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時間:2022-11-17 14:51:20 興亮 報告 我要投稿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精選11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專項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精選11篇)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1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全縣鄉村振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綠色振興、追趕超越”主題,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以發展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過渡期內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增速。以“1256”工作思路為引領,即: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一條主線”,抓住產業和就業幫扶“兩個關鍵”,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治理、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統籌協調抓落實“五項任務”,突出動態監測幫扶、項目資金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帶動、干部培訓、督導考核“六個重點”,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譜新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1.持續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脫貧人口和“三類人員”參保資助政策,確保100%參保。持續做好控輟保學和精準資助,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失學輟學。進一步強化飲水安全保障運營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化解農村供水風險隱患。強化農村住房動態監測,6月底前全面完成20xx年因災損毀房屋的恢復重建。

  2.扎實抓好動態監測和幫扶。嚴格落實“335”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做優做實網格化,從風險排查、識別納入、精準幫扶、風險消除、數據比對等各個環節入手,全面排查當前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運行落實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聚焦難點問題,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落實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風險發現的及時性、對象確定的精準性、幫扶措施落實的有效性和風險消除的真實性。盯好重點對象、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常態化排查返貧致貧風險,高度關注因災因疫產生的風險和潛在隱患,簡化識別納入程序,對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群眾要提前介入幫扶,對幫扶措施針對性不強的監測對象及時調整“一戶一策”,對有風險消除不穩情況的監測對象進行“回頭看”“回頭幫”,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有序退出。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解讀和宣傳,做實農戶“一鍵申報”“一戶一碼”,多渠道方便群眾申報。完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監測信息平臺建設,健全部門工作會商和信息對比機制,提高利用數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深入推進“十大提升行動”。結合“五大振興”、“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要求,分解下達年度目標任務,著力打造示范點、示范項目,認定一批縣級示范點位,抓點示范,以點帶面。堅持月調度、季例會制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4.不斷強化產業幫扶。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致富增收為目標,大力實施特色農業倍增工作,各鎮按照“1+N”農業特色產業布局,加快培育花椒、林麝、中蜂、中藥材等縣域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豐富、供給質量優良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圍繞壯大集體經濟,深入推進村社聯建、村村聯建、村企聯建,充分發揮鎮級集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作用,探索“財政+金融+村集體經濟”模式作用,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圍繞培育經營主體,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項目支撐,引導社會資本、技術、人才等積極參與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上來,推動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年內新建農業產業示范園10個,培育新增經營主體不少于80家,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達到30個以上。

  5.大力實施就業幫扶。充分發揮鳳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鳳縣智慧人力資源市場、鎮農村勞務就業服務中心等就業創業服務平臺作用。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加大信息推送、職業指導、網上招聘等就業服務供給,建立勞務輸出就業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加強人崗對接,開展“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進一步開發和規范管理公益崗位,用好社區工廠、以工代賑等就業幫扶載體,力爭使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和收入水平較上年度有所增加。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加快培育“孵化”鄉土人才,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比例,建設高素質勞動者隊伍。

  6.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持續加大易地搬遷脫貧群眾和集中安置區后續幫扶力度,創新管理方式,推動解決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管理跟不上、群眾辦事“兩頭跑”等問題,穩步提升社區治理和公共基本服務水平,促進社會融入。抓好搬遷群眾穩崗就業,解決搬遷脫貧家庭零就業問題。加快9個避災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6月底前建成完工。

  7.加強駐村幫扶。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有效提高駐村幫扶工作水平。鎮村要進一步理清駐村幫扶工作思路,細化駐村幫扶任務,重點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及農村黨建等工作。加強駐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推動駐村干部沉在村里、干在一線,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推進強村富民。有針對性開展駐村干部政策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使其成為農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深入推進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8.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總要求,完善鄉村建設實施機制,落實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動加快村莊規劃編制,立足現有村莊基礎,在縣、鎮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城鎮和村莊布局,科學確定村莊分類。建立鄉村建設行動專項推進機制,推動各部門制定專項推進方案,細化年度目標任務。

  9.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xx-2025年)》,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帶動鄉村建設全面展開,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堅持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推進農村戶廁改造提升,持續加大戶廁問題整改力度,年內完成農村改廁326座,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凈化等措施,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10.大力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群眾。探索開展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范創建,提高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建設,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強鄉村治理,提高鄉村善治水平

  11.健全治理體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鄉村治理十八條措施,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會議機制作用,協調有關部門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形成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12.推廣新型治理方式。深入推動“四強四好”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工作,挖掘推廣一批治理創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持續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治理等有效做法,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激發群眾自治的內生動力。

  13.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以全國新時代化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制定《2022年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要點》明確重點任務和舉措。持續健全鄉風文明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細化村規民約、文明婚喪嫁娶制度,開展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讓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四、強化支撐保障,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14.抓好統籌協調。縣鄉村振興局要根據職責定位,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動向縣委、縣政府請示匯報,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確保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加強同行業部門協調溝通,定期開展信息互通、問題共商、成果共享,確保工作聯動到位。加強對鎮工作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嚴肅指出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確保工作推動到位。

  15.強化社會幫扶。深入實施《鳳縣萬企興萬村“三聯五幫六帶”行動三項制度》,推進“黨委領導、統戰牽頭、鎮級統籌、部門協同、村企聯動”工作格局,協調幫助解決企業在幫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謀劃落實消費幫扶、產業發展、就業帶動等項目,適時召開現場觀摩會,并開展對先進民營企業的表彰或表揚,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氖圍。

  16.管好項目資金。嚴格執行《鳳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辦法》,強化項目前期謀劃和規劃可研,堅持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各方監督,提高群眾參與度和知曉率。及時將2022年中省財政銜接補助資金項目計劃下達各鎮、相關縣級部門,規范項目實施程序,強化資金項目監督,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做好20xx年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工作,明晰資產的產權歸屬,落實管護責任,推動扶貧項目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17.強化示范引領。加大防返貧監測幫扶、特色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等經驗的宣傳力度,開展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挖掘推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模式,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工程創建任務,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做好中央及省市級鄉村振興評選表彰推薦工作,挖掘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提升鳳縣鄉村振興影響力。

  18.加強干部培訓。9月底前對全縣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指導員培訓一遍,特別是對新任職、新輪換干部要及時培訓。專門組織對鄉村振興系統干部進行培訓,全面提升系統干部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利用周一視頻例會,對全縣幫扶干部進行政策解讀,提升干部政策知曉率,提升幫扶質量。

