉正定級參與學習培訓考試得花一筆許多的錢,因為地區財政收支比較有限,教師工資待遇又難發齊,這給老師產生厚重的壓力。而許多農村執教的老師還需要擔負一些攤派,如建造道路、地區報刊的征訂,這種花費統統立即從教師工資待遇中扣減,這種攤派壓根就不一樣老師商議,宛如劫匪攔路搶劫,這種作法立即危害了老師的權益。一方面本地大專師范學校大學畢業生返鄉執教,但政府部門因為教師工資待遇、住宅、薪資福利等支大而乏力接受,另一方面沒有歷經靠譜高等職業教育的民辦教師又因為能力有限而對學員的正確引導及塑造導致阻攔。這就造成教學資源被消耗,而青少年兒童接納專業知識的行業越來越愈來愈狹小。

  四、資源配置不合理

  在調研中,能夠見到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狀況:各政府部門、電力工程、交通出行等組織 有著資源操縱的權利,他們運用單位所把握的權利最大限度地完成單位權益,或從財政局分派方案中優先選擇獲得所需資產,她們的公司辦公室及員工住宅等全是最好是的。而教學資源卻屈指可數,更何況城鎮人口的文化教育必須被優先選擇達到,農村人口獲得的教學資源就十分比較有限,遠遠地不能滿足農村人口接納文化教育的必須。在一所鄉村初中中我看到一種狀況:籃球場地是黃泥巴地,足球場地是一塊荒田,試驗室的儀器設備老舊的無法運用。這般的設備如何開展合理的課堂教學呢?反過來城鄉的中小學,課堂教學各種各樣,體育場地設施和其他教學器材能夠說成健全,這般的差別是為什么?是資源的分派不合理。文化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使鄉村青少年兒童處于教學資源十分緊缺的自然環境中,而沒法接納優良的文化教育,這不但比較嚴重阻攔鄉村青少年的發展趨勢并且使鄉村青年人學生就業更難。

  五、更改教育熱點問題的對策

  據統計的狀況,當地政府取出的比較有限資產想辦農村教育,是不可以達到眾多鄉村青少年兒童對文化教育的要求的。并且有的貧困山區因為財政局告急還會繼續侵吞教育投入。為更改鄉村教育現況,我們要最先增加鄉村教學資源的資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更改鄉村教學資源不夠的情況。最先要把教育投入的侵吞做為關鍵抓,把比較有限的教學資源采用細處。快速創立一個調查組,查明農村中小學、初中的債務情況及其老師的薪水難題,對因債務建教學樓的,要根據撥款付款,使院校能不錯地運行;次之增加對鄉村教育的項目投資。放開個人項目投資辦校,來填補政府投資文化教育的不夠,創建一個體制對鄉村教育產業監管。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4

  一、調研的目的和意義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個人個性、品德、修養、愛好、才能等,對促進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如何,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質量,也決定著未來國民的整體素質。本次對本地區的學生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將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對學生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

  二、地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炭井溝口辦事處,距離城區較遠,學校服務范圍4平方公里,人口9千人,本地主要經營果園和農產品,經濟產品比較單一,被規劃為防護林帶。隨著城市化進展的加速,本地區人口逐漸減少,有75%居住的是老人,還有一些是租地種糧和租果園的,隔代教育、單親家庭是這一地區家庭的特點。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調查對象主要為小學二至九年級學生的家長,發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7份。

  四、結果與分析

  對問卷所得資料進行了定性分析,再結合訪談所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家長的學歷來看: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校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1.55%;父母親是高中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5.1%。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83.35%。

  (二)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不容樂觀,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約占68.65%,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的約占26.74%,家庭經濟狀況很差的約占4.61%。

  (三)從家長的教育觀念來看:幾乎所有的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其次是身體健康,再次是智力開發。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轉變,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從“投資讓孩子課余參加培訓”來看,小學家長比較重視“唱歌、跳舞、美術”等,而初中學生家長比較重視“文化課補習”,從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滿意看,小學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高,而初中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低。

  (四)從家長的教育內容來看:還是重視書本知識,課外閱讀書籍極少,但從“您孩子經常做的家務”來看,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掃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飯”方面做得比較好。

  (五)從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來看:大部分家庭民主氛圍較濃,從“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采取的教育手段”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是“談心”,“責罵、打罰”較少。從“您教育孩子最大的煩惱”來看,“孩子個性強,不聽話”較多,其次是“沒時間”。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很大改善。

  五、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責任觀念仍然落后

  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教育孩子就屬于學校的事了,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是學校的應盡之責。近些年,很多家長忙于生計,將孩子交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些家長從來不到學校或向老師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連家長會也不來參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老師是誰,對孩子學習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家長不關心在校子女的表現,有些家長還習慣替子女說話,庇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部分家長與學校缺乏配合和協調,致使學校教育成效減弱。

  (二)家長不主動與學校的聯系

  被調查的老師均表示,目前家長與學校聯系的較少,很多家長不主動與老師聯系,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思想狀況。目前家長與學校的聯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一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有些家長還不一定到,來的家長大多數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二是班主任老師電話聯系,有的以沒時間為理由拒絕來學校。三是教師不定期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多數學生家中沒有家長在家。

  (三)家庭缺失家教知識不足

  從我校學生家庭結構變化看,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多元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家庭的主流格局,還出現了較多的流動家庭、空巢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多種類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困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良好夙愿仍舊是每一名學生家長的共同心聲,當家長發現孩子做錯事情,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會嚴肅批評教育,但總感現在的孩子不服管、不聽話,所掌握的家教知識不足,遠遠滿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六、建議和對策

  (一)家庭層面

  社會在發展,競爭在加劇,家長應把子女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每一位家長都要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要認識到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業成功的重要性,不要過分依賴學校,要提高自身的素養,起到一個榜樣示范作用,并且積極主動尋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點,培養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習慣良好的好孩子。

  (二)學校層面

  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轉變教師的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素養。改變家長會形式,制定家長學校章程和考核辦法,落實好家長學校的任務。積極開展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研究指導要跟上形式的發展。要創新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密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三)社會層面

  政府應加強社區家庭教育的管理、研究和考核,舉辦家庭教育學校,落實家庭教育經費,配備家庭教育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進一步加強家庭、學校、社區的合力,形成時時處處教育的網絡格局。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5

  自己局開展“四群”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嚴格要求機關干部深入鄉村,作民情調研。

  一、鄉情概況

  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61個村民小組。末,全鄉總人口9924人,其中農業人口9713人。全鄉總耕地面積有12496.4畝,其中旱地11601.73畝,水田894.67畝,全鄉糧食總產量432.05噸,人均有糧441.2公斤,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414元。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145萬元。

  二、村基本狀況

  鄉村地處鄉政府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2公里、縣城23公里,從村委會到國道為土路,交通方便。總人口28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83人,下轄2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溫16.90攝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桐油、漆樹、核桃等農作物及經濟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積2640.20畝,人均耕地面積0.88畝,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該村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40名,均為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團支部1個,團員76人。目前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外出務工人員23人。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幫扶下,該村糧食增產、經濟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據調查,單個農戶家庭年總經濟收入最高達10000元,最低僅有84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核桃、漆樹等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受氣候、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村85%的農戶居住在山頂和半山腰一帶,不適應種植水稻,養殖業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絕大多數村民僅僅依種植幾分田地、幾棵核桃樹、漆樹,養幾頭(只)豬雞來維持生活。

  三、農村低保工作開展狀況

  農村低保工作是一項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各項涉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和出臺,全國各地貧民百姓得到了實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縣貧困人口享受農村低保人數發展迅速。

