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精選13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1
一、農業、農村、農民現狀
(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滯后
全縣農業基礎條件差,田地分散,地塊較小,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農業基礎設施欠賬多,水利設施老化嚴重,近年來,雖然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項目,但從全縣來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仍不完善,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項目支撐能力不強,缺乏統一規劃,項目打捆使用,農口部門之間沒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為陣,造成有項目無產業,有產業無項目支撐。
(二)農業經營者素質不高
受傳統農業的影響,我縣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小農生產方式居多,農戶經營較為分散,直接導致產業規模小,很難進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管理和標準化生產。農村人員結構老化,18-60歲真正意義的勞動力資源嚴重不足,人才斷代現象突出,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農業發展需要;農業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雙雙短缺,部分鄉鎮農技部門有的農技人員往往身兼數職,無法全身心投入農村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基層農技員知識更新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
我縣龍頭企業(業主)發展規模較小,示范引領作用不強,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不規范、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社會化組織程度不高、輻射帶動效果不顯著,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未能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目前我縣農產品交易市場平臺建設滯后,交易方式單一落后,市場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產銷難對接,農產品產業鏈的各環節基本是分離的。農產品流通市場、農產品銷售還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導,缺乏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生產、技術、價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導生產、引導銷售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基層政府服務能力不強
鄉鎮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上進人渠道窄,影響了干部補充,且優秀人才容易被上級部門挖走,造成鄉鎮干部隊伍結構失衡、人員老化、青黃不接、斷層嚴重。部分鄉鎮中年干部由于學歷和知識層次偏低,對新形勢下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認識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知識的能力較弱,習慣于用傳統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在落實示范帶動、農業產業開發中,缺乏創新能力,點子不多,辦法不實用。部分鄉鎮年輕干部,由于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組織動員群眾能力差,面對實際困難時往往顯得辦法不實用,與群眾打交道存在障礙。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擔當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貽誤了發展良機,造成了工作被動。
二、建議意見
(一)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
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建設丘區現代農業強縣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證。一要扎實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農業干部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切實加強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準確把握“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從政治高度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實推進紀律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開展正風肅紀,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大興敢于擔當、狠抓落實、為民服務、調查研究、清正廉潔之風,在全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牢固樹立農業系統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實推進業務能力建設。堅持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業務知識學習的同時,引導農業干部職工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法治、信息化和以點帶面的方法推動工作,不斷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快建立教育培訓、規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專業化程度深、分工明細、服務水平高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村經紀人、職業農業經理人,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經營主體,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紅”“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專業農戶”等模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運作市場化,提供農業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引進、動植物疫病防控、質量檢測檢驗、農資供應和市場營銷等服務,使農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堅持示范引領、創新推動,創建一批省市級示范社、示范農場。
(三)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一要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綜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級、聯網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城鎮供水設施覆蓋行政村比率、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能力建設。二要推廣和實施農村清潔能源,加強對生物質節能爐具、秸稈固化綜合利用、沼氣、太陽能節能房等新能源、新技術的推廣利用,積極引導農村能源結構的轉變。三要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項目,完善“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四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保障農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
充分利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注重產業發展的科學合理規劃和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實現產業化基地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安全的原料,實現種植業產業鏈更加緊密有效。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對我縣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政策、資金、項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項目資金、科學安排落實,最大化發揮政策和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市場資本,助推全縣畜牧業發展壯大。加快推動生物有機肥廠項目建設,建立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實現農業廢棄物無害化綜合利用,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理機制。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2
11月25日,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在福州舉行“深化金融服務 助力鄉村振興”簽約儀式,雙方簽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并將充分發揮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職能部門作用和農業銀行服務“三農”國家隊作用,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推動福州市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
今后五年,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將為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新增貸款投放500億元以上,其中鄉村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貸款300億元以上,特色農業產業貸款200億元以上,全力滿足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資金需求。
一、政銀合作,共促鄉村振興
