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風俗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22 12:54:32 報告 我要投稿

風俗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俗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風俗調查報告

風俗調查報告1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游百病

  為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時左右,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華東師范大學青島實驗中學班級:20xx級(6)班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風俗調查報告2

  這個寒假,學校再次讓我們做關于假期的社會實踐報告,這也是假期作業的慣例,之前,這個作業我沒有特別的重視,所以之前并沒有參加之前的評比。這個假期,這個作業我將會好好完成。

  隨著寒假的開始,也寓意著快要過年了。春節,大家并不陌生,這是我國每年都要慶賀的大事。再說春節習俗,有人說,不就是吃餃子、放鞭炮嗎?其實不然,我國各地人民的春節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想要了解?我會一一介紹給大家。

  我國異地的春節習俗:

  河南:

  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過年”的風俗不僅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顯的獨特之處。

  祭灶

  在河南,春節的祭灶儀式尤為重要。這主要來源于一個民間故事: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兩人非常疼愛他,可沒辦法,家中貧困,只能讓兒子上煤礦去挖煤。有一次,老漢去探望兒子,在路上遇見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交談中得知,光腳片是閻王派來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兒子,光腳片應允,讓他別告訴別人。此事過了三年之后,在臘月二十二晚,老漢將此事講給自己的老伴,誰知被灶神聽去稟告了玉帝,玉帝隨之收回老漢的兒子,懲戒了光腳片。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后,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

  “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豐盛的年夜

  飯大家都知道有俗語稱,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樣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飲食習慣。湘菜愛放辣椒,辣椒可說是湘文化的精神圖騰,制法也是多種多樣,辣字當頭,也兼顧色、香、味,讓食客吃罷汗流浹背,唇齒留辣,回味良久啊!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卻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雞,湘潭剁椒魚頭、毛式紅燒肉等,均是經濟實惠之物,價格與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廣受大眾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婦燒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種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懸掛祖宗圖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頭神、白虎爺、井神、土地神、財神)。民間認為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

  拜祖

  舊時正月初一中午,在洞頭縣,各家要祭拜祖宗。其儀式由家庭主婦主持。先列供品,擺好酒盅、筷子,在酒蠱里斟上黃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間要擺一條長椅,然后點起紅燭,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龕香爐上焚香。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此時開始燒'金紙'(一種貼著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俗信經過念經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饌,撤饌前要先移動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時,供桌上的禮品不準動;凡祭拜過的供品,除糕點果品外,均要重新煮過或經蒸氣熱過才能吃。否則,都認為是對神靈、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頭島上至今還保留了一種叫拜茶的習俗。拜茶即以紅棗、桂圓、年糕等煮成甜茶謂'紅棗茶',取其吉利之意:紅棗--日子越過越紅火,桂圓--合家團圓、平安順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兩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燭、燒金紙、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湯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門在外,或在家干活兒,若遇雨受阻,人們便會以'正月初一喝湯的這話自嘲。喝過茶后,還要再燒線面吃,俗謂'長壽面',既是圖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長命百歲,又因喝茶不夠飽,作為添食,可收一舉兩得之效。

  廣州:

  年三十

  行花街除夕之夜,吃年飯、守歲和逛花市是老廣州辭舊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飯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凌晨祭祖拜神,殺雞。起床焚香,放炮仗。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初一的中午飯必須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成一鍋“羅漢齋”,希望這一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魚大肉了。

  年初二

  開年一大早,家中婦女要主持“開鍋”,下花生油,煎蘿卜糕、煎魚。現代人更是喜歡將開年飯擺到酒樓吃,吃得越早越好。這天,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廣東流行女兒攜家帶口回娘家。廣州的一些郊區農村還保留著“放生”的習俗,買活鯉魚,用紅紙蓋上魚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窮鬼日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廣州人會選擇足不出戶。這天如有人串門,會被當作窮鬼趕出門。

  年初四

  神落天接財神回家。如果舊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過年,有一個影響極為廣泛的俗語:“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農村過年的安排。

