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18 12:30:02 報告 我要投稿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精選13篇)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最后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一起來參考調查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精選13篇)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1

  現如今,網絡已經成為與幾乎所有大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網絡已經成為多數大學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網絡上,我可以相互交流、下載學習資料,瀏覽新聞,得到很多即時信息,我可以與以前的同學用多種網絡通訊工具聯系,我們還可以玩游戲、看電影、逛論壇等。

  目前我校學生宿舍電腦數量比較多,深入研究網絡對學生生活造成什么影響有著很大必要,因此,我開展了“廈門南洋學院大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

  我隨機挑選了50名同學發(包括大一,大二,大三)放了調查問卷,回收了43份有效答卷,回收率為86%。調查顯示多數同學能夠健康上網,認為網絡多大學生生活利大于弊。

  一、學院學生上網現狀分析

  現狀一:寢室電腦擁有率高

  調查結果表明,在回收的43份問卷中,僅有3名同學沒有自己的電腦,宿舍電腦擁有率高達93.02%。

  現狀二:上網時間較長

  調查結果表明,每天平均上網一小時以下的占2.3%,1-3小時的占39.5%,3-5小時占32.6%,5小時以上的均占25.6%。以上結果表明,南洋大部分同學上網時間比較長,3小時以上的占了58.2%,超過半數。每天上網3小時乃至5小時以上,這毫無疑問會對正常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影響。在對,上網時間的控制調查中,34.9%的同學表明大體能夠自己把握時間,控制上網時間,32.6%的同學表明有時會上癮,但多數時候可以控制,4.7%的同學表示想控制時間,但一上網就會忘記時間,27.9%的同學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一般不在乎上網時間的控制。在上網的目的中,瀏覽新聞查找資料占51.2%,玩游戲、看電影、聊天占37.2%,其他占11.6%。

  目前依舊有不少學生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他們上網時間集中在晚上,一般持續到熄燈時間才會關掉電腦。而且多數在看電影、聊天、玩游戲,這也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現狀三:存在干擾其他同學生活的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有23.25%的同學會在熄燈后依舊玩游戲、看電影。宿舍是一個公共環境,熄燈后多數同學上床睡覺,這些依舊上網的同學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休息,而且熬夜也造成自己第二天學習精神的萎靡。

  現狀四:多數學生認為網絡的利弊因人而異

  調查顯示,16.3%的同學認為自己對網絡很依賴并且認為網絡對自己未來會有很大作用,69.8%的同學認為網絡比較重要,是自己和外界交流以及展示自己的一個重要平臺;27.9%的同學認為網絡作用利大于弊,65.1%的同學認為網絡利弊因人而異,7%同學認為弊大于利。

  網絡是一項工具,發揮什么樣的效果還要看使用者,因此,網絡作用的好壞,關鍵還得看上網者本人怎么使用網絡。

  二、建議

  建議一:學校可以多舉辦一些可以讓全校學生參與的活動。很多同學上網,是因為覺得平時無所事事,一下課就坐在電腦前面一直到熄燈。學校可以試著舉辦一些文體活動,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選擇更多從而降低學生上網時間。

  建議二:對于沉迷于游戲、聊天的同學,學校應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以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雖然,總體來說,多數同學認為網絡對大學生活有很大好處,但是從調查中可以看到網絡的諸多不利。我們應當趨利避害。這要同學自己和學校的共同努力。

  對于網絡,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于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學校要加強校園網絡環境建設引導同學健康上網。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2

  一、引言

  網絡既能為人們創造財富,也能誘使人走進痛苦的深淵。對于大學生來說,網絡是把雙刃劍。網絡給大學生造成影響到底有多大?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到底有多大?大學生上網的目的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在本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率為100%。

  二、大學生的上網基本情況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15%的學生在初中時期就開始上網,81%的學生從高中時就開始上網,足以見出上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普及的。上網的目的調查中,13%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作業,7%的學生是為了聯系親友,32%的學生為了瀏覽信息,31%的同學是為了玩游戲,17%的同學為了下載資料。

  從上面的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下載資料和查找信息的占絕大部分,但玩網絡游戲的也大有人在,竟然高達30%,可見沉迷于網絡游戲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

  三、大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

  1.上網環境差,37%的學生選擇在網吧上網,33%的學生選擇在機房上網,30%的學生選擇在寢室或家中上網。

  2.大學生對網絡過分依賴。61%的同學依賴網絡,39%的學生表示不依賴網絡。

  四、對策

  1.學校的網絡應該對軟硬件加大提入,提高速度和配置。

  2.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給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應加大課余文化活動的力度,預防大學生因無聊寂寞而上網。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3

  一、前言

  電腦及手機的普及,網絡的發達,已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網絡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己的空間,更是人們學習、工作、提取信息和進行交流的工具,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上網成了緊跟時代步伐的新潮時尚,作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大學生們,自然是上網族中的主力大軍。

  大學生們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網絡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但是網絡信息的復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甚至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從而會造成大學生心理異常,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

  那么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著怎么樣的影響,又是在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過程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掌握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對加強高校的網絡陣地建設、引導大學生健康文明上網、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具體了解到當前大學生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機會對我學校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二、調查目的及調查形式

  (一)調查時間

  xx年7月1號——8號

  (二)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采用了不記名問卷調查及歷史數據查詢比較的形式。本次問卷調查中,樣本總量為200份,實獲有效樣本195份,有效問卷率為97.5%。

  (三)調查范圍

  本次調查共涉及青島科技大學不同年級、專業的200名學生,60%為男生。其中藝術學院學生40名,經濟與管理、傳播與動漫、自動化與電子工程、機電工程、數理、中德科技、外語等8個學院160名學生。

  三、大學生上網狀況及總結

  (一)大學生上網條件比較成熟,網絡成為大學生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

  (1)大學生上網率已達到100%

  78%的學生都有自己的電腦,雖然另外22%的同學沒有電腦,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手機,通過手機也可以完成上網的需求,也就是大學生網普及率已達到100%。

  (2)學校上網環境比較優越

  82%的學生上網地點是宿舍,另外在家中上網的學生15.9%,在網吧及其他地點上網的學生僅占僅占2.1%。據可靠數據顯示在20xx年,大學生在網吧上網的占到80%,學校上網占了10%。這個數據充分說明,在這4年的時間里,高校的網絡建設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為大學生生提供了良好的上網環境,使得大部分學生選在舒適的宿舍上網而非嘈雜的網吧。

  (3)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工具

  68%的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32%的同學使用電腦上網,還有14%的同學使用多種工具上網。根據數據分析,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工具。

  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改變了人們以往主要依賴報紙、電視的信息接受方式。如今電腦及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校園網絡環境的優越及手機上網獲取信息的便捷性使網絡成為大學生的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對大學生來講,尋求信息的深度性并不是他們的唯一要求,恰恰信息的廣博和便捷才是他們的追求。因此,網絡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

  (二)大學生上網時間分配不合理

  每天上網的時間在1-3小時的65%,3-5小時的占18%,1小時以下占12%,5小時以上占5%;數據顯示78%的同學會利用空余時間上網,11%的同學是利用晚上睡眠時間上網,還有11%的同學是利用曠課、開會、集體活動時間上網。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節假日期間,學生會選擇與家人及朋友玩耍,因為上網條件比較成熟,不需要做太多的準備,然而在工作日中,學生會把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這樣就會導致大學生平時課余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后學習的時間太少。11%的同學是利用晚上睡眠時間上網,這樣會使該部分學生休息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效率及效果,在我們學校大一新生要上早操,大一的學生由于上網而影響休息的話會影響到早操的出勤情況。

