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通用16篇)
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保護青少年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及合山市教育局關于轉發《關于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實行科學減負,做到“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質量”,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現把自查自糾情況匯報如下:
二、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三、組織宣傳
1、成立以一把手校長為組長的“減負增效”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控,確保“減負”工作的實效性。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組織學習“桂教辦【20xx】209號文件”精神,強化教學工作管理,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
3、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家長會、家訪、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社會宣講素質教育觀、全面發展觀,搞好減負的宣傳工作,取得社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支持和監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減負工作。
4、各個教研組、備課組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討論學生有哪些過重的負擔必須減掉,教學中有哪些效能可以增加或合理運用,為出臺我校“減負增效”實施方案獻計獻策。
四、組織實施
1、嚴格執行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不準隨意增減課程,不得增加周活動總量。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不準搞突擊教學、擅自提前結束新課。不準隨意增加 或減少教學內容、提高或降低教學要求。開足開好體育、藝術、品社、品生、社會、勞技等課程,嚴禁利用這些課時補習其他文化課。
2、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活動總量。小學生在校活動時間不超過6小時。教導處要科學制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和“課外活動安排表”,小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
3、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以內。作業量當質精,不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的作業。
4、嚴格控制考試次數。每學期只進行一次期末學科檢測。不得公布學生的檢測成績,不得以檢測成績排列學生的名次,不得以學科成績為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的好差。
5、嚴格控制教輔資料。學校或教師不向學生發放未經上級審定和批準的任何書籍、教輔。教務處不定期組織檢查學生書包,個別學生談話,學期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問卷調查,校長室聯合家長委員會,采取電話、座談會、問卷等多形式向家長了解相關情況。
6、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搞好校本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搞課外延伸(補課),確保“減負”不減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實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分工負責,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備精每一堂課,優化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減輕教師負擔。加強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強大優勢,優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
7、利用學校、社會教育資源,廣泛開展科技、體育、藝術和社會實踐活動,上好課程超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主動和諧地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8、加強教學研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每學期,學校將舉行一次“減負增效”課堂教學展示匯報活動。由學校部分教學骨干上展示課,匯報在“減負增效”活動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以及時推廣。
五、檢查考核
1、教導處全面抓好檢查考核工作。對減負增效工作的落實情況,學科老師進行全程性的自查,年級組長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學校將把“減負增效”工作作為教師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學期教師考評工作。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2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當前教育的總體目標。
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應試教育現象表現還是尤為突出:機械性訓練、擠占副科課程、過長時間的輔導加課,不但違背了教育規律,而且造成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堅持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嚴格執行上級“減負”規定,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減負”措施,以培養學生為基本品質發展為目標,真正做到了把全部教育教學活動納入達成目標的操作性范疇,促進了學生素質提高。
同時我校通過“減負”,釋放了學生的心理,為學生建構了真正愉快寬松充滿真善美追求的學習環境。通過減負,還促使了廣大教師致力于教育和教學的研究,打造出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從而做到了既“減負”又“增效”,全力推進了學校的快速發展。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
從課程改革抓起,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了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在教學工作中自覺落實課改精神,減輕學生負擔。我們要求教師,“以學生發展為本”,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要求課堂教學設計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建立與學生自身的經歷和經驗的聯系,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建立新的教育質量觀,不再以學生掌握多少知識,取得怎樣的學科成績作為教育質量高低的評價標準;而是以學生在學習中能不能綜合地運用各學科知識,發現、探討和解決一些諸如學科、社會、學習中不斷產生的問題,培養少年兒童的創造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強化管理,合理安排。
嚴格執行新課程計劃,保證開齊國家設置的課程,并開組課時。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時規定,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陽光體育鍛煉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學生在校的“兩操一課、一活動”。嚴控學生在校時間,嚴格規范學生的作業量,通過多種形式落實“減負”工作,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反饋教師的師德表現,上課情況,布置作業情況。通過教學開放日,組織問卷調查向家長征求意見,反饋學校的辦學行為。
三、制定措施,落實到位。
開學初,我們特制定以下措施,以保證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
1、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回家作業,三、四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40分鐘,五、六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各教師不得以增加作業量的形式懲罰學生。
2、各班一律不安排早自習,確保學生早晨的睡眠時間。學生課外活動時間,任何學科教師不得隨意占用講課。
3、各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課不得拖堂。“減負”不是不要質量而意味著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有效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學校通過開展“領導上引路課”,“骨干教師上觀摩課”,“教研組長上研究課”,“青年教師上匯報課”的四課活動。
對課堂教學做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廣大教師通過行動研究認識到優質高效課堂是落實“減負”的關鍵。教導處還對科學備課,有效上課,精選作業,試卷分析等重要環節做到日檢查,月評價。我們把作業設計作為每學期期末展示的一個亮點,學校設計了具有積累性的書海漫游,教師們留機械抄寫作業少了,取代的是積累運用的自主性作業多了,每日一詞句,每周一首詩,每月一篇美文增加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定期組織知識質量檢測及時調控教學評價。
4、各年級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制。任何學科不得給學生排名次。學生考試成績應作為學生隱私不得在家長會和其他集體場合公布等等。
5、音、體、美學科教師的課時不得自行轉讓給其他學科的教師,否則按空堂處理。
6、各科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7、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取消期中考試。不得擅自提前復習迎考和延長學生上課時間。
8、教導處不定期地對學生減負情況進行調查,及時掌握學生負擔情況,反饋于教師,以便改進。
9、學生“減負”與教師“加負”并舉。一名稱職的教師就意味一個成功的課堂。為了把“減負“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把“幫助教師成功是校長的成功,幫助學生的成功是教師的'成功”的“雙成功教育”作為辦學目標,大力開展名教師評選活動。
同時,把“我學,我研,我思,我成長”作為教師培訓的核心,結合教師“每人一絕活動”建立了教師個人培訓檔案冊,校本培訓記錄冊,教師成長采擷冊等,力求讓培訓更具時效性。通過系列競賽與教師基本功培訓,促使教師深入研究教法,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切實做到讓學生學得少,練得少,但又學得好,真正做到“減負”以“增效”為前提。
10、家校溝通,取得支持。定期組織教師家訪,通過教師與家長雙向交流,轉變家長對教育的偏頗觀念,淡化家長的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心理,從而減輕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
11、落實陽光體育“2+1”活動。學校堅持開展每日陽光鍛煉一小時活動,無論酷暑嚴寒從未間斷。為了有效的利用陽光體育一小時時間,學校體育組的教師合理安排學生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設計活動,是每一名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
總之,“減負”工作在當今還是一個熱點話題。任重道遠,我們要把這項工作抓實就要不斷的更新管理機制,讓學生、家長、社會都認同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3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北京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精神,我校結合“減負”督導監測細則要求,圍繞“課程計劃執行嚴格、學生時間安排合規、教學管理規范、考試安排合理、課外活動達標”等指標,認真開展了自查自評工作,不僅梳理出我校“減負”的有效做法,更在反思的過程中查找到了制約學校“增效”的突出問題,對于進一步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立新學校小學原名香山慈幼院,由民國總理、著名慈善教育家熊希齡先生于1920年創建。小學占地11000余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910名學生,59名教職工,其中3位特級教師,近20位區級和學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及市區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學校先后獲得全國航空特色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校、海淀區德育管理先進校、教學管理先進校、校本培訓先進校、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校等光榮稱號。學校開設金童樂團、京劇、合唱、舞蹈、動漫、模擬飛行、定向越野、武術、跆拳道、空竹、躲避球等幾十個社團,學生參加全國及市區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學校還開展雙語教學實驗,進行333腦功能開發,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等,使學生綜合素質大幅度提升。目前,全校干部教師正團結一心、拼搏進取,努力把學校建成“孩子向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優質學校!