  黑龍江農村與這略有區別: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道有(對聯),三十走油,初一磕頭。其中,貼道有是貼對聯的意思,黑龍江農村,按老規矩,水井上貼的對聯一般是“道有”,兩字為豎著寫,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時作為有字的“橫”,意思是水連續不斷,什么時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類,現在做的已經不多了。

  黑龍江農村過年,一般始于臘月二十三,過了正月十五,年算過完了。

  1.臘月二十三,要放一掛鞭炮,吃餃子。灶王爺和財神要升天,即將舊的灶王爺像和財神像燒了,有的人家會擺些供品,堵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臘月二十四,掃房,打掃衛生。

  3.臘月二十六、七,要殺豬殺雞。不急著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庫房凍起來。

  4.臘月二十八,發面,蒸包子饅頭和豆包,一部分作為貢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則為了吃,過年了,女人們也不會天天做飯,也要歇歇,也要過年。吃飯時,就取來熱熱就可以。現在這樣做的也不多了,面食買著很方便。

  5.臘月二十九,寫對聯,貼春聯。不僅人住的房屋貼,連雞窩豬圈羊圈牛圈都貼,印象中,牛圈經常貼的一幅對聯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馬賽北海蛟龍”,雞窩貼“金雞滿架”,豬圈貼“肥豬滿圈”或“大豬年年有,小豬月月增”。除了春聯,還貼窗花剪紙、掛帖和年畫。

  6.臘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餃子,接神,迎接祖先回來,有家譜的人家,會將家譜貼上,沒有家譜的人家,會用紅紙寫一張“三代宗戚”,貼在墻上,擺上供品供奉。同時,也迎接灶王爺和財神回來。有一些人會印許多財神像到各家送,這是送財,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還要賞些錢的。

  年夜飯一般要有豬蹄和雞爪,意味撓錢靶子,來年多多撈錢。年夜飯不能吃蝦和東北人經常吃的酸菜,蝦與瞎諧音,酸是變質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飯最好有雞有魚,象征著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連年有余。晚上守歲。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錢,不吉利。午夜鐘聲響起,要給祖先家譜和家中長輩磕頭拜年,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

  了解了這么多省份的春節習俗,原來各地的春節習俗是不同的。接著,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漢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數民族。想不想了解這些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是怎樣的?讓我一一介紹給大家。

  壯族:

  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后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食品。晚間,村前寨后傳來陣陣清脆的敲餅聲,噴噴油香彌漫著壯村小巷。

  除夕這天,各家各戶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按壯族春節習俗“壓年飯”飯菜要煮多,吃夠吃剩,這是預示來年五谷豐登來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豐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閹雞,魚,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開始。做生意的人興在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為柴與“財”諧音,期盼新年財源滾滾來。

  藏族:

  除夕之夜,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戴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祛邪降福。春節期間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在傣族春節習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節習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將舉行“象腳鼓比賽”,選手們精神振奮、擊鼓不停,誰的動作優美、鼓聲好即獲獎。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打開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

  春節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云天,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女孩子抹著紅臉蛋,眉間點個小紅點兒,頭上扎著紅發結,穿來跑去,好不熱鬧,大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面條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彝族:

  彝族過年地板上要鋪一層草。選割巖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純潔的草、干凈的草,羊嘴沒有沾過的草;是獸蹄沒有踏過的草;是豐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榮,鋪青疊翠,綠草茸茸如綠氈鋪地,象征子孫的榮華富貴。彝族過年前除催喂肥豬、釀好酒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準備——“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齊的柴垛,過年前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去砍柴來完成這項準備。寨子里家家戶戶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顯示勤勞、康樂。

  朝鮮族:

  春節早晨起來,首先洗簌干凈,然后換上事先準備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結束后,需進行新年第一次行禮,即所謂“拜年”。在家人拜年時,接收拜年的長輩需要給小輩一些壓歲錢;拜年時,公公婆婆除了給新過門的兒媳婦壓歲錢,還會送一些諸如化妝品、頭繩等小禮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飲食做為早餐。然后,小輩們又出門給親戚或鄰居的長輩們拜年。春節的年飯一般為年糕湯、打糕、米糕、松餅等。從春節那天起,各種民俗游戲會陸續展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風箏等游戲。

  這是我所了解到的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但其實,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有過年的氣息。雖然各地的春節習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地方,我們大家都在慶祝同一個節日——春節!