  據調查了解,目前,鄉村已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學生104人,殘疾人296人,貧困老黨員。21人,其他人員944人。享受農村低保人數占該村總農業人口的56%。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的社會穩定。

  (一)建立農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請審批享受農村低保戶過程中,村委會主要做到了幾方面工作:

  一是嚴格農村低保申請審批制度。村委會及時成立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工作組,通過調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狀況及家庭經濟收入狀況,做好調查摸底、政策宣傳、對象產生、低保金發放等各個環節工作。

  二是及時傳達省、州、縣農村低保有關政策,通報全村農村低保人數及相關工作狀況,共同分析研究當前村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嚴格按照《云南省農村低保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法和、細則,村委會加強對低保制度的落實,本著“本人申請、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組審定上報、張榜公示、政府審核、民政審批”的農村低保工作方式,認真做好該村農村低保工作,構成了農村低保工作職責制度。

  (二)加強低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自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村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堅持輿論先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村干部通過辦宣傳欄、貼標語、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把實施農村低保工作的目的、資料、方法步驟、工作程序、資金發放和管理等講明講透,做到農村低保政策家喻戶曉。據了解,村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專項宣傳農村低保相關政策,召開了2次會議,重點動員青年群眾用心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參加會議人數達1593人次,印發宣傳涉農惠農政策資料500余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堅持原則,規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縣民政局及低保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村堅持動態管理、區別對待、分類施保的原則,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對象范圍,以戶為單位,深入調查了解家庭收入,認真核定家庭收入,嚴格審核審批程序。

  對貼合享受的對象,在本村范圍內進行為期7天的張榜公示,公示后無重大異議的,由村委會造冊登記并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鄉政府提出審核意見并張榜公示后報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審批同意后,經所在村委會再次向社會張榜公示。

  確認無重大異議的,發給由省民政廳統一印制的《云南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后方可領取農村低保金。在低保金發放過程中,鄉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到村委會進行集中發放,這樣,確保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保障。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6

  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黨中央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促進“三農”問題解決,推進農業產業化、信息化和市場化進程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作為xx縣這樣一個偏遠的、發展相對緩慢的農牧區邊境縣,遠程教育的開展無疑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引導農村黨員干部轉變觀念、加快農牧民致富奔小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使這樣一項“強黨”、“固基”、“惠民”、“利民”的工程真正在廣闊的大地“安家落戶”、“生根發芽”,xx縣對此作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

  一、工作開展情況

  xx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經過兩年的建設發展,目前已建成遠程教育站點53個,準擴展型站點5個,遠程教育覆蓋率達到72.6%,到xx年全縣73個行政村都將建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實現遠程教育的全覆蓋。全縣目前共有遠程教育工作者117名,其中縣級管理人員4名,鄉(鎮)管理人員9名,村級站點管理員52名,村級操作員52名。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縣、鄉(鎮)、村三級三類專兼職相結合的遠程教育工作隊伍。兩年來,全縣各遠程教育站點通過加強人員培訓、規范站點管理、創新學用活動開展,逐步使遠程教育為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群眾接受和喜愛,并在發展農業生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育新型農民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瓶頸”問題

  一是鄉鎮遠程專干不能“專干”的問題。從xx年遠程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從各鄉鎮選配了一批具有年齡優勢,精通計算機知識的遠程專干,他們對于促進遠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專干都是鄉鎮的業務骨干,常常是身兼數職,各項工作任務重,不能專注于遠程教育工作,一定程度制約了遠程教育工作的規范開展。同時,存在遠程專干更換頻繁的問題,往往是剛經過系統的培訓,就被調換崗位。兩年來除鐵買克鄉外,其他鄉鎮遠程專干均因工作需要上調至縣直部門,接任者都是新手,不熟悉,不了解遠程教育,直接影響了基層遠程教育工作的連續性發展。

  二是村級站點操作員“駐點”時間少的問題。xx年我縣通過公開招聘村科技副主任,為53個行政村配備了站點操作員,初步解決了遠程教育站點“無人管”的問題。但根據具體工作開展實際情況反映,村級站點操作員忙于事務性工作時間多,進村駐點時間少。部分鄉鎮的站點操作員直接被安排在鄉鎮黨委政府工作,一年中很少進村從事遠程教育工作。直接導致站點不能按時開放,教學資源接收不全,教學管理不規范,影響了黨員干部群眾參與遠程教育的積極性和遠程教育站點作用的發揮。

  三是村級遠程教育站點缺少必要的經費保障。xx年我縣所有行政村都將建立遠程教育站點,實現遠程教育的全覆蓋。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站點運行經費沒有保障。目前,每個站點一年正常運行需要取暖、用電、網絡運行、設備維護、耗材等費用一千元左右,但是縣、鄉、村三級均沒有建立固定的經費投入機制,站點的使用僅僅局限于下載資源,播放收看;諸如“節目預告”、“資源需求登記”、“光碟借閱”等貼近黨員干部群眾的工作方法不能很好的開展,制約了站點作用的發揮。

  三、建議及對策

  一是試行鄉鎮遠程專干工作年限制。參照“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制度,探索建立遠程專干在崗年限制度。明確鄉鎮遠程專干在崗必須達到兩至三年,期間不允許調崗或調動,如特殊原因需向縣遠程辦備案,經縣委組織部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遠程專干在崗期間,必需培養一至兩個后備人選,由縣遠程辦進行相關業務考核,達到崗位要求后,遠程專干方可離開本崗位。同時,建立遠程專干綜合評價制度,每年定期考評,將考核結果作為遠程專干入黨、提拔、交流的重要依據,到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顧,不斷激發其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合理選配站點操作員實行津貼制。隨著村科技副主任編制問題的解決,遠程站點操作員隊伍的流動性必然進一步加大,而且從目前站點運行實際情況分析,操作員不能“駐村”已成為制約遠程教育作用發揮的“瓶頸”所在。而部分由本村村委委員、計劃生育宣傳員擔任操作員的遠程教育站點作用發揮比較明顯,如xx村、恰庫爾圖鎮喬先拜村、哈希翁村,基本達到了站點的“全天候”開放,可以滿足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需求。針對這些實際問題,采取村推、鄉選、縣考的方式,對全縣遠程站點操作員進行重新整合選配。村推,即村兩委從現有村委委員、計劃生育宣傳員及長期在本村生活的大中專畢業生中,確定一定比例的操作員候選人,在全村進行公開推選,由黨員干部群眾選擇自己信賴的人,每村選出2—3名;鄉選,即鄉黨委按照村推選出的人員,根據年齡結構、文化層次、群眾滿意度等向縣遠程辦推薦1—2名站點操作員候選人;縣考,即縣遠程辦對鄉黨委推薦的人員進行必要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技能考試,最終確定站點操作員人選。

  同時,對新任沒有納入編制的站點操作員每月給予200元的崗位津貼。津貼實行差額發放的辦法,由縣遠程辦按照站點設備管理、資源下載、學用活動開展、黨員干部群眾滿意程度等實際情況,按季度對站點操作員工作進行考評。依據考評結果,將全縣站點操作員劃分為一、二、三類。一類站點操作員每月給予200元津貼,二類站點操作員每月給予150元津貼,三類站點操作員每月給予100元津貼。并且縣遠程辦結合年終考評,開展優秀站點操作員評選活動。每年評出3名“優秀站點操作員”,每人給予300元獎勵。獎優罰劣,充分發揮站點操作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推行評星定級建立運行經費獎勵機制。嚴格按照《xx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點星級管理辦法(試行)》,在全縣遠程教育站點全面推行評星定級工作,由縣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建立遠程教育站點運行獎勵基金。對達到五星級的站點每年給予xx元獎勵,四星級站點每年給予1500元獎勵,三星級站點每年給予1000元獎勵,三星級以下站點取消獎勵資格。站點獎勵基金由縣遠程辦統一管理,各站點運行實際支出由遠程辦支付,確保專款專用。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7