二、“減負增效”的落實措施
1.加強減負管理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減負工作不是一紙法令或一個號召就能順利實施的,在減負工作實踐中,我校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切實推進“小學減負令”。我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由教導處、德育處、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構成的學校減負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減負工作的組織管理和監督檢查。出臺了“三級管理、分級負責”的辦法,實行減負工作責任制,把“減負”工作具體分解到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予以落實,責任明確。制定了減負工作制度,使減負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規范教學行為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
學校嚴格按國家規定的課程設置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一二年級每周安排26節課,三至六年級每周安排30節課,課表符合課程設置要求。嚴格課程計劃管理,規定任何人不得擠占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教學時間,嚴禁私自調。合理安排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并將體育課外活動時間列入課表予以保證,因地制宜組織全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遇到霧霾天氣或者其它特殊情況,堅持進行室內廣播操活動,較好的達成了學生在校期間體育鍛煉時間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要求。
(2)嚴格控制學生學習時間
學校執行統一作息時間表,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每天8:00上課,每節課為40分鐘,學校要求教師上課不提前、下課不拖堂、放學不延后,嚴禁擠占學生的用餐時間、午休時間和課間休息時間,保障學生的正常休息。嚴格控制作業總量。我校對各科作業量實施三級管理,由教導處負責建章立制,細化要求,由年級組長組織落實,班主任負責協調,并引導老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做到“五留五不留”:留適時適量的作業,留自主作業,留分層作業,留實踐性作業,留養成性作業;不留超時超量作業,不留機械重復作業,不留隨意性作業,不留懲罰性作業;要求教師嚴格執行學校教學常規,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優化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過程,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嚴禁拖堂占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并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和家長進行溝通,做好反饋工作。從作業檢查和學生訪談的情況來看,我們較好地實現了學生作業量的有效控制:
一、二年級一律沒有書面作業,三、四年級家庭作業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五、六年級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
(3)嚴格教學管理
規范作業批改。教師對于布置的家庭作業能夠做到全批全改,無錯批漏批現象。作業批改實行“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從正確率和書寫兩方面綜合評價,力求恰當,沒有給學生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現象。
嚴格教學用書管理,規范學生教輔材料使用。我校學生所使用的均為教委公布的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教學用書。我校從不組織學生統一購買規定之外的學生用書,也從不向學生推薦各類教輔材料,并嚴禁任何個人組織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
建立科學的考試約束機制。我校對考試次數、考試內容嚴格依照有關要求進行,每學期只舉行一次語數英測試,考試內容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考試試卷為考試中心命題的試卷。
堅持多元激勵評價導向。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評價學生。學校沒有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按考試成績對學生排名,更沒有按考試成績給學生安排座位的現象發生。
(4)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我校十分注重活動育人,積極倡導學生在體驗中實現自我成長。上學期,我校參加了“全球·橋”教育共同體的研究活動,利用“橋”這一主題讓學生走出學校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向他人學習等等,鼓勵學生積累、動手、動腦、研究、創新,學中玩,玩中學,使學生個性飛揚,自主意識得到了加強。本學期,我校積極遵循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認真落實課后一小時管理工作。學校克服北樓加固困難,將周一至周三下午的15:40-16:40設立為社團活動時間,開發30余門課程,開展了體育、文藝、科普等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為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保障;每周四舉行特色講座,開展科學家進校園、體育明星進校園、藝術家進校園等系列活動,通過與科學家、運動員、藝術家的近距離接觸,培養學生在體育、藝術、科技等方面的興趣,對于提升我校學生人文、藝術和科學素養,起到了基礎奠基作用。
三、“減負增效”的創新策略
1.加強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是教育低效乏能的一種現象。因此,要實現既減負擔又保質量的目標,就必須強基固本——全面提升教師素質。為此,一方面,學校倡導并努力建構“強化專業,閱讀分享”的學習文化。每學期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至少讀三本書,學校下發一本全校共讀書籍,教研組結合學科特點推薦一本專業書籍,自己再選讀一本個人喜好的書籍,定期(期中和期末)在團隊(教研組和全校)中舉行讀書交流會,分享閱讀成果,促進教師學習力與思考力的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積極整合校內資源,實施三項工程:“青藍工程”縮短了青年教師的.專業適應期;“創優工程”全面提高了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學帶工程”更是為名優教師創設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成長成就了學生進步,實現了師生和諧共進。
2.深化校本研究,打造魅力課堂
在尋求“使學生少做作業”的最佳路徑的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唯一的捷徑。兩年來,我們積極開展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發展學生思維和激揚生命為核心的“魅力課堂”實踐活動,堅持持魅力課堂的“三原則”、“四歸還”、“五不講”、“八追求”,打造有良知的高效,構建生命化課堂。本學期,學校還緊緊圍繞魅力課堂建設開展了“高效學法”研究,各教研組堅持從學科教學中發現問題,采用“問題征集篩選法”,提煉確定研究專題,并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行動研究的實效。現已有六個研究課題通過了國家級“高效學法”研究課題的子課題的申報。
3.實施閱讀工程,建設“書香校園”
在針對學生進行的課后作業情況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們最為喜歡的作業形式是閱讀和實踐,為此,學校本學期積極開展了以“培育學校讀書文化,創設閱讀生態環境,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為主旨的“書香校園”建設活動。我們通過“推薦書目,明確課內外讀書內容;建立班級圖書角,創新班級圖書角的管理;用好學校圖書資源,拓寬閱覽場所;合理安排讀書時間,為創建書香校園提供時間保障;開展讀書展示活動,為創建書香校園提供動力支撐;落實多元評價,為創建書香校園建立激勵機制”等措施和辦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讀書的熱情和興趣,較好的滿足了學生成長需要。
四、存在問題和改進方向
通過自查,我們也進一步認識到了存在的問題,在改進教學方式和分層設計、布置作業這一方面還需加大研究力度,如何將課堂真正變為學堂、如何是學科作業變得更可愛、更具有趣味性,的確需要深入思考和實踐。
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但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力,更要有創新的精神和完善的措施。規范辦學,減負增質,責任重大,意義深遠。今后,我們在工作中還要群策群力,在自查的基礎上,進一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辦人民滿意、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4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x省教育廳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的通知》,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促進我校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減負增效工作,把素質教育當做落實“減負”的良工利器,在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我們努力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快樂地成長,在扎扎實實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自查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是城郊一所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01人,教學班32個,學生2138人,所有學生均為走讀。學校辦學行為規范,切實推進學生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無亂收費現象。
二、主要做法
(一)執行課程計劃
學校根據《x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修訂稿)》《x省義務教育階段地方課程實施方案(修訂)》及本校的實際情況,嚴格制定學校學年課程實施計劃、班級課表。確保地方課程實施到位,做到課時不被其他學科擠占。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二)控制在校時間
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活動總量,規定學生每天在校上課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沒有要求學生到校集體早自修,更沒有組織學生在學校晚自修。確保了學生每天至少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沒有削減、擠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時間,確保了學生正常的課間休息、午餐、午間休息、大課間和眼保健操時間。
(三)禁止教育三亂
學校從未利用寒暑假、雙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補課,沒有舉辦各類學科競賽輔導班,沒有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學校沒有辦特色班、興趣班、實驗班。每學期初都要與各位教師簽定《諾江三小治理“三亂”責任書》,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嚴禁教師對學生實行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教師也不得組織學生統一征訂教輔材料。
(四)規范招生秩序
我校一直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制度,確保轄區內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招生后,我們按照新生戶口來源,性別,采取搭配平行編班,班主任、科任教師合理搭配的辦法進行分班。整個招生及編班過程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沒有參與舉辦“占坑班”、以競賽名義和組織考試形式招生,更不存在將“奧數”同招生入學掛鉤現象。在學生入學后,及時完成學籍電子注冊,同時按要求做好學生變動及普及資料更新工作,目前學生學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五)控制學生作業量
學校規定,所有學科都要嚴格控制家庭作業總量,確保學生的睡眠時間。學生書面家庭作業一二年級沒有,三四年級每天30分鐘,五六年級每天1個小時,凡要求學生完成的書面家庭作業教師必須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并及時反饋。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得加大作業量,不準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
(六)規范學科考試
我校每學期只實行期中、期末兩次學科考試,也從不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沒有單純以考試成績為標準對班級、教師和學生進行獎懲,從不炒作升學考試成績。從不擅自組織開展各類學科競賽。
(七)規范學生評價
我校建立學生學業成績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認真制定切合學校實際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學校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一人一檔。各班班主任要《學生成長記錄冊》期末下放,期初回收,教務每本學期對學生成長檔案完善情況實行專項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班主任考核。
(八)強化教學管理
學校對教學常規做到一月一次專項檢查,對各年級各班級教學進度、教學質量的跟蹤、評價,對每次教學檢查的結果及評價結論及時公示,并將各種檢查結果作為教師學期績效考核的依據。
(九)打造教師隊伍
時間減少了,學業負擔減少了,但教學質量不但不能降低,相反還要逐步提高,學校著力打造一只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一是上好專題研討課。開展以校為本的教研和培訓工作,使教研工作在“求真、務實”的原則下創新業績。每學期,由學科教研員牽頭,定時、定人、定專題,上好每月兩節研討課。二是夯實集體備課活動。每月由年級組長與學科教研員牽頭至少進行兩次集體備課行動,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實效。三是開展好每月底的校本專題培訓。四是創建教師個人或學校教研博客,辦好校刊、校報,創建學校論壇、講壇。