近年來,福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20xx年,福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1千億元大關,全市七大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年總產值超2000億元,327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含交易額)918億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支持,也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提出了“要有更高遠的政治站位、更深厚的三農情懷、更有效的頂層設計、更精細的行動計劃、更接地氣的金融助力、更先進的數據賦能”六項遵循,并出臺了《福州分行關于20xx年全面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加快“三農”和縣域業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縣域支行營業網點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金融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深化合作,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機制,既是農業農村部門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服務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農業銀行實現業務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據了解,雙方將積極整合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資源和農行系統金融資源,緊密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重點支持納入省市級以上政府規劃、具有穩定經營現金流、還款和擔保有保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圍繞福州市鄉村振興試點村鎮,加大對數字鄉村、特色村鎮、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5年500億元,金融“活水”潤鄉村
今年10月,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與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兩級行聯動,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福州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全力支持福州實施強省會戰略。
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福州分行行長王城英表示,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將把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與貫徹落實農總行提出的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銀行“兩大發展定位”相結合,以本次簽約合作為契機,著力、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
聚焦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等方式,重點在農村普惠金融、特色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省市級重點項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脫貧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后五年向福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新增貸款投放500億元以上,其中鄉村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貸款300億元以上,特色農業產業貸款200億元以上。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客戶全部納入支持范圍,確保做到應貸盡貸。
傾斜政策資源,創新產品服務。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確保縣域貸款、涉農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水平。圍繞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創新推出好產品、好服務。
加強科技賦能,助力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推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積極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農村資產資源管理、農村資金核算等服務,助力“智慧鄉村”建設。
三、“農”字當頭,服務延伸“海角天涯”
位于福州“海角天涯”的.連江縣苔菉鎮茭南村,從昔日的小漁村搖身變成今日的網紅村。
20xx年之前,靠海吃海的茭南村村民大多從事漁業捕撈和相關產業,如今茭南村加快旅游資源開發,憑借自然“顏值”和生態“氣質”出眾的平流尾地質公園,吸引了眾多游客,還入選福建首批海岸公園,去年成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
近年來,農業銀行連江支行充分發揮金融資源優勢,支持茭南村實現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截至今年10月末,該行向110戶漁民提供了1757萬元信貸資金,為泰源船業、恒盛實業等企業提供流動資金支持,近期還支持平流尾地質公園旅游智慧停車場建設,以提升當地旅游服務水平。
現場,農業銀行連江支行與茭南村簽訂了銀村共建合作協議。農業銀行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助力當地漁業特色產業、蝦米加工業、觀光旅游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服務不止步,從田間地頭到“海角天涯”。支持茭南村這座小村莊實現大發展,只是農業銀行福州分行深耕“三農”、服務“三農”的一個剪影。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福州分行行長王城英介紹,農業銀行福州分行近55%的營業網點和近1300名員工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在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方面具有扎實的基礎和優勢,有利于扎根農村、服務農業、貼近農民。
服務“三農”,是農業銀行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作為“農”字當頭的國有大行,農業銀行福州分行始終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服務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主線,全面做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截至今年10月末,農行福州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440.01億元,比年初增加27.87億元。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貸款余額16.61億元,比年初增加7.95億元;“惠農e貸”業務共覆蓋全市9個縣(市、區)和22個特色農業產業,共發放“惠農e貸”資金97.4億元,比年初增加31.91億元,服務農戶超過1.8萬戶,覆蓋全市131個鄉鎮和89%的行政村。
下一步,農業銀行福州分行與福州市農業農村局將以本次銀政合作為起點,共同深化金融服務,聚焦重點領域,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為福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出力添彩。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3
一、基本情況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農貸款11854萬元,覆蓋各類涉農客戶1000余戶,涉農貸款結余43193萬元,較年初新增3942萬元,增幅達到10%,同比多增1756萬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創業擔保貸款投放22筆515萬,業務開辦以來已累積投放10911萬,帶動就業人數近1500余人,為解決我縣各類人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的難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具體措施
一、加大涉農資金投入,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今年以來,xx銀行xx縣支行圍繞“農民增收、農村更美、農業更強”,持續加大轄內“三農”貸款資金投放。同時,為了既適應縣域和農村市場上客戶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情況,又有效控制風險,增加第二還款來源,我們推出了農/商戶保證貸款、農信擔保貸款、創業擔保貸款、親情貸等產品,服務對象主要為縣域內的廣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等經濟主體。通過對這些客戶發放貸款,不僅支持了他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收入,而且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為進一步延伸服務半徑,下沉服務重心,目前我行運用在鄉下網點優勢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合理制定機構網點發展規劃,合理調整縣域機構網點,延伸服務網絡;并在去年加強了物理網點建設,加強網點風險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為進一步提高辦貸效率,我行還積極推廣“極速貸”、“E捷貸”、“移動展業”等線上產品,有效提升了農戶辦貸體驗。另外,我行還積極推進“信用村”創建工作,深化“銀村”合作,實現“整村授信”,村民憑信用即可獲得無擔保、無抵押的小額信用貸款,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金融可獲得性。
三、積極開展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圍繞深入推進第二輪“大眾創業惠民工程”及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體策劃活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的宣傳營銷力度,加強聯合人社等職能部門的宣傳,提升群眾對創業擔保貸款知曉率。在有效服務更多創業人群,保證創業經營者從“無業”到“有業”的同時,用一攬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緩解創業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保證糧食安全,助力糧食生產。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和收購,我行對種糧大戶、糧站、糧食收購商等推出專屬信貸產品—助糧貸,金額高、手續簡便;同時,我行主動和糧食局、農業農村局的職能部門合作,開展推介會和企業走訪,在今年開展的夏糧收購活動中我行投放助糧貸2620萬元,同比多增775萬元。