  自秀山街道辦事處開展“四群”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街道實際,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門和站所認真開展好工作,深入村組,作好民情調研。

  一、村情概況。

  萬家村轄8個村民小組,20xx年末,全村總人口4652人口,其中農業人口4578人。全村總耕地面積1583畝,全村經濟總收入2537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5543元。

  萬家居委會唯一山區組白泥箐村民小組,地處街道辦事處南邊,距街道辦各下所在地5公里,從居委會到該村民小組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總人口161人。萬家居委會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該社區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幫扶下,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加之通海縣委縣政府加大蔬菜產業的發展,群眾生活明顯改善。據調查,單個農戶家庭總經濟收入高達百萬元,最低僅有500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蔬菜和養殖蛋雞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于種養殖。

  二、入戶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1、入戶調研總戶數、涉及總人數:5戶,共有人20口人。

  2、調研戶經濟來源: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

  3、調研戶經濟總收入:5萬元

  4、調研農戶反映的主要存在問題: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難程度。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1、是自然災害致貧。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地勢所屬山區,蓄水條件差,降雨量少,經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沒有收成,就連生活用水現在都成了問題。

  2、是文化素質不高,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而引起的貧困。

  缺文化必然導致觀念的落后,觀念落后是貧困的根源。少數群眾商品經濟意識不強,視農為本,寧愿守著土地受窮,也不愿昌險出外經營工商業;少許人依靠國家支持,救濟的“等靠要”思想,視吃救濟、拿補貼為理所當然;觀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術,甘愿受窮。

  3、是因病、殘致貧。

  因病、殘導致貧困的原因。在調查中發現,生病無錢醫治,在該村,農民收入本來就少,農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大一點的病,就會給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加貧困,如果是大病,只有聽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殘疾,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根源。

  4、是缺勞動力致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該村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遠遠多于農業收入,也許一個家庭有勞力外出打工,就能擺脫一個家庭的貧困。當然外出打工與外出勞動力的'素質有關,素質越高,獲得的勞務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貧。

  由于生存問題,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會更加貧困。可能建房時借了一些債,后因種種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債又需要償還,導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1)改善人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后扶貧工作的重點。

  在今后的扶貧工作中,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白泥箐生存環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進行扶貧決策、安排扶貧資金時,首先要考慮到人的生存問題這一點。建議加強水利設施,推廣節水農業種養植。

  (2)要重視文化扶貧。

  該村文化落后,農民缺文化是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農民文化素質低又是影響脫貧的關鍵因素,因此,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文化素質是扶貧一項重要工作。扶貧工作中應專門安排文化扶貧資金和項目,對農民進行文化培訓和掃盲,幫助貧困地區提高文化,尤其對貧困地區農民要進行科技技術培訓和職業培訓,幫助農民實行科學種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

  (3)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加強衛生扶貧工作。

  該村和其它村一樣因病、殘貧困的占貧困原因的人很多。現在不要說貧困人群看不了醫,就連普通家庭也看病難,主要原因還是看病貴,什么手續費,門診費,專家掛號費,治療費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實施的扶貧計劃,往往側重于經濟上的扶貧。應當把經濟扶貧與衛生扶貧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實施醫療救助計劃。把醫療救助計劃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有機結合起來。

  (4)有組織地引導貧困地區農民外出打工。

  一方面可緩解了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開闊了眼界,見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觀念。最終又帶回了信息,產生了擴散效應。很多地方就是靠農民外出打工使農民脫貧致富。

  (5)貧困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不容忽視。

  加強宣傳,鼓勵一個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獨生子女光榮,提高教學供養質量,為家庭輸出可用人才。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8

  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發育時期,他們的認知、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素質正在形成過程中,各種心理需求和心理矛盾錯綜交織,他們所面臨的內外壓力普遍增多,其中有不少壓力已超過他們所能負荷的程度,從而引起焦慮、緊張、抑郁等情緒困擾,這對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不利的。尤其對于剛剛升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在這個成長的關鍵轉折點處,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從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角度,對大城縣第四中學七年級住宿班221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

  一、研究目的

  現代社會變得日益復雜,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家庭以及各種社會因素無不影響著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快節奏復雜的社會,以及離家較遠的新的學校環境對于一些剛入學的七年級住宿班的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為了了解七年級住宿班心理健康的現狀,心理承受能力,幫助他們避免心理障礙,使他們更加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小組展開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這一調查研究。希望能夠及時有效地給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以便為自己和四中校領導提供一些關于學生現階段心理狀況的研究數據,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大城縣第四中學七年級1—4班221名學生;

  2、研究方法:

  采用不記名調查問卷法(為被調查者學生保密,維護其個人穩私權,體現心理健康調查的原則性)。

  3、研究程序

  在抽選的四個班級中發放問卷,進行團體測試,收回試卷225份,按測驗的效度量表進行評定、篩選,有效試卷221份,有效率98%。最后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

  三、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5日——20xx年12月11日

  四、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大城四中七年級住宿班221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大城四中七年級四個班221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整體上較好,但有17%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

  1、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生活、心理上和社會之間的協調和諧的狀態。一個心理健康的個體,不僅需要沒有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而且要具有一種努力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積極的心理狀態。”健康除了身體無病外,還要具備心理的穩定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統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和良好的適應。

  2、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我們把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學習適應性,自我認知與現實感,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個性發展的良好性四個方面。

  (1)中學生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學生,通常有較高的學習熱情,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能較快的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并且愿意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習的自覺性強,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學習,學習目的明確,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善于制定學習計劃,并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在對待考試問題上,他們沉著冷靜,靈活應對,不會有厭惡情緒。

  通過調查學習適應性,在學習態度方面,有1%的學生總是討厭上學,12%的學生經常有厭學情緒,有47%的學生完全適應現在的學校生活,71%的`學生愿意

  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學習自覺性方面,52%的學生在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學習,遺憾的是1%的學生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學習;對待考試方面,12%的學生選擇總是厭惡考試,59%的學生選擇從不討厭考試。

  (2)學習自我認知與現實感

  自我認知指對自己的心理過程與特征及其表現的認識,而現實感則指個人對自己同現實之間關系的認識。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恰當。在對現實的感知能力上,他們能夠客觀地認識現實,并根據對現實的認識來給自己做出恰當的人生發展定位,有與現實聯系緊密的自我價值體系。

  通過調查問卷顯示:80%的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認識現實,20%的學生則存在一定問題。其中3%的學生常常感到自卑,4%的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19%的學生認為自己經常不被關心,2%的學生認為大多數人都不可信;

  (3)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問卷調查顯示:83%的學生表現正常,但17%的學生存在一定問題。遇到困難煩惱時,有24%的學生選擇在心里憋著;同學成績比自己高,11%的學生總是感到難過;對待自己的父母,6%的學生總是時冷時熱。

  (4)中學生的人格特征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修訂出我國《中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其中把學生人格傾向分為八個方向: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對七年級住宿班221名學生調查結果如下: 人格傾向百分比

  學習焦慮 10%

  對人焦慮 16%

  孤獨傾向 24%

  過敏傾向 10%

  恐怖傾向 1%

  沖動傾向 23%

  六、調查總結與建議:

  對于大城四中七年級住宿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資料顯示:雖然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整體上較高,但仍有小部分學生心理存在問題,尤其在情緒沖動傾向方面。因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理是必不可少的。為讓四中培養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求知進取的二十一世紀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處,并且配有專業心理教師進行指導,嚴格遵守心理輔導咨詢的保密性原則,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預防心理障礙產生,能夠進行正確自我評價;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學會正確調控自己不良情緒的目的。