  (三)大學生上網主要用于聊天、娛樂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上網做的第一件事情,81%的學生是打開QQ、微信、飛信等聊天交友工具,游戲、看電影或聽歌;12%的同學瀏覽新聞;7%的同學登陸購物或團購網站。幾乎沒有同學上網的第一件事情是查閱學習資料。

  調查顯示,學生上網的目的,53%是為了聊天娛樂;19%為了查閱學習資料;16%是為了了解新聞;12%是為了購物。

  通過對上網第一件事情及上網目的的調查可以看出,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網絡知識平凡,對于網絡的利用只局限在娛樂交友方面,真正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知識的還是較少。對網絡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隨意性大,沒有一定的目的性,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么的。這也正好跟學生上網打發課余時分散的時間相吻合。

  (四)大學生上網的潛在花費在增長

  通過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個月上網的流量費用,100元以下為30%;40-100元占52%;100元以上占18%。每個月網上購物或團購花費,300-500元為69%;500-1000元為25%;1000以上占6%。雖然大學生上網所花費的流量費用并不是很高,但是通過上網后的其它潛在消費,比如購物、團購美食等費用遠遠高出了上網的流量費,網絡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模式。

  (五)大學生網上交友趨向于理性化

  調查顯示90%的同學不會為了結交網友而可以上網。3%的同學贊成網戀;對于網戀49%的同學表示反;48%表示無所謂。

  從上述數據中了解到,網戀并不是非常受大學生的歡迎,他們對網戀的成功率和可信度也持懷疑態度。大學生使用聊天工具的主要目的是跟同學朋友交流情感,了解信息,與陌生人的交流較少。對于心智成熟的大學生,網絡信息的影響是有限的,尤其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面對網絡,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態度是理性的

  四、針對大學生上網現狀所提出的幾點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針對現狀,調查者擬提出以下對策:

  (一)倡議政府應該加大對網絡信息的監管和監督,凈化上網環境

  目前政府對那些低俗的、甚至不堪入目的信息的管制始終成效甚微。騰訊網的部分圖片信息已經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尤其對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政府部門應該對各個網絡媒體工作人員以及監管人員實行問責制,設法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布不良信息的人進行責罰。調查對民眾的知情權表現出充分的尊重,這才是政府部門的責任所在。當然,僅僅有網絡媒體和政府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提高網絡交友類工具及其附帶網絡信息的質量,任重而道遠,社會各個層面包括大學生自身都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關注,全民努力為大學生甚至所有網民構建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

  (二)從最受大學生歡迎的聊天工具入手,提高信息的品味及深度性

  既然騰訊QQ和微信是大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聊天工具。騰訊網的消息大多轉自紙媒,缺少原創性,應該加強自己的記者隊伍,采寫具有獨家或者獨創性較高的新聞。對于一些重大的國家事件、民生事件,網絡媒體應該進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與報道,不僅可以做文字報道,還可以配以視頻報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同時,新聞內容應該擔負起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重任,選擇適當的新聞事件,于潛移默化中向大學生滲透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開展網絡道德教育

  學校相關部門大力開展網絡道德教育,規范網絡行為,增強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選擇和識別健康網站。網絡在大幅度拓寬大學生思維和行為空間的同時,也增加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倡導網絡之間的責任意識。還網絡世界一片純凈的天空。

  (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

  高校應充分發揮內部的造血功能,努力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要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以社團為點,帶動學生的面,培養大學生的廣泛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現實交往的快樂。同時,開展競賽、講座等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活動,盡量發掘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樂趣,讓大學生脫離機器的束縛,不再被困網中央。

  (五)開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方面的專門課程

  學校可以開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方面的專門課程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幫助學生建立個人主頁,學習相關的流行軟件等,以提高上網技能。大學生對目前多數高校網站的現狀很不滿意,認為其內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較亂。他們認為,高校網站應在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中樹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設好高校網站,首先要針對大學生群體,注重對國內外重大科技、新聞時事和社會焦點、熱點的報道;其次要與學生的學習進程相結合,在網站中設立學習和答疑專欄,介紹課程的學習方法,并有老師在網上高層次地分析和闡述學術問題或發表學術論文;第三,高校網站要有不同觀點,讓學生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并利用網絡溝通;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言的機會,可以向校長直接反映心聲。最后,加強對留言板和BBS的管理。畢竟校園是一方凈土,高校網絡應不同于大眾BBS,應提倡校園網絡文明的發展。總之,高校網站應該建設成為一種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校、學校與學校溝通的一條暢通的橋梁。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己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信息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于人類,尤其是對于我們大學生群體,網絡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學生作為信息時代最積極最活躍的人群,已經成為網絡使用的主要用戶。一方面,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著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正如有大學生言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正是弄潮兒。這智慧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長的一代,將成為明天中國網絡事業和教育事業的推進者,今天的幾句建議,就有可能是明天網絡發展和教學管理的方向。

  二、調查對象

  由于受人力資源限制,本次調查主要集中于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學生。學生的分布情況為:大一15人;大二30人;大三10人;大四9人。

  三、調查數據分析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這個調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問題存在這幾點不足:

  第一,既影響身體健康,又費錢。上網的環境以及網費的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小時兩塊,一般人一次上網都要5塊錢以上。要是喜歡上網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網費,網吧的空氣容易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不習慣出現歐土等異常反映。

  第二,影響學習成績。由于大學生的課程比較松,課余時間上網的較多,所以課后復習這一工作作的不夠,一旦沉迷網絡成績可能是一落千丈,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害處。

  第三,網絡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么。只喜歡玩游戲,聊天交友這類。所以學生在對網絡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的。很少人知道發賀卡,電子郵件等一些網絡常用的工具。對網絡知識了解更少,更不要說xx技術等。

  第四,隨意性大。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意性。都沒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么的。

  對此,我們的老師還有學生自己要進行反省,學校進行宣傳網絡科學知識,以及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有錯誤使用網絡所帶來的后果。正確引導我們學生使用正確網絡資源,讓我們走在網絡知識的前沿,不斷的增加就業信息和其他相關知識。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于網上娛樂的不利,應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

  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臺。網絡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可以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紛繁的現象背后,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來看待網絡。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5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任務。作為當代大學生承擔著為廣大社會傳播網絡信息服務的重要責任,要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們必須在關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更加關注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廣大當代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積極遵守,文明上網。此調查報告是在明確文明上網的工作相關政策的前提下,通過問卷調查,走訪本校同學,交流溝通等形式從多個方面考察文明上網的實施情況。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循化縣工作的具體情況,在針對上網中出現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歸納整理。此外,報告還對其中一些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問卷調查為主、文獻研究為輔的方法,針對重慶郵電大學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同學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范圍是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問卷總共下發300份,回收289份,回收率為96.33%。其中無效問卷4份,有效率為98.62%。問卷由20個問題構成為了體現調查的全面性,本次調查采取男女比例平衡調查。在資料收集方法本次問卷的收集方式送發問卷。在進行收集資料時,根據客觀題的選項和主觀提的回答來判斷調查對象的主要觀點。