五、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作為扶貧小額貸款投放的主辦行之一,xx銀行緊跟縣委、縣政府步伐,積極響應發放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號召,致力金融扶貧,簡化調查和審批流程,切實做到應貸盡貸,確保今年扶貧貸款戶數及金額均不低于去年。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4
鄉村振興的金融需求非常旺盛,財政資金、金融資金、社會資本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政府的財力有限,有限的財政支農資金難以滿足“三農”發展的全部需要,同時,社會資本對下鄉支農也持觀望態度。這樣,主要的資金缺口便寄希望于金融機構。下面,從“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碰到的問題”以及” 金融服務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兩方面,闡述金融服務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一、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碰到的問題
之前,學習到一篇關于農發行組織鄉村振興戰略大調研的文章,文章中提出,盡管目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備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三農”領域長期積累的矛盾尚未解決,鄉村振興的道路還非常長遠,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一)農業體量不斷做大,但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仍然不強。
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我國農產品階段性供大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業供給質量有待提高,以糧食產業為例,目前我國糧食面臨高產量、高庫存和高進口的“三高”并存壓力。反映出糧食生產結構不合理,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導致農業競爭力不強,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但差距依然較大。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民向城鎮單向流動,大量人口向城鎮遷移。從新型城鎮化角度來看,農村人口數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減少是必然的規律和趨勢,但關鍵問題是,農村人口的結構失衡,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已經成為趨勢。
(三)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但仍然動能不足。
鄉村振興的目標之一就是讓鄉村的居民生活富裕起來,要抓住“連起來”、“活起來”這兩個關鍵點,培育農民持續增收的新動能。連起來,即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的銜接,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的收益,把現代農業企業和農戶能夠有效的連接起來;活起來,即喚醒沉睡的農村資產,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來源,拓寬增收致富的門路。
二、金融服務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威海市商業銀行作為“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城鄉居民”的城商行,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三農”客戶、共建美麗家園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這既是政治任務,也是實現自身發展的良好契機。要以更有效的服務方式、更集約的服務效率、更靈活的應變能力改進和提升對農村的金融服務,以實際行動響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有力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在支農支小工作上保持定力。我們要用好用活各項扶貧、支農、惠農政策,在支農支小工作落在實處。切實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深化“三農”服務的根本抓手,以扎實有效的信貸投放、便利快捷的渠道服務、豐富多元的金融產品來全方位、多層次地支持鄉村實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強有力的金融保障。堅持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大力支持在重點項目和關鍵薄弱領域的建設,讓有限的信貸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堅持做精、做特色,加快完善各項業務產品,對內強化綠色低碳服務、對外支持綠色經濟發展。堅持線上線下業務聯動,有效整合各類機構、渠道和市場,來適應新業態及符合客戶需要,從而提升服務效率,把小微服務做出大成效。
(二)在普惠金融服務中深挖潛力。作為一家城商行,要充分發揮網點、渠道和人員的優勢,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工作,將普惠金融工作做深做實。針對低收入群體、家庭困難群體的創業就業等方面的資金需求,推出切合實際的金融產品,為有需求的人最大程度地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務,把普惠金融產品做活。圍繞客戶方便、便捷、安全等方面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措施,將普惠金融服務做精。完善“物理網點+電子渠道+流動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方式,不斷充實金融服務及便民服務,充分解決客戶多方位的金融服務訴求,把普惠渠道服務做暢。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抓好扶貧信貸投放工作,進一步創優模式、創新產品,落實特惠政策,把普惠民生服務做優。
(三)在推動轉型發展中激發活力。我們要以“智能化”為重點,著力完善線上服務能力,豐富線上金融產品,讓手機銀行、電子銀行成為又方便、又快捷、又安全的移動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方便、快捷為宗旨,優化“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的金融服務功能,將平臺上的服務切入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場景,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支付環境體驗。以社區服務為突破,加快推進金融服務與生活消費的深度融合,不斷擴大我行“社區金融”平臺的規模和影響力,在滿足城鄉居民日常繳費需求的同時,為客戶搭建更為廣闊的銷售渠道。以提升效率為目標,加強大數據在優質服務、產品設計、精準營銷、風險管控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對外實現讓客戶少等、少跑腿,對內實現效率有提升、管理降低能耗。以新興技術為導向,加強跨業合作,進一步增強綜合金融服務的便捷性,積極向智慧銀行轉型,以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四)在創新業務功能中提升實力。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客戶主體對金融服務的差異化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提供金融服務,不斷創新符合農村發展需求的金融服務產品。盡全力構建全新的金融產品鏈和專業化服務體系,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拓展中間業務品種,整合統籌各方資源,增強產品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包括投資理財在內的更多增值服務。大力開發非信貸類產品創新,積極運用資產證券化等手段,探索為實體經濟提供投融資一體化金融服務。加強與優質金融機構間的合作,積極拓展債券、資產管理等多項金融業務,努力發展低資本、低風險的輕資產業務,最終實現以集約的資本使用、高效的資產流轉,來開辟出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新空間。
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的大戰略,也是金融發展的新藍海,不同的金融機構各有優勢、各有專長,都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要團結協作才能攻堅克難。只有深入“三農”,了解“三農”,真正摸清“三農”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創新產品、提供精準金融服務,讓我們凝聚合力,積極履行金融機構應盡的社會責任,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積極貢獻我們的力量!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5
xx村鎮銀行是由xx農村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新型農村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于20xx年xx月xx日獲xx銀監局批準成立,20xx年4月12日正式掛牌營業。開業以來,我行積極響應黨和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的決策部署和監管要求,始終堅守立足縣域、支農支小的市場定位不動搖,秉承“簡單、方便、高效”的服務理念,以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為己任,以普惠金融、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為抓手,在加快自身業務有效發展的同時,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逐步提高。
(一)加大資金組織力度,增加支農支小的能力。
村鎮銀行起步、規模小、網點少,為逐步壯大資金規模,增強支農支小能力。開業以來,我行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加大資金組織力度,發揮競爭優勢,深挖市場資源,拓展優質客戶,貸款業務連續三年都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截至20xx年12月末,我行各項存款余額為3.6億元,較年初增加0.36億元,增長11.22%,存款業務發展穩步提升。日均存款余額為3.72億元,其中:單位存款2.21億元,較年初增加0.52億元,增長31.04%;儲蓄存款1.51億元,較年初增加0.25億元,增長20.19%。