(十)豐富學生活動
課業負擔的減少,給學生騰出大片大片的發展時空,學校讓學生有目的在自己的發展時空中營養自己,通過學校設備、場地、師資等優勢,為學生素質提高提供服務。一是加強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如:“兩個十分鐘活動”、“故事大家講”,“衛生、法制常識帶回家”等。二是組建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校資源狀況,組建好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和社團機構;堅持學生人人參與,教師人人指導。三是開展師生體育競賽活動。組建好球類、健身操等體育項目校隊,并定期開展活動;堅持好乒乓球傳統體育項目,堅持經常性的訓練。學校每年度開好一次學生運動會和一次教師運動會。四是開展節日慶祝和藝術類活動。有計劃地開展“六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的慶祝活動。學校每兩年舉辦一次學校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師生讀書節。
三、不足之處
1、少數教師對于“減負提質”思想意識不到位。
2、極少數教師教學思想滯后,導學能力較差,存在滿堂灌現象。
四、今后打算
1、加強教師政治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注重發展全體學生。
2、讓教師大膽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狠抓教師基本功,努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4、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5、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促進學生和諧發展。課業負擔的減少,給學生騰出了大片大片的發展時空。在屬于學生自己的時空里,學生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在玩中學,在游戲中求知,在伙伴的交流中完善自我。
總之,減負不是形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是真真目的,還教育的本質,讓學生健康成長。我們將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把“減負提質”工作落到實處,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充滿希望的校園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5
按照《關于報送基層減負工作自查情況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安排部署并開展自查工作,現將涉及我局20xx年我局整治形式主義減負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自查情況及成效
基層減負工作涉及我局領域的主要是精文減會方面減負工作,對照中央提出的“守住精文減會的硬杠杠”和自治區提出的“在20xx年的基礎只減不增”的要求以及本局確定的.20xx年目標任務,結合日常工作實際,重點從文件印發和會議方面加強減負,
1、精簡文件方面。進一步規范了文件印發流程,文件傳送以政務協同平臺報送為主,控制紙質文件印發,對可發可不發的文件果斷精簡,20xx年共計精簡類文件25個,實現了精簡文件10%的目標。
2、精簡會議方面。結合會議提前計劃,會前做好充分調查,對參會人員相同、內容相仿的會議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合并召開,統籌安排會議時間和內容,對需要研究的議題集中安排,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杜絕止議而不決,反復開會現象。部分信息或簡單的事項,均通過微信群或qq群發布,達到工作傳達目的,盡量不召集開會。今年共召開局黨組會20次,局務會15次,會議次數較去年減少15%。
二、存在的問題
1、紙質公文文件的印發還比較多,需進一步精簡,特別是還存在各類業務工作函來函往的問題。
2、會議議事的統籌性和計劃性還不夠,還存在隨時、隨行、隨意開會的現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嚴格控制紙質文件,文件傳送以電子公文為主;
對能通過傳真、函件等文字形式解決問題的,不予發文;
能單獨發文的不聯合發文;
能以部門聯合發文或議事協調機構名義發文的,嚴格控制升格發文,引導減負工作走深走實。
2、加強會議的統籌整合,減少或合并召開部署單項工作任務的會議,能以開小會、開短會解決問題的,盡量不開大會,解決實際問題;
能以電話、傳真、函件、網絡等形式完成工作任務,或能以書面形式征求意見建議的,原則上不召開會議。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6
為了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規范教育教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保護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認真貫徹《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實行科學減負,做到“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質量”以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我校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校對“減負”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自檢自查,現將自查結果匯報如下:
一、組織宣傳
1、成立以校長馬明剛為組長的“減負增效”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監控,確保“減負”工作的實效性。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組織學習《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的通知》。學校強化教學工作管理,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3、利用校園紅領巾廣播站、家長會、家訪、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社會宣傳素質教育觀、全面發展觀,搞好減負的宣傳工作,取得社會、家長的理解、支持和監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減負工作。
4、各個教研組、備課組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討論學生有哪些過重的負擔必須減掉,教學中有哪些效能可以增加或合理運用,為減負做好保障。
二、組織實施
1、嚴格執行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不準隨意增減課程,不得增加周活動總量。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不準搞突擊教學、擅自提前結束新課,不準隨意增加或減少教學內容、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開足開好體育、藝術、品社、品生、勞技等課程,嚴禁利用這些課時補習其他文化課。
2、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活動總量。小學生在校活動時間不超過6小時。教導處要科學制定“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和“課外活動安排表”。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
3、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以內。作業量當精,不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的作業。
4、嚴格控制考試次數。每學期只進行一次期末學科檢測。不得公布學生的檢測成績,不得以檢測成績排列學生的名次,不得以學科成績為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的好差。
5、嚴格控制教輔資料。學校或教師不向學生發放未經上級審定和批準的任何書籍、教輔。教導處不定期組織檢查學生書包,找個別學生談話,一學期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問卷調查,向家長了解相關情況。
6、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搞好校本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搞課外延伸,確保“減負”不減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實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實行資源共享,精備每一堂課。加強班班通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強大優勢,優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趣味性。
7、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課業負擔的減少,給學生騰出了大片大片的發展時空。在屬于學生自己的時空里,學生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在玩中學,在游戲中求知,在伙伴的交流中完善自我。
a、規范活動課的教學,實行“五定”(定時間、定場地、定教師、定內容、定學生),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
b、通過舉辦運動會、學生廣播操比賽、抖空竹比賽、六一匯演、經典誦讀比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風采、施展才華的舞臺。
c、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做到活動育人。每周一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櫥窗宣傳欄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愛”的滲透。
總之,減負不僅是一種夢想,更應當是一種真實的現實;減負不僅是一種呼吁,更應當是一種風氣。我校的管理始終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學生想學、要學并能在這里健康成長的樂土。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7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x省教育廳關于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及x省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視頻會議的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營造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主動發展的良好教育環境,現就學校在“減負”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自查,匯報如下:
1、嚴格按照要求執行好課程計劃,開足、開齊各類課程,沒有增減課時,無隨意增減科目現象;以新課程標準為指針,無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情況,按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正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地方課程,注重校本教材的開發與應用。
2、我校規定一、二年級書面作業盡量在課內完成,不留書面回家作業。三、四年級每天作業總量不超過30分,五、六年級每天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教導處不定時抽查。我校教師精心設計作業,及時批改、反饋,對學困生不歧視、排斥。有學困生轉化計劃、措施按計劃執行。與家長及時溝通,保證學生休息時間9小時以上。
3、遵循教育規律,嚴格規定各學科的考查、考試次數,對學科單元性測驗學校教導處均有嚴格控制,不按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隊和分類編班,也不在寒暑假、雙休日等學生休息時間組織集體補課。
4、嚴格控制在校時間。我校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每天在校時間上午8:30上課,11:00放學,下午1:40上課,4:15放學,沒有超過6小時。每天確保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5、下一階段工作思考:
通過一段時間的減負實踐,我們認識到,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不能期望“畢其功于一役”,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頂真的措施,要有嚴格的督查,更重要的`是要長期堅持。我們將:
①、進一步加強嚴格的督查,全面落實“減負令”;
②、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科技、文藝、體育和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③、進一步加強家長工作,切實擔負起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的責任,有針對性地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
④、評選“減負增效”先進教師,對“減負增效”成績突出的老師,學校將在績效考核中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8
按照平頂山市委組織部要求,為深入了解我市基層黨建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發揮情況,我們采取專題座談、資料分析、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對我市如何發揮基層黨建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的保障作用情況報告如下:
一、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現狀
汝州市轄15個鄉鎮、5個街道,436個行政村,20個城市社區。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按照地域相鄰的原則,在農村設立了126個新型農村社區,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行政村人口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單獨設立新型農村社區,共有10個。第二類是3—4個相鄰的行政村,聯合設立新型農村社區,共有116個。目前,我市的126個新型農村社區全部成立了黨總支。
二、新型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做法
(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提升新型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水平