  一、調查情況

  調查發現更多上網選擇娛樂,滿足一時的身心放松。但這也不是說我們對娛樂的態度應該一見就嗤之以鼻,適當的娛樂是必要的,畢竟娛樂能放松一個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東西輕易能替代的。但世事萬物都遵循著一條不變的道理,那就是過猶不及,娛樂不應該占主導,這就像網絡并不是單單為娛樂而發明的,我們始終都得記住網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從比列上網聊天已成為現代大學生與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網絡交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調查顯示半數以上大學生有6個以上的網友,而有兩成被調查者有多達20以上的網友,可以稱這些被調查者已經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建立了一個不簡單的人際網絡。大家似乎對交異性同齡網友情有獨鐘,而大齡網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總體上網聊的話題與實際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與對罵等不文明現象,雖然它們所占比例較少,但反映的問題仍不可被忽視。

  【調查結論】

  一、以“思”為主,正確認識網絡

  網絡作為新興的傳播媒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社會制度、價值觀念以及個人的情趣愛好不同,再加上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良莠混雜,這就需要對大學生上網進行正確地引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動參與,走進網絡,開展豐富生動的形勢與政策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創辦他們喜聞樂見的網站、網頁,設立理論學習園地、“兩課”輔導與答疑、心理健康咨詢、學生生活服務等專題。通過這些途徑把大學生的興趣吸引到繁榮校園文化上來。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通過精心設計的網站和網頁,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以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辨別能力。

  二、以“導”為主,遵守網絡文明公約

  加強網絡教育,引導上網者對巨量的網絡信息持揚棄的態度,特別應該在德育課中增加“網風”與“網德”教育。網絡是一個自由的傳播媒體,上網者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這就給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積極引導使廣大大學生網民做到自我塑造、自我約束,最終做到文明上網。

  引導學生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休閑娛樂與學習的關系。指導學生將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創造當中去,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各種信息轉為主動的將精力用到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或利用各種網絡學校學習各學科知識。學生上網的時間用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上,杜絕瀏覽不良網站,消除不良信息給學生造成的影響。讓學生體會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于樂,引導學生收集有用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網絡技能和網絡道德。

  三、以“堵”為輔,共創和諧網絡環境

  重點講授讓學生學會如何訪問一個網站并學會瀏覽該網站的相關信息。我網絡上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如垃圾郵件、帶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內容的郵件、虛假信息的發布,欺騙或用不文明語言攻擊他人等等對大學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網絡可以為所欲為。真得可以為所欲為嗎?不,針對這種現象,做為信息技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網絡道德意識培養,使他們懂得凈化網絡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對信息時代這個大潮流下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作了初步了解。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結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擔憂的滯后,也有使人欣慰的進展。總體來說,網絡生活之于大學生利大于弊,大學生對待網絡生活的態度積極向上。網絡還在繼續的發展與完善,就像當代大學生還在不斷的學習和進取。有調查的結果應該也說服了不少網絡威脅論者,此次的調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對于網絡的信心,也是我們所樂于看到的。

  【結語】

  此次大學生網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學生對于網絡的關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賞程度,總體上勾勒出大學生的網絡生活狀況,發覺某些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規范大學生網絡生活。這次活動時間倉促,人手不足,樣本帶有局域性,且參照了相關數據資料,調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評論難免具有推測性質,見諒。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6

  由于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在短短20年間從無到有,逐漸擴展到全球的每個角落。計算機已進入千家萬戶,被許多家長和學生廣泛接受并熟悉。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開設,更是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增添了時尚的元素,擴充了信息的容量,從而改變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事物總有正反兩面性,計算機網絡也像其它事物一樣,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消極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小學生,當他們面對這些五光十色的外部信息時,由于年齡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關注網絡環境下的小學德育問題,引導小學生文明上網,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我長期從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在網絡環境下對小學生出現的各種道德品質現象是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確實感到網絡德育,已成為新世紀學校德育的新課題,給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針對在網絡環境下小學生出現的德育問題積極探索教育方法和途徑,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文明的網絡環境。

  一、以“思”為主,正確認識網絡

  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內容為1、你家有電腦嗎?2、你上網嗎?(經常、每周一次、偶爾)3、你想學到什么計算機知識?(上網查閱資料、玩游戲、打字)。結果表明有90%的家庭購買了電腦,周末上網的人約70%,選擇想學的計算機知識75%選擇了玩游戲,而上網查資料的、網上學習的不足20%。

  小學生是單純的、童言無忌,調查問卷的結果是發自內心的。我無權指責學生們的對與錯,但問卷的結果表明,小學生已經被網絡五光十色的信息深深地吸引。小學生身體和心理還很不成熟,生活閱歷也十分膚淺,對各類誘惑缺乏抵制力、也缺乏美丑善惡的判斷力,因此,引導小學生遵守網絡文明公約,共創和諧網絡環境,是一個信息技術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小學生上網的時候,很容易沉溺于中,網絡成了部分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網絡有其進步的作用,禁止孩子上網會使孩子接受不到網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使家里的電腦成了擺設,使教育沒有面向未來,不利于孩子提高素質,發展能力。然而為了讓孩子學習網絡知識而對其上網采取不聞不問的放任態度無疑是飲鴆止渴,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其實網絡是一種中性的東西,其善惡取決于使用它的人。

  據統計,目前我國上網人數已達2650萬,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網絡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他們通過互聯網逐漸認識繽紛的世界,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接受五光十色的信息。互聯網改變了原有的思維方式。同時,小學生最容易受到網絡不健康現象的侵害,互聯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所以應積極探尋培養小學生網絡道德的方法和途徑。

  二、以“導”為主,遵守網絡文明公約,

  大禹治水運用了“導”的方法,這值得我們借鑒。引導學生處理好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休閑娛樂與學習的關系。指導學生將時間和精力用到學習和創造當中去,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各種信息轉為主動的將精力用到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或利用各種網絡學校學習各學科知識。

  例如,在上了《網上學習》這一課后,我鼓勵家中有電腦的同學周末上101遠程教育網、淄博網校等,讓學生進行語文、數學同步學習。這樣做的益處顯而易見,學生上網的時間用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上,杜絕瀏覽不良網站,消除不良信息給學生造成的影響。通過網校學習不僅鞏固了語文、數學知識,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網絡知識和技能。

  再例如,學習了《關鍵字查詢》、《目錄檢索》這兩課,我結合學生的語文作業——語文手抄報(有關黃河的內容),積極提倡上網查閱各種黃河的資料,讓學生體會網絡的平等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寓教育于樂,引導學生收集有用的信息,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網絡技能和網絡道德。

  三、以“堵”為輔,共創和諧網絡環境

  網絡的信息是海量的,各種信息良莠不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信息會對小學生造成誘惑、甚至侵害,所以只“導”不“堵”,對于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難以起到網絡道德意識的培養,所以還要用“導”的對立面——“堵”,以尊重孩子為前提,用“堵”的方式,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道德意識。

  作為師長,要用自己的威信,嚴正地向孩子申明上網的最基本原則:不準主動地查找、瀏覽不健康網站,即使被動地收到不健康內容,要做到關閉其窗口,不要懷著好奇心去瀏覽觀看,以免誤入歧途。我還讓小學生背誦《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逐句講解每一句的含義,讓小學生感到只有遵守該公約,文明上網才是一名有道德、有思想的優秀當代小學生。