風俗調查報告3

  調查背景及目的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乞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地分東西南北,我國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風土人情,在春節習俗上也各有特色各有看點。

  調查對象

  1、區域本次調查區域為重慶市東北部山區,以萬州、云陽兩地的城鄉為重點調查對象。

  2、人群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當地的春節習俗,調查人群為當地居民,對人群年齡等不再細分。

  調查經過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實地調查方式,走訪萬州、云陽兩地的城鄉,觀察當地居民在春節期間的行為,并向其詢問具體習俗。調查的第一站是萬州區枇杷坪某街道居民秦伯家,時間是農歷臘月二十六,距離除夕大年夜還有三天時間。秦伯家剛剛喬遷新居,正在宴請賓客慶祝,當地人稱“賀房子”。

  從秦伯口中得知,由于臨近春節,臘月里許多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擺酒席的人特別多,酒樓至少得提前一個月預定。另外在萬州王家坡地區,調查員走訪了幾家大型商場和超市,發現里面都是人頭攢動,生意十分火爆。一打聽,人們都在忙著置辦年貨。給自己和家人買身新衣裳,給家里添置些紅紅火火的裝飾品,買些待客用的糖果、瓜子、飲料等。

  第二站是萬州區郭村鎮某村居民王婆婆家,時間是農歷臘月二十九,正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王婆婆平時和老伴兒兩個人住在家里,兒孫們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今年過年,兒孫們都從外地趕了回來陪老兩口歡度春節,老兩口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王婆婆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都在為年夜飯忙碌著,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第三站是云陽縣濱江路張女士家,時間為農歷大年初二,張女士一家正準備出門去拜訪孩子的外公外婆。張女士夫妻二人提著為二老準備的新年禮物,簽著他們的女兒,樂呵呵的出了門。

  最后一站是云陽縣江口鎮某村居民黃先生家,是時間是農歷正月初六。黃先生一家基本結束了走親訪友,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準備投入新一年的奮斗之中,向著幸福生活繼續努力前行。

  此次調查共經十天,從節前到節后,觀察了解到了重慶市東北部地區居民在春節期間的習俗,為調查結論的得出奠定了良好基礎。

  調查結論

  經過調查,關于重慶市東北部山區的春節習俗,得出以下結論:

  1、該地區居民和全國所有群眾一樣都十分看重春節這一重大節日。由于該地區的外出務工人員特別的多,尤其是在農村,空巢家庭十分普遍。臨近新春佳節,許許多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父母親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熱騰騰的年夜飯。

  比較有特點的是,該地區居民十分看重除夕當天的午飯,菜品十分豐盛,豬頭肉、雞和魚是必不可少的。吃飯前會先在屋外點燃一掛爆竹,在屋內飯桌旁先燒幾張紙錢,桌上擺好三葷三素三碗飯三碗酒,請祖先來吃頓團圓飯,撤掉后才能開飯。相鄰的幾家人之間還會比比誰家更早開飯,搶個步步爭先的好彩頭。

  2、當地人在祭祖方面十分看重,節前一定會給自家祖先“上墳”,即除掉墳上的雜草,給墳上添些新土,有些家庭還會讓每一個成員都來添土,表示對祖先的尊敬,同時乞求祖先的保佑。在過年的時候會給祖先燒紙錢、上香、放鞭炮、掛墳票,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一部分人會同時在墳前放煙花。當地人十分看重風水玄學,據說明年是閏年,閏年不能動墳,除草添土都不行,只能燒些紙錢之類的。