(二)加快有效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開業以來,我行充分發揮村鎮銀行信貸決策快、鏈條短等比較優勢,堅守市場定位、專注信貸主業,大力扶持“三農”、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確保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持續達標,努力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質效。截至20xx年12月末,我行各項貸款余額29125.09萬元,較年初上升2761.43萬元,增幅10.47%,信貸資金主要投向生物醫藥、汽車運輸,新型造紙、家居制造、楊梅種植、油茶種植、生態養殖等地方特色產業,有效滿足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傳統農戶等不同群體的資金需求,支農支小、服務民營小微實體經濟、普惠金融成效顯著。截至20xx年12月末,涉農貸款余額29032.69萬元,占各項貸款余額99.68%,新增涉農貸款2689.03萬元,完成了年初涉農貸款信貸計劃的134.45%,實現了涉農貸款持續增長的考核要求;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5217.68萬元,較年初凈增2465.5萬元,完成了年初信貸計劃目標的123.28%,增幅10.84%,高于各項貸款增幅0.37個百分點,實現了普惠型涉農貸款高于各項貸款的考核要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4578.18萬元,較年初凈增2353萬元,完成了年初信貸計劃目標的235.3%,增幅19.25%,高于各項貸款增幅8.78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309戶,較年初增加40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強平均年利率為7.49%,較年初下降了0.43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五級分類都為正常,不良貸款率為0%,實現普惠型小微貸款投放“兩增兩控”的考核要求。
(三)建立普惠金融服務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為把方便快捷安全的現代金融服務真正延伸到農民群眾的家門口,讓農民群眾客戶享受到“不出村、無風險、高效率”的現代金融服務,有效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20xx年我行與人民銀行互動,自籌資金在xx縣馬埠鎮上蓋村、金江鄉金灘村兩個貧困村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務站,該服務站涵蓋了助農取款服務、現金服務、金融精準扶貧、農村征信體系建設、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農村金融宣傳等金融服務功能。
(四)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農民群眾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很多金融知識和政策難以進村入戶,農村地區幾乎成了金融知識普及的盲區,導致農民缺乏對假幣識別、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方面的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給農民造成了諸多潛在的.損失和危害。為逐步增強農村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我行積極組織員工走進鄉村、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普及識別假幣、防范電信詐騙、遠離非法集資等金融知識宣講活動,聯合縣金融辦、縣人民銀行和縣銀保監辦等單位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打擊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征信記錄關愛日”等宣傳教育活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近四年發展,我行各項業務快速發展、合規建設逐步加強、經營效益逐步提高、抗風險能力逐步增強,向“小而美、美而優”的村鎮銀行穩步邁進。由于成績突出,成效顯著,我行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榮獲“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獎”、“20xx年xx銀行業‘金融知識集中宣傳月’活動先進單位”、“xx縣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新的征程上,我行將始終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擔當實干、砥礪奮進,努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服務城鄉居民的貼心銀行、服務小微商戶的專心銀行”兩個品牌建設,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金融力量。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6
信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情況匯報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下發后,我行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認真學習文件精神,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安排部署,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行下轄市分行營業部和縣(區)支行,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業務范圍與其他銀行相比,具有獨特的品牌優勢。我行貸款主要用途涵蓋了糧棉油購銷儲、精準扶貧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等領域,支持領域寬泛,政策導向明確。
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行緊緊圍繞糧食安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和百城提質、四水同治、森林xx、千萬工程等省市級重點工程,積極發揮政策性銀行的“補短板、強弱項”職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一)糧棉油購銷儲情況
我行認真貫徹執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力支持糧棉油收儲,確保國家糧棉油宏觀調控政策落實,做好糧棉油產業扶貧,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糧棉油收儲,圓滿完成20xx年糧食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工作,糧食收購資金供應沒有出現問題。
1-12月份累計發放夏糧收購貸款xx億元,支持收購小麥xx億斤,占社會收購量的xx%;支持秋糧收購貸款萬元,支持收購稻谷xx萬斤。12月末,我行糧棉油購銷儲類貸款余額xx億元,我行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主渠道作用彰顯。
(二)精準脫貧攻堅情況
我行以服務脫貧攻堅為核心,積極支持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貧困地區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強有力地發揮了我行在金融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1-12月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xx億元,精準扶貧貸款余額xx億元,其中: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xx億元,帶動貧困人口xx人;項目精準扶貧貸款余xx億元,服務貧困人口xx人。
(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建設情況
我行大力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著力發揮補短板作用。以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水利建設、農村交通、生態林業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突出短板為重點,依法合規開展業務,1-12月對接申報中長期貸款項目xx個,貸款金額xx億元。12月末我行中長期貸款余額xx億元。
三、下一步我行重點支持領域
近期,農發總行印發了《關于加強服務長江大保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支持政策的通知》,加大了對長江大保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支持力度,對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貧困村提升工程、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等5個貸款品種,從利率定價、貸款期限、審批權限、擔保措施、辦貸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政策傾斜。
結合南陽實際,為服務我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行擬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支持高質量發展。綜合用好貧困村提升工程、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園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棚戶區改造等貸款品種,打好信貸組合拳。一是重點支持脫貧攻堅。服務貧困地區貧困村整體提升,加大對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政策傾斜和扶貧資金整合力度,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目前調查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2億元、農村人居環境項目扶貧貸款4億元。二是重點支持全域國土綜合整治。xx省是全國第二個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省份,通過支持試點地區“田水路林村”多規合一的整體布局,可實現耕地數量增加、質量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改善。截止11月底,我行已調查南召補充耕地提質改造項目4億元,已對接桐柏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億元。三是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支持轄區內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棚戶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服務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截止目前,行棚改貸款余額9億元,新審批棚改貸款4億元、農村人居環境貸款38億元,已調查鎮平城市客運交通系統綜合體建設項目1億元。四是重點支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對各類現代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新產品新業態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
(二)全力支持生態保護建設。重點用好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旅游扶貧等貸款品種。重點支持河道生態廊道建設,同“森林南陽”建設整體規劃相結合,大力支持區域國家儲備林建設,深度對接轄區內主干河道兩岸新建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把打造成為一個生態綠色城市。目前,已對接淅河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項目4億元。