  2、每班定期召開有關心理健康的主題班會,并且制作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等形式的活動。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相關常識的了解,學會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3、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情緒調節與管理的方法,如情緒的宣泄和情緒的適當控制等。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19

  “三深入”調研報告為開展好“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活動,踐行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根據蘭辦發[20xx]8號文件《中共蘭坪縣委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展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我院成立了“四群”領導小組,由楊萬泉院長為組長,各科室長為成員,并召開了專題會議,針對我縣各鄉鎮婦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個性是農村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不足,對“兩系管理”的知曉率低等一些問題,決定成立幫扶醫療隊,重點加強這方面工作。

  為解決存在的問題,我院幫扶醫療隊于4月21日深入兔峨鄉石坪村,與當地村委會及衛生室進行溝通協調后,在石坪村委會衛生室搭建了臨時體檢臺,為當地群眾免費體檢(血壓、血糖、心肺、B超)共263人,其中兒童體檢80多人(查出殘疾兒童4人,智障兒童2人),孕婦體檢3人,發放婦幼保健宣傳資料6種,共2000多份,健康咨詢128人。并將“民情聯系卡”發放到幫扶聯系戶手中,與村委會及指定掛鉤的農戶進行交談,對家庭狀況、經濟收入狀況,主要困難和問題等進行摸底調查和了解,為群眾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

  一、基本狀況

  兔峨鄉石坪村委會地處山區,地理條件惡劣,屬于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現有農戶222戶,鄉村人口963人,人均純收入1753元,村委會轄上石坪、下石坪、彭池、水地平、松登一、二組、打必然7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8.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66畝,人均耕地1畝,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800毫米,適合種值稻谷、玉米、小麥等農作物。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思想觀念滯后,整體意識較差。由于石坪村委會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農民生活水平低,缺乏資源,交通閉塞,經濟發展緩慢,有部分自然村飲水、修路等問題尚未解決。大部份村民居住分散,上門服務不方便,思想觀念落后,文化素質低,健康教育知曉率偏低,這種現狀給婦幼保健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衛生建設投入不足,村委會只有兩個村衛生室,均未投入使用,保健工作步履艱難。孕產婦及家屬自身的保健意識不強,對“兩系管理”政策不了解。貫徹實施《母嬰保健法》的難度大,非法接生的狀況仍然普遍存在。

  3、婦幼保健工作因經費不足,使婦幼保健工作順利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村委會沒有專用房屋及基本檢查設施,沒有攜帶方便、適合山區婦女及兒童健康體檢的基礎設備。大多鄉村醫生學歷偏低,年紀輕,臨床技能差,專職少,兼職多。

  三、發展思路

  1.鞏固婦幼保健事業,不僅僅關系到母親和嬰兒的健康,而且關系到出生人口質量,關系到國家的期望和民族的未來。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預防保健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議程,在經費方面給予必要的投入。婦幼保健工作的重點在農村,鄉級是網絡的樞紐,村級是網絡的基礎。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邊遠貧困地區婦幼保健事業的扶持力度,把發展母嬰保健事業作為政府工作重點,帶給必要物質幫忙和配套資金,以保證婦幼保健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大鍵康教育宣傳力度,擴大公共衛生婦幼保健范圍,增強農民自我保健意識。保健員先理解婦幼保健基礎知識和技巧培訓,是婦女保健、生殖健康等知識培訓,然后再通過宣傳指導,傳授給孕產婦及家屬,增強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提高0-6歲兒童生長發育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率及消除新生兒破傷風。

  3、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素質。我院幫扶醫療隊要切實深入農戶,進村入戶宣傳政策,提高老百姓生產、生活環境,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抓好“四群”工作,使群眾獲得實惠。以“四群”教育活動為契機,盡快讓村衛生室投入使用,院領導帶頭蹲點,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帶動我院廣大干部積極參與“三深入”活動,用心轉變工作作風,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好“四群”教育工作打下基礎。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20

  自治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調研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個小組對伽師縣、疏勒縣、裕民縣、阜康市、伊寧市、天山區等六個樣本單位的學前教育工作進行了調研。調研期間共召開園長、幼兒教師座談會12次,調研各類學前教育機構近50所,發放并收回調查問卷100余份。獲得了大量資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個樣本單位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現根據調研提綱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區各地認真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程》,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加強隊伍建設,規范辦園行為,使學前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幼兒園保教質量穩步提高。

  (一)學前教育發展規模

  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通過擴大公辦幼兒園辦學規模,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大力興辦雙語幼兒園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學前教育覆蓋率,促進了我區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

  1.幼兒園建設。據統計,xx年全區共有各類幼兒園1077所,其中教育部門辦204所,占18.94%;民辦584所,占54.22%;集體辦和其他部門辦289所,占26.83%。20xx年全區已有各類幼兒園2563所,比xx年增長2.4倍。其中教育部門辦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辦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體和其他部門辦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區幼兒園中有城市幼兒園546所,約占總數的50.70%;縣鎮217所,占20.15%;農村幼兒園314所,占29.15%。20xx年全區幼兒園中有城市幼兒園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縣鎮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農村幼兒園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據調研數據分析:天山區、伊寧、阜康三市(區)共有城鎮公辦園12所,其他部門辦園15所,合計27所,占三市(區)城鎮幼兒園總數的23.3%。表明我區城市仍然以民辦園為主,民辦園承擔著城市市區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兒教育任務;裕民、伽師、疏勒三縣共有農村民辦園5所,僅占農村幼兒園總數的3.4%,而我區農村已基本形成公辦園為主的辦園格局。

  2、幼兒入園情況。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以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為重點,努力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程度。

  據統計,xx年全區在園(班)幼兒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縣鎮67448人,占22.99%,農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區在園(班)幼兒達到490610人,增長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縣鎮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農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以上數據說明,xx年以來在國家及我區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區學前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適齡兒童入園率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二)學前教育管理現狀

  1、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各地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在編在崗的幼兒園教師納入編制管理,享受與中小學教師同等待遇。此外,為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采用聘用代課教師等方法,補充幼兒數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

  據統計,xx年我區有幼兒園教職工18623人,其中專任教師10185人,園長1327人。20xx年我區幼兒園教職工21234人,比xx年增長14%,其中專任教師12322人,增長20.98%,園長1607人,增長21.10%。數據表明,無論是我區幼兒園教職工、還是專任教師都遠遠落后于我區幼兒園入園率和在園幼兒的增長速度。

  據調研數據分析:六縣(市、區)共有幼兒園教職員工3834名,其中專任教師2144名,占55.9%,保育員543名,占14.2%,生師比為19.5:1。專任教師中有公辦教師1040名,占48.5%,民辦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兒園管理情況。各地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對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將學前教育和幼兒園工作納入教育統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為重點,通過強化行政管理、加強教學指導,全面落實幼兒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牽頭聯合各職能部門組成檢查組對幼兒園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評估,初步形成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的管理,并通過創建示范性幼兒園活動,不斷改進工作、提高辦園質量;

  堅持依法審批,實行年檢(年審)制度,對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衛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進行不定期督查,評估其辦學資質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積極發揮公辦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促使民辦幼兒園的管理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展方面的問題

  1、城市公辦園數量嚴重不足。由于國家和自治區學前教育經費主要用于發展農村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兒園,致使城市公辦園數量嚴重不足。如天山區各級各類幼兒園共計44所,其中公辦園8所,其他部門辦園13所,民辦園23所,民辦園占總園數的52%;伊寧市城區內有幼兒園43所,其中公辦園僅有3所,民辦園40所,民辦園比例達到93%。公辦園的極度匱乏造成城市弱勢群體和流動人口子女入園難的問題日益突出,他們既上不了數量稀缺的公辦幼兒園,也上不起收費高昂的民辦幼兒園。學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區難以得到體現。