  在講第二單元《網上沖浪》時,發生這樣一件事情對我觸動頗深。

  有一課是《網上世界真奇妙》,重點講授讓學生學會如何訪問一個網站并學會瀏覽該網站的相關信息。我以訪問我校校園網為例,深入淺出地做了講解。學生學得很快,我就放心地讓學生上互聯網訪問兒童網站。可不一會,就發現有學生對校園網上的文章亂發表評論,語言很不恭敬。我通過查找發表評論的IP地址找到了亂發言的兩位同學。我問他們為什么評論的語言這樣難聽?其中一個學生說,我在“車迷論壇”上看到還有比我發表更難聽的評論呢?我意識網絡上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如垃圾郵件、帶病毒的文件,含有不健康內容的郵件、虛假信息的發布,欺騙或用不文明語言攻擊他人等等對小學生造成一定的暗示作用:網絡可以為所欲為。真得可以為所欲為嗎?不,針對這種現象,做為信息技術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對小學生進行必要的網絡道德意識培養,使他們懂得凈化網絡環境的重要性。

  我沒有聲色俱厲地批評他們,而讓他們再背誦一遍《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針對第二句“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我問他倆,做到了嗎?我明確地指出:有不同意見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言論,亮出自己的觀點,但一定有禮、有節,要友好交流而不是靠語言侮辱、貶低別人來襯托出自己水平的高低。上網時要做一個有文明、有修養的小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那兩位同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后班里再也沒有出現胡亂發表評論的現象。

  四、以“學”為主,提高教師的網絡素養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德育力量,為此,信息技術教師要以教師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影響學生。

  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不斷學習網絡操作技能,不斷地提高網絡運用能力,成為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只有掌握好計算機技能,熟悉網絡,才能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網絡資源,才能有條件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網絡意識和心理變化,及時解決網絡傳播中的問題,從而針對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出現各種各樣的思想品德問題及時發現閃光點,進行表揚,及時捕捉不足點,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進行德育教育,使網上的思想教育落到實處。

  總之,在全面推行科教興國的今天,德育仍是一面重要的旗幟,在網絡世界里,只有正確引導祖國的未來,網絡德育工作才能上一個新臺階,學生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孩子擁有今天,才會擁有燦爛的明天。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7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網絡對大家的主要用途仍是收集資料,此外,80后職工相對熱衷于網絡游戲和各種論壇形式的交流,80前職工對論壇的關注度,尤其是游戲等娛樂信息關注得相對較低,因此可以說80后是論壇交流的活躍份子。

  在問及對網絡資訊的關注度時,70%的管理技術人員選擇了國事等最新新聞,而普通的操作

  工人則更傾向于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消息,充分反映了不同崗位人員對網絡信息的不同層次需求,也表明了普通操作職工對于物質上的追求大于精神上的追求。所使用的網絡交流媒介方面,管理技術人員更加傾向于萊鋼OA論壇,普通操作工人則對百度-萊鋼吧極感興趣,這與萊鋼的用網狀況相符,因為內網的局限性,OA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管理技術人員,普通操作工人對OA相對陌生。

  對于網絡言論的可信度,91%以上職工選擇了不太相信,需要鑒別,而在問及自己發表的網絡言論的性質時,72%的職工選擇了是對現實問題的客觀性評說,只有23%的職工認為自己是站在自身角度的主觀性評說,還有極少數選擇的是不經考慮的跟風和發泄內心的不滿情緒。體現出職工對于網絡信息的一種矛盾心里,一方面,他們對網絡表示懷疑,不信任其他人的言論,而另一方面,又都對網絡傾吐自己的心聲。在談及網絡不文明言論時,75%的職工贊同網絡也應該遵守道德規范,16%的職工表示不文明語言屬于網絡特有現象,不必當真,還有小部分職工認為網絡不文明語言是發泄自身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可以緩解釋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反映出了職工對于社會文明道德的需求意識,同時,80%的職工認為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管力度。對于網絡法律法規的認識方面,33%的職工選擇了比較了解,54%的職工選擇了解較少,還有一部分選擇了根本不了解。極大地反映出我們在法律法規普及方面的欠缺。

  對于一些單位開設的內部網絡論壇,65%的職工選擇了贊同,認為內部網絡可以增加很多問題的透明度;34%的職工認為內部網絡限制太多,不比外網,作用不大;另有少數人認為會使很多問題激化,形成更多的不穩定因素。

  在談論到如何發揮網絡在萊鋼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時,大家意見很多,現概括如下:

  1、提高職工道德素質,提倡文明網上用語;

  2、加強職工素質建設,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加強對網絡的監管,推行實名制登錄,正確引導;

  4、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5、為職工創造一個良性的交流與建議的平臺,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

  6、文明用網,領導先行,只有領導隊伍素質真正提高,職工才會沒話說;

  7、對職工提出的熱點問題,領導應予以清楚交待,做到有問題,有回音;避免對制度及政策的錯誤理解;

  8、在企業不斷的發展進步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引導職工正確作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職工提供最好的發展平臺,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成果;

  9、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力度;

  10、加大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對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做了深刻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思想道德教育與作風建設相結合,提高干群自身素質

  調查充分顯示出職工素質亟待加強,這也說明了我們平時素質教育還做得很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首先,對于普通職工,我們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幫助提高職工素質,經常性的開展深度匯談等工作,及時了解職工思想動態,把握發展方向;其次,職工對領導有意見,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干群了解不夠,溝通不夠,我們應該建立更加完善的干交流渠道,及時化解干群矛盾;最后,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力度,在職工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

  二、監管與引導相結合,建立思想建設新陣地

  由于網絡空間的不斷拓展,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加,網絡已經成為思想建設不容忽視的新陣地,堵不如疏,通過加強監管和引導,來幫助職工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網絡建設離不開網絡制度的完善和監管。一方面,我們要對于論壇的制度作進一步完善,減少制度上的漏洞;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力度,對于一些違反互聯網法律法規的現象,要堅決予以制止,按規定給予必要的處罰。對于網絡的一些違規行為要加強監管,要抽調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和熟悉網絡技術的同志進行監管,對網上的不良現象,要做到早發現,早引導,早處理;對一些違規行為要在第一時間發現,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此外,網絡博客的誕生預示著個人媒體時代的真正到來。當個體成為“博客”之后,便擁有信息發布和知識生產的自主權利。他得以從一般的受眾變成公眾,自主地進入公共領域,對公共事務發言,同時也讓個人的信息和知識與人共享。雖然目前在萊鋼,個人博客沒有論壇這么活躍,但像個人網頁、博客等載體一旦火爆,其傳播的速度和威力也不亞于論壇。因此,要密切關注“非論壇”網絡載體的發展速度和信息動向,防止和避免通過這些平臺傳播淫穢內容,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

  建設網絡思想建設新陣地,關鍵在于疏導,核心在于引導。疏導就是對于網民的一些意見、不滿,要認真分析,幫助他們一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加以疏導。引導就是主動出擊,通過把握網絡思想動態,引領網絡思想的潮流。結合當前思想教育的新要求,把一些好的案例、故事用網絡的語言傳播出去,注重用網絡的手段引導職工,注重用網絡的特點傳播健康的思想。疏導和引導,手段是多樣的,目的就是要在網上形成健康、理性的思維浪潮,逐步形成并統一廣大職工的價值取向。

  三、內網與外網相結合,促進網絡文化建設新發展

  調查顯示,在做好網絡監管與引導的同時,我們還必須加強內網論壇的建設和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和各類交流活動。