一是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推進社區黨組織聯建工作。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農村黨組織聯建工作的意見》,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以及組織整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村村聯建、區域聯建、城鄉聯建,實施強村帶弱村、大村帶小村,全市126個新型農村社區全部建立了黨總支,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統籌協調能力。二是創新社會管理模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全市開展了金融、技術、知識、文化、行政、司法“六下農村”活動,在126個農村社區成立了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從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富余人員、大學生村干部中選聘,每村3—5名,具體負責“六下農村”工作。市委成立了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管理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對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的管理指導。采用市聘、鄉管、村用的辦法,面向社會公開招錄了1000名聯防隊員,在全市126個農村社區設立了警務室,大大提高了農村綜合治理水平,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創新幫扶機制,促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健康發展。去年共選派94名德才兼備的科級干部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進一步增強了服務基層的能力;廣泛開展了市直單位聯系新型農村社區活動,每個市直單位聯系一個新型農村社區,幫助完成“兩個規劃”、加強基層組織、發展社區經濟;實行城市社區黨組織與農村社區黨組織“一對一”互建、幫建、聯建制度,實現了農村黨建優化升級;進一步完善了“市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工作機制,從市直單位、鄉鎮、街道選派近千名干部深入農村基層一線,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嚴把關口,培養選拔,不斷加強農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
一是拓寬視野,多渠道培養選拔新型農村社區干部。市委研究制訂了《關于進一步發揚民主擴大視野多渠道培養選拔農村社區基層干部的意見》,對異地選拔農村社區基層干部的方式方法進行了大膽嘗試,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通過外部引進,公開選拔,市、鄉機關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紀輕、素質高,懂經營、善管理,致富能力強、帶富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農村社區基層干部隊伍。結合后進村黨支部整頓,在全市公開選拔農村社區黨支部書記28名,其中異地任職19名,為社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加強培訓,不斷提高農村社區干部素質。市財政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充分利用各級黨校、市農村干部學校和遠程教育站點等,對農村社區干部進行新農村建設有關法律、政策、科技、實用技術等專題培訓。同時,我們采取了“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農村社區干部到發達地區參觀、學習。還聘請了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等單位的知名教授專家來我市作專題培訓講座。20xx年,市鄉兩級共舉辦各類農村干部培訓班51期,培訓農村黨員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廣大社區干部的綜合素質。三是創新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農村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研究出臺了《汝州市村級班子及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把農村社區干部的工作和報酬結合起來,實行績效掛鉤,建立了責權結合、激勵保障機制。市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用于獎勵先進村級班子和優秀村干部。同時,還出臺了《關于落實離任村級主職干部補貼的意見》,市財政拿出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離任村主職干部的補貼,切實解決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大大激發了農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三)重視源頭,加強管理,切實抓好社區黨員隊伍建設
一是實施源頭工程,不斷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力度。近年來,我市采取市鄉兩級領導干部聯系指導黨員聯系幫帶等措施,不斷加大發展黨員力度,每年發展黨員都在1000名以上,20xx年共發展黨員1238名,其中農村黨員869名,消除了不發展黨員空白村,為社區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二是實施素質工程,加大黨員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市農村黨員干部學校和市、鄉黨校,建立了“廣泛覆蓋,立體配套,各有側重,信息共享”的立體培訓網絡,在培訓內容上體現時代性,注重實用性,貫徹按需培訓、學以致用的原則,貼近農村實際,創新培訓形式,教師帶著電腦、黑板等深入到社區村莊、田間地頭和蔬菜大棚、養殖基地,重點培訓市場經濟知識、農村實用技術等,市、鄉兩級全年共舉辦農村黨員培訓班86期,全面提高了農村黨員的致富能力,全市共有9300多名農村黨員有了自己的致富項目,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注入了活力。三是實施先鋒工程,充分發揮不同類型黨員作用。為了加強對農村社區黨員的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關于在農村社區黨員中開展“一崗雙責”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在農村社區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工作的意見》,對農村社區無職黨員明確了四大類24種崗位,在全市建立了1個黨員服務中心,20個黨員活動服務站,在鄭州、常熟等地建立了16個外出務工黨員流動黨支部,為外出務工黨員回鄉創業,回報鄉鄰,推動新型農村社區發展提供了有效服務。目前,已有123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辦企業,投資總量達10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9
社區矯正是一項系統工程,綜合性強,關系國家司法、刑罰執行、社會治理、群眾工作等諸多層面,涉及到公安局、檢察院、法院、財政局、民政局、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等諸多單位。這些單位即為社區矯正工作成員單位,如何發揮好成員單位的作用是社區矯正工作中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研究和探討如何發揮成員單位作用,實際上就是研究和探討成員單位在社區矯正工作這個舞臺上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問題。
一、社區矯正成員單位具體工作實踐
棲霞區社區矯正工作歷經十一年,從最初的試點到全面推開,矯正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各成員單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制度層面看,不斷完善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社區矯正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管的到”。協調政法部門、行政部門、群團組織等健全完善區域“14+3”工作網絡體系。制訂出臺棲霞區《社區矯正日常監管工作制度》、《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未成年社區服刑人員監管教育工作機制》、以及《社區矯正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工作制度,促進社區矯正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和社會化建設。同時將社區矯正工作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列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綜治維穩目標責任體系,加以考核,加以推進。從監管層面看,公、檢、法、司等政法部門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確保“管的住”。公安、檢察院派員長駐區社區矯正中心幫助工作,定期互通人員信息,定期開展重點人頭談話教育,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督查,有效組織查找和追逃,社區服刑人員一直在管受控,重新犯罪率牢牢控制在省控線以下。從教育幫扶層面看,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落實社會保障措施,確保“管的好”。與人社局協作,對有就業意愿的社區服刑人員定期組織參加招聘會,每周發送招聘信息到手機上。與民政局建立了辦理低保的“綠色通道”。與住建局開通了申領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相關政策解答專線。依靠街道,開設了電工、叉車、縫紉機等技能項目。通過“組合拳”,讓有就業愿望和需求的社區服刑人員,第一時間安排免費培訓,不挑不撿第一時間安排就業。符合低保條件的第一時間落實低保政策。有效化解了社區服刑人員的對抗性,促進社區服刑人員主動接受改造。
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形成了由司法行政機關牽頭組織實施、負責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司法行政系統的監獄、勞教、法律援助、安置幫教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民政、人保等部門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建立了相互聯系、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的新型刑罰執行體系,逐步健全、完善了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和幫困扶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措施,實現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
二、當前影響成員單位職能發揮的主要因素
1、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部分成員單位對社區矯正工作重要性還存在模糊認識,對刑事政策了解的不夠透徹,沒有意識到社區服刑人員置于社區內進行矯正就是在執行刑罰,不能認識到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導致有些成員單位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支持有限,配合不力。此外,由于宣傳力度不大,社會參與程度不高。很多人不知道社區矯正工作是怎么一回事,以為“刑罰就是在押”、“犯罪改造就是監獄的責任”等,公眾對社區矯正工作的參與意識不濃,社區矯正志愿者作用發揮不好等。
2、部門聯動的不默契。一是《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對公安、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等四部門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江蘇省出臺的《社區矯正工作條例》對社區矯正專項工作組相關成員單位的工作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但作為一項新的法律制度和地方性法規,仍有不少成員單位未將社區矯正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與本部門的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評,致使該項工作被淡化,工作職責未能較好地履行。二是雖然社區矯正工作已納入區綜合治理的范疇,也層層簽訂了責任書,但綜治協調、監督的力度不夠,部門協調、履職考核、責任落實等單靠司法行政部門有些勉為其難。三是社區矯正工作在部門銜接配合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審判機關、公安機關存在移送法律文書不及時甚至辦案程序顛倒的現象,一部分社區服刑人員出監所后或經法院判處非監禁刑后,沒有同家庭和當地社區矯正機構銜接就直接流入社會,釀成脫管漏管。四是社區矯正工作與民政、人社、教育、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協調聯系尚沒有建立起有效工作機制,致使對社區服刑人員幫扶手段少、面窄、層次低。
3、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社區矯正配套法律滯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撐和制度約束,缺乏必要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制約了社區矯正工作的效果,影響了成員單位作用的發揮。雖然社區矯正相繼寫入刑法、刑訴法,《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也已出臺,我省也已出臺《社區矯正工作條例》,但刑法、刑訴法對社區矯正的規定比較籠統,對矯正機構、人員身份均未明確,而《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和《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的位階較低,權威性不夠,對一些諸如機構編制、人員身份、經費保障等直接影響社區矯正工作發展的重大問題又避而不談,加之這項工作起步較晚,尚未能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也制約了社區矯正工作科學、規范管理,陷入無章可循的境地。
三、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作用的幾點對策
1、加強學習是發揮成員單位作用的前提。加強學習,增強法治意識,對于每個成員單位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國于20xx年開始了社區矯正試點工作,20xx年在全國全面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發展迅速,覆蓋面穩步擴大,社區服刑人員數量不斷增長。20xx年2月25日,明確規定了對判處管制、緩刑以及假釋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標志著我國社區矯正法律制度的確立,為改革完善我國刑罰執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礎。20xx年1月10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發關于印發《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的通知。20xx年3月1日,《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正式施行。20xx年1月16日江蘇省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并于20xx年3月1日實施。