  19.加大人才培育。堅持“剛柔”并重的人才引育工作導向,通過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招聘、校地合作等多種方式引進鄉村振興急需緊缺人才;通過“一把手”進高校院所、“百名專家人才下基層”、高校暑期實踐等活動,積極落實市級人才幫扶項目,夯實鳳縣鄉村振興人才基礎。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產業培育人才、專家人才帶動產業發展的鄉村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土專家”“種植養殖能手”等本地鄉土人才。

  20.實行嚴督實考。把鄉村振興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堅持“督考問用”四位一體,全程跟蹤問效。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作為定期督查的重點內容,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督導檢查,鄉村振興信息監測中心每周開展一次電話督查,通過一線檢查、明察暗訪,及時了解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督辦整改,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

  21.深化宣傳引導。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的宣傳解讀,確保政策深入人心。要加強典型宣傳,認真總結和提煉產業就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定期宣傳報道鄉村振興工作亮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對上宣傳力度,爭取我縣更多經驗做法在中省市層面推廣,增強鳳縣影響力。要注重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安義縣下轄10個鄉鎮1個管理處,共有104個建制村、1093個自然村。全縣共有農業人口21.28萬,耕地面積33.78萬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0.46萬畝、產量4.07億斤。現有龍頭企業25家,“兩品一標”企業19家、產品53個。20xx年,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5.58億元,增速0.5%,位列全市第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增速10.34%,位列全市第1。先后獲得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先進縣、全省美麗宜居示范縣等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產業興旺,筑牢現代農業發展根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共推進高標準農田18.87萬畝,占比超60%。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米粉、瓦灰雞3大特色產業,水果種植面積達3.8萬畝,米粉年銷量突破6800噸,瓦灰雞養殖規模3.9萬羽,三大產業產值突破6億元。以精品示范村、鄉村產業園為載體,以金花節、烏溪葡萄節等節慶活動為媒介,大力發展休閑采摘、鄉村民宿、戶外拓展等新業態,精心打造2條精品農旅線路,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全年休閑農業接待200萬人次,營業收入1.6億元。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國家種豬資源中心項目落戶安義并開工建設。大力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全縣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6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5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部開展水肥一體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精準灌溉面積達到3萬余畝,有力護航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聚焦生態宜居,提升秀美鄉村靚麗顏值。堅持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加快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20xx年,完成71個新農村點、8個秀美鄉村建設,打造了書畫墨山村等13個風貌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村,全縣新農村建設覆蓋率達81.75%。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實現建制村污水治理試點建設100%全覆蓋,農村戶廁改廁率達到95.1%。統籌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土壤酸化治理、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全縣地表水縣界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幅“五美相映”的“安義風景畫”正在徐徐展開。

  三是聚焦鄉風文明,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以“1號大調研”、“五夜”工作法為載體,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殯葬改革實現“六個100%”,基本根除散埋亂葬、大操大辦等舊俗頑疾。文化惠民工程強力推進,對全縣104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提升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以“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為契機,先后打造了長均四方、長埠木馬、長埠榨下、黃洲集鎮等一批鄉風文明示范點,讓文明新風浸潤百姓心田。

  四是聚焦治理有效,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六好”建設,全縣104個建制村實現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全覆蓋,578個基層黨組織自評驗收合格率達100%。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肩挑”比例達100%,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學歷、結構、能力得到大幅優化。創新搭建“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43件,辦結率達95%以上。用好用活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調動老黨員、新鄉賢、農民主體參與自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是聚焦生活富裕,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按照“一防兩業五銜接”工作思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xx年,縣財政投入銜接資金1200萬元,其中,產業項目投資占36.66%。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15次,對識別出的嚴重困難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逐戶制定并落實幫扶措施,未發生一例返貧事件。以鄉村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9年的17437元提高到20xx年的20881元,連續2年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且快于城鎮居民增速。通過農村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飛地抱團”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村集體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3.6%,3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3.2%,超額完成全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不夠完善。按部就班落實上級要求較多,對鄉村振興工作整體性、系統性謀劃不夠,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較為滯后,特別是在挖掘安義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路徑還有待優化。二是農業結構不優、品牌不響。安義稻米、特色水果、蔬菜、花卉等農特產品資源較為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布局分散,產業鏈條較短,更多停留在農產品售賣和初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無規模、有規模無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三是社會主體參與度不高。鄉村產業項目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部分企業、農戶技術、人力、資金投入意愿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在農民群體中,有時還存在“干部干、群眾看”現象。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支撐。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正在加劇,農業農村從業人員數量逐步減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數字經濟時代的旅游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更為稀缺,導致部分產業發展政策難以落實落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義縣將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一樞紐四中心”和“兩個大幅提升”目標要求,強力推進“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大力開展“奮戰再出發,喜迎二十大”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為打造鄉村振興“南昌樣板”貢獻安義力量。

  一是著力打造充滿活力、高質高效的“興旺安義”。加快農業基礎提升。大力推廣“綠能模式”,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水稻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加快特色產業提升。推進國家種豬資源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以綠色食品產業鏈為重點的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實現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依托中國云廚產業園平臺,與京東集團等合作,發展倉儲物流、電商銷售等后端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和管理,積極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打響我縣區域公用品牌。加快休閑農業提升。加大都市休閑農業精品園區創建力度,持續舉辦“相約安義·小鎮之旅”等節慶活動,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線路,持續唱響休閑活動品牌,大力培育建設觀光農業、民宿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美麗經濟”。

  二是著力打造移步即景、宜業宜居的`“畫里安義”。開展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行動。完成44.1公里重要縣鄉道“白改黑”,推動主干道周邊路域環境有效提升,實現縣鄉道農村路域環境“八個無”全覆蓋。開展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整治、路域環境美化綠化,營造“暢安舒美、高效綠色”的公路交通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圍繞“干凈、整潔、有序”的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基礎整治,完成萬埠等5個鄉鎮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推進5G+長效管護二期平臺建設,結合數字技術打造可視化治理體系,構建“數字鄉村一張圖”。開展秀美鄉村建設行動。完成205個村莊整治提升點、70個左右新農村建設村點、36個共同富裕樣板村、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2個美麗鄉鎮建設,打造鼎湖朱橋等水系連通水美鄉村示范點。加強農村建房風格管控,設計推廣一批贛派民居新戶型,實現鄉村向景區、游園轉變。