  3、該地區居民在尊重傳統的情況下也會有些變通,比如說守歲,現在很少有人會真的一夜不睡,通常只會等到零點鐘聲響起,燃放過爆竹煙花過后便去睡了。聽說先前當地還有在零點時放十二個大炮仗的習俗,由于安全系數實在太低,出現過很多起被鞭炮炸傷的事故,這個習俗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繼續堅持了。

  4、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一天會有很多的忌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做不吉利的事,總之一切都要大吉大利,為新的一年求個好的開始。有趣的是大年初一這一天,家長不能吵吵著叫孩子起床,那樣不吉利,很多家長會在睡覺前叮囑孩子一定要自己早起,遇上睡懶覺的小孩兒家長可就沒法了,既不能打也不能罵,只能由著他了。

  5、在該地區走親訪友非常的普遍,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多小孩便隨著父母去拜見外公外婆。從大年初二開始,大家便忙碌著走親戚了。為了避免客人來了主人卻走親戚去了這樣的尷尬情況,一般會約好某一天去某人家里拜年,這樣大家才都方便安排。

  6、當然了,壓歲錢是少不了的。一般是長輩給晚輩給壓歲錢,晚輩也會給長輩錢,但不叫壓歲錢,只能說是晚輩的一點心意,孝敬長輩的。如果初次帶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的話,幾乎會收到所有長輩的壓歲錢。初次隨父母走親訪友的嬰兒也一樣,不光長輩給,已經工作的哥哥姐姐也會給壓歲錢。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地很多的春節習俗和全國其他地方的習俗相差不大,大致上都是在春節討個大吉大利的好彩頭,為新的一年做個好的開始,寄托了人們對將來的希望,對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風俗調查報告4

  一、關于“春節習俗”調查報告的原因:

  寒假期間,我隨家人過了一個祥和快樂的春節,在過春節時,發現了一些風俗習慣,在中國人的過年習俗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過年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我帶著疑問走訪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調查報告的內容:

  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春節,代表了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意味著新春的到來,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復始的過著春節,可為什么要過春節呢?相傳,古時候有個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會出來吃人。有一個聰明的小孩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人們在門前貼上紅對聯,掛上紅燈籠,并放鞭炮。“年”被嚇跑回湖里。從此,人們每年都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年”從此再也不敢出來了。所以人們第二天都會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見到了人都會說“過年好”。這個習俗也就被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人們仍會說“過年好”。

  春節,人們都會在一起吃團圓飯,無論多遠,也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臘月二十九,人們就開始忙著貼對聯、“福”字、掛門錢。把“福”倒過來貼,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們就忙著包餃子,男人們就去“上墳” 。“上墳”意味著想讓死去的親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氣息,同時也表達了晚輩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餃子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習俗。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去“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塊、花生、棗、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春節,長輩會給晚輩們一些壓歲錢,意味著給晚輩們添歲,也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愛與期望;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還得串親戚。人們會從大年初二走親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們交流過去一年的得與失,為新的一年繪新譜。……….

  三、調查報告的總結

  春節的習俗來源已久,在中國民族流傳了上下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望“春節習俗”在中國大地上發揚光大。

風俗調查報告5

  青海省樂都縣地處祁連山支脈達坂山東南麓和昆侖山系余脈日月山以東,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一帶,自古以來便是由內地進入藏區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橫穿境內,使該縣成為青海省重要的農業區;轄區內居住有漢、蒙、藏、土、回等名組。這些均使樂都縣成為一個文化底蘊豐厚,地方特色濃郁,對青海各族文化風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同時又具有自身獨特魅力的大美之地。縣政府所在地碾伯鎮文物古跡頗多。特被是東關街的西來寺,創建于16XX年。寺院規模宏大,占地2100多平方米,山門、金剛殿、關圣殿、正中大殿、觀音殿等,都無不宏偉壯觀。