  隨著企業的發展,不少企業都擁有了內部網站,也建立了自己的論壇,職工可以就生產、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表明自己的看法。雖然我們內網有OA論壇,但畢竟擁有OA帳戶的職工不占多數,此論壇發貼或跟貼多為普通管理者。該論壇的秩序明顯要好于外網的論壇,除了內網便于監管以外,也與宣傳部的管理、維護密切相關,論壇也吸引了不少人氣,雖然也有職工發發牢騷,但都在合理的范圍內,屬正常現象。此外,自動化部的論壇也辦的比較有聲色,符合自動化自身的特點和職工的特色。

  內網論壇的建設,直接影響著外網論壇的健康發展。一是自己單位的內部論壇可以吸收一部分職工的眼球,可以“消化”一部分職工的“怨氣”。二是發展健康、有序的內網論壇,可以成為企業管理的有效工具,便于干群的交流、互動。事實證明許多外網論壇上職工的言論有怨氣,原因就在于他們對一些事實不清楚,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困難不知曉,從而片面的做出判斷,貼出了一些偏激的言論。

  在內網論壇建設上,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各單位利用信息化資源,積極引導職工正確反映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獻計獻策,促進企業更好發展。此外,論壇要設立專門的意見及建議區和意見及建議回復區,讓職工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現象,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對反映的問題要求責任部門一一回復和處理。為保證問題的有效解決,要制定詳細的回復流程和管理辦法,對疏導職工情緒,解決實際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在注重內網論壇建設的同時,要加大對職工的教育力度,利用其它媒體,如報紙、電視對廣大職工加強法制教育,讓職工在互聯網上知法守法。在日常工作中,要多貼近職工,多傾聽職工的聲音,對職工的一些合理要求,有條件的要盡量予以辦理,不能辦理的要及時予以說明。在日常管理中,結合學習型組織的深度創建,多開展一些互動性的活動,如問題懇談會、共贏論壇等。盡可能把網上的互動交流變為網下的互動。對職工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要予以認真回復,這也是對職工的一種尊重。否則時間一長沒有回音,職工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就會再到網上發表偏激的言論。

  網上問題網下治。并不是說做好網下的工作就可以高枕無憂,但至少說明網上問題是網下問題的客觀反映,只有網上網下、內網外網并駕齊驅,才能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促進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

  如今,網絡文化建設已成為影響綜治工作的又一重點。雖然我們對這項工作尚有陌生之感,但是,只要把握網絡發展的特點,方式方法正確,就一定能夠推動網絡文化建設不斷向前,就一定能適應企業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的新要求。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8

  明,是一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是一城人民安樂祥和的生活見證,是一個城市核心價值與精神品位的集中體現。當五城聯創的號角吹響千家萬戶,當明城市的創建工作緊鑼密鼓展開,作為道德教育陣地之一的市實驗中學,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明、傳播明、踐行明。

  綠色上網點擊“明”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明建設的緊迫任務。11月以,為積極響應全市網絡明傳播工作,學校結合信息網絡的傳播優勢,充分利用各班計算機時間,組織學生登錄中國明網、十堰市明網、校園網等明網站,集體點擊“明”。配合《全國青少年網絡明公約》、《明上網自律公約》等相關教育資料,“上綠色健康網做明青少年”成為了這節信息的主題。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明講堂”、“志愿服務”等明網專題板塊,讓同學們在學習明禮儀知識、了解我市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同時,深受了一次綠色網絡的教育和洗禮。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不做有損網絡明、有悖網絡道德、損害網絡和諧的事,這樣一節網絡堂后,明上網、共建和諧成為了師生們的共識。

  主題班會培育“明”

  “明是一顆生命力頑強的種子,只要心里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弘揚明傳統,樹立良好的形象。”“每學期結束后,學校都會評選“四省之星”,作為上學期的明星,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的學習,我對明二字有了更深的認識,今后,我會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明之舉,為明校園、明十堰的創建貢獻自己的力量。”11月初的一次班會上,一節節異彩紛呈的“明傳播有你有我”主題班會進一步深化了對學生的明禮儀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公民道德規范教育。

  同學們或是以辯論會的形式分析社會中、校園里存在的明與不明,或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分享日常生活、我們身邊的明與感動,或是以發人深省的小短劇詮釋明的內涵,結合學校精神明建設和“四省”教育開展實際,進一步強化了同學們審視自身、反省自己的意識,促進了講明語言,行明禮儀,做明事情,養明習慣,樹明新風的良好風氣形成。

  明需要我們從行動中踐行!以實驗中學這個小明圈為起始,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點滴明做起,明傳播的隊伍將不斷向更寬更廣的范圍發散和壯大,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將強有力地吹響全市“五城聯創”、明城市創建的沖鋒號角!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9

  資料收集: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大學生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在網上得到各種資訊,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享受網上視聽娛樂。正因為如此,許多大學生把上網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大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而是為了娛樂,例如:打網絡游戲、聊天等。在網絡逐步普及的今天,大學生玩網絡游戲已成為一種風氣,他們把網絡游戲作為最主要的休閑活動,有些人甚至為此放棄學業,一頭扎入這個虛擬世界之中。大學生這種過度沉迷網絡游戲,不僅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而且也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因此,大學生網癮現象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也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利用暑期實踐就“大學生沉迷網絡狀況”這個問題采用采訪、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了調查,從而追根溯源,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并尋求其解決方法,促進大學生適度上網、文明上網、和諧上網。

  實踐步驟:

  (一)、首先從網上搜集有關新聞報道現象以及相關比例,還有大學生上網原因,他們一般上網都做些什么以及一般每天上網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二)、然后通過走訪大學同學,了解他們上網的目的、時間等等,并記錄下來,當然還到超市等公共場所對部分同學進行調查,收集有關數據信息等等;

  (三)、在而通過走訪網吧,調查大學生沉迷于網絡的相關信息;

  (四)、最后把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結論。

  結論總結:

  一、大學生沉迷網絡狀況

  這次調查結果并不樂觀,喜歡網絡游戲的同學比例較大,80%的同學偶爾玩過,10%的同學經常沉溺其中,

  雖然90%以上的同學都清楚地知道電腦游戲易上癮,浪費時間金錢,對身體和學業都有很大影響。對那些長期沉溺網絡游戲的同學來說,一副耳機,一張網絡游戲充值卡,一瓶水,一包餅干,就是一個世界,往往一坐下來就是一整天。這些同學普遍有逃課習慣,甚至經常通宵上網等,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明顯低于其他同學。

  在取樣調查和問卷分析過程中,我們還特別留意了專業的不同和年級的高低對大學生接觸網絡游戲的影響。但并無發現明顯差異,每個專業和年級都有同學深受網絡游戲的危害。

  二、大學生沉迷網絡原因

  (一)、大學生人格發展存在缺陷,使其在網絡環境中尋求補償;

  (二)、網絡的多樣性和虛擬性使其成為心理脆弱大學生的“避難所”;

  (三)、部分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缺乏自主控制能力,沉迷于網絡難以自拔;

  (四)、庸俗的社會大眾文化使大學生價值觀趨于表層化,“從眾”效應削弱了大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自我意識;

  (五)、大學生對網絡認識不夠深刻,主觀上沒有認識到網絡所扮演的一個知識寶庫的地位,而是把認識簡單地停留在網絡所創造的娛樂效應上。

  三、網絡成癮的危害

  (一)、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二)、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導致人格異化。長期迷上此類網絡游戲的大學生在心理上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三)、影響人際關系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少與人溝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就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并有可能埋下悲劇的種子。