  三是著力打造幸福祥和、向上向善的“地安人義”。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深化農村基層黨建“三化”,持續開展鄉鎮“每季度一評比”、評選村黨(總)支部書記“十佳之星”等活動,激發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強化鄉風文明培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廣泛開展“1號大調研”、婚喪禮俗整治等活動,實施推進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行動,完善村規民約,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繼續擦亮“綜治銀行”“綜治哨所”等社會治理品牌,鞏固拓展“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走出基層治理賦能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綱領和總抓手。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民生系統工程,一是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人雙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并成立六大工作專班,積極主動、統籌協調,全面推動相關工作的落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二是壓實責任,相繼召開多次常委會、縣長辦公會,深入研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并分具體工作分解到24個縣直業務部門,重大事項一起推進,遇到問題一起商量,形成了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整體合力;三是嚴格督導考核,把鄉村振興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建立了“雙評雙看”工作評議機制,實行縣直部門評鎮街、鎮街評縣直部門,做到互促互動,促進工作落實落地,并強力督導,定期不定期通報工作開展情況,營造了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的濃厚氛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

  一、重點突破,奠定產業振興基礎。一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提升。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億斤以上,小麥最高單產創全市最高記錄,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5%,處于全市領先水平,20xx年以來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4.5萬畝。今年以來,全面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積極推進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圍繞小麥促弱轉壯,積極開展春季麥田田間管理,小麥“一噴三防”面積103萬畝次,實現了統防統治全覆蓋,為小麥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二是鄉村產業蓬勃發展。益客產業園、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農博智慧城、天潤生態種養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鄉村振興和沿黃鎮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初具規模,省級現代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市級龍頭企業達到17家,農民合作社達到4000家以上,家庭農場達到780家,“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96個;大埝鎮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強鎮,閻什鎮被認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今年以來,積極開展農業領域招商引資,與安徽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華潤三九鄄城縣野菊花示范性種植基地,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目前正在跟蹤推進選址。與江蘇久禾生物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占地350畝食用菌(杏鮑菇)項目。與江蘇宿遷益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施工合同,計劃投資3.18億元,建設飼料研發項目,主要是完善肉鴨產業鏈,目前施工單位已經進廠。與威海先進分離與合成技術研究所魏琦峰教授洽談項目建設,擬投資4.5億元,建設全生物可降解材料項目。三是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推進。全縣累計14.1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4.1萬黃河灘區群眾喜遷新居,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機制不斷完善,脫貧基礎更加穩固、脫貧成效更可持續。圍繞全縣423個扶貧車間計劃提升改造為幫扶車間或創業車間,新增注冊車間小微企業32個,完成145個,達到34.27%。推進鄉村振興銜接區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推進區規劃。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全力推進沿黃鎮高質量發展,目前董口鎮草莓種植基地、育苗基地項目基本完成。舊城鎮創業產業園區,目前兩個廠房正在進行主體建設。李進士堂鎮20xx年規劃建設的鄉村振興產業園項目、高質量發展產業園項目和草莓園冷庫及配套項目快速推進。左營鎮返鄉創業園正在建設。臨濮鎮高效葡萄園區項目快速推進。

  二、注重人才,激發鄉村建設活力。把沿黃鎮13個黃河灘區搬遷社區作為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試點,集中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公益崗”工作亮點,目前全縣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700個、城鎮公益性崗位380個。同時加大返鄉創業創業培育力度,今年全縣新增返鄉創業就業人數1842人,完成率36.84%,創辦領辦實體個數1056家,完成率58.67%。全縣17個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全部建成,實現了全覆蓋。

  三、把握關鍵,著力推進生態宜居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對全縣238座農村公廁、26個生物降解池、17個鎮級智能平臺、1個縣級綜合平臺及17個改廁服務站強化了日常維護,85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正在積極推動;6個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安置區全部建設完成,1668戶、5294人回遷入住;成功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7個,并對鄭營、鳳凰、大埝、李進士承擔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的鎮街積極督導推動;建成“美麗庭院”星級村5個,“美麗庭院”6972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1.86%,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1%,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四、強化保障,深化鄉村文明行動。首批“文明實踐家庭站”已掛牌成立,500余處并陸續開展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健全和規范“四會一約”群眾自治且制度上墻,紅白理事會骨干成員培訓率達到100%,農村散埋亂葬治理達到98%以上。

  五、夯實基礎,強化組織建設。63名村級黨組織書記納入專業化管理,完成縣級聯審。制定執行了《關于抓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安置區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安置區黨組織建設引領鄉村治理實現融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困難,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要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推進工作落實,自我加壓,強化督導,砥礪奮進,真抓實干,力促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貢獻鄄城力量。著重抓好以下幾點:一是依據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全面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產能。二是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戰略任務,確保政策連續性,規范扶貧產業項目運營管理,搞好扶貧車間提升改造,全力推進彭樓鎮集中推進區建設和沿黃鎮全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是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戰略部署,重點實施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行動、農業品牌創建行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行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行動“四大行動”,年內每鎮至少培育2個特色規模產業基地,培育市級以上鄉土產業名品村10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農民合作社35家、家庭農場90家,引領鄉村產業壯大規模、提檔升級。緊緊圍繞鄉村產業和生態發展,各鎮街重點打造6個以上集中連片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年內新增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2萬畝,力爭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個、市級美麗鄉村22個、縣級美麗鄉村33個。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4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統籌兼顧,科學推進。

  1、鄉村產業振興

  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在發生質的嬗變。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開展土地整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備經濟基礎和政策基礎。通過土地承包到期后繼續延長三十年的政策,促進規模化生產效率。

  2、鄉村人才振興

  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鄉村振興,需要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呼喚著鄉村人才振興,現代化農業、綠色農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崛起,機器人摘黃瓜、豬臉遠程識別、云端放養管理、大田測土配方施肥等“互聯網”的農業應用層出不窮。

  3、鄉村文化振興

  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鄉村文化把傳統留住、把文化留住,適應時代的.變化,構建具有飽滿品位特征、具有生動氣息的新鄉土。還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氣象。

  4、鄉村生態振興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落實生態發展理念,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理念。

  5、鄉村組織振興

  群雁要靠頭雁領,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共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鄉村黨組織就是主心骨。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5

  感謝各位領導在百忙之中到豬場鄉水箐村督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豬場鄉水箐村位于納雍縣西部,距離距縣城63公里。全村國土面積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81畝,退耕還林2273畝,轄8個村民組,總人口487戶2387人。屬貧困村,20xx出列村,有建檔立卡脫貧戶209戶988人,邊緣易致貧戶3戶16人,脫貧易致貧戶2戶9人,該兩類人員已全部解除致貧、返貧風險。

  水箐村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針,結合xx村實際情況,優化產業發展布局,以城鎮化助推產業升級,全面推進農村“三治”建設,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打造實現和諧美麗新村。

  二、主要做法

  豬場鄉水箐村根據豬場鄉黨委政府的指導和安排,始終堅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規劃同實施,全面加強動態走訪排查監測幫扶,切實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動態鞏固情況,定期核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實現問題動態清零。通過落實“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責任”“不摘監管”實現了水箐村脫貧對象無返貧風險,重點關注對象消除致貧風險,以此為基礎全面推進全村鄉村振興建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