  樂都以田園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寫下了大量描寫郊野風景的佳作。所謂“東溪春色”是碾伯鎮八景之一,府志稱“春時小橋流水,花發鳥鳴,亦可游賞。”由于樂都比西寧海拔低,溫度高,山鄉風光幽美。大概正因為山鄉氣候好風景秀,所以《穆天子傳》上叫做“溫谷樂都”的吧。

  樂都溫潤的氣候也適宜于水果生長。每當秋季,碾伯鎮上水果豐富,價格便宜,質量上乘。其中“樂都的沙果子”是早已遠近聞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樂都人。樂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種,色艷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產之一。還有一種“軟兒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別。一般是放置到嚴冬,待凍成冰梨,吃時放在涼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凍,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盡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樂都柳灣出土的彩陶數量居多。

  柳灣在樂都縣東高廟鎮。鎮東兩公里處有一個村莊,就是柳灣村。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村子,村北那東西走向的旱臺,也從來沒有外地人光顧過。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了一個埋藏在地下幾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隊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隊的工作者,在這里扎下根來發掘。他們勤奮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發掘結束。他們在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達15000件。一個彩陶世界清理出來了,考古工作者將它命名為柳灣原始社會氏族公共墓地,后來又創辦了柳灣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兩大本《青海柳灣》在全國發行。“柳灣”從此出名,為國內外文化、學術界所關注,游人也從此摩肩接踵,前來觀賞。

  柳灣墓地是新石器時期的。從考古文化分期講,出土的文物有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也有齊家文化的類型,其中以馬廠類型的數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們的生活用具。先民們不僅講究實用,而且講究美觀。在陶器上繪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紋圖案,底色與花紋顏色搭配得當,相得益彰。彩陶上還有大量類似十工之類的符號,有人認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認為是數學代碼,還有人說是氏族的徽號。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件“陰陽合體壺”。陶壺頸腹部塑有一個不穿衣服的人像,下邊又以夸張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兩性的,既有男陽又有女陰,很難說人像是男還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學者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其實,這件彩陶的價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環節,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過渡階段——男女性同時崇拜。

  在柳灣墓地附近還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質地為夾砂紅陶,表面為紫紅色,并繪有條紋、回紋、三角紋等黑彩,線條流暢,紋路清晰,造型與現代長統靴相似。這種陶靴在中國還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說明了早在青銅器時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們已經會制作和穿用長統靴子了。

  柳灣彩陶中精品眾多,每一件都會使人發現一個新的問題,讓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個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過于親自到柳灣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諺語:“去了瞿曇寺,北京再別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曇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樣式。這自然有些夸張,但瞿曇寺的殿堂建筑的確有點像故宮,據說當初就是仿照故宮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宮”之稱。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歷代劫火中屢遭焚毀,能完整地保留下來的極少,而瞿曇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曇寺在樂都縣城南17公里的瞿曇鄉。鄉以寺名,足見寺院之影響。

  寺的周圍群山圍繞,近處林木蔥蘢,郁郁蒼蒼,流水潺潺,鳥語花香;遠處樂都南山終年積雪,寒光逼日,“皎潔凌空似玉山”,“影射長天迷素鶴,光浮淺水失群鷴”便是真實的寫照。在雪嶺翠山的映照下,瞿曇寺更加幽靜壯麗,古香古色。從山門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剛殿,穿過金剛殿,即是瞿曇寺殿和寶光殿;左右兩邊殿堂眾多。依次而進,后邊是最宏偉的隆國殿。從高處看,主要的大殿與山門對齊,建在一條線上。

  隆國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筑之一,建于1427年(明宣德二年)。大殿面積為912平方米,高筑坡臺之上,飛檐翹角,畫粱雕棟,高大雄偉,富麗堂皇。殿內還有一座高達3米的泉神堂,堂中有一眼泉水,人稱瞿曇池,據說是神泉,飲之聰明倍加。大殿兩邊廊房相連,渾然一體,人們稱之為“七十二間走水廳”。在兩廊墻壁上佛畫如長卷,粗粗看一遍也得半個小時。