  (四)、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青年人長期沉迷于網絡和游戲,左前腦發育受到傷害后,會進一步影響右腦發育,處于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網絡游戲對的大學生的身體危害。重復、機械的運動和長時間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適,以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為多見的關節無菌性炎癥,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四、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干預策略

  大學生長期迷戀網絡,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性公害。所以,學校、家庭、社會要形成一種合力,共同關注和解決好這一問題。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擔當了主要管理者的角色,所以學校應該花更多的精力把大學生從網癮中拉回來。具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制定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同時加大執行力度。

  規章制度是規范一個人行為的有效措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目前,各高校都有一些規章制度,但還沒有細化,比較籠統。有的制度比較完善,但執行不力。這些寬松的制度環境對大學生不能起到約束的作用。所以,要防止學生沉迷網絡現象的發生,學校要有相應的校紀予以防范。與此同時,學校應積極與家長通氣,讓家長與子女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使家長不僅在經濟上支助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還要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交友、處事等等。事實證明,一些網絡成癮同學的轉變,家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對網絡游戲上癮,完全是出于一種對游戲本身的癡迷和熱愛,是出于一種內部動機的驅使。要真正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就必須培養學生愛學習的習慣,并不斷予以強化。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要依靠教師授課水平的不斷提高,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要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僅只注重教科書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上網時的學習興趣。由于網絡上的知識可謂是無所不及,所以學校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閱讀與查詢等知識的宣傳普及與培訓講座,介紹上網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開辦網上信息資源檢索培訓班,講授各種網絡信息資源檢索的技術、技巧,讓大學生了解網絡信息資源的價值、特點,推薦一些有特色、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網站。同時加強大學生在因特網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訓。通過這些手段,可以使那些沉迷游戲的大學生逐漸地淡忘和最終遠離網絡游戲。

  (三)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大學生上網的目的應該是汲取知識信息、學習網絡知識以及適當的休閑娛樂。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學校應該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采用一些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經常更新、信息可靠并提供轟動性、趣味性信息的校園網站來吸引大學生。學校校園網的內容應多了解學生的想法,聽聽他們的建議,并在實際運作中不斷加以改進。同時,要盡可能地提高校園網的速度。很多同學就是因為校園網的速度太慢,而舍近求遠到外面網吧的。而到了網吧,又不能控制自己,繼而沉迷在網絡游戲與色情暴力之中。

  許多網絡成癮的學生除了對網絡游戲感興趣外,他們對電腦知識也非常感興趣,動手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學校應該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發揮他們的創造性,讓其共同參與網站的建設。校園網的內容應該形式多樣、不拘一格。那種網絡成癮的學生自然而然地被校園網有益的活動所吸引,沉迷網絡的病癥也就不治自愈。

  (四)創造大學生健康、和諧的人際溝通環境。

  一所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大學生除了生活、學習問題之外,平時還要處理相對復雜的人際關系。長期以來,對身處高校校園的大學生來說,其人際交往一直處于一種相對單純的狀態。但是隨著高校與社會聯系日漸密切,一些社會不良風氣也滲入到大學校園中,大學生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功利心態有增長的趨勢。大學生一旦不能面對這種新型的人際關系,使得“同學之間不易吐露真實思想,容易產生一種難以排遣的孤獨感”[2]。當這種不良心理產生時,網絡就成了他們最好的“朋友”,最終迷上了網絡。為此,班主任、輔導員要多和學生接觸、交流,主動了解其學習、生活情況,與學生交朋友,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班級氣氛。另外,要多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不僅可以增加與同伴的交往和接觸,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還能鍛煉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從而使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五)適當的心理咨詢和生理治療。

  大學生由于心理發展尚不穩定、不成熟,使得他們成為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而網絡成癮也是影響大學生學業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詢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助能力,解決一些因上網過度帶來的問題。通過心理疏導,可以使大學生認識到網絡成癮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而消除他們在虛擬世界中形成的不良心理,緩解心理緊張的矛盾,恢復心理平衡,塑造健全人格,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尤其對已經沉迷上網絡,而且不可自拔的學生,可采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手段來矯正。首先要對有成癮行為的學生講明其行為的危害性,了解其內心的意圖或動機,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要讓他們自己意識到上網打游戲成癮的危害性,而不要強制性的灌輸。讓他自己得出結論,自己想辦法克服網癮。

  五、自我總結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白:Internet像一把‘雙刃劍,有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接受新觀念、了解新技術并關注世界前沿課題的同時,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尤其那些諸如游戲方面的娛樂性內容使得一些大學生不能有效地克制自己,成了網絡成癮一族,不僅荒廢了學業,而且也給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帶來了傷害,還危及到家庭、學校和社會。通過學校扮演主要的管理角色,從教育疏導、制度建設、豐富業余生活等多方面入手,規范校內上網秩序和凈化內部網絡資源,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生家長積極配合,共同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我相信,通過這種全方位的綜合措施,大學生網絡成癮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10

  一、前言

  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建設者,他們在祖國未來的發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關注這一群體從本質上來講就是關注我們祖國的發展,我們民族的發展。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對本校大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分析,揭開大學生沉溺于網絡的緣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長,學生,網吧,社會管理部分所承當的責任,并進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二、調查研究相干說明

  1、研究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由《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緣由及對策研究》SRT課題組實施,具體目標以下:

  (1)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本校學生網癮現狀,把握網癮比例在年級、地域和性別上的散布情況。

  (2)通過對不同上網目的、網民分類(非網癮、網癮偏向、低度網癮、中度網癮、高度網癮)的交叉對照分析,探索上網成癮與網上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

  (3)通過對不同程度網民的家庭狀態等題目進行分析對照,調查家長對大學生消費及上網題目的態度。

  (4)通過對調查對象平時的在校情況及上網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學校及社會其他方面對大學生網絡成癮題目的影響。

  (5)通過對不同程度網癮大學生網民的人格因素進行對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對網絡成癮程度的影響。

  2、調查實施方法

  本課題組于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導老師意見以后確定操縱程序,設計調查問卷,并于10月份進行試點調查,在總結試點調查工作以后重新修改調查問卷,并終究確定調查方案。

  本調查為自填問卷的方法。問卷發放方式以實地面訪為主。調查的范圍為本校除大四年級、碩士生、博士生之外的在校學生。訪問地點為學校、網吧和其他公共場合。實地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35份,有效問卷387份回收率為88.9%

  (1)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次調查主要觸及到三大類共五個指標。分別是:

  1、核心指標――網癮;

  2、參考指標――網癮程度與網癮偏向;

  3、其他相干指標――上網目的特點與調查對象自然狀態、人格因素等。

  (2)核心指標:網癮

  網癮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題目。“網癮”的概念,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咯噔博格(Goldberg)提出,隨后,匹茲堡大學的金伯利?揚博士(Dr.KimberlyYoung)發展完善了他的這一概念。

  “網絡成癮”(internetaddiction,簡稱IA)、“網絡成癮癥”(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簡稱IAD)或“病態網絡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簡稱PIU),指在無成癮物資作用下的上網行為沖動失控,表現為由于過度使用互聯網而致使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侵害。

  依照金伯利?揚的觀點,上網成癮者主要有以下特點:

  (1)耐受性增強,即上癮者要不斷增加上網的時間才能取得和以往一樣的滿足;

  (2)出現戒斷癥狀,假如一段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不上網,就會變得煩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網,時刻擔心自己錯過甚么;