  據統計,20xx年天山區有適齡幼兒約22300人,實際在園幼兒11625人,毛入園率52.1%。尚有47.9%的適齡兒童不能入園。天山區小神童幼兒園地處大灣地區,是一所民辦幼兒園,盡管每月僅收取管理費250元,園中也有許多空的學位,但是周邊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入不了園。

  2、農村非雙語公辦幼兒園發展面臨巨大困難。農村非雙語公辦幼兒園既不能享受雙語幼兒園經費補貼,也得不到地方財政經費的支持,辦園條件長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發展規模和速度受限。為維持正常運轉,非雙語公辦幼兒園只能通過收取各種費用維持運轉,客觀上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大多數農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較遠的鄉鎮中心幼兒園接受教育,除承擔管理費、伙食費、取暖費外,還要承擔交通或寄宿費用,使農牧民負擔加重。

  非雙語公辦幼兒園多為差額撥款單位,收費標準(管理費)從50250元不等,所收費用大多用來支付聘用教職工工資及必要的辦公經費。伊寧市實驗幼兒園20xx年經費預算收入1877.1 萬元,其中財政撥款225.09萬元,管理費收入1652.01萬元,財政撥款僅占全部預算收入的12%。

  3、幼兒園辦園條件亟待改善。由于經費投入不足,除已實施自治區雙語項目的地區外,大部分幼兒園辦園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辦園設施陳舊。阜康市、伽師縣、疏勒縣將一些舊院落、舊教室、舊辦公室改做幼兒園,規模太小,又無寄宿條件,急需要修補或改建。一些鄉鎮、村雙語幼兒園未安裝暖氣,冬季靠火爐采暖,不僅不能滿足需求,也帶來安全隱患。各地幼兒園普遍存在大班額現象,個別幼兒園甚至出現50-60人/班的情況。

  20xx年我區幼兒園生均建筑面積為4.18平方米,與國家標準6.09平方米有較大差距。其中城鎮幼兒園建筑面積5,94平方米,與全國標準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農村城鎮幼兒園建筑面積2.86平方米,也遠遠低于全國標準。呈現出民、漢幼兒同園不同待遇、一園兩制的現象。

  (二)教師隊伍的問題

  1、幼兒教師編制短缺,數量嚴重不足。由于歷史的原因,非雙語公辦幼兒園編制管理長期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在編教師 只出不進。為彌補教師缺額,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公辦園聘用大量代課教師,從而造成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師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現象。雙語幼兒園雖然通過自治區學前雙語教師招聘補充了一些學前教師,但補充速度遠遠跟不上項目的建設進度。

  據統計20xx年六縣(市、區)共有專任教師2144名,其中公辦教師1040名,占48.5%,聘用教師1125人,達到52.5%。六縣(市、區)共有在園幼兒52349名,按國家規定的幼兒園每班幼兒30人、配備兩教一保的要求,六縣(市、區)應有教師(含保育員)5232人,現有教師(含保育員)2687人,缺2545人,缺額近一半。

  2、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幼兒教師尤其是農牧區幼兒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大量存在,學前雙語教師一缺兩低(漢語水平低、漢語授課能力低)的現象也較為突出。

  伽師縣304名幼兒園專任教師中,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的52人、占17%,具有教師資格證的32人、占11%,漢語水平等級達標的56人、占18%。

  3、幼兒教師待遇普遍偏低,教師隊伍不穩定。六縣(市、區)雖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文件精神,將在編在崗的幼兒園教師與中小學教師同等對待,納入編制管理。但聘用教師的待遇普遍偏低,養老、醫療、戶口、住房、培訓、及職稱等基本權益缺乏保障。在參與問卷的87名教師中,有職稱的僅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兒園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教師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現象嚴重,尤其是民辦幼兒園更為突出。教師問題是制約六縣(市、區)學前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自治區工資補助的臨時聘用學前雙語教師享受三金,在繳納三金后的實得工資在600-700之間,而各縣自聘教師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寧市自聘教師人均工資800元,伽師縣自聘教師人均工資600元,疏勒縣自聘教師人均工資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擔完交通、午餐等費用后,工資所剩無幾。

  (三)管理方面的問題

  1、其他部門辦園數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來,其他部門辦園在改制或企業破產時,園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產開發,致使企事業幼兒園數量大幅降低。烏魯木齊市xx年還有其他部門辦園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間已有21所其他部門辦園消失,超過四分之一。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城市中心區的教育用地一地難求,如果任由企事業單位隨意關停幼兒園而不采取補救措施,不僅會造成國家教育資源浪費、教師流失,而且會使城市幼兒入園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

  2、對民辦幼兒園尤其是無證園的管理不到位。六縣(市、區)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民辦幼兒園準入不嚴格的現象,城市和農牧區均有相當數量的無證園,這些幼兒園無任何辦園手續,師資、園舍條件等都無法達到辦園要求。此外,由于對民辦園監管還不到位,致使民辦幼兒園在收費、教學、園舍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園舍建筑面積、戶外活動場地和衛生條件不達標等。

  (四)保教質量方面的問題

  1、幼兒園管理隊伍薄弱。各縣市雙語幼兒園園長主要為鄉鎮小學校長兼任或小學調劑教師擔任。管理者缺乏學前教育管理經驗,對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文件不了解,教學管理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兒園保教質量堪憂。幼兒園班額普遍過大,教師數量不足,教師專業化水平低,教學方式單一、保育員缺乏培訓,教育手段落后,保健醫生缺乏,幼兒園保教質量堪憂。此外,由于幼兒園經費、人員配備不足,致使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研究兒童特點和教育規律,疲于應付;同時,由于一班一師現象的存在,也導致了大量的安全隱患,從而影響了辦園效益。

  三、建議與對策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面對我區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園所差異等,努力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是當務之急。

  (一)強化政府責任,將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1、將學前教育納入自治區十二五規劃和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前教育實行政府主導、公辦為主、社會參與的辦學體制,教育行政部門宏觀指導和統籌管理學前教育,其他相關部門履行各自職責,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發展學前教育。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將學前教育逐步納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2、堅持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理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各類學前教育機構一律實行教育行政部門歸口審批、登記注冊制度。落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學前教育的職責,并明確職能機構。選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業務的專職干部和教研、督導人員充實到區縣學前教育管理隊伍中,加大對本轄區學前教育的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建立起學前教育質量管理與評估體系,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安全、適用的幼兒園。地方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級財政共同承擔學前教育經費的新局面,大力發展普惠性的公辦幼兒園。

  1、城鎮在實施舊城改造、新區建設時,要做到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區配套幼兒園(民辦),通過政府統籌安排,交當地教育部門辦成普惠性的幼兒園,滿足小區居民和外來人員子女就近入園的需求。

  2、加大對農村幼兒園園舍建設和改、擴建的力度。鄉鎮和大村獨立建園,小村設分園或聯合辦園,人口分散地區舉辦流動幼兒園、季節班等,將原有學前兩年幼兒園的辦園體制逐步過渡為學前三年,進一步增加幼兒園容量,改善辦園條件,基本滿足所轄區域人民群眾入園需求。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富余教育資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資源,優先改建成幼兒園。