  二、樂都縣春節風俗介紹

  湟水千年流,唯富南涼都(樂都縣在十六國時為南涼國都城),富饒的物產蘊育了發達的鄉土文化。同時,來自互助的青稞酒文化、源于牧區的藏文化、扎根于本地世居漢族群眾并吸收了甘肅、陜西風格的青海東部文化及祖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支奇葩——河湟花兒,共同蘊育出了樂都縣獨具特色的`春節風俗。

  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開始忙于為過年做準備,到處都彌漫著節日將至的喜慶氣氛。

  在縣城地區,人們早早便忙著大掃除,采辦年貨,準備過節食品了。年貨主要是各類食品、煙酒、蔬菜和肉類及走親戚時的禮品。過去的禮品主要為茯茶、酒等,農家則或捎些自家炸的油餅,或帶點自家田地里產的東西。現在市面上各種禮盒為拜年禮物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過節食品主要是炸油餅、炸麻花、馓子等面食及炸丸子、鹵肉等肉類。馓子是青海特有的一種油炸面食,形如一盤線,粗細如同筷子。鹵肉種類很多,豬肉、豬蹄、牛肉、雞等均可鹵制作為過年食品。

  而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一頭“年豬”,用一年的時間精心飼養,為過春節做準備。進入臘月,家里的男人們便會選定一個好日子,起柴架鍋殺豬,程序極為干凈利落;而主婦們則將豬肉仔細清洗,然后將一部分肉以鹵、炒等方式制成各種美味,邀請左鄰右舍來自家做客。這也同時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成為一個固定的習俗。

  品嘗著鮮美的肉食,佐以青海特有的青稞酒,真是——

  朋酒思鄉,曰殺牛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一早便忙碌起來,貼對聯,進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掃,到了下午,便開始準備年夜飯,餃子是永遠的經典。和面,剁陷,包餃子,油潑辣子,熗蒜泥,一切都準備停當。而在年夜飯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祭祀祖先。

  傳統信仰相信,人死了仍會在“陰間”“活著”,因此,這里的祭祀活動便帶上了一層濃濃的迷信色彩,祭祀時,攜帶各類食品、“紙錢”等物品到祖先墳前焚燒,俗稱“燒紙”,人們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祖先便能吃到子孫孝敬的食物,收到能在“陰間”通用的“紙錢”。最后再澆上“奠茶”和酒。在縣城里的居民因老家較遠而選擇到路邊或郊外的田地進行祭祀。樂都縣屬城鄉結合地區,一直保留著傳統的喪葬祭祀方式。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路邊被焚燒過后留下的痕跡破壞了環境青海,同時,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定隱患。然而幾百年傳下來的風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因此筆者希望這種傳統的祭祀方式能漸漸朝著文明、環抱的方向發展,同時呼吁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引導和對火災隱患的防預。

  祭完祖先,一家人便齊聚桌前,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還有鹵肉、排骨、豬蹄、肘子等佳肴,電視里的“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精彩上演,團圓飯便開始了!真是一派和樂融融的盛世圖景!

  窗外的鞭炮聲已是此起彼伏,因為是小城便沒有了“禁放”、“限放”等約束,孩子們提著燈籠,在大人的看護下盡情燃放煙花。整個除夕的夜晚,全城成了一個煙火的世界。

  有的家庭還有守歲的習慣,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等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老人們說除夕晚上守歲到天亮可以更長壽。

  初一早晨,晚輩們要給長輩們拜年,樂都的禮節,拜年要“磕頭”,如果頭“磕”得響則叫“響頭”,是禮儀中最重的一種,孩子們還可得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一般說來,大年初一人們是不會去走親訪友的,因為了除夕夜守歲徹夜未眠后,人們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漸漸地這也成為了一種習俗,現在不管是守歲還是不守歲的人家,基本上大年初一是不會去親友家拜年的。

  大年初二是在自己家族中互訪的日子,堂叔伯兄弟間你來我往,是增進族中感情的方式之一。大年初三則是出嫁女兒回娘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初四起人們便開始到一家家親戚家去拜年。