  (3)上網頻率總是比事前計劃的要高,上網時間總是比事前計劃的要長;

  (4)企圖縮短上網時間的努力總是以失敗而告終;

  (5)花費大量時間在與互聯網有關的活動上,比如安裝新軟件、整理和編輯下載大量的文件等;

  (6)上網使其社交、學習、工作等社會功能遭到嚴重影響;

  (7)固然能意想到上網帶來的嚴重題目,依然繼續花大量時間上網。

  在這七個標準和研究所遵守的“網癮”定義的基礎上,本課題組在多方征求意見以后設計了相應的問卷。

  固然金伯利·揚博士很早就對“網癮”概念進行過界定,并且在網癮調查研究方面獲得了豐富成果,但由于美國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因此其實不能直接拿來作為我國網癮狀態的研究根據。因此,根據指導教師意見和課題小組成員的屢次深進探討,制定了以下網癮評判標準:

  網癮評判標準的條件(必要條件)為:上網給大學生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問卷第5.7題)。

  在這一條件下,只要網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補充條件)中的任何一個:

  (1)總是想著往上網(問卷第5.1題);

  (2)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問卷第5.5題);

  (3)每當因特網的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緣由不能上網時會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莫衷一是(問卷第5.6題)。即判定他屬于“網癮”。

  調查問卷中,針對這些標準設置了組合型的“或然”題項。在第5.7題選“是”的情況下,第5.1題、第5.5題和第5.6題中只要有一個選“是”,即判定該網民屬于“網癮”。

  (4)輔助指標:網癮程度和網癮偏向

  分析中所使用的兩個輔助指標,分別是描寫網癮群體和非網癮群體的。對已被界定為網癮的個案,我們考察他的網癮程度有多深;而對還沒有成癮的個案,我們考察他是不是具有網癮偏向。

  網癮程度的丈量方法是:在網癮的三個補充條件中,滿足的條件越多,則其網癮的程度越深。即:被訪者在對問卷中第5.7題回答“是”的條件下,第5.1、5.5、5.6題回答“是”的題項越多,其網癮程度越深。

  網癮偏向的丈量方法是:在非網癮群體中,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向親人隱瞞自己的上網時間(問卷第5.4題);(2)實際上網時間常常比自己預期的時間長(問卷第5.9題)則表示該被訪者具有網癮偏向。之所以這么確定,是由于這兩個選項可以反映出網民在上網時行為和心理上的一種失控趨勢,即:行為上沒法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心理上固然已意想到過度上網的危害卻沒法自拔,因此才向親人隱瞞上網時間。

  (5)其他相干指標――上網目的特點與調查對象自然狀態、人格因素等。

  本次調查中,上網目的被分為文娛性目的和實用性目的兩類。

  文娛性目的包括:(1)玩網絡游戲,(2)聊天或交友,(3)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等;

  實用性目的則包括:(1)獲得信息,(2)學習或工作,(3)通訊或聯絡。

  網上活動豐富性通過參與各種類型網上活動的數目體現出來,參與的種類越多,表示活動越豐富,反之則越單一。

  調查對象的自然情況由以下幾方面的題目加以體現,包括其性別、年級、籍貫、月生活費等。

  而研究發現,一些消極人格特質與網絡成癮有關。網絡成癮者具有自持性、敏感、謹慎、個人主義等特點,喜歡單獨生活,限制自己的人際關系途徑,特別具有抽象思惟能力,較遵守社會風俗,相對其他人更輕易情感化。

  對調查對象的人格因素的調查,主要體現在題目13—18當中,本次調查主要是從調查對象對本身狀態的滿意程度情況進行分析的。

  (5)數據預處理

  在所有調查問卷回收后,經過數據登錄和邏輯查錯與凈化處理構成終究數據庫,研究進程中使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6)數據處理說明

  本報告對問卷調查的樣本結構進行了描寫,但在后期分析的同時,又對身邊已知沉溺網絡程度較深的同學進行了個別訪談,訪談的結果主要作為問卷調查的補充和參考。

  三、我校學生上網情況分析

  1、具有網癮和網癮偏向的學生范圍

  (1)我校學生網癮比例約16.3%

  從下圖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網癮學生約占學生網民總數的16.3%,網癮現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視,需要引發多方關注。

  以往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中約有10%15%的網民上網成癮。例如,有報導稱,“整體而言我國上網人群中大約有6%的網癮用戶,而在青少年中這個數字更高達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年的一項抽樣調查也顯示,“北京市中學生中網絡成癮者比例達14.8%”。本次研究實地調查和網絡調查的結果都與以往相干研究的結果比較接近。

  (2)我校學生網癮偏向比率為8.6%

  除現有的數目龐大的網癮學生群體外,調查結果顯示,在非網癮群體中,約8.6%的學生存在網癮偏向。可見,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網癮預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網癮群體散布情況及生活用度狀態

  (1)性別散布

  可以看出,男同學網民上網成癮的比例(66.7%)比女同學網民(33.3%)高出約33個百分點。在具有網癮偏向的網民中男同學比例一樣高于女同學。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11

  一、題目

  關于城市居民鄰里關系現狀

  二、目的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然而現今的鄰里關系下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為了了解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關于城市居民鄰里關系的問卷調查。

  三、調查方式

  采用隨機抽樣問卷調查

  四、調查對象及地點

  年滿16周歲的人為調查對象,地點為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廣場、濱江路)。

  五、調查結果

  1、城市居民鄰里關系現狀

  現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單元樓,獨門獨戶。相比農村建造庭院式住房來說,城市居民鄰里之間的串門越來越少,鄰里關系越來越生疏。甚至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同一個單元樓里住了幾年還不知道樓上樓下鄰居叫什么名字。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水平的提高,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自然減少,這種客觀的現象勢必會拉遠鄰里之間的關系。鄰居間關系生疏,人情冷淡這是如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2、城市鄰里之間發生矛盾的主要類型

  本次調查問卷給出的幾種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個類型是主要導致鄰里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分別是生活作息規律和習慣不和、裝修問題、個人觀念不和。每個人的生活規律不同勢必會產生作息時間上的差異進而產生矛盾,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越來越少這導致鄰里之間交往減少,鄰居之間的關系拉遠,了解減少,我們都說誤會矛盾就是產生于疏遠之中,這就必然會促進矛盾的發生。

  3、矛盾產生的原因

  在本次調查試卷中很多人認為造成鄰里之間矛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疲于工作,無暇與鄰里來往。這也是因為鄰里之間的需求互助越來越少,人們減少了溝通次數。見個面無非就是互相打個招呼簡單的聊幾句。社會壓力越來越大,這減少了鄰居間的聚會時間,以前經常有每周末鄰里之間會帶著家人一起聚餐,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那個時候的鄰里之間關系很是融洽。鄰里關系冷漠的原因還在于社會的活動少,鄰里之間的交流就更少。

  4、如何改善鄰里關系現狀

  我們應該追究其根源,首先,社區在這方面應該負起責任,應該組織活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增進鄰里之間的關系。這個可以從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輕人都忙著工作沒有時間,而老人小孩有空余的時間,可以把這一類人組織起來,以他們為紐帶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活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文藝演出、社區居民體育比賽、社區居民聚餐,餐點由居民自己烹飪......這些都是這次調查問卷中大多數人人們所贊成的方法。其次,人們也應該主動與他人交往,除了工作應該抽出時間參加由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鄰里和睦相處。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12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掌握我市現有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人才狀況,了解社會未來幾年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及培養要求,從而為確定我系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設置提供基本的依據。我們對職業院校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20xx年5月,由我系多名老師所組成的調研團隊,對xxx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深入調研。