成員單位通過最新社區矯正法律法規的學習,了解社區矯正工作的性質、地位、作用、職能,積極參與調查、視察等活動。使成員單位充分認識自己的使命,大膽提出有情況、有分析、有份量、有獨特見解和意見,積極反映社情民意,積極提出批評建議。
2、履行職能是成員單位應盡的職責。《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對成員單位職能進行了明確,強化各自責任。比如第4條、第31條、第32條、第33條、第34條,分別就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社會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考核,建立社區矯正經費保障制度,提供場所、配備必要的設施和裝備,提供專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規定。同時還強調密切部門協作,例如公安機關應當依法阻止社區服刑人員出境,依法處理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協助司法行政部門查找脫離監管的社區服刑人員,追捕被決定收監執行的在逃社區服刑人員,協助司法行政部門將被決定收監執行的社區服刑人員羈押并投監執行。又如:民政部門應當將社區矯正工作納入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范圍,指導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和社會組織協助、參與社區矯正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依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就業培訓機構和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與就業指導,提供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和扶持社區服刑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的職責、任務和特點,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制定相應履行職責的細化方案和計劃,確保銜接工作不留空檔,各部門間有序銜接配合,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綜治部門要高位協調、監督成員單位的工作。對一些單憑司法行政部門難以協調的問題,比如公檢法司等部門在執行《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及《江蘇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過程中部門職責不清、配合不力,各成員單位落實工商、信貸、稅收、低保、社保等各項安置幫扶政策等,同時綜治部門要主動介入。綜治部門要對責任書的內容,定期督查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單位要追究責任,構成綜合治理一票否決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
3、為成員單位履行職能做好服務。社區矯正管理局作為社區矯正工作機構,要認真履行組織協調、指導職能。健全聯動協調機制,落實實施社區矯正的職責,主動做好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社區矯正決定、執行、解除等各環節的相關制度,建立起規范有序的工作機制。應當為成員單位知情和參與創造條件,積極提供成員單位需要了解的法律和個案,并通過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向成員單位通報辦理情況,讓成員單位及時了解所提意見和建議的采納、落實情況,為下一步提供決策參考。同時,社區矯正工作離不開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要做到爭取多溝通、多聯系,多匯報,增強社區矯正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強配合,協同支持,真正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由此可見,成員單位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主體,社區矯正工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員單位主體作用的發揮。這是因為社區矯正工作職能作用的發揮,主要是通過成員單位有組織地履行職能的活動來體現的。無論是履行職能,還是聯系各界人士增強社區矯正工作活力,都離不開成員單位的參與和作用的發揮。成員單位沒有積極性,對社區矯正工作不熱情,那社區矯正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充分認識到成員單位在社區矯正工作中承當的社會責任。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就能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各項活動,盡力發揮成員單位作用,為我國社區矯正事業做出應有貢獻。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0
近年來,東站社區圍繞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的目標和方向,大力實施黨員“安家工程”,社區黨建有特色;盡力滿足居民群眾需求,社區服務有亮點;豐富活動載體,社區文化有活力;大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社區文明上臺階。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居民的認同感極大增強。同時,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經濟發展“短腿”,二是“同駐共建”氛圍不濃,三是社區“行政化”傾向嚴重,四是社區服務亟需“上檔升級”,五是社區干部普遍存在著“知識儲備不夠”。“窺一斑知全豹”。東站社區的個性問題折射出當前城市社區的共性差距,反映出建設和諧社區仍然任重道遠。尤其要圍繞構筑和諧社區,突出抓好五點。
立足建設實力型社區,大力實施“強居工程”
在發展社區經濟上,社區居委會要跳出自辦經濟的小圈子,確立稅源經濟的發展方向,致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作為政府來講,當前要加快探索建立一種既有利于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又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社區財力來源的新機制。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豐富社區稅源,把來自社區的財政收入“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解決社區組織的經費來源,并形成一種良性的基層財力機制。同時,引導街居組織搞好自辦企業改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各類社區經濟,不斷夯實社區的財力基礎。
立足建設自治型社區,大力實施“共建工程”
積極適應社會轉型、管理體制變更的新形勢,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城市社會管理體制,建立社區管理新模式。城市基層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和改進對社區居委會工作的指導,用民主、法治、引導的方式方法取代過去簡單的行政命令。屬于政府及有關部門自身應完成的.行政性任務,不得硬性攤派到社區;不屬于社區任務,但社區做起來有優勢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可采取“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辦法解決。社區居委會要完善自治功能,在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的同時,不斷培育壯大各類協會和中介服務組織,承接起大量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要健全社區成員代表會議制度,完善居務公開的各項制度,暢通居民參與管理的渠道。
立足建設服務型社區,大力實施“便民工程”
要立足于滿足社區居民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尤其要滿足社區居民最為迫切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功能完備的社區服務體系。要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既要注重社區服務的福利性、公益性,又要走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路子,以盈利養福利,以有償補無償,通過多種形式興辦社區服務項目,形成多渠道的社區建設投入機制,在社區內逐漸形成社會福利服務、社會互動服務和市場有償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服務網絡。
立足建設人文型社區,大力實施“素質工程”
東站社區的實踐證明,社區文化建設開展得紅紅火火,就會形成一種大氛圍,成為一種“文化社區”。要通過挖掘文體骨干、培育文體團隊、組織文體活動等,在各社區形成有自己特點的文化隊伍和活動項目。要充分發揮社區文化資源和文體人才的優勢,建立社區學校,并可在街道和居民小區建立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為居民群眾提供陶冶情操、學習知識、人際交往、豐富生活的便利。要以青少年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為重點,搞好社區教育;進一步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黨組織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
立足建設安全型社區,大力實施“平安工程”
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確保社區的安全和穩定,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前提條件。要結合社區特點,抓好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政法基層單位為骨干、群眾自治組織為基礎、群防群治為依靠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發揮好社區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的作用。要根據新形勢下各類社會矛盾逐漸凸現的實際,建立健全糾紛排查、矛盾調處、突發事件預警、困難群體幫扶、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努力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要建立由社區居委會協助xx部門統一管理居民戶口的制度,單位管理的居民戶口全部移交社區管理;城市社區普遍建立社區警務室,并按照社區地理、人口規模、治安狀況等,靈活實行一居一警、一居兩警、一居多警等多種配置模式,為社區提供安全保證。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1
一、社區的概念、職責
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圍內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目前城市社區的范圍,一般指經過社區體制改革后作了規模調整的居委會轄區。隨著城市政治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承擔的社會職能不斷轉移,企業的許多社會職能也逐步剝離,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業承擔的城市管理、服務職能下移到社區,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單位群落”成為社會人,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社會流動人口增加,其管理、教育、服務等職責歷史性回到了社區。由此可見,社區是城市居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場所,也是城市活力所在,它已成為政權建設,社會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由于社區的工作領域,工作職能,工作內涵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使得社區居委會這個群眾性自治組織面臨新的挑戰,尤其是在加強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居委會是載體,是基礎,是保證,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居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對城市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委會組織法》明確規定,居委會的任務是: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辦理本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構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二、民政部門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肩負著指導社區建設和貫徹實施社區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區民政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始終把社區建設工作作為民政工作的主旋律,本著從實際出發,調整工作思路,依靠社會合力,同心協力,搞好社區建設,形成強大的社區建設氛圍,開創了社區建設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正、副組長,有關職能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云巖區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鼓勵轄區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以資金、房產、設備、技術、信息、勞務等形式參與社區建設,走服務設施共建,社區資源共享的路子。區委、區政府還結合我區實際,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社區建設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整合社區居委會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社區服務加快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云巖區城市形象建設工程的意見》,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有力地推動了我區社區建設工作。