(三)全力支持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圍繞xx省水利“四水同治”十大工程和農田灌區建設整體規劃部署,充分發揮農發行支持水利建設主力行作用,積極用好水利建設項目貸款。一是重點支持轄區內各干支流綜合治理。丹江、白河、唐河、淮河等為流經南陽境內主要河流,重點支持河道的綜合提升治理和污染治理,提高下游水源蓄積能力。截止11月底,行水利貸款余額億元,已調查水利建設項目貸款2億元。二是重點支持民生水利工程。包括農田水利設施體系、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與配套改造、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等,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農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我行當前主要融資模式為:政府和社會資本政府合作(PPP)模式、公司自營模式及扶貧過橋模式。
四、加強金融服務的建議
做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金融服務工作,要與南陽地方實際需求相結合。通過深入學習市政府近期印發的《市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工作方案》、《市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工作方案》等文件,行有意愿、有產品、有政策,期望與政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行必將以最優的'服務、最大限度的資金保障和優惠政策,更好地服務南陽區域發展戰略。
1、由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行下發聯合文件,明確農發行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合作銀行,確定支持重點,建立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組織協調優勢和行的融資融智優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工程在縣域的順利實施。
2、在市政府領導下,加強與市級政府投融資類公司的戰略合作,加大對轄區內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對照市政府近期擬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清單,我行擬建立漢江、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項目庫,實行臺賬式管理,發揮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優勢,全力支持項目建設,以實際行動推動漢江、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及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7
一、基本情況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農貸款11854萬元,覆蓋各類涉農客戶1000余戶,涉農貸款節余43193萬元,較年初新增3942萬元,增幅達到10%,同比多增1756萬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創業擔保貸款投放22筆515萬,業務開辦以來已累積投放10911萬,帶動就業人數近1500余人,為解決我縣各類人員在創業進程中遇到的資金不足的難題,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具體措施
一、加大涉農資金投入,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
今年以來,xx銀行xx縣支行圍繞"農民增收、農村更美、農業更強,持續加大轄內"三農貸款資金投放。同時,為了既適應縣域和農村市場上客戶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的情況,又有效控制風險,增加第二還款來源,我們推出了農/商戶保證貸款、農信擔保貸款、創業擔保貸款、親情貸等產品,服務關于象主要為縣域內的廣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等經濟主體。經過關于這些客戶發放貸款,不僅支持了他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收入,而且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二、完備基礎金融服務,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
為進一步延伸服務半徑,下沉服務重心,目前我行應用在鄉下網點優勢大舉發展金融服務,合理制定機構網點發展計劃,合理調整縣域機構網點,延伸服務網絡;并且在去年加強了物理網點建設,加強網點風險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為進一步提高辦貸效率,我行還積極推廣"極速貸、"E捷貸、"移動展業等線上產品,有效提升了農戶辦貸體驗。另外,我行還積極推進"信用村創建工作,深化"銀村合作,實現"整村授信,村民憑信用即可獲得無擔保、無抵押的小額信用貸款,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金融可獲得性。
三、積極開展創業擔保貸款投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圍繞深入推進第二輪"大眾創業惠民工程及助力鄉村振興等主體策劃活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的宣傳營銷力度,加強聯合人社等職能部門的宣傳,提升群眾關于創業擔保貸款知曉率。在有效服務更多創業人群,保證創業經營者從"無業到"有業的'同時,用一攬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緩解創業者"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保證糧食安全,助力糧食生產。
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和收購,我行關于種糧大戶、糧站、糧食收購商等推出專屬信貸產品助糧貸,金額高、手續簡便;同時,我行主動和糧食局、農業農村局的職能部門合作,開展推介會和企業走訪,在今年開展的夏糧收購活動中我行投放助糧貸2620萬元,同比多增775萬元。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8
在田間地頭,在苗圃果園,在企業工廠,在廣袤鄉野……近年來,工行山東省分行蹄疾步穩,扛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大行擔當,圍繞興業、興村、興民主線,構建新機制、打造新模式、創立新產品、推廣新服務,逐步勾勒出鄉村金融新型觸達體系和服務生態,持續以金融力量助推山東省鄉村振興事業,助力實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
作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工行山東省分行踐行人民金融理念,堅定金融賦能,著力優化農村金融發展環境,積極拓寬農業融資渠道,各級金融機構持續加強產業資源配置、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推動科技發展和數字賦能,進一步提升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為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了金融力量。
構建新機制,引領涉農貸款高效投放
據了解,工行山東省分行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堅持以城帶鄉發展,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找準業務切入點,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在具體實施上,該行制定《實施城鄉聯動發展戰略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意見》,明確30條具體意見;印發鄉村振興服務方案、專業條線評價辦法,明確階段性及全年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議,理清思路、查擺短板、總結經驗。
此外,為激活農業農村各項資源要素,激發農業發展內生動力,工行山東省分行加強與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發行、省農擔、省供銷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該行聚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化與省農擔公司合作,常態化推進“信貸直通車”活動落地實施,為傳統農業提質增效提供金融支持,不斷完善服務鄉村振興的工行方案。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山東省分行涉農貸款余額超過2150億元,較年初凈增350億元,同比多增超過200億元,有效解決了農業生產環節的痛點、堵點和斷點。
打造新模式,創新產品推動產業升級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離不開金融支持。近年來,工行山東省分行堅持科技賦能、數字化轉型理念,探索出了“龍頭企業+重點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業務組合模式,依托產業鏈、交易鏈、泛交易鏈等金融產品,推動信貸資金精準直達涉農領域和農戶客群,支持區域特色產業創新發展。
圍繞糧食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貿易、海洋牧場等重點領域,工行山東省分行創新推出“農耕貸”“牛e貸”“農貿貸”等涉農特色融資方案,支持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有效推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三農”領域。
聚焦重點企業,工行山東省分行依托“興農撮合”服務平臺,突出支持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平臺+撮合+金融”服務模式,實現注冊客戶2800余戶。金融活水從產業鏈的各個階段注入,讓整個產業鏈要素流動起來,促成產品、技術、項目、資金等領域合作,同時帶動發展、就業,推動鄉村振興更上一層臺階,有效解決了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及下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問題,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農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底氣所在。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速創新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是工行山東省分行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發力點。工行山東省分行通過大數據、物聯網、衛星遙感等多項先進技術,著力打造差異化、定制化、專門化的融資服務模式,深化“資產+”“場景+”“擔保+”“稅務+”產品體系內涵,以數字金融助推鄉村振興提質升級。