  1. 數據分析

  我們一共走訪企事業單位數量5家,企業有關人員數量20人、召開企業人員座談會次數為5次。

  2. 調研單位如下

  (1)星網銳捷xx分公司

  (2)中國電信xx分公司

  (3) xx市科技局

  (4)xx市電視臺

  (5)xx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3.評價情況

  這些單位都提出了對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他們也對我校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提出了不少寶貴建議,現歸納如下:

  4.分析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案或建議

  從調研情況看,職校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距用人單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問題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不熟練、經驗不足;

  (3)責任心和紀律性不強;

  (4)價值取向和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不成熟;

  (5)外語能力欠缺;

  (6)承受壓力的能力不足。

  解決方案或建議如下:

  首先,對學生的品德應該全面加強培養,加強吃苦耐勞、勤奮向上的品格; 其次,要重視專業的基礎知識,面要寬,重點要加強計算機操作和計算機專業英語水平;

  第三,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做中學,學中做;

  第四,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

  最后,要把企業文化引進到學生實習中。

  對于課程上建議引進企業文化;加強崗位定位,在崗位上也要分低、中、高級別。

  專業實訓條件以及軟件教學資源利用不夠充分,雖然建立計算機機房,局域網組網實驗室和綜合布線與智能樓宇實訓室等。由于無企業文化的氛圍,利用不夠充分。

  5. 結論

  這次調研體會很深,進行企業調研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讓我們更能了解到企業的用人需求,也就確定了我們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感覺調研還沒有達到我們預計的目的,還有很大差距,應該再深入一下,面再廣泛一些;創業容易守業難,調研過的企業能不能保持聯系,能不能保持長期的合作,這是我們今后要重點加強的問題。

  綜上所述,為滿足廣大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我校設置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能符合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的趨勢,這一專業學生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廣闊的就業前景。我們將注重這一專業的質量建設,以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為目標,形成專業特色與優勢,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最后,希望企業調研工作能長期開展,在注重調研的同時還要開展調研的延續性,能夠把企業真正地引進到專業中來。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 篇13

  通過此次對部分大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我們感到,雖然多數大學生網民的素質較高,能夠較好地利用網絡工具于成才之中,對網絡中的不健康內容能夠自覺抵制,對某些相關問題也有自己的正確判斷。但是,也明顯地存在著許多不足。

  值得關注:近半數大學生想做黑客。

  和我國網民的整體素質相比,大學生網民的整體素質相對較低。據cnnic的調查,我國網民整體的周收發電子郵件平均數為21.2件,遠遠高于此次調查中的3.34件。我國網民整體最常使用的網絡服務中的搜索引擎比率為51.3%,而此次調查顯示該項比率較低,說明大學生網民還不能自覺地利用搜索引擎來有效地獲取相關信息。全國網民整體使用網上尋呼的比率為31.6%,調查中此項比率高于此值1倍以上;全國網民整體在網上最主要獲得的信息中,電子書籍排在第4位,而大學生則把這項內容排在第6位以后……說明多數大學生網民把網聊作為上網的主要內容,還不能把上網作為學習工具。

  值得重視的是,還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網民對一些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如:仍有16%的人對網上的傳聞和性內容感興趣;有29%的人對網絡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機會想試一下黑客行為;網絡文明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近一年,仍有1/4左右的人對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認為此舉可有可無。

  盡管本次調查對一些較深層次的問題還沒有來得及調查,但僅就上述結果就可以看出,抓緊對大學生網民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高校網絡文化陣地的建設更是迫在眉睫。

  值得重視:高校網站亟待加強。

  因特網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極其便利的交際工具,也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的重要陣地。而這個陣地的存在依賴于網絡設施的硬件。70%-80%的大學生網民之所以選擇校外網吧上網,除了自身相關原因之外,校內上網終端供不應求、網速慢或限制多等應是主要的原因。為了提高學生素質,建設好網絡文明,校園網的擴容、校內“網吧”的擴大應該引起高校領導的重視,并把它列上主要議事日程。要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把校園網普及到學生宿舍和教師家庭,真正建設起一個和現實相對應的虛擬校園。

  高校網站不僅是高校的一個形象窗口,也是知識傳播中的一個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更是大學生上網的主要出口。因此,應該把高校網站建設當作一個戰略任務持之以恒地抓緊抓好。高校網站建設是一個高品位文化系統工程,而不僅是校園網絡管理者運用相關技術掛幾個網頁而已。要組織好人力物力,調動起專家學者、編輯人員、計算機信息技術人員乃至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共同努力,搞好各高校網站的特色化建設。

  應緊緊圍繞各校自己所擁有的著名專家學者、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及重點課題等獨特方面,鼓勵有較深造詣的專家學者推出自己的學術網頁或相關內容,或組織人員對其成果理論化、科普化、文化化,向公眾展示有關內容的深層次文化內涵,以增強高校網站中的文化品位。同時,還應立足于高校所處的地域環境,把本校特色和所處地域的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結合起來,深層次開發其特色信息資源。

  值得探討:應考慮開設《網絡交際》等課程

  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民族的精英和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網上生存能力直接影響其成才。對大學生網民的教育也應成為高校的一項經常工作。根據大學生的呼聲和網絡發展的實際,大學生網民教育應該納入正規教育軌道上來,開設相關系列課程勢在必行。除了開設有關網絡技術課程之外,可考慮開設以網絡資源利用為主題的諸如《網絡交際》之類的課程。

  計算機網絡最本質的意義在于它給全人類提供了一個極其便利的交際工具。如果說計算機網絡原理類課程是教學生如何制造或維修這個“工具”,那么電腦和網絡應用類課程則是教學生如何使用這個“工具”,但目前還沒有教學生如何正確、高效地使用這個“工具”的課程。就像只教人如何使用槍枝卻不管其何時何地因何事把槍對準誰一樣,如果不從人文的角度闡釋、普及計算機網絡文化,網絡這個人類的工具終將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網絡交際》課程應基于使學生正確、高效地利用網絡工具來獲取有效信息的角度,融言語表達、信息智化、計算機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知識為一體,把網絡的交際屬性、網絡交際的特點、網上信息的分類和獵取、網絡信息的加工處理、網絡單雙向交流、網絡道德和網絡法規及文明上網等方面作為該課程的主要內容。

  搞好校園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高校黨政工團及廣大教師協同努力。根據大學生上網多的實際情況,目前亟需要搞好網上作戰部隊建設,提高其網上戰斗力。據了解,高校不少教師甚至許多專門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上網水平還遠遠不如學生。如此何談對大學生上網行為的正確引導?因此,應該首先切實抓緊學生工作相關者的上網技能訓練。只有網上作戰部隊掌握網上作戰基本規律,增強網上作戰能力,才能對大學生網民實施正確的引導,才能“主動出擊”,“用馬克思主義占領網絡陣地”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調查報告范文(精選8篇)11-08

網絡文明素養活動總結04-26

網絡文明素養提升主題征文11-16

網絡文明素養提升主題征文11篇11-16

網絡文明素養提升主題征文(11篇)11-16

網絡文明素養提升主題征文(精選11篇)11-16

網絡文明素養倡議書(精選6篇)04-19

文明素養的作文03-15

文明素養作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