  到了親戚家,若家中有長輩,則以“磕頭”禮儀拜年問候。主人會邀請客人入坐,敬上糖果煙酒等,然后將精心準備的一盤盤菜肴端上桌,盛情款待客人。這里還需提及青海的“酒文化”。青海酒類以青稞酒著稱于世。豪爽的青海人也將青稞酒文化發揚得內蘊豐富,情感質樸。一瓶酒,一個酒碟,兩個或四個酒盅,猜拳喝令,推杯換盞之間,青海人的豪情立現。然而酒桌禮節的真正體現還是在敬酒上,一般來說都是晚輩向長輩、年齡小的向年齡大的敬酒,并且是年齡最高者為八盅,意在“八福長壽”,小輩敬叔伯輩則為六盅或四盅,意在“六六大順”或“四季發財”,同輩間兄長為四盅,敬酒時要相應地送上自己對長者的祝愿。而被敬者有時也會禮節性地推娩,這時就需要敬酒者充分運用自己的才智,如何才能說服他將酒喝下去,吉祥話、祝福、善意的恭維,最后被敬者不得不順從地將酒喝下,并且心悅誠服,滿心歡喜。而主人給客人敬酒時,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興,如果客人堅決不喝的話,主人會認為是自己招待不周,當然客人身體原因等則另當別論。敬完酒,主客之間便開始“劃拳”,贏者興高采烈,輸者也心悅誠服,杯酒下肚,心里頓時暖和起來。正是“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從正月初七開始,社火就鬧開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龍、獅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蹺、羅漢、秧歌、高臺。打外場的還報兒、官老爺、大啞巴、賣膏藥、胖婆、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盡情表演,城鄉籠罩在歡樂之中。

  據文字記載,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為傳說中之火神。火,是人們煮食和取暖之源。遠古人類認為火也有“靈”,并視之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如今,隨著娛樂成分的增加,社火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青海漢族大都是歷代從內地遷徙而來的,也把內地傳統的社火帶到了青海,同時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別是藏族舞劇的傳統,于是出現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節目。春天,是中國人的狂歡節,而正月社火,則把每年的迎春活動推向高潮。

  至于社火來歷,還有一種說話。據說明代洪武年間,諸氏巷人耍社火,一個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腳。有人向馬娘娘進饞言,說露出大腳是污辱馬娘娘,困為馬娘娘是有名的大腳,最忌諱別人挖苦她是大腳女人。朱元璋發怒,下令將諸氏人發配到青海,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現在,河湟地區社火在融入了“花兒”文化后呈現出別具特色的藝術美。花兒又名少年,是產生并流行于甘、寧、青、新等地區的一種山歌,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在“花兒與少年”、“親家母”等調令的旋律中,身著各種社火服飾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共同贊美社會主義祖國和越來越好的生活。

  不管民間傳說怎么說,高原人通過社火表演來表達自已的快樂和心愿。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節了,人們白天一般去街上觀看縣政府組織的全縣社火調演,有縣城附近的也有周圍鄉鎮的社火隊,很是熱鬧。

  到了晚上,人們就出去看一年一次的焰火。而在這絢爛的焰火的余煙,便也做了春節的尾聲。正月十五一過,春節就算結束了,人們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的生活中。

風俗調查報告6

  一、調查目的

  了解中國春節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的由來,感受人們過春節時的喜悅心情和歡樂氣氛。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方式

  1.利用談話的方式,詢問長輩。

  2.跟爸爸媽媽打理家務,親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來。

  四、調查內容

  1、除塵

  臘月二十四這天,媽媽早早把我叫起來,叫我和她一同打掃衛生,房間的里里外外,庭院的旮旮旯旯徹徹底底地清掃一遍。我很疑惑,問媽媽為啥打掃這般早哩?