憑借金融科技優勢,工行山東省分行參與申報的“基于衛星遙感和物聯網技術的鄉村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基于多方數據學習的普惠信貸風控平臺”和“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社保卡鄉村服務平臺”三個項目成功入選山東省優秀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為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貢獻了工行智慧。
推廣新服務,深化金融改革提升服務質效
在農產品工廠,在種養殖生態,在田間地頭,多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意味著需要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適配農戶和企業發展需求。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解決農村金融客群散、規模小、頻次低等問題,工行山東省分行通過“延伸柜臺服務+配備智能設備+戰略伙伴合作”等模式,持續加大縣域和鄉村工銀驛站建設力度,不斷拓寬鄉村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鄉村客戶服務能力。
繼在臨沂建成首家助農服務點后,工行山東省分行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網點+商戶+農戶”的服務閉環。截至目前,工行山東省分行已在全省累計建成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近200家,不斷延伸鄉村金融服務觸角,共同發力服務鄉村振興。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9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抓緊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組織領導,設立農村金融服務三年行動專項工作小組,局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召開銀行業支持鄉村振興計劃啟動會;局班子成員分別帶隊赴金融機構調研,督促指導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加大政策支持,我局印發《xx市實施農村金融服務三年行動方案》,xx銀監分局制定《xx銀行業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方案》,涉農金融機構也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政策支持體系。實施項目運作,制定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重點項目xx個,涵蓋農村金融體系、金融產品、融資渠道、金融服務等方面,同時實施局領導掛鉤項目工作機制,促進項目落實到位。
一、強化監管督促
銀監部門研究制定“xx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評價體系”,單列“涉農貸款”考核指標;完善涉農貸款考核評價辦法,按月監測通報;向轄內銀行業機構發出xx份監管意見書,組織xx次監管約談,要求落實金融支持三農。深入宣傳發動,各縣(市、區)和在泉金融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xx農行召開“鄉村振興戰略”金融產品推介會、永春縣實施“紅色金融”助推鄉村振興計劃等,形成合力共為的良好社會氛圍,取得較好的成效。
(一)涉農信貸投入結構優化。
出臺《信貸支持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性目標》,鼓勵銀行業機構進一步加大涉農信貸投放,截至目前,全市涉農信貸余額xx億元,占各項貸款xx%。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辦行”服務機制,發展“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融資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xx億元,同比增長xx%;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xx億元。推進扶貧小額擔保貸款服務,全市累計建立xx戶貧困人口的信用檔案,實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xx億元。持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信貸投放,支持農村基礎設施、鄉村旅游產業鏈和生態環境建設,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xx億元,比年初增加xx億元。
(二)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完善。
推進專營服務機構建設,目前全市銀行機構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領導小組xx個、xx家機構設置普惠金融部門,設立小微、“三農”等特色支行、事業部xx個。進一步延伸三級服務網絡體系,實現金融服務空白行政村助農取款服務點全覆蓋,達到“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目標。深化農村信用評定,新增信用鄉鎮xx個、信用村xx個、信用戶xx萬戶,分別達到xx個、xx個、xx萬戶。深化農戶建檔評級,截至目前,累計為xx戶新型農村經濟組織xx萬戶農戶建立信用檔案,為xx萬戶已建檔農戶發放涉農貸款余額xx億元。
(三)金融產品服務持續創新。
繼續深化“兩權”抵押貸款試點,11月末晉江市、石獅市農民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55.37%、35.91%,規模居全國前列,xx縣農村土地經營權
政府評估指導價經驗已復制推廣到xx、xx、xx縣等試點縣(市)。創新“快農貸”“農e貸”等基于大數據的線上信用貸款模式,持續開展林權、漁船、漁業船網工具指標等抵質押的新型農村金融產品,創新與林權收儲機構合作的小額林權抵押貸款模式。發展整體(村)批量授信,晉江農商銀行在全省首創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質押,為2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整體授信4億元。農村現代保險功能更加凸顯,創新農業保險方案設計,開辦蔬菜設施大棚風災指數保險和海產養殖指數保險,險資直投支農融資試點獲得10億元預授信,為全市6456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購買政府扶貧救助責任保險。
(四)三農融資渠道得到拓寬。
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今年來,我市新增藍天農場食品、大象農業開發等15家涉農上市后備企業,耀華園林、峰安皮業等2家公司在xx證監局輔導備案。引導市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及子基金加大對涉農企業的投資力度,推動兼并重組基金投資我市一家農副食品加工企業2000萬元。引導類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經濟,截至目前,我市32家小貸公司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840筆,累計貸款金額42.4億元。發揮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功能作用,加快推進農業性融資擔保機構運作,同時,積極推動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加強與省再擔保公司的業務對接合作,加強涉農增信服務水平,其中惠安農信聯與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創新推出“農擔寶”業務。
(五)金融服務質效明顯提升。
加強政銀企合作,晉江農商銀行授信磁灶鎮商會10億元專項鄉村振興信貸資金、授信50億元設立“巧婦貸”專項信貸規模,惠安農信聯向惠安縣海洋與漁業產業授信10億元,xx農商銀行與晉江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開展合作等,安溪農商銀行與49個村簽訂結對共建協議。豐富農業貸款擔保增信平臺,南安增信服務公司試點持續推進,安溪設立茶產業互惠擔保基金3000萬元,永春設立花卉行業擔保基金200萬元,德化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發展基金1200萬元,為特色農業貸款提供增信服務。
二、20xx年工作思路
(一)加強督導,完善機制。進一步引導銀行業完善普惠金融管理架構和組織體系,深化農村普惠金融工作,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推動轄區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繼續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辦行”服務機制,鼓勵創新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林權抵押、供應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增加涉農信貸投放。加強監管約束,強化日常監測,與銀監部門配合,對普惠金融服務情況開展評估,對工作不力的機構,將通過約談主要負責人、下發監管意見書等方式開展督導,并將普惠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工作與市場準入、高管履職評價、監管評級等相掛鉤,強化正向激勵導向。
(二)夯實基礎,強化服務。延伸農村服務網點,支持大型銀行向鄉鎮延伸服務網點,鼓勵股份制銀行設立縣級分支機構,逐步規范升級助農取款服務點為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點),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強化信用建設,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和評定工作,深入開展農戶和新型農村經濟組織信用建檔工作,加強信用獎懲力度,在貸款額度、利率、期限、服務等方面給予區別對待,弘揚“守信獲益、失信受限”的誠信文化。大力發展電子化服務,在農村地區推廣適應當地特點的網上銀行、掌上銀行、電話銀行等產品,加大農村地區轉賬電話、POS、ATM等電子機具的投放力度,讓農民“人不出村”享受更好、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三)強化統籌,提升創新。立足支持農業發展,創新契合農產品全周期的'信貸產品,推廣農業設施抵押貸款、大型農機設備貸款等產品,擴大“福林貸”“惠林卡”“福e貸”等金融產品應用,加大信貸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立足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開展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產權、林權、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推廣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完善“兩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擴大石獅、晉江、永春“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銀行機構參與面。推廣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及相關收益權抵押貸款業務,推動以水利水電、供排水工程產權及相關收益權等作為還款來源和合法抵押擔保物。立足“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模式,創新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加大對茶葉、水產、花卉苗木、林竹、水果、畜禽、蔬菜等農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四)拓展渠道,引入活水。大力發展農村直接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支持收益較好、能夠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爭取在涉農企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和中小企業私募債有所突破。利用現代金融市場,鼓勵符合條件的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規避風險,完善拓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交易功能,依托海峽股權xx交易中心,深入開展林權、海域使用權等涉農領域業務。加快發展農村保險,完善以保生產成本為主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開展以保價格、保產量為主的農產品收益保險試點,推進無抵押無擔保的保險支農融資試點,探索開展服務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土地流轉租金履約保證保險。