二是科學合理地調整原有居委會的規模。結合實際,于20xx年初分三批對全區原有居委會逐步進行整合,使我區基層組織布局、規模趨于合理,職能得到加強,社區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全區由原來的241個居委會整合成114個社區居委會,總量減少53.9%,社區居委會委員的人數由原來的1687人減為944人,總量減少44%,委員的平均年齡38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5%,共產黨員占63%。過去居委會規模過小、地域上相互交叉等問題基本得以解決,新的社區普遍以主要的街、巷、路為界,充分體現了以地緣的內在聯系和居民的認同感、歸宿感等因素為紐帶的原則
三是以落實“星光計劃”為重點,帶動社區服務及社區文明程度的提高。九九年,我們緊緊抓住國家部署實施“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的有利時機,結合我區實際。在全區貫徹落實“星光計劃”,把其作為民心工程,功德事業來抓,經過定點、選址、報批等程序,到20xx年,全區共建“星光計劃”老年人服務設施22個。在具體興建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統一標牌,統一標準,結合各街道社區的實際,因地制宜設制服務項目,服務項目既有圖書閱覽、戲曲娛樂、歌舞健身,康復醫療、還有棋牌書畫、談心聊天等,大大豐富和滿足了社區老年人的文化娛樂生活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贊揚,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為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務檔次,20xx年,我們積極與貴州三力房開公司聯合,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集生活服務、娛樂健身、醫療保健為一體的功能齊全的云巖區夕陽老年公寓,不久將投入使用。
四是以創建社區建設示范區、示范街道、示范社區為載體,強化宣傳,激發各社區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全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環境優美、人際關系和諧的文明社區。20xx年,我區被評為“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區”,20xx年,我區又被命名為“全省社區建設示范區”,黔東辦事處、普陀辦事處被命名為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和平路社區、陜西路社區被命名為社區建設示范社區。今年,我區又申報6個街道和21個社區參加貴陽市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區的評比,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推動我區社區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五是社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從20xx至20xx年,市委、市政府切實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把改善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作為為民興辦的實事。我區抓住這一契機,共解決81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用房,使全區社區辦公用房平均面積達80平方,所有社區實現了微機辦公。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把建立社區信息網絡平臺作為今年的實事,通過網絡平臺的搭建,把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與各街道(鎮)分中心和社區的服務站聯通起來,建立四通八達、覆蓋全區的社區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便捷高效的服務。
三、社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職能錯位,社區居委會負擔過重。我國的城市管理體制,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政府包攬一切,使社區居委會這個自治組織成了政府的下屬機構。用行政和交辦方式,把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街道辦事處的工作都壓在居委會的頭上,而居委會的情況是責任大,權利小、事情多、經費少、干部待遇低,力量弱,整個被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疲于應付,80%的精力在為政府做工作。市、區、街有關部門工作都要進社區,都要掛牌子,居委會變相地成為一個行政組織,使之開展社區自治及社區服務工作受到相應的制約。
二是社區委員生活補貼待遇低。20xx年完成社區整合后,有一批優秀年青同志進入社區,極大充實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增強社區領導班子的生機和活動。社區居委會委員補貼現是人均每月300元,按貴陽市最低工資標準他們都達不到。社區居委會委員的工作繁雜,而待遇卻很低,一部分工作能力強、文化程度高,同時社區補貼養家糊口的社區委員難以安心工作,造成社區人才大量流失。
三是社會保險等后顧之憂無法解決。社區工作者在承接政府大量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受傷害的情況發生,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能力的下降,當他們退出社區舞臺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問題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社區委員的社會保險問題不能有效解決,是影響社區工作者隊伍穩定的`重要因素。
四是社區居委會應有的社會地位難以體現。社區是最基層的群眾自治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以及轄區單位應對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然而部份轄區單位及政府的職能部門對社區干部缺乏應有的尊重,把請求社區協助工作變為安排、吩咐、指使社區完成任務。有的甚至對社區干部進行人身攻擊,社區居委會的法律地位難以體現。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居委會組織法》第四條規定,居民委員會應當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可以興辦有關的服務事業。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市還沒有出臺對街道、社區興辦便民利民服務項目,對社區文化、體育等活動的設施在申請辦場地、租金、稅費以及多渠道引資方面的扶持辦法及措施,社區服務業舉步維艱。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為使我區社區工作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挑戰,上一個新的臺階,下一步要著重研究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認真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居民委員會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協助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居委會“協助開展”的職責已變為“直接參與”,并以目標任務的形式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考核。這與《組織法》發生沖突。要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就要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保證社區組織在自治活動中有職、有錢、有權,使社區自治落到實處。
二是提高社區居委會委員生活待遇,解決委員不安心社區工作的問題。委員的生適待遇不應低于貴陽市最低工資標準,要積極探索把社區工作作為一種“崗位”、一種“職業”,設立委員職務等級工資制度和按年度晉級制度,使工資待遇(級別)與工作職務、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掛鉤。同時,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完善獎勵制度,逐步實現社區居委會工作職業化、規范化。
三是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創建信息化社區。按照“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原則,大力推進社區信息化工作,并以此加速信息化城市的建設。將傳統的服務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提高社區服務的質量和社區管理的水平,為社區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四是促進社區共建,實現資源共享。積極主動與駐轄區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協調,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設施及場地等服務性設施向社會開放,變單位資源為社區資源和社會資源,逐步形成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局。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2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群體關系,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城市街道辦成立于20xx年8月,正式開展工作于20xx年4月,現有干部職工50人。街道辦位于xx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區界限北至xx村(xx村與xxx火車橋之間有25戶100多人,計劃生育工作屬街道辦管理,但社區其它工作又不屬于街道辦管理);南至xx橋、xx大橋;東至xx煙草公司后墻,;西至xx及xx溝;轄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總戶數6554,總人口23391人,其中農民594戶2507人,居民4182戶15307人,流動人口1778戶5577人;轄區劃分為12個小區,分別由12個牽頭單位協助管理。街道辦轄南關、北關兩個社區居委會,指導下寺灣、道鎮兩個基層社區居委會,內設計生站、人武部、民政站、司法所、綜治辦等工作機構,承載著轄區內的黨建、精神文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文化、科技、教育、衛生、計劃生育、安全生產、黨管武裝等多項職能。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1、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恐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南關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北關居委現在租房辦公,20xx年10月份由政府劃拔了辦公場所,目前辦公場所的維修工作全面展開。
2、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恐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為2個社區居委會(xx社區、xx社區),12個居民小區(xx)。
3、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恐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干部職工,由于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著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為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警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干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我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3
為了加快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工程,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近日,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深入河東、金沙等10個鄉鎮的13個新型社區,采取實地查看和村組干部、農戶交流等方式對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工程進度、土地利用、資金籌集、基礎設施配套及社區管理運行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呈現的特點
黨我區把農村小康住宅建設作為實踐和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審時度勢在全區實施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在城鄉融合發展戰略迅速推進的新形勢下,按照農民集中居住、生產生活分離、功能配套完善、社區管理規范的目標,采取合村并點的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今年以來,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范點48個,10561戶,其中動工新型農村社區24個,9983戶,動工小康住宅點24個,578戶。
(一)農村面貌變化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的變革,社區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人畜分離,把后院從原來的生產區變為生活區,有效地杜絕了畜禽、秸稈進入小區,影響環境衛生的三堆從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城鄉融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農民將住上單元房,購物有超市,休閑有廣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群眾得到實惠多。幾年來,市、區財政補助資金3000多萬元,用于新型農村社區、小康住宅示范點建設。對近兩年20戶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點,今年300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每戶給予不少于2萬元的補助,農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信用社發放微利、政策性信貸,其它商業銀行積極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如五和鄉為解決群眾資金困難,和建設銀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為社區入住農戶辦理按揭貸款。一些企業集團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減輕了農民負擔。住房一次投入長期使用,據調查,目前我區農宅82%以上是磚土木結構,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農宅基本是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農民在住宅建設上的重復投入。