  1.“不摘責任方面”。

  一是組織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并貫徹落實。

  二是由駐村領導牽頭,負責全盤工作,第一書記、支部書記具體負責,將全村劃分為四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負責,同時將各塊工作分工到人,落實到人,壓實責任的,出現問題直接追責到人。

  三是村支兩委以環境衛生整治為抓手,全力抓好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每周五開展壞境衛生大整治,每個周重點突破一個自然村寨,全面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其次是積極申報項目,發展集體經濟。

  四是我村省、市、縣、督查中未發現問題。雖然未發現問題但是我村也不絲毫不敢放松,通過走訪排查,發現問題建立臺賬,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貧、致貧問題出現。

  2.“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飲水、就業、人居環境等內容,組織幫扶干部29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8人,對全村轄區內487戶農戶開展2次一戶不漏全排查,根據排查情況,建立問題臺賬,按照“因戶施策”“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進行整改,村級不能整改的上報鄉黨委政府,排查現問題2個,分別為:阿尼箐組飲水工程不通水,現在已整改結束;上棚子組王偉杰戶熊貴英生病,自費費用超過2000,現已幫助申請兩次臨時救助,現已整改結束。目前所有問題是已經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農民增收穩定脫貧”。結合我村地理條件發展種養殖業,全村種植皂角3000畝,種植土地1300畝,玉米800畝,養牛254頭,養豬320頭,養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促發展。我村村有扶貧項目1個,恒大幫扶養牛場一個,400頭規模,項目建設完工并已全部完工報賬,項目實施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還有效的增加了群眾收入,同時也讓群眾學到了先進的`養殖經驗,帶動群眾養殖的激情。

  3.“不摘幫扶方面”。

  一是分清責任強化幫扶。將水箐村209戶脫貧戶和3戶邊緣戶分給市、縣、鄉29名正式干部進行包保,每個季度走訪幫扶一次。

  二是強化激活內生動力。幫扶干部走訪前通過學習《納雍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指導服務手冊》后強化業務知識,開展走訪工作。對農戶通過“十聯戶”和“黨建+積分”的鄉村治理方式開展“智志”雙扶提升農戶內生動力。

  三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大力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將退役軍人,大學畢業生和農村致富帶頭人納入村后備干部進行培養,為村級換屆打下堅實基礎。大力發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立支部領辦合作社一個,100%貧困人口參加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2020年底實現分紅9萬余元,有效增加群眾收入。

  4.“不摘監管方面”。

  一是嚴格落實鄉政府要求,加強對扶貧資產進行管理。二是加強摸底排查,每季度對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更新。三是建立預警臺賬,落實整改要求,確保無返貧致貧對象。

  (二)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

  1.產業振興工作開展情況。通過入股異地產業2020年實現分紅9萬余元,覆蓋全2096戶貧困戶和3戶邊緣戶,村集體目前積累4萬余元。

  2.人才振興工作開展情況。通過召開群眾會14次和開展組織集中培訓2次,培訓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員群眾素質,積極動員引導外出務工633人次,增加群眾收入。

  3.組織振興工作開展情況。通過引導動員發展,從大學畢業生和退役軍和致富帶頭人中選取5名優秀年輕同志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村干部實現了全脫產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來。同時將工作分工到人,責任到人。

  4.生態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全村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工作,通過退耕還林和國儲林建設工作,發展皂角種植3000余畝,發放補助資金400余萬元,招募護林員22人進行管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5.文化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建成法治廣場1個,村圖書室1個和老年活動中心1個,通過群眾會、講習所等大力宣傳相關政策法規,從精神上轉變了群眾的等、靠、要思想,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

  三、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問題: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習慣的影響,環境衛生方面有待加強。二是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合作社發展有待加強。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繼續抓好“黨建+積分”工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改善村莊環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6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以來,我鎮緊緊圍繞“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任務,努力推動我鎮鄉村振興工作。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建立統一協調辦事機構。

  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一名班子成員具體分管,鎮農業、農經、水利、農機、財政等部門抽調工作人員聯合辦公。

  二、強化人才振興戰略,培育新型農民。

  加強新型農民、返鄉農民的職業培訓,努力培養照就一批致富帶頭人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返鄉創業農民x人,到9月底全鎮參加各類技能培訓達x人次。

  三、實施環境治理,營造生態環境。

  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今年以來已經完成改廁任務x戶;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建立一河一冊檔案,鎮村河長巡河制度常態化,汲取河長制工作經驗,建立林長制一林一冊檔案;與扶貧廣場、文化活動中心高度融合,打照精品公莊中心村。

  四、著眼鄉風文明,振興農村文化。

  近年來,隨著x省級文化廣場的建成,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在我鎮蓬勃興起,共有腰鼓隊、鑼鼓隊4支,龍獅隊1支,廣場健身舞隊10余支,群眾業余生活極為豐富,籃球隊、乒乓球隊相繼組成,鑼鼓隊、籃球隊還參加縣級組織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移風易俗落到實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五、著眼基層組織建設,打照一批“三農”隊伍。

  抓住今年村兩委換屆機遇,選優配強村支部書記,建好支部班子,積極輸送年輕干部到市、縣參加學習培訓,充分發揮各村支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導、引導和指導作用,通過支部班子的以身作則、帶頭示范,營造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生動局面;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制定村規民約;發揮基層組織堡壘作用,不斷壯大村級經濟,繼去年我鎮消滅村級集體經濟空白村后,今年各村積極穩步發展,9月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x萬元;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8個村已經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建立臺賬,搭建集體資產管理平臺,適時開展股權設置、成員身份界定工作。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7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重要戰略配置。支持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金融業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義務的政治責任,也是金融業勢頭、勢頭、發展空間、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會。本文結合工作實際,以xx市為例,在深入調查全市農村金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政策建議,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xx市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一)農村金融體系不斷豐富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xx市農村金融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完善的過程,以農村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為主,建立了以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輔助的多樣性、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體系。截至20xx年xx月底,全市共有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xx發展銀行)x個、商業性金融機構(xx銀行、xx銀行)x個、合作性金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xx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xx個。

  經過xx多年的改革和發展,xx市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同時為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二)農村金融供應能力不斷提高。