(五)精準對接,提高成效。加強精準投貸,督促銀行業尤其是涉農機構和地方法人機構進一步加大信貸資源傾斜力度,把普惠金融重點放在農村,聚焦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創業農民工等重點服務對象,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加強精準扶貧,提升小額信貸“1+N”、光伏扶貧貸款等金融精準扶貧模式,推動銀行業機構與貧困村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創建扶貧示范基地,持續推進政府扶貧救助責任保險,進一步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金融服務覆蓋面。加強精準減負,指導銀行業進一步完善利率管理政策,優化風險定價機制,合理控制小微、涉農貸款利率水平,落實服務鄉村振興的收費減免,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免費提供部分代理業務,有效降低農村融資成本。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10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梁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調研采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干部8人、鄉鎮干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
(一)期盼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占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龍群蓮回答說“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么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占57.1%、35.7%。認為家里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二、鄉村振興的有利因素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范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
“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干凈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xx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扎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四)鄉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衛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現階段,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到,一戶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鄉村特色產業不強。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干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于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愿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里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幾點建議
1.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共治共享。一是加強基層組織作風建設。基層干部要解決好農村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在面對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時,切實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二是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大對基層干部法治教育培訓,提高他們民主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三是加大鄉村振興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向村民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時,進行合理引導,讓群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摒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實現生活富裕。
2.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一是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加快升級。三是以品牌意識拓展市場。做響“武昌魚”、“梁子湖”兩大品牌。用“一條魚”、“一個湖”帶響“梁道”、“梁心”等一批產品品牌。
3.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農村經濟。堅持增加民生投入,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農耕文化、鄉愁等精神產品,打造生態宜居的好環境。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等,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新產業新業態。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振興技術人才。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一是加強農業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二是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鼓勵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三新”農民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同時,進一步細化扶持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11
一、引言
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金融支持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金融機構在支持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本報告旨在分析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現狀、問題與挑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措施,以期進一步推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發展。
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現狀
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目前,各大金融機構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通過提供貸款、保險、投資等多種方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針對鄉村振興的特殊需求,金融機構不斷推出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針對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點,推出季節性貸款;針對農村地區的保險需求,推出特色農業保險等。
三、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問題與挑戰
金融服務覆蓋不足
盡管金融機構在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金融服務覆蓋仍顯不足。部分偏遠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點較多,農民難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
風險控制難度較大
鄉村振興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等多個方面,風險點較多,風險控制難度較大。金融機構在支持鄉村振興時,需要充分考慮風險控制問題,確保資金安全。
四、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建議與措施
加強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地區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同時,金融機構也應積極投入資源,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
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
金融機構應針對鄉村振興的特殊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農村地區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完善風險控制機制
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通過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處置等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鄉村振興中的金融風險。同時,加強與政府、農業部門等合作,共同推動風險管理和信息共享。