(三)拉動投資貢獻大。今年以來,全區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范點共10561戶,目前已完工8526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1億元,占同期全區固定資產投資204.86億元的6.74%。帶動了鋼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磚瓦等一系列建材生產消費,促進了家電、運輸、通信、建筑、餐飲等行業發展,拉動了全區經濟快速增長。
(四)土地節約集約化。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以多層或小高層為主,按照小區式集中建設,單體面積在90㎡左右,大幅度節約了土地。如金沙鄉金廈社區,規劃占地1204畝,入住農戶4049戶,可節約用地750畝;河東鄉中心社區一期規劃占地300畝,入住農戶630戶,可節約土地840畝。據區委農辦測算,目前我區農村住宅占地近27.9萬畝,戶均1.5畝,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全區預計占地不到8萬畝,土地節約的空間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從入戶和群眾交談以及在鄉鎮召開座談會了解的情況看,群眾對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積極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擔憂,綜合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總體規劃滯后。全區新型農村社區總體規劃還沒有啟動,部分鄉鎮只是依據當地群眾的積極性搞建設,選址的隨意性很大。空間布局輻射人口少,建設規模小,如發放鎮在一平方公里范圍內布局了賈家墩、雙橋和小路社區,造成入住農戶分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和運行成本高。同時,新型社區建設和二、三產業的發展布局統籌考慮不夠。
(二)建設機制不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設手續多,報批困難。如高壩鎮十三里社區報批手續達15項之多,收費平均達到170元/㎡,辦完所有手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有些社區土地使用不規范,存在未批先建的問題。社區后期的運行和管理還沒有深入研究,群眾還存在上水何處來,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區誰來管的顧慮。
(三)基礎設施配套緩慢。各鄉鎮普遍重視住房實體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比較緩慢。個別鄉鎮未將基礎設施配套部分計入住宅建設成本,實現完工入住的資金缺口大。如河東鄉前期為鼓勵農戶到中心社區居住,未將供暖、供水、供電、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費用攤入房價,建設資金缺口達600多萬元;補助資金、危改資金和其它項目資金撥付和工程建設進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建成的示范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沒有全面完工,影響了群眾入住的滿意度。
(四)籌資渠道不寬。新型社區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據鄉鎮初步測算,每戶建筑面積以80--120㎡計,建房資金需要12--18萬元,主要靠群眾集資和政府補助。建設500戶以上規模的社區,按照目前設計要求,水、電、路、供暖、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需2--3萬元,資金壓力相當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工程質量管理不夠規范。部分社區建設前期工作不細,施工準備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個別施工企業技術力量不足,規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鄉鎮工程招標、質量監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監理費用由施工方承擔,工程監理錯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職責;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施工檢查、旁站監理不到位,資料記載不全,存在質量管理漏洞。
三、對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踐證明,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更是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認真總結經驗,抓好典型帶動,用新的.理念指導建設,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形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合力。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組建一支業務熟、素質高、能力強的建管隊伍,具體負責政策研究、組織協調、措施落實、施工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強化聯席會議、一事一議會議制度,凡是區上辦理的各種手續,簡化辦事程序,盡量減免各種規費。市一級報批的建設手續,由鄉鎮提供完備資料,對口區級部門協助報批。同時,進一步明確部門、鄉鎮 、村委會、農民群眾在社區建設中的責任,形成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協調配合、鄉(鎮)村積極運作、農民主動參與的推進工作聯動機制。
(二)堅持規劃先行,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依照《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總體規劃》,邀請國內有資質、有影響的規劃單位,打破現行的行政區域界線,采取合村并點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各鄉鎮的詳細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要充分考慮各鄉鎮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資源配置、人文環境和村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確定社區建設位置和規模。積極探索適合我區實際的建設模式,建議城郊和工業園區鄉鎮發揮土地增值優勢,借助相關政策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以小高層和高層為主;金色大道沿線條件較好的鄉鎮,以高層或多層為主;人口分散,經濟條件薄弱、有荒灘空地的沿山邊緣鄉鎮根據群眾意愿以二層或平頂房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風格鮮明的新型農村社區。
(三)強化產業支撐,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久動力。農戶入住社區后,雖然生活開支有所增加,但相對完善的服務功能,可以使他們從繁重的家務和土地勞作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一是注重產業發展。隨著社區規模的擴大,要更大范圍規劃產業布局,加大勞務輸出,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催生一批高效節水種植大戶、設施農牧業大戶、特色林果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從而使農民群眾既不離鄉也不離土,就近就業,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穩定來源。二是引導好各種農村合作組織在社區中的銜接,發揮優勢,為農副產品的外銷搭建好平臺。三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勞動密集型、適于松散管理、分散經營或生產的企業,為家庭婦女和居家留守人員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收入,解決入住的后顧之憂。
(四)拓寬融資渠道,破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瓶頸。資金短缺是制約目前我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大因素。要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資金。一是建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區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用于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二是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以地生財,借地發展,對集體建設用地,除統籌安排好農村社區及公益事業建設用地外,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置換為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使用。對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國家規定用途外,其余部分應優先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三是整合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多個部門涉農資金捆綁使用,按照渠道不亂、各記其功、統一撥付、集中投放的原則,用于農村社區建設。四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招商引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進行包裝,積極推介,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五是引導金融資金參與社區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擔保方式、投融資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多方化解資金難題。
(五)保證工程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社區建設整體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須自始至終堅持高質量建設。嚴把質量安全關,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滿足群眾的購買能力而忽視工程質量。繼續嚴把施工圖審查、招標、監理、質監等重要環節。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管作用,對在建工程進行安全、質量、手續、監理、節能方面的全面檢查,切實搞好建筑質量監理和工程驗收。要按照建設集約化、居住生態化、管理科學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電、水、沼氣、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科技信息網絡)、五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三有(休閑廣場、農家店、農家書屋)、一集中(垃圾集中處理), 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休閑娛樂、綠化美化、生產布局等通盤考慮,努力建設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配套的新型農村社區,確保群眾買著放心、住著舒心,把好事辦實,讓群眾滿意。
(六)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僅帶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還將引發農村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社區建成后,幾個村集中居住,村級組織如何設置、集體資產如何管理、物業和社區服務如何開展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在社區建設的同時,就要提前思考社區管理工作。建議有關部門和鄉鎮及早研究農村社區管理的新途徑,培養一批指導社區管理及服務的人才,為新型農村社區管理蓄積力量。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4
社區衛生服務是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的基礎環節。為了詳細了解南充市xxxx區社區衛生服務現狀,xxxx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人員,于今年5月分別到區衛生局和7個街道辦事處,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聽匯報、看現場、座談走訪、問卷調研等方式進行,其中向社會群眾發出問卷調研230份,收回問卷調研230份,滿意率70%,基本滿意26%,不滿意4%。從調研的情況看,xxxx區社區衛生服務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及時調整基礎醫療機構功能和布局,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推進并得到穩步發展。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一)“六位一體”服務功能得到落實。近年來,xxxx區認真抓了落實社區衛生服務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工作。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宣傳預防接種和保健知識,對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進行認真篩查和統一管理,積極開展康復護理,入戶產后訪視和計劃生育指導等工作,“六位一體”服務功能基本得到落實。
(二)嚴格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優惠政策普及到百姓。自20xx年xx月起,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均實行政府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做到了三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采購、百分之百使用、百分之百零差率銷售。群眾普遍認為,藥品零差率銷售是政府為群眾解決“看病貴”所做的`最直接的好事。
(三)衛生服務方式有所創新。社區衛生醫務人員的服務由傳統的坐堂行醫向主動上門服務轉變,推行“上門服務健康管理模式”,免費為社區居民健康體檢,使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關口前移到家庭;對社區衛生醫務人員全面實行績效考核,強化了激勵機制,提升了服務水平。