  3、企事業單位幼兒園,不得隨意關、停、并、轉,對于部分不具備獨立辦園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應本著平穩過渡的原則,在政府統籌下,將所辦幼兒園交給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規劃,或由社區或具備條件的團體、個人承辦。確保三不一保,即堅持三個不變:辦園性質不變,教師待遇不變,教育經費投入不變;一保,即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4、積極發展普惠性公辦園,僅僅依靠預算內的財政投入是有困難的,還需穩定并扶持部門辦園。要積極調動企業、事業、個人等社會各方力量,多形式并舉,多渠道投資,多元化辦園,形成政府辦園、企業辦園、聯合辦園、股份制辦園、個人獨資辦園等各類幼兒園競相發展的新局面。

  5、對貧困家庭子女及流動務工人員子女入園,建議采用發放幼兒教育券或向民辦園購買學位等方式解決入園困難。家長可持券自由選擇正規的幼兒園,幼兒園憑券向政府換取公共教育經費,以此縮小城鄉學前教育的差距,使經濟貧困家庭適齡學前兒童能夠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資助,確保他們就近有園可上,上得起園。

  (三)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幼兒園,加強規范管理

  1、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形成以政府辦園為骨干,社會力量辦園為補充的辦園格局。

  2、將民辦幼兒園的業務管理、師資培訓和督導評估納入教育局統一管理,加大民辦幼兒園規范化管理,扶持民辦幼兒園擴大規模、完善硬件設施,引進先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發展辦園特色,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四)增加教職工編制,提高教師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穩定教師隊伍

  目前我區各類幼兒園中教職工比例較低,尤其是教師緊缺,師生比嚴重超標,教師待遇得不到妥善解決,教師素質偏低,幼兒教師流動性大。

  1、增加幼兒園教職工編制,保證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不縮減。雙語幼兒園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師的標準配備師資,班級未配備保育員,幼兒園未配備保健醫,無法保證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勞人編[1987]32號文件規定(教職工與幼兒比為1:6-1:7),建議增加雙語幼兒園教職工編制,重新核定城市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及時補充幼兒園教職工人數,尤其是幼兒園教師、保育員及保健醫。

  2、建議對幼兒園原聘用的在崗不在編、長期在教學一線從事雙語教學、學歷為中等專業、高中或五大生,經本單位、縣市教育部門考核合格者,在教師招考時從學歷、年齡上予以照顧。

  3、依法保障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在職幼教人員實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幼兒園公辦教師的工資及其它待遇要與中小學公辦教師一樣,列入區政府統一發放,并做到按月發放教師工資。對于農牧區等較偏遠的地方,根據工作距離,發放交通及誤餐補貼。

  4、監督完善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待遇問題,實行幼兒教師最低工資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兒園教師最低月工資標準,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

  5、提高幼兒教師職稱評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門應將幼兒教師的職稱評審納入當地教師職稱評定系列,切實解決幼兒教師尤其是雙語及民辦幼兒園教師職稱問題。

  6、健全幼兒教師培訓體系,把幼兒教師的培訓納入中小學繼續教育規劃,落實培訓經費,開展多形式培訓,不斷提升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

  (五)加強對學前教育教學、保育工作的管理

  1、積極開展自治區及各地示范性幼兒園的評審工作,發揮這些幼兒園的示范和輻射作用,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高幼兒教育的整體質量。同時,在社會力量辦園中,扶持一批辦園思想端正、管理嚴謹、教育質量高又擁有較好社會信譽的幼兒園作為示范園,在全疆形成以社區為背景的多種形式的早期教育機構。

  2、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及無證民辦幼兒園,要堅決取締,但要建立科學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關閉方案,當地教育部門要做好無證幼兒園關閉后的幼兒分流工作,街道鄉鎮要妥善解決無證幼兒園舉辦者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對那些基礎好、有一定辦園經驗的非注冊幼兒園,應當以管理和引導為主,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和改進時間表,以促進這類幼兒園的健康發展。

  (六)建立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1、依照學前教育事業的社會公益性屬性,各級政府應確保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明確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中學前教育的地位,將學前教育納入當地教育發展的統一規劃與管理之中,落實人力、物力、財力。逐步完善學前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一方面強調各級政府部門投入的責任,形成對學前教育經費投入的強約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規定,確定學前教育資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細則、效率評估等辦法。

  2、在學前教育經費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單列財政預算。在教育事業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學前教育事業經費,并將其列入財政預算,做到逐年增長。

  (2)下撥公用經費。公共財政安排非雙語幼兒園的學前教育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與雙語幼兒園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長。

  (3)設立專項經費。如:學前教育專項經費,用于全區范圍內學前教育機構各類獎勵和各類幼兒園的改擴建項目專項扶持,并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確保專項經費的規范使用;基本建設專項經費,用于保證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部分幼兒園的改擴建等;維修改造專項經費,用于維修和改造幼兒園園舍;教育資助專項經費,向困難家庭幼兒發放適當的營養午餐補貼,確保低保家庭和困難家庭子女入園,并統一納入中小學教育資助專項資金;學前教育研究專項經費,以科學研究保障我區學前教育的科學發展。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21

  根據市政協xx年工作安排,4月21日——24日,市政協宣教文衛委組織部分委員并邀請市直有關部門人員組成調研組,對我市教育發展狀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深入紅花崗區、匯川區、仁懷市、遵xx縣和桐梓縣等五個縣、區(市),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部分學校就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實地走訪察看了15所公民辦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與學校的管理者及教師進行了座談交流,并就此課題對其余各地進行了書面了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教育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各級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我市教育取得長足發展,主要表現在:

  基礎教育成效顯著。認真落實“兩免一補”等教育政策,全市20xx年全面完成“兩基”攻堅目標,“普九”人口覆蓋率達100%,11個縣、區(市)通過省“兩基”復查和“普實”驗收。實現了“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使人、財、事三權集中,教育管理重心上移,進一步強化了對全市教育管理。“義教工程”、“危改工程”、農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等項目的實施,使得全市各中小學校,特別是大部分村級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實現了“農村最美的建筑是學校”。通過招考教師和實施農村特設崗位教師招考計劃,為師資相對短缺縣、區(市)補充教師,進一步充實了我市師資力量特別是農村邊遠地區教師數量,教師素質得到極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xx年底,全市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3%,在校生輟學率為0.22%,小學畢業生全部升入初中,普及程度各項指標均達到國檢要求。

  民辦教育有所發展。各級按照“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加強民辦學校的管理和引導,進一步規范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民辦教育得到一定的發展,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職業教育穩步推進。全市現有中等職業學校26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所、高等專科學校1所,農民文化技術培訓學校2022所,教學點(班)2552個,已基本形成高級、中級、初級職業技術院校組成并相互溝通、多層次學歷教育和各類短期培訓并舉的職業教育體系。由于黨政重視,統籌有力,整合資源,涌現了如遵義職業技術學校、道真自治縣職教中心等職業教育欣欣向榮的典型。

  據統計,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見附表)3375所,在校學生1479639人,專任教師62777人,其中高中(含職高)師生比1:21;初級中學師生比1:19;小學師生比1:24。中小學臨時代課教師2468人。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基礎教育

  1、教育經費欠賬過大,投入仍顯不足。目前,全市“兩基”攻堅負債達7億多元,絕大部分縣、區(市)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遵xx縣現欠債1.32億元,今年還貸800萬元;紅花崗區現欠債4000萬元,今年還貸1152萬元。多數縣由于財力自給率低,財政在保運轉、保工資等方面壓力大,教育經費很大一部分用于償還教育負債。部分地方教育費附加征收不足,教育經費未按規定足額撥付。