  媽媽告訴我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不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除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清掃庭院,疏浚明渠暗溝,撣拂室內塵垢蛛網,清洗鍋碗瓢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等。年前打春時,各家再忙也得趕在打春前徹底整理一下室內外衛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掃了,防止把新春的財氣,新春的喜慶掃了出去。

  聽媽媽這么一講,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習俗寄托著人們除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2、貼春聯

  臘月二十九這天,吃過早飯,我就和媽媽忙著貼春聯和福字。

  媽媽,福字為什么要倒著貼呢?

  傻孩子,這是因為福到來了。

  媽媽,你給我講講貼春聯的來歷吧!

  原來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王安石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豆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3、守歲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家聚在一起守歲,共同期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爸爸說: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聚,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家人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在這個激動的時刻,我們邊看春晚,邊吃東西,談笑風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點響了爆竹,啪啪聲音真響,我趕緊捂住了耳朵。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巴巴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后,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質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穿著新衣,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賀,稱為團拜。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拱手作揖,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

  五、調查結論

  我們的春節習俗豐富多彩,當然不止這么幾種,但唯有一個是不變的,它承載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風俗調查報告7

  春節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最大型的節日,每年春節個地方的習俗也不盡然相同。那春節我們一般都有什么風俗習慣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1、除夕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制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后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2、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于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3、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后,除夕將至。于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后,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后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于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于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后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干。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4、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后輩,能掙錢的后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將鈔票取回。

  5、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然后長輩再給后輩曉以期望。早飯后,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后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后,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風俗調查報告8

  除夕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制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后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于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游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后,除夕將至。于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后,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后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于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于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后便生爐起火,開始準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準備完畢,讓其晾干。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后輩,能掙錢的后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后輩先祝福長輩,然后長輩再給后輩曉以期望。早飯后,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后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后,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風俗調查報告9

  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壯族習慣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并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后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蕭,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游、歡會,稱為“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伙子都要化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后圍坐飲酒,品嘗狗肉湯鍋、豬肉干巴、腌蛋和干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江齊后,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中秋吃月餅。最先見于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未見有月餅。月餅作為一種食品的名稱并同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始見于南宋的《武林舊事》。明代以來,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更多了。《宛署雜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們都制作面餅互相贈送: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場店鋪里賣的月餅,多用果類作餡子,巧名異狀,有的月餅一個要值數百錢。《熙朝樂事》里也說,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民間以月餅作為禮品互相贈送,取團圓之義。這一天晚上,家家舉行賞月助家宴,或者帶上裝月餅的食盒和酒壺到湖邊去通宵游賞。在西湖蘇堤上,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同白天沒有兩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賞月的盛況。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制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工藝越來越講究。咸、甜、葷、素各俱異味;光面、花邊,各有特色。明末彭蘊章在《幽州土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瞻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這說明心靈手巧的廚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的優美傳說,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形象再現于月餅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也有“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婚兔之形”的記述。足見古代月餅從內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齊放了。

風俗調查報告10

  一、活動背景

  目前,中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了解不多,為了讓我們了解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知識,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理解,并且能夠讓傳統節日得到更好的發展和繼承,我們進行了這次過年風俗習慣調查。

  二、調查方式

  通過報紙、書籍、網絡等媒體。

  三、調查內容

  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收集有關詩詞;了解傳統節日習俗、飲食習慣,以及人們的其他活動。

  四、調查成果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時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合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其間談笑風生,其樂融融,然后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去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征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西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

  掃塵

  臘月二十四,彈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上古的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民間的說法是這樣的: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臘月二十四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子,清晰各種工器具,干干凈凈迎新春。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方等。

  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商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聯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之后,主題越來越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吃餃子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稱為團拜。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五、活動總結

  經過以上的調查表明:我國是一個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春節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為我國的風俗文化的傳承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展現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中國。

【風俗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06-23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0-11

春節風俗調查報告11篇11-02

清明節風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04-03

清明節風俗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通用8篇)04-08

風俗小學作文10-19

節日風俗的詩句06-10

春節風俗日記11-10

端午的風俗的句子06-12

意大利的風俗禮儀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