(四)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新農合參合居民信息的錄入和校驗、病人門診報銷、住院報銷等工作,在降低救治費用,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方面成效明顯。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宣傳不夠到位。群眾對公共衛生服務相關政策和制度知曉率還較低,有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上門體檢或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體檢較為困難,有的上門醫生還被拒之門外。無論是居民還是醫務工作者,傳統思維定式還相當濃厚,導致協調配合不力。街道、居委會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與社區居民之間的“牽線搭橋”作用發揮不夠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內其他醫療機構的協作和交流較少,衛生資源共享不夠充分。
二是硬件建設滯后,人員配置不盡合理。xxxx區大部分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用房狹小,診療設備較為落后,基本輔檢設備不齊,環境設施較差。服務人員素質不太高、結構不盡合理、專業分布不達標、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同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工作量大、待遇相對偏低,付出和收入的矛盾較為突出。
三是經費投入不足。區財政在預算衛生經費時,未完全將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和人員工資、辦公經費分項單列,存在打捆使用的情況,且未考慮公共衛生成本費用。
三、建議和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要以社區干部為紐帶,加強社區居民和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溝通聯系,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積極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扎實開展上門服務和引導居民到中心進行健康體檢,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完善網絡體系建設。要加快xxxx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步伐。盡快將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對龍門、青蓮、青松3個街道辦(中心)衛生院更名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積極落實青蓮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用地;規劃建設小龍、都京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提請市政府將六合職工醫院整體納入xxxx管理,將其符合社區衛生服務資格人員并入財政管理。從而完善轄區內街道辦事處衛生服務功能,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三)加大財政投入。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人員工資、辦公經費應按時、足額撥付;要加強建設用地協調,促使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要全額預算購買基本診療設備的費用,深入開展基本輔檢服務,形成常見病不出社區就可以完成診斷和治療的格局;要逐步提高職工待遇,強化職工生活保障。
(四)加強協調配合。要對街道(社區)干部進行社區衛生服務知識培訓,充分發揮其紐帶作用,配合做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同時其他醫療機構要做好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對口支援工作,進一步完善雙向轉診;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轄區內其他醫療機構的信息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五)加強管理,提升素質。要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日常運行的監管力度,加強專業指導,保證惠民政策的落實,讓社區居民切實享受到實惠;要加強人員管理,加大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爭取實現所有從事社區工作的醫務人員都具備資質;要建立高水平人員“留得住”,不合格人員“流得出”的用人機制,提高社區衛生服務隊伍整體素質。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5
一、完成情況:
1、落實“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制度。對確實需村(社區)協助完成的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將有關工作和經費一并交給社區,保障社區事務責、權、利統一。
2、推進村(社區)“一站式“服務。街道發揮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作用,整合政務中心以及行政審批中心下放事項,實行政放權,重心下移,推進”一站式“便民服務平臺,將街道政務中心的行政事務性工作集中放在社區服務站,與居委會工作相對分離,把居委會從繁雜事務中解放出去,更好地做好服務居民的本職工作。
3、精簡村(社區)各類考核評比。對村(社區)的各類考核,實行年度目標綜合考核,由街道統一組織實施,年底一次進行。街道對社區各類考核評比的清理,考核項目和評比項目都較之前大幅減少。
4、規范村(社區)掛牌和臺賬。街道指導認真抓好村(社區)掛牌規范和臺賬清理工作,規范精簡各類臺賬和材料報表,逐步建立了統一的社區工作臺賬,整合相近業務,各村(社區)工作臺帳較之前大幅減少。
5、規范印章管理使用。對村(居)委會印章管理進行了規范,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有明確規定,村(社區)能如實掌握情況且確需提供證明的,方可使用印章。
二、存在問題:
1、工作經費保障困難,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低。社區工作人員待遇較低,造成工作人員對做好社會管理、服務居民的積極性不高,在服務民生、計劃生育等工作不斷增多,工作負荷增大等因素下,社區整日疲于應付,造成服務工作滯后,影響了基本職能的'正常運行。
2、組織網絡關系不順,服務效能偏低。社區服務功能不齊全,專業服務機構缺少,社區社會組織資源沒有優化開發出來,服務內容、方式目前還處在較低層次。
3、村(社區)工作管理理念落后。社區辦公場所大部分機關化,社區工作人員把社區管理行政化。村(社區)辦公場所用于辦公開會,領導檢查,將村(社區)服務用房的綜合功能分散,沒有向居民開放,為居民服務的意識,只等居民群眾上門辦事,大多數社區干部沒有把走家串戶聯絡居民感情,發動群眾開展各項活動作為自己主要的工作內容。
三、下一步打算:
1、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機制,理順政府與社區的關系。對社區的各項考核評比、臺賬資料等要精簡。讓村(社區)居委會有時間去做社區服務和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搭建各種類型的互動平臺,讓居民互相認識和交流,增加社區的凝聚力。
2、強化功能,提升村(社區)服務水平。要進一步改善村(社區)服務條件,重點加強對社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使用管理和社區信息化建設。采取多功能多用途的辦法,完善辦理公共事務、組織居民活動、開展村(社區)服務等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服務設施的綜合效益。
3、大力培育專業性、公益性本土社會組織,推進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參與社區管理和開展多式的社區服務活動。利用專業的社會組織,使其成為村(社區)減負的好幫手。
4、強化資金投入,探索村(社區)運行保障新機制。按照“財政撥付、費隨事轉、社會資助”的原則和公共財政的要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無可爭辯,建立穩定的建設投入機制,完善村(社區)建設的財務和支撐體系。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 16
一、社區治安是社區建設的保證
1、今年以來,社區認真落實“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加強社區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實,增強在維護社會治安中的作用,積極推動社區建設綜合治理工作。
2、進一步加大創建平安社區的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居民參與意識,動員居民積極參與治安志愿者的活動中。社區動員轄區內的離退休黨員、保潔隊和部分的居民,進行宣傳教育, 利用社區宣傳欄等宣傳工具,使我們的創建平安社區宣傳教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3、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工作。認真開展社區治安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發揮綜治維穩信訪工作中心的功能,組織聯防隊員,動員居民群防群治隊伍進行治安聯防巡邏和平安社區等創建活動,加強人防、物防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全年組織社區聯防隊員和居民共巡邏96次,通過宣傳,使社區居民防范意識明顯提高,防范力量建設顯著增強,社區居民安全感顯著提高,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二、加強對轄區的流動人口、房屋租賃的規范化管理
1、加強流動人口、房屋租賃規范化管理,嚴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區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轄區常住人口,外來暫住人員,重點人員進行調查、登記。目前我轄區內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為53戶99人,共有出租房屋戶40戶。每一戶出租房屋業主均與社區簽訂治安責任書,社區每月對出租房屋進行治安查驗至少1次以上,流動人口登記率達100%。
2、對小區租賃戶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以誰出租、誰受益誰負責為原則,管理好轄區的暫住人口與外來人口。轄區民警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各項普法宣傳教育,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余份,依法保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3、督促轄區施工單位堅持“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誰出租、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嚴把流動人口“流入”關,做到來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確保外來人員不失控。
三、深入開展禁毒警示教育、強化居民防范意識
1、結合禁毒工作安排積極開展無毒社區的創建工作,以“不讓毒品進我家”等活動為切入點,在社區內以禁毒宣傳單,入戶宣傳等活動形式,加強了小區居民的禁毒意識。目前我社區無新滋生吸毒人員,無制、販毒行為。
2、我們一直沒有放松對“全能神”等邪教組織的警惕。一方面我們經常下到居民當中去,通過與居民的交流,從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全能神”信仰者,做到“發現一個,幫教一個”;另一方面,積極發動居民主動向我們揭發、提供邪教組織的非法活動,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由于一直以來我們在轄區內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沒有發現有新滋生、“全能神”信仰者發動的集體鬧事、集體上訪事件。
四、圍繞“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兩勞幫教和居民矛盾調解工作
1、社區居委會以展板、社區黨建網、電子大屏幕、講座、宣傳欄等形式,組織轄區居民全面開展“法律進社區”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各項普法宣傳工作,營造轄區濃厚的法制輿論氛圍,開展法制學習4次。社區今年懸掛各類法制宣傳橫幅6條,出各項普法宣傳簡報10期,發放各類普法宣傳單1000余份,參加司法局法制培訓1次,通過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法律知識,使居民懂得了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辦事的法律意識。
2、積極組織居民開展預防和減少犯罪工作,統籌協調使用社區預防犯罪工作資源,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務和管理。在社區戒毒(康復)方面,采取“五位一體”的幫教方式,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建立了個人信息檔案,嚴格按照縣禁毒辦的要求管理,社區書記與專職禁毒人員簽訂了責任書, 社區專職人員與戒毒(康復)人員簽訂了協議書,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定期聯系戒毒(康復)人員談話,了解掌握情況,跟蹤他們的行蹤,根據協議爭取做到在社區戒毒,社區康復。
3、認真排查和化解居民內部矛盾,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各類矛盾激化”的原則,把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維護社會穩定。今年,調委會共接受調解糾紛48起,排查率100%,調成率100%。
五、開展豐富有益的活動,陶冶居民的情操。
1、社區黨工委利用社區文化廣場和圖書館等文化資源,發動社區文藝隊和廣大的文藝愛好者,主辦和協辦了5場居民聯歡和文化進小區文藝晚會,極大的'調動了廣大的居民朋友參與的積極性,豐富了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使廣大的居民朋友遠離犯罪、遠離矛盾。
2、社區通過創建無毒社區、平安社區、學習型社區、全縣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示范點等活動,不但穩定了社區的治安環境,還極大的提高了廣大居民朋友維護社會治安的意識。
3、社區積極發動社區居民開展了多種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充分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使轄區居民在閑暇之余到社區打籃球、打乒乓球、下圍棋和方棋、跳舞、練字、看書等,使得居民多向健康的方向邁進,打破成規陋習,培育新型的時代居民,進化社區周圍的空氣,為社會創造出團結,奮進的美好氛圍。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通用11篇)03-09
基層減負調研情況報告(精選5篇)11-25
基層社區減負調研情況報告范文(通用6篇)11-26
基層減負調研情況報告范文(精選9篇)11-26
基層減負工作調研情況報告(精選9篇)11-25
基層減負情況調研報告(通用11篇)11-25
基層減負調研報告12-19
基層減負情況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11-26
社區基層減負報告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