  2、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合理,均衡發展存在差距。一是城鄉學生增長比例失調,學校布局凸現不合理。由于我市中小學建設按xx年的布局調整規劃實施,近幾年,隨著農村地區“普九”目標實現、新生人口逐年減少、外出務工人員舉家外出等,大量農民工涌向城鎮,農村學校生源大幅度減少,城鎮生源劇增,出現了農村教育資源閑置和城鎮進城務工子女“上學難”問題,學校布局平衡被打破,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二是城鎮擴容規劃與教育資源配置不同步。近幾年,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我市大多數城鎮規劃大幅度擴充,人口劇增,住宅樓林立,而教育資源基本上是原來的布局和規模,城鎮學校不堪重負,“大班額”現象突出,出現了學生食宿難、學校管理難、安全保障難等,兩xx區和部分縣城尤為突出,學校布局及辦學條件亟待解決;三是城鄉優質師資比例失調,優秀教師大量涌入城鎮,優質教育資源向城鎮集中,老百姓選擇優質資源的愿望強烈,農村學校生源流失嚴重,由于學校教師是按固定生師比配置,農村學校教師包班現象普遍,教師結構極不合理,教師工作量超負荷,城鄉學校教師數量和質量差距大,農村教育質量令人擔憂。

  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我市教育隊伍師德師風雖然有較大轉變,但教師數量不足,區域分布、年齡結構和學科結構等方面不合理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個別地方比較嚴重,如紅花崗區按教育發展需要尚差中小學教師2393人;桐梓縣差小學教師700余人;務川縣差中小學教師600余人,其中大部分初中缺英語、信息技術等專業教師。部分縣由于地處山區、河谷地帶,人口居住較為分散,分布著很大部分按省布局規劃要求撤并而實際上又不能撤的教學點,現有的教師編制和實有數量均無法滿足需要,再加之教學點條件艱苦,一般都是聘請代課教師任教,教育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二)民辦教育

  1、辦學經費緊張,辦學條件相對滯后。我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未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民辦學校發展及表彰獎勵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長期以來民辦學校辦學經費緊張,辦學條件相對滯后。民辦學校辦學資金主要來源于舉辦者(投資者)的集資或貸款,多數民辦學校后續投入不足。多數舉辦者利用銀行貸款或民間借貸建設校舍,在土地征用和建設過程中前期投入較大,在運轉中則面臨著運轉經費和還本利息的巨大壓力,收取的學雜費要承擔校舍建設、教學儀器購置、學校運轉、教職工工資福利等多項經費支出,導致民辦學校經費極為緊張,嚴重制約民辦教育的發展。

  同時,縣級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規劃上未把民辦教育列入規劃范圍,加之民辦學校因資金短缺等原因,無力及時改善辦學條件,民辦學校辦學條件相對滯后于公辦學校,缺乏競爭力。據統計,我市相當一部分民辦學校沒有自己的校舍和辦公地點,一些硬件設施都是租用的,基礎設施較為簡陋,兩xx區及部分縣較為突出,如:紅花崗區已審批的26所民辦學校中,按照學校建設規范自建校舍或租用較規范校舍的'學校不到10所,多數是租用民房和倉庫辦學,安全隱患大。

  2、師資隊伍缺乏穩定。《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規定了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擁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舉辦者對所聘教職員工沒有履行《勞動合同法》,致使在民辦學校從教的教師在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加之近年來公辦教師工資待遇的提升,導致民辦學校教師在待遇上與公辦學校教師存在明顯差距。同時,民辦學校教師年齡、學歷、職稱結構等配置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教師隊伍不夠穩定,流動性大,不利于民辦學校的發展。

  3、“兩免一補”政策給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增加了辦學壓力。“兩免一補”政策規定:只對農村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實行“兩免一補”,而我市民辦學校多數承擔著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使得民辦教育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現行的政策規定:對公辦義務教育學生全部實行免費入學,在民辦學校就讀的中小學生紛紛要求回到公辦學校就讀,一方面,給本已超負荷的公辦學校帶來壓力,公辦學校教育資源難以承受,造成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民辦教育生源的大大減少,給依賴收費運轉的民辦學校帶來了巨大的辦學壓力,辦學形勢不容樂觀。

  (三)職業教育

  1、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縣、區(市)未足額安排中等職業教育專項資金。20xx—20xx年縣、區(市)投入職業教育專項資金累計為435萬元,個別縣到xx年仍然沒有安排中職專項經費,絕大多數中職學校沒有生均經費,加之中職學校學生多數來自農村,貧困生占90%以上,中職學校基本上都是降低收費標準,大量負債使正在發展中的中等職業教育不堪重負。二是各縣、區(市)30%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職業教育嚴重不足。xx年各縣、區(市)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僅175萬元,占城市教育費附加總額的2.1%。xx年全市僅有湄潭、綏陽等縣按30%的城市教育費附加預算安排用于職業教育。由于資金投入的問題,導致多數職業院校規模嚴重不足,教學資源短缺,校舍破舊設備老化,現有的職業學校基礎辦學條件和設施設備配備情況已不能適應中職學校擴招和在校生規模增長的需要。部分職校甚至沒有實訓基地,辦學缺乏吸引力。一些發展勢頭良好的學校,由于無法擴大基礎建設規模,使擴招需求受到嚴重制約。

  2、辦學理念落后,辦學模式單一,專業教師匱乏,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不高,不能適應市場需要。一是部分職校辦學理念跟不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在專業設置、師資配備、學生就業指導等方面較為落后,自身發展主動性及創新能力不強。二是在辦學模式上,部分學校沒有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的特殊功能,未能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積極發展,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存在一定困難。三是在專業設置上,與地方實際和市場需求結合不夠,培養的學生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四是專業課教師不足,“雙師型”教師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市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的一個瓶頸。xx年我市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150名專任教師,生師比高達28:1,其中“雙師型”教師只有215人,比例僅占專業課教師的22.7%,與國家及省級標準存在很大差距。五是由于現行的教師職稱評審體系不適合中職教育特點,中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

  3、政府對職業教育統籌不夠,職業教育資源分散、效益不高。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由于體制的原因,全市職教資源配置不合理,條塊分割,布局較為分散,且各地為了各自利益,在招生、管理、專業設置、畢業生就業等問題上難以協調互補,辦學效益難以達到最大化。

  三、建議

  (一)繼續抓好基礎教育。

  1、加大投入,拓寬融資渠道,確保教育正常運轉。堅持義務教育以政府為主,非義務教育由國家、社會、個人多元化合理分擔的投入機制。對于“兩基”欠帳等遺留問題,按照“市級統籌、以縣為主、依法處理、分級負擔”的原則進行解決。同時,按照“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新體制和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分級負責,調整結構,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優先保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需資金,落實財政性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兩個比例”的要求,確保轉移支付不少于50%用于教育,且要做到“一保四到位”。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如:鄉鎮要積極籌措教育經費,加大教育投入;村(居)根據自愿、量力、需要的原則,積極開展集資辦學;學校的預算外收入全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額用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閑置校產必須由教育、國資部門采取競價方式有償出讓,變現資金全部用于教育。

  2、改善辦學條件,統籌城鄉均衡發展。進一步調整教育投入結構,教育經費投入應逐漸向農村傾斜,保證教育整體平衡,避免出現新的兩極分化;保證必備的基本教學條件,將改善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各級政府投入的重點。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寄宿制工程建設和捐引資建校的力度,逐步消除新增破舊房。制定中心xx區義務教育發展規劃,適當增加對兩xx區教育的投入,支持兩xx區盡快新建和改擴建一批xx區中小學,以緩解目前入學困難的矛盾。市政府應加大督查力度,確保房產項目開發中,規劃并留足教育用地,嚴格執行配套教育建設費征收制度,保證教育發展需要。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統籌城鄉教師資源。加強對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依法履行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職能,加強轄區內教師資源的統籌管理和合理配置。進一步核定教師編制并適當向農村學校傾斜,在做好教師招考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各縣、區(市)人民政府采取教師特崗等方式予以補充解決,新增教師應優先滿足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的需求。加強農村學校、城鎮薄弱學校骨干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建立區域內骨干教師巡回授課、緊缺專業教師流動教學、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服務期等制度,加大城鄉教育對口支援力度。