優化政策環境
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支持鄉村振興的金融政策,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優惠措施。例如,降低金融機構在鄉村地區的稅收負擔,提高其對鄉村振興的投入積極性。
加強金融知識普及
針對農村地區金融知識普及程度較低的問題,金融機構和政府應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其利用金融資源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能力。
五、結論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加強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優化政策環境以及加強金融知識普及等措施,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實施和金融機構的持續創新,我們相信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將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為實現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12
一、引言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金融支持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報告旨在分析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現狀
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鄉村振興。這些政策包括優惠貸款、財政貼息、擔保增信等,為鄉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融機構服務網絡不斷完善
各大金融機構積極在鄉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擴大服務范圍,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新興業態也在鄉村地區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涌現
金融機構針對鄉村地區的特點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農業保險等,有效緩解了農民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
金融資源分布不均
盡管金融機構在鄉村地區的服務網絡不斷完善,但金融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仍然薄弱,農民難以獲得足夠的金融支持。
農民金融素養有待提高
由于教育水平、信息獲取渠道等因素的限制,農民的金融素養普遍較低,對于金融產品和服務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導致部分農民在融資過程中面臨困難。
風險防控機制不健全
鄉村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風險防控機制不健全。部分金融機構在支持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過度授信、風險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增加了金融風險。
四、對策建議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應繼續出臺更加優惠的金融政策,支持鄉村振興。同時,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監管,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投向鄉村地區。
完善金融服務網絡
金融機構應進一步擴大在鄉村地區的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加強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新興業態在鄉村地區的推廣和應用,為農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
提升農民金融素養
通過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建立金融咨詢服務平臺等方式,提高農民的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加強對農民融資需求的調研和分析,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健全風險防控機制
金融機構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加強風險識別和預警。同時,加強與政府、監管部門等的合作,共同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五、結論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雖然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通過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務網絡、提升農民金融素養、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等措施,可以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 13
<title> 創新小額信貸“三精準三確保”模式 開啟脫貧群眾致富門</title><meta/>
近年來,我市將金融扶持作為脫貧富民的重要舉措,創新建立小額信貸“三精準三確保”模式,走出了一條依托金融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金融富民之路。截至8月底,全市為51戶脫貧享受政策戶投放貸款190.2萬元,發放富民生產貸5筆495萬元,帶動脫貧享受政策戶89戶。
一、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戶“貸得到”
一是政策解讀到戶到人。先后制定出臺《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要點》《關于建立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風險防控工作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每年修訂完善金融扶持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切實保證政策持續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定期組織全市幫扶責任人開展“上門大宣傳、入戶大調查”活動,做到入戶走訪全覆蓋、政策宣傳解讀全覆蓋。對有貸款意愿的脫貧人口提供全程跟進服務,實現脫貧群眾“應貸盡貸”、產業需求“應扶盡扶”。截至目前,已開展走訪7輪次、發放各類宣傳圖頁7.6萬冊。
二是誠信觀念入腦入心。把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提高群眾誠信意識作為金融扶持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扎實開展“三先開路”、新鄉賢村賢評選等活動,樹立誠信身邊榜樣,提高脫貧人口誠信意識,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三是金融服務便捷便利。優化鄉村金融服務,全市136個鄉鎮實現金融網點全覆蓋,在行政村設立860個服務網點和自助設施,方便群眾存取款、轉賬、繳納社會保險等,實現金融服務“零距離”。精簡手續流程,對有意向開展小額信貸的脫貧戶、監測對象,由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協助貸款對象提供相關材料,同時與經辦的銀行進行對接,對相關資料逐一審核把關,確保貸款以最快速度到賬到位。
二、精準信貸,確保脫貧戶“用得好”
我市是農業大市,脫貧群眾大多從事種植、養殖、鄉村旅游、電商等相關產業,投放小額信貸產品需求更大、前景更廣。放貸過程堅持“三個精準”,推動產業發展與金融保障良性循環。
一是需求對接精準。結合全市產業布局、產業基礎,充分發揮村“兩委”、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作用,幫助脫貧人口選擇合適的產業,根據各鎮村脫貧人口產業特點、生產周期、還款能力等實際情況,努力滿足不同貸款需求。出臺農戶評級授信管理辦法,實行“一次摸底、四級評審、兩輪公示”,確保小額信貸政策惠及真正需要貸款發展產業的已脫貧人口。
二是續貸管理精準。在續貸或展期期間,保持各項政策不變,已還清貸款且符合貸款條件的脫貧人口,可多次申請貸款,避免出現產業等資金的情況,為脫貧群眾發展產業提供充足貸款支持,保障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實施小額信貸以來,共有45戶重復申請貸款,目前產業項目均正常運營。
三是貸款追加精準。對個別確有需要且具備還款能力的,予以追加貸款支持,追加貸款后,單戶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不得超過10萬元,5萬元以上部分貸款不予貼息,也不納入風險補償范圍,真正實現幫扶不停步、致富加速度。
三、精準控險,確保脫貧戶“還得上”
為保障小額信貸健康發展,堅持一手抓精準投放,能貸盡貸,一手抓規范完善管理,防范化解風險。
一是健全風險補償分擔機制。與涉農銀行建立風險補償合作機制,設立脫貧攻堅時期貸款風險補償金、小額信貸風險擔保基金和產業助貸金,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償還貸款的,由風險補償金和銀行按比例分擔,全力降低銀行借貸風險,打消銀行后顧之憂。
二是強化信貸管理監督。督促各經辦金融機構健全完善審批流程和內控管理,在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管理上做好做足功夫,規范信貸資金發放和使用。貸款堅持戶借、戶用、戶還,精準用于貸款戶發展生產和開展經營,加大信貸監督檢查力度,杜絕“搭便車”“戶貸企用”等違規行為。
三是織密風險防控網絡。打破不同平臺信息壁壘,建立縣級金融數據庫、市級小額信貸數據庫、全市金融管理系統三個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互查互聯。建立“藍黃紅”牌小額信貸風險預警機制,實時掌握已脫貧戶的收入、信用、貸款用途及還款等信息,隨時更新家庭財產信息、收支數據、第三方平臺數據、信用情況等,及時預警結本清息還款情況,實現金融風險科學評估預警。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相關文章: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報告范文(通用5篇)11-04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報告(精選10篇)11-18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專題報告(通用5篇)11-04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報告(精選5篇)11-04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08-08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報告(通用5篇)11-04
金融鄉村振興調研報告(通用11篇)05-24
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報告(通用5篇)11-04
金融機構鄉村振興報告(通用7篇)11-14