  近年來,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實際、土地條件,推出惠農惠民一系列金融產品,為鄉村振興提供便利高效的信用服務。例如,農行聯合貸款通、郵政儲蓄銀行小微易貸款、農信社(農商行)鄉村振興貸款、工行網絡貸款通、建設稅易貸款等產品,有效發揮金融在農業領導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作用,有力支持春耕準備耕、糧食生產和儲蓄制度改革、水電網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截至2020年x月底,全市農業貸款馀額xxx.xx億元,比20xx年底增加xx.x億元,增加xx.xx%。十三五期間,xx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用投入能力不斷提高,農業貸款規模不斷擴大,有效滿足農業企業和農民的金融需求。

  (三)農村金融改革不斷深入推進。

  一是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不斷推進。20xx年以來,根據《xx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級聯合社量改革農村商業銀行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發〔20xx〕xx號)的要求,xx市分4次完成了x家農業信社改革農業商業銀行的工作,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公司管理結構進一步完善。二是xx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相繼成立。中國農業銀行xx市縣二級分公司相繼成立了三農金融事業部,明確了三農金融事業部縣域關農的職能界限,對推進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三是農村抵押范圍不斷擴大。為了解決農村抵押不足,20xx年xx縣、xx縣被xx省列為林權抵押業務發展的重點縣。20xx年,xx縣被列為全國農民住房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兩權等抵押范圍擴大,為激活農村資產資源,增加農業生產中長期和規模化經營資金投入,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四)農村金融生態持續優化。

  一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截至20xx年x月底,全市農村地區銀行網站xxx臺、ATM機xx臺、POS機xxx臺、農村人均持卡量x.xx臺。二是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近年來,人民銀行xx市中心分行深入推進信用鄉、信用村、信用戶創建工作,全市收集農戶信用信息xx.xx萬戶,占所有農戶數量的xx%。信用戶xx.xx萬戶,信用村xxx個,信用鄉鎮xx個,占全市xxx個鄉鎮xx.x%。xxxx年,全市共享x.x萬戶農戶享受無抵押、無抵押的信用貸款和優惠利率,金額達x.x億元,平均利率達x.xx%,為農戶節省約約xxx萬元。三是有效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人民銀行每年評估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情況,20xx年度全市評估a級機構x家、b級機構xx家、c級機構x家。同時,繼續加強現場訪問投訴咨詢者的訪問和xxxx投訴咨詢電話的及時處理。20xx年xxxxx投訴xx。

  (五)政策保障力度不斷提高。

  人民銀行xx市中心分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扶貧、民間小微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提高貨幣政策執行效果。一是確保人總公司新設的兩個直達實體工具落地效果。為了應對新冠肺炎流行的不利影響,xx中支靈活運用普惠小額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和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問題。截至xxxx年xx月底,通過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成功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x.xx億元再貸款資金支持,排名全省第三。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金額x.xx億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延期激勵資金xxx.xx萬元,排名全省第一。二是有效落實存款準備金政策。xxxx年x次方向性下降,增加法人金融機構貸款資金xx億元xxxxx年x次下降存款準備率x.x個百分點,為全市法人金融機構釋放資金約x.xx億元,有效提高法人金融機構的信用投入能力。三是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的運用不斷加強。xxxx年以來,全市人民銀行累計投入支農(包括扶貧)再融資資金xx.xx億元(包括展期),xxxx年xx月底,全市支農(包括扶貧)再融資馀額xx.xx億元,有效加大了金融機構對三農、扶貧、民間小微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緩慢,金融發揮作用渠道不足。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網站少。轄內農村地區廣泛分散,農村地區資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躍,農業金融機構基礎設施投入收益低,金融機構布局和基礎設施投入積極性低。目前xx市農村地區銀行網點數為xxx個,遠低于xxx個行政村。二是農村地區電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村地區人口分散,再加上交通不便,農村信網絡建設普遍落后,信號差、網速慢、收費高、用戶體驗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動支付的發展。

  (二)農村產業發展不強,金融發揮作用支撐不足。

  xx市位于滇中腹地,屬于傳統農業大市。從農村產業來看,主要是煙草、蔬菜、養殖,農業領導企業不足,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足。從層面上看,絕大多數農產品歸屬于初級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生態農業以采摘、休閑和旅游為主,少用于人文歷史、民族風情等。同時,農村主導產業同質化明顯,競爭激烈。產業發展不強,金融資源支持不足,難以有效落地。

  (3)風險緩釋機制不完善,金融發揮作用動力不足。

  一是融資擔保體系不完善。目前,全市共有融資擔保有限公司x家,但正常開展擔保業務的只有xx市融資擔保公司x家,由于縣域一級尚未設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很難有效滿足融資擔保需求。二是農業保險的廣度、深度不夠。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抵押貸款多用于農產品的栽培和收購,遇到大的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變動,借款人的經營風險迅速轉變為銀行的信用風險。xxxx年,xx市人均投保密度xxx.xx元、投保深度x.xx%,分別低于全省(人均投保密度xxx元、投保深度x.xx%)xxx.xx元、x.xx個百分點,低于全國(人均投保密度xxx元、投保深度x.xx%)xx.xx元、x.xx個百分點。三是沒有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目前,xx市仍有縣市未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即使已建立的縣市,貸款也難以補償。以扶貧小額貸款為例,截至xxxx年x月底,全市扶貧小額貸款余額xx.xx億元,出現不良貸款xxxx萬元,但只有x.x萬元實現代償,代償率x.xx%,風險收益不對等限制了金融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四是盡職免責制度未有效執行。目前,各種政策要求金融機構完善和執行職務免責制度,但在具體實踐中職務免責證明過程和材料復雜,職務免責制度難以有效執行和發揮作用。xx市內某商業銀行共有員工xxx人以上,僅xxx年就對xxxx人負責,給予xxx人經濟處罰,處罰金額xxx萬元,平均每人負責x.x次,罰款xxx元。另一家商業銀行成立近xx年,歷史上只有x人免責。在終身追究責任的背景下,信用者害怕信用的心理普遍存在。

  (四)缺乏農村產權補助政策,缺乏金融發揮作用的平臺。

  兩權抵押貸款試驗符合縣域經濟主體的資源和銀行貸款條件,融資主體可以利用林權、農房等資源作為抵押申請貸款,但與農村產權相關的輔助政策尚未出臺,與農村產權抵押貸款相關的體制、機制和平臺不足,確認權不容易,評價不足,風險突出,運營流程不順利,參與機構權分類不明確,抵押貸款發行工作受到制約。以武定縣農民房屋產權抵押貸款為例,截至xxxx年x月底,試點近x年來,武定縣農房授權率僅為xx.xx%,農房抵押貸款不良率為x.xx%,高于全市不良貸款率x.xx個百分點。

  三、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一)從政府層面講,要加強統籌規劃,促進經濟金融互惠發展。