  (二)積極發展民辦教育。

  據統計,去年民辦教育解決了我市67922人的義務教育問題,分擔了我市“普九”就學壓力。事實證明,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的必要補充,是我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矛盾。在當前我市公辦教育資源相對有限,城市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公辦學校“大班額”現象突出的情況下,積極發展民辦教育尤為重要。

  1、制定民辦教育發展規劃,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將民辦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各類民辦教育的布局規劃、辦學條件、生源、師資進行全面的統籌,制定民辦教育的發展規劃,引導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民辦學校,合理布局,保護合法辦學,嚴厲查處違法辦學,遏制惡性競爭。

  2、加大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力度。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相關政策,對民辦學校在精神上給予鼓勵,政策上給予傾斜,資金和師資上給與扶持,人格上給予尊重。加強對民辦學校經費監管,嚴格按照《會計法》規定將其納入教育主管部門監督管理,保障民辦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同時,在學生招生、收費發證以及管理方面加強引導,并切實解決民辦學校存在的問題。

  3、強化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將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納入全市教育系統統一管理。完善教師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教師人才檔案,對民辦學校的教師資格認定、招考錄用、職稱評定、業務培訓、社會保障、評先評優與公辦學校實行同等管理和規范,解除民辦學校教師后顧之憂。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 22

  自開展"四群"教育以來,根據縣委、政府安排,結合工作和我局"四群"教育工作掛鉤村水鄉鎮菖蒲塘村實際,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職責,嚴格要求,通過駐村工作,深入掛村聯系村組,采取形式多樣,入寨串戶,走訪黨員干部、群眾,做好民情調研。現根據菖蒲塘村的實際,概述如下:

  一、菖蒲塘村的發展現狀

  (一)基本概貌:菖蒲塘村屬水鄉鎮較偏山區村之一,位于水鄉鎮西南方向,東鄰五福、南鄰袁家、西與何元鄉的石頭寨村接壤、北鄰甸頭;村委會距水鄉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距離施姚公路6公里。20xx年底,全村共有11個生產小組,有390戶共1705人,以漢族人口為主,經濟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濟林果種植等,人均純收入2542元,居全鎮第12位,是典型的貧困村之一。

  20xx年全村糧食總播種面積3216畝,總產89.4萬公斤。其中小春1600畝,總產17.3萬公斤;大春1616畝,總產71.2公斤,其中水稻250畝,產量0.00105萬公斤,玉米1220畝,產量0.00568萬公斤。種植烤煙589畝,產量9.1萬公斤;蔬菜200畝,產量2萬公斤;茶園360畝,干茶總產量0.26萬公斤;核桃1820畝,產量0.11萬公斤。

  今年20xx年烤煙合同面積868畝,預計產量20.25萬公斤,有103戶種煙戶,目前烤煙種植面積已經落實,正在進行烤煙中耕管理,由于進入雨季后多陰雨寡照天氣,烤煙病害較多,將根據實際狀況進行殺蟲除害耕作管理。

  (二)特色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在鎮黨委、政府大力扶持下,菖蒲塘村充分挖掘山區特色潛力,做活了"山上"文章,經濟林果已構成必須規模。目前,全村有林面積10690萬多畝已種植經濟林果2340余畝,森林覆蓋面積到達70%。

  (三)基礎設施:水鄉鎮至菖蒲塘公路是村民運輸的唯一通道。100%自然村莊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電話信號履蓋率為90%,電視衛星接收設備齊全。

  (四)農村政策有效落實:貼合政策允許的老、弱、病、殘等喪失勞動潛力的人,通過民政部門給予每人每月發放40-45元低保金,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20xx年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參合率達96.7%。通過多年努力,校園的素質教育不斷得到提高,村小學共有教職工26名、學生328多名。在村民重視后代教育同時,農村生育觀念逐年轉變。

  (五)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狀況:20xx年菖蒲塘村黨支部狠抓自身建設建成一支政治思想過硬、作風扎實、群眾信服的干部隊伍,堅持按照"五個好"來把黨組織建設好。始終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標,大膽謀劃發展壯大農村群眾經濟、帶領群眾早日致富。20xx年上半年,全村共有黨員36個,其中婦女黨員2名,黨員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平均年齡35歲。開展農村黨員各類培訓2次,共有58人次參加。

  二、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對照扶貧開發目標及建設新農村的要求,認真分析貧困村在開展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和困難。

  (一)貧困的現狀、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基礎設施較差,經濟基礎薄弱,農民增收困難,水利資源缺乏;

  (二)在"生產發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項經費投入較少,()產業結構規劃不合理,缺乏長效機制;

  (三)在"鄉風禮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民文化知識水平偏低,娛樂設施較少,文化建設基礎較差;

  (四)在"村容整潔"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的部分村民對衛生的'要求不高,認識不到位等。

  三、其它工作方面

  (一)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支農(扶貧)政策的落實狀況良好;

  (二)村民最關心、最需要解決、已經解決的有村文化室建設;最需要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是黑水井小組道路建設資金問題、陳家半烤煙連片種植生產用水問題。

  四、發展方向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在不同時代承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都關系事業成敗。現如今社會關系復雜,如何正確的做好群眾工作,不脫離群眾,要把"四群"工作開展好,面臨許多的問題,因此我局認為,就應從下面幾方面入手:

  (一)抓和諧生態村建設

  繼續開展以村莊整治為重點的和諧生態村建設。一是抓好村莊規劃編制。明確編制主體,理順鄉鎮、村與主管部門職責關系,提高規劃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二是繼續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加大涉農工程與和諧生態村建設的整合力度。盡量做到和諧生態村建設與農民飲用水工程、水澆地工程、生態村建設、村辦公場所建設、基層文化俱樂部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

  (二)抓村級班子

  "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班子強不強,關鍵看班長"。新農村建設首先要選好村級班子,選好領頭雁。要在選人、用人、育人上下功夫。在選人上,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選用的干部心要正,腦要靈,腿要勤,嘴要行,家要富。是在選用支部書記方面,要打破"老實人"、"本分人"當支書的傳統觀念,選那些富有開創精神及能夠帶領一方群眾致富的能人擔任支部書記,要著力村干部培養。一方面要培養他們為民辦事、為民謀福利的意識,另一方面培養他們學會民主決策,按章辦事、依法辦事。同時,要建立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使他們能夠在黨章、法律的軌道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帶領全體村民共同致力于全村的發展。

  (三)抓農民素質提高

  農民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建設新農村,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培養新農民。今后我們要在著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且具有禮貌生態意識的新農民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農民素質。一是抓培訓。圍繞培訓任務合理化、培訓管理規范化的目標,合理確定培訓任務,調整培訓思路,推進農民培訓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促進農村勞動力有效轉移。著重圍繞縣域經濟和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選取群眾歡迎度高、易轉移的工種,采取辦長期班的形式,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其次,重視對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后備勞動力的文化水平和就業素質。二是抓提高。要在農村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集中性社會主義新農村教育活動,激發農民群眾建設完美家園、創造完美生活的熱情,加快把傳統農民培育成為禮貌新人,全面提升農民的禮貌素質、生態意識、主體參與意識。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督導調研報告(通用16篇)04-17

教育督導工作調研報告(精選18篇)11-29

教育督導工作調研報告范文(精選11篇)11-30

教育督導整改報告11-30

語文教學督導調研報告范文04-28

教育調研報告10-31

教育調研報告01-29

教育督導工作報告04-11

健康教育督導整改報告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