  一是根據土地條件,結合xx市自然資源、氣候條件、地區優勢和資源特點,選擇農業產業發展方向,鞏固和擴大現有農業產業基礎(如xx縣特色芒果、xx縣冬早蔬菜、xx縣xx壯雞、xx縣xx豬),推進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示范建設,加強與高中和研究機構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轉換,提高種類養殖科技含量,推進農村產業差異化發展、科技化發展、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發展在培育農村產業、擴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實施回家工程,發展歸雁經濟,吸引各種人才回歸農村,使農村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和發展才能的舞臺。二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兩權交易平臺,依托房地產登記中心平臺,統一規范管理農村產權市場交易。為實現抵押、抵押、轉讓、銀行貸款抵押處置、抵押權實現創造條件。三是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性能。實行農業貸款新獎勵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金融加大農業信用投入。通過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最后一公里,實現政策性擔保機構xx縣市全權復蓋,建立完善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農業保險機構加大農業支出力度,穩步提高三農和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供應,切實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政策擔保服務。

  (二)從監督水平上加強激勵引導,調整優化審查機制。

  一是支持和促進產業鏈金融發展。不斷完善中征信貸款服務平臺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做好農業龍頭企業推廣對接運用,融合農業產業上下游相關企業和農戶信用,破解小企業和農戶抵押物不足難題,為上下游不一樣主體提供鏈式金融服務。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加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及時給予商業銀行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大農信政策引導效果評估,引導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三是推進惠農、民間支付產品創新。立足農村地區大眾支付需求,擴大政府電子支付平臺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山區的壟斷面,推進支付資源全國人民共享,實現數據多跑,大眾少跑。四是健全差異化激勵機制。以正向激勵為導向,從業務和機構兩方面采取差異化監督政策。縣域一定比例存款符合當地貸款審查標準的,貸款投資主要用于三農等符合一定條件的金融機構,追加農業再貸款額,適當浮動農業再貸款利率。適度提高農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實行農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監督審查要求。

  (三)從銀行層面來說,加強金融產品創新,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有關免責制度。探索制定行業統一的免責操作細則,制定更明確的標準化流程和模板。建立盡職免責擔保制度,建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責任認定第三方仲裁機構,基層金融機構信用負責人被追究時有上訴途徑。二是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工作重點,商業銀行網站、ATM、OS機在農村地區的布局,在未設立網點的地區,通過設立助農金融服務點延伸服務觸角,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現代化金融服務渠道。三是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和季節特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積極拓寬農村抵質押物范圍,推動廠房和大型農機具抵押、倉單和應收賬款質押等信貸業務,依法合規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四是做好金融消費者教育與金融知識普及。探索設立鄉村金融宣傳員,開展“金融夜校”進鄉村活動,對村組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等就防范金融詐騙、惠農金融產品、手機銀行使用、個人征信報告、投資理財知識等內容進行培訓,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戶了解金融、熟悉金融,進一步增強農村地區的整體金融意識,優化信用環境,減少失信行為。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8

  農村電子商務是農村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新亮點,有效促進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在引領城鄉消費內需、重塑產業結構及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縣商務局以電商助農為主抓手,全力抓好電商助農的各項政策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經驗做法

  (一)深耕農村電商

  利用“農糧驛站”平臺,將固鎮縣分散的農產品在縣級運營中心集中后,統一對接市場銷售。通過網絡把分散的一家一戶小生產和全國大市場連接起來,村里最常見的農產品烤鴨蛋、五彩花生、綠豆皮、生態大米等農產品通過網絡變成“網紅”產品。“農糧驛站”建立了村戶企聯動的利益聯結,通過對戶內產業整合、產業提升、包裝升級、品牌培育等方式,帶動了一批初具規模的'家庭作坊發展,小農戶的家庭生產已經成為“農糧驛站”電商平臺的貨源生產線,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

  打造固鎮縣區域公共品牌“皖美固香”,并入駐垓下遺址游客中心,通過“旅游+農產品”,進一步推廣宣傳固鎮特色農產品,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網貨品牌。

  (二)創新模式,助力增收

  “電商企業+脫貧邊緣戶”模式。組織引導電商企業深入脫貧邊緣鎮村開展產銷對接,與脫貧戶簽訂購銷協議,量身定制“一對一”精準幫扶計劃,通過產前訂單認購、產中技術指導、產后打包銷售等措施,解決了脫貧戶邊緣戶“買難賣難”問題,實現企業發展、脫貧戶增收“雙贏”。全縣電商企業幫扶代銷貧困戶鴨蛋、土雞蛋、干豆角等農產品。綠鑫生態、志誠工藝品、爭華羊業等多家電商企業通過企業務工、產品銷售等形式,增加脫貧邊緣戶群眾收入。

  “電商培訓+脫貧戶”模式。加大電商人才培訓力度,制定年度電商培訓計劃,有計劃的組織鄉鎮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和脫貧戶,系統開展電商基礎、實操技能等課程,大幅提升鎮村干部群眾對電子商務新型產業的認知度,轉變思想觀念。并開展脫貧戶專項電商培訓班,培訓200余人,積極帶動脫貧戶通過電商渠道實現增收。

  (三)帶動產業發展

  建設縣電子商務產業園,用此培育、孵化初創電商企業。通過開放共享降低運營成本,向創新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的創業場地、設備設施、寬帶網絡、商務服務等基礎條件和服務。

  不斷完善電商產業園服務功能,實現軟硬件配套建設,設置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推薦中心、農特產品展示中心、電商培訓中心、咨詢服務中心、攝影服務中心等,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自主研發出“固鎮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極客云谷物流管理”兩個平臺,為企業提供精細化管理網絡系統,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咨詢、實時答疑、政策查詢和物流管理等功能。

  二、工作成效

  一是我縣摸索實踐出具有固鎮特色的《建立“農糧驛站”電商平臺帶動貧困戶自有農副產品銷售——安徽固鎮電商扶貧實踐模式》,成功入選國際減貧110個優秀扶貧案例。初步形成了“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體系。20xx年上半年利用“農糧驛站”平臺有效幫助84戶脫貧戶銷售蔬菜(大白菜、草莓、粉絲、干豆角等)15000余斤、蛋類(鴨蛋、土雞蛋、鵪鶉蛋等)3860個,畜禽類多3500余斤,金額達8萬余元 ,解決農村脫貧戶的銷售難題。

  二是開展電商助農活動,通過直播帶貨實現農產品上行。幫助連城鎮銷售貝貝南瓜3550斤,石湖鄉皇冠梨4016斤,新馬橋鎮秋月梨2910斤,劉集鎮蜜薯10000斤,濠城鎮金絲皇菊20000余朵,通過微信小程序幫助脫貧村石湖鄉后馬村、仲興鄉棠棣村、城關鎮張橋村銷售農產品紅薯、豆角等實現增收84434元。縣域農副產品得益于電商聯通,銷往全國各地。

  三是建立縣域三級農村電商網絡,通過規模化生產、技能化培訓、品牌化加工、公司化網銷促貧困戶穩定可持續增收,走出了一條可推廣的固鎮縣電商扶貧之路。利用“互聯網+”銷售架設了消費者直接采購貧困戶農產品的“橋梁”,自下而上打通了貧困戶對接市場銷售的瓶頸。“以購代捐”促家庭產業的發展,解決了貧困群眾動力不足、致富技能較差和農產品品質落后的難題,通過線下體驗,線上選購,送貨上門的全方位服務,為市民帶來便利,為鄉村產業發展帶來更大機遇。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9

  今年以來,大家堅強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二十字”總想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整理改進城鄉人居環境、加快農牧村“三變”改革等著重任務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推進農牧業轉型、農牧村發展、農牧民增收,主想做了以下幾次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精心謀劃研究安排。始終堅強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及時成立縣委、縣政府主想領導為組長的xx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協調推動領導小組,設立專門的辦事機構,先后制定下發《關于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一號文件精神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脫貧攻堅三年實施方案》《全縣農牧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在調整優化xxx次聯村單位的基礎上,著力強化“三農”工作隊伍建設,選派xxx名年輕后備干部擔任鄉村振興示范村、“三變”改革試點村、建檔立卡貧困村及后進村第一書記(其中鄉村振興試點村x名),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組織基礎。

  二是緊盯脫貧攻堅,全面貫徹“一戶一策”。用“過篩子”的辦法對xxx次村(社區)開展困難戶摸排工作,完善貧困戶基礎信息,規范建檔立卡村貧困退出的有關資料,圍繞產業增收、基本醫療、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方面,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有潛在返貧風險的困難戶全部制定了“一戶一策”幫扶規劃,并將“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規劃與三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鄉村振興著重工作和聯村單位幫扶規劃有機銜接,確保了幫扶措施有項目支撐、有資金保障、有專人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退出驗收準繩。

  三是注重計劃引領,有效整合項目資金。在全面貫徹“五次傾斜”的基礎上,將縣財政結轉結余資金50%用于扶貧,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專項扶貧預算,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高起點謀劃、高準繩建設,全力破解水、電、路、房、網等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和農牧村環境不美的問題。統籌整合資金xxx萬元,編制完成了xxx次村的《鄉村振興戰略及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計劃》工作,確定了x次發展條件好、班子建設強、群眾居住集中的村,啟動了xxx項農牧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項目、xx次富民產業培育項目、xx次省市縣美麗鄉村及萬村整潔示范村項目,確定的xx次項目預計xx月底全部建成。將改進城鄉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整理修復、“多城同創”、全域無垃圾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配齊配全城鄉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設備,完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網絡,統籌推動城鄉綠化美化亮化、老舊樓房風貌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高,推進全縣生態環境和城鄉人居環境實現了大變樣。

  四是堅強因地制宜,壯大發展特色產業。以綠色有機為主攻方向,加大細毛羊“兩年三產”、黃牛凍配改良、牦牛復壯改良等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復壯改良牦牛10萬頭,凍配改良黃牛20040頭,細毛羊穿衣xxxx萬只以上。大力發展肉蓯蓉、文冠果等沙產業,種植梭梭xxxx余畝、肉蓯蓉xxxx畝、文冠果xxx畝、鎖陽xxx余畝、藜麥xxx畝,落實測土配方施肥xxx萬畝。由縣財政專列xxx萬元資金,引領扶持和培育壯大一批具有一定生產經營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農牧業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積極謀劃建設鹿文化產業園,加快“xxx”等系列生物保健產品的升級換代研發,精心組織開展“互聯網+農牧業”和休閑農牧業開發等工作,推進綠色有機畜產品“進城”“上網”,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五是全面推動“三變”改革,著力激發發展活力。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6次村先行開展試點,以農牧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抓手,穩步推動清產核資、確權登記頒證、集體資產股權量化、資源評估等工作,加快構建以農民為主體、股權為紐帶、產業為平臺、企業(合作社)為龍頭的發展模式。至目前,我縣土地(草原)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三資”清產核資基本完成,制定出臺《肅南縣農牧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辦法》《農牧業設施確權登記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開通了縣級農牧村產權交易平臺,為“三變”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各地結合現實積極探索“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三變+鄉村旅游”等新途徑,有效推進了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提檔升級、農牧民群眾穩定增收。

  六是培育文明鄉風,優化治理體系。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等創建活動,加強宣傳引導和示范引領,對xx名第三屆xx“榜樣的力量”典型模范和xx戶第一屆文明家庭進行了表彰獎勵。全縣xx次農牧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并借助“善行義舉榜”“孝道紅黑榜”、好人墻等,褒揚好人好事、鞭笞丑行陋習,通過道德約束的力量,有力提高了農牧村的文明程度。

  鄉村振興是一個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內涵極為豐富,不僅包括經濟、社會轉型,還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復興,廣大群眾的期待很大。就目前而言,我縣存在的主想問題是:

  一是計劃引領作用缺失。目前,除制定了xx次村的鄉村建設計劃外,涉及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內容的`農牧、民政、司法、愛衛、文明等有關行業部門和職責單位及各鄉鎮還沒有完成相應的專項計劃或方案制定,在引領鄉村振興試點工作中缺乏統一性,對指導農牧村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不全面準確,缺乏前瞻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

  二是資源整合力度不夠。鄉村振興戰略涉及部門較多,各部門項目部署時序、渠道不同,很多項目缺乏有效的溝通銜接,使項目資金在規劃使用過程中,不能有效整合發揮綜合效益。

  三是思維認識存在偏差。部分部門單位、鄉村干部及農牧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缺乏全面準確的理解,既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也還有等、靠、想依賴思維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自覺性不強,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四是承接主體不強。全縣涉農龍頭企業不足,專業合作社規模小、層個低、帶動作用發揮不強、農牧戶與企業對接合作機制尚不完善等問題比較突出。

  下一步,大家將以此個會議為契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新安排新想求,仔細學習借鑒各地好做法好經驗,完善縣委負總責、鄉村抓落實、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職責人、三級書記一起抓的領導職責制和工作機制,堅強工業農業一起抓、城市農村一起抓,進取對表、積極作為,把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部署,想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的“四次優先”具體想求貫穿于思路確定、政策出臺、職責落實、措施落地等方面,著力推進農牧業全面轉型、農牧村全面發展、農牧民全面進步。

  一是堅強計劃引領高起點布局。結合各村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村民現實需想等,嚴格遵循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村總體計劃,充分挖掘整合當地的生態資源、人文資源、歷史古跡、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真正體現次性特色。堅強分類推動,對于人口相對集中、布局較為合理的中心村,在壯大富民產業的同時,加快改水改廁改圈改灶步伐,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美麗宜居中心村;對于城郊村,按照城市準繩改造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對居住相對分散的行政村和隨著人口轉移遷出逐步萎縮的行政村,以環境修復治理為著重,全面打造農牧村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緊緊圍繞市委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安排,先期啟動實施農牧村基本公共服務建設項目,全面提高基礎支撐和保障能力,著力打造民俗風情體驗帶、生態旅游觀光帶、服務產業融合帶、避暑休閑度假帶,以“四帶”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

  二是堅強因地制宜壯大特色產業。以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因村施策加強各方協作,把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供給作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以高山細毛羊、牦牛、馬鹿、小雜糧為主的特色產品體系,將“三品一標”農產品比重提升到50%以上。按照區域型和產業型兩次類型,大力組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加大國家級和省級示范社培育力度,持續調優種養結構、調強加工能力、調大經營規模,著力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優化供應鏈,加快推進農業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借助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集中培育xx次景區依托型、田園觀光型、休閑度假型、康體養生型、紅色教育型、傳統村落型、民俗體驗型的旅游示范村和專業村,打造xx家鄉村精品民宿,發展xx戶以上品牌農家樂。

  三是堅強高準繩整理城鄉人居環境。以垃圾污水處理、面源污染治理、改圈改廁、綠化保潔為著重,推進環境整理制度化、常規化、常態化。加快xx次集鎮和xx次農牧村生活垃圾填埋場及xx次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扎實推動廁所革命,規劃3年內新、改建廁所xx座(A級廁所xx座、其它廁所包括農牧戶“早改水”廁所xx座),其中20xx年新、改建旅游廁所xx座,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和游客服務的軟肋。堅強農村人居環境整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相互統籌,結合“千村美麗、萬村整潔”建設,每年建成一批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四美”鄉村,力爭20xx年實現全縣美麗鄉村全覆蓋,省級示范村達到xx%。

  四是堅強高質量推動鄉村治理。著眼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培育涵養文明鄉風,堅強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以提高組織力為著重,突出政治功能,嚴格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職責制,持續推進工作中心向基層轉移、工作力量向基層下沉、政策資源向基層傾斜。廣泛開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等主想內容的八城同創活動,切實強化村民謹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堅決遏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不斷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推動法治鄉村建設,提高鄉村德治水平,推進完善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的“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新格局。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10

  為全面推進我縣鄉村振興工作,近年來,縣城管局圍繞“城鄉統籌、源頭減量、分類處置、系統治理”的思路和目標,精心謀劃、精致組織、精準發力、精細落實,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較好進展。

  一、加強城鎮統籌

  (一)扎實推進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為進一步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圍城”的出路,我縣于20xx年投資xxxx萬元在垃圾填埋場西側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xxx噸的大型垃圾中轉站,20xx年x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縣生活垃圾全部轉運至盱眙縣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現庫區內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經統計,20xx年全年共外運全縣城鄉生活垃圾量達xxxxx噸,降低了環境污染,減少了資源浪費,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

  20xx年xx月我縣環衛體制調整,將城區背街后巷、城郊結合部、城中村以及經濟開發區的道路清掃保潔全部納入了環衛規范作業,現有環衛人員xxx人。同時每個鎮也建立了專門的環衛保潔隊伍,保潔人員配備原則上按照集鎮每千人配x名、每個村配x—x名的標準配備到位,并相對保證衛生保潔專業隊伍的穩定。截止目前,全縣農村環境保潔員已達xxxx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城鄉垃圾統籌處理體系建設要求,我縣結合自身實際,將“四步”變“兩步”,采取縣包到鎮(垃圾轉運、處理由縣負責)、鎮包到村組的兩級統籌運行管理模式(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隊伍建設和清掃保潔、垃圾收集由各鎮負責)。目前城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率達xx%,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xx%以上。20xx年縣財政將農村環衛方面的獎補資金提高至xxx萬元,較20xx年相比增長率達xx%。大量資金的投入,促進了城鄉清潔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立城鄉生活垃圾統籌處理提供了經費保障機制。

  二、推進垃圾分類

  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明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方法,即縣城“細化三類、三分法”,農村“定點投放、二分法”,全面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扎實推進縣城垃圾分類試點,金水灣、金采新村等試點小區開展“分類換積分”活動,引導居民自覺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推進機關單位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準確投放率。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呂良鎮率先啟動農村分類試點工作,投放三分類果殼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處理站,所轄村垃圾分類試點實現村域全覆蓋,村民參與率達xx%。

  強化宣傳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廣泛深入宣傳,以推動垃圾分類實質運作為基本目標,通過設立宣傳欄、投放公益廣告、發放宣傳單頁等方式,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進單位、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力爭做到將垃圾分類投放與宣傳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

  加強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完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垃圾壓縮處理中心,加快推進城東、城西垃圾中轉站建設,逐步提升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同時,統籌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運處理工作,力爭垃圾不落地、不積壓,不斷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 篇11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梁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調研采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干部8人、鄉鎮干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

  (一)期盼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占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龍群蓮回答說“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么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占57.1%、35.7%。認為家里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二、鄉村振興的有利因素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范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

  “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干凈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xx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扎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四)鄉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衛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現階段,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到,一戶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鄉村特色產業不強。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干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于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愿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里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幾點建議

  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共治共享。一是加強基層組織作風建設。基層干部要解決好農村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在面對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時,切實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二是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大對基層干部法治教育培訓,提高他們民主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三是加大鄉村振興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向村民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時,進行合理引導,讓群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摒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實現生活富裕。

  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一是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加快升級。三是以品牌意識拓展市場。做響“武昌魚”、“梁子湖”兩大品牌。用“一條魚”、“一個湖”帶響“梁道”、“梁心”等一批產品品牌。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農村經濟。堅持增加民生投入,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農耕文化、鄉愁等精神產品,打造生態宜居的好環境。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等,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新產業新業態。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振興技術人才。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一是加強農業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二是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鼓勵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三新”農民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同時,進一步細化扶持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專項報告范文(精選6篇)11-04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11-21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02-14

鄉村振興探索報告11-04

鄉村振興助力報告11-04

振興鄉村情況報告11-03

助力鄉村振興情況報告11-06

鄉村振興報告(精選10篇)11-07

關于鄉村振興的報告范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